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坎卦初六,公位是中孚卦,辟位是复卦,侯位是屯卦(内卦)。 简单来说,就是这天,按照某种占卜方法,结果显示冬至的卦象是坎卦初六,其他的官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卦象。

小寒,坎卦九二,侯位是屯卦(外卦),大夫位是谦卦,卿位是睽卦。 这天,占卜的结果又变了,还是以坎卦为主,但其他官位的卦象都不同了。

大寒,坎卦六三,公位是升卦,辟位是临卦,侯位是小过卦(内卦)。 继续占卜,大寒的卦象也更新了。

立春,坎卦六四,侯位是小过卦(外卦),大夫位是蒙卦,卿位是益卦。 立春的卦象和之前都不一样了。

雨水,坎卦九五,公位是渐卦,辟位是泰卦,侯位是需卦(内卦)。 雨水节气,占卜的结果又有了新的变化。

惊蛰,坎卦上六,侯位是需卦(外卦),大夫位是随卦,卿位是晋卦。 惊蛰这天,占卜结果显示的卦象又有所不同。

春分,震卦初九,公位是解卦,辟位是大壮卦,侯位是豫卦(内卦)。 春分到了,卦象也从坎卦变成了震卦。

清明,震卦六二,侯位是豫卦(外卦),大夫位是讼卦,卿位是蛊卦。 清明节的卦象。

谷雨,震卦六三,公位是革卦,辟位是夬卦,侯位是旅卦(内卦)。 谷雨节气的卦象。

立夏,震卦九四,侯位是旅卦(外卦),大夫位是师卦,卿位是比卦。 立夏的卦象。

小满,震卦六五,公位是小畜卦,辟位是乾卦,侯位是大有卦(内卦)。 小满节气的卦象。

芒种,震卦上六,侯位是大有卦(外卦),大夫位是家人卦,卿位是井卦。 芒种节气的卦象。

夏至,离卦初九,公位是咸卦,辟位是姤卦,侯位是鼎卦(内卦)。 夏至的卦象换成了离卦。

小暑,离卦六二,侯位是鼎卦(外卦),大夫位是丰卦,卿位是涣卦。 小暑节气的卦象。

大暑,离卦九三,公位是履卦,辟位是遁卦,侯位是恒卦(内卦)。 大暑的卦象。

立秋,离卦九四,侯位是恒卦(外卦),大夫位是节卦,卿位是同人卦。 立秋的卦象。

处暑,离卦六五,公位是损卦,辟位是否卦,侯位是巽卦(内卦)。 处暑节气的卦象。

白露,离卦上九,侯位是巽卦(外卦),大夫位是萃卦,卿位是大畜卦。 白露节气的卦象。

秋分,兑卦初九,公位是贲卦,辟位是观卦,侯位是归妹卦(内卦)。 秋分,卦象变成了兑卦。

寒露,兑卦九二,侯位是归妹卦(外卦),大夫位是无妄卦,卿位是明夷卦。 寒露节气的卦象。

霜降,兑卦六三,公位是困卦,辟位是剥卦,侯位是艮卦(内卦)。 霜降节气的卦象。

立冬那天,卦象是《兑》卦的九四爻,侯爵的卦是《艮》卦(外卦);大夫的卦是《既济》卦,卿的卦是《噬嗑》卦。

小雪那天,卦象是《兑》卦的九五爻,公爵的卦是《大过》卦;辟(应该是某种官职)的卦是《坤》卦,侯爵的卦是《未济》卦(内卦)。

大雪那天,卦象是《兑》卦的上六爻,侯爵的卦是《未济》卦(外卦);大夫的卦是《蹇》卦,卿的卦是《颐》卦。

这上面说的“中节”,就是每个节气的第一天。 如果要算后面的节气,就在第一天对应的卦象上继续推算。

“中气”就是公爵对应的卦象。算后面的卦象,也是在中气对应的卦象上继续推算。侯爵的卦象是外卦,用外卦的推算方法算出来。

我们根据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来确定五行之气开始运行的时间,也就是木、火、金、水开始当令的初始时间。 至于土,则是根据四季的节气,用相应的推算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一个节气超过5626.65秒,就要用“减统法”来计算,算出多出来的部分。用气数乘以这个多出来的部分,算出满一天需要多少气数,然后加上这个气数,就能算出具体是哪一天。

如果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小于朔虚(朔日所在的时刻),就要用“灭分”法计算。用朔率乘以这个不足的部分,算出满一天需要多少朔率,然后加上这个朔率,就能算出具体是哪一天。

老右朴写过一本叫《钦天历经》的书,一共四篇。可惜啊,《旧史》里头丢了其中一篇叫《步发敛》的,现在就剩下三篇,内容简略,也不完整,根本不能当做标准来学习。右朴的历法本来就流传得少,我曾经问过著作佐郎刘羲候老先生,他帮我找到了这本完整的书,这才让我对右朴的历法有了全面的了解。

刘老先生是个特别好学的人,对史书和天文历法都非常精通。他曾经跟我说:“以前那些搞历法的人,方法都不一样,结果算出来的结果也经常有偏差。直到唐朝一行和尚,他根据天地间最基本的数字,编制了《大衍历》,这才是最精确的。后来的历法学家,大多都沿用他的方法,只是在具体的数字上做些调整而已。不过,右朴也能自成一家。右朴的历法,总的来说,是用盈缩两种历法来计算太阳运行的偏差,用二百四十八个限度来计算月亮运行的快慢,以此来推算星体的衰弱和兴盛,精确地推算出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时间。他校正了赤道的九个限度,修改了它们的比率,用来推算黄道(太阳运行的轨道),让太阳运行有规律可循;他把黄道分成了八个节气,区分它们的内外关系,用来推算九曜(日月五星及木星、土星)的运行,让月亮的运行像循环一样有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行就协调了。他观察天象的升降,考察轨道的倾斜和正位,来计算日食的偏差,让日月星辰的交会更加精确;他测量了圭表(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在岳台(古代天文台)上的日影长度,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昼夜长短,让计时更加准确;他推算星体的运行方向、速度以及停滞,让它们的运行有规律可循,让五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行都井然有序。虽然他的历法不能说非常简洁易懂,方法也比较繁琐,但他独到的见解,即使是圣人来了,也不能否定它的价值。”刘老先生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