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存孝啊,老家是代州飞狐,原姓安,名敬思。当年太祖打下代北,把他给收编了,带在身边当差,还赐给他新的姓名,认他做儿子,经常带着他一起打仗,当骑兵将领。
到了文德元年,河南的张言攻破了河阳,李罕之投降了后晋。后晋把李罕之安置在泽州,又派存孝带着薛阿檀、安休休他们,一共七千兵马,去帮李罕之打回河阳。梁那边呢,也派了丁会、牛存节等人去支援张言。两军在温县交战,梁军先占领了太行山有利地形,结果存孝惨败,安休休还被抓了。那时候,后晋已经拿下了泽州和潞州,每年都出兵山东,跟孟方立抢夺邢州、洺州、磁州,存孝几乎次次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后来孟方立死了,后晋顺利拿下这三个州,存孝在这其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明年,潞州军队造反了,杀了李克恭,然后投降了唐朝。梁军就派李谠去泽州攻打李罕之。李存孝带着五千骑兵去救援。梁军就喊话李罕之:“你一直依靠太原城生存,现在上党都投降唐朝了,唐军兵力强大,已经包围了太原,你们沙陀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躲藏呢?你还有什么可以依靠而不投降的呢?” 李存孝带着五百精锐骑兵绕着梁军的营寨喊话:“我们沙陀人要找的藏身之处,就是用你们的肉来喂饱军队,让你们肥的都出来单挑!”
梁军的骁将邓季筠带兵出战,结果被李存孝舞动长枪活捉了,李谠兵败逃窜,李存孝一直追击到马牢关。接着又去攻打潞州。唐朝任命孙揆为潞州节度使,孙揆是个读书人,只带了三千梁军士兵做卫队,穿着华丽的衣服,打着大伞,威风凛凛地走在前面。李存孝带着三百骑兵埋伏在长子西崖谷里,等孙揆的军队经过时,突然袭击,打断了他们的队伍,活捉了孙揆。
一开始,梁朝派葛从周、朱崇节守卫潞州等候孙揆,听说孙揆被俘后,两人都逃跑了,晋军顺利收复了潞州。这时候,张浚、韩建攻打晋军,进攻阴地关,晋军派李存信、薛阿檀等人抵挡张浚,另外派李存孝去赵城。唐军在阴地关战败,张浚退守晋州,韩建逃到绛州。李存孝攻打晋州,张浚的军队出战,结果又被打败了,于是就闭门不出,不敢再出来了。李存孝离开晋州,去攻打绛州,张浚和韩建都逃跑了。
话说这史孝,臂力惊人,箭法高超,穿着厚重的铠甲,弓箭插在箭筒里,手里拿着长矛,还能舞动铁锤,在战场上进进出出,身边总是跟着两匹马,战斗激烈时随时换马,上上下下,灵活得像飞一样。
一开始,史孝在攻打潞州立了大功,可皇上却任命康君立为潞州留守,而史孝只被封为汾州刺史。史孝觉得委屈,好几天都没吃饭。后来他去追捕张浚,才升迁为邠州刺史。大顺二年,他又被调到邢州当留守。那时候,晋军年年攻打赵国的常山,史孝总是冲锋在前,先后攻下了赵国的临城和元氏。赵王向幽州的李匡威求救,李匡威的军队一来,晋军就撤了。史孝和史信本来就有矛盾,史信就诬陷他说:“史孝有二心,总是躲着赵军不打。”
史孝心里不安,就偷偷联系了梁军,投靠了唐朝,还请求唐朝派兵来代替晋军。唐朝就命令赵王王镕来支援他。结果第二年,赵国和幽州闹翻了,赵国害怕了,就和晋国讲和,还派三万兵马去帮晋国打史孝。史孝就躲在城里死守。皇上亲自带兵去围困他,还挖壕沟把城围起来。史孝带兵冲出来攻击,壕沟还没挖好。有个副将袁奉韬派人劝史孝说:“您害怕的是晋王,等壕沟挖好了,晋王说不定会撤兵,剩下的那些将领都不是您的对手,就算有壕沟又能怎么样呢?”史孝觉得有道理,就让士兵们停止修建壕沟。
壕沟挖好了,又深又高,根本就攻不进去,史孝这下可就麻烦了。城里的粮食吃光了,史孝就爬上城楼喊:“我蒙受皇恩,官至将相,怎么会抛弃父母投靠仇敌呢?都是史信陷害我的!我只想见皇上最后一面再死!”皇上可怜他,就派刘夫人进城去安慰他。刘夫人把他带了出来,史孝跪地请罪说:“我在晋国立了功,没有过错,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史信害的!”皇上大怒:“你写信骂我,罗列我的罪状,也是史信指使的吧?”于是把史孝绑在囚车后面,押解到太原,最后把他车裂示众。 皇上虽然很惋惜史孝的才能,心里也很后悔那些将领不能容人,为此好几天都没上朝处理政务。
康君立和李存信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两人交恶了,康君立却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讨好李存信,想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李存孝死了以后,太祖(李克用)和众将领下棋,说到李存孝,就忍不住流泪,康君立却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太祖一听就火了,于是下令毒死了康君立。康君立一开始是云州的牙将,唐僖宗的时候,他参与平定了段文楚的叛乱,和太祖一起起兵于云中,可以说康君立是首功之臣。后来他屡立战功,被封为昭义节度使,最终却因为李存孝的事被杀。
李存进,是振武人,本姓孙,名重进。太祖攻破朔州后收养了他,赐给他姓名,把他当成儿子一样看待。李存进跟随太祖入关平定黄巢之乱,被任命为义儿军使。后来又跟随庄宗(李存勖)在柏乡作战,升任行营马步军都虞候,之后又历任慈州、沁州刺史。庄宗刚得到魏博地区时,任命李存进为天雄军都部署,让他负责治理混乱的军队。李存进执法严明,任何人犯法,都立即斩首示众,魏地的人民都对他敬畏三分。在河上作战时,因功被升为振武军节度使。当时晋军取得胜利,在南北两地设营,军队需要经常用船来往运输,非常麻烦,而且河北地区没有竹子和石头,李存进就用芦苇和竹子编织成巨大的浮桥,方便军队通行。庄宗非常高兴,脱下衣服赏赐给他。
晋军攻打张文礼于镇州,很久都没攻下来,史建瑭、阎宝、李嗣昭等将领相继战死,于是就让李存进代替李嗣昭担任招讨使,驻军于东垣渡。东垣的土质很差,修筑工事很难成功,李存进就砍伐树木做成栅栏作为防御工事。晋军早晨出去采集草料和放牧,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率领一千多兵马袭击李存进的栅栏,李存进在桥上迎战,杀死了几乎所有敌军,他自己也在战斗中阵亡了。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他的儿子李汉韶,在明宗时期恢复了本姓孙,担任洋州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反叛,李汉韶和张虔钊率领唐军讨伐,唐军大部分都投降了李从珂,只有李汉韶和张虔钊的军队没有投降,一起逃到了蜀地。他们在蜀地效力,先后担任永平、兴元、武信节度使。七十多岁的时候,在蜀地去世。
李存璋,字德璜,一开始就跟康群立、恭志勤他们一起跟着太祖李克用打进关中,参与平定了黄巢起义,然后一路升官,最后当上了义儿军使。后来太祖李克用病重快不行了,李存璋和张承业等人被托付重任,拥立庄宗李存勖为晋王。晋王李存勖就让他当了河东马步军使。从晋王他爹李克用在的时候,就经常对士兵们比较宽松,导致很多士兵犯法违纪。庄宗李存勖刚上位,就特别担心这个问题,李存璋就严格执法,把河东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参与了攻打夹城和柏乡的战役,因为战功升迁为汾州刺史。
庄宗李存勖跟刘鄩打仗的时候,梁军派王檀趁机偷袭太原,李存璋就带兵从汾州赶到太原,死守城池,立下大功,升任大同军防御使,后来又当上了节度使。天祐十九年,李存璋因病去世,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李存贤,是许州人,本来姓王,叫王贤。年轻时是个小兵,很擅长骑马射箭。太祖李克用在陈州打黄巢的时候,收养了他,赐给他李姓,认他当儿子。后来他当上了义儿军副兵马使,又升迁为沁州刺史。以前沁州地处敌军要冲,就往南迁移了一百多里,找个险要的地方扎营居住。李存贤当了刺史后,说:“迁移城池躲避敌人,可不是勇士应该做的事!”于是他就把城池迁回了原来的地方。梁军多次进攻,李存贤都拼死抵抗,梁军最终也没能攻破。后来他又升任武州刺史、山北团练使,最后又调到慈州。天祐十八年,梁军攻打朱友谦驻守的河中府,庄宗李存勖派李存贤去支援朱友谦。当时朱友谦刚投降晋朝,河中府粮食不足,人心涣散,有探子告诉李存贤说:“河中府的人想杀掉你投降梁军,你应该赶紧离开。”李存贤说:“为国家而死,是我的愿望,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最终他打退了梁军。
李存勖当上皇帝(庄宗即位)后,被封为右武卫上将军。他特别喜欢斗鸡,经常跟别人比赛,而且总是赢,就有点儿骄傲自满,于是转头对李存贤说:“你要是能赢我,我就给你一个镇守一方的职位。”李存贤跟李存勖斗鸡,结果赢了。
同光二年春天,幽州节度使李存审生病了,李存勖在宫里摆酒,唉声叹气地说:“我创业时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现在几乎都死光了,剩下的就只有李存审了。现在他又病得这么重,北方的事儿,谁能顶上啊?”他又转头对李存贤说:“除了你,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之前斗鸡的事儿,我说话算话。”当天就封李存贤为卢龙军节度使。 同年,李存审在幽州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