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词,字好谦,是河北大名府元城县人。年轻的时候,他跟着杨师厚混,因为勇猛强悍而出名。

后来唐庄宗攻打魏博,跟梁军在夹河大战,刘词凭借军功升任效节军使,之后又升迁为长剑指挥使。不过后来因为犯了点事儿,被贬到汝州待了十多年。等到废帝当政的时候,朝廷下令各州府挑选骁勇善战的人充实禁军,刘词被选中,进了禁军当差。

跟着部队打败了张从宾和杨光远,因为立功升任奉国第一军都虞候。之后又跟着马全节攻克安州,升任指挥使。再后来,跟着杜重威攻破镇州,因为率先登城立下大功,被封为泌州刺史。

晋军讨伐安从进的时候,刘词担任襄州行营都虞候,又因为立功升任泌州团练使。后来调任房州,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因为他的治理不苛刻,老百姓还挺喜欢他的。刘词有空的时候,总是穿着盔甲枕着兵器睡觉,还跟别人说:“我靠这个发家致富,怎么能一天忘记呢?再说人很容易懈怠,如果一旦放松了训练,以后遇到事情拿什么报效国家!”

汉高祖时期,他又被任命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汉军攻打河中的李守贞时,刘词担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领宁江军节度使,并担任行营都虞候,因为立功被封为镇国军节度使。周太祖建立王朝后,刘词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先后镇守过安国、河阳三座城池。

周世宗在高平作战时,樊爱能等将领的军队战败南逃,遇到了刘词,樊爱能劝他:“军队打败了,别再往前冲了!”刘词不听,立刻催促军队前进。世宗很欣赏他这种精神,任命他为随驾都部署。班师回朝后,刘词被任命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后来调任永兴镇守。第二年,刘词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侍中官职,谥号忠惠。

王环,是河北真定人。因为他骁勇善战,就跟着孟知祥当了车夫。后来孟知祥在蜀地称帝,就让他管卫兵。等到后晋开运年间天下大乱,秦州、凤州、阶州、成州都落入了蜀国手里。孟昶就封王环当了凤州节度使。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第二年,派王景、向训去攻打秦州和凤州。结果好几次都被王环打败了,朝中的大臣都建议撤兵。周世宗说:“我想要统一全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可是我的号令却管不到秦州和凤州,现在军队已经出征了,要是没打胜仗就灰溜溜地回来,我会觉得很丢脸。”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攻下秦州和凤州。

周军的粮草运输比较困难。孟昶就派了五千兵马从堂仓出发,去黄花谷争夺周军的粮道。王景、向训事先知道了蜀军的计划,就命令张建雄带两千兵马在谷口摆好阵势,又另外派了一个副将带一千精兵,埋伏在堂仓后面,等着蜀军回来。蜀军一开始碰上了张建雄,打不过就往堂仓撤退,结果埋伏的军队突然杀出来,把蜀军全歼了。 从此以后,蜀军守卫各地的士兵都溃不成军了。

一开始啊,王昶派他手下的秦州节度使高处俦带兵去支援环州的守军,结果还没到,就听说堂仓那边战败了,高处俦也吓得跑回去了。高处俦的判官赵玭把城门关得死死的,不让高处俦进城,高处俦没办法,只好逃到成都去了。赵玭干脆就投降了,成州、阶州也跟着一起投降了,就只有环州死守着,硬是坚持了一百多天才被攻破。

后来,世宗皇帝召见环州守将,感慨地说:“其他三州都投降了,就只有环州坚持抵抗,我还几次派人写信劝降,他都不理,直到最后实在撑不住才被抓,虽然没死,但也算忠于职守了,用他来激励那些做臣子的,再好不过了。”于是,皇帝就封他为右骁卫将军。那时候,周朝的军队已经去征讨淮南了,皇帝就让环州守将跟着侯章一起,担任攻打贼军水寨的副指挥。

一开始,周朝军队南征的时候,李景在淮河边上摆开了阵势,船只特别多,周朝军队却没啥水战的装备,世宗皇帝很着急。于是,就在京城西边设立了造船厂,造了几百艘战船,还抓了一些李景投降的士兵,教他们打水战。第二年,世宗皇帝再次征讨淮南,就让环州守将率领几千水军,从蔡河进入淮河。环州守将一直在军队里,也没立什么战功。那些和他一起被俘的蜀军士兵,世宗皇帝一个都没杀,都让他们继续当兵,后来很多人又逃跑了,投奔了李景。即使这样,世宗皇帝对环州守将还是非常信任。

后来,李景的将领许文缜、边镐等等都被抓住了,世宗皇帝都把他们封为将军,和环州守将一起在京城里享有很高的地位,每年赏赐的东西也很多。第二年,世宗皇帝又去淮南视察,还带着环州守将一起去了,结果环州守将因为生病,死在了泗州。

阮从远,字可久,一开始叫阮从远,因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名字,才改名叫阮从远,他是云中人。他爹阮嗣伦,当过麟州刺史。阮从远为人温厚恭谨,像个长者一样,他守孝的时候,孝行远近闻名。唐庄宗李存勖镇守太原的时候,把他当作牙将使用,后来又让他当了府州刺史。

晋出帝石敬瑭跟契丹人撕毁盟约,阮从远就带兵去打契丹,一口气攻下了十几个城堡。 因为战功,他升迁为本州团练使,还兼任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契丹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官职那是相当的高啊!汉高祖刘知远登基后,在府州设立了永安军,任命阮从远为节度使。第二年,他的家族成员被朝廷召到京城,阮从远被调到武胜镇,同时他的儿子阮德扆被任命为府州团练使。

周太祖郭威登基后,阮从远又先后被调到宣义、保义、静难三镇任职。显德二年,他被朝廷召回京城,结果在洛阳去世了,死后被追赠为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