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玘,是河南杞县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宣武军里的军官。梁太祖镇守宣武的时候,刘玘当了个小队长,后来靠着打仗立功,慢慢升到了牙将,最后当上了襄州都指挥使。
有一天,山南节度使王班被叛军杀了,叛军想让刘玘当留后(代理节度使)。刘玘表面上答应了,第二天就在院子里摆酒席犒劳士兵。他暗中在帐篷里埋伏好了士兵,等叛军喝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冲出来把叛军抓起来杀了。这时,梁朝派陈晖带兵也到了,襄州的叛乱平定了。因为这次立功,刘玘被封为复州刺史,后来又调到亳州和安州做官。
后来到了后梁末帝时期,刘玘当上了晋州观察使的代理人,一干就是八年,每天都跟晋军打仗。等到后唐庄宗灭了后梁,刘玘才进京朝见庄宗。庄宗很客气地问他:“刘将军身体好吗?你在晋阳南边待了这么久,怎么没早点来见我呢?今天才见面,是不是有点晚了?”刘玘赶紧磕头谢罪,庄宗让他回去继续镇守晋州,并且升他为节度使,后来又把他调到安远镇。
天成元年,史敬镕接替了刘玘的职位,刘玘回京城。还没到京城,他就又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结果在半路上因为生病去世了,死后被追赠为侍中。
周知裕,字好问,是幽州人。他一开始是刘仁恭手下的骑兵将领。刘仁恭被自己儿子刘守光囚禁后,周知裕就改投了刘守光的哥哥刘守文。后来刘守光又攻杀了刘守文,于是周知裕就和张万进一起拥立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当皇帝。结果刘守光又杀了刘延祚,立自己的儿子刘继威继位。张万进杀了刘继威,就和周知裕一起逃到了梁朝。梁太祖对周知裕非常高兴,给他设立了归化军,任命他为指挥使。凡是跟晋军作战取得的战果,以及背叛晋朝投奔梁朝的士兵,都归周知裕管辖。梁、晋两国在黄河边上对峙了十多年,在那些攻坚克难、冲锋陷阵的战斗中,归化军是表现最好的部队,但周知裕的官职却一直只是刺史。
后来,庄宗攻入汴州,周知裕和段凝在黄河边上驻军,听说梁朝已经灭亡了,想要自杀,被他的宾客和老朋友劝住了,于是就投降了后唐。庄宗对他特别宠信,其他将领嫉妒他的宠信,就趁着打猎的时候射他,周知裕侥幸逃脱了。庄宗杀了那些射箭的人,任命周知裕为房州刺史。到了明宗时期,周知裕历任绛州、淄州刺史,后来又升迁为宿州团练使、安州留后。他到哪里任职都有很好的政绩。安州靠近淮河,当地风俗很恶劣,人生病了,父母有病,就把他扔到别的屋子里,用竹竿吊着食物给他,直到他死去也不靠近他。周知裕对此非常痛心,就对他们进行教化,因此风俗才慢慢有所改变。后来他被罢官,做了右神武统军。应顺年间去世,追赠太傅。
陆思铎是澶州临黄人。年轻时在梁朝当宣武军士兵,因为擅长射箭而闻名。他逐步升迁,做到拱辰左厢都指挥使,兼领恩州刺史。梁、晋两国在黄河边上对峙的时候,陆思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箭杆上射向晋军,结果箭射中了庄宗的马鞍。庄宗拔出箭,看到陆思铎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后来梁朝灭亡了,陆思铎去拜见庄宗,庄宗拿出那支箭给他看,陆思铎伏地请求处死,庄宗安慰他把他扶起来,任命他为龙武右厢都指挥使。到了晋高祖时期,他担任陈州、蔡州刺史。五十四岁去世。陆思铎在陈州时,政绩很好,临终时告诫儿子说:“陈州百姓爱戴我,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吧。”于是就葬在了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