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王友裕,字端夫,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跟着太祖打仗,为人宽厚,很得士兵们的拥戴。
有一次,太祖和晋王一起围攻黄邺,黄邺的士兵扛着长矛登上城墙痛骂敌人,晋王派出的骑兵连射都射不中。太祖转头看看友裕,友裕一箭就射中了目标,全军都欢呼起来,晋王也很高兴,送给了友裕上好的弓箭一百支。后来太祖镇守宣武,任命友裕为衙内都指挥使。
景福元年,太祖攻打郓州,友裕作为先锋部队到达斗门,结果郓州的军队夜里偷袭,友裕战败逃跑。太祖后来才赶到,不知道友裕已经败了,前军和敌人交战,死了很多人。太祖到了村庄附近,才和友裕碰面。那时候朱宣在濮州,太祖就派友裕先带两百骑兵过去,太祖随后就到,结果和友裕走散了。太祖最终还是和敌人遭遇,打败了,还逃跑。敌兵追得很紧,跑到一条大沟边上,差点就跑不掉了,幸好沟里堆着柴火,马才能过去,梁将李璠等十多人战死了。
冬天,友裕攻下了濮州,接着包围了在徐州的时溥。朱瑾带了两万兵马来救时溥,友裕在石佛山打败了朱瑾,朱瑾逃跑了。结果都虞候朱友恭在太祖面前说友裕坏话,说朱瑾可以追击,友裕却没追。太祖大怒,把友裕的兵权给了庞师古,把友裕降职为普通官员。送信的人把信送错了,送到了友裕手里,友裕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多亏张皇后指点,才免于受罚,后来被任命为许州知州。许州靠近蔡州,经常受到大寇的侵扰,百姓流离失所,友裕招抚流散的百姓,增加了三万多户人家。
友裕后来升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参与平定了兖州和郓州的战乱,之后又回到许州任职。崔洪逃到淮南,友裕带兵平定了蔡州,市场秩序也恢复了正常。太祖兼任护国军节度使,任命友裕为留守。之后友裕又升迁为忠武军节度使。太祖攻打凤翔,没攻下来,又去攻打邠州。友裕攻破了灵台、良原,拿下陇州,杨崇本也因此投降了邠州。后来杨崇本又反叛了,太祖派友裕去攻打他,友裕在永寿驻扎军队。结果友裕因为生病去世了。
博王名叫康勤,字德明,后来改姓耶律,叫耶律友文。这孩子从小长得漂亮,又爱学习,能说会道,还会写诗,太祖皇帝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养着。 太祖皇帝当时管着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个地方,就让友文负责管理财政和盐铁这些事。 太祖皇帝四处打仗,友文就负责征收赋税,筹集军费。 后来太祖皇帝当了皇帝,就把这四个地方征收的赋税,集中到建昌宫管理,还是让友文负责,还封他为博王。 有一次太祖皇帝去西京,就让友文留守东京。
耶律友珪这个人,出身很低,是太祖皇帝刚驻守宣武的时候,在宋州、亳州一带跟个旅馆里的女人生的。这孩子长大后,特别聪明,又很会说话。博王友文多才多艺,太祖皇帝很喜欢他,而且友文年纪又大,太祖皇帝登基后,还没立太子,心里一直想着把皇位传给友文。太祖皇帝张皇后去世后,没再立皇后,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外地镇守,都把老婆叫来侍奉皇帝。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漂亮,特别受宠。太祖皇帝病了很久,王氏和友珪的妻子张氏,经常在皇帝身边侍疾。太祖皇帝病稍微好点的时候,对王氏说:“我知道我这次病好不了了,你回东京,把友文叫来,我有话跟他说。” 心里想着把身后事托付给他。 然后又对敬翔说:“友珪可以给他个郡当刺史,赶紧让他上任。” 于是就派友珪去莱州当刺史。
朱温,也就是后来的唐昭宗,本来就脾气暴躁,生病后更是喜怒无常。当时只要是被他贬官的人,他心里都会暗中记着,说不定哪天就会翻案。朱友珪心里很害怕。他老婆张氏说:“皇上把传国玉玺给了王氏,还派他去东都召回朱友文,你这次危险了!”夫妻俩抱头痛哭。身边的人劝朱友珪说:“情况紧急,得赶紧想办法自救啊!”
朱友珪于是换了身衣服,偷偷摸摸地去了左龙虎军,找到统军韩勍商量对策。韩勍带了五百牙兵跟着朱友珪,混在控鹤卫士里一起进宫。夜里三更,他们破门而入,直奔朱温寝宫。伺候朱温的人全都吓跑了。朱温惊恐地爬起来大喊:“我早就怀疑这小子了,可惜没早点把他杀了!这逆贼竟然敢杀他老子!”朱友珪的部下冯廷谔举剑刺向朱温,朱温绕着床柱子跑,剑砍在柱子上三次。朱温体力不支,倒在了床上,冯廷谔一剑刺中了他的肚子,肠子都流出来了。朱友珪用被褥把朱温裹起来,藏在寝宫里,秘密地掩埋了四天。
然后,朱友珪打开府库,把财物分给大臣和军队。他派受他指使的丁昭浦拿着伪造的诏书飞奔东都,杀了朱友文。他又下诏说:“我艰难创业,三十多年了。托付给别人执政,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内外同心协力,国家已经初见小康景象。哪里想到友文暗中图谋不轨,要犯下大逆不道的事情。前天晚上,士兵闯入皇宫,幸亏友珪忠孝,带兵平乱,保全了我。然而,我病情严重,情况危急。友珪平定了叛乱,功劳巨大,应该让他掌握军国大权。”说完这些,才宣布朱温的死讯。乾化二年六月十五日,朱友珪在朱温灵柩前登基称帝,任命韩勍为忠武军节度使,把朱友文之子(末帝)封为汴州留后,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为中书令。朱友谦不肯接受任命。而怀州的龙骧军三千人,劫持了他们的将领刘重霸,占据了怀州,自称是讨伐叛贼。三年正月,朱友珪在洛阳南郊祭天,改元为凤历。
话说梁太祖的外孙袁象先和驸马都尉赵岩他们,合计着要跟梁末帝一起讨伐叛贼。二月的时候,袁象先带着禁军进了皇宫。这时候,梁王朱友珪和他的老婆张氏正往北垣楼下跑,想翻墙逃走,结果没成功。于是朱友珪就让冯廷谔杀了自己老婆和自己。冯廷谔之后也自杀了。梁末帝朱友贞登基后,恢复了朱友文官爵,把朱友珪贬为平民。
梁王朱友孜,眼睛是重瞳,从小就挺骄傲自负的,觉得自己将来肯定能当皇帝。贞明元年,末帝的德妃死了,要下葬。朱友孜就派刺客半夜潜入皇宫。末帝当时正在睡觉,梦见有人要害他,醒来后,听到床上的宝剑发出响声,赶紧跳起来,拔出剑说:“要出事了!”然后在寝宫里搜查,找到了刺客,亲手把他杀了,接着就诛杀了朱友孜。第二天,末帝对赵岩和张汉杰说:“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们了。”从这件事以后,末帝就疏远了皇室宗亲,开始重用赵岩、张汉杰,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唉,《春秋》的记载方法,在是非功过、褒贬取舍方面,真是太难了!有人问我:“梁太祖是臣子杀害君主,朱友珪是儿子杀害父亲,这两件事性质一样吧?他们都篡位称帝,还改了年号,《春秋》里都用君主的身份来记载,为什么朱友珪却不能列入本纪呢?再说父子俩的罪恶一样大,夺了朱友珪的帝位,不就等于替他父亲报仇了吗?这难道符合《春秋》的旨意吗?”我回答说:“梁太祖的事迹已经很清楚了!他父亲的罪恶,不需要通过废黜儿子来体现,但是末帝的决心,我们不能不肯定。《春秋》的记载原则,君主被杀而叛贼没有被讨伐,国家的臣子就要承担责任。我之所以这样记载朱友珪的事,是为了体现那些讨伐叛贼的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