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周,字尚质,是妫州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怀戎的戍边将领。他父亲叫高思继。高思继和他的兄弟们个个武艺高强,在北方很有名,当时都在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手下当兵。后来李匡威被自己弟弟李匡俦篡位了,晋王准备讨伐李匡俦的叛乱,就计划说:“高思继兄弟现在驻守在孔领关,手下有三千兵马,这可是个隐患啊,不如派人去招降他们。如果高思继能为我所用,那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于是晋王就派人去招降高思继兄弟。

燕地的人很讲义气,高思继兄弟听说晋兵是来为李匡威报仇的,就痛快地答应了,还主动当了晋军的先锋部队。李匡俦听说高思继兄弟都叛变了,吓得赶紧丢下城池逃跑了。晋王李克用就让刘仁恭守幽州,让高思继的哥哥当先锋都指挥使,高思继本人当了中军都指挥使,他弟弟当后军都指挥使,这样高氏兄弟就掌握了燕国的兵权。李克用临走的时候对刘仁恭说:“高思继兄弟势力很大,将来要是燕国有什么危险,一定是因为高氏兄弟,你一定要小心提防他们。” 李克用还留了一千晋兵给刘仁恭当卫队。可是这些晋兵经常犯法,高思继兄弟就多次杀掉了他们。李克用就因此责备刘仁恭,刘仁恭又把责任推到高氏兄弟身上,结果李克用就下令把高思继兄弟全部杀掉了。

仁恭把哥哥家的孩子行珪当作牙将(相当于军队的参谋或高级将领),又把自己的继子行周,当时才十多岁,也带在身边。行周长大一些后,也安排他做了军官。后来仁恭被抓起来了,李守光当了老大,就让行珪当了武州刺史。

后来李守光反叛晋朝,晋朝的军队攻打他。李守光的手下元行钦负责在牧马山后面放马,听说李守光快要被包围了,就带着马匹去救援。结果路上他的士兵叛变了,推举元行钦当幽州留后。元行钦说:“我最担心的就是行珪啊!”于是他就派人去怀戎(地名,今属陕西)把行珪的儿子抓了起来。军队打到武州,就劝降行珪,说:“李守光可以被推翻,然后你取而代之。你跟着我干,不然,我就杀了你儿子!”行珪拒绝了,说:“我和你都是刘守光的手下,我怎么能背叛他呢?我应该为刘氏效力,还管什么我儿子呢!”元行钦于是就带兵包围了行珪。

一个月后,行珪城里的粮食吃光了,他就召集城里的百姓说:“我不是不想为你们守城,可是刘守光的援兵没来,怎么办?干脆杀了我,投降晋朝吧!”百姓都哭了起来,愿意和他一起死守。这时候,行周恰好从行珪那里逃了出来,当天晚上他就偷偷地爬出城,跑到晋朝去见李存勖(庄宗),李存勖就派李存勗(明宗)去救援武州。等援兵到了,元行钦已经撤兵了,行珪就投降了晋朝。在庄宗李存勖当政时期,行珪先后担任了朔州、忻州、岚州三个州的刺史,以及大同军节度使。明宗李嗣源继位后,又把他调到威胜、安远镇守。

行珪这个人贪婪又吝啬,干了很多坏事,他的副使范延策,为人正直,多次劝谏他,行珪根本不听,还记恨上了他。后来,驻军里有人密谋叛乱,行珪先察觉到了,就偷偷地把军营的武器库里的兵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叛军造反,冲进武器库抢武器,结果什么也没抢到,就溃逃了。行珪追上去把他们杀了。然后,行珪就诬告范延策参与了叛乱,把范延策和他儿子都杀死了,天下人都为他俩鸣不平。行珪最后死在了镇守的地方,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行珪投降晋朝的时候,行周跟着李存勖(明宗)混,一开始只是个小军官。赵德钧看中了他,跟李存勖说:“这小子看着老实巴交的,其实心里精着呢,以后肯定能混得风生水起,您可得对他好点儿。”

后来梁军和晋军在黄河边上对峙,庄宗李存勖派李存勖东边打郓州,行周带头冲锋陷阵。半夜下起雨来,大军都想着停下来休息,行周却说:“这是老天爷帮咱们呢!郓州人肯定以为下雨咱们不会来了,放松了警惕,咱们就趁这个机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于是当天晚上就冒雨强行渡过济水,直捣郓州城,郓州人还没反应过来,城就被攻下了。

庄宗灭了梁朝后,因为行周的功劳,封他当了端州刺史,后来又升迁到绛州。李存勖当皇帝的时候,行周跟着他平定了朱守殷的叛乱,攻下了王都,升任颍州团练使、振武军节度使,后来又先后镇守彰武、昭义。晋高祖李克用在的时候,行周被任命为西京留守,后来又调到天雄镇守。安从进叛乱,行周被任命为襄州行营都部署,平定了叛乱后,调任归德镇守。

到了晋出帝的时候,行周接替景延广当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那时候李彦韬、冯玉这些人当权,行周就干脆请求回到地方镇守去了。

契丹灭了后晋,留下萧翰守汴梁,萧翰又跑了,于是召回了唐朝故许王从益进驻汴梁。这时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从益派人去请行周,想让他一起抵抗汉军,行周叹了口气说:“这乱世啊,不好辅佐啊,更何况这简直就是儿戏!” 所以就没答应。

汉高祖刘知远攻入京城后,封行周为守中书令,调他去镇守天平军,封他为临清王。周太祖郭威建立周朝后,又封他为齐王。行周死后,追赠尚书令,追封秦王。他有个儿子叫怀德。

白再荣,不知道他是什么家庭出身。年轻的时候当兵。唐朝和后晋之间,他当上了护圣指挥使。契丹人入侵京城,白再荣跟着契丹军队北撤,到了镇州,契丹人留下麻荅镇守镇州就走了,很多跟着契丹人去的晋朝人也都留在了那里。没过多久,李筠、何福进等人密谋赶走麻荅,派人去请白再荣,白再荣犹豫着不想去,士兵们逼着他,他才去的,大家一起攻打麻荅。麻荅逃跑了,众将领里白再荣官职最高,于是大家推举他当留后。白再荣是从士兵出身的,贪财又没啥谋略。那时候,李崧、和凝等人也都跟着契丹人留在了镇州,白再荣用兵包围了他们的住处,逼着他们要钱,还想杀掉李崧抢他的钱财。李谷劝他说:“你们亲身经历了契丹人的苦难,都担心活不下去,可是赶走麻荅是大家一起做的,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现在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却要立刻杀掉宰相,这契丹人可能都不会做,更何况以后回到京城,天子问起宰相在哪儿,你拿什么回答?”白再荣沉默不语,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把所有曾经侍奉过麻荅的人都抓起来抢他们的钱,镇上的老百姓都叫他“白麻荅”。

汉高祖即位后,任命白再荣为留后,后来又升迁为义成军节度使。他后来被罢免官职,回到京城。周太祖带兵进入京城,士兵们攻打白再荣的家,抢走了他所有的财产。之后,他们还上书说:“士兵们曾经在您麾下服役,如今却如此无礼,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您呢!”于是就把白再荣杀了,提着他的头走了,他的家人用布匹赎回了他的尸体,把他埋葬了。

安叔千,字胤宗,是沙陀族人,祖上是沙陀三部落之一。他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后来跟着唐庄宗,当上了奉安指挥使。

到了唐明宗时期,他参与了讨伐王都的战役,之后被任命为秦州刺史。 接着,他又参加了与契丹的战争,担任先锋都指挥使,凭借战功被封为昭武军节度使。 后来,他又先后镇守静难、横海、安国、建雄四个地方。 安叔千长得高大威猛,但可惜不识字,为人比较粗俗,所以大家都叫他“没字碑”。

晋出帝当政的时候,安叔千被任命为左金吾卫上将军。 后来契丹人攻打京城,晋朝的百官在赤冈迎接耶律德光。安叔千站出来跟耶律德光说话,耶律德光笑着问他:“你是安叔千,那个‘没字碑’吗? 你在邢州的时候,就已经暗中跟我们联系了,现在我打到这儿来了,应该给你找个吃饭的地方。” 安叔千连忙拜谢。 之后,耶律德光就把他任命为镇国军节度使。

后来,汉高祖刘知远建立汉朝后,安叔千被调回京城。 但他心里一直觉得以前私下里跟契丹人勾结,心里很愧疚害怕。 最后,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了。 等到周太祖郭威的军队攻入京城,士兵们到处抢劫,安叔千的家产已经被抢光了,但士兵们还以为他藏了东西,就一直打他,把他打得很严重。 伤好后,他回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