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进,字大用,是河北范阳人。他一开始是刘守光手下的骑兵将领。后来唐庄宗攻打范阳,卢文进就先投降了,被封为寿州刺史。唐庄宗把他交给自己的弟弟李存矩。李存矩当时是新州团练使,统领着山后八军。
唐庄宗跟刘鄩在莘县对峙,就召集李存矩带兵去支援,一起打刘鄩。李存矩招募了几千山后精兵,还强迫老百姓交出马匹,十头牛才能换一匹马,山后老百姓都怨声载道,那些士兵也不愿意往南走。走到祁沟关的时候,大家伙儿就密谋造反了。卢文进有个年轻漂亮的小女儿,李存矩想要她做小妾,卢文进虽然是李存矩的大将,也不敢拒绝,心里却一直觉得很委屈。 所以他就跟造反的士兵一起杀了李存矩,反了。他攻打新州,没打下来;又攻打武州,还是没打下来,最后就逃到契丹去了,契丹人让他守平州。
唐明宗继位后,卢文进就从平州率领几万士兵投降了唐朝。唐明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义成军节度使。一年多以后,他又被调到威胜镇,加封同平章事,后来又升任上将军,出镇昭义,最后又调到安远。等到晋高祖建立了后晋,跟契丹约定父子关系,卢文进害怕得不得了,心里很不踏实。天福元年冬天,他杀了自己的行军司马冯知兆和副使杜重贵,然后向南唐的李昪送去财物请求投靠。李昪派兵迎接了他。卢文进在好几个地方当过节度使,还算是有政绩,百姓都很爱戴他。他离开的时候,只带了几个骑兵,亲自到营中跟将士们告别,说要躲避契丹,将士们都跪下给他磕头告别,然后他就南下了。李昪任命卢文进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
文进这个人,身高七尺,长得高大威猛。自从他投奔契丹之后,多次带领契丹军队攻打幽州、蓟州一带,抢掠百姓,还教契丹人中国的纺织技术,样样精通。契丹因此变得更加强大。唐朝同光年间,契丹经常率领奚族骑兵进出边塞,攻打燕地、赵地,老百姓就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唐朝军队驻扎在涿州,每年都要运输军需物资,从瓦桥关到幽州,沿途戒备森严,但经常遭到抢劫,唐朝为此受苦十多年,这都是文进干的好事。后来他南逃,开始收敛锋芒,隐藏身份,努力表现得恭恭敬敬,对文人非常客气,谦虚得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谈话内容也只限于朝廷的礼仪制度和宫廷旧事,再也不提军事方面的事了。最后,他以左卫上将军的身份死在了金陵。
李金全,他的祖先是吐浑人。李金全年轻时是唐明宗的养子,因为他骁勇善战,骑射技术高超,经常跟随明宗出征打仗,立下战功后被封为刺史。天成年间,他担任彰义军节度使,在任上贪婪暴虐。被罢官后,他进献了几十匹马,过了几天,他又进献了几十匹马。唐明宗说:“你家马太多了吗?为什么屡次进献?再说你在泾州当官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把进献马匹当成了主要工作?”李金全羞愧得说不出话来。于是,他被调到横海军镇守。过了很久,他又被罢官,做了右卫上将军。
晋高祖时期,安州屯防指挥使王晖杀害了节度使周瑰。晋高祖派李金全率领一千骑兵前往安州,并下诏书招降王晖,说:“王晖如果投降,就封他为唐州刺史。”他还派人用信箭通知安州,不许杀害一人,并且告诫李金全:“不要违背我的命令。”李金全还没到安州,襄州安从进就料定王晖一定会逃往江南,于是派精兵把守要道。王晖听说李金全来了,果然南逃,结果被安从进的军队杀害了。李金全后来赶到,抓获了王晖的数百名余党,全部押解到京城。王晖造反时,在城里大肆抢掠了三天,李金全贪图王晖抢掠来的财物,于是抓住王晖的将领武克和等人十多人把他们杀了。武克和喊着说:“王晖首先造反,朝廷还许诺给他封官,让他当刺史;我们犯了什么罪,反而被杀?如果这是朝廷的命令,那朝廷的信用何在?如果将军违抗命令杀了降将,您自己也难逃其咎!”晋高祖也无法反驳他。于是,晋高祖就封李金全为安远军节度使。
明汉荣这小子当差,做事不讲究规矩,老皇帝心里头很不痛快。可他又不想因为汉荣牵连到那些有功劳的老臣,就选了个清正廉洁的贾仁沼顶替他,还把汉荣叫回京城。汉荣这老小子,却让金全把他扣下不放。金全手下的一个叫庞令图的,赶紧劝他说:“这贾仁沼啊,以前跟着王晏球干过。王晏球在中山攻打王都的时候,城上有个神射手要射王晏球,结果贾仁沼从后面射了一箭,把那神射手给射死了!王晏球想重重赏赐他,他却一声不吭地走了,这可是个忠臣啊!后来王都攻破了,王晏球让他进京报捷,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可他都分给了穷亲戚朋友,这可是个清廉的人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坏事呢?您应该接受贾仁沼,把汉荣送走!”
汉荣一听这话,半夜就派人把庞令图给杀了,还毒死了贾仁沼,贾仁沼毒发身亡,舌头都烂了。
五年夏天,皇帝让马全节顶替金全。贾仁沼的两个儿子想去京城告状,汉荣吓得不轻,就骗金全说:“那天皇帝召见汉荣,您违抗圣旨没放他走。现在贾仁沼死了,他俩儿子要进京告状。现在让全节顶替您,这是要抓您去问罪啊!”金全信以为真,就反了,投降了李昪。皇帝派三万大军给马全节,让他去讨伐金全。李昪派李承裕进军安州,金全就逃到南方去了。逃到泌川的时候,他伸长脖子往北看,哭着离开了。李昪封金全为天威统军。后来,汉隐帝的时候,李守贞在河中造反,向李昪求援,金全当时是润州节度使,和查文徽等人一起从沭阳出发。李昪手下的将领都想着赶紧攻打,就金全觉得路途遥远,根本打不着,就阻止了。后来金全也没再被重用,最后怎么样了,就不知道了。
杨思权,是陕西彬州新平县人。他最初在后梁当官,做到控鹤右第一军使。后来唐庄宗灭了后梁,他就做了唐朝的夹马都指挥使。到了唐明宗的时候,秦王李从荣当上了河东节度使,手下冯赟是副手,杨思权被任命为北京步军都指挥使,协助他们。李从荣这个人本来就狂傲,经常干些违法乱纪的事。
那时候,宋王李从厚是河南尹。李从厚年纪轻轻,为人谦虚恭敬,很懂礼节。唐明宗暗地里派人跟李从厚说些好话,暗中鼓励他。李从荣对此很不高兴,就对杨思权说:“天下人都称赞河南尹李从厚,却没多少人称赞我,我这是要完蛋的节奏啊,这可怎么办?”杨思权说:“您手里有军队,而且还有我呢,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他就劝李从荣招募死士,增加武器装备,以防万一。
冯赟对此很担心,就把这事儿报告给了唐明宗。唐明宗把杨思权召回京城,但因为李从荣的关系,也没怎么责怪他。后来,杨思权被任命为右羽林都指挥使,带兵驻守兴元。后来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兴元节度使张虔钊联合各镇军队讨伐叛贼。各镇军队包围了凤翔,杨思权负责攻打西城,严卫指挥使尹晖攻打东城,他们攻破了凤翔的两座城门。
李从珂登上城楼,大声呼喊城外的军队,说自己并非造反,他的话说的很悲切,城外的士兵听到后都很同情他。但是张虔钊却催促士兵们猛攻,士兵们反而哗变,追打张虔钊。杨思权抓住机会,大声喊道:“潞王才是我们的主子!”然后就带领士兵们冲进城里投降了。尹晖听说杨思权已经投降,也命令士兵们放下武器。就这样,各镇的军队都溃败了。杨思权和尹晖去见李从珂,杨思权上前说:“我一心一意拥戴殿下,殿下如果成功了,希望您不要只给我安排防御使、团练使这样的职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说:“请殿下记下我的名字,以作证明。”李从珂当场写道:“可任邠宁节度使。”
后来废帝李从厚即位,任命杨思权为静难军节度使。之后,他又担任了右龙武统军、左卫上将军。天福八年,杨思权在京城去世,死后被追赠为太傅。
尹晖啊,是魏州大名府人。他跟着废帝进了洛阳,结果晋高祖也来朝拜,在路上碰见了尹晖。那时候尹晖还是严卫指挥使,仗着自己早早投降的功劳,根本不把晋高祖放在眼里,骑在马上横着马鞭向晋高祖打了个招呼。晋高祖当时就火了,跟废帝说尹晖这个人不能委以重任,让他去当个应州节度使。后来晋高祖当了皇帝,就把尹晖贬成了右卫大将军。
范延光造反了,写信拉拢尹晖。尹晖害怕了,就逃跑了,跑到淮南,结果被人杀了,留下个儿子叫尹勋。
王弘贽这个人,具体是哪家的后代,史书上没记载。唐明宗的时候,他当过合州和阶州的刺史,还做过右千牛卫将军和卫州刺史。后来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带着军队往东打到陕州。唐愍帝害怕了,晚上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跑,跑到卫州东边七八里地的地方,碰上了后来的晋高祖石敬瑭,当时石敬瑭正率领军队前往京城。石敬瑭的队伍浩浩荡荡,根本没避让,愍帝派人呵斥他们,对方回答说:“我是成德军节度使石敬瑭。”愍帝一听,立刻下马痛哭,对石敬瑭说:“潞王造反了,康义诚他们也都背叛了我,我实在没有依靠了,长公主让我在路上找你帮忙。”
石敬瑭说:“卫州刺史王弘贽,是老将了,而且很了解时局,咱们去问问他怎么办。”于是石敬瑭立刻骑马去见王弘贽,说:“皇上现在很危险,我和他是亲戚,我们应该怎么才能保全他?”王弘贽问:“天子逃难,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但是大臣们都跟着逃吗?”石敬瑭说:“没有。”王弘贽又问:“国库里的宝贝、皇上的车驾、还有重要的法器都带走了吗?”石敬瑭说:“都没有。”王弘贽叹了口气说:“这就像一棵大树快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现在皇帝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跑,而大臣们一个都不跟着,这说明人心都散了,想恢复局面,怎么可能呢!”于是王弘贽跟着石敬瑭去驿站拜见唐愍帝。石敬瑭把王弘贽的话告诉了愍帝。
这时,弓箭库使沙守荣和奔弘进跑过来,对石敬瑭说:“皇上是明宗皇帝的儿子,您是他的女婿,在这个时候您不能报效国家,反而去问大臣们和国库里的宝贝在哪儿,您这是不是在帮着叛贼造反啊?”说完就拔出佩刀刺石敬瑭。石敬瑭身边的陈晖赶紧上前保护他,沙守荣和陈晖战死了,奔弘进也自杀了。石敬瑭趁机杀了愍帝带来的所有士兵,只留下愍帝一个人在驿站,然后离开了。王弘贽把愍帝安顿在州衙里。王弘贽有个儿子叫王峦,在宫里当殿直。后来石敬瑭废掉愍帝自立为帝,就派王峦拿着毒酒给王弘贽。
当初,愍帝在卫州的时候,王弘贽让城里的酒家每天献酒给愍帝。愍帝看到酒,吓了一大跳,一下子就晕倒在地上了,好一会儿才醒过来。王弘贽说:“这是酒家送来的酒,他们是想献酒安慰您。”愍帝就喝了,从此以后,酒家每天都送一壶酒来。等王峦拿着毒酒来了,王弘贽就让酒家把毒酒也献给愍帝。愍帝毫无怀疑地喝了下去,结果就死了。后来,王弘贽在后晋做了凤翔行军司马,官做到光禄卿才退休,死后被追赠为太傅。
刘审交,字求益,是河北文安人。年轻的时候略懂一些书本知识,对官场事务也很了解,先是在唐兴县当县令,后来又当了范阳的牙校。后来刘守光称帝,任命他当兵部尚书。刘守光失败后,刘审交就去了太原,被唐庄宗任命为从事。之后,赵德钧镇守范阳,北面转运使马绍宏又请刘审交当判官。王晏球讨伐王都的时候,又让他当转运供军使。定州平定后,他被任命为辽州刺史。后来他又当了北面转运使,之后又改任慈州刺史,因为母亲年老,他就辞官回家侍奉母亲了。母亲去世后,他悲痛过度,好几年都没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晋高祖即位后,杨光远在魏州讨伐范延光,刘审交再次被任命为供军使。当时,晋高祖把户部、度支、盐铁三司分开了,一年多以后,这三司的工作越来越混乱,于是又合并成一个部门,刘审交被任命为三司使。有人建议检查全国人民的田地,以便增加赋税收入,刘审交说:“赋税是有定额的,而且这些年全国也没有闲置的土地,老百姓的苦乐程度不一样啊。”于是就停止了这项检查,老百姓因此免受了骚扰。后来,他又升任右卫上将军、陈州防御使。
他出巡视察民田时,发现老百姓耕作的工具很简陋,于是就以河北的耕作工具为样板,为老百姓重新铸造农具。安从进平定叛乱后,刘审交被调到襄州,后来又被调到青州,他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不少好事。后来他退休回家了。契丹人入侵京城,萧翰逃跑了,萧翰回来后又任命刘审交为三司使。后来萧翰又召许王从益来守卫京城。汉高祖在太原起兵,从益召高行周来抵抗汉高祖,但高行周没来。从益的母亲王淑妃和大臣们商量迎接汉高祖,有人说燕兵在京城里还有几千人,可以坚守城池等待高行周,但王淑妃不同意,大家意见还没统一。刘审交说:“我是燕国人,现在为燕国守城,应该为燕国打算,但是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了。太妃说的对。”从益于是放弃了抵抗的准备,派人去迎接汉高祖。汉高祖到达后,罢免了刘审交的官职。
隐帝时期,他担任汝州防御使,很有政绩。乾祐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当地百姓在他灵柩前痛哭,上书请求将他葬在京郊,以便百姓能够每年祭祀他。朝廷下诏追赠他太尉的官职,并为他修建祠堂和立碑。
王周啊,是魏州人。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胆识和力气参军,跟着唐庄宗和明宗打仗,当个小军官,因为作战勇敢立功,被封为刺史。晋朝天福年间,他跟着杨光远在魏州打范延光,又跟着杜重威在镇州打安重荣,都立了功。后来,他当上了贝州、泾州的节度使。泾州的张彦泽当政很苛刻,老百姓都逃跑了,王周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对老百姓很好,了解他们的疾苦,取消了二十多项苛政,老百姓都回来了。
他后来又先后担任武胜、保义、义武、成德四个地方的节度使,每个地方都做出了好政绩。有一次,定州的桥塌了,压坏了老百姓的租车,王周说:“桥梁不修,这是做刺史的失职啊!”于是他就赔偿老百姓粮食,并且让人把桥修好。后来杜重威投降了契丹,契丹兵打到镇州,在城下喊话让王周投降,王周哭着说:“我受到了晋朝的大恩,不能誓死抵抗却把城池拱手让人,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和各位大臣呢!”然后他就拼命喝酒,想要自杀,家人拦住了他,逼着他投降了。契丹人让他当武胜军节度使。汉高祖刘知远当皇帝后,把他调到武宁镇。他最终在镇上去世了,死后被追赠为中书令。
高行周,字尚质,是妫州人。他家世代都是怀戎的戍边将领。他父亲叫高思继。高思继和他的兄弟们个个武艺高强,在北方很有名,当时都在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手下当兵。后来李匡威被他的弟弟李匡俦篡位了,晋王准备讨伐李匡俦的叛乱,他琢磨着:“高思继兄弟现在驻守在孔领关,手里有三千兵马,这是个隐患啊,不如派人去招降他们。要是高思继能为我所用,那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晋王派人去招降高思继兄弟。燕地的人很讲义气,高思继他们听说晋王是为了给李匡威报仇才出兵的,就痛快地答应了,还主动当了晋军的先锋。李匡俦听说高思继兄弟都叛变了,吓得赶紧丢下城池逃跑了。晋王李克用让刘仁恭守幽州,任命高思继的哥哥为先锋都指挥使,高思继为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的弟弟为后军都指挥使,高氏兄弟一下子掌握了燕国的兵权。
李克用在做决定的时候对刘仁恭说:“高思继兄弟势力很大,将来要是燕国有什么危险,肯定是因为高氏兄弟,你得小心提防着他们。”李克用还留下一千晋兵保护刘仁恭。可是这些晋兵经常犯法,高思继他们就多次杀了这些违法的晋兵。李克用就责怪刘仁恭,刘仁恭又把责任推到高氏兄弟身上,结果李克用就下令把高思继兄弟都杀了。
仁恭把哥哥的儿子行珪当作自己的牙将,又把自己的继子行周,当时才十多岁,也带在身边。行周长大一些后,也给了他军职。后来仁恭被关起来了,李守光当了老大,就让行珪当了武州刺史。后来李守光反叛晋朝,晋朝的军队攻打他。李守光的手下元行钦在牧马山后面放马,听说李守光快要被包围了,就带着马匹去救援。结果手下的兵在路上叛变了,推举元行钦当幽州留后。元行钦说:“我最害怕的就是行珪啊!”于是派人去怀戎,抓住了行珪的儿子来要挟他。
军队到了武州,招降行珪,说:“李守光可以被推翻取代,你应该跟着我们一起干,不然,我们就杀了你儿子!”行珪谢绝说:“我和你一起当过刘公的将领,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呢?我应该为刘氏效力,还管什么我儿子啊!”元行钦就带兵包围了行珪。一个月后,行珪城里的粮食吃光了,他就召集州里的百姓说:“我不是不想为父老乡亲们守城,但是现在刘公的援兵没到,怎么办呢?杀了我投降晋朝吧!”百姓都哭着,愿意和他一起死守。这时候,行周正好在行珪身边,他趁着夜色偷偷地从城里溜出来,跑到晋朝见到了庄宗,庄宗就派明宗去救援武州。等援兵到了,元行钦已经撤兵了,行珪就投降了晋朝。在庄宗时期,他先后担任了朔州、忻州、岚州三州刺史,以及大同军节度使。明宗继位后,又把他调到威胜、安远镇守。
行珪这个人贪婪卑鄙,干了不少坏事,他的副使范延策,为人正直,多次劝谏他,行珪不听,还记恨他。后来,驻守的士兵有人密谋叛乱,行珪先察觉到了,就偷偷地把军营的武器转移到别的地方。士兵叛乱,冲进军营抢夺武器,什么也没得到,就溃逃了。行珪追上去把他们杀了。然后他就诬告范延策参与叛乱,范延策和他儿子都被杀了,天下人都为他俩鸣不平。行珪最后死在镇守的地方,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行珪投降晋朝的时候,行周在晋明宗手下做事,一开始只是个小将领。赵德钧看中了他,对明宗说:“这小子长得敦厚老实,心里却很细心,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您应该好好待他。”
后来梁军和晋军在黄河边上对峙,庄宗派明宗去东边袭击郓州。行周担任先锋部队,半夜下起了大雨,军队里的人都想停下来别往前走了。行周却说:“这是老天爷在帮我们啊!郓州的人肯定以为下雨我们不会来了,放松了警惕,咱们应该趁他们不注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于是当夜就冒雨强行渡过济水,攻入郓州城,郓州人还没反应过来,城池就丢了。庄宗灭了梁朝后,因为行周的功劳,封他为端州刺史,后来又升迁到绛州。
明宗当政的时候,行周跟着平定了朱守殷的叛乱,攻克了王都,升任颍州团练使、振武军节度使,后来又先后镇守彰武、昭义。晋高祖时期,他被任命为西京留守,之后调任天雄镇。安从进叛乱,行周被任命为襄州行营都部署,平定了叛乱后,调任归德镇。等到晋出帝当政的时候,行周接替景延广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当时李彦韬、冯玉等人专权,行周就请求回到地方镇守。
契丹灭了后晋,留下萧翰守汴州,萧翰又放弃了汴州,于是召回唐朝旧臣许王从益进入汴州。这时,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从益派人去请行周,想让他一起抵抗汉军。行周叹了口气说:“这乱世太难辅佐了,更何况这种儿戏般的举动呢!”于是就没答应。汉高祖攻入京城后,封行周为守中书令,调他镇守天平军,封为临清王。周太祖即位后,又封他为齐王。行周去世后,被追赠尚书令,追封秦王,留下一个儿子叫怀德。
白再荣,不知道他是什么家庭出身。年轻的时候当兵。唐朝和后晋之间,他当上了护圣指挥使。契丹人攻打京城,白再荣跟着契丹军队北撤,到了镇州,契丹人留下麻荅镇守镇州就走了,跟着契丹人来的晋朝士兵大部分都留在了那里。没过多久,李筠、何福进等人密谋赶走麻荅,派人去请白再荣,白再荣犹豫着不想去,手下的士兵逼着他,他才去了,一起攻打麻荅。麻荅逃跑了,众将领里白再荣官职最高,于是大家推举他当留后。白再荣出身行伍,贪财又没啥谋略。那时候,李崧、和凝等人也都跟着契丹人留在了镇州,白再荣用兵包围了他们的住处,逼着他们交出财物,还想杀掉李崧抢他的钱。李谷劝他说:“你们亲身经历了契丹人的苦难,都怕死都来不及了,可是赶走麻荅是大家一起做的,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现在好不容易保住性命,却要马上杀掉宰相,这契丹人可能都不会这么做,何况以后到了京城,天子问起宰相在哪儿,你又怎么回答呢?”白再荣沉默不语,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把所有曾经跟麻荅共事的人抓起来搜刮他们的钱财,镇上的人把他叫做“白麻荅”。
汉高祖登基后,任命白再荣为留后,后来又升迁为义成军节度使。他卸任后回到京城。周太祖带兵进入京城,士兵们攻打白再荣的家,抢走了他所有的财物。之后,士兵们上奏说:“士兵们曾经在您的麾下服役,今天却做出如此失礼的事情,我们又怎么有脸面再见您呢!”于是就把白再荣杀了,提着他的头走了,他的家人用布帛赎回了他的尸体,把他安葬了。
安叔千,字胤宗,是沙陀族人,祖上是沙陀三部落之一。他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后来跟着唐庄宗,当上了奉安指挥使。到了唐明宗时期,他参与了讨伐王都的战争,之后被任命为秦州刺史。在和契丹作战时,他担任先锋都指挥使,立下大功,被封为昭武军节度使。后来他又先后镇守静难、横海、安国、建雄四镇。
安叔千长得高大威猛,但是不识字,为人比较粗鲁,所以人们都叫他“没字碑”。到了后晋出帝时期,他被任命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后来契丹人攻打京城,后晋的百官在赤冈迎接耶律德光,安叔千站出来跟耶律德光说话。耶律德光笑着问他:“是安没字吧?你在邢州的时候,就已经跟我们表示了友好,我现在打到这儿来了,应该给你找个吃饭的地方。”安叔千连忙拜谢。于是耶律德光任命他为镇国军节度使。
后来,后汉高祖刘知远建立了后汉,安叔千被召回京城。他自己也觉得以前私下里跟契丹人来往,心里挺愧疚害怕的。后来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了。等到周太祖郭威的军队攻入京城,士兵们四处抢掠,安叔千的家产已经被抢光了,但是士兵们还以为他藏了东西,就一直打他,把他打得很严重。伤重之后,他回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