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妃是河北真定人,她爸爸杨弘裕是真定少尹。杨淑妃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漂亮被选进了赵王王熔的宫里。后来王熔被张文礼杀了,真定城也乱了套,杨淑妃就流落到民间,嫁给了老家一个叫石光辅的男人。过了几年,石光辅死了。柴荣的夫人去世后,听说杨淑妃长得漂亮又贤惠,就娶了她做继室。那时候柴荣正在太原侍奉汉高祖,天福年间杨淑妃去世了,就葬在了太原郊外。柴荣当了皇帝后,在广顺元年九月追封她为淑妃,还把杨淑妃的弟弟杨廷璋封为右飞龙使。杨廷璋推辞说:“我父亲年纪大了,我希望把这个官职给他。”柴荣说:“我正想着呢,怎么会忘了你父亲!”于是柴荣就召见了杨弘裕,但是杨弘裕年纪大了走不动路,柴荣就到他家拜访,并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真定少尹。柴荣死后葬在嵩陵,皇后和三位妃子都要陪葬,但是太原城还没打下来,所以后周世宗就下令在嵩陵旁边修了个空墓,等着以后再迁葬。到了显德元年,世宗打败了刘旻,攻下了太原,就把杨淑妃的灵柩迁到嵩陵陪葬。
张贵妃也是河北真定人,她爷爷张记是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兵部尚书;她爸爸张同芝在赵王王熔手下当谘呈官,做到检校工部尚书。王熔死后,真定城乱了,后唐庄宗派幽州的符存审带兵去讨伐张文礼,符存审手下的将领武从谏住在张贵妃家。武从谏看到张贵妃年纪还小,挺可怜的,而武从谏的家在太原,就把张贵妃带回了家,让她做了儿媳妇。过了一段时间,柴荣在太原侍奉汉高祖,杨淑妃去世了,武从谏的儿子也死了,柴荣就娶了张贵妃做继室。柴荣当了皇帝后,不断地给她加封,最后封她为吴国夫人。后来柴荣带兵攻入京城,后汉派刘铢去杀柴荣的家属,张贵妃和她的孩子们都被杀了。柴荣当了皇帝后,追封她为贵妃。
董氏,德妃娘娘,是河北省灵寿县人。她爷爷叫董文广,在唐朝的时候做过深州录事参军。她爸爸叫董光嗣,在赵州做过昭庆尉。德妃娘娘从小就聪明伶俐,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能听出音乐的音律来。七岁那年,镇州闹乱子,她家给弄丢了,被潞州的一个牙将捡到,把她藏起来带回了家。这个潞州牙将的妻子以前生过女儿,但都养不活,看到德妃娘娘这么可爱,就对她特别好,把她当亲生女儿养,比亲生的还疼爱。这么过了五六年,德妃娘娘的家人们可想她了,她哥哥董瑀四处打听,可就是找不到她。后来,这个潞州牙将到京城当官,碰巧遇到了董瑀,就把德妃娘娘高兴地送还给了家人,那时候她十三岁。 董瑀把她嫁给了老家的人刘进超,刘进超也在后晋朝廷当官。后来契丹人攻打京城,刘进超战死沙场,德妃娘娘就成了寡妇,在洛阳守寡。
后来,汉高祖刘邦从太原进京,太祖皇帝(指赵匡胤)也跟着去了,途径洛阳。听说德妃娘娘是个贤德的女子,就把她娶了。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皇后位置空着,就册封她为德妃。广顺三年,德妃娘娘去世了,享年三十九岁。 她有三个哥哥:董瑀官做到太子右赞善大夫,董玄之和董自明都做到刺史。
一开始,皇帝起兵攻打魏国,汉军就把皇帝的住所给围住了。当时,张贵妃和她的几个孩子——青哥、意哥,还有她的侄子守筠、奉超、定哥,都被杀了。青哥和意哥,当时也不知道他们妈妈是谁。
后来太祖皇帝登基了,下令追封他的第二个儿子青哥为太尉,赐名侗;第三个儿子意哥为司空,赐名信;他的侄子守筠被追封为左领军卫将军,因为“筠”字读音和世宗皇帝的名字相近,为了避讳,就改名叫守愿;奉超被追封为左监门卫将军;定哥被追封为左千牛卫将军,赐名逊。
世宗皇帝显德四年夏四月癸未这天,皇帝下了一道诏书,原文是:“礼仪是为了表达情感,恩典是为了悼念逝者,更何况他们都是我的至亲,我对他们的死更是悲痛万分。所以,我的弟弟,追封为太保的侗,追封为司空的信,他们在开国初期就去世了,没能享尽天年,我一直都记挂在心。现在,再追封侗为太傅,追封为郯王;信为司徒,追封为杞王。” 又下了一道诏书说:“我的堂兄弟,追封为左领军卫将军的守愿,追封为左监门卫将军的奉超,追封为左千牛卫将军的逊等等,他们都死于乱世,没有享受到长寿,每每想起他们,我都非常悲伤。现在,再追封守愿为左卫大将军,奉超为右卫大将军,逊为右武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