术赤台,是兀鲁特氏的人。他祖上是纳臣拔都,是成吉思汗八世祖蔑年土敦的第七个儿子。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兀鲁特,老二叫忙兀特,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两个名字为氏。术赤台是兀鲁特家的第六代孙。兀鲁特和忙兀特,还有札剌儿、宏吉剌、亦乞列思,是最早投靠成吉思汗的五家,被称为“五投下”。术赤台胆子大,很有谋略,当时特别勇猛。一开始他跟着札木合,后来觉得札木合太残暴,就和忙兀特部首领畏答儿一起,带着各自的人马投靠了成吉思汗。
王罕在卯温都儿山袭击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紧急接到消息,在合剌合勒只沙陀摆开阵势。王罕问札木合:“成吉思汗手下的将领里,谁最勇敢?”札木合说:“兀鲁特、忙兀特两部的人最能打仗。兀鲁特用的是带花的旗帜,忙兀特用的是黑色的旗帜,遇到他们一定要小心。”于是王罕派他手下骁勇的将领合答黑失去对付这两部,还派阿赤黑失伦、豁里失列门随后支援。
当时,王罕的军队数量是成吉思汗的好几倍,他儿子桑昆又聪明又勇敢,大家都怕他。快要打仗了,成吉思汗手下的将领们看到敌我力量悬殊,就建议让术赤台当先锋,成吉思汗同意了。畏答儿也主动请缨当先锋,于是他们各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打败了合答黑失等人。阿赤黑失伦又带土棉秃别干的部队来增援,畏答儿被射伤落马,忙兀特的人马赶紧去救他。术赤台率领兀鲁特军队,不断冲锋陷阵,接连打败了土棉秃别干、斡栾董合亦特以及豁里失烈门带领的千人护卫队,直捣王罕的中军。桑昆看到情况危急,亲自冲上来搏斗,结果被术赤台射中了脸颊。桑昆受了重伤,王罕这才收兵撤退。这场战斗,要不是术赤台奋勇作战,差点就输了。
王罕跑了,成吉思汗带着两千六百骑兵来到答兰捏木儿格。成吉思汗亲自带一半兵,沿着合泐合河西岸走,术赤台和畏答儿带另一半兵,沿着东岸走。成吉思汗让术赤台去劝降宏吉剌部,然后自己驻扎在董嘎淖尔脱儿哈火鲁罕。
后来,成吉思汗趁王罕不备,袭击了他在彻彻儿温都尔的大营。他让术赤台和阿儿孩合撒儿当先锋,日夜兼程,打了个措手不及。王罕父子当时正在金帐里给马喂水,完全没防备,结果全军覆没,被成吉思汗俘虏了,王罕父子最后逃跑了,死在了路上。接着,成吉思汗又去打乃蛮,术赤台是第二军,乃蛮被平定了。王罕的弟弟札合敢不服气,又反叛了,术赤台用计策把他抓住了。成吉思汗曾经对术赤台说:“我看着你就像高山上正午的阳光一样。”可见他有多器重术赤台。
成吉思汗给术赤台加官进爵,封他为千户,让他统领兀鲁特部,世世代代相传。还把宫里的妃子亦巴合赏赐给他,以表彰他的功劳。这个亦巴合就是札合敢不的女儿。成吉思汗还下令,继续给亦巴合原来的年赐。成吉思汗对亦巴合说:“你父亲以前给你陪嫁了两百人,还让你阿失黑帖木儿和阿勒赤黑两人给你做饭。现在,我给你一半人,让他们跟你去兀鲁特部,留下阿失黑帖木儿和剩下的百人,作为纪念。”也有人说,成吉思汗有一天做了个噩梦,心情不好,所以把亦巴合赏给了术赤台。十一年后,术赤台和合撒儿、脱仑一起巡视女真故地,攻打大宁城,攻下来了。后来术赤台去世了。他的弟弟察乃也封了千户,当了怯薛长,统领一千侍卫。
怯台,是个有本事、有武力的汉子,和他爹一样,都被封了千户。跟着太祖皇帝打金国,他和宏吉剌部的薄察别将一起用疑兵之计,在居庸关北边驻扎。薄察别绕过去攻打南口,打下来了,然后就进了居庸关。攻打中都的时候,怯台和哈台带着三千骑兵驻扎在郊外,切断金兵的援军之路。因为怯台他爹当年立了大功,所以怯台被封为郡王。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端真,一个叫哈答。怯台死了以后,端真继承了爵位。
太宗皇帝在位第八年,赏赐端真德州两万户的土地作为食邑。到了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又增加了二万零一百户,肇庆路连州和德州的属地都划归他管辖。世祖皇帝讨伐阿里不哥的时候,哈答和畏答儿的后代忽都忽一起跪下说:“我们祖上在先朝多次立下战功,现在北征,我们也正值壮年,希望能像祖上一样,用武力来报效国家!”世祖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哈答和诸王合丹、驸马纳陈一起担任右翼,在昔木土打了一仗,又在失烈延塔兀的地方打了一仗。因为立功,哈答被赏赐了黄金,其他将士也根据功劳大小分别受赏。
李璮叛乱的时候,世祖皇帝派诸王哈必赤等人去讨伐,哈答也在军中。哈答有三个儿子,一个叫脱欢,一个叫庆童,一个叫亦怜真班。脱欢跟着诸王彻彻都一起讨伐宏吉剌部的叛军只儿瓦台,把只儿瓦台抓住了;他还参加了野孙河之战,参与了击败昔里吉和药木忽儿。世祖皇帝征讨乃颜的时候,庆童也跟着去,带病作战,最后死在了战场上。庆童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塔失帖木儿,一个叫朵来。塔失帖木儿只有一个儿子,叫匣剌不花。从怯台开始,一共九个人继承了爵位,还加封了更高的爵位,最后都成了德清郡王。
畏答儿,是忙兀特氏家族的人,是纳臣拔都的第六代孙子。他和哥哥畏翼一起跟着成吉思汗做事。当时泰亦赤兀部落势力很强,跟成吉思汗不对付,畏翼带着他的部下叛变投靠了泰亦赤兀。畏答儿极力劝说他,但哥哥不听,追上去劝他也不肯回来。畏答儿只好回去继续侍奉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他:“你哥哥跑了,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畏答儿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就拿起箭折断发誓表明忠心,成吉思汗这才相信他,和他结为安答(兄弟盟誓),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薛禅。
成吉思汗跟王罕打仗,担心人少打不过,先问术赤台:“伯父,我想让你当先锋,怎么样?”术赤台用鞭子拂着马鬃,还没来得及回答。畏答儿主动请缨,说:“我就像凿子,诸位就像斧头,斧头没有凿子不行。让我先上,争取打到敌人背后,把我的旗帜插在奎腾山上。万一不幸战死,我有三个儿子,还请您多多关照。”于是他策马冲进敌阵,打败了王罕的猛将合答黑失。结果王罕的援军阿赤黑失伦突然杀到,刺伤畏答儿,把他从马上打了下来。术赤台随后跟上,大败王罕的军队。畏答儿伤得很重,成吉思汗亲自给他上药,还留宿在他的帐篷里。
一个月后,军队从合泐合水迁营,粮食供应不足,畏答儿强忍着伤痛出去打猎,成吉思汗阻止他,但他不听,结果旧伤复发死了。成吉思汗非常痛惜他,把他葬在了合泐合水边的斡而讷兀山。成吉思汗消灭了王罕,抓住了他的将领合答吉,让合答吉带着他投降的一百多人,服侍畏答儿的妻子。
成吉思汗当了皇帝以后,大肆封赏有功的臣子。他追封忙哥合勒札的父亲为千户,又另外封忙哥合勒札本人为千户,让他去把散落在各地的忙兀特族人召集起来。
后来,窝阔台汗念及忙哥合勒札他父亲的功劳,又把北方的一万户人家封给了忙哥合勒札,让他当郡王。过了九年,大规模安置汉族百姓,把城邑分封给诸王和皇亲国戚。当时负责这事的是失吉忽都虎,他按照畏答儿薛禅的旧例,决定每年给五户人家赏赐丝绸。 他给忙哥合勒札封了泰安州的一万户。窝阔台汗觉得封的户数太少了,失吉忽都虎就解释说:“我这次分封,都是按照以前的户数多少来安排的。忙哥合勒札他家以前只有八百户。”窝阔台汗说:“不对!畏答儿家虽然户数少,但是战功卓著,应该增加封赏,给他封两万户,和十个功臣一样,单独列册登记。” 这时,术赤台的孙子端真跳出来争辩说:“忙哥合勒札以前的人马还不到我家的一半,现在封的户数却比我家多!”窝阔台汗说:“你忘了你祖上当年在战场上被我父亲用马鞭抽打的事情了吗?”端真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后来,忙哥合勒札去世了,他的孙子只里瓦、乞答鲁,曾孙忽都忽、兀乃忽里、哈赤,都先后继承了郡王的爵位。而畏答儿的后代中,最有名的是他的曾孙博罗欢。
博罗欢是畏答儿的小儿子醮木曷的孙子,琐鲁火都的儿子。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本部的札鲁忽赤(官职名)。元世祖中统年间,他跟随世祖征讨阿里不哥,因为立了大功,赏赐给他四百匹马,还有很多金银财宝。不久,他被召进宫里当侍卫。世祖对近臣说:“这是功臣的后代,让他们出入宫禁,不必限制。”后来李璮叛乱,世祖命令忙兀特军队包围济南,又分兵攻下益都、莱州。 博罗欢还奉命到燕南审理案件,因为处理得公正,又得到赏赐一件衣服。
公元1271年,云南王忽哥赤被省臣宝合丁毒死了,这事儿皇上知道了,就让中书省选个人去查这案子。推荐了四个,皇上都不满意。丞相线真推荐了博罗欢,还说:“要是办砸了,我一起担责任!”皇上就同意了。
博罗欢推辞说:“我不敢怕死,但年纪轻,又没啥文化。”于是就让吏部尚书别帖木儿帮他。线真对博罗欢说:“别帖木儿有文化,让他当个主簿,负责文书工作。案子到底咋样,全靠你了,以后可别把责任推给别帖木儿。还有,听说你不怎么喝酒,那边瘴气多,你得少喝点酒,别喝倒了。”
还没走几站路,宝合丁就来迎接博罗欢了,送了六坛金子。博罗欢觉得云南离朝廷远,心里不踏实,怕出变故,就说了些好话打发他走了。到了云南后,博罗欢把金子全交给了行省,然后查清了案子,依法处置了宝合丁。
回朝后,元世祖夸线真:“你推荐的人不错!”然后,皇上把忙兀部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博罗欢管,就像札剌亦儿的事务交给安童管一样。博罗欢被任命为右卫亲军都指挥使,赐予虎符,在元大都负责右卫,在上都兼管三卫。
公元1274年,博罗欢被任命为中书右丞。攻打南宋的时候,军队分成两路,皇上命令伯颜、阿术统领右路军,博罗欢统领左路军。很快,博罗欢又兼任淮东都元帅,军队驻扎在徐州下邳,他撤销了山东经略司,把山东经略司的军队划归自己指挥。
博罗欢召集将领们商议说:“清河城虽然小,但地势险要,和泗州、昭信、淮安互相犄角,不容易很快攻下来。海州、东海、石秋离这里几百里,防守肯定松懈,我们可以派轻骑兵抄近路袭击,就能抓住他们的守将。”军队到了之后,果然这三个城池很快就拿下了,清河城听到消息后也投降了。
等到南宋皇帝上表投降后,淮东地区还有很多州县还在抵抗。皇上命令博罗欢继续进攻,他攻克了淮安南堡,在白马湖打了一仗,又在宝应打了一仗,放过高邮没攻打,从西小河到达漕河,占据了涛头堡,切断了通州、泰州的援军,最后攻克了扬州。淮东平定后,博罗欢被加封为桂阳、德庆二万一千户,皇上赏赐了他西域的药物,还有蒲桃酒、盔甲、弓箭、马鞍马勒。
十四年的时候,皇上派他去应昌打仗,结果没打赢。不过皇上赏了他玉腰带和很多钱,还让他和博罗欢一起在枢密院当差。后来又让他当了中书右丞,去北京行省工作,没多久就被召回朝中了。那时候江南刚被收复,还不太稳定,老是闹事。皇上就下令招募那些愿意去江南平叛的人,让他们自己组成一支军队,一百户、一千户只听从他们万户的指挥,不用听其他军队的命令,皇上给他们的命令和信物跟正规军一模一样。
博罗欢当时正卧病在床,听说这事后,赶紧找到枢密院的董文忠,一起上奏皇上说:“现在咱们的疆土越来越大了,精兵百万,指挥调度都很方便,干嘛还要用那些没本事、靠运气混饭吃的人?这些人一到江南,就会到处贪污、残暴,杀害百姓,奸淫妇女,抢夺财物,这样只会加深百姓的怨恨,让叛军越来越多,对咱们一点好处都没有。”皇上召见博罗欢,让他坐下说话,听完他的话,皇上明白了。正好这时常德有人告状说唐兀带的军队在他们那儿残暴成性,情况跟博罗欢说的差不多,皇上就下令把唐兀带斩了示众,那些招募来的军队也都解散了。后来皇上发现哈剌思、博罗思、斡儿洹、薛凉格这四个地方的屯田军和戍军互相不服从指挥,就派博罗欢去监督他们。
十八年,皇上又让他当了右丞,去甘肃行省工作。当时西北的军队有十几万人,全靠行省供应粮食,十石粮食才能运到一石,一石米要一百贯钱。博罗欢想方设法地供应粮食,军队因此没有挨饿。二十一年,他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御史大夫,还负责江南各地的御史台事务。黄华造反了,皇上派内地军队去讨伐,很快就平定了。那些叛军抓了很多老百姓当俘虏,博罗欢就命令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司跟着军队一起检查,把那些无辜的百姓送回老家。后来因为生病,他就退休回家了。
乃颜造反了,皇帝打算亲自带兵去征讨。博罗欢说:“以前太祖皇帝分封东边那些诸侯王的时候,他们的领地和人口,我都清楚。按二十份来算,他(乃颜)得到了九份,忙兀、兀鲁、札剌亦儿、宏吉剌、亦乞列思这五个诸侯王加起来一共得到了十一份。仔细算算,双方实力差不多。但是,要想让他归顺,五个部族的力量,最终也能战胜那两份(乃颜的势力)。现在只要征集五个部族的兵力就足够应对了,干嘛还要皇帝您亲自出马呢?我的病也差不多好了,请让我去东边征讨吧!” 当时皇帝的计划已经决定好了,就赏赐了博罗欢盔甲、弓箭、马鞍和马勒,命令他督促五个诸侯王的军队随驾出征。
到了撒里秃鲁,乃颜的叛军塔不带逼近了皇帝的行营。赶上连日下雨,军队缺粮少食,很多将领请求撤退。博罗欢说:“两军对阵的时候,不要先动手。” 结果敌军先发起了进攻,博罗欢就率领所有士兵乘势反击,连续作战两天,自己身上中了三箭,还斩杀了乃颜的驸马忽伦,最终活捉并杀死了乃颜。
过了一段时间,哈丹又造反了,皇帝下令他和诸位王爷以及乃蛮台一起去讨伐。博罗欢带着三匹马轻装简出,遇到了敌人的游兵,就往回跑,跑到了一条很宽的涧沟边上,沟宽大概两丈,深是宽的一半。追兵马上就要追上了,博罗欢纵身一跃跳了过去,那三匹马却都掉进去了。没过多久,哈丹自己就逃跑了,博罗欢在战场上斩杀了哈丹的儿子老的。 这次东征西讨一共持续了四年。凯旋归来后,俘虏了哈丹的两个妃子,皇帝下令一个赏赐给乃蛮台,一个赏赐给博罗欢。世祖皇帝在延春阁摆上了金银器皿,召集东征的诸侯王和将领们来分赏。博罗欢推辞不受,皇帝说:“你虽然很谦让,但也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啊!” 这才接受了赏赐。
河南的宣慰司改成了中书省,博罗欢被任命为平章政事。临行前,皇上赏赐给他一只海东白鹘。不久,朝廷下令征收马匹,但规定勋臣之家不用交。博罗欢说:“我家牧场广阔,如果不拿出马匹支援国家,怎么对得起方圆三千里百姓的供养呢?”于是,他主动上交了十八匹马。
河流经常改道,百姓因为滩涂退缩而打官司,年年不断。有人把这事儿献给诸王,想借此当佃户躲避责任,博罗欢奏报皇上,纠正了这种做法,还把这事儿立成了法令。元贞二年,博罗欢被改任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还没等出发,就接到命令,让他继续留在河南。
后来,博罗欢进京朝见皇上,上奏说:“忙兀军驻守北方边境,时间长了,衣服都破旧了,我想用泰安州每年五户人家交纳的一斤丝,积攒下来的四千斤丝,送到内库换成布匹,分发给士兵。”皇上同意了,还下令派车把布匹送到军营。博罗欢辞别皇上时,皇上赏赐给他世祖皇帝曾经佩戴过的弓箭和箭袋。中书平章剌真和宣政院使大食蛮合奏说:“当年伐宋,军队分成两路,一路由伯颜和阿术率领,一路由博罗欢率领。现在伯颜和阿术都有田地和百姓,就只有博罗欢没有。”皇上说:“怎么这么久才说这事儿?难道他们不好意思自己说明吗?就把高邮州已经登记在册的百姓,赐给博罗欢五百户,按照上中下等比例分配,上等一百户,中下等各两百户。”皇上还赏赐给他一把圈背银椅。
大德元年,叛王药木忽儿和兀鲁思不花归降了。博罗欢听说后,立刻派使者快马加鞭地向皇上奏报说:“这些诸王叛乱,都是他们父亲造成的,这些孩子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现在他们归降了,应该忘记他们以前的罪过,以此来劝诫那些还没归降的人。”成宗皇帝非常赞同他的意见。
博罗欢被改任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皇上赏赐给他鞍辔。他在前往湖广的途中,恰逢福建行省并入江浙行省,于是,在路上就被任命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并被赏赐了一条白玉带。他管辖的百姓里,有个叫张省四的,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欺压府县官员,大肆贪污受贿,还私刻木牌跟交钞混在一起发行,甚至盗取海堤的石头修建自己的住宅。博罗欢想把他斩首,但中书省的刑曹认为应该杖责,不过,从此以后,那些豪强地主们都开始害怕法律,收敛了他们的行为。
他(指伯都的父亲)在元大德四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后来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宣力赞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泰安王,谥号武穆。他留下四个儿子:浑都,担任山东宣慰使;第二个儿子是伯都;第三个儿子叫也先帖木儿,担任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最小的儿子是博罗。
伯都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不因为家族显赫而骄傲自满。元大德五年,他被提升为江东道廉访副使。十年后,他又调任江南行台侍御史。那一年闹饥荒,他上奏朝廷,建议用各地贪污受贿没收的钱款来赈济灾民。后来,他升任佥书枢密院事,兼领舍儿别赤。元至大二年,他被任命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四年后,他又调任陕西行台,官职升为荣禄大夫,朝廷还赏赐给他玉带一条,钞五万缗。
元延祐元年,他被任命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当时米价飞涨,陆路运输每石粮食就要花费二百缗,伯都修缮了运输道路,节省了四百多万缗的费用。皇上为此赏赐给他猎鹰、盔甲、弓箭以及五千缗的赏赐。四年后,他又调任江浙行省,后来又入朝担任太子宾客。他向皇帝进言,要注重修身养性,皇帝很欣赏他的建议。之后,他又被任命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但是皇太后觉得东宫需要他,就把他留在了东宫。没过多久,因为眼睛有病,他就告假回家,住在高邮。元至治元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御史大夫,但他推辞了,朝廷就赐给他平章的俸禄,让他在家养病。朝廷还特地派内侍到江南购买空青来给他治病。第二年春天,他入朝觐见,朝廷赏赐给他金文衣和药物。第三年,朝廷又赏赐给他五万缗的钞票和西域的酒药,但他都推辞了,把平章的俸禄也交还给了朝廷。
元泰定元年,朝廷再次征召他入朝。后来他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银青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为鲁国公,谥号元献。朝廷知道他生前清贫,赏赐给他二万五千贯的钱,御史台又奏请追加赏赐三万五千贯,并且把之前赐给他的俸禄也还给了他。但是伯都的妻子宏吉剌氏说:“我丈夫在朝为官的时候,都不敢贪图俸禄,现在他去世了,我们却接受这些赏赐,这不是他的本意。”于是她坚决拒绝了这些赏赐。他们的儿子笃尔只,担任将作院判官。
史书上这么说:成吉思汗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实力还比较弱,所以十三翼之战输给了札木合。但是术赤台和畏答儿,不管胜败如何,都真心实意地投靠了他,这说明他们很有眼光啊!后来成吉思汗抵抗王罕的时候,术赤台和畏答儿都立下了大功。可惜的是,畏答儿后来因为受伤去世了,大家就开始怀疑术赤台是不是故意拖延,没有及时支援。其实啊,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懂军事的人应该根据当时的形势采取相应的策略,难道非得要拼命往前冲才算勇敢果断吗?太宗批评术赤台“横鞭马鬣”,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不懂军事!
说白了,就是成吉思汗早期比较弱,打仗输了很正常。但术赤台和畏答儿眼光独到,坚定地站在了他那边。后来打王罕,这俩人可立了大功。可惜畏答儿战死了,有人就怀疑术赤台是不是故意慢吞吞的,没及时支援。其实啊,这战场上情况复杂,打仗要看情况,不能光看谁冲得猛。太宗说术赤台“横鞭马鬣”,那话可不对,不懂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