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继英,这人是谁,咱也不知道。他做过梁朝和唐朝的官,当过绛州、冀州刺史,还做过北面水陆转运使、耀州团练使。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当皇帝的时候,他还当上了左监门卫上将军。娄继英的儿媳妇,是温延沼的女儿。温延沼他爹温韬,在明宗李嗣源时期被杀掉了,温延沼兄弟几个就只能在许州过着凄凄惨惨的日子,心里一直憋着火呢。
后来范延光造反了,娄继英有个弟弟在魏州当官,范延光派人用蜡丸书信招降娄继英。娄继英就派他儿媳妇温延沼去魏州见范延光。范延光可高兴了,给了温延沼信物,让他暗中图谋许州。温延沼和他兄弟温延浚、温延衮就拉拢了一千个亡命之徒,准备攻打许州。可许州节度使苌从简因为范延光造反的事,早就怀疑有人要里应外合,防备得特别严。温延沼还没来得及动手,范延光那蜡丸书信的事就泄露到京城了。娄继英吓得要死,坐立不安,就逃到许州去了。后唐高祖李存勖下诏书安慰他,让他回去继续当官,可娄继英害怕得不敢露面。
温家兄弟想杀了娄继英,好自己投靠范延光,但温延沼因为女儿的关系,下不去手。后来张从宾在洛阳造反了,温家兄弟就和娄继英一起投奔张从宾,到了汜水。娄继英知道温家兄弟一开始是想杀他的,就反过来在张从宾面前诬告温家兄弟,张从宾就把温家兄弟给杀了。张从宾兵败后,娄继英被杜重威给杀了。
安重荣,小名叫铁胡,是朔州人。他爷爷安从义做过利州刺史,他爹安全做过胜州刺史和振武马步军都指挥使。安重荣长得五大三粗,又擅长骑马射箭,当上了振武军的巡边指挥使。后唐高祖李存勖起兵太原的时候,派张颖暗中招降安重荣。安重荣他妈和他哥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安重荣已经答应张颖了。他妈和他哥合计着要杀了张颖,阻止安重荣。安重荣说:“先别急,我得给我妈卜个卦。”他在地上立了一支箭,一百步开外射中了,说:“石公(指李存勖)当天子,就能射中。”又立了一支箭,射中了,说:“我当节度使,就能射中。”两箭都射中了,他妈和他哥这才同意。安重荣就带着一千骑兵叛变,投奔了太原的李存勖。李存勖当了皇帝后,就封安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
石敬瑭,虽然是个粗鲁的武将,但却精通官场事务,下属没人敢欺骗他。曾经有一对夫妻告状,说他们的儿子不孝顺。石敬瑭拔出剑来交给孩子的父亲,让他杀了儿子。父亲哭着说:“我下不了手!”孩子的继母在一旁破口大骂,抢过剑把父亲赶走。石敬瑭问明情况后,大骂继母,然后下令把她射杀了。
石敬瑭出身军卒,突然暴富显贵。他看到唐朝的废帝和晋朝的高祖都是从藩镇起家称帝的,曾经对别人说过:“天子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出身吗?兵强马壮的人就能当天子!”虽然他心里有不臣之心,但还没找到机会发作。当时,晋高祖石敬瑭和契丹订立了父子关系,契丹人非常骄横,石敬瑭对他们越发恭敬。石敬瑭对此非常愤怒,认为“委屈中原来讨好蛮夷,压榨已经贫困的百姓,来满足契丹无止境的欲望,这是晋朝万世之耻!”他多次以此批评指责石敬瑭。
契丹使者来往经过镇州,石敬瑭就叉开腿,慢条斯理地辱骂他们,根本不给好脸色,甚至还抓起来杀了他们。当时,吐浑白氏部落臣服于契丹,受尽了契丹人的欺压,石敬瑭就诱骗他们进入关内。契丹多次派使者责备石敬瑭,并索要被杀的使者。石敬瑭对契丹使者毕恭毕敬,点头哈腰,接受责备,并用很多好话为自己辩解,却对石敬瑭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追究。于是,石敬瑭派供奉官张澄率领两千士兵搜捕并州、镇州、忻州、代州山谷中的吐浑人,把他们全部赶出塞外。吐浑人逃走后又回来,石敬瑭最终收留了他们,并招募亡命之徒,强迫百姓种植谷子,养马一万匹,他的行为越来越骄横。
后来,石敬瑭因为愤怒杀害了指挥使贾章,并诬陷他谋反。贾章的女儿年纪很小,石敬瑭想放了她,但贾章的女儿说:“我家三十口人都在战乱中死了,只剩下我和父亲,现在父亲死了,我怎么忍心独活,我愿意和父亲一起死!”于是石敬瑭把她杀了。镇州百姓因此敬佩贾章女儿的刚烈,并且预感到石敬瑭一定会失败。“石敬瑭已经非常骄奢淫逸,他认为金鱼袋不够尊贵,就雕刻玉鱼佩戴。他娶了两个妻子,石敬瑭因此更加封赏他的爵位。
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来到镇州,镇州节度使安重荣羞辱了他。拽剌说话很冲,安重荣勃然大怒,抓住了拽剌,还派轻骑兵去幽州南部抢掠百姓,把他们关押在博野县。然后,安重荣上表给皇帝,说:“我最近收到吐浑白承福、赫连功德等人的报告,他们带领本族三万多户人家从应州来投奔朝廷。还有生吐浑、浑、契苾、两突厥三部,以及沙陀、安庆、九府等各个部落,也带着他们的族人、牛羊、车辆、帐篷和兵马,分七八路来投奔朝廷。他们都说契丹人残害他们,抢夺人口和牲畜。从今年二月以后,契丹就下令各部族点阅壮丁,准备军装,准备在秋季南下入侵。这些部落非常害怕上天降罪,导致他们家族灭亡,所以提前来投降。这些部落的精兵强将加起来可能有十万人。另外,我听说沿黄河的党项、山后和逸越利等部落的首领也都派人送来了契丹授予他们的官职凭证、诏书和旗帜来归顺,他们都哭着诉说他们的苦衷,希望能拿起武器报仇雪恨。还有,朔州的副节度使赵崇杀了节度使刘山,然后带着全城投降。我认为这些部落不经招揽就自己来投奔,朔州不经攻打就自己归降,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上天注定。再说那些被契丹俘虏的将领们,本来都是朝廷的功臣,长期享受荣华富贵,却困死在敌人的边塞,遭受非人的折磨,他们渴望回到朝廷,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朝廷发布命令,他们一定会立即反戈一击。”这份奏章有好几千字。他还给朝廷大臣和各地的藩镇写信,都说是契丹可以征服的。
高祖皇帝为此很担忧,特意到邺城去,给安重荣回信说:“以前朝廷和北方少数民族和亲,都是为了天下大计着想。现在我用天下的臣民来委任你,你却用一个镇的兵力对抗他们,双方力量悬殊,不要自取其辱!”安重荣认为皇帝拿他没办法,于是更加决意造反。虽然安重荣表面上说的是契丹,但暗地里却派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勾结。契丹也乐于看到晋朝内乱,希望安重荣造反,让晋朝内外交困,从而伺机入侵中原,所以并没有对安重荣过于生气。
重荣打算反叛,他妈觉得不行。重荣说:“我给您算个卦吧。”他指着堂下幡竿龙口,向上射箭说:“要是我能得到天下,就能射中。” 嗖的一箭,正中靶心!他妈这才同意了。
饶阳县令刘岩送来五颜六色的水鸟,重荣说:“这是凤凰!”然后把鸟养在后潭里。他还让人打造了一条大铁鞭送给他,骗老百姓说:“这鞭子有神,指到谁,谁就得死!” 他自称“铁鞭郎君”,出门就让它当先锋。镇州城门守卫的铁胡人,莫名其妙脑袋就掉了。 “铁胡”是重荣的小名,虽然他很讨厌这个名字,但这事儿他也没搞明白怎么回事。
那年冬天,安从进反了襄阳,重荣听到消息,也立刻起兵造反。 那一年镇州大旱蝗灾,重荣聚集了几万饥民,带着他们往邺城进发,说是去朝见皇帝。走到宗城,他们冲破了家堤。 高祖派杜重威去讨伐他们,两军交战,重荣的将领赵彦之跟重荣有仇,关键时刻竟然卷起旗子投奔晋军去了! 他身上的铠甲、马鞍、马具都是银制的,晋军不知道他是来投降的,一拥而上抢夺他的装备。
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了晋军,吓得不轻,赶紧躲进辎重里。两万士兵溃不成军,四散而逃。那年冬天特别冷,溃散的士兵又饿又冻,不是被冻死就是被杀光了,一个不剩。 重荣只带着十几个骑兵逃跑了,他们用牛马皮做成铠甲,驱赶州里的百姓守城等待。杜重威的军队打到城下,重荣的一个副将从城西水碾门里引进了官军,杀了守城的两万多人。重荣带着几百吐浑骑兵守着牙城,杜重威派人把他抓住了,砍了头献给高祖。高祖在楼上接受了人头,还下令把重荣的头涂上漆,送去契丹。 后来,成德军改名为顺德军,镇州改名为恒州,常山改名为恒山。
安从进,是振武索葛部人。他爷爷和爸爸都是唐朝的骑兵将领。安从进一开始就跟着庄宗打仗,当过护驾马军都指挥使,还做过贵州刺史。到了明宗时期,他当上了保义、彰武军节度使,不过一直没带兵打仗。后来李彝超在夏州自立为王,安从进带兵去了一次,结果也没啥战果。愍帝登基后,安从进被调到顺化,当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后来潞王在凤翔起兵造反,安从进负责巡查京城,还杀了枢密使冯赟,然后把钱送给了从珂。愍帝逃跑了,从珂快要进京了,安从进就带着百官到郊外迎接他。清泰年间,安从进被调到山南东道镇守。晋高祖即位后,又提升他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高祖打天下的时候不太顺利,一直为此感到羞愧,所以对那些藩镇都比较宽容,甚至有点放纵。可那些藩镇的官员们,有的心里不安分,有的又很羡慕高祖当初的做法,觉得也能成功,所以高祖在位七年,就发生了六次叛乱,安从进是最后一位起兵造反的,但最终都没能成功。从范延光在邺城造反开始,安从进就已经起了反心,他仗着长江天险,招兵买马,聚集亡命之徒,扩充军队。南方进贡的物资,只要经过襄阳的,他都私下扣留,拦路抢劫商队,把抓到的人脸上刺字充军。他还暗中和安重荣勾结,打算里应外合。高祖对此很担忧,想把安从进调走,就派人对他说:“东平王想回老家了,已经调到上党去了。朕特意把青州空出来等你,你要是愿意去,朕就下旨。”安从进回答说:“青州在汉江南边,我这就去上任。”高祖也表现得很宽容。安从进的儿子弘超在京城当宫苑副使,安从进请求告假回家,但高祖没批准。
王令谦、潘知麟都是安从进手下的将领,他们跟安从进时间最长,知道他一定会失败,就多次劝谏他。安从进把儿子弘超和王令谦叫到南山上喝酒,酒喝多了,就让人把他们推下悬崖摔死了。
公元906年,安重荣杀了契丹使者,事情败露了。皇帝朱温赶紧跑到邺城躲着,留下郑王朱友贵镇守京城。宰相和凝就说:“皇上您现在往北跑,这安重荣肯定要反,您拿什么办法对付他啊?” 朱温问:“你有什么主意?” 和凝说:“我听说兵法里说,先下手为强啊,皇上您不如发十来道空头圣旨给郑王,万一真出事了,就派兵过去。”
安重荣听说朱温跑到北边去了,立刻杀了知麟(官名)造反。郑王拿着那些空头圣旨,派李建崇、郭金海等人去讨伐安重荣。安重荣带兵攻打邓州,没打下来,又打到湖阳,碰上了李建崇他们,吓了一大跳,觉得这速度太快了,结果还被野火烧了一把,彻底溃败了。安重荣带着几十个骑兵逃回了襄阳。朱温派高行周包围了襄阳,一年多以后,安重荣粮草耗尽,自焚而死。他的儿子安弘受和43个将领被抓到京城,朱温在楼上亲自受俘,然后把他们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襄阳降为防御州,追赠安重荣为忠州刺史,知麟为顺州刺史。
杨光远,字德明,他爹叫阿噔啜,是沙陀族人。杨光远最初的名字叫阿檀,是唐庄宗手下的骑兵将领,曾经跟着周德威在新州打契丹,胳膊被打断了,所以后来就闲置不用了。过了很久,他被任命为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驻守瓦桥关。杨光远这个人,毛病不少,秃头,断了一条胳膊,也不识字,但是他很聪明,擅长处理政务。到了明宗时期,他当上了妫州、瀛州、冀州、易州四州的刺史,因为治理有方而闻名。
一开始,唐朝军队攻破了中山的契丹王都,俘虏了契丹大将耶律荝剌等十多个人。后来,契丹和中原和解了,派使者来要回耶律荝剌他们。唐明宗和大臣们商量,大家都想把他们送回去,只有李光远不同意,他说:“耶律荝剌这些人都是北狄善于作战的将领,他们要是失去了这些人,就像失去了手脚一样;而且他们在咱们这儿待了这么久,已经很了解中原的情况了,把他们送回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明宗说:“少数民族很重视盟约,咱们已经和他们交好了,怎么能失信于他们呢?”光远说:“我担心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明宗很欣赏他的看法,最终没有把耶律荝剌他们送回去。李光远也因此从易州刺史升任振武军节度使。清泰二年,他又调任中山镇守,兼任北面行营都虞候,在云州、应州一带抵御契丹。
后来,晋高祖在太原起兵,后唐末帝任命李光远协助张敬达担任太原四面招讨副使。结果他们被契丹打败了,退守晋安寨。契丹围困了他们几个月,人和马的粮食都吃光了,他们开始杀马吃肉,马吃完了,就杀了张敬达投降。耶律德光见到他们,嘲讽地说:“你们真是些恶汉!”李光远和其他的将领一开始没听懂他在讽刺自己,还谦虚地回答他。耶律德光说:“不吃盐酪,吃了一万匹战马的肉,难道不是恶汉吗!”李光远他们这才明白过来,非常羞愧地低下头。耶律德光又问他们:“害怕吗?”他们都说:“非常害怕。”耶律德光又问:“害怕什么?”他们说:“害怕皇帝要打进咱们这里来。”耶律德光说:“我们国家没有土地和官爵给你们,你们就好好为晋朝效力吧!”晋高祖后来任命李光远为宣武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光远去晋高祖面前拜见的时候,装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总是好像有什么怨恨似的。晋高祖怀疑他有什么不满,就派人去问他,李光远回答说:“我在富贵方面没有什么不满,只是不如张敬达那样战死沙场,死得其所,我一直为此感到羞愧!” 因此,晋高祖认为他忠诚,对他非常信任。
范延光造反了,被封为魏府都招讨使,但很久都没能拿下,高祖皇帝最后用了别的计策才让范延光投降。范延光仗着自己手里握着重兵,在外面逍遥自在,觉得高祖皇帝怕他,就开始嚣张跋扈起来。高祖皇帝对他总是很宽容,还把女儿长安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范承祚,其他儿子也都升官加爵,恩宠到了极点。枢密使桑维翰看不惯他,多次向皇帝告状。范延光从魏州回朝后,多次指责桑维翰专权跋扈,难以控制。高祖皇帝没办法,只好把桑维翰贬到相州,也把范延光调到西京做留守,兼任河阳节度使,并且夺了他的兵权。范延光这才开始心怀怨恨,暗中用金银财宝贿赂契丹人,告状说自己被晋朝朝廷排挤。他养的部下有一千多人,在黄河、洛阳一带违法乱纪,比强盗还猖狂。天福五年,范延光被调到平卢镇守,封为东平王。范延光请求带着儿子们一起去,于是他的儿子范承祚被任命为单州刺史,范承勋被任命为莱州防御使,父子一起东去,车马绵延数十里。
出帝即位后,任命范延光为太师,封他为寿王。那时候,后晋战马稀少,朝廷下令全国征集战马支援军队,景延广请求取回范延光以前借用的三百匹官马,范延光勃然大怒,说:“这些马是先帝赐我的,怎么能再要回去?这是怀疑我要造反啊!”于是他开始密谋叛乱。而他的儿子范承祚从单州逃回了老家,出帝竟然任命范承祚为淄州刺史,还派使者送去玉带和御马安慰他,范延光更加骄横,于是就造反了。他勾结契丹入侵,攻陷了贝州。博州刺史周儒也叛变投降了契丹。
这时候,出帝和耶律德光在澶州、魏州之间对峙,郓州观察判官窦仪在军中献计说:“现在如果不派重兵和高级将领守住博州渡口,让周儒把契丹军队引渡过黄河和范延光会合,那么河南就危险了!”出帝于是派李守贞、皇甫遇率领一万兵马沿黄河向下游进发。周儒果然引领契丹军队从马家渡渡过黄河,正在修筑营垒,李守贞等人迅速攻击,契丹军队大败,于是和范延光被隔绝开来。耶律德光听说黄河上的军队大败,和后晋军队在戚城决战,也战败了。
契丹人撤兵到北方去了,后唐出帝又派李守贞和符彦卿去东边讨伐。石敬瑭死守城池,从夏天守到冬天,城里的人几乎都饿死了,互相残杀吃人肉。石敬瑭抬头望着契丹的方向,磕头大喊:“皇上您错怪我了!”他的儿子石承勋等人劝他投降,石敬瑭说:“我在代北的时候,曾经用纸钱祭祀天池,扔进去就沉没了,有人说我将来会当皇帝,应该等待时机,不要轻举妄动。”石承勋知道劝不动他,就杀了节度判官丘涛、亲将杜延寿、杨瞻、白延祚等人,劫持了石敬瑭把他关起来,派人上表请罪。石敬瑭的另外两个儿子石承信、石承祚都跑到京城自己投降了,石敬瑭也上书请求处死自己。
出帝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侍卫将军,还给他写了赦免书,答应不杀他。但是朝中大臣都觉得不行,于是下令让李守贞自行处置。李守贞派客省副使何延祚去石敬瑭家里杀了他。何延祚到石敬瑭府上时,石敬瑭正在马厩里看马,何延祚派一个都将进去对他说:“天使在门口,想回去向皇上复命,但是缺少一样东西。”石敬瑭问:“什么东西?”何延祚说:“想要您的脑袋!”石敬瑭骂道:“我有什么罪?以前我用晋安寨投降契丹,让你们家族世代做天子,我也想安安稳稳地过富贵日子,你们怎么如此忘恩负义!”于是石敬瑭被杀了,对外宣称是病死的。
石承勋后来事奉后晋,当上了郑州防御使。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了后晋,派人把石承勋叫到京城,责问他劫持父亲的事情,还把石敬瑭的肉切成块给他吃。然后,辽太宗封石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汉高祖刘知远追封石敬瑭为尚书令,齐王,并命令中书舍人张正撰写石敬瑭的碑铭,赐给石承信,让他在青州刻碑立碑。碑石刚立起来,天上就打起了大雷,把碑石劈断了。
阿噔一开始根本不是姓阿噔,后来改名叫瑊,姓杨。杨光远,他一开始叫杨檀,到了后唐清泰二年,官府说,皇室宗庙的忌讳,连偏旁部首都得避开,所以就赐给他一个新名字,叫杨光远。
光远得了秃头,他老婆还脚瘸,大家就开玩笑说:“古来哪有秃顶皇帝,瘸腿皇后的?”这事儿当时传得挺广,大家拿来当笑话讲。可是,他却招惹外族入侵,成了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最终灭掉了晋朝,让中原大地饱受战火摧残三十多年,这些都是光远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