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殷,字霸图,是河南许昌鄢陵人。唐中和三年,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派孙儒、刘建峰带一万人马给他弟弟秦宗衡,去淮南抢地盘。马殷一开始是孙儒手下的一个小将领。秦宗衡等人攻打杨行密在扬州的势力,没打下来,这时候梁军又猛攻秦宗权,秦宗权多次召孙儒他们回去,孙儒不想回去,秦宗衡多次催促他,孙儒一怒之下杀了秦宗衡,自己带着军队攻下高邮,然后赶走了杨行密。杨行密据守宣州,孙儒带兵围攻,很久没攻下来,就派马殷和刘建峰去附近县城抢粮食。后来孙儒战败死了,马殷他们没了靠山,就推举刘建峰当老大,马殷当先锋,转而攻打豫章,又攻占了虔州、吉州,手下兵马有几万人。

乾宁元年,他们进入湖南,驻扎在醴陵。潭州刺史邓处讷派邵州的军队驻守龙回关,刘建峰他们到了关口,降服了守关的将领蒋勋。刘建峰拿了蒋勋的盔甲给先锋部队穿,打着蒋勋的旗号,直奔潭州,到了东门,东门的守卫以为是关口的军队回来了,就打开了城门,结果刘建峰他们杀死了邓处讷,刘建峰自称留后。唐僖宗任命刘建峰为湖南节度使,马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蒋勋想当邵州刺史,刘建峰没答应他,蒋勋就带兵攻打湘乡,刘建峰派马殷去邵州打蒋勋。

刘建峰是个庸才,管不好手下的人,经常和部下喝酒狂欢。有个士兵叫陈赡,他老婆长得漂亮,刘建峰私通了她,陈赡很生气,用铁棍把刘建峰打死了。军中推举行军司马张佶当老大,张佶要进府衙,骑马的时候马老是踢腾,把张佶的腿踢伤了。张佶躺在床上生病,跟将领们说:“我不是你们的主人,马殷很勇敢,可以拥立他。”将领们于是就杀了陈赡,把他剁碎了,派姚彦章去邵州迎接马殷。马殷到了,张佶坐着轿子进府衙,马殷在庭院里拜见他,张佶把马殷叫到跟前,然后率领将士们下跪,朝北面给马殷磕了两个头,把位置让给了他,这是乾宁三年。

唐朝任命马殷为潭州刺史。马殷派他的将领秦彦晖、李琼等人去攻打连州、邵州、郴州、衡州、道州、永州这六个州,全都攻下来了。桂管的刘士政害怕了,就派他的将领陈可璠、王建武等人带兵去守全义岭。马殷派使者去跟刘士政联络,使者到了边境,陈可璠他们却不接受。马殷很生气,就派李琼等人带七千兵去攻打他们,活捉了陈可璠等人和他们两千多士兵,全部坑杀了,然后包围了桂管,俘虏了刘士政,并且把他的属州都占领了。马殷上表朝廷,奏请任命李琼为桂管观察使。四年后,马殷被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

马殷的弟弟马賨,当初孙儒在宣州战败后被杨行密俘虏。杨行密收编了孙儒的残兵,组成了“黑云都”,让马賨当指挥使。马賨跟着杨行密打仗,屡立战功,为人沉稳可靠,从不骄傲自大,杨行密很器重他。杨行密问马賨是哪家人,马賨说:“我是马殷的弟弟。”杨行密大吃一惊,说:“你哥哥现在这么厉害,我现在把你送回去怎么样?”马賨没回答。过了几天杨行密又问他,马賨谢绝说:“我,是孙儒战败后剩下的士兵,幸亏您没杀我,我就算死了也报答不了您的恩情。湖南就在附近,每天都能听到我哥哥的消息就够了,我不想离开。”杨行密感叹道:“以前我欣赏的是你的外表,现在我欣赏的是你的内心。不过,你还是努力帮我促成两国友好,通商贸易,互相帮助,这也是报答我的方式!”于是杨行密厚礼送马賨回去。马殷非常高兴,上表朝廷,奏请任命马賨为节度副使。

杨行密派将领刘存等人攻打杜洪,包围了鄂州,马殷派秦彦晖、许德勋带水军去救援,后来杜洪战败身亡,刘存等人就攻打马殷。马殷派彦晖在上游阻击,偏将黄璠率领三百艘船伏击在浏阳口。刘存等人多次交战都打不赢,就给马殷写信求和,马殷想答应,彦晖说:“淮南人很狡猾,是想麻痹我们的军队,不能相信他们。”于是赶紧进攻,刘存等人撤退,黄璠用浏阳的船只截断江面,前后夹击,大败刘存等人,刘存和陈知新战死,彦晖攻下了岳州。

梁太祖当了皇帝以后,殷(殷浩)派使者去进贡。梁太祖很重视殷浩,任命他当侍中兼中书令,还封他为楚王。 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带兵堵住了汉口,想截住殷浩的贡使。殷浩就派许德勋去攻打高季昌的沙头阵地。高季昌一看打不过,赶紧求和,这才作罢。

后来,杨行密手下袁州刺史吕师周投奔了殷浩。这吕师周啊,是个特别勇猛豪爽的人,还懂点天文星象和兵法,据说他家祖上五代都是武将。 他心里害怕自己哪天会出事,所以经常跟酒友们一起喝酒,一醉起来就跳舞唱歌,唱着唱着就哭起来,那叫一个悲壮!杨行密听说这事儿,就怀疑吕师周另有图谋,派人暗中监视他。吕师周更害怕了,就对他的副将綦毋章说:“我跟楚国是敌对关系,我经常看到楚国的营地上空云气很好,不容易打败。我听说马殷(殷浩)为人仁义,待人有礼,我想逃到楚国去保命,你觉得怎么样?”綦毋章说:“您自己看着办吧,我的嘴很严,保证不会泄露出去。” 于是吕师周带着兵到边境上转悠了一圈,就投奔了楚国,綦毋章还放了他的家人跟着一起走。

殷浩听说吕师周来了,高兴坏了,说:“我正打算向南攻打岭南地区呢,这下得到这么个人才,足够了!” 他就任命吕师周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带兵攻打岭南,一口气拿下了昭州、贺州、梧州、蒙州、龚州、富州等好几个州。殷浩还上表朝廷,请求任命吕师周为昭州刺史。 朗州刺史雷彦恭请吴国军队来攻打平江,结果被许德勋打败了。殷浩又派秦彦晖去攻打朗州,雷彦恭逃到了吴国,还把他的弟弟雷彦雄等七个人送给了梁国。 这下子,澧州刺史向瑰、辰州刺史宋邺、溆州刺史昌师益以及其他一些溪洞地区的蛮族首领都投降了殷浩。殷浩请求朝廷把朗州升格为永顺军,并奏请任命张佶为节度使。 然后,殷浩效仿唐太宗的做法,设立了“天册府”,并设置了相应的官员。梁太祖还任命殷浩为天册上将军,殷浩则把他的弟弟殷賨任命为左相,殷存为右相,还提拔了廖光图等十八个人为学士。 后来在梁末帝时期,殷浩又加封了武昌、静江、宁远等军的节度使,还兼任洪州、鄂州四面行营都统。

唐庄宗灭了梁国之后,梁王殷的儿子希范来京城进贡,还带来了梁王以前当都统时用的印章。庄宗就问他洞庭湖有多大,希范回答说:“皇上您要是南巡的话,洞庭湖的水也就够马喝一口的。”庄宗一听,觉得这小子挺有见识,很高兴。

后来,庄宗又平定了蜀国,梁王殷害怕极了,上表请求退休。庄宗就给他写了封信,安慰他一番。等到明宗继位,也派人去荆南进贡,顺便祝贺新年。结果,荆南节度使高季昌抓了梁国的贡使史光宪。梁王殷就派袁诠、王环等人去攻打高季昌,大军打到高季昌城下,高季昌赶紧求和,梁军这才罢兵。

一开始,梁王殷的兵力很少,跟杨行密、成汭、刘龑这些人都是敌对关系,梁王殷为此很苦恼,就向他的大将高郁请教。高郁说:“成汭地盘小,兵力弱,不足为虑;刘龑一心想占领五管地区,根本没空搭理我们;杨行密是孙儒的仇人,就算你给他万金,也买不来他的好脸色。但是,效忠朝廷,顺应天命,才是称霸天下的道理。现在,我们应该先向朝廷进贡,争取得到封爵,对外则要夸耀我们的实力,震慑敌人,然后回过头来发展农业和军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于是,梁王殷开始向京城进贡,不过每年进贡的也就是一些茶叶而已。但他聪明地从京城到襄州、唐州、郢州、复州等地设立了茶叶专卖机构,卖茶叶赚的钱是成本的十倍!高郁还建议梁王殷铸造铅铁钱,十个铅铁钱当一个铜钱用。他还让老百姓自己种茶叶,方便商人买卖,然后收税,每年都能收到数不尽的钱。就这样,梁国国力越来越强,梁王殷也多次请求朝廷封爵。

公元932年,马殷请求朝廷在长沙建立行台(相当于地方行政机构)。唐明宗封他为楚国王,但是大臣们说没有给国王册封的先例,建议像册封三公那样用竹简。于是,朝廷就派尚书右丞李序拿着竹简去册封他。马殷把潭州改名为长沙府,开始自行组建国家机构,设置官员。他把弟弟马賨任命为静江军节度使,儿子马希振任命为武顺军节度使,另一个儿子马希声负责掌管内外所有军事事务。他还提拔姚彦章为左相,许德勋为右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拔常为仆射,马珙为尚书,文武百官都得到了提升。他还追封曾祖马筠为文肃公,祖父马正为庄穆公,父亲马元丰为景庄公,并在长沙修建了三座祖庙。

公元934年,马殷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朝廷下诏说:“马殷的官位爵位都很高了,没法再追赠什么了,就谥号为武穆王吧。”就这样。他的儿子马希声继位。

马希声,字若讷,是马殷的次子。马殷建立楚国后,就让他负责掌管内外所有军事事务。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听说马殷手下有个叫高郁的谋士,平时经常给马殷出谋划策,而且楚国因此变得很强大,心里非常不安。他曾经派间谍到马殷那里去打探消息,但是马殷没有听信。马希声掌权后,间谍就对他说:“高季昌听说楚国重用高郁,非常高兴,认为能灭掉马氏的人一定是高郁。”马希声本来就比较愚笨,他信以为真,就立刻剥夺了高郁的兵权。高郁很生气,他说:“我为大王效力这么久了,现在正打算在西山安度晚年,我的儿子也渐渐长大了,都能咬人了!”马希声听到这话,就假传马殷的命令杀了高郁。马殷年纪大了,已经很少处理政事了,并不知道高郁被杀的事。那天,大雾弥漫,马殷觉得很奇怪,就对身边的人说:“我以前跟着孙儒,他每次杀害无辜的人,天上都会有大雾,难道马家军里也有冤魂吗?”第二天,官员把事情的经过报告给了马殷,马殷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说:“我老糊涂了,竟然杀了我的功臣!”然后他又对身边的人说:“我也活不了多久了!”第二年,马殷就去世了。

话说,殷希声被任命为武安、静江等军的节度使。他听说梁太祖喜欢吃鸡,就跟着学,每天都煮五十只鸡来做膳食。他父亲殷(殷翰)去世后下葬,希声居然没哭,只顾着吃了几大碗鸡肉就走了。礼部侍郎潘起看不下去了,讽刺他说:“以前阮籍在守丧期间还吃蒸猪肉呢,难道世上就缺有才能的人了吗?” 长兴三年,希声死了,追封为衡阳王。他的弟弟希范继位。

希范,字宝规,是殷翰的第四个儿子。殷翰有十多个儿子,长子希振最优秀,希声和希范是同一天生的双胞胎。但希声的母亲袁夫人长得漂亮,希声因为母亲受宠而继承了爵位,而希振却弃官做了道士,在家居住。希声死后,希范按照兄弟排行顺序继位,继承了殷翰的官爵,被封为楚王。清泰二年,朝廷赐给他弓箭、帽子和佩剑。天福四年,希范被加封为天册上将军,可以像他父亲殷翰一样开府治理政务。

希范喜欢学习,擅长写诗,文人廖光图、徐仲雅、李皋、拓拔常等十八个人,都是以前在他父亲殷翰手下做学问的。希范生活奢侈,廖光图等人也都是些不务正业的人,整天喝酒赌博,欢呼雀跃。只有拓拔常比较稳重,上书劝谏希范,结果被廖光图等人讨厌。

襄州的安从进和安州的李金全叛乱,晋高祖下令让希范带兵平叛。希范派张少敌率领水军前往汉阳,运送五万斛粮食供应军队。金全等人战败,张少敌就回师了。

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领锦州、奖州等地的蛮族军队攻打澧州,希范派刘勍、刘全明等人率领五千步兵前去迎战,彭士愁大败。刘勍等人乘胜攻打溪州,彭士愁逃到奖州,派他的儿子彭师暠率领蛮族首领向刘勍投降。溪州西边连接着牂柯、两林,南边通往桂林、象郡,希范就在那里立了一根铜柱作为标志,并让学士李皋在上面刻铭文。 于是,南宁州酋长莫彦殊率领他管辖的十八个州,都云酋长尹怀昌率领他管辖的昆明等十二个部族,牂柯的张万浚率领他管辖的夷、播等七个州,都归顺了希范。

石敬瑭那个时代,后晋的河东节度使石希范,大手笔修建了会春园和嘉宴堂,花掉了巨额的钱财,为此还加税,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拓拔常多次劝谏他,说这样做不对。 石希范后来又修建了九龙殿,殿柱周围环绕着八条龙,他自己还说自己是第九条龙呢!

那时候,契丹灭了后晋,全国大乱,石希范手下的将领丁思觐,直接冲到石希范面前劝谏说:“咱先王是从普通士兵做起的,靠打仗才夺得了这块地盘,凭借朝廷的力量来抵御邻国的侵略,传了三代,地盘有几千里,养着十万大军。现在天子被囚禁,国家都没了主人,这正是真英雄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如果能集中全国的兵力,从荆州、襄阳出发,直奔京城,号召天下起义,这可是跟桓文帝一样的大功业啊!您怎么却把国家的钱财都花在修建宫殿上,搞这些儿女情长的玩意儿呢?” 石希范敷衍了他几句,丁思觐气得瞪大眼睛看着石希范说:“你这小子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说完,直接掐死了自己。开运四年,石希范死了,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他的弟弟石敬广继位。

石敬广字德丕,是石希范同母兄弟。石希范生前最讨厌拓拔常的劝谏,拓拔常每次去拜见他,石希范就让守门的人指着拓拔常说:“我不愿意见这个人,别让他进来了!”直接把拓拔常拒之门外。直到石希范病重的时候,才想起拓拔常的忠言,于是召见了他,并把自己的弟弟石敬广托付给他。石希范死后,拓拔常多次劝石敬广把王位让给他的哥哥石敬萼,但是石敬广没听。

石敬萼是朗州节度使,石希范死后,石敬萼从朗州赶来奔丧。石敬广跟他的手下刘彦瑫商量说:“石敬萼从武陵赶来,心里肯定没安好心,应该派兵去迎接他,以防万一,让他卸甲投降后再进城。”张少敌、周廷诲说:“如果大王能和他好好相处也就罢了,不然应该早点把他除掉。”石敬广哭着说:“他是我哥哥啊,我怎么忍心杀他呢?分国而治也可以啊!”于是他派兵在砆石迎接石敬萼,把他拦在碧湘宫,给了他很多钱财打发他走。石敬萼气冲冲地走了,然后派使者去京城请求封爵,想在当地称藩。汉隐帝没答应,下诏书安抚他,并对他进行劝解。石敬萼更加生气,贿赂了李景,举兵攻打长沙。石敬广派刘彦瑫、许可琼等人去抵抗。

刘彦瑫在仆射洲打败了李希萼。李希萼逃跑了,跑去勾结溪洞地区的蛮族,准备攻打益阳。李希广就派崔珙琏带着七千步兵驻扎在湘乡玉潭,想拦住那些蛮兵。刘彦瑫则带着水军直奔武陵,去攻打李希萼。结果刘彦瑫在湄洲战败了,李希广吓得不轻,赶紧派人向京城请求支援,但是汉隐帝没派兵来。

李希萼的水军顺着江往上游走,自称“顺天将军”,攻打岳州。岳州刺史王赟死守城池,不肯出战。李希萼就喊着说:“我以前和你约定一起做事,现在你怎么变了心呢?”王赟回答说:“你兄弟之间都容不下对方,还怪将领们有二心吗?我希望你能回长沙,别伤了同族的情谊,不然我可不敢不尽忠职守啊!”李希萼一听,就撤兵了,跑到湘乡,然后停在长沙,在水西扎营。刘彦瑫和许可琼则在水东驻扎。

彭师暠登上城楼,远远望见水西的军队,就回去报告李希广说:“武陵的军队很骄横,还混杂着蛮人和蜑民,很容易打败他们。不如让许可琼他们在山前列阵,我带三千步兵从巴溪渡过江,直奔岳麓山,趁夜袭击他们。”李希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许可琼已经暗中向李希萼通风报信了,所以就阻止了这个计划。第二天,彭师暠去和许可琼商量事情,一看许可琼那样子,就瞪着眼睛骂道:“看你那副反叛的样子,是想投降敌人吗?”说完甩袖而去,赶紧跑去告诉李希广,请求处死许可琼,但是李希广没同意。

李希萼攻打长乐门,牙将吴宏、杨涤在城门里抵抗,李希萼一开始有点吃亏,但后来许可琼投奔了李希萼,吴宏、杨涤听到这个消息,都溃败了。李希广带着老婆孩子躲进了慈堂。第二天就被抓住了。李希萼看到李希广,心里有点难过,说:“他这个人很愚笨,怎么会干坏事呢?都是身边的人迷惑了他啊。”然后问手下:“我想饶他一命,怎么样?”手下们都不说话,于是李希萼就下令把李希广绞死了。

公元948年,马希萼自己称帝了。第二年,后汉隐帝死了,京城乱成一锅粥,马希萼就投降了南唐的李景。李景封马希萼为楚王,马希萼把所有的军政大事都交给他的弟弟马希崇打理。马希崇跟楚地的老将徐威、陆孟俊、鲁绾等人密谋造反。马希萼在端阳门设宴,马希崇以生病为由推辞了。徐威他们放出十多匹疯马,让几个壮汉拿着兵器跟着马,冲进马希萼的府邸,抢了库房里的兵械,绑了马希萼,拥立马希崇当了楚王。马希崇派彭师暠、廖偃把马希萼囚禁在衡山,彭师暠还给马希萼了个衡山王的虚名,继续向南唐的李景称臣。马希崇自己也害怕,也向李景请罪。李景派边镐进入楚地,把马氏家族的人全部迁到金陵去了,那会儿是后周广顺元年。李景又封马希萼为楚王,让他住在洪州;马希崇当了舒州节度使,住在扬州。

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攻打淮南地区,攻下了扬州,还下诏安抚马氏子孙。后来扬州又回到了南唐手里,马希崇带着他的十七个兄弟一起回到京城,马希崇被任命为右羽林统军,马希能任左屯卫大将军,马希贯任右千牛卫大将军,马希隐、马希浚、马希知、马希朗都做了节度行军司马。

刘言是吉州庐陵人,王进逵是武陵人。刘言一开始跟着刺史彭玕做事,后来跟着彭玕逃到了楚地,后来又跟着马希范当了长州刺史。王进逵年轻时是静江军的士兵,后来跟着马希萼当了指挥使。

希萼攻打希广,派进逵当先锋,攻陷了长沙。长沙城被战火摧残得不成样子,希萼让进逵带着静江的军队去整顿,结果士兵们个个都怨声载道,进逵趁机拉拢他们,半夜用长柄大斧砍开城门,逃回了武陵。希萼当时喝醉了,没反应过来,第二天派将军唐翥去追,追到武陵后,唐翥被大败而回。进逵接着赶走了留后马光惠,去辰州迎接马希广当节度使,自己当副手。没过多久,希萼的将领徐威等人又造反了,绑了希萼,拥立了希崇,湖南彻底乱套了。李景派边镐入楚,把马氏家族迁到金陵,顺便把马希广也叫过去。马希广不肯去,进逵就和行军司马何景真等人一起攻打边镐,边镐被打败逃跑了。

周广顺三年,马希广向朝廷上表,请求封爵。他还说长沙城破败不堪,不能住人,请求把治所迁到武陵。周太祖都答应了,于是把朗州升格为武平军,地位在武安军之上,任命马希广为节度使,同时把武安军给了进逵。进逵觉得是自己拥立了马希广,凭什么在他之下,心里很不服气。马希广也担心进逵,两个人从此有了嫌隙,都想干掉对方。进逵琢磨着:“马希广能用的人也就何景真、朱全琇了,把他们杀了,马希广就好对付了。”那时候,南唐的刘晟占领了楚州、梧州、桂州、宜州、蒙州等地,进逵就劝马希广召集何景真他们一起攻打刘晟。马希广信以为真,派何景真、朱全琇去了,结果到了那里都被杀了,进逵于是起兵攻打武陵,抓住了马希广并杀了他,然后向朝廷上表。周太祖马上任命进逵为武平军节度使。

周世宗征讨淮南,任命进逵为南面行营都统。进逵攻打鄂州,路过岳州,岳州刺史潘叔嗣,以前和进逵是同事,对进逵非常恭敬。进逵的手下向潘叔嗣索要贿赂,潘叔嗣没给,手下就向进逵告潘叔嗣的坏话,进逵当面骂了潘叔嗣。潘叔嗣又羞又恨,跟手下说:“进逵要是打胜仗回来,我可就没命了!”进逵攻打鄂州,正攻打长山的时候,潘叔嗣带兵偷袭武陵。进逵听到消息,乘轻舟回去,在武陵城外和潘叔嗣打了一仗,进逵战败,被杀了。

周行逢是武陵人,他和王进逵都是静江军的士兵,一起在希萼手下当军官。王进逵攻打边镐,周行逢另立战功,在益阳打败了李景的军队,杀了人家两千多兵,还抓了他们的将领李建期。后来王进逵当上了武安军节度使,就提拔周行逢当集州刺史,还让他当自己的行军司马。王进逵和刘言不对付,周行逢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设下计谋把刘言给干掉了。之后,王进逵占据了武陵,周行逢则占据了潭州。

显德元年,周行逢被任命为武清军节度使,同时负责潭州军府的事务。这时候,潘叔嗣杀了王进逵,有人劝潘叔嗣去占领武陵,但潘叔嗣说:“我杀王进逵,只是为了自保而已,武陵对我来说没什么好处。”于是他就回到岳州,派他的部将李简率领武陵人去潭州迎接周行逢。周行逢到了武陵,有人建议把潭州给潘叔嗣,周行逢说:“潘叔嗣杀了主帅,罪该万死,但他来迎接我,我实在不忍心杀他。如果我把武安给他,那不就等于让他再去杀别的官员吗?”于是周行逢把潘叔嗣召来,让他当行军司马。潘叔嗣一听就生气了,装病不肯来,周行逢一听就火了,说:“他这是又想杀我啊!”于是周行逢就假装把武安让给他,把他叫到府里来接受任命,等他来了,就把潘叔嗣给杀了。

我碰上个老乡,武陵人,小时候穷,没啥本事,净说些大话。后来在武陵当官,倒是能勤俭自持,而且性格勇敢,杀伐果断。手底下那些将领,仗着功劳骄傲自满的,他都依法处置了。

有一次,十多个大将密谋造反。他设宴款待众将,酒过半酣,就把这帮壮士给抓起来砍了脑袋,整个地区的人都怕他了。 杀的人太多了,不管大小过错都得死,他老婆严氏劝他说:“人有好有坏,怎么能都杀呢?” 行逢生气地说:“这是军国大事,妇道人家懂什么!”严氏不高兴了,就骗他说:“咱们家的佃户,因为您当了大官,都不好好种地了,仗着您的势头欺压百姓,您去看看吧。”

到了地里,严氏正穿着青布裙子,带着佃户送租子进城。行逢过去看她,心疼地说:“我都当官了,您怎么还这么辛苦?”严氏说:“您还记得当初想当个里正的时候吗?那时候农民交租子,总是被鞭打,现在您当官了,应该提前做好安排,带领大家,怎么能忘了田间地头的事呢!” 行逢想把她接回府上,用轿子抬着,让她坐在一群妾侍中间,严氏根本不理,说:“您执法太严厉,会失去民心,所以我不愿意留在您身边。万一哪天出事,田野里更容易逃命。” 行逢因此稍微收敛了一些。

建隆三年,行逢病了,把将领们叫来,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们,说:“我从种地的农民变成带兵打仗的,当初一起起兵的十个人,都死于非命,只有衡州刺史张文表还活着,但他一直耿耿于怀,没当上军司马。我死了,张文表一定会叛乱,要用杨师璠去讨伐他。如果杨师璠不行,就坚守城池别打仗,自己向朝廷投降。”

路上碰见了个士兵,(李)保权就站了起来,表示自己身份。文表听说这事儿后,勃然大怒,骂道:“行逢(李行逢)和我一起从卑微的底层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功名地位,现在我怎么可能向一个小孩子低头?” 于是,他立刻起兵造反,攻下了潭州。

保权赶紧向朝廷求救,同时还派杨师璠去讨伐文表。保权把先祖的遗训告诉了杨师璠,说得杨师璠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杨师璠也哭了,回头对自己的士兵说:“你们看看这位小郎君吗?年纪轻轻的,却如此贤明!” 士兵们听了都热血沸腾,个个都想立功出力。

杨师璠到了平津亭,文表出来迎战,结果被杨师璠打得大败。一开始,保权求援的时候,太祖皇帝派了慕容延钊去讨伐文表,结果还没到,文表就被杨师璠给抓住了。慕容延钊的军队后来进了朗州,保权带着全家老小都去京城朝拜了皇帝。剩下的事情,都详细记载在国史里了。

(殷自唐乾宁三年入湖南,至周广顺元年,凡五十七年,余具《年谱》注。) (殷氏家族从唐朝乾宁三年进入湖南,到周朝广顺元年,一共住了五十七年,详细情况请参考我的《年谱》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