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重信,字守孚,那可是个聪明又懂礼貌的人,脑袋瓜子灵活得很。天福二年二月,他被任命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干得不错,皇上还专门下诏表扬了他。可惜啊,同年范延光造反,皇上就让之前的灵武节度使张从宾带河阳的兵去讨伐,结果张从宾也反了,重信被杀害了,那年才二十岁。皇上想追封他为太尉,但大臣们说,按照汉朝的规矩,皇子不能当三公。皇上说:“这孩子做好事却遭了祸,我心里难受得很,这是我的想法,哪有什么规矩可讲!”于是就追封他为太尉了。七年正月,又加赠太师,追封为沂王。后来,出帝天福八年五月,又改封为楚王。

寿王重乂,字弘理,是个爱学习的人,还懂不少兵法。高祖登基后,他被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高祖去汴州的时候,还让他当东都留守。后来张从宾造反,攻打河南,他也被杀害了,那年才十九岁,后来被追赠为太傅。天福七年正月,又加赠太尉,追封为寿王。天福八年五月,又加赠太师。这兄弟俩都没留下儿子。

重睿长得像高祖。高祖生病的时候,宰相冯道去探望,重睿还小,高祖把他抱出来给冯道看,还让宦官抱着重睿放在冯道怀里。高祖虽然没说什么,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把重睿托付给冯道了。高祖死了以后,晋朝的大臣们说国家正乱着呢,应该立个年纪大的当皇帝,可景延广暗地里已经答应立出帝了,所以重睿就没能当上皇帝。出帝后来封重睿为检校太保、开封尹,还让左散骑常侍边蔚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开运二年五月,又任命重睿为雄武军节度使,一年多后,又调到忠武军,但他都没去上任。后来契丹灭了晋朝,重睿跟着出帝北迁,之后就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陈王重杲,是高祖最小的儿子。小名叫冯六,还没来得及取大名就死了,后来被追赠为太傅,追封为陈王,并赐名重杲。天福八年五月,又加赠太师。

延煦、延宝是高祖的孙子,后来被出帝认作儿子。

开运二年秋天,延煦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延煦年纪轻轻,看不清事情,就带了个宦官跟着他办事,又选了尚书郎路航来帮他处理州里的事情。结果那个宦官就独揽大权,经常羞辱路航,最后皇帝把路航召回去了。没多久,延煦就被调到齐州当防御使。三年后,他又升任镇宁军节度使。

那时候,河北正在打仗,全国又闹旱灾蝗灾,饿死的人成百万上千万,而各地的节度使却都在拼命敛财。赵在礼搜刮的钱财巨万,在诸侯王里算是最多的。皇帝看中了他的钱,就让延煦娶了他的女儿。赵在礼送了三千匹绢,前后送的礼品多得数不清。三年五月,皇帝派宗正卿石光赞带着一百五十床的聘礼去赵在礼家迎娶。皇帝还设宴款待赵在礼在万岁殿,赏赐非常丰厚,君臣俩个极尽奢华,当时的人都觉得很荣耀。赵在礼跟人说:“我这桩婚事,前后花了十万贯!”十一月,延煦又被调到保义镇守。

从延煦当上齐州防御使开始,延宝就接替他当了郑州刺史。后来契丹灭了后晋,皇帝和太后派延煦和延宝带着降表、玉玺、金印去投降契丹。那时候延宝已经是威信军节度使了。契丹人拿到玉玺后,觉得做工粗糙,跟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就让延煦他们回去再要个真的玉玺。皇帝回信说:“前些日子潞王李从珂在洛阳自焚了,玉玺不知道在哪儿,估计也烧掉了。先帝登基后,让工匠重新制作了这枚玉玺,朝中大臣都知道这事儿。” 契丹这才作罢。后来延煦兄弟跟着皇帝北迁,最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哎!古代不幸没有儿子,就用同宗的儿子来继承香火,圣人都认可这事儿,还写在《礼经》里,光明正大呢。可是后世那些老百姓,就觉得这事儿见不得人,遮遮掩掩的,结果就弄出一堆骗人和假的事儿来。他们偷偷摸摸地抱养个孩子,瞒着孩子的亲生父母,还自己骗自己说这是我亲生的,说:“要是不这么做,孩子就不会全心全意爱我,心里肯定会有二心。”而那个孩子呢,也瞒着自己真正的父母,断绝了血脉亲情,反倒把养父母当成叔伯父,这样就欺骗了整个家族,把人伦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凡是活着的生物,都有知觉,没有不爱自己父母的。如果这个孩子,能忍心彻底断绝天生的亲情,那还不如禽兽呢!如果他忍不下心,表面上装作断绝了亲情,那就是大大的虚伪啊!那些老百姓考虑问题,其实也挺深的!但是,偷偷摸摸地骗来骗去,这可不是个好办法,这是小人做的事儿!圣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认为,人世间最大的事莫过于继承香火,这是几千年不变的规矩,天下人都这么做的,有啥好遮掩的!所谓儿子,没有一个不是父母生的,所以做人家的继承人,一定有生他的父亲,也有养他的父亲,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有啥好遮掩的!

简单明了,不偷不抢,不骗不假,可以作为普遍的规矩,通行于世,这就是圣人的做法!圣人还认为,做人家继承人责任重大,所以要穿丧服表示哀悼。但是不切断和亲生父母的关系,这是天性使然,没办法断绝的!但是,恩情有时会屈服于大义,所以要降低服丧的等级。丧服是外在的东西,可以降低等级,但是父母的名分不能改变,所以《礼经》上写着:“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从三代以来,有天下国家的人,没有不用这个规矩的,只有晋朝不用。晋朝皇帝崇尚儒学,却断绝了和自己父亲的关系,还把父亲封为臣子,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父亲不配当皇帝,不得已才断绝父子关系,大概也是因为习以为常了老百姓那些偷偷摸摸的做法。

五代十国那会儿,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战争,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礼乐制度全都没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荡然无存,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被破坏殆尽!你看,清明节祭祀,烧纸钱这种事都成了普遍现象,就连皇帝也经常做些老百姓才干的粗活。

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少数民族出身,靠着篡位夺取了天下。高祖石敬瑭认契丹的耶律德光做干爹,而他的儿子出帝,却把耶律德光当成祖宗,称他为爷爷,对亲生父亲石敬瑭却只是臣子称呼,这简直是乱套了,还能用正常人的道理去评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