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们来说说皇帝的印章和各种官印。元朝中统二年的时候,规定了御宝的制作标准:一品二品官员用的印章是玉的,三品到五品的用金子做的。皇帝登基时用的印章上刻着“皇帝行宝”几个字,这枚印章只用于发布重要的诏书,平时宣旨用的印章另有金印。到了至元六年,又做了一枚玉玺,很大,有十个钮,具体是什么样子,史书上没记载。天历二年,又做了两枚玉玺,一枚刻着“天历之宝”,另一枚刻着“金章国宝”,都是请虞集刻的字。至正元年,又刻了“宣文”、“至正”两枚印章。九年的时候,又做了一枚小玉印,刻着“至正珍秘”,还做了两枚小玉玺,一枚叫“明政殿宝”,另一枚叫“洪禧”,也是杨瑀刻的字。(这枚“洪禧”玺纯白色,龟钮,印章本身是黑色的。)

皇太后和皇后用的都是玉印,皇太子用的是金印。至大元年,仁宗当上皇太子的时候,就收到了他的金印。他还派人四处搜集书籍,然后用玉刻成印章,由近侍保管。

老哥们,你们知道古代官印有多讲究吗?那可是按品级来的! 诸王印,那可是个大家伙,足足三寸二分长,用赤金二百十三两九钱打造的!想想这重量,啧啧啧… 金印呢,稍微小点,三寸一分五厘,但也用了赤金三锭六两。还有金镀银印,规格高一点的,白银八十三两,再镀上赤金八钱,闪瞎你的眼!驸马印,正二品,三台,银子也用了五十六两四钱。

金印分三等,纽扣分别是兽纽、螭纽、驴纽,各有各的讲究;金镀银印分两等,驼纽、龟纽;银印就一个龟纽。正一品官印,三寸长,三台,用银子八十两五钱;从一品稍微小点,二寸八分,三台,银子八十两。正二品、从二品,尺寸和银两都略小一些,依次递减。正三品用银五十五两,从三品就降级到铜的了,三斤十二两。

后面品级越低,印章就越小,用料也越差,铜的重量也逐级递减。一直到从九品,就只有区区一斤十四两铜了。所有印章上的字,都是用蒙古字刻的。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蒙古人和色目人,有些不会写字的,就用象牙或者木头刻个花押代替签字。 那些一品大员,宰辅和近侍,要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可以用玉图书押字,这可是特权,没皇帝允许,谁敢用啊!

军官的官阶等级,用虎符来区分。正一品用三颗珠子的虎符,从一品用两颗珠子的虎符,正二品和从二品用一颗珠子的虎符;正三品和从三品,正四品和从四品,都用金牌;正五品和从五品也用金牌;正六品和从七品,则用银牌。元十四年的时候,规定所有军官佩戴的金银虎符,都要用丝线系在肩上,避免不敬,这成了正式的命令。十五年,又下诏书说:虎符以前用畏兀儿文刻写,现在改用汉字了。二十一年,对虎符的样式又进行了修改。大德十一年,规定发放金虎符等,必须经过中书省。当时中书省的官员说:“以前的规定,金虎符和金银虎符都由典瑞院保管,发放则由中书省负责,事情办完后,再送回典瑞院。现在发放和收回都不经过中书省,甚至连商人也能通过巴结近侍奏请得到,导致虎符泛滥,发出去却收不回来。我们建议核查一下,以后除了官员和奉命出使的人需要发放虎符外,其他任何情况,不经过中书省一律不予发放。”皇帝同意了这个建议。

还有一种海青金银符,如果有紧急奏报,就用它快速传递消息。中统二年,中书省被发放了两个海青银符和十个海青金符,根据军国大事的轻重缓急,分发给需要快速传递消息的人使用。到了天历元年,用黄金制作的虎符,上面刻着“翊忠徇义迪节同勋”几个字,被赐给了西域亲军副都指挥使钦察。后来到了至元五年,用七宝玉制作的龙虎金符被赐给了丞相伯颜。这些都是当时的特例,属于非常规的赏赐。

至治元年,皇帝下令中书省和太常礼仪院礼部一起制定卤簿和玉辂的规格,并任命平章政事张皀、留守王伯胜、将作院使明里董阿、侍仪使移剌徒满负责此事。这一年,玉辂制作完成。第二年,皇帝亲祭太庙,就乘坐这辆玉辂。之后又下令制造四辆玉辂,但工程还没完成就停工了。

这辆车啊,车厢是青色的,外面镀金,藻井也是青绿色的,轮子是那种栲栳形状的轮盖。车厢外面镀金,雕刻着云龙纹,里面嵌着碾压成型的玉福海圆龙纹,车顶上镶嵌着八十一片金涂鍮石耀叶。车顶周围,上层九个,中层九个,下层九个。车顶的轮衣有三层,上面两层是青色的,绣着云龙和瑞草,下面一层没图案。轮衣里面是黄色的屋顶,用黄色的丝绸沥水,周围垂着朱红色的丝线网,还有四十八条青色丝绸绣的小带,带头缀着金涂的小铜铃,还有两条青色丝绸绣的络带。车顶轮子平面的部分用青色丝绸包裹。车盖周围垂着八条流苏,饰以五层五色茸线网,还有五个金涂铜钹,二十五个金涂木珠。还系着八件玉佩,珩璜冲瑀俱全,十六个金涂鍮石钩挂,两条黄茸贯顶天心直下的十字绳,每条绳子三丈长。车盖下面立着四根朱红色的漆柱。柱子下面是平盘,是空的柜子,里面有三十个棂子,外面有两根桄子。柜子上漆绘着犀牛、大象、鹦鹉、锦鸡、孔雀,每个格子都嵌着花板。柜子周围是朱红色的漆勾阑,有179个云拱地霞叶图案,下面垂着牙护泥虚板,上面也漆着瑞草图案。勾阑上还有十个碾压成型的玉行龙,十个碾压成型的玉蹲龙,九个孔雀羽台,七个水精面火珠,八个金圈焰铜照。车厢周围垂着朱红色的丝线网,装饰着三百个金涂鍮石铎,彩绘鍮石梅萼嵌在网眼之中。车辕有三根长辕,三个界辕勾心,上下各三个龙头,一共六个。前辕的引手是三个玉螭头,还系着蹲龙。后辕有三个方罨头,十六个桄头,也系着三个蹲龙。辕头上有一根衡,两端是玉龙头,上面排列着十二个金涂铜凤,凤嘴里衔着金涂铜铃。车厢有一个轴,两个轮子。轴上有两个挲罗,明辖蹲龙纹,都漆成青色。轮子的幅条各有二十四根,毂首压贴着八十一片金涂铜毂叶,还有四个金涂鍮石擎耳恋攀。

车厢前面,有一个朱红色镀金的云龙辂牌,牌上的字用玉装饰。车厢的箱子,四壁雕刻着漆画填心的隔窠龟文华板。上层左边画青龙,右边画白虎,前面画朱雀,后面画玄武。车厢前额,有两个玉行龙,捧着一个水精珠,后额也是一样。前面两根柱子上挂着五条青茸铃索,贴着金鸾和十个大响铜铃,还有五个金涂鍮石双鱼。下面是朱红色的漆轼柜,柜子上放着一个金香球、一个金香宝、一个金香合、一个银灰盘,还有黄色的丝绸绶带。车厢后面,有一个朱红色的后轛,镀金的曲戌,一个黄丝绸销金云龙门帘,两条绯红色丝绸绣云龙的带子。车厢里面,有一个金涂鍮石较碾玉龙椅,靠背上镶嵌着一颗金涂圈焰玉明珠。左边竖着太常旗,十二面,青色的罗绸绣着日月五星升龙。右边竖着一面睒戟,九面,青色的罗绸绣着云龙。中央是两面黄色的罗绸,上面绣着青黑黼文的旗帜,绸杠和旗帜都是青色的罗绸,旗首是两个金涂鍮石龙头,两个金涂铜铃,十二重金涂鍮石钹青缨緌,十二重金涂木珠流苏。龙椅上,有一个方形的坐垫,一个绿色的褥子,都是锦缎做的。还有一个销金黄罗夹帕,两个方形的地褥,八个勾阑内的褥子,都是用各种锦缎做的。还有一个青漆镀金鍮石铰叶的踏道,五层小褥子。还有一个青漆雕木镀金龙头的行马,一个小青漆梯子,两个青漆柄镀金的长托叉,两个短托叉,一个镀金首青漆的推竿,两条青茸引辂索,每条六丈多长,两个金涂铜环,一个黄茸执绥。拉车的马和诞马都是青色的。马鞍、马辔、鞦勒、缨拂、靷都是青色的皮革,金饰。诞马有四副青色织金丝绸屉。有六个青色罗绸销金绢里笼鞍。车盖上有一块黄绢大蒙帕,一块黄油绢帕。驾车的侍卫戴着平巾,穿着大袖,都是青色绘丝绸做的。

公元1341年,朱元璋他老人家亲自去太庙祭祀祖宗。然后就下令让中书省、太常礼仪院和礼部这几个部门一起,好好设计一下祭祀用的仪仗队和五辂(古代帝王祭祀时乘坐的车子)。 负责这事儿的分别是宰相张珪,留守王伯胜,将作院(相当于当时的工程建设部门)的领导明里董阿,还有负责仪仗队的乙剌徒满。

这一年,五辂终于造好了。到了第二年,皇帝就用上了这些新造的祭祀车驾。后来,他又下令再造四辆辂,结果还没造好,工程就停了。

这辆金辂,车身是红色的,外面包着金,车顶藻井是青绿色的,轮子像个大簸箕。外边雕刻着金色的云龙,车厢里则用真金打造了一条盘绕的龙。车顶上镶嵌了81片金色的鍮石耀叶,上层有18个,中层27个,下层36个。车顶有三层车盖,上面两层是大红色,绣着云龙和瑞草,最下面一层没图案。车盖里面是黄色的车厢,用黄色的丝绸做成,往下垂着红色的丝线网,还有48条大红色的丝带,每条带子上都挂着300个金色的小铜铃,还有两条大红色的丝带。车顶平面的部分用红色丝绸包裹。车盖四周垂着八条流苏,用五彩的绒线编织成五层网,还装饰着8个金色的鍮石饰品,各种装饰品一应俱全,还有16个金色的鍮石挂钩,两根黄色的绒绳从车顶中心直垂下来。车盖下面立着四根朱红色的柱子,柱子下面是平的托盘,里面是空的,有30个棂子,外面有两层木板,漆绘着犀牛、大象、鹦鹉、锦鸡、孔雀,每个格子都镶嵌着花板。托盘四周是朱红色的栏杆,上面有179个云纹和霞纹图案,下面垂着牙雕护板,也漆绘着瑞草。栏杆上还有12个金色的鍮石行龙,10个金色的鍮石蹲龙,9个孔雀羽毛装饰,7颗水晶火珠,8个金圈铜灯。车厢下面垂着红色的丝线网,镶嵌着300个金色的鍮石铎子,彩绘的鍮石梅花嵌在网眼中。车辕有三根,每根辕上都有三个勾心,车辕两端共有六个龙头。前辕上有三个金色的鍮石螭首,并系着蹲龙。后辕上有三个方型的辕头,16个辕头上的装饰,并系着三个蹲龙。辕头上有一根衡,两端是金色的鍮石龙头,上面排列着12个金色的铜凤,凤嘴里衔着金色的铜铃。车厢有一个轴,两个轮子。轴上有两个挲罗,明辖蹲龙形状,都漆成红色的。轮子的辐条各有24根,轮毂上贴着81片金色的铜叶,还有四个金色的鍮石擎耳。

车厢前面有一块朱红色的金饰云龙车牌,还有金色的铁曲戌。车厢的四壁雕刻着漆画填心的龟纹花板,上层左边画着青龙,右边画着白虎,前面画着朱雀,后面画着玄武。车厢前额有两个金色的行龙,捧着一颗水晶珠,后额也一样。前面两根柱子上挂着五条红色的绒线和十个金色的鸾铃和大响铜铃,还有五个金色的鍮石双鱼。下面是一个朱红色的轼柜,柜子上放着一个金香球,一个金香炉,一个金香盒,一个银灰盘,都用黄色的丝带系着。车厢后面有一个朱红色的后轛,金色的曲戍,黄色的丝绸销金云龙门帘,两条红色的丝绸绣着云龙的带子。车厢里面有一把金色的铰龙椅,靠背上镶嵌着一颗金色的圈焰玉明珠。左边立着太常旗,十二面,用红色的罗缎绣着日月五星和升龙。右边立着一面睒戟,九面,用红色的罗缎绣着云龙。中间是两面黄色的罗缎绣着青黑色黼文的旗帜,绸杆,都是大红色的罗缎。旗杆顶端是金色的鍮石龙头,金色的铜铃,金色的鍮石钹,红色的缨络十二层,金色的木珠流苏十二层。龙椅上铺着金锦方座子,绿色的金锦褥子,销金黄罗夹帕,方舆地锦褥子,绿色的金锦褥子。栏杆里面有四条可贴条褥,四条蓝色的丝绸条褥,朱红色的金色的鍮石铰叶踏道,五层小可贴条褥。朱红色的雕木涂金龙头行马,一个小朱红色的梯子,朱红色的柄金色的长托义两个,短托义两个,金色的首朱红色的推竿,红色的绒线引辂索两个,金色的铜环两个,黄色的绒线执绥一个。拉车的马和诞马都是红色的。马鞍、马辔、鞦勒、缨拂、套项,都是红色的皮革,金色的装饰。诞马有四副红色的织金丝屉,六个红色的罗缎销金红绢里笼鞍。车盖上有一块黄色的绢蒙帕,一块黄色的油绢帕。驾车的侍卫戴着平巾,穿着大袖,都是用红色的绣花丝绸做的。

这辆车啊,那叫一个豪华!车厢是黄色的,金光闪闪,顶棚是青绿色的藻井,轮子上的盖子像个大竹筐。外面雕刻着金色的云龙,里面镶嵌着象牙和金子雕刻的龙,车顶上还有八十一个金色的装饰。车顶有三层装饰,最上面两层绣着金色的云龙和瑞草,最下面一层是素色的。车顶里面还有一个黄色的屋顶,用黄色的丝绸做成,下面垂着红色的丝线网,还有四十八根黄色的丝带,每根带子上都挂着三百个金色的铜铃。车顶还有两根黄色的丝带,车顶的平面用黄色的丝绸包裹。车顶四周垂着八串流苏,用五彩的丝线编织成五层网,还有五个金色的铜钹,二十五个金色的木珠。此外还有八个金色的挂饰,十六个金色的挂钩,两根黄色的绳子从车顶一直垂到车厢底部。车厢下面立着四根红色的柱子,柱子下面是平的底座,里面是三十个格子,外面还有两层木板,上面画着犀牛、大象、鹦鹉、锦鸡和孔雀,每个格子都镶嵌着精美的木板。底座周围是红色的栏杆,上面雕刻着179个云纹和霞纹图案,下面垂着牙雕的护板,上面也画着瑞草。栏杆上还有十个金色的行龙,十个蹲龙,九个孔雀羽毛做的装饰,七颗水晶做的火珠,八个金圈铜灯。车厢下面也垂着红色的丝线网,上面镶嵌着三百个金色的铎子,还有梅花图案的装饰。车厢有三根长辕,每根辕上都有三个弯钩,两端各有一个龙头,一共六个。前面辕上的把手雕刻着三个金色的螭龙,还系着蹲龙。后面辕上有十六个木板,也系着三个蹲龙。辕头上有一个衡,两端雕刻着两个金色的龙头,上面还有十二个金色的铜凤,凤嘴里衔着金色的铜铃。车厢只有一个轴,两个轮子。轮子的边缘装饰着金色的龙纹,涂着黄色。每个轮子有二十四根辐条,轮毂上有八十一块金色的铜叶,还有四个金色的挂饰。

车厢前面有一个金色的牌匾,上面雕刻着云龙。车厢的四面都雕刻着龟纹图案,上面分别画着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车厢前面雕刻着两个金色的行龙,中间托着一颗水晶珠,后面也一样。前面两根柱子上挂着五串黄色的铃铛,还有十个金色的铜铃,五个金色的鱼形装饰。车厢下面有一个红色的柜子,柜子上放着一个金色的香球,一个金色的香炉,一个金色的香盒,一个银色的灰盘,还有黄色的丝带。车厢后面有一个红色的装饰,上面也有金色的装饰,还有一块黄色的丝绸帘子,还有两条红色的丝带。车厢里面有一把金色的龙椅,靠背上镶嵌着一颗金色的水晶珠。左边立着一面太常旗,十二面小旗,上面绣着太阳、月亮、五星和升龙。右边立着一面阘戟,九面小旗,上面绣着云龙。中间有两面绣着青黑色图案的旗帜,旗杆是黄色的。旗杆顶端有金色的龙头,金色的铜铃,金色的铜钹,十二层黄色的缨穗,十二层金色的木珠流苏。龙椅上有一个金色的坐垫,一个绿色的坐垫。栏杆里面有四个条形的坐垫,四个蓝色的坐垫,一个金色的踏板,还有五个小的条形坐垫。还有一匹金色的马,一个小梯子,两个长柄的叉子,两个短柄的叉子,一个推杆,两根黄色的绳子,两个金色的铜环,一个黄色的执手。拉车的马都是黄色的,马鞍、马具都是金色的,马身上披着黄色的布。还有四副银色的马鞍,六个黄色的马鞍。车顶上盖着一块黄色的布,还有一块黄色的油布。驾车的人穿着黄色的衣服。

这辆车啊,车厢是白色的,外面镀金,车顶是青绿色的藻井,轮子是栲栳形的。车厢外面雕刻着金色的云龙,里面是描着金边的白檀木雕刻的福海圆龙,车顶周围镶嵌着八十一个金色的鍮石耀叶。上层有九个,中层有九个,下层有九个。车顶的轮衣有三层,上面两层是白色丝绸绣着云龙和瑞草,最下面一层是素色的。轮衣里面有个黄色的屋顶,用黄色的丝绸做成,下面垂着红色的丝线网,还有四十八条白色的丝绸小带,带头上缀着三百个金色的小铜铃,还有两条白色的丝绸络带。车顶平面的部分用白色丝绸包裹。四周垂着八条流苏,用五彩绒线编织成五层网,还有五个金色的铜钹,二十五个金色的木珠。还挂着八个金色的鍮石饰品,各种形状都有,十六个金色的鍮石挂钩,两根黄色的绒绳从车顶中心直垂下来。车盖下面立着四根红色的漆柱,柱子下面是平的托盘,里面是空的,有三十个棂子,外面有两层木板,漆绘着犀牛、大象、鹦鹉、锦鸡、孔雀,每个格子都镶嵌着花板。托盘周围是红色的漆栏杆,上面有179个云纹和霞叶,下面垂着牙雕的护泥板,上面也画着瑞草。栏杆上描着金色的白檀木行龙十条,还有十条白色的蹲龙,九个孔雀羽毛做的装饰,七颗水晶做的火珠,八个金圈铜灯。车厢下面垂着红色的丝线网,镶嵌着三百个金色的鍮石铎子,彩绘的鍮石梅花嵌在网眼中。

车厢有三根长辕,每个辕头都有三个勾心,前后共有六个龙头。前辕的把手是白色的螭龙头,还系着蹲龙。后辕有三个方头,十六个桄头,也系着三个蹲龙。辕头上有一根衡,两端是白色的龙头,上面排列着十二个金色的铜凤,凤嘴里衔着金色的铜铃。车厢只有一个轴,两个轮子。轴上有两个挲罗,明辖蹲龙形状,都漆成白色。每个轮子的辐条有二十四根,轮毂上贴着八十一个金色的铜叶,还有四个金色的鍮石擎耳。车厢前面有一个红色的漆金云龙牌匾,还有金色的铁曲戌。车厢的四面都雕刻着漆画,每个格子都镶嵌着龟纹花板,上层左边画青龙,右边画白虎,前面画朱雀,后面画玄武。车厢前额有两条白檀木行龙,捧着一颗水晶珠,后额也一样。前面有两根白色的绒线绳,上面贴着金色的鸾鸟和十个大铜铃,还有五个金色的鍮石双鱼。下面是红色的漆革轼柜,柜上有一个金香球,一个金香宝,一个金香合,一个银灰盘,都用黄色的丝绸带子系着。车厢后面是红色的漆革后轛,还有金色的曲戌,黄色的丝绸销金云龙门帘,两条红色的丝绸绣着云龙的带子。车厢里面,有一把金色的白檀木雕龙椅,靠背上镶嵌着一颗金色的圈焰玉明珠。

左边立着太常旗,十二面,白罗绣着日月五星升龙。右边立着阘戟,九面,白色罗绸绣着云龙。中间是黄色的罗绸绣着青黑色黼纹的两面旗帜,旗杆是绸的,旗子是白色的罗绸,旗首是金色的鍮石龙头,金色的铜铃,金色的鍮石钹,白色的缨穗有两层,金色的木珠流苏也有两层。龙椅上,铺着金锦方座,绿色的可贴褥,销金黄罗夹帕,方舆地金锦褥,绿色的可贴褥。栏杆里面,有五层可贴条褥。还有个白色的漆木雕金龙头行马,一个小梯子,两个长托叉,两个短托叉,一个金色的推竿,两根白色的绒线引辂索,两个金色的铜环,一根黄色的绒线执绥。拉车的马,都是白色的。马鞍、马辔、鞦勒、缨拂、套项,都是白色的皮革,镀金。拉车的马身上有四副白色的织金丝绸屉,六个白罗销金白绢里笼鞍。车盖上有一块黄色的绢大蒙帕,一块黄色的油绢帕。驾车的侍卫,都戴着平巾,穿着大袖,衣服都是用白色的绣丝做的。

这辆木辂,车身是黑色的,上面装饰着金色的图案,藻井是青绿色的,轮子用栲栳盖着。车身外面贴着金色的雕刻着云龙的木板,车内则用描金的紫檀木雕刻着福海圆龙图案。车顶上装饰着81片金涂鍮石耀叶,上层有九个,中层有九个,下层有九个。车顶的轮衣有三层,上面两层是黑色丝绸绣着云龙和瑞草,最下面一层是素色的。轮衣里面还有一个黄色的屋顶,用黄色的丝绸沥水,下面垂着红色的丝线结成的网,还有48条黑色丝绸绣着小带,带子上缀着300个金涂的小铜铃,还有两条黑色丝绸绣的络带。车顶轮子的平面上用檀木和褐色丝绸包裹。车盖四周垂着八条流苏,装饰着五彩绒线结成的五层网,还有五个金涂铜钹,25个金涂木珠。此外还有八个金涂鍮石杂佩,珩璜冲瑀俱全,十六个金涂鍮石挂钩,两条黄绒绳从车顶的天心直垂下来,形成十字交叉。车盖下面立着四根朱漆柱子,柱子下面是平盘,里面是空的柜子,柜子中有30个棂子,外面有两层桄子,上面漆绘着犀牛、大象、鹦鹉、锦鸡、孔雀,用隔开的格子镶嵌着花板。柜子四周是朱漆勾栏,上面有179个云拱地霞叶,下面垂着牙护泥虚板,都漆着瑞草图案。勾栏上镶嵌着十条金嵌镔铁行龙,十条蹲龙,九个孔雀羽台,七颗水精面火珠,八个金圈焰铜照。车厢下面垂着一层红色的丝线结成的网,装饰着300个金涂鍮石铎子,彩绘的鍮石梅萼嵌在网眼中。车辕有三根长辕,每个辕头上都雕刻着三个勾心,车辕的两端共有六个龙头。前辕的引手上镶嵌着三个金嵌镔铁螭头,都系着蹲龙。后辕有三个方罨头,十六个桄头,系着三个蹲龙。辕头上有一根衡,两端镶嵌着两个金嵌镔铁龙头,上面排列着十二个金涂铜凤,凤嘴里衔着金涂铜铃。车子的轴只有一根,轮子有两对。轴上的挲罗有两个,明辖蹲龙系着,都漆成黑色。轮子的辐条各有24根,毂首压贴着81片金涂铜毂叶,还有四个金涂鍮石擎耳恋攀。

车厢前面有一个朱漆金装的云龙辂牌,上面是金涂铁曲戌。车厢的四面雕刻着漆画填心,隔着格子镶嵌着龟文花板,上层左边画着青龙,右边画着白虎,前面画着朱雀,后面画着玄武。车厢前额镶嵌着两个金嵌镔铁行龙,中间托着一颗水精珠,后额也一样。前两根柱子上挂着五条皂绒铃索,贴着十个金鸾和大响铜铃,还有五个金涂鍮石双鱼。下面是一个朱漆轼柜,柜子上放着一个金香球,一个金香宝,一个金香合,一个银灰盘,都用黄色的丝绸绶带系着。车厢后面有一个朱漆后轛,上面是金涂曲戌,挂着一幅黄色的丝绸销金云龙门帘,还有两条绯红色的丝绸绣着云龙的带子。车厢里面有一把金装乌木雕龙椅,靠背上镶嵌着一颗金涂圈焰玉明珠。左边立着一面太常旗,十二面斿,用黑色丝绸绣着日月、五星、升龙。右边立着一面阘戟,九面斿,用黑色丝绸绣着云龙。中央是两面黄色的丝绸绣着青黑色黼文的旗帜,绸杠和旗帜都是黑色的丝绸,旗首有金涂鍮石钹紫缨緌两层,金涂流苏两层。龙椅上铺着金锦方座,绿色的可贴褥,销金黄罗夹帕,以及金锦褥和绿色的可贴褥。勾栏内有四条可贴条褥,四条蓝色的丝绸条褥,以及一条黑漆金涂鍮石铰叶踏道和五层小可贴条褥。还有一个黑漆雕木涂金龙头行马,一个小黑漆梯子,两个黑漆柄金涂长托叉,两个短托叉,一个金涂首黑漆推竿,两条皂绒引辂索,两个金涂铜环,以及一根黄绒执绥。驾车的马和诞马都是黑色的。马鞍、马辔、鞦勒、缨拂、套项,都用浅黑色的皮革制作,并装饰着金饰。诞马有四副紫织金丝屉,六个紫罗销金紫绢里笼鞍。车盖上盖着一块黄绢大蒙帕和一块黄油绢帕。驾车的士卒戴着平巾,穿着大袖,衣服是用紫色的绣花丝绸制作的。

这轿子啊,是用香木做的,后面靠背雕成山字形的牙板,镶嵌着七宝,做成云龙图案的屏风,上面还装饰着金圈和闪闪发光的明珠,两边还有扶手。屏风下面是雕刻着云龙的坐垫。前面还有个踏脚板,可以铺上锦褥。坐垫上铺着貂鼠毛镶金边的锦缎褥子,绿色的,可以随意调整坐姿。

然后呢,还有象轿,就是用大象拉着的轿子,皇帝出巡的时候就坐这个。

至于其他的官员,他们坐的车子或轿子,除了不能用龙凤图案以外,一品到三品官员可以用镀金的装饰和银质的螭龙头,绣带,青色的轿帘;四品、五品官员用素色的狮头,绣带,青色的轿帘;六品到九品的官员,就用素色的云纹图案,素色的带子,青色的轿帘。老百姓呢,就只能用黑色的油漆,平顶的轿子,黑色的轿帘。马鞍和马具,一品官员可以用金玉装饰,二品、三品官员可以用金子装饰,四品、五品官员可以用银子装饰,六品以下的官员就只能用鍮石、铜、铁这些材料了。

中统元年九月,朝廷刚开始设立仪仗队来护卫皇帝。到了至元八年,又制造了内外的仪仗队。延祐七年十二月,英宗皇帝即位,才开始制作卤簿(皇帝出行的仪仗)。当时平章政事拜住上交了卤簿图,皇帝觉得按照唐朝的制度,要一万两千三百人,太费钱了,于是决定大驾出行用三千两百人,一般的出行用二千五百人。到了至治元年,卤簿才算正式完成,它包括仪仗、崇天卤簿、外仗、仪卫这几个部分。

仪仗队的东西可真不少!首先是皂纛(读作“秃”),杆子是素漆的,上面挂着缨子。皇上出行的时候,皂纛要走在最前面,两边跟着马和鼓。平时呢,就放在月华门西边的一个屋子里。

然后是绛麾,杆子是金涂的,上面有三层圆盘形的朱丝拂,用紫罗袋子包着。金节跟绛麾差不多,不过有八层,用黄罗云龙袋包着。引导节的杆子是金涂的龙头朱漆杆,挂着五色拂,上面还有铜钹。朱雀幢、青龙幢、白虎幢、元武幢都跟金节差不多,只是层数是五层,分别用红绣朱雀袋、碧绣青龙袋、素绣白虎袋、皂绣元武袋包着。犦槊也跟金节差不多,顶上刻着犦牛的头,也有袋子,上面涂着碧油。

绛引幡是四角的,用朱绿色的盖子,每个角都垂着罗文杂佩,系在金铜钩竿上。竿子是朱红色的,挂着五色间晕罗,下面还有个横木板,做成碾玉的纹样。告止幡是绯色的帛,上面用彩线绣着“告止”两个字,下面是两只凤凰,拿着幡的人穿着红罗销金升龙的衣服,其他的跟绛引幡差不多。传教幡和信幡都跟告止幡差不多,只是上面绣的字不一样,分别是“传教”和“信”,下面的图案也分别换成了双白虎和双龙,拿着幡的人的衣服也分别换成了白罗绘云龙和绘飞凤。黄麾幡也差不多,上面绣的是“黄麾”两个篆字。

龙头竿绣氅的杆子像戟一样,没有钩子,下面有个小横木,刻着龙头,垂着朱绿色的盖子,每个角都缀着珠佩,带末还有金铜铃。围子是用金涂攒竹杖做的,顶上串着铜钱,外面罩着紫绢。副竿是用木头做的,涂着朱漆。火轮竿是用白铁做的,杆子顶上是个小车轮,轮子和杆子都涂着金漆,上面写着西天咒语,是帝师造的。这个火轮竿通常在亲卫队伍中间,走在劈正斧的前面,用来护佑皇帝,驱邪避凶,镇压雷电,就像辟邪的车子一样。豹尾竿像戟一样,上面系着豹尾,杆子是朱漆的。

宝舆方案用绯罗销金云龙的案衣,绯罗销金的蒙衬复,案旁有四个金涂铁鞠,还有两副龙头竿结绶。香镫朱漆案用黄罗销金云龙的案衣,上面放着一个金涂香炉和两个烛台,案旁有四个金涂铁鞠,还有两副龙头竿结绶。香案朱漆案用绯罗销金云龙的案衣,上面放着金香炉和香合各一个,其他的跟香镫案差不多,不过在殿庭陈设的时候,龙头竿结绶就不用了。诏案、册案、宝案都跟香案差不多。表案也跟香案差不多,不过上面加了个矮栏,有四个金涂铁鞠和两副竿,用绯罗销金的蒙复。礼物案也跟表案差不多。交椅和杌子都是银饰的,涂着黄金。鸣鞭的柄是绿色的,鞭子是用梅红丝做的,梢是用黄茸做的,还涂了蜡。鞭桶用紫絁做外面,白绢做里子,皮缘在两头。蒙鞍用青锦做边,绯锦做面。水瓶跟汤瓶差不多,有盖子、提手和嘴,是用银做的,涂着黄金。鹿卢形状像个“?”字,两头卷起来,涂金装饰,配着朱丝绳。水盆是用黄金涂银做的。净巾是绯罗销金云龙的,有里子。香球是用银做的,底座上插着莲花炉,炉上罩着个圆球,球上镂刻着旋转的纹样,涂着黄金。香合是用银做的,直径七寸,上面涂着黄金,刻着云龙。金拂是用红犛牛尾做的,龙头柄是黄金涂的。唾壶和唾盂都是银做的,涂着黄金。外办牌、外备牌、中严牌都是象牙做的,一面写着国字,一面写着汉字,字是用金填的。时牌跟外备牌差不多,只是小一些。板位是用木头做的,长一尺二寸,宽一尺,厚六分,是白底黑字。

大伞是红色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铜螭首,涂着黄金,外面是紫罗,里面是绯绢。宋朝以前的伞都是平顶的,现在都加上了金浮屠。紫方伞和红方伞都跟大伞差不多,只是颜色不一样。华盖跟伞差不多,不过顶是圆的,隆起的,红色的,绣着杂花云龙,上面也加了金浮屠。曲盖跟华盖差不多,是绯红色的,绣着瑞草,柄是弯的,上面也加了金浮屠。导盖跟曲盖差不多,是绯罗沥水的,绣着龙,柄是朱漆的直柄。朱伞和黄伞都跟导盖差不多,只是颜色不一样,而且没有图案。葆盖是用金涂龙头竿做的,挂着缨络,销金圆裙,是六角的。孔雀盖的杆子是朱漆的,杆子顶上有个小盖子,盖顶是用孔雀毛做的,直径大约一尺,下面垂着孔雀尾,檐下围着青黄红的沥水,上面也加了金浮屠,盖子占杆子的三分之一,杆子涂着黄金,上面写着西天咒语,跟火轮竿一样。朱团扇是绯罗绣盘龙的,柄是朱漆的,金铜装饰。导驾团扇是蹙金线的。大雉扇、中雉扇、小雉扇都差不多,只是大小不一样,都是绯罗绣象雉尾,中间有双孔雀,间以杂花。青沥水扇是圆的,青色的,四周是青绢沥水。罼和罕都差不多,都是朱縢结网的,中间有兽面,柄是朱漆的,金铜装饰。旗锜和扇锜是用来放旗和扇子的架子。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些旗帜的颜色和图案。风伯、雨师、雷公、电母、木星、土星这些旗子都是青色的旗面,下面都有红色的火焰图案。金星旗是白色的,水星旗是黑色的,火星旗是红色的,但火焰是青色的,摄提旗是红色的,北斗旗是黑色的,这面旗上还画着七颗星星。角宿到箕宿,这八面旗子都是青色的,下面都有红色的火焰。牛宿到壁宿,这些旗子也都是青色的,火焰也是红色的。奎宿到毕宿,觜宿、参宿、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这些旗子也都一样,青色的旗面,红色的火焰。

接下来是日旗和月旗,都是青色的,下面有红色的火焰,上面分别画着太阳和月亮,周围还有云彩。祥云旗是青色的,画着五彩祥云;合璧旗也是青色的,画着日月和云气;连珠旗上画着五颗星星。东岳到北岳五岳的旗帜,都是青色的旗面,红色的火焰,上面都画着神人,神人穿着七梁冠,袍子颜色各不相同,手里都拿着圭。江渎旗是红色的,河渎旗是黑色的,淮渎旗是白色的,济渎旗是青色的,这些旗帜上的神人也都戴着七梁冠,但衣服颜色和坐骑都不一样。天下太平旗和皇帝万岁旗都是红色的,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字来。

吏兵旗是黑色的,上面画着穿着盔甲,拿着剑的士兵;力士旗是白色的,上面画着穿着盔甲,拿着戈盾的武士。东天王到北天王的旗帜,都是青色、红色、白色、黑色的,上面画着穿着盔甲,拿着武器的神人,他们的服饰都差不多。大神旗是黄色的,具体图案得看牙门旗是怎么样的。牙门旗是红色的,上面画着穿着全套盔甲,拿着戈戟的神人。金鼓旗是黄色的,上面写着“金鼓”两个字。朱雀旗是红色的,画着朱雀;元武旗是黑色的,画着龟蛇;青龙旗是青色的,画着青龙;白虎旗是白色的,画着白虎。龙君旗是青色的,画着神人和青龙;虎君旗是白色的,画着神人和白虎。大黄龙负图旗是青色的,绣着一条黄龙,龙背上画着八卦;小黄龙负图旗是红色的,图案和前者类似。五色龙旗是五彩的,没有火焰;大四色龙旗是青、赤、黄、白四色,有火焰;小四色龙旗和前者类似,但没有火焰。应龙旗是红色的,画着飞龙;金鸾旗是红色的,画着金色的鸾鸟;鸾旗和金鸾旗类似,但鸾鸟是五彩的。金凤旗是红色的,画着金色的凤凰;凤旗和金凤旗类似,但凤凰是五彩的。五色凤旗是五彩的,没有火焰;大四色凤旗是青、赤、黄、白四色,有火焰;小四色凤旗和前者类似,但没有火焰。

玉马旗是红色的,画着白色的马,马的两侧有火焰;惣狖旗是红色的,画着白色的马;飞黄旗是红色的,画着长着翅膀的黄马;谷醿旗是青色的,画着一种类似马的兽;龙马旗是红色的,画着龙马;麟旗是红色的,画着麒麟;飞麟旗是红色的,画着长着翅膀的五彩麒麟;黄鹿旗是红色的,画着黄色的鹿;兕旗是红色的,画着青色的独角兽;犀牛旗是红色的,画着犀牛;金牛旗是红色的,画着金色的牛;白狼旗是红色的,画着白狼;辟邪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长尾的兽;赤熊旗是红色的,画着黄色的熊;三角兽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奇特的兽;角端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独角兽;驺牙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类似麋鹿的兽;太平旗是红色的,上面用金色描绘莲花,并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字;鵕鸃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小鸟;苍乌旗是红色的,画着灰色的乌鸦;白泽旗是红色的,画着一种奇特的兽。东方神旗到北方神旗,分别为绿、白、黄、赤、黑五色,上面都画着神人,穿着盔甲,拿着剑。

最后,再来说说这些旗子的尺寸。一般旗帜的火焰图案有三条,颜色和旗面颜色相同,旗杆长一丈五尺,旗杆长二丈一尺。牙门旗、太平旗、万岁旗长一丈,宽五尺;日、月、龙君、虎君旗横竖各八尺;其他旗帜竖长八尺,宽六尺。

车轮的辐条,是朱红色的,八个棱角,用铜钉固定,形状像柯舒树枝一样。我的拐杖,也是朱红色的,两头装饰着金子。马镫拐杖,杖首是朱红色的棒状,顶端涂着金色的马镫。殳,形状像槊但比较短,两头是黑色的装饰,中间画着云气,上面缀着朱红色的丝拂。骨朵,杖首是朱红色的棒状,穿着一把涂着金色的铜锤。列丝骨朵,样式和骨朵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圈丝带。卧瓜,形状像瓜,涂着黄金,平放着,杖首是朱红色的棒状。立瓜,形状像瓜,涂着黄金,竖着放,杖首是朱红色的棒状。长刀,长度超过一丈,刀身由上到下逐渐变窄,单刃。仪刀,用银子制成,装饰着紫色的丝带。横刀,形状像仪刀但弯曲,刀鞘用沙鱼皮制成,装饰着皮革和紫色的丝带。千牛刀,形状像长刀。剑,剑鞘是斑驳的,用沙鱼皮装饰,剑口是双刃的。班剑,剑鞘是黄色的,上面有紫色的斑纹,金铜装饰,紫色的丝带。刀盾的刀,形状像长刀但刀柄较短,用木头制成,青色,带有环,紫色的丝带。刀盾的盾牌,用木头制成,红色,画着奇异的野兽,人持刀在右,盾在左。朱縢络盾,样式相同,只是颜色是朱红色的。绿縢络盾,样式相同,只是颜色是绿色的。戟,用木头制成,有枝,涂着黄金,杆子是朱红色的。小戟飞龙掌,形状像戟,画着云气,上面缀着飞龙掌,垂着五彩丝带,末端有铜铃,掌部向下,两角微微椭圆,上面绘着龙。钑戟,形状像戟,没有飞龙掌但有横木。槊,用木头制成,黑色,画着云气,上面刻着刀刃,涂着青色,五色槊的样式相同但材质不同。 ……(此处省略一段,因为原文缺失)……叉,形状像戟但比较短,两头是青色的装饰,中间是白色的,画着云气,上面缀着红色的丝拂。斧头,双刃,斧头装在朱红色的杆子上。钺,金色的铁钺,单刃,脑后系着朱红色的拂子,杆子是朱红色的。劈正斧,用玉制成,单刃,柄上涂着金子,银色的刀鐏。仪锽斧,形状像斧头,用木头雕刻而成,柄是朱红色的,上面缀着小锦旗,五彩丝带。弓矢。弩,形状像弓但有臂。衣服,用虎豹皮制成,或者是有绿色斑纹的,金铜装饰。箭筒用黑色皮革制成。弩箭筒。

这描述了一套相当精良的兵器和装备,从车轮辐条到各种兵器,甚至还有衣服和箭筒,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材质、颜色、装饰都一一列出,可见其精细程度。 各种兵器,像长刀、剑、戟、斧钺等等,都各有特色,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 特别是那些装饰,比如金银涂饰、丝带、皮革等等,更增添了这些器物的华贵感。

最后,这些武器装备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军事装备的复杂性和精致程度,也让我们对古代工艺水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从简单的车轮辐条到复杂的兵器,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追求。 这些描述,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清单,更像是一幅古代军事文化的生动画卷。

好家伙,这大象的鞍子,那叫一个华丽!五彩缤纷的,金木莲花座,鞍带是绯红色的绣花,衣服是紫色的绣花,红锦做的鞍垫,鍮石做的莲花形挡泥板,锦边的毡子,还有红色的牦牛尾做的缨子,挂在胸前和鞍鞒上。 每个鞍鞒上都挂着红色的牦牛尾缨子,鍮石做的胡桃形小钹,杏叶形的铰链,绯红色的皮革辔头铰链。莲花座上,还放着一个金涂银的香炉!

这些大象啊,是从占城、交趾、真腊这些地方进贡来的,元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有了。 它们养在析津坊海子旁边。皇上出行的时候,这些外国官员就骑着大象在前面引路,给皇上的大车开道。再说说那些骆驼,它们的鼓,都是金光闪闪的,鞍子褥子箱子,都装饰得很漂亮。骆驼的前面插着大旗,后面插着小旗。骆驼的脑门、胸前、后鞍鞒上,都用毛线做成辔头和勒绳,上面还挂着五彩的玉器、毛线结成的缨子,铜铃和铜镜,最上面还安着一个带底的小铜鼓,一个人骑在上面,用绳子系着。皇上出行前,先要敲响骆驼上的鼓,震慑四方,顺便也试试桥梁和水路能不能通行,大象也要跟着试试。

骡子上的鼓,跟骆驼上的差不多,就是小一些。马上的鼓,辔头、后勒、胸前都挂着红色的缨子、铜铃,杏叶形的铰链,金色的装饰,上面插着雉鸡的尾巴。马背上还安了一个四条腿的小架子,架子上放着一面皮鼓,一个人在前面牵着马。皇上出行的时候,这些驮着鼓的马就先跑,跟大旗一起走。 至于其他的马,那些专门用来拉车的“诞马”,缰绳和辔头都是绯红色的,还有铁的装饰;皇上的御马,鞍子、辔头、缨子都齐全;那些装饰华丽的“珂马”,铜做的面罩,雉鸡尾做的鼻刷,胸前挂着铜做的杏叶、红色的丝线缨子,胸前和腹部都有挂饰,挂着铜铃,后面还有挡泥板,尾巴还用锦缎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