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是沧州饶安县人。年轻的时候当骑兵将领,他和后来的晋高祖石敬瑭,一起在唐明宗手下当兵。
公元924年,契丹人入侵边境,唐明宗从涿州出兵迎战,结果打输了。唐军将领们都各自逃跑了,只有石敬瑭一个人还在拼命战斗,契丹军队逐渐合围,把他困住了。李琼拉住石敬瑭的衣服,和他一起逃走。跑到刘李河的时候,契丹追兵就要追上了,李琼先趟水游到南岸。石敬瑭到了河中央,马也累倒了,李琼用长矛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又把自己的马让给石敬瑭骑,自己步行保护着他,走了十多里路,才算安全脱险。
后来,唐明宗在魏州发生兵变,南下逃亡。李琼带着石敬瑭的三百骑兵,抢先赶到汴州。石敬瑭当上保义军节度使后,任命李琼为牙队指挥使。石敬瑭建立晋朝后,封李琼为护圣都虞候,赏赐了很多金银财宝,但是并没有给他官爵,李琼心里挺憋屈的。过了很久,才被封为宰相,兼任中二州刺史。
等到后唐出帝在位的时候,李琼被任命为棣州刺史。杨光远造反,写信拉拢李琼,李琼拒绝了他。后来,李琼又升迁为洺州团练使,之后又担任护圣右厢都指挥使。
等后晋灭亡,契丹人攻入京城,契丹人任命李琼为威州刺史。李琼走到郑州的时候,不幸遇到强盗,被杀害了。
刘景岩是延州人,家里本来就很有钱,经常用钱财结交达官贵人。他曾经给高万金当过手下,后来当上了丹州刺史。晋高祖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后唐的废帝下令征兵,七户人家出一个人当义兵。延州节度使杨汉章正要带乡民去京城,临走前,刘景岩派人煽动他们造反,义兵们杀了杨汉章,拥立刘景岩当了留后。晋高祖登基后,马上任命刘景岩为节度使。
刘景岩手下的幕僚熊皦,是个很聪明的人,暗中观察刘景岩,觉得他骄横跋扈,难以驾驭,担心他会生出异心,就想用好处来迷惑他。于是就对刘景岩说,边疆地区不能长久安定,给他出谋划策,说如何在边疆保住名声,获取利益。他建议刘景岩说邠州和泾州有很多好田地,收益能翻倍,应该多买田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刘景岩信以为真,一年多后,果然赚了不少钱。
刘景岩派熊皦去京城,熊皦趁机上奏说:“刘景岩不适合待在边疆,应该把他调到内地。”于是刘景岩就被调离了延州,先去了邠州,熊皦则升官做了补阙。没过多久,刘景岩又被调到保义,没多久又被调到武胜军。这时刘景岩才明白熊皦是在算计他,于是就诬告熊皦私藏了他的玉带,熊皦因此被贬到商州上津当县令。熊皦害怕刘景岩会加害他,就逃跑了,躲进了深山。
开运三年,刘景岩被免去武胜军的职务,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住在华州。契丹入侵京城,朝廷派周密镇守延州,刘景岩这才回到家乡。可是延州百姓赶走了周密,拥立了高允权。高允权的妻子刘氏,是刘景岩的孙女。刘景岩家里田地房屋很多,家奴众多,党项的豪族也在他家附近放牧,势力很大,刘景岩和他们来往密切,高允权对此很担心。
高允权的妻子每年回娘家探亲,刘景岩就对她说:“高郎只是个县令,却能控制整个州,他能保得住吗?”高允权很讨厌刘景岩,但又贪图他的田产房屋,于是就诬告刘景岩谋反,把他杀了,刘景岩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长子刘行琮,是德州刺史,后来被罢官留在京城,也被高允权杀害了。他的次子刘行谦,是高允权妻子的父亲,因为高允权上奏说他不是刘景岩的儿子,所以才免于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