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掞是山东安丘人,年轻的时候给青州刺史王敬武当差。王敬武死了,他儿子王师范继任。后来棣州刺史张蟾造反,王师范派指挥使卢洪去讨伐,结果卢洪也叛变了。王师范假装和好,把卢洪骗来,在郊外迎接他,然后当着卢洪的面,直接让刘掞把他给砍了。接着,刘掞又带兵攻打张蟾,把张蟾给打败了。王师范就上奏朝廷,让刘掞当登州刺史,还让他当行军司马。

梁太祖攻打凤翔的时候,王师范趁梁军主力不在,偷偷派人去袭击梁国的州县。其他人派出去的人,计划大多泄露了,都没成功。只有刘掞,因为他平时就喜欢读兵书,很有计谋。当时,梁军已经打败了朱瑾等人,占领了兖州和郓州,还任命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葛从周当时带兵在外,刘掞就派人拿着油在城里卖,暗中观察城里的情况,看看哪里人多,哪里人少,城里有哪些进出的通道。卖油的人发现城下有个水沟可以进去,刘掞就带着五百步兵从水沟里偷袭,打败了葛从周的军队,还把葛从周的家人都迁到城外的宅子里,亲自拜见葛从周的母亲,对她非常恭敬和照顾。

梁太祖把昭宗皇帝从凤翔接出来后,带兵回师,派朱友宁攻打王师范,派葛从周攻打刘掞。刘掞把葛从周母亲的轿子抬到城墙上,葛从周母亲冲着葛从周喊:“刘将军待我特别好,就像对待你一样。当臣子的,都得为自己的主子办事,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葛从周因为这事儿,攻城慢了下来。刘掞把城里所有妇女、老人和病人,所有不能打仗的人都送出城外,只留下青壮年一起吃苦,他把自己的衣服和粮食都分给大家,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可是援军迟迟不来,人心开始动摇,副使王彦温偷偷翻墙跑了,守城墙的士兵也纷纷逃走。刘掞就派人假装跟王彦温说:“副使啊,别带太多人走,不是我派的人,都别放走。”他又在城里下令:“我派副使出去,其他人要是敢跑,就灭他全家!”城里的人都吓坏了,逃跑的人才停下来。梁军听说后,也怀疑王彦温是不是真的投降了,结果把王彦温在城下给杀了,这样一来,城里守军士气大增,更加坚守了。

老师傅杨师范投降了,周德威就跟他好好聊聊,是福是祸都给他讲明白了。杨师范说:“等我的主子投降了,我就把城池还给梁朝。”结果杨师范战败投降了梁朝,周德威也跟着投降了。周德威给杨师范准备了行装,送他回梁国。杨师范说:“能蒙梁朝恩典不被杀,已经很幸运了,还敢骑马穿皮袍吗?”于是他就穿了素服,骑着驴子回了梁朝。

梁太祖赏了他帽子和腰带,还请他喝酒。杨师范谦虚地说自己酒量小。太祖说:“连兖州都能拿下,你的酒量能有多小?”于是就把他任命为元从都押衙。那时候,梁太祖已经控制了四个军事重镇,手下的将领都是跟随他打江山的功臣老部下。杨师范一个投降的将领,一下子就位居他们之上。那些将领见到杨师范,都用军礼相待,杨师范却泰然自若,梁太祖对他更加欣赏。

梁太祖登基后,杨师范一路升迁,做到左龙武统军。后来刘知俊叛乱,攻陷了长安,梁太祖派杨师范和牛存节去讨伐。刘知俊逃到了凤翔,梁太祖把长安改名为永平军,任命杨师范为节度使。等到末帝即位,杨师范又担任镇南军节度使兼开封尹。

杨师厚死后,相州和魏州分成了两个军事重镇。末帝担心魏州的军队会造反,就派杨师范带兵驻扎在魏县。果然,魏州军队叛乱,劫持了贺德伦投降了晋国。晋庄宗进入魏州,杨师范分析说,晋军的兵力都跟着庄宗去了魏州,太原肯定空虚可趁,于是他让人用草扎成人的形状,插在旗帜上,用驴子驮着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以此迷惑敌人,自己则率领军队偷偷地从黄泽关袭击太原。晋军看到梁军的旗帜在城墙上不停地来回走动,以为梁军还在,所以没有追击。杨师范到达乐平时,遇上大雨,无法继续前进,只好返回,急忙赶到临清,争夺魏州积攒的粮食,结果周德威已经先到了,杨师范只好在莘县驻扎下来,修筑道路和河渠来运送军粮。

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写信责备刘掞,说:“边境的事务全权交给你,结果河朔几个州都丢了。现在仓库空了,军需供应不上,你应该和国家同心协力,想想办法!” 刘掞回信说:“晋军的兵力很强,现在还不能打,应该等等看。” 皇帝又派人问刘掞有没有必胜的策略,刘掞说:“我没有特别的计策,只要给我十斛米,米吃完,敌人就败了!” 皇帝一听就火了,责问刘掞:“将军你存米,是准备用来充饥呢?还是用来打仗呢?” 然后派人去监督刘掞的军队。

刘掞把将领们召集起来商量说:“皇上整天待在宫里,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商量,肯定办不成事。现在敌人很强大,不能轻举妄动,你们觉得怎么办?” 将领们都想打仗,刘掞就让所有将领在军营门口坐下,每人发一杯河水让他们喝。将领们摸不着头脑,有的喝,有的推辞。刘掞说:“一杯水都这么难喝完,更何况那滔滔的河水呢?” 将领们都变了脸色。

这时候,李克用(庄宗)在魏州,多次用强大的兵力压迫刘掞的营地,刘掞就是不出战,而皇帝又多次催促刘掞出战。李克用和他的将领们商量说:“刘掞学习过《六韬》,喜欢用计谋打仗,他本来是想示弱来偷袭我们,现在他被逼急了,一定会想速战速决。” 于是李克用就对外宣称要回太原,让符存审守卫魏州,表面上往西撤退,暗地里却把军队调到贝州。刘掞果然上报皇帝说:“晋王西撤了,魏州没有防备,可以攻击!” 于是他带了一万兵攻打魏州东城,李克用从贝州迅速返回反击。刘掞突然看见晋军,吃惊地说:“晋王在这里!” 军队稍微后退,被追到故元城,李克用和符存审前后夹击,刘掞摆成圆阵抵抗晋军。 两军再次交战,刘掞大败,南逃,从黎阳渡过黄河,保卫滑州。皇帝任命他为义成军节度使。第二年,河朔地区都落入晋军手中,刘掞被降职为亳州团练使。

张万进在兖州造反,朝廷就派他去兖州当安抚制置使,平定叛乱。结果张万进战败死了,他又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后来朱友谦叛乱,占领了同州,皇帝就让他去河东道当招讨使,平叛。他走到陕州的时候,还写信劝降朱友谦,可朱友谦压根儿不理他,他就等了一个多月。

尹皓、段凝这些人本来就讨厌他,就到处说他的坏话,说他和朱友谦是亲戚,故意拖延时间,给朱友谦养精蓄锐。后来他的军队接连打败仗,朝廷就把他召回洛阳,然后毒死了他,那年他六十四岁,死后被追赠为中书令。

他有两个儿子,叫李遂凝和李遂雍,都在唐朝当过刺史。他有个小妾叫王氏,长得非常漂亮,他死后,王氏进了明宗的宫里,成了王淑妃。明宗晚年,王淑妃很受宠信,李掞的两个儿子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恩宠。

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当时李遂雍是西京副留守。留守王思同带兵去凤翔讨伐,结果打败了,灰溜溜地逃了回来。李遂雍这时候把门关上,不理王思同,把府库里的东西都准备好,等着潞王。潞王的前锋部队到了,他就赶紧送上金银财宝。潞王见到李遂雍,两人握着手哭了起来,从此以后,大事小情都和李遂雍商量。李从珂当了皇帝后,任命李遂雍为淄州刺史,又让李掞哥哥的儿子李遂清接替李遂雍当西京副留守。

李遂清先后在易州、棣州等五个州当过刺史,政绩都很好,后来升迁为凤州防御使、宣徽北院使,还兼任三司使。晋朝开运年间,他当上了安州防御使,后来去世了。李遂清特别孝顺,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非常悲伤,乡里人都称赞他。他当淄州刺史的时候,迎接母亲,母亲快到郊外的时候,他就下车为母亲牵马走了几十里路,州里的人都觉得很光荣。

牛存节,字赞正,是山东青州博昌人。他最初的名字叫牛礼,曾在河阳跟着诸葛爽做事。诸葛爽死后,牛存节跟他的手下说:“现在天下乱糟糟的,咱们得找个厉害的人物跟着干!”于是带着十几个手下投奔了梁太祖朱温。牛存节为人正直忠诚,做事谨慎小心,朱温很赏识他,还赐给他新的名字,让他当个小校官。

后来,张晊攻打汴州,牛存节就打败了敌人的两个营寨。梁军攻打濮州的时候,在南刘桥和范县打了胜仗,牛存节立下了不少功劳。李罕之围困张全义于河阳,张全义向梁朝求救,朱温知道牛存节熟悉河阳的地形,就派他带兵当先锋。那一年闹饥荒,军队缺粮,牛存节就用钱财去向老百姓换桑葚给士兵吃,最后打败了李罕之。

朱温攻打魏国的时候,牛存节攻下了魏国的黎阳和临河,杀了魏军两千多人,然后在内黄跟朱温会合。之后,他升任滑州牢城遏后指挥使。梁军攻打郓州,牛存节让都将王言把船藏在郓州西北角的护城河里,约定中午时分渡河进攻。结果,梁军营中突然起火,郓州人登上城墙看到火光,王言害怕不敢行动,没按约定时间行动,牛存节一个人攻破了郓州西面的瓮城门,夺取了护城河上的桥梁,梁军这才得以一起进攻,最终攻破了郓州,击败了朱宣。

他跟着葛从周攻打淮南,葛从周在渒河战败,牛存节把葛从周溃散的八千士兵收拢起来带回了梁军。之后,他被任命为亳州和宿州刺史。朱瑾逃到吴国,并调动吴国军队攻打徐州和宿州,牛存节分析说:“淮南的军队肯定不会先攻打宿州,而且宿州的防御工事本来就很坚固,可以抵挡敌人。”于是他连夜带兵赶往徐州,等到达徐州城下的时候,朱瑾的军队才刚刚到达,看到梁军尘土飞扬,朱瑾吓了一跳,说:“梁军怎么来得这么快!”于是放弃进攻离开了。后来,朱温派使者来,把军队的机密都告诉牛存节,牛存节的建议都得到了朱温的采纳,从此其他将领更加佩服他的才能。他升任潞州都指挥使。

朱温攻打凤翔的时候,派人召见牛存节。牛存节为人严明,又善于团结士兵,他离开潞州时,潞州百姓都哭着送他。后来,他又升任邢州团练使、元帅府左都押衙。

老朱当皇帝后,就封他当右千牛卫上将军。后来跟着康怀英去打潞州,当行营排阵使。晋军已经攻破了潞州的夹城,存节他们带着剩下的兵马撤退,走到天井关的时候,听说晋军又去打泽州了。存节就问手下将领说:“咱们这次行动虽然没经过皇帝正式批准,但泽州可是个战略要地,绝对不能丢!” 结果手下将领都觉得别去救了,不想惹麻烦。存节就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关键时刻不冲锋陷阵,这还算得上勇敢吗?!” 说完,他拿着指挥棒第一个冲了出去,士兵们都跟着他去了。等他们赶到泽州的时候,泽州城外已经着火了,城里的人正准备投降晋军呢,结果一看存节来了,才稍微安定了一些。存节进城后,帮着泽州人一起防守。晋军挖地道来攻城,存节就挑选了几十个勇士,也挖地道去反击,双方在地道里打了起来,晋军根本攻不进来,最后只好撤兵了。 后来,他又升官了,当了左龙虎统军、六军都指挥使、绛州刺史,最后又当了鄜州留后。

同州刺史刘知俊叛乱,逃到凤翔去了,于是存节被升为匡国军节度使。后来朱友珪当了皇帝,朱友谦又叛乱投靠了晋军,西边又跟凤翔勾结,存节就这样东西两面受敌。同州的水又咸又苦,根本没井,刘知俊叛乱后,因为缺水守不住才逃跑的。所以朱友谦和岐国的军队一起围困同州,想靠缺水把存节他们困死。存节就祈祷上天,然后选地方挖了八十口井,井水都又甜又好喝,朱友谦最终也没能攻下同州。

最后梁末帝继位,又给存节加官,让他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调他去天平镇守。蒋殷在徐州造反,皇帝就派存节去打,存节把蒋殷打败了,因为这次战功,他又被封为太尉。后来梁军和晋军在黄河边上打仗,存节得了重病,但是梁晋两军还在激战,存节心里着急,虽然病得很厉害,但还是坚持带兵打仗,从没说过自己生病。病危的时候,他被召回京城,临终前,他对儿子存业说:“忠孝,这是我对你唯一的嘱托。” 没说别的就去世了。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太师。

张归霸,是清河人。他女儿嫁给了后梁末帝,成了德妃。年轻的时候,张归霸和他的弟弟张归厚、张归弁一起跟着黄巢造反。黄巢兵败逃跑了,张归霸兄弟就投降了梁朝。

后来,秦宗权攻打汴州,张归霸打了好多仗,立了不少功劳。有一次,张晊的军队在赤冈扎营,派骑兵出来挑衅,结果一支箭射中了张归霸。张归霸竟然把箭拔出来,反手一箭射死了那个贼兵,还抢了他的马回来。当时太祖朱温从高处看到这一幕,非常欣赏他,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把那匹马也送给了他。后来,太祖让张归霸带着五百名弓箭手埋伏在湟水附近,自己带着几百骑兵作为诱饵,冲破了张晊的营寨。张晊带兵追击太祖,张归霸就带兵杀出来,打死了张晊一千多士兵,还抢了几十匹马。

太祖攻打蔡州的时候,蔡州将领萧颢猛攻太祖的大营。张归霸来不及请示,就和徐怀玉一起从东南角的城门杀出去,打败了萧颢的军队,这才让太祖顺利撤兵。后来,太祖攻打兖州、郓州,又占领了曹州,就派张归霸带着几千兵马驻守曹州。张归霸还和朱瑾在金乡打了一仗,大获全胜,之后又攻破了濮州。晋王攻打魏州,张归霸跟着葛从周去救援,在洹水打仗,他活捉了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然后把李落落交给了魏州守军。他还打败了刘仁恭的军队,战功超过了其他将领。光化二年,张归霸担任邢州的知州。后来升迁为莱州刺史,被封为左卫上将军、曹州刺史。开平元年,被封为右龙虎统军、左骁卫上将军。第二年,被任命为河阳节度使,可惜后来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张汉杰,在后梁末帝时期当过大官,因为他母亲是德妃的关系,所以才能当官。等梁朝灭亡后,唐庄宗进入汴州,张汉杰一家就被灭族了。

老弟叫归厚,字德坤,是个厉害的将军,特别擅长用弓和长矛,以少胜多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有一次,张晊在赤冈扎营,归厚和张晊在阵前单挑,打得张晊精疲力尽,不得不撤退。咱们的将士们乘胜追击,结果张晊全军溃败。太祖皇帝高兴坏了,立马提拔他当骑兵队长。

后来梁军攻打时溥,归厚带着手下的兵马,抢先到达九里山,碰上了徐州的军队,双方就打了起来。当时梁国的旧将陈璠叛变投靠了徐州,归厚一眼就认出了他,瞪着眼大骂,然后策马冲过去,一箭射中了陈璠的左眼。还有一次,郴王友裕攻打郓州,在濮州安营扎寨,太祖皇帝后来赶到,友裕赶紧转移营地,结果和太祖错过了。太祖皇帝最后还是碰上了郓州的军队,他登高一看,也就一千来人。太祖皇帝和归厚带着厅子军直接冲了上去,刚开始打得挺顺利,可后来郓州军增援到了,归厚顶不住了,就带着几十个骑兵护送太祖皇帝先撤。归厚战马中箭倒地,他就拿着长矛步行作战,英勇无比。

太祖皇帝回到军营后,派张筠骑马去接应归厚,心想他肯定活不成了。结果,归厚身上中了十多箭,好不容易才等到张筠的马,这才回来。太祖皇帝看到他,哭着说:“你还在,丢了军队又算得了什么呢!”然后让人抬着归厚回宣武府养伤。后来,他升迁为右神武统军,又先后担任洺州、晋州、绛州刺史,和晋军多次作战,没输过一次。乾化元年,他被任命为镇国军节度使,可惜后来因为生病去世了,留下个儿子叫汉卿。

他弟弟叫归弁,也是个善战的将军,开平年间做过滑州长剑指挥使,儿子叫汉融。后来梁朝灭亡了,他们兄弟俩都被灭了族。

王重师,是河南许州长社人。这人平时话不多,但很有智慧,而且擅长使用剑和槊(shuò,一种长兵器)。后来秦宗权占领了许州,王重师好不容易才逃出来投奔了梁朝,跟着梁太祖打仗,平定了蔡州,又攻打兖州和郓州,最后当上了拔山军的指挥使。

王重师在齐鲁一带打了好多场硬仗,把附近的敌人吓得够呛。后来升官了,当上了颍州刺史。有一次,梁太祖攻打濮州,已经把城攻破了,可是濮州人把城里的干草都点着了,火势很大,梁兵一时半会儿进不去。那时候,王重师正因为受伤躺在帐篷里,将士们硬是把他拉起来。王重师赶紧让人把军营里的毡毯都弄来,用水浸湿了,盖在火堆上灭火,然后带着精兵强将,拿着短兵器冲了进去,其他的梁兵也跟着冲了进去,就这样拿下了濮州。王重师身上中了七八处刀伤,士兵们把他抬了回去。梁太祖听说后,非常吃惊地说:“哎呀,我怎么能为了拿下濮州而失去王重师呢!”赶紧找医生给他治伤,一个月后才好。

王师范投降后,推荐王重师担任青州留后,后来又升了好几级官,当上了佑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好几年,很有威望,也做了不少好事。王重师和刘捍本来就有点过节,刘捍曾经在梁太祖面前说王重师坏话,梁太祖有点怀疑他。后来,王重师派他的将领张君练去攻打邠州和凤州,事先也没跟梁太祖请示。结果张君练的军队打了个小败仗,梁太祖认为王重师擅自调兵,损害了国家的威信,打算召见他治罪,并且派刘捍去代替王重师。

王重师并不知道梁太祖已经生气了,刘捍到了青州后,王重师没出去迎接他,见面的时候是在城门口,态度也很冷淡。刘捍就赶紧向梁太祖告状,说王重师有二心。梁太祖更生气了,把王重师贬到溪州当刺史,又贬到崖州当司户参军,还没等他出发,就赐死了他。

徐怀玉,是亳州焦夷人。年轻的时候就跟着梁太祖混,俩人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徐怀玉当将军,觉得自己很牛,也很勇猛,特别能打仗。

跟着太祖镇守宣武,当上了永城镇将。后来秦宗权打梁朝,在金堤、灵昌、酸枣一带扎营,徐怀玉带着轻骑兵,连续几次打败了秦宗权,俘虏杀死五千多人,升官了,当上了左长剑都虞候。他又在板桥、赤冈打败秦宗权,一口气拔掉了秦宗权的八个营寨。

之后又跟着太祖东征兖州、郓州,攻破了徐州、宿州。徐怀玉身上全是刀伤,每次打仗都能打赢,朝廷赏赐的东西,他经常分给士兵们,在梁朝是个有名的将军。他本来不叫徐怀玉,叫徐琮,是太祖给他改的名。

后来又跟着太祖打魏国,在黎阳打败了魏军,接着东攻兖州,在金乡打败了朱瑾。 还跟着庞师古去打杨行密,庞师古在清口打败了,就徐怀玉一个人带着部队完好无损,还收拢了散兵一万多人回去。 他升官当了沂州刺史,那几年丰收,他就抓紧时间练兵修城墙,准备打仗。

后来王师范造反,攻打梁朝东部边境,徐怀玉多次用沂州的兵打败了他。 他又升官当了齐州防御使。天复四年,他带兵去洛阳保护昭宗,后来又升官当了华州观察留后,驻军雍州。 之后又升任右羽林统军,驻扎在泽州。晋军来攻打,挖地道想偷偷进去,徐怀玉在地道里跟他们打,晋军只好退兵。

在太祖当政的时候,徐怀玉先后担任过曹州、晋州刺史,晋军多次进攻,徐怀玉坚守不出,还在洪洞打败了晋军。 后来被封为保大军节度使。 梁太祖死了以后,朱友珪自立为帝,朱友谦投靠了晋军,偷袭鄜州,抓住了徐怀玉,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