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象先,是宋州下邑人,是唐朝南阳王恕的后代。他爹袁敬初,曾做过梁朝的太府卿和驸马都尉,娶的是太祖的妹妹,也就是万安大长公主。因为是梁太祖的外甥,袁象先当上了宣武军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又先后担任了宿州、洺州、陈州三个州的刺史。

等太祖皇帝登基后,袁象先官职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左龙武统军和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后来太祖皇帝被杀,朱友珪篡位了。 小皇帝朱友贞留在东都洛阳,想跟赵岩商量大事,赵岩说:“这事儿简单得很,只要能得到杨令公(杨师厚)一句话,让禁军听他的,这事儿就能成。” 于是小皇帝派人去魏州找杨师厚商量,杨师厚又派手下王舜贤去洛阳跟袁象先密谋。袁象先答应了。

那时候,龙骧军的将领刘重遇驻守在怀州,他带兵造反了。朱友珪派霍彦威把刘重遇在鄢陵打败了,剩下的兵都逃散了,追捕得很紧。 小皇帝就召集在东京的龙骧军将士,骗他们说:“皇上因为刘重遇的事,想把所有龙骧军都召集到洛阳来杀掉他们。” 然后伪造了朱友珪的诏书给他们看。龙骧军将士吓得不知所措,小皇帝就告诉他们:“朱友珪杀父弑君,是天下的罪人!你们要是能去洛阳捉住他,用他的脑袋祭奠先帝,就能转危为安!” 兵士们都激动地说:“大王说得对!” 小皇帝立刻上奏说:“龙骧军造反了!”

袁象先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带了一千禁军进宫攻打朱友珪,朱友珪被杀了。小皇帝朱友贞登基后,就封袁象先为镇南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封尹、判在京马步军诸军事。 贞明四年,袁象先又当上了平卢军节度使,后来调到宣武镇守。

朱温手下有个大将叫朱友象,之前没啥战功,就因为他跟皇帝是亲戚,所以才能管着皇帝的亲兵。后来他参与了诛杀朱友珪的事,算是立了点功。他在宋州待了十多年,可没少搜刮百姓的钱财,攒下了上千万的财富。后来庄宗灭了梁朝,朱友象就带着他那几十万的家当去洛阳朝见皇帝。他可会来事儿了,到处送礼,唐朝的将军、戏子、宦官,就连刘皇后都收了他的礼。所以大家都说他这个人不错。庄宗对他特别好,赐给他名字叫李绍安,还把他的宣武军改名叫归德军,说:“归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你而设的。”然后就让他回镇上去了。那年他去世了,享年六十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师。

朱友象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朱友正,官做到刺史。他弟弟朱友泬在周世宗的时候当过横海军节度使。他爹朱友象一辈子攒下了几千万的家产,房子就有四千间。他死的时候,没分给儿子们,全给了大儿子朱友正。朱友正一开始是靠他爹的关系当上飞龙副使的。唐朝的废帝在位的时候,他献了五万贯钱,当上了衢州刺史。晋高祖登基后,他又献了五万贯钱,想当个正经的刺史。后来他被任命为雄州刺史,雄州在灵武西边,靠近吐蕃的边界。朱友正害怕,不想去,又献了几万钱,才免了差事。他心里憋屈得不行,就想用衣带勒死自己,幸亏家人及时救了他。到出帝的时候,他又献了三万贯钱和一万两银子,出帝挺可怜他的,想给他一个好一点的官职,结果还没来得及就死了。

朱友正家里堆满了钱,屋子里老是发出像牛叫一样的声音,有人说这是不祥之兆,劝他散点钱财来避邪。朱友正说:“我听说东西发出声音,都是想找同类,那我应该多放点钱进去,声音肯定就停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笑他傻。

朱汉宾,字绩臣,是亳州谯县人。他爹朱元礼当兵,跟着梁朝军队打仗,死在了清口。汉宾这小子胆子大,梁太祖看他爹战死沙场,挺可怜他的,就收他当了义子。那时候,梁军在东边攻打兖州和郓州,郓州刺史朱瑾从自己军队里挑了几个特别勇猛的士兵,在他们脸上刺了双雁的图案,起名叫“雁子都”。梁太祖听说这事儿后,也挑选了几百个勇士,也叫“落雁都”,还让汉宾当指挥使。后来汉宾当官了,大家都叫他“朱落雁”。

汉宾在梁朝的时候,当过天威军使,还当过磁州、滑州、宋州、亳州、曹州五个州的刺史,以及安远军节度使。后晋庄宗灭了梁朝,把汉宾贬成了右龙武统军,对他不怎么好。后来庄宗出游,到汉宾家里去玩,汉宾的老婆长得漂亮又温柔,就伺候在庄宗身边,给他敬酒上菜,还表演歌舞,庄宗玩得很开心,一直待到半夜才走。从那以后,汉宾就得到庄宗的宠信了。一开始,汉宾和朱友谦都是梁太祖的义子,但友谦年纪大,汉宾一直把他当哥哥一样尊敬。梁朝灭亡后,汉宾好几次写信给友谦,但友谦都没回信,汉宾心里一直记着这事儿。后来友谦被杀,大家都觉得汉宾肯定有办法帮他报仇。

等到后晋明宗即位,因为汉宾以前受庄宗的宠爱,明宗心里不痛快,就把他贬成了右卫上将军。安重诲当权的时候,汉宾巴结他,还跟安家结了亲家,所以又当上了昭义军节度使。安重诲死了以后,汉宾又被贬回上将军,最后以太子少保的身份退休了。汉宾当将军的时候,没打过什么胜仗,但是当官很守规矩,还喜欢做好事,所以大家还挺喜欢他的。清泰二年,汉宾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后晋高祖的时候,追封他为太子少傅,谥号贞惠。

段凝,是开封人。他一开始叫段明远,后来改名叫段凝。他当过渑池县的主簿。他爸爸曾经侍奉梁太祖,因为犯了事被贬官外放。后来段凝辞官,也去侍奉梁太祖,当上了军巡使。他还把妹妹嫁给了梁太祖,他妹妹长得漂亮,后来成了梁太祖的美人。段凝这个人很精明能干,擅长揣摩别人的心思,再加上妹妹的关系,梁太祖对他越来越信任,经常派他去监督军队。

他后来当上了怀州刺史。梁太祖北上征战,路过怀州,段凝送的礼物非常丰盛,梁太祖非常高兴。接着梁太祖又到了相州,相州刺史李思安送的礼物就比较普通,跟段凝送的相比差远了,梁太祖很生气,李思安因此获罪被杀。段凝升迁为郑州刺史,负责在黄河边上监督军队。李振多次请求梁太祖罢免段凝,梁太祖说:“段凝还没犯什么罪啊。”李振说:“等他犯了罪,国家就完了!”但是梁太祖最终还是没有罢免他。

话说后梁和后唐在黄河边上对峙着。后梁派王彦章当招讨使,朱友凝当副将。那时候,后梁末帝昏庸无能,奸臣赵岩、张汉杰当道,朱友凝就巴结他们干坏事。王彦章当了招讨使,三天之内就用奇计攻破了唐军在德胜的南城。结果呢,朱友凝和王彦章都各自邀功,赵岩他们就偷偷藏起了王彦章的战报,把所有功劳都算在了朱友凝头上。朱友凝贿赂了赵岩他们,想取代王彦章。末帝被赵岩他们蒙蔽了,最后真把朱友凝提拔成了招讨使,让他带兵去了王村。

那时,后唐已经攻下了郓州,朱友凝就从酸枣那儿把黄河水引到郓州,想切断后唐军队的补给线,还给这水取了个名字叫“护驾水”。后唐庄宗从郓州打到汴州,汴州的兵都归朱友凝管了,京城一点防备都没有。于是,庄宗就派张汉伦骑快马去黄河边上召见朱友凝,结果张汉伦半路摔下马,伤得挺重,没去成。后来,后梁灭亡了,朱友凝带着五万精兵投降了后唐,庄宗赏了他锦袍和御马。第二天,朱友凝上奏说:“以前后梁那些奸臣赵岩、张汉杰等等十多个人,专横跋扈,残害百姓,请求全部灭他们三族!”

朱友凝在后唐朝廷里出入,一点也不胆怯,见了唐朝的将相,就像见了戏子一样。他通过伶人景进贿赂刘皇后,来讨好她,求得恩宠。庄宗非常喜欢他,赐给他名字叫李绍钦,还让他当了泰宁军节度使。过了个把月,他私用了十几万库钱,有关部门要求他偿还,庄宗却给免了。郭崇韬极力劝谏,说这事不行,庄宗生气地说:“朕都被你管着,一点自由都没有!”最后还是免了李绍钦的罪。庄宗派李绍宏监督诸将准备对付契丹,李绍钦的军队驻扎在瓦桥关,他很会拍李绍宏的马屁,李绍宏多次推荐李绍钦能大用,郭崇韬每次都反对。后来,李绍钦被提升为武胜军节度使。赵在礼造反,李绍宏建议用李绍钦去招讨,庄宗让李绍钦制定作战计划,李绍钦请求提拔的将领都是他以前的同伙,庄宗起了疑心,就作罢了。

明宗即位后,命令李绍钦回乡务农。第二年,把他流放到辽州,赐死了。

刘玘,是汴州雍丘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宣武军里的军官。梁太祖镇守宣武的时候,刘玘从一个普通士兵开始,一步步升到队长,后来又因为战功升到牙将,最后当上了襄州都指挥使。

后来,山南节度使王班被叛军杀害了,叛军想让刘玘当他们的领导。刘玘表面上答应了,第二天就在庭院里摆宴席犒劳士兵,暗地里却在帐篷里埋伏好了兵马。酒过半酣,他就抓住叛乱的士兵把他们杀了。这时,梁朝派来的陈晖的军队也到了,襄州的叛乱平息了。因为这次立功,刘玘被封为复州刺史,后来又调到亳州和安州做官。

到了后梁末帝时期,刘玘被任命为晋州观察留后,一干就是八年,每天都和晋军打仗。后来,后唐庄宗灭了后梁,刘玘就进京朝见庄宗。庄宗热情地问他:“刘将军身体好吗?你在晋阳南边待了这么久,怎么没早点来见我呢?今天见面是不是有点晚了?”刘玘赶紧叩头谢罪,庄宗让他回晋州镇守,并且升他为节度使,之后又调他到安远镇守。

天成元年,史敬镕代替了刘玘,刘玘回到京城。还没到京城,他就又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结果在路上因为生病去世了,死后被追赠为侍中。

周知裕,字好问,是幽州人。一开始他跟着刘仁恭打仗,后来刘仁恭被自己儿子刘守光关了起来,周知裕就改投了刘守光的哥哥刘守文。结果刘守光又杀了刘守文,于是周知裕就和张万进一起拥立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当皇帝。 刘守光接着又杀了刘延祚,立他自己的儿子刘继威当皇帝。张万进又杀了刘继威,他和周知裕一起逃到了梁朝。梁太祖特别高兴周知裕投奔过来,给他设立了归化军,让他当指挥使。所有在和晋军作战中取得的胜利,还有背叛晋朝投奔梁朝的士兵,都归周知裕管辖。

梁朝和晋朝在黄河边上对峙了十多年,在那些冲锋陷阵的战斗中,归化军是最厉害的,但是周知裕的官职却一直只是刺史。后来庄宗攻入汴州,周知裕和段凝带兵驻扎在黄河边上,听说梁朝已经灭亡了,想自杀,被他的朋友宾客拦住了,于是就投降了后唐。庄宗特别宠爱他,其他将领嫉妒他受宠,就趁着打猎的时候射他,周知裕跑掉了才没死。庄宗杀了那些射箭的人,把周知裕任命为房州刺史。到了明宗时期,周知裕先后担任绛州、淄州刺史,后来升迁为宿州团练使、安州留后。他到哪里都有好政绩。安州靠近淮河,当地风俗很不好,人生病了,父母不管,扔到偏僻的屋子里,用竹竿递给他们吃喝,直到病死也不管。周知裕对此很痛心,就加以教化,因此风俗才慢慢有所改变。后来他被罢官,做了右神武统军。在应顺年间去世,死后被追赠为太傅。

陆思铎,是澶州临黄人。年轻的时候在梁朝当宣武军士兵,因为他箭法好而出名。后来升迁到拱辰左厢都指挥使,兼领恩州刺史。梁晋在黄河边上对峙的时候,陆思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箭杆上射晋军,结果箭射中了庄宗的马鞍。庄宗拔出箭,看到陆思铎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后来梁朝灭亡了,陆思铎去拜见庄宗,庄宗把那支箭拿出来给他看,陆思铎跪下请求处死,庄宗安慰他把他扶起来,任命他为龙武右厢都指挥使。到了晋高祖时期,他担任陈州、蔡州刺史。五十四岁去世。陆思铎在陈州当官的时候,政绩很好,临终前告诫儿子说:“陈州百姓爱戴我,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吧。” 于是他就被葬在了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