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厚,是明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他长得人高马大,性格敦厚老实,话不多,很懂礼貌。明宗皇帝觉得他长得像自己,特别喜欢他。天成二年,李从厚被任命为河南尹,兼管六军诸卫的事务,还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从厚的妻子是孔循的女儿。安重诲很生气,因为孔循把女儿嫁给了李从厚,三年后,安重诲就罢免了孔循枢密使的职务,还把李从厚外放到宣武军节度使的职位上。第二年,他又被调到河东去镇守。长兴元年,李从厚被封为宋王,调到成德镇守。第二年,他又被调到天雄镇守,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加封为兼中书令。

四年十一月,秦王李从荣被杀死了。明宗皇帝病得很重,派宦官孟汉琼去邺城召李从厚进京。结果明宗皇帝驾崩了,朝廷秘不发丧,整整瞒了六天。十二月癸卯朔日,才在西宫发丧。李从厚就在灵柩前即位当了皇帝。群臣在东阶拜见他,然后又回到丧位上。丙午日,他在西宫穿上了丧服。庚戌日,他登上光政门楼,慰问军民。辛亥日,他杀了司衣王氏。癸丑日,他才开始处理政务。乙卯日,他又杀了司仪康氏。丁巳日,朝廷任命冯道为大行皇帝(明宗)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使,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兵部尚书李鏻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左仆射兼判河南府卢质为桥道顿递使,负责丧葬事宜的各种安排。丁卯日,举行祭祀仪式。

应顺元年正月初一,那一天是壬申,我在广寿殿上朝。三天后,契丹的使者都督没辣于来了。再过两天,大赦天下,改元,还奏乐庆祝呢。 回鹘可汗王仁美也派使者来了,沙州和瓜州也派使者来了。 又过了几天,朱弘昭、冯赟送来钱,说是资助修建皇陵。

闰月里的一天,丙午,册封皇太后。 过了几天,甲寅,册封王氏为太妃。 北京留守石敬瑭也送来银子和绢,说是资助修建皇陵。 二月里的一天,庚寅,我去视察皇陵的修建情况。 结果,坏消息来了,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造反了! 第二天,辛卯,任命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静难军节度使药彦稠当他的副手,去平叛。

三月里的一天,丙辰,王思同的军队被打败了,他的手下严卫指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带着部队投降了从珂。 几天后,辛酉,我下令杀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弘实。 癸亥,任命河阳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继续当副手。 西京副留守刘遂雍也投降了从珂,王思同逃回京城,没成功,最后战死了。 丁卯,京城巡检使安从进也造反了,他杀了冯赟,朱弘昭自杀了,安从进还把他们的脑袋送给了从珂。 戊辰,我去了卫州。

废帝,是镇州平山人。他原本姓王,家里很穷,他妈姓魏,年轻就守寡了。他爹是唐明宗,当年当骑兵将领路过平山,把魏氏掠走了。魏氏当时有个儿子阿三,已经十多岁了,明宗就把阿三养大当亲儿子,给他取名叫从珂。从珂长大后,长得高大威猛,为人谨慎少言,但打仗非常勇敢,明宗特别喜欢他。从晋军和梁军在黄河边上打仗开始,从珂就经常立下战功,明宗还经常叫他小名说:“阿三不光跟我同岁,这敢打敢拼的劲儿也像我!” 同光二年,从珂被任命为卫州刺史兼突骑指挥使,驻守在石门。

后来,明宗去讨伐赵在礼,从魏地调兵南下,从珂率领驻军从曲阳、孟县快速赶到常山,去追赶明宗。明宗南下时兵力很少,看到从珂的军队随后赶到,士气一下就高涨了。明宗当上皇帝后,就封从珂为河中节度使,又封他为潞王。那时候,明宗年纪大了,从珂又是诸位皇子中年纪最大的,枢密使安重诲很忌惮他,就伪造圣旨,派河中副将杨彦温去杀他。从珂在黄龙庄阅兵的时候,杨彦温直接关门拒之门外,从珂只好退到虞乡,上奏朝廷说明情况。明宗把从珂召回京城,让他住在清化里的府邸。安重诲多次请求按照军法处置从珂,明宗没答应,后来安重诲被杀了,从珂才被重新启用,当上了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长兴三年,他又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

从珂的儿子重吉,从明宗当皇帝的时候就开始掌管禁军,当上了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后,朱弘昭、冯赟当权,就罢免了重吉的兵权,把他贬到亳州当团练使。接着,又把从珂调到北京当留守,连正式的任命书都没下,就又让李从璋代替了他。一开始,安重诲因为犯错被罢免了河中节度使的职务,李从璋接替了他,后来安重诲被杀,所以从珂更加怀疑自己会有危险,于是就干脆据城反叛了。愍帝派王思同率领各镇军队去讨伐他,结果王思同打败了,逃跑了,其他各镇的军队也都溃败了。

公元938年三月十四日,王师东征。十七日,军队抵达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背叛唐朝,投降了我们。二十日,到达华州,抓住了药彦稠。二十二日,到达灵宝,河中节度使安彦威、陕州节度使康思立也背叛唐朝,投降了我们。二十五日,到达陕州,康义诚也叛唐投降。我们还杀了宣徽使孟汉琼。可怜的唐哀帝被安排住在卫州。

四月初七,大军进入京城,冯道带着文武百官在蒋桥迎接,但王并没有露面。王先去西宫哭祭,之后才接见群臣,冯道向王下拜,王也回礼。然后,王入住至德宫。四月十日,太后下令,将唐哀帝降为鄂王,并让王监国。十二日,王正式登基称帝。十三日,用河南的民财犒赏军队。十四日,借用老百姓的房子,征收五月份的赋税来犒赏军队。十五日,杀死了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询也因此丧命。四月二十日,大赦天下,改元。二十三日,杀了康义诚和药彦稠。

五月十四日,任命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十六日,冯道被罢免。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接任枢密使。十九日,赏赐那些积极劝进和宗室子弟官员。六月初七,皇帝去范延光和索自通家里做客。七月初八,任命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四日,册立沛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八月初六,任命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允许御史台官员进行选拔。九月,契丹人入侵边境。十月初五,罢免了李愚和刘昫的官职。十二月十三日,任命雄武军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人又侵犯了云州。十五日,皇帝去龙门游玩。那年闹旱灾。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根据上下文推断)的春天,二月初几那天,范延光被免职了。 同年的六月初几,追封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 三月初几,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升任枢密使。

到了夏天,五月初几,宣徽南院使刘延皓又当上了枢密使。 这期间,契丹人来犯边境,打起了仗。 六月初几,大臣们纷纷进献用来添置都城马匹的马匹。 秋天七月初几,回鹘可汗王仁美派他的都督陈福海来访。没过多久,刘延皓就被免职了。 九月初几,刑部尚书房暠接替他做了枢密使。 同月,另一个初几,渤海国也派使者前来。

公元936年正月初二,百济派使者来访。同年的正月十四,皇帝册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十九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升任中书侍郎,并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此同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造反了。

五月初二,朝廷任命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担任副手。五月初五,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变投降了石敬瑭。五月初六,振武戍将安重荣也叛变投降了石敬瑭。五月初九,天雄军驻扎在捧圣都的虞候张令昭,赶走了他的上司节度使刘延皓。五月十九日,朝廷任命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并让他暂时代理天雄军军事事务。五月二十六日,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被任命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

七月初五,军队攻克了魏州。七月初九,张令昭被处死了。七月十日,彰圣指挥使张万迪叛变投降了石敬瑭。八月初五,契丹使者梅里来访。九月初一,张敬达和契丹军队在太原交战,结果战败,被契丹军队围困在晋安。九月初五,朝廷军队撤到了河阳。十月二十七日,朝廷开始征收战马,并强征百姓当兵。十一月初五,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被任命为行营都统。十一月二十二日,契丹扶持石敬瑭建立了后晋。闰月初一,杨光远杀死了张敬达,并率领他的军队投降了契丹。闰月初九,契丹和后晋的军队到达潞州。闰月十二日,军队从河阳撤回。闰月十六日,皇帝驾崩了。

唉,君臣之间的关系,真是太难处理了!那些聪明的人,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料到,而那些糊涂的人,即使事情已经快要发生到眼前了,也仍然不害怕。所以,提前劝谏,即使是忠言,也不一定被人相信;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重诲只顾着自己看到潞王将要遭遇的祸事,却没能想出好办法,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祸根就在于此。等到愍帝去世后,葬在了徽陵,坟墓只有一垄土,路过的人看到都感到悲伤。如果明宗皇帝在天有灵,一定会为重诲感到愧疚的,真是令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