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进宗和张万迪,这两个人是谁,根本没人知道。一开始他们都跟着唐朝混,后来又投奔了后晋。翟进宗当上了淄州刺史,张万迪当上了登州刺史。后来杨光远造反了,带着几百骑兵,逼着这两个刺史去了青州。张万迪乖乖听话,可翟进宗就是不屈服,结果杨光远就把翟进宗给杀了。后来皇帝追封翟进宗为左武卫上将军。杨光远被平定后,青州大赦,就连杨光远的家人都被赦免了,唯独张万迪没被放过,朝廷公布了他的罪行,把他给杀了。朝廷还下令寻找翟进宗的尸体,隆重地将他安葬,所有丧葬费用都由朝廷承担,并且还让他的儿子翟仁钦做了东头供奉官。
沈斌,字安时,是徐州下邳人。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在梁朝当上了拱辰都指挥使。之后又投奔了唐朝,跟着魏王李继岌打败了蜀军,平定了康延孝的叛乱,因为立了功,被封为虢州刺史,后来又先后担任了随州、赵州等八个州的刺史。到了后晋开运元年,他当上了祁州刺史。契丹人入侵边境,打到了榆林,路过祁州。沈斌觉得契丹人深入晋朝境内,而且来的时候兵强马壮,回去的时候肯定疲惫不堪,是个好机会,于是就带着州里的兵去拦截他们。契丹人用精锐骑兵突击,沈斌的军队死了很多人,城里又没做好准备,契丹将领赵延寿留下兵力猛攻祁州城。赵延寿劝沈斌投降,沈斌在城墙上骂赵延寿说:“你父子俩误判形势,陷入了这血腥的泥潭,竟然忍心带着这些蛮夷之兵,残害自己的国家,我沈斌能为国捐躯,却做不出你这种事!” 后来城破了,沈斌自杀了,他的家人也都成了契丹人的俘虏。
王清,字去瑕,是洺州曲周人。一开始他在唐朝当宁卫指挥使,后来又投奔后晋,当上了奉国都虞候。安从进叛乱占据襄州,高行周率军攻打,一年多都没拿下。王清对高行周说:“安从进闭城自守,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呢?”于是请求先登,结果攻破了襄州。开运二年冬天,他跟随杜重威在阳城作战,凭借英勇作战的功劳成为步兵中的佼佼者,被加封为检校司徒。
那年冬天,杜重威的军队在桥南渡河,敌军在北边阻击,而敌军精锐骑兵绕过西山,从后方袭击晋军,南下攻打栾城,切断了晋军的粮道。王清对杜重威说:“晋军的处境危急了!现在距离镇州只有五里,却在这里死守,营地孤立,粮草也快用完了,这该怎么办?请让我率领两千步兵作为先锋,夺取桥梁开辟道路,您再率领大军跟进进入镇州,这样才能守住!”杜重威同意了,派他和宋彦筠一起先行。王清与敌军作战,打败了他们,夺回了桥梁。这时,杜重威已经起了二心,犹豫着不肯进军,宋彦筠也撤退了,王清说:“我只能死在这里了!”于是奋勇作战而死,享年五十三岁。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后,追赠王清为太傅。
史彦超是云州人,为人勇敢强悍,行动迅速。周太祖郭威起兵建立后魏时,史彦超担任汉龙捷都指挥使,跟随他征战。太祖即位后,史彦超被提升为虎捷都指挥使,驻守晋州。刘旻攻打晋州,晋州没有主帅,知州王万敢无力抵抗,史彦超率领驻军坚守了一个多月,周太祖派王峻前来救援,刘旻的军队才撤兵。凭借此功,史彦超被提升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兼任郑州防御使。周、汉两军在高平作战,史彦超担任先锋,率先冲锋陷阵,凭借战功被任命为感德军节度使。周军围攻汉太原,契丹前来救援汉军,从忻州、代州出兵。周世宗柴荣派符彦卿抵御,任命史彦超为先锋,在忻口作战,史彦超勇猛异常,左右冲杀,多次击退敌军,又多次被敌军反攻,最终战死沙场。
话说当时,世宗皇帝在高平打败了汉军,乘胜追击,包围了城池。可是将领们意见不统一,所以打了很久也没拿下。世宗皇帝本来想撤兵,还没下定决心呢,就听说彦超战死了,赶紧就撤军了。撤兵撤得匆忙,损失了不少人马。世宗皇帝既惋惜彦超的死,又气愤攻城没成功,又忧又怒,好几天都没吃饭。后来追赠彦超为太师,还好好地照顾了他的家人。
接下来说说孙晟这个人,他最初叫孙凤,后来又改名叫孙忌,是密州人。他特别好学,文采很好,尤其擅长写诗。年轻的时候做过道士,住在庐山的简寂宫。他经常画唐朝诗人贾岛的画像挂在屋里,每天早晚都拜祭它。简寂宫的其他道士讨厌孙晟,觉得他很邪门,就拿棍子把他赶出来了。于是孙晟就换上儒生的衣服,跑到赵国和魏国,去拜见当时在镇州的唐庄宗,庄宗就让他当了著作佐郎。到了天成年间,朱守殷镇守汴州,把他请去当判官。后来朱守殷造反,被杀头了,孙晟就抛弃了妻儿,逃亡到陈州和宋州一带。安重诲这个人很恨孙晟,认为是孙晟教唆朱守殷造反的,还让人画了他的画像四处通缉,但就是找不到他,最后竟然株连了他的全家。
孙晟逃到了吴国。那时候,李昪正篡夺杨氏的政权,广招天下人才,碰巧遇到了孙晟,非常高兴他的文采,让他负责起草政令,从此孙晟就名声大噪了。孙晟有个毛病,就是有点口吃,见到人不会说寒暄客套话,但是等坐下来之后,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辩论起来更是锋芒毕露,听的人都会听得入迷。李昪特别喜欢他,经常和他一起商量大事,很多意见都跟李昪的想法一致。后来,李昪就提拔他当了右仆射,和冯延巳一起辅佐李昪。孙晟看不起冯延巳,经常说:“用金碗玉杯盛狗屎,成体统吗?”孙晟给李昪父子当了二十多年的官,官做到司空,家里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骄奢淫逸。他吃饭的时候,从来不用摆放桌子和案几,而是让一群歌妓每人拿一个盘子,围着他站成一圈伺候他吃饭,还给这个取了个名字叫“肉台盘”,当时很多人学他这么做。
周世宗要打淮南,李景害怕了,先派泗州的牙将王知朗去徐州求和,结果周世宗压根没理他。 接着,李景又派翰林学士钟谟和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去送表章称臣,还是没回应。 没办法,李景只好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和副使晟去送表章,钟谟和晟他们都说李景愿意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六个州,每年还进贡一百万给军队当军费。
可是,周世宗已经打下了滁州、扬州、濠州、泗州这些地方,他想要把整个淮南都拿下才罢休,所以就把李景派来的使者扣下了,继续猛攻寿州。钟谟他们看见周世宗英勇无比,李景根本不是对手,周军的兵力又特别强大,寿州眼看就要失守了,就说:“希望陛下能宽限我们五天,让我们回去取李景的表章,把淮北所有州都献上。”周世宗答应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着李德明和王崇质送他们回去了,而钟谟和晟则被留了下来。
李德明他们回到淮南后,李景后悔了,不愿意割地了。正赶上夏天雨水多,周世宗也下令撤兵,只留下李重进和张永德继续攻打庐州和寿州。周军之前打下来的扬州、泰州等地,都守不住了,李景的军队又重新振作起来。李重进和张永德两个将军之间互相猜忌,关系很不好,张永德还上书说李重进要造反,但周世宗没相信。李景知道这两个将领之间有矛盾,就用蜡丸书信给李重进,劝他造反。
一开始,李晟奉命出使的时候,对李崇质说:“我这次出使,肯定凶多吉少,但我最终不会辜负永陵的一抔土。”永陵,就是吴王李昪的墓。等李崇质回来后,李晟和钟谟一起到了京城,住在都亭驿,朝廷待他们非常优厚,每次上朝进宫,都让他们在东省官员之后,皇帝召见他们时,必定会赐给他们美酒。
后来,周兵接连战败,丢掉了所有占领的州郡,世宗皇帝为此忧心忡忡,召见李晟询问江南的情况,李晟却什么也没说。世宗皇帝很生气,但又找不到发作的理由。正好这时,李重进送来用景蜡丸包裹的奏疏,里面多是斥责周朝过失的话。世宗皇帝因此大怒,说:“李晟来当使者,说南唐害怕我的威武,愿意北面称臣,保证不会有二心,怎么会有这种指责我的奏章呢?”他立刻命令侍卫军虞候韩通逮捕李晟下狱,并将李晟的随从二百多人全部杀害。
李晟临死前,世宗皇帝还派近臣询问他,李晟始终一言不发,神色平静安详,整理好衣冠,朝着南方拜了拜说:“臣只想用死报效国家!”然后就从容就义了。李晟死后,钟谟也被贬为耀州司马。后来,世宗皇帝气消了,又觉得李晟忠心耿耿,后悔杀了他,就召回钟谟,任命他为卫尉少卿。南唐已经割让了长江以北的土地,于是派钟谟回国,南唐听到李晟死讯后,还追赠他为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