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字信通,是光州固始人。他爸爸王恁,世代务农。他哥哥王潮,做过县里的一个小官。唐朝末年,各地盗匪四起,寿州人王绪攻占了固始县。王绪听说王潮兄弟俩很勇敢,就把他们招进了军队,让王潮当了个军官。那时候,蔡州的秦宗权正在招兵买马壮大军队,他就任命王绪当光州刺史,让他带兵去一起攻打黄巢。王绪磨磨蹭蹭不肯去,秦宗权就派兵攻打他。王绪带着部队往南逃窜,一路烧杀抢掠,从南康进入临汀,攻占了漳浦,手下聚集了数万兵马。
王绪这个人特别猜忌,手底下有才能的将领,很多都被他找借口杀掉了,王潮也挺害怕的。军队驻扎在南安的时候,王潮跟他的前锋将领说:“我们这些人抛弃了坟墓、妻子出来当强盗,都是被王绪逼的,根本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啊!现在王绪这么狠毒多疑,有才能的将领都活不下来,我们连能不能活到明天都不知道,更别提想干出什么大事了!”前锋将领一听,顿时明白了,和王潮抱头痛哭。然后他们挑选了几十个精壮的士兵,埋伏在竹林里,等王绪来了,就冲出来抓住他,关进了军营。后来王绪自杀了。
王绪死了之后,前锋将领说:“生我的恩人就是王潮啊!”于是就拥立王潮当了他们的首领。那时候,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得无厌,残暴统治,泉州百姓受尽了苦头。听说王潮的军队纪律严明,正打到泉州地界,泉州的乡绅们就纷纷出来拦住王潮,请求他留下。王潮就带兵包围了廖彦若,一年多后攻下了泉州。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推荐王潮担任泉州刺史。景福元年,陈岩死了,他的女婿范晖自称留守。王潮派王审知去攻打范晖,打了很久都没打下来,士兵伤亡惨重,王审知请求撤兵,王潮不同意。王审知又请求王潮亲自带兵,并且增兵,王潮回答说:“兵和将都快要用完了,我亲自去!”王审知于是亲自督促士兵作战,最终攻破了范晖的防线,范晖被杀死了。唐朝朝廷就封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则任命王审知为副使。
话说王审知,长得高大威猛,鼻子高挺,嘴巴方正,平时骑着白马,军中都叫他“白马三郎”。乾宁四年,潮州发生兵变,王审知临危受命,站了出来。后来唐朝把福州设为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节度使,一路升迁,最后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被封为琅琊王。唐朝灭亡后,梁太祖又任命他为中书令,封他为闽王,还把福州升格为大都督府。那时候,杨行密占据着江淮地区,王审知每年都派使者乘船出海,到登州、莱州向梁朝进贡。不过,海上风险很大,经常有十三四艘船在航海途中沉没。
王审知虽然是从盗贼起家的,但他为人节俭,待人谦逊,很尊重那些有才能的人。唐朝宰相王溥的儿子王淡,唐朝宰相杨涉的堂弟杨沂,还有唐朝著名的进士徐寅,都投靠王审知,并在他的手下做官。他还兴办了四所学校,用来教育福建的优秀人才,并且招揽海上的蛮夷商贾来福建经商。有一次,海上黄崎附近,风浪特别大,阴沉沉的,一天晚上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结果奇迹般地开辟出了一条港口。闽地百姓都认为这是王审知德政的功劳,便把这个港口叫做甘棠港。
王审知在同光三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他的儿子王延翰继承了他的位置。
王延翰,字子逸,是王审知的长子。同光四年,唐朝任命王延翰为节度使。这一年,后唐庄宗被杀,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王延翰就拿来司马迁《史记》里关于闽越王无诸的记载,给他的将领们看,说:“闽地自古以来就是个王国,我现在不称王,还等什么呢?”于是,军中的将领们纷纷上书劝他称王。十月,王延翰正式建国称王,但仍然沿用唐朝的年号。
王延翰长得高大英俊,皮肤白皙,像玉一样。但是他的妻子崔氏为人粗俗放荡,王延翰却管不住她。王审知去世还没过多久,王延翰就撤掉了灵堂的祭奠用品,还广选良家女子做妾。崔氏性情嫉妒,那些长得漂亮的良家女子,都被她关进偏房,用粗大的绳索捆绑起来,还用刻成手的木头打她们的脸,甚至用铁锥刺她们。一年之内,就有八十四个女子死在了崔氏的手里。后来,崔氏自己也病死了,人们都说这是那些死去的女子报复她的结果。
我听说,养子建州刺史延禀,本来姓周,从他被认作养子开始就和延翰不对付。延翰当上王之后,把弟弟延钧任命为泉州刺史,延钧很生气。于是兄弟俩就密谋造反。十二月,延禀和延钧都带兵攻打,抓住了延翰并杀了他。然后延钧当了王,改名叫王鏻。
王鏻是养父的次子。唐朝皇帝马上封他为节度使,后来又升官加爵,做到检校太师、中书令,最后封他为闽王。当初,延禀和王鏻合谋杀害延翰的时候,延禀的军队先到了,已经抓住并杀死了延翰,王鏻的军队才到。延禀因为自己是养子,就推举王鏻当了王。延禀回到建州后,王鏻在郊外为他饯行,延禀临别时对王鏻说:“好好继承先王的遗志,别让我这个老兄再来一趟!”王鏻记住了这句话。
长兴二年,延禀带兵攻打王鏻,攻击他的西门,还让儿子延继雄从海上攻击南门。王鏻派王仁达去抵挡。王仁达把伏兵藏在船里,假装举起白旗投降,延继雄信以为真,上了船,伏兵突然袭击,刺杀了延继雄,把他的脑袋挂在西门上。延禀的军队看到这一幕都溃逃了,延禀也被抓住了。王鏻嘲讽他说:“我不能继承先王的遗志,果然还得劳烦老兄再来一趟!”延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是就被杀了。延禀的儿子延继升守着建州,听说父亲战败的消息后,就逃到了钱塘。
长兴三年,王鏻上书说:“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镠都做过尚书令,现在他们都死了,请封我为尚书令。”唐朝皇帝没理他,王鏻于是就停止了向朝廷进贡。
这哥们儿,王审知啊,特别迷信鬼神和道家的那一套。有个道士叫陈守元,用一些旁门左道的手段骗取了王审知的信任,还建了个豪华的宫殿住进去。陈守元跟王审知说:“宝皇(指神仙)下令,您老暂时让出王位,以后还能当六十年皇帝呢!”王审知一听,还挺高兴,就爽快地把位置让给了儿子王继鹏,让他暂时管着府里的事。
过了一阵子,王审知又重新当上了王,然后派陈守元去问宝皇:“六十年后,我咋整啊?”陈守元回来转述宝皇的话说:“六十年后,你就能成大罗金仙了!”这下王审知彻底信了,立马登基当了皇帝,还接受了宝皇的册封,得到了宝皇赐予的黄龙真身像和宅邸,改元为龙启,国号闽。他还追封他爹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建了五座祖庙,设立了各种官职,把福州改名为长乐府,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但是,福建这地方地盘小,国家收入不够用,王审知就派中军使薛文杰去负责国家财政。这薛文杰呢,特别喜欢查老百姓那些见不得人的事,逮着有钱人就往死里整,给他们安上罪名,然后把他们的家产都抄没充公,用来填补国库。福建百姓都恨死他了!他还推荐了一个妖巫叫徐彦,跟王审知说:“陛下,您身边好多奸臣,如果不问问鬼神,以后肯定要出乱子!”王审知就让徐彦在宫里做法事,跟鬼神沟通。
文杰和内枢密使吴英不对付,吴英生病告假。文杰就对吴英说:“皇上让你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你却经常告假,皇上恐怕要罢免你了。”吴英问:“那怎么办?”文杰就教吴英说:“如果皇上派人来问你的病情,你就说‘只是头痛,没有其他毛病’。”吴英觉得有道理。
第二天,宦官王鏻派巫师去查看吴英的病情,巫师回来报告说:“我进了北庙,看见吴英被崇顺王审问,崇顺王问他:‘你胆敢谋反?’然后用金槌击打他的头。”王鏻把巫师的话告诉了文杰,文杰说:“这不可信,应该问问他的病情如何。”王鏻派人去问吴英,吴英说:“头痛。”王鏻信以为真,于是把吴英下狱,命令文杰弹劾他。吴英自己承认了罪状,被处死了。吴英曾经统领闽地军队,深得士兵的爱戴,士兵们听说吴英死了,都很愤怒。
这一年,吴人攻打建州,王鏻派他的将领王延宗去救援,可是士兵们在路上不肯前进,说:“只有文杰来了,我们才前进。”王鏻舍不得用文杰,他的儿子王继鹏请求用文杰来解决困境,于是用囚车送文杰去了军中。文杰擅长占卜,自己占卜说:“三天后就没有危险了。”送文杰的人听说后,就日夜兼程,两天就赶到了。士兵们非常高兴,结果却把文杰在集市上处死了,闽地百姓争着扔瓦块石头,把他碎尸而食,顷刻间就吃光了。第二天,王鏻派来的使者到了,要赦免文杰,但已经来不及了。当初,文杰为王鏻制造囚车,认为古代的囚车设计粗陋,于是重新设计,让囚车上下都通透,中间用铁刺向内,稍有动作就会被刺到。囚车造好后,文杰首先受到了它的毒害。
龙启三年,改元永和。王仁达因为杀了延禀而得到王鏻的赏识,掌管亲兵,王鏻心里忌惮他,曾经问王仁达说:“赵高指鹿为马,愚弄秦二世,真的有这事吗?”王仁达说:“秦二世愚蠢,所以赵高才能指鹿为马,不是赵高能愚弄秦二世。如今陛下英明,朝廷官员不到一百人,您的起居动静,陛下都知道,谁敢专权,就灭他三族。”王鏻很羞愧,赏赐给他金帛以安慰他。王仁达退下后对人说:“王仁达的智谋,在我这一代可以用,不能让他成为后世的祸患。”最终还是诬陷他,杀了他。
皇帝的原配妻子去世得早,续弦的金氏贤惠却不受宠。皇帝却看上了宫女金凤,其实她姓陈,皇帝很宠爱她,最后立她为皇后。一开始,皇帝有个很受宠的男宠叫归守明,因为长得好看而得宠,大家都叫他“归郎”。后来皇帝得了风疾,陈皇后和归郎就偷偷搞到一起了。还有一个叫李可殷的百工院使,也通过归郎和陈皇后勾搭上了。皇帝还让人做了顶九龙帐,老百姓都唱着歌讽刺:“谁说九龙帐是九条龙?其实里面只藏着一个归郎!”
皇帝有个宫女叫春燕,长得也漂亮,他的长子继鹏看上了春燕,还和她发生了关系。皇帝那时候已经病了,继鹏就利用陈皇后求皇帝把春燕赐给他。皇帝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答应了。皇帝的二儿子继鹏很生气,就计划杀了继鹏。继鹏害怕了,就和皇城使李仿一起合谋要干掉他哥哥。那年十月,皇帝在大酺殿设宴款待军队,席间皇帝突然昏迷不醒,说看见延禀来了(延禀指某种征兆)。李仿以为皇帝病得很重,就先派人把李可殷杀在了家里。第二天早上,皇帝却没事了,问李仿为什么要杀李可殷,李仿吓得赶紧跑了,和继鹏一起带着皇城卫士冲进了宫里。皇帝听到吵闹声,赶紧躲进了九龙帐。卫士们刺杀皇帝,但没刺死,宫女们不忍心看他受苦,就帮他结束了痛苦。后来,继鹏、陈皇后和归郎都被李仿杀掉了。皇帝在位十年就被杀了,死后被谥号为惠皇帝,庙号太宗。
继鹏是皇帝的长子。继鹏当了皇帝后,改名为昶,改元为通文,还让李仿负责六军诸卫的事务。李仿犯了弑君的大罪,虽然立了继鹏为帝,心里却一直提心吊胆,养了很多死士以防万一。继鹏很担心李仿,就趁着犒赏军队的时候,埋伏兵士抓住了李仿,把他杀了,还在闹市里示众。李仿手下的几千个士兵叛乱,放火烧了启圣门,抢回了李仿的首级,逃到了钱塘。
公元935年,闽王王延昶派使者去洛阳朝贡朝廷。晋高祖石敬瑭派散骑常侍卢损带着册封诏书,册封王延昶为闽王,并封他的儿子王继恭为临海郡王。卢损到了福建,王延昶却称病不见,只让王继恭出来接待。后来,王延昶又派中书舍人刘乙去馆驿慰问卢损。刘乙穿着华丽的官服,出行排场很大。有一天,卢损在路上碰见刘乙,却发现他穿着粗布衣服,穿着简陋的鞋子。卢损派人责备刘乙说:“凤阁舍人,怎么穿得这么寒酸?”刘乙羞愧地用手捂着脸跑了。王延昶听说后,很生气,认为卢损侮辱了他的使臣。卢损回京后,王延昶没说什么。
但是,王继恭却派他的属下郑元弼跟着卢损回洛阳进贡物品,还给晋朝大臣写信,表达王延昶想和晋朝以敌国礼仪交往的意思。石敬瑭很生气,认为王延昶太不尊重朝廷,下诏书公开谴责他的罪行,并且拒收他的贡品。兵部员外郎李知损上书请求没收贡品,并且将使者关押起来。于是,郑元弼被关进了监狱。审问的时候,郑元弼伏在地上说:“闽王是蛮夷之主,不懂礼仪,陛下正想以诚信来感化远方的人,我奉命行事,行为不当,愿意接受处罚,来赎闽王的罪过。”石敬瑭就赦免了郑元弼,让他回去了。
王延昶很喜欢巫术,他封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又封陈守元为天师。一个名叫林兴的妖人,凭借巫术得到王延昶的宠信,王延昶的大小事情都要先问问林兴,说是宝皇(神灵)的旨意才能决定。陈守元教王延昶建造三清台,三层楼高,用几千斤黄金铸造宝皇、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的像,每天焚烧几斤龙脑香、沉香等名贵香料,在台下奏乐,日夜不停,说这样可以炼成大还丹。三年夏天,王延昶宫中出现彩虹,林兴说神灵托梦说:“这是宗室将要造反的征兆!”于是王延昶就命令林兴率领壮士杀死了王审知(王延昶的祖父)的儿子王延武、王延望以及他们的五个儿子。后来林兴的事情败露,也被杀了。王延昶更加迷信和荒唐,他立自己的父亲的婢女春燕为淑妃,后来又立她为皇后。他还派医生陈究拿着空头文书卖官鬻爵。
弟弟司马昶接替司马严管理六军和诸卫,司马昶怀疑弟弟的能力,把他撤职了,换上了另一个弟弟司马继镛,并且招募勇士组成宸卫来保护自己,对宸卫的赏赐特别优厚,比其他军队多得多。控鹤都将连重遇和拱宸都将朱文进都因此而对司马昶心怀不满,他们的军队也因此士气低落。
那年夏天,有算命的说司马昶宫里要出事,司马昶就搬到南宫避难。结果宫里真的起火了,司马昶怀疑是连重遇的士兵纵火。内学士陈郯平时很会拍马屁,深得司马昶信任,司马昶把这事告诉了他,陈郯却把这事告诉了连重遇。连重遇害怕了,当夜就率领卫兵放火烧了南宫。司马昶带着心爱的姬妾、子女和黄门卫士,冲破城门逃了出去,在野外过了一夜。连重遇迎接司马延义登基。司马延义命令他儿子司马继业带兵去追杀司马昶,追上了,射死了好几个人。司马昶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把弓扔在地上,司马继业捡起弓杀了他,他的妻子儿女也都死光了,一个不剩。司马延义继位,追谥司马昶为康宗。
司马延义是司马炎最小的儿子。他继位后,改名为司马曦,派使者向晋朝进贡,改元永隆,铸造大型铁钱,一枚当十枚。司马曦从小就倔强难管,他当王的时候,司马炎经常压制他,司马曦也害怕司马炎,不敢有什么举动。新罗曾派使者到闽国来,进贡宝剑,司马炎把宝剑拿给司马曦看,问:“这剑拿来做什么?”司马曦说:“不忠不孝的人,就砍了他!”司马曦在一旁脸色都变了。司马曦继位后,新罗又献上了宝剑,司马曦想起司马炎以前说过的话,而司马炎已经死了,他下令掘开司马炎的坟墓,戮尸泄愤。司马炎的尸体面容如生,鲜血染红了全身。
泉州刺史余廷英曾经假借司马曦的命令,抢掠良家子弟,司马曦很生气,召来御史要弹劾他。余廷英赶紧送来上千万的宴席钱,司马曦问:“皇后的土贡呢?”余廷英又献上上千万的皇后钱,这才免于被弹劾。司马曦有一次嫁女儿,朝中大臣有不来祝贺的,他就下令鞭打他们。御史中丞刘赞因为没有纠举这些行为,将要被鞭打,谏议大夫郑元弼极力劝谏,司马曦问郑元弼:“你比得上魏郑公吗?竟然敢大胆劝谏!”郑元弼说:“陛下像唐太宗,臣做魏郑公也足够了。”司马曦很高兴,于是免了刘赞的鞭打。
唐昭宗李晔的弟弟李延政被封为建州节度使,还被封为富沙王。自从李晔当上皇帝后,兄弟俩关系一直不好,多次发生兵戎相见的情况。李晔因此很讨厌自己的宗室兄弟,动不动就找个理由把他们杀掉。谏议大夫黄峻,冒着风险,抱着棺材跑到朝堂上极力劝谏李晔,结果李晔勃然大怒,把他贬到漳州当个小小的司户参军。 后来,校书郎陈光逸上书,列举了李晔的五十多条罪状,李晔下令卫兵把他狠狠地鞭打了一百下,陈光逸竟然没死!然后李晔又让人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把他吊在树上,好半天他才断气。
国计使陈匡范献上了一种新的税收计算方法,李晔当时夸他说是“国宝级人才”。可是后来,一年下来,税收根本达不到陈匡范预估的数额,李晔就向老百姓借钱来凑数。陈匡范为此忧虑过度,竟然气死了。后来,事情败露,大家知道了李晔是向老百姓借钱来充数的,于是人们挖开陈匡范的棺材,把他的尸体砍成几块,扔到水里去了。李晔这个人本来就残暴淫虐,他的妻子李氏更是个泼辣又嗜酒的女人,而贤妃尚氏长得漂亮,很受李晔宠爱。李晔的侄子李仁遇长得好看,被李晔宠幸,还被重用当了宰相。李晔经常牛饮,大臣们陪着他喝酒,他喝醉了就控制不住自己,要是有人敢告状,或者私下里不喝酒,他就把人杀了。他的儿子李继柔因为不喝酒,李晔还杀了他身边的一个侍从。
李重遇杀了李昶之后,害怕被百姓讨伐,就和朱文进结成姻亲来巩固自己的势力。李晔心里怀疑他们,经常用话讽刺李重遇等人,李重遇等人吓得眼泪汪汪地为自己辩解。李氏嫉妒尚妃受宠,想谋害李晔,然后扶持自己的儿子李亚澄当皇帝,于是就派人对李重遇等人说:“皇上对你们两位很不满,你们怎么办呢?”李重遇等人吓得不轻。唐昭宗李晔在位六年三月的时候,出去游玩,喝醉了酒回来,李重遇等人派人把他从马上拉下来杀死了,死后被谥号为景宗。
李延政是李晔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晔当皇帝后,因为荒淫残暴,李延政多次写信劝谏他。李晔大怒,派杜建崇去监视李延政的军队,李延政把杜建崇赶走了。于是李晔兴兵攻打李延政,结果被李延政打败了。李延政于是以建州建立了殷国,改元天德。
明年,连重遇杀了王曦。他召集福建的群臣宣布说:“以前太祖武皇帝亲自冒着箭石的危险,才开创了福建,可是他的子孙却淫虐不道。现在老天厌恶王氏,百姓也忍无可忍了,我们应该寻找有德行的人来安定这片土地。”群臣都没敢说话,于是大家拥立朱文进上殿,率领百官朝北面朝拜他。文进任命连重遇掌管六军诸卫的事务,把福州的王氏子弟,不管大小都杀光了。然后任命黄绍颇守泉州,程赟守漳州,许文缜守汀州,改用晋朝的年号,这时候是后唐开运元年。
泉州的军将留从效骗泉州百姓说:“富沙王(指连重遇)的军队已经攻下福州了,我们世代都是王氏的臣子,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去事奉叛贼呢?”泉州百姓一起杀了黄绍颇,拥立王继勋当刺史。漳州听说后,也杀了程赟,拥立王继成当刺史,这两人都是王氏的子弟。许文缜害怕了,就带着汀州投降了连重遇。连重遇已经得到了三州,又杀了朱文进,把他的头送到建州邀功请赏。福州的裨将林仁翰又杀了连重遇,打算迎接连重遇投降的延政到福州来。
这时候,南唐的李景听说福建大乱,就派兵来攻打。连重遇派他的堂兄弟继昌守福州,而南唐的军队正猛攻连重遇,福州将领李仁达对他的部下说:“唐军正在攻打建州,富沙王(指连重遇)都自身难保了,还能保住这块土地吗?”于是他就抓了继昌杀了,想自己当老大,但害怕大家不拥护他,就找来雪峰寺的和尚卓俨明,向大家宣布说:“这个人非常人!”然后给他穿上衮冕,率领将士们朝北面朝拜他。后来他又杀了卓俨明,自己当了老大,向李景进贡,李景任命李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还改了他的名字叫弘义。而南唐军队攻破了建州,把连重遇的家族迁到金陵,封为鄱阳王。这一年是南唐保大四年。
留从效跟着李景投降了南唐,李景派王继勋送他去金陵。李景把泉州改名叫清源军,还任命留从效当节度使。李景打败了延政之后,派人去请李仁达进京,李仁达不肯去,就投降了吴越国。而留从效呢,也赶走了李景的守军,占据了泉州和漳州。李景居然还封留从效为晋江王。等到周世宗当政的时候,留从效派他的牙将蔡仲兴假扮商人,偷偷摸摸地跑到京城,想让泉州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当时周世宗跟南唐的李景约定以长江为界,所以没答应留从效的请求,留从效继续臣服于南唐。他后来的事迹,史书上都有记载。
晋开运三年,也就是南唐保大四年,那一年是丙午年。这一年,李景的军队攻破了建州,王氏闽国灭亡了。《江南录》上说:“保大三年,南唐俘虏了王氏家族的人,迁到金陵。”这是错的。根据史料记载,王潮是在唐朝景福元年进入福州,被任命为观察使。后人记载的时候,就用“骑马来,骑马去”的预言作为依据,所以就认为王潮是在光启二年丙午年当上泉州刺史的,到保大四年,又逢丙午年灭亡,一共是六十一年的时间。但是,王氏家族真正控制闽国的时间,应该从景福元年算起,实际上只有五十五年。现在很多史书都记载闽国灭亡是在丙午年,这是对的。但是关于闽国建立的年份,因为牵扯到那个预言,所以就错了。《江南录》又把闽国灭亡的年份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