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翕,是宣城管军的一个百户。元朝至正年间,长枪军琐南班造反,攻打宣城,城快要破了。王翕喊他弟弟说:“咱们家世代蒙受朝廷恩惠,遇到危难就应该死节。但是我老母亲还在,你们应该赶紧逃出去躲躲。”说完,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烧了自己的房子,然后自杀了。当时,中兴元帅朵儿直班也战死了。

高文鼎是吉水人,担任广东元帅。元朝至正年间,三山地区的贼寇攻打广州,高文鼎用义气激励将士,奋力抵抗将近一年,可是援兵一直没来,城池失守了,他就自杀了,全家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他同一个地方的进士解子元,也组织队伍保卫家乡,和义士罗启南、姜天祐一起战死了。

还有钱鹤皋,是上海人。元朝至正年间,盗贼攻打松江,钱鹤皋就揭竿起义,想要收复家乡,结果没能成功,也战死了。

梁曾甫是南海泮浦人,在至正年间当上了番禺沙湾的巡检。当时盗贼四起,梁曾甫根据地势建立了营寨,流亡的百姓都纷纷回来投奔他。他把家里的所有钱财都拿出来犒劳士兵,钱财不够了,就拿自己的田地去抵押。乡亲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后来,盗贼派人来劝降他,梁曾甫直接把使者杀了,以警示众人。盗贼大怒,倾巢而出进攻,梁曾甫最终壮烈牺牲。

孔昺是乌石寨的巡检,是孔子的第五十六代孙,他同样也起兵抗击盗贼,最终也战死了。

邓可贤是乳源人,为人慷慨,喜爱学习。郴州的盗贼攻打乳源,邓可贤带领百姓建立营寨自保,他用忠孝的大义来鼓励大家,还说:“如果营寨守不住,我们就赶紧往韶州跑,韶州是我的父母家乡啊!”于是,他派儿子邓一源偷偷地去韶州向同知买住求援,最终得到军队支援,打败了盗贼。盗贼因此对他恨之入骨,再次集结兵力攻打营寨,双方僵持了两个月,最终营寨的粮食耗尽,邓可贤的七个儿女都被杀害了。营寨被攻破后,四百名守卫的百姓没有一人投降,后来当地人专门为他建立祠堂祭祀他。

张恒是电白人,在雷州当千户。高凉地区的猺族盗贼寇掠雷州,势力非常猖獗,其他的将领都害怕得不敢迎战。张恒说:“我本来就是负责保卫边疆的,怎么能贪生怕死,误了国家大事呢!”于是,他披上盔甲,骑上战马,冲出去与盗贼作战,他奋勇杀敌,一人就杀了数十人,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战死。

张友明是吴川人。至正九年,海盗入侵合浦,攻打珠崖。宣慰使命令化州通判游宏道带兵前去围剿,游宏道知道张友明是个义士,就让他率领军队在澄迈的石瞿港追击盗贼。当时盗贼的粮食已经吃光了,他们拼死抵抗,张友明作为先锋,战斗正激烈的时候,海南的番兵却首先逃跑了。盗贼乘胜追击,张友明和游宏道奋勇抵抗,最终战死沙场。

琼山县巡检周仁也战死了。

陈元善是龙溪人,他家世代以儒学闻名。海边的逃兵作乱,贼帅知道陈元善平时在乡里名声很好,想先胁迫他来争取民心。陈元善说:“我所害怕的是不义之事,而不害怕的是死亡。你们这些盗贼怎么可能长久地活下去呢?”他和妻子郭氏以及三个儿子都被杀害了。

雷灿,是个进贤乡的贡士。福建闹乱子的时候,他带兵去打贼,结果也战死了。

叶景仁,字天德,是松溪人。至正十三年的时候,他当浦城县令。福建盗贼四起,他奉命去讨伐政和西里寨的贼寇,成功攻克了。接着又深入敌境,但因为后援跟不上,被贼人抓住了,砍断了他一只胳膊后杀害了他。

他儿子叶隽听说父亲死了,倾尽家产,招募勇士,从隐秘的小路进入贼寇的地盘,杀了贼寇的首领,然后把父亲的尸体运了回来。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授予他官职,但他没接受。

同一时期,有个叫李铉的人,字伯鼎,是卫县人。他做郢复二州副万户,带兵驻守延平,在政和泗州桥和贼寇作战,没打赢,战死了。

还有个叫马哈麻的,是回鹘人,当政和县尉,他也率领乡兵抵抗贼寇。结果被抓了,他瞪着眼睛骂贼寇,贼寇很生气,剖开了他的肚子,肠子都流出来了,就这样死了。

罗良,是长汀人。他拿出自己的钱招募士兵,抓捕杀死了漳州的山贼,解除了福州之围,他的功劳在福建将领中是第一的。他还多次经海路运送粮食到京城,被封为晋国公。当时陈友定掌控福建军政,罗良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你以前是参政,国家的重臣。收复汀州,本来就是你的职责。你逼迫燕只平章(官职),他只是你的僚属;你驱逐各郡县的长官,他们可是朝廷任命的;你把朝廷的百官都当成你的奴仆。你收复的郡邑,得到的仓库里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嘴上说着为国,心里其实是为了自己。你的一举一动,真假都非常清楚。我不知道你将来是想做郭子仪,还是想做曹操?”陈友定大怒,派兵攻打漳州,罗良在马岐山迎战,战败了,陈友定围攻漳州,罗良坚守了一个多月,最后城破身亡。

还有陈端孙,字伯都,是福清人,武举考试第一名。当时陈友定带兵侵犯福州州境,他率领军队抵抗,结果被流矢射中,从马上摔了下来,陈友定威胁他投降。陈端孙说:“我家三代都为元朝效力,现在要我投降你造反吗?”陈友定大怒,把他杀了。他的妻子孙氏抱着年幼的女儿投井自尽了。

张进九,是青田人。他家世代务农,为人敦厚朴实,品行高尚。到了至正十五年,八都起了贼,张进九被抓了起来,强迫他去诱降其他人。张进九大声喊:“大家快来杀掉这个贼!” 贼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照自己的话说,但他始终不肯改变,最后被杀害了。

赵观光,是宁波鄞县人。因为他有文化,被推荐做了官,担任奉化州判官,后来又升迁到昌国州。当时方国珍造反,昌国州孤悬海外,形势非常危险。守将向他请教对策,赵观光说:“州里的兵力薄弱,而且不擅长水战,只有兰秀两山上的居民,骁勇善战,熟悉海事。如果我们招募他们,给足钱财,许以重赏,用他们来捉拿贼人,一定没问题。”守将采纳了他的建议,把这件事交给他负责。他们带兵出海,很快贼船就突然杀到,大家都害怕得不敢上前,只有赵观光带领士兵与他们作战。到了晚上,双方短兵相接,箭矢石头乱飞,官兵和贼人混战在一起,分不清彼此,最后赵观光战死了。

潘伯修,字省中,是黄岩人。他曾经三次参加乡试,到春官考试却总是落榜,于是就隐居起来教书,以著书自娱。他写的诗文都暗含着一些意思,他说:“文章如果与世道教化无关,即使写得好也没什么用处。” 方国珍在海上作乱,江浙参政朵儿只班率领军队来到这里,打算把沿海百姓全部杀掉。潘伯修挺身而出,带领乡亲父老来到军营前,极力争辩说:“造反的是方国珍,我们老百姓没有罪啊!” 因此百姓才得以幸免。方国珍听说后非常生气,派人把他沉到海里淹死了。

周诚德,温州平阳人,他爸爸周应煃,做到浙江东路元帅府同知后就退休了。到了至正十四年,温州地区闹起了盗匪,到处都是。浙江东路元帅就下令让周诚德当平阳州同知,于是周诚德就招募义勇军,去剿灭李师、吴第五这些贼寇。平定了平阳州的匪患后,周诚德因为功劳升迁为枢密判官。

那时候,方国珍的儿子方明善占据了温州,经常来侵犯平阳。周诚德带兵打败了方明善,一次在香山,一次在徐洋。后来,周诚德官做到浙江东路副都元帅。方明善特别害怕他,就贿赂周诚德的手下,让他们在内部搞破坏,然后用计谋把周诚德抓了起来。周诚德破口大骂,一点也不屈服。方明善就喝令手下剥他的皮,周诚德说:“就算把我剁成肉酱,也比活着跟你们投降强,更何况是剥皮呢!”周诚德死后,尸体还笔直地站着,没有倒下。后来有个义士叫刘公宽,联合乡兵,为周诚德报了仇,方明善则从秘密小路逃跑了。

王铨,字伯衡,是安仁人。考中了进士,后来做了温州知州。温州城被攻破的时候,王铨穿着官服坐在堂上。贼寇来了,问他:“你为什么不跑?”王铨说:“我作为州里的长官,要和城池共存亡,跑了去哪里?我辜负了朝廷的重托,死不足惜。只是不能连累我的百姓,我死后会变成厉鬼来报复你们的!”贼寇想劝降他,结果王铨的话激怒了他们,贼寇一怒之下,砍了他的头。王铨的女儿听说后,抱着孩子投水自尽殉父。

刘良,是常州万户府的知事。张士诚围攻常州,援兵没到,刘良就派他儿子刘毅带着蜡丸书信,走小路去江浙地区求救。还没等儿子回来,常州城就被攻破了,刘良宁死不屈,全家老小十多口人一起投水自尽。

当时武进县的县令刘溶,带领民兵在葛桥南作战,也战死了。

杨椿,字子寿,是平江人,平时就很有学问和操守。张士诚攻打平江的时候,官府登记百姓,让他们守城墙,杨椿和李司马被任命为宾客,协助军队。当时招募的都是年轻的富家子弟。杨椿第二天刚参加完招募,敌兵就攻到城下了。杨椿穿着军装,带领自己的人,白天黑夜独自守卫着一角。后来守城的官员都逃跑了,敌人攻破城门冲了进来,杨椿还拿着弓箭督促士兵作战,最后死在了城下。他的妻子王氏,披头散发,赤着脚在乱尸堆里寻找他,没找到,就沿着河边哭泣,突然看到他的尸体浮在水面上,于是把他运回家,抱着棺材痛哭三天三夜,最后也气绝身亡了。

李棠卿,乐平人,担任无锡州的仓使(管仓库的官员)。当时张士诚攻打无锡,李棠卿抱着官印躲藏在草泽里。因为官印的原因,张士诚急着抓他。李棠卿觉得逃不掉了,就派人带着官印走小路送到行省(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后来还是被抓了,张士诚引诱他当官,他不肯投降,被关押了好几天,最后死在了监狱里。

邹世闻,字闻达,是登州黄县人。世袭管军百户的职位,在海宁地区戍守。海边煮盐的人很多私卖盐,而朝廷的禁令又很严厉。有人犯法,一般是和管民的官员一起审判,管民官员想按照法律处罚那些煮盐的人,邹世闻说:“他们穷困成这样,也是没办法啊。”最后就没追究,老百姓都称他为“邹父”。后来张士诚攻陷浙西,邹世闻看到有人投降张士诚,每次都气得咬牙切齿。后来他隐居在山崖峭壁之间,绝食而死。

同时,还有刘受二,彭泽人。通过考试被任命为池州府的推官,张士诚造反的时候,刘受二带兵在城西渡口作战,打败了。他坚守城池,城池失守后,宁死不屈。

陈谦,字子平,是平江人。他潜心研究《皇极经世书》,尤其精通《易经》。有一次参加乡试,刚进考场大门,就看到有人脱衣解带,拿着书本四处求人帮忙,陈谦叹了口气说:“这难道是立身处世的方法吗?”于是转身走了,没有参加考试。他哥哥陈训,在江浙行省做照磨,告假回家乡吴地。恰逢苗寇来犯,城池危急,很快传来城池失守的消息。陈训立刻和弟弟陈谦告别说:“我虽然官职卑微,但也曾经是朝廷的官员,义不容辞,不能受辱。弟弟你是读书人,应该赶紧逃命。”说完,就拔刀自刎,家人赶紧抱住他阻止了他。

乱兵冲进来,强迫陈训下跪,他坚决不屈,结果被乱兵刺穿了胸膛。陈谦拼命护卫着哥哥,请求用自己的性命代替哥哥。大家把他推到门外,他又想冲进去。看到哥哥已经死了,就伏在哥哥尸体旁痛哭,结果也被杀害,尸体都被扔进了河里。后来,他的学生在桥下找到了他们的尸体,兄弟俩在水中仍然互相依偎着,好像还抱着对方一样。他们写的书大多散失了,只留下《周易解诂》两卷和古体诗二十四篇。

李清七是蕲水人,他和弟弟李清八都英勇果敢,为人正直,严格遵守礼义。徐寿辉占据蕲水称王,乡里有些有才能的人都被他随意授予官爵,李清七兄弟觉得很耻辱,徐寿辉派人来请他们出来做官,他们躲起来不出面。后来徐寿辉派人强行把他们找来,兄弟俩义正词严地陈述大义,态度坚决,最后都被杀害了。直到现在,当地老人指着那地方说:“这就是李清七兄弟牺牲的地方。”

林梦正,字古泉,是台州太平人。他因为学问高深被举荐为溧阳儒学教授。蕲黄的贼寇攻打溧阳,抓到了他们的头目张某,张某是世袭的千户。林梦正指着张某怒斥道:“你祖上几代都受过国家的恩惠,你竟然敢做叛逆的事情!”后来,贼寇势力越来越强大,竟然把张某带走了。贼寇下令说:“谁能抓住林教授,就重重有赏。”林梦正躲藏在别处,最终还是被搜了出来。张某说:“那天骂我的人,是你吗?”林梦正说:“是的。”张某说:“你投降我就让你当元帅。”林梦正说:“你是假的,我为什么要投降你!”贼寇再三威逼利诱,林梦正始终不屈服。他们把林梦正绑在树上,连衣服都没让他脱就杀害了他。

夏璿,字希政,是湖南湘阴人。他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为人刚正不阿,考中了乡试举人,后来担任湖广行省都事。他生活简朴,布衣素食是常态。至正十二年,蕲黄发生兵变,他多次被叛军胁迫,最终悲愤之下自尽身亡。他留下的遗书里,只劝诫妻儿要忠贞节义,没有一句提及个人私事。

普元理,祖籍高昌,后来迁居公安。他在至正壬辰年考中了进士,后来担任江南湖北廉访司佥事。当时他所管辖的郡县都沦陷了,于是他前往长沙,借用分司印信征集各郡兵力。没过多久,他就升任行省参政。然而,战争失利,他全家人都为国捐躯,壮烈殉国。

汤自愿,字伯恭,是江西余干人。当时徐寿辉派将领项普率兵攻陷饶州,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汤自愿便起兵抵抗。没过多久,饶州失守,汤自愿逃到港西,联合临川的义士们共同抗击敌人。他的子弟个个身强力壮,每次作战都能取得胜利,名声很大,当时人们称他们为“汤军”。他集结兵力,试图在三天内收复州治,结果战败被俘,押送到饶州。项普想让他投降,但他宁死不屈。

汪伯正,字以德,是江西乐平人。他年轻时就通晓《春秋》的大义,看重名节,后来被授予婺源州判官。叛将项普攻陷饶州和信州,汪伯正率兵从五岭出发,与平章三旦八的军队联合剿灭叛军。战斗失利,三旦八只身逃脱,叛军乘胜追击攻入州城,汪伯正英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

起初,鄱阳人胡振祖独自竖起义旗,号召乡民保卫江口,三旦八任命他为浮梁州同知。他率兵转战各地,遇到歙州寇贼汪童的数万大军,于是就在大游山设营抵抗。多次作战不利,最终战马受惊倒地,被俘杀害。

江日新,是歙州人。蕲黄叛军攻陷歙州,江日新和他的弟弟一起倡导义举,起兵反抗,并挑选勇猛的战士担任将领。双方相持了十天,叛军人数越来越多,兄弟俩轮番出战,最终力竭而死。

同郡的程择,当时担任武昌路学正。蕲黄叛军到来后,他奉府衙命令,组织义军死守城池,最终城破殉国。

许晋,字德绍,是江阴州的大户人家,很有军事才能,他的弟弟许如璋也很勇敢。当时起义军攻陷了江阴,许晋和许如璋商量着,暗中招募乡里的人,给他们提供吃喝,让他们保护村庄。起义军四处抢掠,兄弟俩就诱骗他们深入,然后杀掉埋掉。后来听说官军驻扎在郊外,许晋就暗中派人联系,准备里应外合。浙江东路宣慰元帅带兵到达后,许晋率领招募来的乡勇支援官军,在城北与起义军作战,起义军恼羞成怒,从背后偷袭。许如璋和家里的仆人前去救援,亲手杀死好几个人,冲进敌阵,和父亲一起战死。乡亲们找到他们的遗体,安葬了他们,并将他们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忠孝里”。

刘元谟,具体籍贯已不可考,是弋阳的知州。起义军攻打弋阳,他坚决抵抗了十九天。大家都想投降,刘元谟大声说:“我即使死了,也要杀死这些贼寇!”城池失守后,他骂着贼寇而死。同时,玉山监县令寿安和贵溪县尉张良材也壮烈牺牲。

杨居仁,是开化县的县令。起义军攻破了县衙,他对属下说:“我是这儿的父母官,城池破了,我也跟着完蛋,义不容辞。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属下都逃散了,杨居仁独自穿着官服坐在堂上。起义军来了,把他抓起来,他破口大骂,被杀害。

脱脱,是萍乡州的同知。蕲黄的起义军造反,脱脱认为战火一定会蔓延,于是招募义军,刻苦训练,准备抵抗。起义军兵临城下时,他全力抵抗。起义军四面围攻,攻势越来越猛烈,城池失守后,他战死了。

张昇,建阳人,从小聪明过人,十二岁就当上了正字,官至江西儒学提举。陈友谅占据江西,追索各部门的印章,只有张昇不肯交出,把印章扔进井里,绝食而死。

邓椿,吉水人,是临江府的官吏。城池失守后,他也投江自尽了。

舒泰,奉新人,元朝初年进士,担任分宜县丞。他为民伸冤,除暴安良,政绩显著。起义军造反后,起义军的首领知道他深受百姓爱戴,想把他抓起来,却没能成功。后来,舒泰举起义兵,攻打起义军,却被邻近地区的大股土匪袭击,舒泰被抓获,他怒目而视,破口大骂,最终被杀害。

张远,永丰人,家里很有钱,一直很骄傲。后来沔阳起了盗贼,到处烧杀抢掠,张远挺身而出保护乡里,用大义激励大家一起抵抗盗贼。结果计划泄露,被盗贼袭击杀害了。

唉,真是可惜! 同一时期,清江人刘天祐也组织义兵对抗盗贼,结果被抓住了,临死还痛骂贼寇。

永丰人陈无吝,也是个有才华的人,以前就有名气。叛军头子很欣赏他的才华,想强迫他效力,让他当参军事,陈无吝坚决不肯。叛军头子一再请求,陈无吝说:“我可以跟你合作,但是请给我笔墨纸砚。”然后他就写了一首诗狠狠地讽刺那些盗贼。盗贼们气急败坏,拔了他的舌头,剖了他的肚子,但他含糊不清地骂个不停,最后才死掉。

黄复圭,字均端,安仁人,从小就博学多才,写诗很有名气。后来被盗贼抓住了,他写诗表达自己的志向,盗贼大怒,要剖开他的肚子。黄复圭说:“肚子可以剖开,但是赤诚之心剖不开!”盗贼又拿锥子要刺他的心脏,黄复圭说:“心可以被消灭,但是我心中正直的气节是消灭不了的!” 最后,盗贼把他凌迟处死了。

黄翊,字孟翔,新建人,在庐陵郡当小官。安城有个土豪横行霸道,杀人无数,官府都不敢抓他。黄翊主动请缨,去抓捕这个土豪。土豪在家里修筑了栅栏,准备抵抗。黄翊下令拆掉栅栏,几十个恶少冲了出来。黄翊大声呵斥他们:“你们的主人自己杀人,跟你们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们甘心和他一起被灭族吗?”然后他挺身冲了进去。土豪见势头不对,出来求饶,还用重金贿赂黄翊,黄翊答应了,把土豪带出来后,就把他送官治罪了。后来伪汉军入侵江西,眼看就要打到郡城了,知府以下的官员都逃跑了,只有黄翊一个人留在孔庙里。盗贼抓住了他,知道他是府里的官员,就强迫他写文书办事。黄翊说:“我宁愿死,也不给贼人当官!”盗贼大怒,把他绑在树上,想让他后悔,过了一天,盗贼磨刀要砍他的脖子,黄翊骂得比以前更凶,盗贼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杨本岩,庐陵人,文武双全,先是在白鹿书院当山长,后来当了庐陵主簿。他去抓捕东固的盗贼,战无不胜。杨本岩想彻底消灭盗贼,乘胜追击,深入敌巢,结果战死了。他的儿子杨节听到父亲战死的消息,奋勇上前,结果被盗贼重重包围,无法脱身,也战死了。

彭继凯,是分宜人。当时欧普祥攻陷了袁州,彭继凯就招募义军迎战,结果大获全胜。正好安福的义士袁明东也带兵前来支援,他们合力收复了袁州城。之后,彭继凯下令禁止杀戮抢掠,并下令修缮城池、整备武器、抚恤死难者和孤儿寡母,老百姓总算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了。他还派人去赣州迎接原来的知州宝童回来。没想到宝童嫉妒彭继凯的功劳,竟然派刺客去杀他!城里顿时大乱,义军也四散逃跑了。

萧同善,是万安人。他担任安庆路经历,代理县令。龙泉的彭时中带着匪兵攻打县城,萧同善组织义士们死守,这才保住了城池。后来匪兵又来攻城,萧同善带领大家拼死抵抗,最终被俘。匪兵强迫他下跪,萧同善正气凛然地说:“我是朝廷命官,为什么要下跪!”匪兵恼羞成怒,割断了他的喉咙,他壮烈牺牲了。

彭敬叔,最初是河北的佥事,退休回家。半路上遇到乱兵把他抓了起来,强迫他下跪,但他宁死不屈。

还有陈新,是泰和人。他最初担任新淦州判官,回家探亲的时候,监州达正道听说他很贤能,就让他去守卫州城东面的边界。当时援兵很少,而且粮食也吃光了,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寸步不让。不久后,他也被俘,然后用佩刀自刎而死。

当时新淦的守将孔会心,也投水自尽了。

冯文举,是成都什邡人。他乡试中举后,被授予汉川州学正的职位。一次达鲁花赤宴请僚属,竟然用一只手端酒杯,冯文举觉得这太没有礼数了,就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第二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云南儒学正提举。后来明玉珍攻打云南,冯文举对妻子马氏说:“我是一个元朝进士,蒙受朝廷大恩。如今国运已尽,只有死路一条。你是光州马中丞的孙女,你怎么办?”马氏回答说:“夫君既然为国捐躯,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们焚香叩拜,然后在学宫里双双自缢身亡。当时的副提举燮理翰听说后,悲痛地说:“我还能独活吗?”于是也整理好衣冠,自尽了。

同时,新都人郭景杞,也是进士出身,官至益源州同知,在敌人来攻时,他奋勇抵抗,战死沙场。

尚景仁是施州人。他爹尚绍荣,召集乡亲们一起保卫施州,大将刘应宝还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元帅府的官员。明玉珍占据了重庆,多次派人招降尚绍荣,许诺给他官爵,但他都没答应。后来明玉珍派兵攻城,尚绍荣打败了他们。这时,副元帅覃川隆偷偷接受了明玉珍的命令,把城池给投降了,尚绍荣就逃到蛮荒地带去了。尚景仁和弟弟尚庭芳,聚集起剩下的军队,跟着朝廷大军征讨,立下了不少功劳。尚庭芳被授予夔州路总管的职位,后来参加攻打新建,战死了。尚景仁继续带领尚庭芳的军队,守卫铁案城,伪丞相戴寿来攻打,城池失守了,尚景仁宁死不屈。

束良曾,我们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担任巩昌路总管,驻扎在商州。听说李喜喜攻入蜀地,他很感慨地说:“我的职责就在这里,怎么能临阵脱逃呢!”于是率领部队抵抗,冲锋陷阵,战死了。后来,敌人烧毁了辽阳,懿州总管吕震也战死了。

刘以忠,字恕夫,是汤阴人。刘福通攻打河北,刘以忠逃到林县鹿岭山,一群盗贼抓住了他,想拥立他当老大。他们把刘以忠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许多盗贼在他面前跪拜。刘以忠说:“我就是一个读书人,不能为国家讨伐叛贼,反而投靠他们吗?”说完,他就用头撞石头,血流满面。盗贼见他意志坚定,就把他杀了。还有一个扶沟的进士叫潘炎,盗贼很看重他的名声,想让他当学士,潘炎怒斥道:“我怎么可能投靠你们这些贼寇!”结果被盗贼撞死在柱子上。

神保是北庭人,担任林州达鲁花赤。刘福通的军队攻陷林州,神保和百姓一起躲在蚁尖寨里。情况紧急,他怀揣着朝廷授予他的白麻官服,投崖自杀了。当时林州团练万户高傅,是磁州人,奉命前来支援,半路上遇到盗贼,也战死了。

邢飞翰是霍州人,为人刚正不阿。他被推荐担任内台御史,伯颜专权,邢飞翰当面指责他的错误。他还弹劾佛家驴奸邪,再次在朝堂上弹劾他。因为不被宰相容忍,被外放到两淮盐运同知,后来退休。至正末年,战乱中被抓,宁死不屈。

张仲仁,是濠州人。他读书的时候就很有骨气,后来流落到泗州,因为劝说安丰守将贾鲁投降而被杀害。他儿子张顺礼,接着又去劝说安丰守将投降,也因此而死。后世称赞他们父子俩忠贞不屈。同一时期,还有个叫姜硕的人,是乐安人,担任礼部员外郎,奉命招安陈友谅,他不肯,还狠狠地骂了陈友谅一顿,最后被杀害了。

张名德,是淄川人,担任般阳路总管。当时州县大多陷落,一片混乱,张名德却每天都训练士兵,一点也不懈怠。他曾经说过:“这里稍微安定一些,就以黄河作为屏障,贼兵一时半会儿过不来。现在朝廷上奏报军情的大多被压着,根本没重视。万一贼兵渡过黄河,我们的防备稍微松懈一点,我们这些人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每年都领着朝廷的俸禄吃着朝廷的粮食,就应该各自尽忠报国,就算脑袋掉了,也要为国家报仇!”没过多久,刘福通果然派将领毛贵带兵攻打山东,接连攻破了胶州、莱州、益都,张名德力战而死。当时胶州、莱州的守将释家讷,枢密院佥书脱欢,陵川县尹张辅,还有台掾张祖信,都死在了毛贵的手下。

齐郁,是博兴人,担任山东佥事,负责守卫益都。明军到来后,其他地方都望风投降了,只有齐郁和宣慰副使于德文、总管胡濬、知行枢密院张俊一起死守。等到粮草吃完,士兵溃散,他们约定好,穿上官服自缢而死。张俊的妻子也投井自尽了。

邓祖胜,籍贯不详。担任右丞,镇守永州。明军围城,多次交战都处于劣势,城里粮食吃光了,有人劝他暂时投降到别的郡县,图谋以后再图发展。邓祖胜却慷慨地说:“我接受了保卫边疆的重任,能力却很差,没能抵御强敌,导致如今的局面,还有什么脸面继续活在世上?我应该战死报国,诸位赶紧想办法吧!”说完,他就拔刀自杀了。

赵元隆,兴安府出了名的奇男子,为人正直,很有骨气。有一天读书读到“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他拍着桌子感叹道:“真正的英雄好汉就应该这样!”听说永州失守,祖胜自杀了,他就悄悄地跟同事们说:“我以前和邓大人一起共事,他对我十分器重,所以我没有立刻自杀,是想做出点成绩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现在邓大人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说完,他就拔剑自杀了。

张士谦,乐安人,本来是南台御史,后来外放去婺源当知州。明军打来了,他坚守了五十多天,城破被抓。明军先杀了他妻子,然后又砍他的脖子和肋骨,张士谦大喊:“我为国家尽忠,怎么会怕死!”一直到死,他都在破口大骂。当时婺州的守将僧住、廉访使杨惠、宣城百户张文贵,也都自杀了。

吴讷,字克敏,休宁人。年轻时就学习兵法,练习骑射。徽州发生盗乱的时候,待制郑玉推荐了他的才能,他被任命为建德路判官。明军打来,他跟着元帅阿鲁辉退到浙江西部的札溪源,在界首白际岭巡逻时战败,拔刀自刎,那年才二十七岁。他留下了一部《吴万户诗集》,一共五卷。

同时,铜陵人陶起祖,官居同知,也被贼人抓了,他也是为了正义而死。

达德,蒙古人,在云南当行省右丞。镇帅达里麻战败,梁王听说后,就带着他母亲嘉僖可敦、忽的斤等等一百多人乘船赶到昆明池,对达德说:“我们是皇室宗亲,绝对不能投降!”然后命令达德拿来毒药,仰头服毒自尽了,他的妻子儿女也都跟着他一起死了。达德给梁王服下毒药后,也痛哭着自杀了,当时跟着一起死的,差不多有两百人。

柏帖木儿,字君寿,是个蒙古人。他做官,走到哪儿都因为清廉能干而有名声。元朝至正年间,他一路升迁,做到福建行省左右司郎中,行省的治所在福州。至正二十七年,明朝军队骑兵从杉关杀过来,占领了邵武,水军也从海路进攻福建。明军很快就打到福州城下了。柏帖木儿知道城池守不住了,就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城楼,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为国捐躯,女子为丈夫而死,这是应该的!现在城池就要失守了,我必须死在这里。你们能跟着我一起死吗?” 他的妻妾们都哭着说:“我们只想死,没有别的想法了。”

于是,柏帖木儿和他的五个妻妾一起上吊自杀了。他还有一个十岁的女儿,柏帖木儿估计这孩子自己没法自杀,就骗她说:“你磕头拜佛,或许就能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小女孩刚一拜完,柏帖木儿就用米袋子把她压死了。孩子的奶妈抱着他几岁的儿子在一旁哭泣。柏帖木儿看着他们,叹了口气说:“父亲为国而死,母亲为丈夫而死。我的妾和女儿,都是跟着我一起死的,这都是应该的。你才三岁的孩子,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怎么办呢?为了我们家的香火,你还是活下去吧。” 然后,他让奶妈把孩子藏到附近老百姓家里,并把金银珠宝都给了奶妈,说:“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用这些钱赎回孩子的性命。”

不一会儿,明军攻进了城,柏帖木儿就自焚而死。

迭里弥实,字子初,是个回回人。性格刚正,对母亲非常孝顺。四十岁了还没做官,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实在不忍心离开母亲去赴任。”后来因为多年在宫中侍卫的功劳,被朝廷授予行宣政院崇教的职位,之后升迁三次,最终做到漳州路的达鲁花赤(相当于州长)。他在那里做了三年,百姓都很安居乐业。

那时候陈友定占据了整个福建,八个郡的政务都由他的亲信掌控,朝廷任命的官员根本插不上手。明军攻下福州、兴化、泉州后,这些地方都投降了。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迭里弥实,他仰天长叹道:“我能力有限,却做到三品大员,朝廷恩情深重啊!我该如何报答呢?报答国家恩情,只有以死报国!”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报告说招谕使者到了,请他出城迎接。迭里弥实平静地对来人说:“你去吧,我随后就来。”然后他来到官署,穿上官服,朝北跪拜后,拿起斧头砍掉了官印上的文字,又在印章上大书特书“大元臣子”五个字,然后端坐在座位上,拔出佩刀,割喉自尽。死后,他还握着刀,按着膝盖坐着,样子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郡里的百姓聚集在官署哭泣,为他收敛尸身,葬在城东门外。

同时,还有个叫获独步丁的回回人,他是进士出身,官至广东廉访司佥事。还有一个叫吕复的人,是江西行省左右司都事,他们都闲居在福州。吕复因为行省的命令,代理长乐县尹。福州城破后,获独步丁说:“我们兄弟三人,都侥幸考中进士,受了国家的恩惠。虽然四十年来没有担任官职,但国家大义当前,我们怎么能受辱呢!”他用石头绑在腰上,投井自尽。吕复也说:“我们世代吃着朝廷的俸禄,如今虽然只是代理官职,如果不能以死报国,就无法面对列祖列宗!”于是他用绳子自缢身亡。获独步丁的哥哥穆鲁丁在建康做官,弟弟海鲁丁在信州做官,他们也都为国捐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