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乱才能看出忠臣。”这话太对了!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可不是没人,我认识三个死节的忠臣,所以写了这本《死节传》。

第一个是王彦章,字子明,是山东郓州寿张人。他年轻时当兵,跟着梁太祖打仗,后来当上了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官儿越做越大。后来梁末帝登基,他又升了濮州刺史,接着又调到澶州当刺史。王彦章这个人啊,特别勇猛,力气大得不得了,据说他光着脚丫子,都能在荆棘丛里走一百步。他用的那杆铁枪,骑着马冲锋陷阵,速度快得像飞一样,别人根本拿不动,军中都叫他“王铁枪”。

梁朝和晋朝打仗,是死对头,就王彦章,一直看不起晋王,跟别人说:“那晋王啊,就像斗鸡场里的小鸡崽子,有什么好怕的!”后来梁朝把魏州、相州六个州分成两个镇,担心魏州军队不服管,就派王彦章带五百骑兵去魏州,驻扎在金波亭,防着万一。结果魏州军队真的造反了,半夜偷袭王彦章。王彦章往南逃,魏州的人投降了晋朝。晋军攻破了澶州,抓走了王彦章的妻儿,带回太原,还给了他们房子,生活条件非常好,还派人去劝降王彦章,结果王彦章直接把使者给杀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可是晋朝人还是怕王彦章留在梁朝,一心想把他拉拢过来,所以对他的家人更好。

梁朝丢了魏州和博州,跟晋军隔河对峙,彦章总是冲在最前面当先锋。后来他升迁,当上了汝州和郑州的防御使、匡国军的节度使、北面行营的副招讨使,又调到宣义军当节度使。那时候,晋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河北,用铁锁封锁了德胜口,还在黄河两岸修建了两座城池,叫做“夹寨”。可梁朝的末代皇帝昏庸无能,昏君身边尽是赵岩、张汉杰之流的小人当道,那些有经验的大臣和老将都被他们陷害,彦章虽然是招讨副使,可他的计策根本没人采纳。

龙德三年夏天,晋军攻占了郓州,梁朝的人民都吓坏了。宰相敬翔一看情况危急,竟然用绳子把自己靴子里的鞋带系紧了,偷偷进宫面见末代皇帝,哭着说:“先帝打天下的时候,都没觉得我这个臣子不行,我的计策他都采纳。现在强敌还没消灭,陛下却忽视我的建议,不用我,我还不如死了算了!”说完就要用绳子自尽。末代皇帝赶紧派人拦住他,问他想说什么。敬翔说:“情况太紧急了,非得靠彦章才行!” 末代皇帝这才召见彦章,任命他为招讨使,还让段凝当他的副手。末代皇帝问彦章啥时候能打败敌人,彦章回答说:“三天。” 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彦章接到命令,立刻出发,两天就赶到了滑州。他摆下酒宴款待大家,暗地里派人准备好船只在杨村,命令六百名士兵都拿着大斧头,带上冶炼工匠和鼓风用的炭火,顺着河水往下游走。彦章在酒宴上喝到一半,假装起身去换衣服,然后带领几千精兵,沿着河边向德胜城前进。船上的士兵迅速举起锁链烧断,然后用大斧砍断浮桥,彦章率领军队猛攻南城。浮桥一断,南城很快就攻破了,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

这时候,庄宗正在魏州,他让朱守殷守卫夹寨。听说彦章被任命为招讨使,庄宗吓了一跳,说:“彦章作战勇猛,我以前都得躲着他,守殷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不过彦章兵力少,擅长速战速决,他一定会猛攻我的南城。”于是庄宗立刻骑马去救援,走了二十里路,就接到夹寨的报告说:“彦章的军队已经到了!”等他赶到的时候,南城已经被攻破了。庄宗把北城的城墙拆掉做成木筏,从杨刘渡口下河,和彦章一起乘船在河上作战,双方各占一条河岸,每当船只相遇就开战,一天打了数十次。彦章到达杨刘,差点攻下那里。晋军在博州东岸筑起营垒,彦章率军攻打,没能攻下,又回过头去攻打杨刘,结果战败了。

这个时候,段凝已经起了异心,和赵岩、张汉杰暗中勾结。彦章为人刚正,痛恨梁朝势力一天天削弱,又嫉妒赵岩他们那些人的行为,曾经对人说过:“等我打败敌人回来,一定要诛杀这些奸臣,向天下人谢罪!”赵岩他们听说后很害怕,就和段凝一起全力打压彦章。彦章攻破南城后,他和段凝都分别向朝廷上报捷报,段凝派人把彦章的捷报藏起来,只上报自己的捷报。皇帝起初还有些怀疑,后来使者到了军营,只赏赐了段凝,却没有赏赐彦章,士兵们都很失望。等到杨刘战败后,段凝上书说:“彦章饮酒轻敌,才导致战败。”赵岩他们则日夜在皇帝面前中伤彦章,结果彦章被罢免了职务,段凝被任命为招讨使。彦章急忙赶回京城面见皇帝,用笏板在地上画图,陈述自己胜败的经过,赵岩他们却唆使有关部门指责彦章不恭敬,把他勒令回家。

唐朝军队攻打兖州,皇帝让王彦章去守东路。那时候,梁国的精兵强将都归段凝指挥,京城里只有保銮手下的五百骑兵,都是新招募的,根本没法用,所以就交给王彦章,再让张汉杰监督他。

王彦章到了递坊,因为兵力太少打败仗了,就退守中都;又打败仗了,他和一百多名亲兵拼死抵抗。唐将夏鲁奇以前跟王彦章关系不错,认出了他的声音,说:“是王铁枪啊!”举起长矛刺他,王彦章受了重伤,马也倒下了,被俘虏了。

庄宗见到他,说:“你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今天服气了吧?”又说:“你这么善于打仗,为什么不守兖州却去守中都?中都城墙都没有,怎么固守呢?”王彦章回答说:“大事已成定局,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了!”庄宗心里有些同情,赐给他药,为他包扎伤口。王彦章是武将,不识字,经常用俗语劝诫别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忠义的行为,真是出于天性啊!

庄宗欣赏他的骁勇,想保全他的性命,派人去安慰劝说王彦章,王彦章谢绝说:“我跟陛下血战十多年了,现在兵败力竭,不死还能等什么?再说我受了梁国的恩惠,不死不能报答,怎么能早上侍奉梁国,晚上侍奉晋国呢?活着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庄宗又派明宗去劝说,王彦章因为伤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仰头看着明宗,叫他的小名说:“你不是邈佶烈吗?我怎么会苟且偷生呢?”于是被杀害了,享年六十一岁。晋高祖时,追赠王彦章为太师。

与王彦章同时代,有个叫裴约的人,是潞州的牙将。庄宗任命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裴约作为副将守卫泽州。李嗣昭死后,他的儿子李继韬率领泽州、潞州叛变投降梁国,裴约召集州里的人,哭着劝说他们说:“我为李家效力二十多年,看到他们分财物犒赏士兵,一心想报仇雪恨,不幸李嗣昭早逝。如今郎君父亲刚死未葬,你们违背君臣父子之义,我宁愿死在这里,也不能跟着你们投降梁国!”大家都感动得哭了。

梁朝派董璋带兵包围泽州,张约和泽州百姓一起抵抗,并向后唐庄宗求救。这时候,庄宗正在黄河边上跟梁军打仗,刚称帝不久,听说继韬叛变投降了梁朝,心里挺着急的。后来听说张约一个人没叛变,庄宗特别高兴,说:“我对继韬那么好,对张约也没亏待他,为什么张约能分清对错呢?”庄宗转头问符存审:“我不在乎把泽州送给梁朝,一个州城很容易再得到,但张约这样的人才难得啊!你办事利索,帮我把张约弄来!”符存审带着五千骑兵飞速赶到泽州,结果梁军已经攻破泽州了,张约被杀了。

周世宗时期,有个叫刘仁赡的人。刘仁赡字守惠,是彭城人。他父亲刘金,在杨行密手下做事,当过濠州和滁州刺史,以骁勇闻名。刘仁赡当将军,为人轻财重士,法令严明,略懂一些兵法。他先在南唐效力,做过左监门卫将军、黄州和袁州刺史,到哪儿都能把地方治理得很好。后来李景让他掌管亲军,又让他当武昌军节度使。周朝军队攻打淮南,先派李谷攻打寿春,李景派刘彦贞抵抗周军,并任命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李谷退守正阳浮桥,刘彦贞见周军撤退,以为周军胆怯,就赶紧追击。刘仁赡认为不应该追,刘彦贞不听,刘仁赡只能独自在城里防守。结果刘彦贞在正阳被打败了。

周世宗攻打寿州,重重包围,用方舟装载炮车,从淝河中间攻击城池;又捆扎几十万根巨大的竹竿,上面搭上屋顶,叫做“竹龙”,载着士兵攻城;还决堤放水,把水灌进淝河。周世宗想尽各种办法攻城,从正月攻打到四月都没攻下来。那年夏天特别热,又连下了十多天的大雨,周军的营寨积水几尺深,淮河和淝河暴涨,炮舟和竹龙都被冲到南岸,被李景的军队烧毁了,周军死了很多人。周世宗于是转向攻打濠梁,任命李重进为庐州、寿州招讨使。李景也派他的元帅齐王李景达等人在紫金山下设置营寨,夹击寿州城。但是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互相猜忌,不合作,刘仁赡多次请求出战,李景达都不答应,因此刘仁赡气愤忧愁,得了重病。

明年正月,皇上(世宗)又带兵到了淮河边上,把紫金山那些据点全给端了,还把他们修的那些路也给毁了。景国军队被打得大败,好多将领都被抓了。景国守卫广陵的冯延鲁、守光州的张绍、守舒州的周祚、守泰州的方讷、守泗州的范再遇这些人,不是逃跑了就是投降了,总之一个也守不住。就连景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吓坏了,赶紧上表称臣,说愿意割地赔款,表示诚意。可就刘仁赡一个人死活不肯投降,怎么也打不下来。皇上就让景国派来的使者孙晟他们到城下劝降,仁赡的儿子崇谏趁着他爹生病,想偷偷跟其他将领一起投降。结果仁赡一听,立马下令把他儿子给杀了!监军使周廷构在城门口哭着喊着要救他儿子,也没用。这下可把士兵们都感动哭了,一个个都愿意拼死守城。

三月,刘仁赡病得很重,已经认不出人了。他手下的副使孙羽就假造了仁赡的命令,把城池给投降了。皇上让人把仁赡抬到自己帐篷前,叹了口气,好半天没说话,然后赏了他玉带和御马,又让他回城里养病。当天,刘仁赡就去世了。皇上下了道圣旨,说:“刘仁赡对国家忠心耿耿,坚贞不屈,古往今来,有几个名臣能和他相比?我南征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多亏了他!”然后就追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可惜仁赡没来得及受封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

皇上派人去吊唁,丧事也由朝廷操办,追封他为彭城郡王,还把他的儿子刘崇赞任命为怀州刺史,并且赏赐给他们父子每人一套宅子。李景听说刘仁赡死了,也追赠他为太师。寿州原来的治所寿春,因为太难攻打,皇上就把城迁到了下蔡,并且把那里的军队改名叫忠正军,说:“这是为了表彰刘仁赡的忠义啊!”

哎,这梁朝的坏事做太多了!可是那些倒霉蛋,生在这个乱世,不做梁朝的臣子也行啊,但要是吃着人家的俸禄,就必须为人家卖命!像王彦章那样,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王仁赡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都杀了他儿子了,难道临死了还会叛变吗?现在《周世宗实录》上记载王仁赡写了降书,其实那是他副使孙羽他们干的!

在周世宗当政的时候,王环担任蜀州秦州的守将,周世宗攻打他很久都没拿下,王环最后因为兵力不足投降了。周世宗虽然很惋惜他忠心耿耿,但也只封他做了大将军。你看周世宗对待王环和王仁赡的态度差别这么大,再看看那降书的内容,就能知道王仁赡根本就没投降!自古以来,忠臣义士真是太难得了!五代十国那么乱,这三个人,有的出身士兵,有的出身伪朝的官员,真是让人感慨啊!真是让人感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