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威是朔州人。他老婆是石氏,晋高祖的妹妹。高祖当了皇帝以后,封石氏为公主,任命杜重威为舒州刺史,管禁军。后来跟着侯益打败了张从宾,立了功,升官做了潞州节度使。

范延光在邺城造反,杜重威跟着高祖一起把范延光给平定了,然后调到忠武军,还加了同平章事的官职。后来又调到天平军,最后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那是皇帝身边的亲兵头子了。

安重荣造反了,杜重威在宗城跟他打仗。安重荣摆出了偃月阵,杜重威冲上去却没啥效果。杜重威想稍微撤一下再想办法,他手下有个偏将叫王重胤,说:“两军正在交战,先撤退的一方肯定要输!”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队,杜重威先用左右两队攻击安重荣的两翼,打得正激烈的时候,王重胤率领精兵攻击安重荣的中军。安重荣的将领赵彦之投降了,安重荣大败,逃回镇州,紧闭城门不敢出来。杜重威攻破了镇州,因为这个功劳,被封为成德军节度使。

杜重威这个人出身武卒,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军事策略。攻下镇州后,他把镇州府库里的所有东西,还有安重荣的全部家当都抢了,全部据为己有。高祖皇帝知道这事儿,但没说什么。后来,皇帝跟契丹人关系闹僵了,契丹人年年入侵,杜重威就只顾着闭城自守,附近的州县城池都被契丹人屠杀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契丹骑兵赶着从他城下经过,杜重威在城头上看着,愣是一点儿救援的意思都没有。

开运元年,杜重威被加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第二年,他带兵攻打泰州,攻破了满城和遂城。契丹人已经退到古北了,杜重威又带兵去追击,结果被契丹人打败,一路逃到阳城,被契丹人围困住了。多亏符彦卿、张彦泽等人趁着大风猛烈反击,契丹人才大败。其他将领想追击,杜重威却用土话嘀咕了一句:“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还指望我再回去送死吗?”然后就收起马,跑回去了。

重威在镇州当官,老是加重百姓的赋税,搞得民不聊生,人口锐减。他还害怕契丹人打过来,就一连上奏章请求回京。还没等朝廷回复,他就急匆匆地动身了。朝廷也拦不住他,直接任命他当邺都留守。结果,镇州留下的大量私粮,足足十多万斛,被殿中监王钦祚查抄了,还上报朝廷,朝廷就给了他几万匹绢作为补偿。重威一听就火大了,嚷嚷道:“我又不是造反,凭什么没收我的东西!”

三年秋天,契丹人高牟翰假装瀛州投降,朝廷又任命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那年秋天,天下大旱,下了六十多天的雨,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百姓们拆房子烧柴,割草席喂牲口,重威带兵走泥泞的路,调拨粮草,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重威到了瀛州,高牟翰早就跑了,重威只好退兵到武强。契丹人攻打镇州、定州,重威往西边跑到中渡桥,和契丹军队在滹沱河边对峙。偏将宋彦筠、王清带兵渡河作战,可重威却按兵不动,结果宋彦筠打败了,王清战死了。转运使李谷建议重威用三脚木搭桥,招募敢死队过河攻击敌人,其他将领都觉得可行,只有重威不同意。

契丹骑兵趁夜从西山袭击栾城,切断了重威军队的后路。这时候,重威已经有了投降的心思,再加上粮道被切断,他就偷偷派人去跟契丹人联系,请求投降。契丹人非常高兴,答应立重威为皇帝,统治中原。重威还真信了,就暗中埋伏士兵,把将领们叫来宣布投降。将领们都惊呆了,没想到主帅先投降,只好听命。重威让将领们在降表上签字,然后让士兵们在栅栏外面列阵。士兵们还以为要决战,高兴地又蹦又跳,重威告诉他们粮草用尽,只能投降,士兵们卸下盔甲,放声大哭,哭声震动原野。契丹人赏给重威一件红色的袍子,让他穿上给士兵们看,还封他为太傅。

契丹人打进京城了,石重威带着晋军的兵马驻扎在陈桥,结果士兵们又饿又冷,苦不堪言。石重威每次出门,老百姓都跟着骂他,他只能低着头不敢看人。 契丹人占领了京城,把城里的钱财都拿出来赏给军队,大臣们一个也逃不掉,轮到石重威的时候,要他交出一万贯钱。他跟契丹人说:“我带着十万晋军先投降了,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要交钱?”契丹人哈哈一笑,就让他免交了,还让他回邺都去了。第二年,契丹人北撤了,石重威和老婆石氏去契丹人的营帐里道别。

汉高祖刘邦平定了京城,封石重威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石重威害怕,不肯接受任命。刘邦就派高行周去攻打他,没攻下来,于是刘邦亲自带兵去打。还派给事中陈同拿着圣旨去召见他,石重威还是不听。汉军的几次进攻都失败了,把石重威围困了一百多天。一开始,契丹人在京城留了一千五百名燕兵,刘邦从太原进兵,有人告密说这些燕兵要造反,刘邦就把他们在繁台全杀了。那些没死的燕兵就逃到了邺城。燕将张琏带着两千兵马在邺城,听说燕兵被杀了,就劝石重威死守。刘邦杀了燕兵之后后悔了,多次派人招降张琏他们。张琏站在城墙上大喊:“繁台被杀的燕兵有什么罪?既然没有活路了,我就战死守城!”

石重威的粮食吃光了,只能吃磨碎的麦麸充饥,老百姓纷纷逃出城投降,一个个都脸色惨白,没精打采的。石重威就派判官王敏和他的妻子轮番去请求投降,刘邦答应了。石重威穿着素服去见刘邦,刘邦赦免了他,封他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然后刘邦把张琏和石重威手下的将领都杀了,抄了他们的家产,把石重威押回京城。

刘邦病得很重,对大臣们说:“一定要提防石重威!”刘邦死了,大臣们秘不发丧,一起杀了石重威,连他的儿子弘璋、弘璨、弘璲也都被杀了,尸体扔在集市上,百姓们又踢又骂,官兵也管不住,大家七手八脚地践踏撕扯,一会儿工夫就什么都不剩了。

李守贞是河阳人。晋高祖镇守河阳的时候,把他当作客将使用。后来,李守贞经常跟随晋高祖,晋高祖登基后,任命他为客省使。监马全节打败李金全于安州,李守贞因功被封为宣徽使。

后来,出帝即位,杨光远造反,还勾结契丹入侵。李守贞担任义成军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都虞候,跟随出帝逃到澶州。麻荅率领奇兵攻入郓州,渡过马家口,在黄河东岸设下营寨。李守贞迅速赶去,打败了他们,很多契丹士兵溺死,还缴获了数百匹战马和七十多名将领。李守贞被调任泰宁军节度使,率领两万兵马讨伐杨光远。杨光远投降后,他的旧部下宋颜把杨光远的金银财宝、美女和好马都献给了李守贞。李守贞接受了这些礼物,暗中把宋颜安排在自己的麾下。当时,每次出兵打仗,朝廷都会发布恩赦,宽恕其他同伙。但是,杨光远的十几个党羽都成了逃犯,朝廷正抓捕他们。枢密使桑维翰故意拖延对他们的处置,很久都不下达命令。有人告发宋颜藏匿在李守贞那里,朝廷下令抓捕宋颜并处死他,李守贞非常生气,于是和桑维翰结下了梁子。

朝廷给将士们发赏赐,李守贞却用劣质茶叶染黑的木头代替,军中将士非常愤怒,他们用布裹着这些木头,做成人头的样子,挂在树林里,写上“李守贞首”三个字。李守贞因为战功被封为同平章事,朝廷还赏赐给他杨光远原来的府邸。李守贞把周围官民的房屋都买下来,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当时京城里最好的府邸。出帝亲临视察,赏赐给他许多恩宠,超过其他所有将领。

契丹再次入侵,出帝第二次逃到澶州,杜重威担任北面招讨使,李守贞担任都监。晋军的士兵一向骄横跋扈,而李守贞和杜重威又都不守规矩,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的家畜、家禽都被抢光,甚至连草木都被砍伐殆尽。军队出征时,朝廷会发放“挂甲钱”,班师回朝时,还会发放“卸甲钱”,每次出征的费用,通常都在三十万贯以上,因此,晋朝的国库和百姓都因此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李守贞和杜重威等人攻下泰州,攻破满城,杀了两千多人。回朝后,李守贞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任天平军节度使,又兼领归德军节度使。

那个时候,后唐出帝派人写信给赵延寿,让他回国。赵延寿假装说自己想回家,但要求后晋派兵支援他,同时契丹将领高牟翰也假装要投降瀛州。出帝信以为真,就命令杜重威等人带兵去支援。一开始,后晋的大臣们都说杜重威不忠诚,心怀怨恨,不能用他,所以就用了石守贞。当时,杜重威镇守魏州,石守贞曾经带兵路过魏州,杜重威对他非常好,送给他很多兵器、铠甲和金银财宝。出帝曾经问石守贞:“你经常用家里的钱财接济士兵,可以说是忠于国家的人吗?”石守贞回答说:“这些都是杜重威给我的。”然后请求和杜重威一起北上。最后,就让杜重威当招讨使,石守贞当都监,驻扎在武强。

契丹入侵镇州和定州,石守贞他们军队在黄河中渡口作战,结果他和杜重威一起投降了契丹。契丹任命石守贞为司徒。契丹攻打京城,又任命石守贞为天平军节度使。后来汉高祖刘知远攻入京城,石守贞去朝见他,被封为太保和河中节度使。汉高祖死了,杜重威也死了,石守贞害怕了,心里不安,觉得汉朝刚刚建立,隐帝刚刚继位,天下很容易图谋。这时,他手下有个和尚叫总伦,用一些方术迷惑石守贞,说他有非同寻常的相貌,石守贞于是决定造反。

而赵思绾之前已经在京兆起兵造反,还派人送了一件赭黄色的衣服给石守贞。石守贞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意,大家都支持他,于是就带兵西进,占领了潼关,招募流寇,到处起事。汉朝派白文珂、常思等人带兵去讨伐他。后来,王景崇又在凤翔起兵造反,王景崇和赵思绾派人拥立石守贞为秦王,石守贞就给王景崇他们封官加爵。他还派人用蜡丸书信联系吴越、蜀地和契丹,让他们出兵牵制汉朝。

文珂他们攻打景崇、思绾等人很久都没拿下,隐帝就派枢密使郭威带着禁军去督促文珂他们继续进攻。那些将领都建议先打思绾和景崇,郭威心里还没拿定主意。军队走到华州的时候,节度使扈彦珂对郭威说:“现在这三个叛乱的家伙互相勾结,咱们应该先打守贞,守贞要是败了,思绾和景崇就会闻风而逃,不攻自破。如果咱们舍近求远,先去打思绾和景崇,守贞从后面来攻击,那咱们汉军的兵力就会吃亏。”郭威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决定先打守贞。

那时候,冯道辞去宰相的职位,住在河阳。郭威刚带兵出发,路过冯道家去请教计策。冯道问他:“你会下棋吗?”郭威年轻的时候比较不靠谱,喜欢玩博戏,他以为冯道是在嘲笑他,就生气了,脸色很难看。冯道说:“下棋的人,钱多就赢得多,钱少就输得多,这并不是说他棋艺不好,而是因为他的实力不行啊。现在你集合了这么多将士去攻打一座城,比比双方兵力多少,胜负就能预料到了。”郭威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决定用持久战来消耗敌人,就和将领们一起把守贞的城池三面包围起来,只留下南面,然后调集五个县的民夫修筑长城,把三个包围点连接起来。守贞就派兵去破坏长城,郭威就马上修补被破坏的地方,守贞又派兵去争夺,这样一来二去,守贞的军队总是损失十之三四,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守贞城里的兵都快没了,粮食也吃光了,到了最后只能杀掉士兵来充饥。郭威一看时机成熟了,就选了个日子,下令从四面发起进攻,最终攻破了守贞的城池。

一开始,守贞还找来总伦问能不能成功,总伦说:“大王最终会拥有天下,但是现在天象不好,要等到杀的人差不多了,大王的事业才能成功。”守贞觉得他说得对。他还曾经和将领们一起大摆宴席,守贞指着画着老虎的图画说:“我命中注定要当皇帝,我要射中老虎的眼睛!”然后拉弓一箭射中了老虎的眼睛,将领们都纷纷祝贺他,守贞更加自负了。城破后,守贞和他的妻儿一起自焚了,汉军进城后,在灰烬中找到了他的头颅,送往京城,在南市示众,其余的党羽都被处死了。

张彦泽,他祖上是突厥人。后来搬到阴山,又搬到了太原。这老小子,为人特别凶狠残暴,眼睛黄黄的,晚上还闪光,看人的眼神跟猛兽似的。因为他箭法好,当上了骑兵将领,跟着后唐庄宗、明宗打过不少仗。他还跟后唐高祖是亲家,高祖当政的时候,他已经做到护圣右厢都指挥使、曹州刺史了。

后来参与讨伐范延光,被封为镇国军节度使,没过多久,又调到彰义镇守。他当官儿特别狠毒,经常拿儿子出气,动不动就打骂。他儿子受不了了,逃到齐州,齐州官府把他抓起来送往京城。高祖把儿子送回了张彦泽。张彦泽居然上奏章请求杀了自己的儿子!他的掌书记张式不肯帮他写奏章,多次劝谏他。张彦泽气急败坏,张弓搭箭就要射张式,张式赶紧跑掉了。

张式以前很受张彦泽器重,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办,可那些小人嫉妒他,就一起诬陷张式,还威胁他说:“你赶紧走,不然要遭殃!”张式没办法,只好逃跑了。张彦泽派指挥使李兴带二十个骑兵追捕,还特意交代:“要是张式不肯回来,就把他的脑袋带回来!”张式逃到衍州,衍州刺史派兵护送他去邠州,邠州节度使李周留下了张式,并派人快马向朝廷报告情况。朝廷下令把张式流放到商州。

张彦泽又派司马郑元昭进京请求,一定要把张式抓回来,还说:“要是我得不到张式,后果不堪设想!”高祖没办法,只好答应他。张彦泽得到张式后,竟然把张式的心挖出来,割破他的嘴巴,砍断他的手脚,最后才杀了他。

老高祖派王周去代替彦泽,让他当上了右武卫大将军。王周上奏,说彦泽犯了二十六条罪状,还详细描述了泾州百姓受苦受难的情况。彦泽的受害者式父铎跑到京城告状,谏议大夫郑受益、曹国珍,还有刑部郎中李涛、张麟,以及员外郎麻麟、王禧,他们都联名上书,为式父铎鸣不平,说彦泽杀害式父铎是冤枉的,但这些奏章都没被采纳。李涛见到高祖后,直接劝谏,高祖说:“彦泽是功臣,我曾经答应过他不杀他。”李涛大声说:“如果彦泽的罪过可以容忍,那皇帝的铁券还有什么用!”高祖一听就生气了,站起来要走,李涛紧追不舍,一直劝谏,高祖没办法,只好召见了式父铎、他的弟弟式守贞和儿子式希范,都给他们官做,还免除了泾州百姓一年的赋税和杂役,并且下诏书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彦泽仅仅是被降职降爵而已。 之后,曹国珍等人又和御史中丞王易简一起,率领三院御史到宫门口连续上书,继续弹劾彦泽,但还是没用。

后来到了出帝时期,彦泽当上了左龙武军大将军,后来又升迁为右武卫上将军,最后当上了右神武统军。契丹和后晋在河北打仗的时候,彦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被封为彰国军节度使。一次在阳城和契丹作战,彦泽的军队被契丹包围了,军中缺水,挖井都挖坏了,而且天还刮起了大风,契丹人利用风扬起尘土猛烈进攻,军中将士都很害怕。彦泽问其他将领怎么办,将领们都说:“现在敌人顺风,我们逆风,应该等到风向改变再打。”彦泽也觉得有道理。其他将领都走了,只有偏将药元福留了下来,他对彦泽说:“现在军队又饿又渴,如果等到风向改变,我们就全完了!不如逆风作战,敌人会认为我们肯定不行,这就是出奇制胜!”彦泽立刻下令拔掉拒马,奋力冲杀,契丹军队向北逃窜了二十多里,追到卫村又打了一仗,大败契丹军,契丹人逃跑了。

开运三年秋天,杜重威当了都招讨使,李守贞是兵马都监,石敬瑭(彦泽)是马军都排阵使。石敬瑭在镇州和定州之间来回跑,在泰州打败了契丹人,斩了他们两千个脑袋。杜重威和李守贞攻打瀛州没成功,退到了武强,听说契丹人空国来入侵,吓得不知所措,这时石敬瑭正好赶到,说契丹人可以打败,于是他们就和杜重威他们一起往西去镇州。石敬瑭当先锋,到了中渡桥,发现桥已经被契丹人占领了,但他还是拼死力战,把桥烧了一半,契丹人稍微败退了一下,然后就在河边扎营。

十二月丙寅这天,杜重威和李守贞叛变投降了契丹,石敬瑭也投降了。耶律德光攻打京城,派石敬瑭和傅住儿带着两千骑兵先进入京城,石敬瑭日夜兼程,到了黄河,咬着牙晚上渡河。壬申夜五更,他们从封丘门砍断城门冲了进去。一会儿,宫里就着火了,皇帝拿着剑护着后宫十多个妃嫔要一起投火自尽,被一个小官薛超拦住了。石敬瑭从宽仁门把耶律德光和皇太后的书信送进去,然后火就灭了。大内都点检康福当时宿卫在宽仁门,登上楼看贼兵,石敬瑭喊他下来,然后城门都开了。石敬瑭把军队停在明德楼前面,派傅住儿进去传达耶律德光的命令,皇帝脱下黄袍,穿着便服两次跪拜接受了命令。然后派人去召见石敬瑭,石敬瑭谢绝说:“我没有脸面见陛下。”又派人去叫他,石敬瑭笑着没理。

第二天,要将皇帝迁到开封府。皇帝、太后和皇后坐轿子,其他的宫女、太监十多个人都步行跟着。石敬瑭派控鹤指挥使李筠带兵看守,内外完全隔绝。皇帝和太后要上呈给德光皇帝的奏章,都要先给石敬瑭过目检查了才敢送出去。皇帝想取一些内库的丝绸,管库房的人说:“这些都不是皇帝您的东西啊!”所以没给。皇帝又派人向李崧要酒,李崧说:“我家有酒,我并不吝啬,但是担心陛下您忧虑烦躁,喝了酒万一发生意外,所以我不敢献上。”皇帝的姑姑乌氏公主偷偷贿赂看守大门的人,得以进去和皇帝告别,然后回到自己家上吊自杀了。

德光皇帝渡过黄河,皇帝想出城迎接他,石敬瑭不允许,派人告诉德光皇帝。德光皇帝回复说:“天无二日,哪有两位皇帝在路上见面的道理呢!”于是皇帝就停止了迎接的举动。

一开始,石敬瑭进京的时候,李涛对别人说:“我的灾难来了!与其逃到沟里巷子里最终还是逃不掉,不如直接去见他。”李涛见了石敬瑭,用土话跟石敬瑭说好话,请求他饶命,石敬瑭哈哈一笑,对他很好。

石敬瑭觉得自己对契丹有功劳,就整天喝酒寻欢作乐,出入都带着几百个骑兵,还在旗帜上写着“赤心为主”几个字。他逼着皇帝搬迁,然后把内库的东西都搬到自己家里,还放纵士兵在京城里大肆抢掠。士兵抓到犯人,石敬瑭喝醉了,懒得审问,只瞪着眼看,伸出三根手指头,士兵们就立刻把犯人拖出去砍掉腰。皇子的母亲楚国夫人丁氏长得漂亮,石敬瑭派人向太后要她,太后犹豫着没给,石敬瑭就强行抢走了。石敬瑭和阁门使高勋有矛盾,喝醉了酒闯进高勋家里,杀了好多人才离开。

耶律德光到了京城,听说李彦泽在抢劫,气得不行,当场把他给锁起来了。高勋也跑到耶律德光那儿告状,耶律德光就把高勋的状子给百官和老百姓看,问:“李彦泽该不该杀?”百官都求情说不能饶了他,老百姓更是纷纷上书揭露李彦泽的罪行。于是,耶律德光就让高勋监督处决李彦泽。

李彦泽以前杀害的那些士大夫家的小孩儿,都穿着孝服,拄着拐杖哭丧,一边哭一边骂,还用棍子打他。李彦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走到北市的时候,先给他把手腕砍了,打开锁链,然后才执行死刑。高勋剖开李彦泽的心脏祭奠死难者,老百姓蜂拥而上,抢着挖他的脑髓吃,割他的肉吃。

哎,后晋的事儿真是太丢人了,坏事做绝了!它很快就灭亡了,这完全是必然的结果啊!就算石重威他们没叛变投降契丹,后晋也未必能活下去;但是,给契丹人留下可乘之机,从景延广开始,最终导致后晋灭亡的,这三个人是罪魁祸首。看看石重威、李彦泽的死,以及晋朝百姓的反应,就能知道他们对这三个人有多么痛恨,这怨气可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至于说抢着吃他们的尸体,割肉挖脑髓吃,撕扯践踏,转眼间就什么都不剩了,这也太过分了!这在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可是当时,后晋所有的军队都在北方作战,国家的存亡,都系在这三个人胜败上,他们的责任可以说是非常重大啊!天下人都恨他们恨得要死,后晋却还重用他们,到最后还不明白,这不是“临乱之君,各贤其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