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进,是河北振武人,本来姓孙,名重进。太祖攻下朔州的时候抓住了他,赐给他新的姓名,把他当儿子养着。跟着太祖进关平定黄巢起义,被封为义儿军使。后来又跟着庄宗在柏乡打仗,升迁为行营马步军都虞候,之后又当过慈州和沁州刺史。庄宗刚拿下魏博的时候,任命他为天雄军都部署,让他去整顿那些乱兵。他治军非常严厉,谁要是犯了错,就立刻砍头示众,魏地的人都被他吓住了。后来跟着打河上之战,因为立了功,升迁为振武军节度使。那时候晋军在那边打仗,胜利了,在南北两边都设了营寨,来往运输全靠船只,非常麻烦,而且河北地区没有竹子石头,存进就用芦苇和竹子编织成巨大的浮桥,方便运输。庄宗非常高兴,脱下衣服赏赐给他。
晋军攻打张文礼在镇州,打了很久都没拿下,史建瑭、阎宝、李嗣昭这些将领一个接一个战死了,于是就让存进代替李嗣昭当招讨使,驻军在东垣渡。东垣那地方土质不好,修建营垒很难成功,存进就砍伐树木做成栅栏。有一天晋军早上出去割草放牧,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带着一千多兵马偷袭存进的栅栏,存进在桥上迎战,几乎把张处球的军队全歼了,他自己也在战斗中牺牲了。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他儿子叫汉韶,到了明宗时期,又恢复了原来的孙姓,当上了洋州节度使。后来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汉韶和张虔钊一起率领唐军去讨伐,结果大部分唐军都投降了李从珂,只有汉韶和张虔钊的军队没有投降,一起逃到了蜀地。在蜀地效力,先后担任了永平、兴元、武信三镇节度使。七十多岁的时候,在蜀地去世了。
李存璋,字德璜,一开始就跟着太祖李克用打仗,参与了平定黄巢起义的战役,后来一路升官,当上了义儿军使。后来太祖李克用病重,李存璋和张承业等人被托付重任,拥立庄宗李存勖为晋王。晋王李存勖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军使。从晋王他爹李克用那会儿开始,就对军队比较宽松,导致很多士兵犯法,庄宗刚上位,对此很头疼。李存璋到任后,严格执法,河东地区一下子就变得井然有序了。后来,李存璋又参加了攻打夹城和柏乡的战役,立下战功,升迁为汾州刺史。
有一次,庄宗李存勖跟刘鄩打仗,梁军趁机派王檀来偷袭太原。李存璋带兵从汾州赶到太原,成功守住了城池,因此被升为大同军防御使,后来又当上了节度使。天祐十九年,李存璋因病去世,死后追赠太尉。
李存贤,是许州人,本来姓王,名贤。年轻时当兵,很擅长骑马射箭。太祖李克用在陈州打黄巢的时候收养了他,还赐给他李姓,当作儿子养。后来李存贤当上了义儿军副兵马使,又升迁为沁州刺史。以前沁州地处要冲,经常被敌人攻击,所以城池被迁到了南边一百多里,依险而居。李存贤当上刺史后,说:“迁城躲避敌人,可不是勇士的做法!”于是他又把城池迁回了原来的地方。梁军多次进攻,李存贤都拼死抵抗,梁军始终无法攻破。之后,他又升迁为武州刺史、山北团练使,最后又调任慈州刺史。天祐十八年,梁军攻打投降晋国的朱友谦,庄宗李存勖派李存贤去支援朱友谦。当时,朱友谦刚投降晋国,河中粮草不足,人心涣散,有细作告诉李存贤说:“河中人想杀了你投降梁军,你应该赶紧离开。”李存贤说:“为国家而死,是我的愿望,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最后,他打退了梁军。
李存勖当上皇帝后,被封为右武卫上将军。他特别喜欢斗鸡,经常跟别人比赛,而且总是赢,就有点沾沾自喜了。有一次,他看着手下大将李存贤说:“你要是能赢我,我就给你一个镇守一方的职位。”李存贤跟李存勖斗鸡,结果赢了。
同光二年春天,幽州节度使李存审生病了。李存勖在宫里摆酒,唉声叹气地说:“我创业时的老伙计们,差不多都死光了,现在就剩下李存审了。他如今病得这么重,北方的事儿,谁还能顶上啊?”他又看着李存贤说:“除了你,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之前斗鸡的事儿,我说话算数。”当天,李存勖就封李存贤为卢龙军节度使。 同光二年,李存审在幽州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