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兴,字贻孙,是陕西省陕州硖石人。他本来叫高季昌,因为避唐朝献祖的庙号讳,才改名叫高季兴。年轻的时候,他在汴州一个叫李让的富人家里当仆人。梁太祖朱温刚开始镇守宣武军的时候,李让花钱巴结他,把高季兴送给了朱温,当作儿子养,还给他改名叫朱友让。 高季兴因为这个“朱友让”的身份,得以见到朱温。朱温很欣赏他的才能,就让朱友让把高季兴当亲儿子养着,高季兴于是就冒用了朱姓,被任命为制胜军使,后来又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天复二年,梁军攻打凤翔,李茂贞死守不出。梁太祖朱温正打算收兵回河中,高季兴却站出来说:“天下英雄豪杰都在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已经一年了!现在岐州人已经疲惫不堪了,很快就能攻破,大王您担心的是,他们闭门不出,耗尽我们的兵力,这反而是可以利用的计策啊!”朱温被他的话打动了,就让高季兴去招募勇敢的士兵。高季兴找到了一个叫马景的骑兵,把计策告诉了他,然后带他去见朱温。马景说:“这一去,可能回不来了,请您帮我照顾我的家人。”朱温心里很难过,想劝他别去,但马景坚持要去,于是就去了。马景带着几匹马飞快地跑到城门口,喊着:“梁军要撤兵了,先锋部队已经走了!”岐州人信以为真,打开城门追击梁军,梁军就趁机杀入城内,杀了九千多人,马景也战死了。后来李茂贞和梁朝讲和,唐昭宗复位后,追赠马景官职,谥号为“忠壮”。高季兴因为这件事名声大噪。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宋州刺史。后来又参与攻打青州的战役,之后调任颍州防御使,并且恢复了高姓。
唐朝末年,襄州的赵匡凝攻破了雷彦恭在荆南的势力,让他的弟弟赵匡明留守。后来梁军攻破了襄州,赵匡凝逃到吴国,赵匡明逃到蜀国,于是梁朝就让高季兴担任荆南节度观察留后。开平元年,高季兴被任命为节度使。第二年,又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荆南节度管辖十个州,在唐朝末年,一直被各路军队侵扰,高季兴刚到的时候,只剩下江陵一座城池,战火过后,城里一片萧条。高季兴招兵买马,安抚百姓,很多人都归附了他,他还重用了倪可福、鲍唐等将领,以及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文臣。
高祖皇帝驾崩了,季兴看到后梁一天天衰弱下去,就开始琢磨着要保存实力,避免卷入战乱。于是他加紧修筑城墙和护城河,建造高大的瞭望塔和防御工事。后来,他带兵攻打归州和峡州,结果被蜀地的将领王宗寿打败了。 他又兴兵,对外宣称要帮助后梁打晋国,以此为借口入侵襄州,没想到却被孔勍打了个大败仗。 从那以后,他就干脆断绝了向后梁进贡纳税,好几年都没交了。
后梁的末代皇帝对季兴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甚至还封他为渤海王,并赏赐给他华丽的衮冕和佩剑。直到贞明三年,季兴才重新开始向后梁进贡。
梁朝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洛阳。他下诏安抚季兴,司空薰等人纷纷劝季兴进京朝见皇帝。但是,梁震认为这绝对不行,他说:“梁唐两国世仇,在黄河边上打了快二十年的仗,现在皇上刚灭了梁朝,大王您是梁朝的旧臣,手里握着强大的军队,驻守着重要的城池,这时候进京,岂不是自投罗网,成了俘虏吗?”季兴没听他们的,只带了两个儿子和三百名骑兵做护卫,去洛阳朝见唐庄宗。
庄宗本来想把季兴扣下,结果郭崇韬劝谏说:“唐朝刚刚灭了梁朝,才刚刚取得天下,应该以诚信示人,现在各地的诸侯都纷纷进贡,大多只是派子弟或官员前来,而季兴却亲自来朝见,这可是给其他诸侯做了个榜样啊!应该对他优礼有加,以此来鼓励其他诸侯效仿。要是把他扣下,天下人就会觉得我们唐朝小气,还会让其他诸侯望而却步,这可不行!”庄宗听了郭崇韬的话,就打消了扣留季兴的念头,厚待他一番后便放他回去了。
庄宗曾经问季兴:“我已经灭了梁朝,打算攻打吴国和蜀国,你觉得应该先打哪个?”季兴回答说:“应该先打蜀国,我愿意带我的军队打头阵。”庄宗非常高兴,拍着季兴的背说:“好!”季兴就让人把庄宗拍他背的手印绣在了衣服上,当成荣耀的纪念带回了家。季兴走后,庄宗后悔放他走了,就秘密派襄州刺史刘训去暗杀他。季兴走到襄州的时候,心里感觉不对劲,半夜就偷偷地翻墙逃跑了。他刚走,唐庄宗的密旨就到了。
季兴回到南平后对梁震说:“我不听你的话,差点就回不来了!”然后他又说:“我这次出门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去洛阳朝见,二是回来后被放了。再说,皇上当初打了那么多胜仗才拿下河南,跟功臣们吹嘘的时候,还夸耀自己手抄《春秋》;还说‘我是在手指上得天下的’!他这么骄傲自大,又沉迷于打猎游玩,政事都荒废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同光三年,季兴被封为南平王。魏王继岌攻破蜀国后,缴获了四十多万两金银财宝,正从三峡往下游运送,这时,唐庄宗的危机出现了。季兴听说京城出事了,就把蜀国的财物全部扣留下来,还杀了押运财物的使者韩珙等十多人。
一开始,唐朝军队攻打蜀国,季兴请求用他管辖地区的军队攻打夔州、忠州、万州、归州、峡州等地。于是,唐朝任命季兴为峡路东南面招讨使。但是,季兴并没有真的带兵出征。等到魏王攻破蜀国,明宗继位后,季兴又请求把夔州等地划归他管辖。唐朝大臣认为季兴之前请求带兵攻打那些州,结果却没打仗,所以没答应他。季兴多次请求,唐朝虽然不情愿,最终还是同意了。但是,唐朝还是自己任命了那些州的刺史,季兴拒绝接受。
后来,明宗派襄州的刘训当招讨使去攻打季兴,结果没成功。唐朝其他的将领在西方攻克了夔州、忠州、万州三州。季兴于是把荆州、归州、峡州三州献给了吴国,吴国封季兴为秦王。天成三年冬天,季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武信。季兴有九个儿子,长子从诲继承了他的爵位。
从诲字遵圣。季兴在世的时候,从诲到梁国做供奉官,后来升迁到鞍辔库使,请假回家探望父亲。季兴就把他留在身边,任命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季兴死后,吴国任命从诲为荆南节度使。从诲因为父亲与唐朝决裂,害怕唐朝再次讨伐,就派使者去楚国求助。楚王马殷替他向唐朝求情,从诲也派押衙刘知谦进献表文归顺,并献上赎罪银三千两,明宗接受了。长兴元年正月,唐朝任命从诲为节度使,追封季兴为楚王,谥号武信。三年后,封从诲为渤海王。应顺元年,又封从诲为南平王。
从诲为人精明,很会耍手段。晋高祖派翰林学士陶谷去做从诲生日的使臣。从诲在望沙楼设宴款待陶谷,并在楼下摆列许多战船,对陶谷说:“吴国和蜀国很久没臣服了,我想加强军事力量,练习水战,以应对将来可能的战争。”陶谷回朝后,把从诲的话都告诉了晋高祖,晋高祖非常高兴,又派人送去百匹战马和铠甲。后来,襄州的安从进叛乱,想拉拢从诲一起对抗朝廷。从诲表面上拒绝,暗地里却与安从进勾结。晋朝军队讨伐安从进,从诲派将领李端率领水军支援安从进。安从进被杀后,从诲请求把郢州划归他管辖,高祖没有答应。
契丹灭了后晋,刘邦(汉高祖)在太原起兵。从诲派人去跟刘邦说好话,献上表章劝他称帝,还说如果汉朝能得到天下,希望把郢州划给他们。刘邦表面上答应了。后来刘邦进了汴州(今开封),从诲又派使者去进贡,顺便又提起了要郢州的事,结果刘邦没给。从诲很生气,就带兵攻打郢州,结果被郢州刺史尹实打败了。
汉朝派国子祭酒田敏出使楚国,路过荆南。从诲就问田敏汉朝的情况,觉得契丹灭了后晋后,汉朝的兵力和粮食应该都耗尽了,想以此来嘲讽田敏。田敏回答说:“杜重威把后晋所有的兵器铠甲都献给了契丹,契丹把他们安置在镇州,他们从来没向北打仗,所以后晋的军队其实都归汉朝所有了。”从诲听了很不高兴。田敏送给了从诲一套刻印的《五经》,从诲谢绝说:“我所了解的,不过就是《孝经》十八章而已。”田敏说:“最高的道德和道理,在这十八章里就足够了。”然后田敏背诵了《诸侯章》里的一段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从诲觉得这是在讽刺自己,就用大酒杯罚田敏喝酒。
荆南地小兵少,夹在吴国和楚国之间,是个小国家。自从吴国称帝后,南汉、闽国、楚国都奉梁朝为正朔,每年按时进贡,都要路过荆南。从诲和他的前任季兴经常拦截这些使者的队伍,抢夺他们的财物。其他国家就写信责备他们,甚至出兵讨伐,但荆南总是把抢来的东西还回去,还一点都不觉得羞愧。后来南汉、闽国、蜀国都称帝了,从诲都向他们称臣,因为他看重他们的赏赐。当地老百姓有个说法,说那些抢夺东西却毫无羞耻感的人叫“赖子”,也就是无赖的意思,所以其他国家都叫他“高赖子”。
从诲因为没得到郢州,就和汉朝断绝了关系。过了一年多,他又重新进贡。乾祐元年十月,他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赠为尚书令,谥号为文献。他的儿子保融继位。从诲有十五个儿子,老大叫保勋,老二叫保正,保融是第三个儿子,不知道他为什么能继承王位。
保融,字德长,一开始担任节度副使,兼任峡州刺史。他哥哥从诲死后,保融升任节度使。广顺元年,被封为渤海郡王;显德元年,又升为南平王。后来后周世宗征讨淮南,保融派指挥使魏璘率领三千兵马从夏口出兵支援。他还派使者刘扶带着国书去劝说南唐投降。李景最终称臣,世宗皇帝看到保融送来的国书,非常高兴,赏赐了他一百匹绢。荆南地区自从后唐以来,经常好几年才向朝廷进贡一次,中间还断贡过两次。可是到了世宗时期,每年都按时进贡了。保融认为,那些器械、金银财宝都是土地上产出的东西,不足以表达忠诚,于是派弟弟保绅去朝廷朝见,世宗皇帝更加赞赏他。
之前,季兴当政的时候,后梁给他的军队五千人当牙兵,吃喝穿戴都由后梁供给。到了后梁明宗时期,每年还给一万三千石盐,后来就不再供应了。等到世宗平定淮南后,就命令泰州负责供应这些物资。
保融这个人性格比较迟缓,没什么才能,大小事情都交给他的弟弟保勖处理。他的堂叔从义曾经密谋造反,被同伙高知训告发,被流放到松滋后处死了。宋朝建立后,保融害怕,一年之内三次进贡表示臣服。建隆元年,保融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一岁,追赠太尉,谥号贞懿。他的弟弟保勖继位。
保勖,字省躬,是保融哥哥从诲的第十个儿子。保融死后,他继承了节度使的职位。三年后,保勖病重,对他的部将梁延嗣说:“我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兄弟们中谁能接替我的位置?”梁延嗣说:“您难道忘记贞懿王(保融)了吗?先王病重时,把军务都交给了您,现在先王的儿子继冲已经长大了。”保勖说:“你说的对。”于是把内外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了继冲。十一月,保勖去世,享年三十九岁,追赠侍中。保融的儿子继冲继位。
话说继冲字成和,他爹保勖去世后,继冲被朝廷任命为节度使。后来湖南节度使周行逢死了,他儿子周保权继位,手下的将领张文表造反了。宋太祖在建隆四年的时候,就派慕容延钊他们去平叛。慕容延钊想借道荆南,跟继冲约定军队在城外会合。继冲手下的一个大将李景威说:“这军队的事儿,变化多端,在城外约定,靠不住啊!应该严阵以待才对!” 结果判官孙光宪呵斥他说:“你一个峡江老百姓,懂什么成败?再说,自从周世宗的时候,咱们国家就想着统一全国了,何况现在是宋朝受命于天,是正义之师!哪能轻易抵挡呢!” 于是劝继冲撤掉斥候,打开府库等着,继冲觉得有道理。李景威气愤地说:“我的话没被采纳,大事要糟了,我还活着干嘛!”说完就自杀了。
慕容延钊的军队到了,继冲出城迎接,结果人家前锋部队直接就冲进了城里。继冲赶紧回去,一看旌旗招展,军队遍布街巷,吓坏了,连忙去见慕容延钊,交出了兵权印信。宋太祖后来还优待他,重新任命他为节度使。乾德元年,朝廷在南郊祭祀,继冲上书请求参加祭祀活动。九月,他带着奏章去祭祀三庙,还率领将士和家族五百多人进京朝拜,最后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然后去世了。孙光宪后来当上了黄州刺史,他的后事都记载在史书里。
从梁朝开平元年继冲镇守荆南,到宋朝乾德元年去世,一共五十七年,这个时间大家都记载的一致,非常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