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斌,字安时,是徐州下邳人。年轻时当过士兵,后来在梁朝当上了拱辰都指挥使。之后又投靠了唐朝,跟随魏王李继岌攻破蜀地,平定了康延孝的叛乱,因为战功被封为虢州刺史,后来又先后担任了随州、赵州等八个州的刺史。晋朝开运元年,他担任祁州刺史。契丹军队入侵,一直打到榆林,然后经过祁州。沈斌认为契丹军队深入晋朝境内,而且来时兵强马壮,回去时肯定疲惫不堪,可以打败他们,于是就率领州里的军队去拦截契丹军。契丹军队用精锐骑兵冲击城门,沈斌的军队死了很多人,城里又没有准备,契丹将领赵延寿留下军队猛攻祁州城。赵延寿劝沈斌投降,沈斌在城墙上骂赵延寿说:“你父子俩算计失误,陷入了杀戮的泥潭,竟然用野蛮的军队残害自己的国家,我宁可为国家而死,也不会像你那样!”后来,城池失守,沈斌自杀身亡,他的家人全部被契丹人俘虏了。

王清,字去瑕,是洺州曲周人。最初在唐朝当宁卫指挥使。后来投靠晋朝,担任奉国都虞候。安从进叛乱占据襄州,高行周率军攻打襄州,一年多都没能攻下。王清对高行周说:“安从进闭城自守,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呢?”于是请求先登城攻打,结果攻破了襄州。开运二年冬天,他跟随杜重威在阳城作战,王清凭借勇猛作战的功劳成为步兵中的佼佼者,被加封为检校司徒。那年冬天,杜重威的军队渡过桥梁到达南边,敌军在北边阻击,而敌军精锐骑兵绕过西山,从晋军背后杀出,南下攻击栾城,切断了晋军的粮道。王清对杜重威说:“晋军危险了!现在距离镇州只有五里,却在这里死守,营地孤立,粮食也吃光了,怎么办?请让我率领两千步兵当先锋,夺取桥梁开辟道路,您率领大军随后进军进入镇州,这样才能守住!”杜重威同意了,派他和宋彦筠一起先去,王清与敌军作战,打败了他们,夺回了桥梁。这时,杜重威已经起了二心,犹豫着不肯前进,宋彦筠也撤退了,王清说:“我只能死在这里了!”于是奋勇作战而死,享年五十三岁。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追赠王清为太傅。

史彦超,是云州人。这人啊,特别勇猛,行动也特别迅速。周太祖起兵建立魏国的时候,史彦超是汉龙捷都指挥使,带着兵跟着太祖打仗。太祖当上皇帝后,史彦超升职成了虎捷都指挥使,驻守在晋州。后来刘旻攻打晋州,晋州没主帅,知州王万敢没能力抵抗,史彦超就带着驻守的士兵坚守了一个多月,周太祖派王峻去救援,刘旻的军队才撤走了。因为这个功劳,史彦超升任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还兼任郑州防御使。

周朝和汉朝在高平打仗,史彦超当先锋,第一个冲上去,打得很猛,立了大功,被封为感德军节度使。后来周朝军队包围了汉朝的太原,契丹来救汉朝,从忻州、代州出兵。周世宗派符彦卿去抵挡,让史彦超当先锋,在忻口打仗。史彦超当时特别勇猛,愤怒地冲锋陷阵,左右冲杀,好几次冲上去又退回来,最后壮烈牺牲在战场上。

当时,周世宗在高平打败了汉朝,乘胜追击,围城打仗,将领们意见不一,所以很久都没打下来。世宗想撤兵,但还没决定,听说史彦超战死了,就赶紧班师回朝了。撤兵匆忙,损失了不少人马。世宗既惋惜史彦超,又生气没打赢仗,又忧又怒,好几天都没吃饭。后来追赠史彦超为太师,还优厚地抚恤了他的家人。

孙晟,一开始叫孙凤,后来又叫孙忌,是密州人。他喜欢学习,文采很好,尤其擅长写诗。年轻的时候是个道士,住在庐山简寂宫。他经常画唐朝诗人贾岛的画像放在屋里,每天早晚都拜祭。简寂宫的其他道士讨厌孙晟,觉得他很邪门,就用棍子把他赶了出去。 于是孙晟就换上儒生的衣服,往北到了赵国、魏国,去拜见唐庄宗,当时庄宗在镇州。庄宗任命孙晟为著作佐郎。天成年间,朱守殷镇守汴州,把他请去当判官。后来朱守殷造反,被杀,孙晟就抛弃了妻子儿女,逃亡到陈州、宋州一带。

安重诲讨厌孙晟,认为是孙晟教唆朱守殷造反的,就画了他的画像到处通缉,但没抓到,最后就灭了他全家。

话说徐铉跑到吴国去了。那时候,李昪正忙着篡夺杨氏的江山,四处招揽人才,碰巧遇到了徐铉,李昪很欣赏他的文采,就让他负责起草政令,从此徐铉名声大噪。不过,徐铉有个毛病,就是口吃。刚见面的时候,他连简单的寒暄都说不出来,可是一旦坐下来聊起正事,那口才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听的人都会听得入迷。李昪尤其喜欢他,经常和他一起商量政事,两人意见也很合得来,于是就把他提拔为右仆射,和冯延巳一起辅佐李昪。徐铉看不起冯延巳,经常说:“金碗玉杯盛狗屎,成何体统?”徐铉在李昪父子手下干了二十多年,官做到司空,家底也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骄奢淫逸。他吃饭的时候,从来不用摆放桌子和案几,而是让一群歌妓每人端着一盘菜,围着他站成一圈伺候,这被他称作“肉台盘”,当时很多人还跟着学呢。

后来,周世宗带兵攻打淮南,李景害怕了,先派泗州的牙将王知朗到徐州去,带着书信请求议和,周世宗没理他。他又派翰林学士钟谟和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去送上称臣的表文,周世宗还是没理他。没办法,李景只好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和徐铉一起送表文,钟谟和徐铉等人向周世宗表示,李景愿意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六个州的土地,每年进贡一百万作为军费。可是,周世宗已经占领了滁州、扬州、濠州、泗州等地,他想把整个淮南都拿下才罢休,所以他扣留了使者,并且加紧攻打寿州。钟谟他们看到周世宗的军队英勇善战,李景根本不是对手,而且周军的兵力又很强大,寿春城眼看就要失守了,于是他们说:“希望陛下能宽限我们五天时间,让我们回去取回李景的表文,把淮北所有州都献给您。”周世宗答应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护送李德明、王崇质等人南归,而钟谟和徐铉则被留了下来。

李德明他们回到淮南后,李景后悔了,不愿意割地了。周世宗也因为天气炎热,雨水不断,就班师回朝了,只留下李重进、张永德等人继续攻打庐州和寿州。周军之前占领的扬州、泰州等地,都守不住了,李景的军队又重新振作起来。李重进和张永德两支军队之间互相猜忌,产生了矛盾,张永德还上书诬告李重进谋反,但周世宗没有相信。李景知道这两个将领之间有矛盾,就用蜡丸书信秘密联系李重进,劝他造反。

一开始,李晟奉命出使的时候,对宰相李崇质说:“我这次出使,恐怕凶多吉少,但我最终不会辜负永陵的一抔土。”永陵,就是吴王李昪的墓。等李崇质回来后,李晟和钟谟一起到了京城,住在都亭驿,朝廷待他们非常优厚,每次上朝入阁,都让他们在东省官员之后,皇上召见他们时,必定会赐给他们美酒。

后来,周朝军队接连战败,丢掉了之前攻占的州郡,世宗皇帝为此忧心忡忡,召见李晟询问江南的情况,李晟却什么也没说。世宗皇帝很生气,但一时找不到发作的理由。正好这时,南唐后主李景用蜡丸书信上奏朝廷,信中多处斥责周朝的种种罪恶。世宗皇帝因此大怒,说:“李晟来当使者,跟我说李景害怕我的神勇,愿意北面称臣,保证不会有二心,怎么会有这种指责我的话呢?”于是立刻命令侍卫军虞候韩通逮捕李晟下狱,并把李晟的随从两百多人全部杀害了。

李晟临死前,世宗皇帝还派近臣询问他,李晟始终一言不发,神色平静安详,整理好衣冠,面向南方拜了拜说:“臣只想用死来报效国家!”然后就从容就义了。李晟死后,钟谟也被贬官到耀州做司马。后来,世宗皇帝的怒气消了,同情李晟的忠义,后悔杀了他,于是召回钟谟,任命他为卫尉少卿。南唐已经割让了长江以北的土地,于是派钟谟回国,而南唐后主李景听说李晟死了,也追赠他为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