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个“中气”。“中气”就是公卦,用卦策累加起来,就成了次卦;要是用外策加到侯卦上,就成了外卦。
然后是四季的节气。把四个立节的节气定下来,就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要是把四季的节气都定下来,再分别用维策加到上面,那就是土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中气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如果中节分超过5626.65秒,就要用减统法,算出有没有剩余的分。然后用通气策乘以它,气满了就是一天,用满统法算出是哪一天;再把算出来的气加起来,就能知道所求的没日是哪一天了。
朔日的计算方法也类似:如果常朔分小于朔虚,就是灭分。用朔率乘以它,朔虚满了就是一天,用盈统法算出是哪一天;再把算出来的朔加起来,就能知道所求的灭日是哪一天了。
上面这些都是朴先生写的《钦天历经》里的一部分内容。《旧史》里少了《步发敛》一篇,现在只有三篇留下来,内容简略不完整,不足以作为标准。朴先生的历法在世上流传很少,我曾经问过著作佐郎刘羲候先生,刘先生帮我找到了这部历书的原本,这才让朴先生的历法完整起来。刘先生好学,精通史书,尤其对星历很了解。他曾经对我说:“以前的人制定历法,方法不同,误差也很多。直到唐朝一行和尚,才用天地间的数来制定《大衍历》,这才是最精确的。后世精通历法的人,都用他的方法,只是在分和拟数上有所不同。朴先生也能自成一家。朴先生的历法,总的来说,是用日躔差来计算盈缩两种历法,把月离分为迟疾二百四十八限,以此来推算衰杀的程度,来精确推算朔望,使朔望准确无误;校正赤道九限,更改其率数,来推算黄道,使日躔有固定的度数;把黄道分为八节,区分其内外,来推算九道,使月行如循环,日月运行协调一致;观察天象的升降,察看轨道的斜正,来推算食差,使交会精确;测量岳台上的日晷,来确定二至日夜的长短,使漏刻准确;推算星辰运行的逆顺、伏留,使舒缓急促有规律,使五星运行协调一致。但是,他的方法不够宏大精深、简便易行,而是急于求成。然而,他所擅长的部分,即使圣人出现也不能废除。”刘先生的话大概就是这样,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