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缺钱少粮,朝廷主要有两种救济办法,一种是免税,一种是贷款救济。

免税呢,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朝廷有什么大喜事,比如皇帝登基、大婚之类的,可以免税;第二,遇到盗贼作乱,或者军队需要大量钱粮的时候,也会免税,毕竟大家都要出力打仗,不能再收税了;第三,那些逃荒回来重新开始生活的人,也要免税,给他们喘口气;第四,军队和老百姓,特别是那些特别穷困的,也要免税,让他们能活下去。

贷款救济呢,主要针对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孤寡老人、那些没依靠的人,还有皇亲国戚里穷的,这些都算。当然,遇到灾荒,免税和贷款救济都会用上,特别是遇到水灾、旱灾、瘟疫这些,更是要赶紧救济。救活人,安葬死人,这可是治理荒政的头等大事!下面我就把这些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

世祖忽必烈当政期间,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免税赋措施。

中统元年,就下令减少丝料和包银的征收数量。第二年,又下令减少民间各种差役和赋税,免除了平阳、太原两地军站户的重租税。同时,还指示十路宣抚使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民间的各种课税,并且取消了各地山泽的禁令,让老百姓可以自由地利用山林资源。第三年,因为战争导致百姓劳苦,皇帝下令停止征收一切公私欠款。他还拨出大量的米粮和牲畜接济西京的蒙古百姓。因为北京等地因为战争而负担过重,所以免除了当年的丝料和包银。滨州、棣州两地减免了今年一半的田租,东平府减免了五分之二的田租。同时,又恢复了蒙古军站户的差赋,农民的包银征收一半,俘虏户只收取丝料。规定在百姓缴纳赋税的月份,不得追讨私债。还下令济南府的官吏,暂停征收一切军民公私欠款。三叉沽的灶户因为被宋军焚掠,免除了今年的租赋。由于济南路遭遇了李璮的叛乱,百姓都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全部免除了差发。

中统四年,因为西凉地区遭遇浑都海叛乱,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免除了三年的差税。到了至元元年,下令明年减免包银十分之三,无业者减免十分之七。逃亡后重新归附的百姓,免除三年差税。至元三年,减免中都包银四分之一。至元七年,各地课税减免十分之一,以减轻百姓负担。至元八年,鉴于四川百姓民力困乏,免除了茶盐等课税。至元十二年,免除了包银、丝线和俸钞。河南路免除了三分之二的包银,其他各路也免除了十分之五。至元十三年,下令减免今年一半的丝赋。免除了大都医户十二年的丝银。至元十七年,下令对和州等地被叛军掠夺的百姓,给予钱财补偿,并且免除三年差役。至元十八年,免除了福州路今年的十分之二的税赋,十八年以前的租税也全部免除。至元十九年,免除了各地百姓明年的包银、俸钞,以及逃亡百姓的差税。至元二十年,免除了大都、平滦两地百姓的丝绵和俸钞。免除了福建归附后尚未征收的苗税。免除了京畿地区所征收的旧田税三分之二,新税三分之一。至元二十一年,减免江南今年田租十分之二,十八年以前的欠款全部免除。至元二十二年,免除了三年包银,不再征收俸钞,并且完全免除了大都的地税。至元二十四年,免除了唐兀卫河西地区的徭役。免除了东京等地的军民徭赋。至元二十五年,免除了辽阳、武平等地的差发。因为武冈、宝庆两路遭遇了寇乱,免除了今年的酒税和前两年的欠租。由于南安、瑞州、赣州三路连年盗贼四起,百姓多失业,免除了欠税一万二千六百石。因为湖头贼张治囝掠夺了泉州,免除了泉州今年的田租。至元二十六年,免除了汀州、漳州两地的田租。宜章县因为被广东寇掠夺,免除了今年的田租。至元二十七年,常宁州遭遇寇乱,免除了田租。广州、韶州因为遭遇寇乱,也免除了田租。减免了河间、保定、平滦三路一半的丝线,大都则完全免除。至元二十八年,免除了江淮贫民至元十二年到二十五年所欠的田租二百九十七万六千余石,以及二十六年未缴纳的田租十三万石、钞一千一百五十锭、丝五千四百斤、绵一千四百三十余斤。免除了腹里各地包银、俸钞,大都、上都、隆兴、平滦、大同、太原、河间、保定、武平、辽阳十路钞银也全部免除。至元二十九年,鉴于上都、隆兴、平滦、河间、保定五路供给比其他地方更为繁重,所以免除了今年的公赋。免除了宝庆路田租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三石。新置会同、安定二县,隶属琼州,免除了田租。

元朝至元三十一年,成宗皇帝登基了,他大手一挥,免除了大都和上都两地的税收一年,其他地方也减免了十分之三的地税。那些欠税的官员,欠款全部免除。逃亡的百姓,也免除了他们的税赋。为了表达对世祖皇后和裕宗皇帝的敬意,还免除了他们名下今年的包银、俸禄和钞票,以及内郡的地税和江南地区的商税。

元贞元年,大都百姓的丝料、包银和税粮都免了。到了大德元年,上都、大都和隆兴三地,税收免了三年。第二年,上都和隆兴的丝银,以及大都的差税和地租也都免了。到了大德四年,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免除了上都、大都和隆兴五年份的丝银和税粮;养马驼的那些地方,免税粮十分之三,其他地方免十分之一;江北荒废的田地,允许百姓耕种,并且税收期限也延后一年,这还专门立了法令呢。大德七年,因为转运军饷辛苦,思州、播州,还有潭州、衡州、辰州、沅州等地,税粮免除一年,常州、澧州免除三分之一。那些在淘金站工作,没有田地可以耕种的人,也免除了杂役。大德九年,朝廷又发布了宽免税赋的命令,来体恤大都、上都、隆兴、腹里和江淮地区的百姓。大德十年,大都今年的租税免了,那些逃亡后又回来务农的人,免除三年税赋。

大德十一年,上都、大都和隆兴的差税免了三年,其他地方也根据情况,酌情减免。云南和八番等地的差役和税赋也免除一年。以前积压下来的欠税,也都一笔勾销了。那些逃亡后又回来务农的人,也免除三年税赋。到了至大二年,皇帝尊号加封后,下令免除百姓的包纳差税;受灾的百姓,内郡免除一年差税,江淮地区免除夏税。至大三年,大都、上都、中都的秋税免了,其他受灾的百姓,也按照同样的规定免税;至大二年以前欠下的差税和各种赋税,全部免除。至大四年,腹里的包银和江南的夏税免除十分之二。大都、上都、中都的差税,也免除了三年。

元朝延祐元年,为了庆祝改元,免除了上都、大都两地的差税两年,其他地方受灾需要赈济的,免一年差税;那些流民重新开始耕种的,免三年差税。到了延祐二年,又免除了全国各地的差税和丝料。延祐元年,泸阳县和麻阳县因为土匪作乱,朝廷免除了他们的田租。延祐七年,全国的租赋减免两成,包银也减免两成,并且免除了上都、大都、兴和三路三年的差税,其他的税粮、包银、丝料也分别减免了一些。

元朝至治二年,免除了大都、兴和两地的差税三年;八番、思播、两广洞寨地区的差税免除两年;江淮地区新开垦田地的包银免除三年;四川、云南、甘肃的秋粮减免三分之一;河南、陕西、辽阳的丝银减免三分之一;同时还对云南、广海等地进行了赈济。

元朝泰定元年,免除了全国的和买杂役三年,蛋户的差税免除一年。泰定二年,除了江淮地区新开垦田地的包银之外,流民重新开始耕种的免除三年差役。泰定二年,又免除了各地的差丝料。

元朝天历元年,免除了各地差税和丝料,各地减免的比例有所不同;海北地区的盐课免除两年;免除了百姓无力偿还的欠税;免除了奉元路的商税一年;免除了永平总管府的田租两年;免除了达达军站贫困人员的赋税,各地的差租也分别减免;免除了百姓欠下的官钱。到了至顺元年,为了庆祝改元,免除了各地税差,减免的比例有所不同。朝廷下令,河南、怀庆、卫辉、晋宁四路今年的差发全部免除,其他地方也分别减免;腹里差发和江淮地区的夏税也免除三分之一;海北地区的盐课免除三年;云南行省的田租免除三年;大都、上都、兴和三路的夏税免除三年;腹里差发免除;其他各郡县不纳差的地区,免除税粮的五分之二;江淮以南地区的夏税也免除两成。

元朝至正元年,免除了全国税粮的五分之一。至正六年,免除了全国差税的三分之一,遭受水旱灾害的地方全部免除。

中统元年,因为各地受灾,就免除了他们的徭役和赋税。

四年的时候,因为秋天旱灾和霜冻,就减少了大名等路(地区)的税粮。三年,开元等路闹饥荒,每户减少布匹二匹,秋税减半,水田户减少青鼠二,受灾的租税全部免除。真定等路遭遇旱灾和蝗灾,那些被征调去修城的人家也都免除了徭役。

五年,东胜地区因为旱灾免除了租赋。八年,因为去年东平府和西京地区遭遇旱灾、蝗灾和水灾,免除了他们的租赋。七年,益都、登莱地区遭遇旱灾和蝗灾,朝廷下令减免今年包银的一半。东京路闹饥荒,加上造船的劳役,免除了今年丝银的三成。南京、河南等路发生蝗灾,减免今年丝银的三成。因为南京、河南旱灾和蝗灾,减免今年差赋的三成。

十八年,保定路清苑县旱灾,高唐、夏津、武城等县虫害严重,免除了今年的租税,共计六千四百四十八石。十九年,免除了巩昌等地多年拖欠的田租和税课。二十四年,大都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俸禄和钞币,其他各路减半征收。沈州闹饥荒,又遭到了乃颜军的蹂躏,免除了今年的丝银和租赋。浙西各路水灾,免除了今年田租的二成。

二十五年,益州旱灾,免除了四千七百石的租赋。平江府水灾,免除了欠缴的酒税。睢阳地区大雨成灾,免除了超过一千六百石的租赋。因为考城、陈留、通许、杞、太康五县发生大水,以及黄河泛滥淹没了民田,免除了他们一万五千二百石的租赋。保定地区大雨成灾,免除了今年的田租。漷州等地大雨成灾,免除了今年的田租。安西省大饥荒,免除了二万一千五百多石的田租,并且还借给他们粮食救济。嘉祥、鱼台、金乡三县大雨成灾,免除了五千石的租赋。巩昌路闹饥荒,免除了田租的一半,并且拨款三千贯赈济贫民。

二十六年,绍兴府发生大水,免除了未缴纳的田租。泰安寺的屯田发生大水,免除了今年的租税。济宁、东平、汴梁、济南、棣州、顺德、平滦、真定等地大雨成灾,免除了十万五千七百四十九石的田租。两淮屯田遭遇雨雹成灾,免除了今年的田租。大都地区大雨成灾,免除了今年的田租,并且减价出售各路仓储的粮食。台州、婺州两府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田租。武平路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田租。无为州发生大水,免除了今年的田租。

二十七年,晋陵、无锡两县大雨成灾,都免除了田租。芍陂地区大雨成灾,免除了租税。因为饥荒免除了今年的银俸和钞币,在上都、大都、保定、河间、平滦地区的免除了一万一百八十贯,在辽阳省免除了超过一千三百四十八贯。平山、真定、枣强三县旱灾,灵寿、元氏两县大雨冰雹,都免除了租税。江阴发生大水,免除了田租一万七百九十石。黄河泛滥淹没了太康县三十一万九千八百多亩田地,免除了八千九百二十八石的租税。棣州厌次、济阳地区大风冰雹成灾,免除了租税。免除了河间、保定、平滦地区的岁赋丝绸的一半。怀孟路武陟县、汴梁路祥符县都发生大水,免除了八千八百二十八石的田租。终南山等屯田地区大雨成灾,受灾面积超过一万九千六百亩,免除了租税。广济署洪济屯发生大水,免除了超过一万三千二百四十一石的租税。兴州、松州两府霜冻严重,免除了租税。隆兴路霜冻成灾,免除了五千七百二十三石的田租。免除了大都、平滦、保定、河间从至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拖欠的租税,共计十三万五千六十二石。大同路百姓大量流亡,免除了二万一千五百四石的田租。

二十八年,上都、太原闹饥荒,免除了至元十二年到二十六年拖欠的田租,共计三万八千五百多石。武平路闹饥荒,免除了去年的田租。凡是州郡田地曾经受灾的,都免除了租税;没有受灾的,免除五成。太原、杭州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田租。抚州路闹饥荒,免除了去年四千五百石的田租。大名府清河、南栾等县大雨成灾,免除了田租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九石。婺州水灾,免除了田租四万一千六百五十石。景州、河间等州大雨成灾,免除了田租五万六千五百九十五石。因为荒年,免除了平滦屯田的租税,免除了大都今年的田租。保定、河间、平滦三路发生大水,受灾的全部免除;收成好的减半。武平路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田租。广济署大昌等屯田发生水灾,免除了田租一万九千五百石。因为武平路发生地震,全部免除了去年四千五百三十六贯的税赋,今年按数量输送,只征收二千五百六十九贯。

二十九年,京畿地区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田租。龙兴路南昌、新建、进贤三县水灾,免除了田租四千四百六十八石。平江、湖州、常州、镇江、嘉兴、松江、绍兴等路水灾,免除了至元二十八年田租十八万四千九百二十八石。大宁路惠州连年水旱,朝廷下令拨款二千贯和一个月粮食救济。太平、宁国等六路闹饥荒,发放粮食救济。高丽闹饥荒,赐予十万石米粮。广济署屯田既遭蝗灾又遭水灾,免除了今年的田租九千三百十八石。平滦路大水加霜冻,免除了田租二万四千四十一石。

三十年,营田提举司屯田被水淹没,免除了四千七百七十二石的租税。湖州、平江、嘉兴、镇江、扬州、宁国、太平等路大水,免除了田租一百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三石

元贞二年,因为象州发了大水,就免除了那里的田租。

大德元年,归德、徐州、邳州、汴梁好几个地方发了水灾,也免除了田租。第二年,因为水旱灾害,州郡的田租减免了十分之三,灾情严重的地区全部免除,那些老年人、病人、孤寡弱小的百姓,赋税也一并免除三年。顺德地区旱灾严重,大风还刮坏了麦子,田租就免除了一年。第三年,扬州和淮安的田租也免除了。因为江陵、沔阳、庐州、随州、黄州等地旱灾严重,汴梁、归德水灾,陇州、陕西地区蝗灾,这些地方的田租也都免除了。第五年,平滦路发了水灾,免除了当年的田租,还赈济了三万石粮食。朝廷派官员分头去赈灾,灾情严重的地区,免除一年差役;贫困人家,就按人口发放救济粮。顺德路发了水灾,免除了田租。江陵、常德、澧州都旱灾严重,免除了他们的门摊税和酒税。

第七年,朝廷下令彻底免除所有内郡灾区百姓的差税,还命令河南省赈济流民。各地的宣抚使都上奏说:“去年受灾的百姓,还没得到赈济的,应该免除他们的差役。”朝廷就同意了。浙西地区雨水太多,有十四万百姓挨饿,朝廷赈济了一个月的粮食,还免除了当年的夏税和各户的酒醋税。大德七年,朝廷免除了民间欠下的所有税款。第八年,免除了平阳、太原的差役三年,隆兴、上都、大同等地受灾的百姓免除两年,大都、保定、河间路免除一年。江南佃户的租子太高了,朝廷规定租子按十分之二的比例减免,永远作为规定。柳林屯田被水淹了,欠下的租子以及百姓借贷的粮食,都不用还了。陈州雨水太多,免除了田租。因为顺德、恩州去年雨水太多,免除了他们两地百姓的租子四千多石;大名、高唐去年雨水太多,免除了田租两万四千多石;冀州、孟州、辉州、云内等州去年雨水太多,免除了田租两万二千一百石。

第九年,因为陕西渭南、栎阳等县旱灾严重,免除了田租。免除了晋宁、冀宁两地今年一半的商税。扬州的泰兴、江都,淮安的山阳地区发了水灾,免除了田租九千多石。

第一段:

十一年前,陕西那边报告说:“开成路之前地震了,老百姓受灾严重,已经免了两年的赋税,请求再免今年的。”朝廷就答应了。到了至大元年,江淮地区大饥荒,免除了今年的常年赋税和夏税。益都也闹饥荒,免除了今年的差徭,并且用本路收的税和朱汪、利津两仓的粮食救济灾民。江南和北方都闹水旱灾荒,免除了至大元年所有的差役和官税。绍兴、庆元、台州、建康、广德等地免除了田租,还免除了酒税的三成,绍兴灾情特别严重,田户只交纳十分之四的田租。到了至大二年,因为徐州、邳州连续几年大水,百姓流离失所,就全部免除了今年的差税。东平、济宁也闹饥荒,免除了百姓一半的差税,贫困户全部免除。至大三年,济南、东平等地饥荒,免除了曾经接受过救济的那些户今年的差税,没接受过救济的,就减免一半。至大四年,浙江西部水灾,免除了漕运到江浙的粮食的四分之一。

第二段:

皇庆二年,益都闹饥荒,免除了二十万石的官粮贷款。还免除了大宁路今年的盐税。延祐元年,免除了上都、大都两年的差税,其他受灾并接受过救济的人家,免除一年的税。蒙古地区也免除了两年的差税。延祐三年,甘肃等州发生饥荒,免除了田租。

第三段:

至治元年,滁州雨水太多,庄稼受损,免除了田租。临江路干旱,免除了田租。高邮、兴化县发大水,免除了田租。雷州路的海康、遂溪两县海水倒灌,淹没了百姓的田地,免除了两年的税。河间、陕西十二个县的百姓闹饥荒,免除了他们一半的田租。泾州下冰雹,免除了受灾百姓的田租。南阳、西穰等屯田因为风雹受灾,洪泽、芍陂屯田去年旱灾蝗灾,这些地方都免除了田租。德安府受灾的百姓也免除了田租。睢州、许州去年水旱灾害,免除了田租。淮安路去年大水,辽阳路霜冻毁了庄稼,南康路干旱,这些地方都免除了田租。安丰县雨水太多害了庄稼,免除了田租。扬州干旱,免除了田租。新安、上蔡两县发大水,免除了田租。淮安路发大水,免除了田租。

泰定三年,哎,那一年可真是灾年啊!大都、河间、保定、永平、济南、常德这些地方都闹饥荒,朝廷减免了他们一半的田租。庐州、郁林州还有洪泽湖地区旱灾严重,直接免了他们的租税。光州发了大水,中山、安喜两县下冰雹,庄稼全毁了;大昌屯河堤决口,大宁、庐州、德安、梧州、中庆这些地方的很多县城都遭遇了水旱灾害,租税也都免了。沔阳府旱灾严重,也免了租税。永平路发大水,免了租税,还发放了一个月的赈灾粮。亳州河水泛滥,也免了田租。

到了泰定四年,永平路还是闹饥荒,继续免租,还发放了两个月的赈灾粮。汴梁附近的县城也闹饥荒,免了租税。延安府和下面的县旱灾严重,免了租税;龙兴府下面的县也旱灾严重,也免了租税。大都、保定、真定、东平、济南、怀庆这些地方旱灾严重,减免了一半的田租。

致和元年,河南省自耕农的田租全免一年,受灾的州县的税粮也免征一年,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只要重新开始耕种,就能免除三年赋税。天历二年,陕西延安那些屯田的欠税,一千九百七十石,也给免了。永平屯田的昌同、济民、丰赡这几个地方,因为蝗灾和水灾,今年的租税也免了。淮安的海宁州、盐城、山阳这些地方去年发大水,今年的租税也免了。黄州和恩州旱灾严重,免了田租。

至顺元年,因为河南、怀庆旱灾严重,那些附加税、欠税什么的,全部免除。至顺二年,安庆的望江县,淮安的山阳县都发了大水,免了田租。常德府的桃源州发大水,免了田租。扬州的泰兴、江都两县因为雨灾庄稼受损,免了田租。德安府发大水,免了田租。辰州、兴国两路虫灾严重,归德府雨灾庄稼受损,也都免了田租。高邮府发大水,今年的租税也免了。

元统二年,那可是大手笔,全国人民的田租,都减免了一半!

元朝时期,政府对贫民的救济措施还真不少呢!元中统元年,皇帝下令全国各地官府要照顾那些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给他们提供粮食。

到了至元元年,又规定给生病的人发药,给穷人发粮食。八年的时候,各地都设立了济众院,专门收留贫困百姓,还给那些孤寡老人、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提供住房、粮食和柴火。十年,为了防止官吏贪污克扣,朝廷下令所有救济物资都必须在公堂上公开发放。

十七年,朝廷给四川的贫民和兀剌带等人发放了牛马羊的钱款,还给秃浑地区的贫民发放了粮食和羊马的钱款。十八年,上都南边的四个驿站的人和牲畜都比较困难,朝廷就拨款救济。十九年,各地都设立了养济院,并且由地方官府管理。二十年,朝廷给京城南城的孤寡老人发放了衣服、粮食和住房,还给水达达地区的孤寡老人发放了绢一千匹和钞三百定。

二十一年,朝廷给阿鲁浑、玉龙帖木儿等部族贫民发放了七千四百八十定钞票;给押失、忻都察等贫民发放了一万四千三百定钞票;给蒙古地区的也里古、怯列海、察吉儿等贫民发放了十二万四千七百二十二定钞票;又给兀马儿等蒙古贫民发放了二千八百八十五定钞票。二十二年,因为伯剌八等地贫民比较困难,朝廷发放了七万六千五百二定钞票;还给合达里和合剌和合丹地区的贫民发放了牛种和一万六千三百定钞票。

二十四年,给诸王巴八所部贫民发放了一万一千定钞票。二十五年,济宁投降的蒙古军队缺粮,朝廷下令辽阳省发放一万石粮食救济;因为咸平地区经历战乱,朝廷又从沈州粮仓拨粮救济;兀良合地区因为饥荒死了很多人,朝廷就发放了三个月的粮食;西安王阿难答上报饥荒,朝廷就发放了六千石粮食和一百峰骆驼。二十六年,拔都的不伦部一千一百四十八户贫民生活困难,朝廷发放了十万五千一百五十两银子;朝廷还检查了诸王按灰部贫民的情况,发放了粮食;对乞儿乞思户进行了贫困调查,对贫困户进行了救济;辽阳因为乃颜叛乱,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发放了五千八百定钞票救济;给也速带儿所部一万人发放了一万定钞票。

二十七年,朝廷对大都地区在册的贫困病患两千八百三十七人进行了调查,发放了三百石粮食救济。二十八年,朝廷给寡妇发放了冬夏两季的衣服,还给薛彻温都儿等九驿贫民发放了三个月的粮食。二十九年,朝廷每天给贫民发放五斤柴火。三十年,朝廷给周地贫民发放了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定钞票。三十一年,朝廷给京城贫民发放了米和绢;因为东胜等地牛递户贫困,朝廷发放了三千多定钞票;因为卜阿思的人民被海都掠夺,朝廷发放了三万九千九百多定钞票。

元贞元年,因为蛮子台管辖的地区很穷,朝廷就赏赐了十八万锭钞票给他们。因为诸王也觉得真部驿站的人很穷,就赏赐给他们一千锭钞票。还赏赐了从章河到苦盐驿那些穷苦人家的钞票,一共一万二千九百多锭。给塞外的穷人赏赐了二万四千锭钞票。因为博尔赤答剌赤地区特别穷,就赏赐了他们二万九千多锭钞票。又赏赐了诸王巴撒尔等三个部落四万八千五百多锭钞票。

第二年,朝廷下令,各地孤寡老人每人发放布匹一匹,进行救济。还赏赐辽阳行省三万石粮食。安西王管辖的地区也很穷,就赏赐他们一万石粮食救济。大德元年,给也只所部六千户人家发了粮食。第二年,用十万石粮食救济北方归附的穷人。还给西平王奥鲁赤管辖的百姓发了粮食。第三年,朝廷下令,每逢天寿节,每人都赏赐一贯中统钞票,并且把这规定了下来。驸马蛮子台管辖的地区物资匮乏,就赏赐了他们十三万石粮食救济。辽东开元、咸平地区的蒙古人和女真人缺粮,就赏赐他们二万五千石粮食救济。

第四年,赏赐诸王也只里部二万锭钞票,赏赐八怜脱思管辖的户口六万五千多锭钞票。赏赐出伯管辖的部族一万五千四百多锭钞票救济他们。第五年,给和林的贫困军人赏赐了二十万锭钞票,赏赐诸王药木忽而管辖的部族一万五千九百多锭钞票。给札忽而真妃子管辖的部族赏赐了二十万锭钞票。又给札忽而真和诸王出伯的军队赏赐了四十万锭钞票。赏赐定远王管辖的部族十四万三千锭钞票。减价卖米救济京城穷人,老年人和小孩儿还另外供应粮食。从第五年开始实行红贴粮法,在大都、上都,让官府登记贫困户,制作半印号簿,写上姓名和人口数量,每月根据登记情况发放粮食,人口多的大户每户三斗,人口少的小户每户半斗,价格比正常的赈灾米价便宜三分之一,每年拨付二十万四千九百多石粮食。

第六年,因为云南站户穷困,就用银子和钞票优待他们。京城百姓缺粮,就按人口数量进行救济。从通州粮仓发放粮食救济穷人,还给死者发放棺木钱。第七年,救济那海地区贫困户八千石粮食。赏赐诸王合答孙等部四万五千八百多锭钞票。救济凤翔、秦州、巩州、甘州、合迷里等地的贫困户。赏赐诸王脱铁木儿之子也先博怯等部六千九百多锭钞票。赏赐诸王阿只吉所部二十万锭钞票和一万石粮食。第八年,赏赐西平王奥鲁赤、合带等部一万锭钞票,赏赐朵耳思等站户二千二百锭钞票和三百九十多两银子。第九年,赏赐诸王完泽、撒都失里、别不花等所部五万六千九百锭钞票以及不等数量的布帛。免除大都、上都、隆兴的差税,以及内郡的包银俸钞一年。江淮以南的租税,以及佃种官田的人,都免除十分之二。给脱脱所部乞而吉思百姓发放五个月的粮食。赏赐威武西宁王出伯所部三万锭钞票。第十一年,因为沙都而所部贫困,就发放了两个月的粮食。因为京畿雷家站户贫困,就赏赐他们五百锭钞票。第十一年,赏赐晋王部贫民五万锭钞票。

元朝至大元年,因为大都城里粮食供应紧张,百姓吃不上饭,朝廷就拿出了十万石米,降低价格来救济大家。

皇上还下令,考虑到宁路、宣德、云州这几个地方的工程项目特别多,劳民伤财,除了之前已经免除两年赋税之外,再免除一年。

到了至大三年,楚王牙忽都管辖的地区百姓生活非常贫困,朝廷就拨给他们一万石米和六千锭钞票救济。同时,还赏赐给晋王也孙铁木儿管辖区域里的贫困百姓三千锭钞票。

至大四年,朝廷又给大都路地区九十岁以上的二千三百三十一人,每人赏赐两匹布;八十岁以上的八千三百三十一人,每人赏赐一匹布。此外,还赏赐给湘宁王管辖的地区三万二千锭钞票。

1231年,皇上拨了五千石粮食救济阿只吉部那些穷苦的人。1234年,西番那些王爷们穷困潦倒,朝廷就给了他们一万锭钞票。曲鲁部牲畜大量减产,朝廷又赏赐了他们八百七十三锭钞票。营王也先铁木儿他那些亲戚朋友们生活艰难,朝廷就接济他们两个月的粮食。答即乃他管辖的地区缺粮,朝廷给了他们两万石粮食。1235年,脱列铁木儿王爷管辖的地区缺粮少食,朝廷拨了七千五百锭钞票救济他们。又发了三百石粮食,救济脱列铁木儿等王爷管辖地区的穷苦百姓。奉元、龙兴、吉安、察罕脑儿这些驿站缺粮,朝廷也拨粮救济了。1236年,按灰王爷管辖的地区缺粮,朝廷给了他们三千二百八十六石粮食救济。1237年,朝廷给全国的鳏寡孤独发放了钞票,各地田赋也根据情况有所减免。因为脱火赤造反,王爷们管辖的地区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就拨了十六万六千锭钞票和一万石粮食救济他们。还赏赐了秃满铁木儿等王爷一千二百两黄金、七千七百两白银、一万七千七百锭钞票和两千匹布匹。1238年,朝廷赏赐晋王等王爷管辖地区那些穷苦百姓两个月的粮食。这一年,朝廷还救济了辽东的穷苦百姓。雍吉剌带王爷管辖的地区缺粮,朝廷拨了三千石粮食救济他们。按塔木儿等王爷管辖的地区也缺粮,朝廷接济他们两个月的粮食。皇上还下令枢密院认真核实蒙古地区穷苦百姓的情况,给予他们救济。1239年,朝廷救济了晋王管辖地区的穷苦百姓。拨了四十万锭钞票救济合剌赤部穷苦百姓;又拨了三十万锭钞票救济各位怯怜口。还赏赐了左右鹰房和合剌赤等缺粮少食的十四万锭钞票。东平、济宁的水陆驿站缺粮,每家都发了十石麦子。皇上还下令上都、大都冬天夏天都要在路上设立施粥点,给那些挨饿的人吃东西。1240年,朝廷买了五十万只羊、十万匹马,救济北方穷苦百姓。又买了三万匹马、四万只羊,给边防军队那些穷苦的士兵们。因为昌平、滦阳十三驿站承担的供给任务太重,朝廷拨了三十万贯钞票救济他们。

元朝至治二年,北方边防的士兵们生活很苦,朝廷就发放了3250万贯钱和50万匹布给他们。同时,还给那些贫困的蒙古族男女老少每人发750贯钱,另外再加150贯。到了至治三年,朝廷又拨款25万贯和2万石粮食救济北方军队。

元朝泰定元年,彻彻和火儿火思地区有5000户人家生活困难,朝廷就发放了3000贯钱给他们。泰定三年,朝廷又拨款4万贯救济昌王八剌失的部下,还拨款20万贯救济皇太子府里的穷人。

元朝天历二年,朝廷给保定路被战乱波及的145户人家发放了一个月的粮食。真定府3748户人家和开平县受战乱影响的人家,也都得到了救济。朝廷还用5万石米粮救济京城里的穷人。到了至顺元年,朝廷又发放了10万石米粮救济京城穷人,之后又下令用10万石粮食救济京城穷人。此外,还给上都怯怜口15700户人家发放了2万石粮食。襄阳、邓州的畏兀儿族人中,63户人家因为战乱受灾,每户发放15贯钱和2石米;577户人家因为战乱被抢劫,每户发放5贯钱和2石米。至顺三年,朝廷又发放了5万石米粮救济京城穷人,还给诸王也先铁木儿部下发放了2000石粮食。同时,朝廷还给在东边驻扎的暗伯拔都军队发放了两个月的粮食,也给金兰站那些无法自救的人家发放了两个月的粮食,以及辽阳千户小薛干部下那些贫困的人家也发放了粮食。安西王阿难答和西平王奥鲁赤的部下都缺粮,朝廷也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了米粮救济。速哥察儿等13个站也缺粮,朝廷也给予了粮食救济。

元朝至正元年,临贺县被猺族匪寇抢掠,朝廷就开放义仓救济灾民。至正六年,朝廷发放了20万石米粮救济上都的穷人。至正八年,朝廷派人救济湖南地区受寇患的人民,规定死者每户给5贯钱,受伤者每户给3贯钱,房屋被毁者每户给1贯钱。至正十六年,朝廷下令沿海州县那些被贼寇抢掠的人家,免除三年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