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老家是镇州平山县的。他原本姓王,家里穷得很,他妈姓魏,年轻就守寡了。他爹是明宗,当年当骑兵将领路过平山,就把魏氏给抢过来了。魏氏有个儿子阿三,当时十多岁,明宗就把他养大当儿子,给他取名叫李从珂。这孩子长大后,长得高大威猛,为人谨慎少言,但又特别能打仗,明宗特别喜欢他。从晋军跟梁军在黄河边上打仗开始,李从珂就一直立下不少战功,庄宗就喊他小名说:“阿三不光跟我同年,这敢打敢拼的劲头也跟我一样!”同光二年,李从珂当上了卫州刺史兼突骑指挥使,驻守在石门。后来明宗去讨伐赵在礼,从魏州调兵南下,李从珂就率领驻军从曲阳、孟县飞奔常山,去追赶明宗。明宗南下的时候兵力很少,看到李从珂的军队随后赶来,士气一下就高涨了。
明宗当上皇帝后,就封李从珂为河中节度使,又封他为潞王。那时候,明宗年纪大了,李从珂又是众多皇子中年纪最大的,枢密使安重诲就担心他,就伪造圣旨,让河中副将杨彦温去暗算他。李从珂在黄龙庄阅兵的时候,杨彦温直接关门拒之门外,李从珂只好退到虞乡,上奏朝廷。明宗把李从珂召回京城,让他住在清化里的府邸。安重诲多次请求依军法处置李从珂,明宗没答应。后来安重诲被杀,李从珂就升任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长兴三年,他又当上了凤翔节度使。
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从明宗时代起就掌管禁军,当过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后,朱弘昭、冯赟当权,就罢免了李重吉的兵权,把他外放到亳州当团练使。接着,又把李从珂调到北京当留守,连个正式的任命圣旨都没有就宣布任命,然后又让李从璋代替他。一开始,安重诲犯了错被罢免了河中节度使的职务,李从璋接替了他的位置,后来安重诲被杀,所以李从珂更加疑心重重,最终他决定据城反叛。愍帝派王思同率领各镇军队去讨伐他,结果王思同打败了,溃逃了,各镇军队也都溃不成军了。
公元936年(清泰元年)三月十四日,王师东进。十七日,军队抵达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反唐投降。二十日,军队到达华州,逮捕了药彦稠。二十二日,军队到达灵宝,河中节度使安彦威和陕州节度使康思立也反唐投降。二十五日,军队抵达陕州,康义诚也反唐投降。同时,杀了宣徽使孟汉琼。可怜的唐哀帝被迁移到卫州。
四月初七,王师进入京城,冯道率领百官在蒋桥迎接,但王师拒绝了见面。王师先去西宫哭祭,之后才接见群臣,冯道行礼,王师回礼。王师入住至德宫。四月十一日,根据太后懿旨,唐哀帝被降为鄂王,王师被任命为监国。十三日,王师正式即位。十四日,用河南的钱粮赏赐军队。十五日,借用百姓的房屋,征收五月份的赋税来赏赐军队。十六日,杀死了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询也因此丧命。二十一日,大赦天下,改元。二十四日,杀了康义诚和药彦稠。
五月十四日,任命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十六日,冯道被罢免。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接任枢密使。二十日,赏赐那些劝进的官员和宗室子弟。六月二十二日,王师前往范延光和索自通府上巡视。七月初八,任命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四日,立刘氏为皇后,封为沛国夫人。八月十一日,任命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时允许御署官员进行选拔。九月,契丹入侵边境。
十月初七,罢免了李愚和刘昫的官职。十二月十九日,任命雄武军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又入侵云州。二十一日,王师前往龙门。那年遭遇了旱灾。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根据上下文推断,此处不赘述)的春天,二月初八,范延光被罢免了职务。 同年的六月初六,追封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 三月二十日,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升任枢密使。
到了夏天,五月初八,宣徽南院使刘延皓又接替赵延寿当上了枢密使。 这期间,契丹人又来骚扰边境了,真是让人头疼。 六月二十八,大臣们纷纷进献用来添置都城马匹的马匹。 秋天七月初四,回鹘可汗王仁美派了他的都督陈福海前来访问。 没过多久,刘延皓就被罢免了枢密使的职位。 九月十六日,刑部尚书房暠接任枢密使。 同月二十二日,渤海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936年正月初二,百济派使者来朝。同年的正月十四,皇帝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初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升任中书侍郎,并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是相当于宰相的高官。这期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造反了。
五月初二,皇帝任命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担任副手,专门对付石敬瑭。五月十五日,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变投降了石敬瑭;十六日,振武戍将安重荣也叛变投降了石敬瑭。十九日,天雄军驻扎在捧圣都的虞候张令昭,居然反过来把自己的上司,节度使刘延皓给赶跑了。六月初九,皇帝任命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并让他暂时代理天雄军节度使的职务。六月十八日,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被任命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七月十五日,朝廷军队攻克了魏州。七月十九日,张令昭被处死了。七月二十日,彰圣指挥使张万迪叛变投降了石敬瑭。八月十四日,契丹使者梅里来访。九月初六,张敬达和契丹军队在太原交战,结果大败,被契丹军队围困在晋安。九月十日,朝廷军队撤回河阳。
十月二十二日,朝廷开始征收战马,并强征百姓当兵。十一月十四日,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被任命为行营都统,负责指挥作战。十一月十三日,契丹扶持石敬瑭建立了后晋。闰月初一,杨光远杀了张敬达,带着张敬达的军队投降了契丹。闰月十五日,契丹和后晋的军队到达潞州。闰月十八日,朝廷军队从河阳撤回。闰月二十二日,皇帝驾崩了。
唉,君臣之间的事,真是太难了!那些有远见的人,能提前预料到危险,而那些糊涂的人,即使危险临头了也不害怕。所以,事先劝谏,即使是忠言,也不一定被采纳;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重诲(指李重诲)独自预见到潞王(指后唐明宗)的灾祸,可是他的计策不好,最终身死族灭,祸根就在这里。等到愍帝(指后唐末帝)死后,葬在徽陵,坟墓只有一小块地,路过的人看到都为他悲伤。如果明宗还活着,一定会为李重诲感到愧疚的,真是令人惋惜啊!
刘皇后,她爹叫刘茂威,是应州浑元人。这皇后啊,为人特别强势,废帝心里一直挺怕她的。一开始封她做沛国夫人,废帝当上皇帝后,就立她为皇后了。她弟弟叫刘延皓,年轻的时候就在废帝手下当个小兵,废帝当皇帝后,就提拔他当宫苑使、宣徽南院使。到了清泰二年,又升他当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这刘延皓啊,以前挺老实本分的,可是一飞冲天后就变了,仗着皇后的关系,开始贪污受贿,强抢民宅,在邺城也不管士兵死活,士兵们都气坏了。
捧圣都虞候张令昭看不下去了,带着手下的兵就把刘延皓给赶跑了,刘延皓逃到了相州。这时候,石敬瑭已经造反了,正打仗呢,张令昭这乱子又添乱。张令昭直接把城门一关,派副使边仁嗣去跟朝廷要节度使的职位。废帝没办法,只能封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让他暂时管着天雄军。后来,废帝又派范延光去讨伐张令昭,张令昭打败了,逃到邢州,追到沙河就被杀了,跟着张令昭造反的几千士兵也都被杀了。朝臣建议按照军法处置刘延皓,但是废帝念及旧情,只是削了他的官职。
废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重吉,一个叫重美,还有一个女儿出家当了尼姑,法号幼澄,这几个孩子他妈是谁,谁也不知道。废帝在凤翔镇守的时候,重吉当了控鹤指挥使,他和尼姑幼澄都留在京城。这控鹤指挥使啊,是皇帝的亲兵。后来愍帝继位,不想让重吉掌管亲兵,就把他外放到亳州当团练使,把幼澄也关在宫里,还把废帝迁到北京。废帝自己也觉得不安,就造反了。愍帝派人把重吉在宋州杀了,幼澄也死了。
重美这孩子啊,从小就聪明伶俐,跟个大人似的。后来废帝登基了,重美一路升官,先是从左卫上将军做到成德军节度使,还兼任河南尹、负责六军诸卫的事务,后来又改任天雄军节度使,还当上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还被封为雍王。 石敬瑭造反了,废帝想亲征北上,重美劝他稳住,千万别去。废帝心里其实也怕石敬瑭,本来不想去,听了重美的话,觉得有道理。可是刘延皓、刘延朗他们一直逼着废帝,废帝没办法,只好去了河阳,留下重美守着京城。
京城里人心惶惶,老百姓都跑出城躲起来了,城门守卫还拦着不让走。重美说:“国家都这么乱了,咱们做官的不能为老百姓做主,还想拦着他们躲避灾祸?这合适吗?”于是就放老百姓出城了。等晋军的兵马快到京城的时候,刘皇后让人在地上堆了很多柴火,准备烧掉宫殿。重美说:“新皇帝来了,肯定不会露宿街头,现在烧了宫殿,等新皇帝来了,还得重新费力重建,到时候只会让老百姓更怨恨咱们。”刘皇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后来废帝自焚而死,皇后和重美也一起殉死了。
唉!为人处世,规矩可不能不正啊!礼仪制度,就是用来区分亲疏远近,明辨等级尊卑的。五代时期啊,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都乱套了,宗庙朝廷,人鬼都失去了秩序,这简直就是乱世啊!从古到今,都没见过这么乱的!唐朝一个国号,却换了三个姓氏的皇帝;周朝一个国号,却换了两个姓氏的皇帝。唐朝的太祖、庄宗是一家,明宗、愍帝是一家,废帝又是一家;周朝的太祖是一家,世宗又是一家。国号可以相同,但家族却不能不区分,这是为什么呢?唐朝沿用国号,是因为他们篡位夺权,不得不这么做;周朝沿用国号,是因为他们默认了这种做法。但是他们区分了家族,是因为昭穆尊卑、亲疏远近的顺序不能乱。国号可以相同,但家族不可以不区分,这是为了区分亲疏远近,明辨等级尊卑啊!梁朝的博王友文不区分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祸乱的根源啊!梁太祖的祸乱,就是从友文开始的,这是给后人的警示啊!
李从厚,是明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他长得人高马大,性格敦厚老实,话不多,很懂礼貌。明宗皇帝觉得他长得像自己,特别喜欢他。天成二年,李从厚被任命为河南尹,兼管六军诸卫的事务,还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从厚的妻子是孔循的女儿。安重诲很生气,因为孔循把女儿嫁给了李从厚,三年后,安重诲就罢免了孔循枢密使的职务,还把李从厚外放到宣武军节度使的职位上。第二年,他又被调到河东去镇守。长兴元年,李从厚被封为宋王,调到成德镇守。第二年,他又被调到天雄镇守,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加封为兼中书令。
四年十一月,秦王李从荣被杀死了。明宗皇帝病得很重,派宦官孟汉琼去邺城召李从厚进京。结果明宗皇帝驾崩了,朝廷秘不发丧,整整瞒了六天。十二月癸卯朔日,才在西宫发丧。李从厚就在灵柩前即位当了皇帝。群臣在东阶拜见他,然后又回到丧位上。丙午日,他在西宫穿上了丧服。庚戌日,他登上光政门楼,慰问军民。辛亥日,他杀了司衣王氏。癸丑日,他才开始处理政务。乙卯日,他又杀了司仪康氏。丁巳日,朝廷任命冯道为大行皇帝(明宗)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使,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兵部尚书李鏻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左仆射兼判河南府卢质为桥道顿递使,负责丧葬事宜的各种安排。丁卯日,举行祭祀仪式。
应顺元年正月初一,那一天是壬申,我在广寿殿上朝。三天后,契丹的使者都督没辣于来了。再过两天,大赦天下,改元,还奏乐庆祝呢。 回鹘可汗王仁美也派使者来了,沙州和瓜州也派使者来了。 又过了几天,朱弘昭、冯赟送来钱,说是资助修建皇陵。
闰月里的一天,丙午,册封皇太后。 过了几天,甲寅,册封王氏为太妃。 北京留守石敬瑭也送来银子和绢,说是资助修建皇陵。 二月里的一天,庚寅,我去视察皇陵的修建情况。 结果,坏消息来了,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造反了! 第二天,辛卯,任命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静难军节度使药彦稠当他的副手,去平叛。
三月里的一天,丙辰,王思同的军队被打败了,他的手下严卫指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带着部队投降了从珂。 几天后,辛酉,我下令杀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弘实。 癸亥,任命河阳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继续当副手。 西京副留守刘遂雍也投降了从珂,王思同逃回京城,没成功,最后战死了。 丁卯,京城巡检使安从进也造反了,他杀了冯赟,朱弘昭自杀了,安从进还把他们的脑袋送给了从珂。 戊辰,我去了卫州。
废帝,是镇州平山人。他原本姓王,家里很穷,他妈姓魏,年轻就守寡了。他爹是唐明宗,当年当骑兵将领路过平山,把魏氏掠走了。魏氏当时有个儿子阿三,已经十多岁了,明宗就把阿三养大当亲儿子,给他取名叫从珂。从珂长大后,长得高大威猛,为人谨慎少言,但打仗非常勇敢,明宗特别喜欢他。从晋军和梁军在黄河边上打仗开始,从珂就经常立下战功,明宗还经常叫他小名说:“阿三不光跟我同岁,这敢打敢拼的劲儿也像我!” 同光二年,从珂被任命为卫州刺史兼突骑指挥使,驻守在石门。
后来,明宗去讨伐赵在礼,从魏地调兵南下,从珂率领驻军从曲阳、孟县快速赶到常山,去追赶明宗。明宗南下时兵力很少,看到从珂的军队随后赶到,士气一下就高涨了。明宗当上皇帝后,就封从珂为河中节度使,又封他为潞王。那时候,明宗年纪大了,从珂又是诸位皇子中年纪最大的,枢密使安重诲很忌惮他,就伪造圣旨,派河中副将杨彦温去杀他。从珂在黄龙庄阅兵的时候,杨彦温直接关门拒之门外,从珂只好退到虞乡,上奏朝廷说明情况。明宗把从珂召回京城,让他住在清化里的府邸。安重诲多次请求按照军法处置从珂,明宗没答应,后来安重诲被杀了,从珂才被重新启用,当上了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长兴三年,他又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
从珂的儿子重吉,从明宗当皇帝的时候就开始掌管禁军,当上了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后,朱弘昭、冯赟当权,就罢免了重吉的兵权,把他贬到亳州当团练使。接着,又把从珂调到北京当留守,连正式的任命书都没下,就又让李从璋代替了他。一开始,安重诲因为犯错被罢免了河中节度使的职务,李从璋接替了他,后来安重诲被杀,所以从珂更加怀疑自己会有危险,于是就干脆据城反叛了。愍帝派王思同率领各镇军队去讨伐他,结果王思同打败了,逃跑了,其他各镇的军队也都溃败了。
公元938年三月十四日,王师东征。十七日,军队抵达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背叛唐朝,投降了我们。二十日,到达华州,抓住了药彦稠。二十二日,到达灵宝,河中节度使安彦威、陕州节度使康思立也背叛唐朝,投降了我们。二十五日,到达陕州,康义诚也叛唐投降。我们还杀了宣徽使孟汉琼。可怜的唐哀帝被安排住在卫州。
四月初七,大军进入京城,冯道带着文武百官在蒋桥迎接,但王并没有露面。王先去西宫哭祭,之后才接见群臣,冯道向王下拜,王也回礼。然后,王入住至德宫。四月十日,太后下令,将唐哀帝降为鄂王,并让王监国。十二日,王正式登基称帝。十三日,用河南的民财犒赏军队。十四日,借用老百姓的房子,征收五月份的赋税来犒赏军队。十五日,杀死了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询也因此丧命。四月二十日,大赦天下,改元。二十三日,杀了康义诚和药彦稠。
五月十四日,任命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十六日,冯道被罢免。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接任枢密使。十九日,赏赐那些积极劝进和宗室子弟官员。六月初七,皇帝去范延光和索自通家里做客。七月初八,任命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四日,册立沛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八月初六,任命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允许御史台官员进行选拔。九月,契丹人入侵边境。十月初五,罢免了李愚和刘昫的官职。十二月十三日,任命雄武军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人又侵犯了云州。十五日,皇帝去龙门游玩。那年闹旱灾。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根据上下文推断)的春天,二月初几那天,范延光被免职了。 同年的六月初几,追封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 三月初几,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升任枢密使。
到了夏天,五月初几,宣徽南院使刘延皓又当上了枢密使。 这期间,契丹人来犯边境,打起了仗。 六月初几,大臣们纷纷进献用来添置都城马匹的马匹。 秋天七月初几,回鹘可汗王仁美派他的都督陈福海来访。没过多久,刘延皓就被免职了。 九月初几,刑部尚书房暠接替他做了枢密使。 同月,另一个初几,渤海国也派使者前来。
公元936年正月初二,百济派使者来访。同年的正月十四,皇帝册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十九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升任中书侍郎,并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此同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造反了。
五月初二,朝廷任命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担任副手。五月初五,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变投降了石敬瑭。五月初六,振武戍将安重荣也叛变投降了石敬瑭。五月初九,天雄军驻扎在捧圣都的虞候张令昭,赶走了他的上司节度使刘延皓。五月十九日,朝廷任命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并让他暂时代理天雄军军事事务。五月二十六日,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被任命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
七月初五,军队攻克了魏州。七月初九,张令昭被处死了。七月十日,彰圣指挥使张万迪叛变投降了石敬瑭。八月初五,契丹使者梅里来访。九月初一,张敬达和契丹军队在太原交战,结果战败,被契丹军队围困在晋安。九月初五,朝廷军队撤到了河阳。十月二十七日,朝廷开始征收战马,并强征百姓当兵。十一月初五,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被任命为行营都统。十一月二十二日,契丹扶持石敬瑭建立了后晋。闰月初一,杨光远杀死了张敬达,并率领他的军队投降了契丹。闰月初九,契丹和后晋的军队到达潞州。闰月十二日,军队从河阳撤回。闰月十六日,皇帝驾崩了。
唉,君臣之间的关系,真是太难处理了!那些聪明的人,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料到,而那些糊涂的人,即使事情已经快要发生到眼前了,也仍然不害怕。所以,提前劝谏,即使是忠言,也不一定被人相信;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重诲只顾着自己看到潞王将要遭遇的祸事,却没能想出好办法,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祸根就在于此。等到愍帝去世后,葬在了徽陵,坟墓只有一垄土,路过的人看到都感到悲伤。如果明宗皇帝在天有灵,一定会为重诲感到愧疚的,真是令人惋惜啊!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原本是北方少数民族,没有姓氏。他爸爸叫霓,是雁门关的军官,生了个儿子叫邈佶烈,擅长骑射,在太祖手下做事。这小子为人老实巴交,话不多,做事很认真,太祖把他当亲儿子养,还赐名李嗣源。
梁国攻打兖州和郓州,朱宣和朱瑾来求救兵,太祖就派李存信带三万兵去救援。结果李存信在莘县磨磨蹭蹭不前进,让李嗣源带三千兵先去打梁兵,梁兵一看,赶紧撤了。李存信在莘县待了很久,被罗弘信打了埋伏,大败而逃,只有李嗣源殿后掩护撤退,太祖就给他带的五百骑兵起了个响亮的名号叫“横冲都”。 光化三年,李嗣昭攻打梁国的邢州和洺州,在青山遭遇葛从周的军队,结果李嗣昭被打得大败而逃,梁兵追了上来。李嗣源抄小路赶到,对李嗣昭说:“咱们再战一场!”他立刻卸下马鞍,磨尖箭头,占据有利地形摆开阵势,指挥若定,梁兵一看这阵势,摸不着头脑。李嗣源大声喊道:“我要拿下葛从周,大家别乱动!”然后就冲进梁军阵营里,来回冲杀。李嗣昭也趁机反击,梁兵最终溃败。李嗣源身中四箭,太祖亲自脱下衣服给他包扎伤口,赏赐药物,从此李横冲的大名就传遍四方了。
梁军和晋军在柏乡对峙,梁军龙骧军用红白马分列两阵,旗帜铠甲都跟马的颜色一样,晋军一看都吓坏了。庄宗举起酒杯给李嗣源喝酒,说:“你看梁军的红白马,害怕吗?说实话,我都有点怕。”李嗣源笑着说:“也就那样吧,明天它们就归我管了!”庄宗大喜,说:“你一定要用气势压倒他们!”说完,他端起酒杯祭奠天地,然后挥舞着马鞭,亲自冲向梁军的白马阵,还活捉了两个梁军将领。梁军大败,李嗣源因为这次战功被封为代州刺史。
话说后唐庄宗攻打刘守光,李嗣源和李嗣昭带着三万兵马,从飞狐道绕道进攻,拿下定州山后地区,又夺取了武州、妫州、儒州三州。庄宗平定了魏州后,顺势攻下了磁州和相州,还把李嗣源任命为相州刺史、昭德军节度使。过了一段时间,又把他调到安国镇守。后来契丹人攻打幽州,庄宗派李嗣源和阎宝等人前去迎战,把契丹军队打跑了。
同光元年,李嗣源被调到横海镇守。那时,后梁和后唐在黄河边上对峙,李继韬率领潞州投降了后梁,庄宗心里很着急,就把李嗣源叫到帐篷里,说:“李继韬带着上党地区投降了后梁,后梁又正猛攻泽州,我打算出其不意地袭击郓州,切断后梁的右翼,你看怎么样?”李嗣源回答说:“两军在黄河边上僵持很久了,如果不采取奇袭的策略,这场仗就很难打赢。请让我独自负责这件事。”于是,李嗣源就带着五千步骑渡过黄河,直奔郓州。郓州城防毫无准备,结果被李嗣源偷袭成功,攻破了郓州。之后,李嗣源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副都总管。
后梁军队攻破了德胜南栅,庄宗退守杨刘。王彦章又率军猛攻郓州,庄宗率领全部军队前去救援,李嗣源担任先锋,与梁军作战。追击到中都,活捉了王彦章和梁军的监军张汉杰。虽然王彦章被打败了,但是段凝却率领全部梁军驻扎在黄河边上,庄宗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将领都建议乘胜追击,攻取青州和齐州。李嗣源却说:“王彦章虽然被打败了,但段凝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就算他知道,也要犹豫一下才能决定对策,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即使他猜到我们的目标,迅速派兵救援,也必须渡过黎阳,几万大军过河,船只不可能一天之内就准备好。从这里到汴州不过几百里路,路上也没有险阻,我们排好阵势前进,一两天就能到达。汴州一旦攻破,段凝还有什么可怕的呢!”郭崇韬也劝庄宗攻打汴州,庄宗觉得有道理,就派李嗣源率领一千骑兵先到汴州,攻打封丘门,守城的王瓒打开城门投降了。庄宗随后赶到,看到李嗣源非常高兴,一把抓住他的衣服,用头撞他的肩膀说:“天下要和你一起分享!”然后任命李嗣源为中书令。
话说,第二年,庄宗在南郊祭天,还给了李嗣源一块铁券,表示对他信任。五月,李嗣源在潞州打败了杨立。六月,他被调到宣武镇,还兼任了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官职那是相当的高。到了冬天,契丹人来犯渔阳,李嗣源在涿州把他们给打退了。
第三年,李嗣源被调到成德镇。庄宗去邺城,李嗣源请求去朝见,没被允许。后来贞简太后病了,他又请求进京探望,还是没被允许。太后去世后,他又请求去参加葬礼,这次终于被允许了,结果契丹又来犯边境,所以他又回去了。到了十二月,李嗣源才终于去洛阳朝见庄宗。
到了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都因为被人陷害而死了,李嗣源因为位高权重,也受到了庄宗的猜忌。赵在礼在魏州造反,大臣们都建议派李嗣源去讨伐,但是庄宗却不同意。大臣们一再请求,庄宗没办法,才派李嗣源去了。三月壬子日,李嗣源到了魏州,在黄河以北扎营,赵在礼登楼谢罪。甲寅日,军队发生了变故,李嗣源进了魏州城,和赵在礼联合起来,当天晚上就出城,驻扎在魏县。丁巳日,李嗣源用他的军队向南进攻,派石敬瑭率领三百骑兵作为先锋。李嗣源路过钜鹿,抢掠了两千匹马补充军队。壬申日,李嗣源攻入汴州。
四月丁亥日,庄宗死了。己丑日,李嗣源进入洛阳。甲午日,李嗣源监国,在兴圣宫召见群臣。乙未日,中门使安重诲被任命为枢密使,他杀了元行钦和租庸使孔谦。壬寅日,左骁卫大将军孔循又接替安重诲当了枢密使。丙午日,李嗣源才在西宫为庄宗举行奠祭仪式,李嗣源在灵柩前即位,换下了丧服,穿上了皇帝的衮冕。壬子日,魏王继岌死了。甲寅日,大赦天下,改元。渤海国王大諲派使者大陈林来朝。这个月,张居翰被罢免了。
五月初一,那天是丙辰日,太子宾客郑珏和工部尚书任圜双双升职,都当上了中书侍郎,还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可是个大官儿啊! 戊辰日,赵在礼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
六月丁酉日,汴州控鹤军闹事儿了,指挥使张谏竟然杀了代理知州高逖。 这还没完,己亥日,张谏就被杀了,算是报应吧。 七月庚申日,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口把殿直马延给杀了,这可是御史台啊,胆子也太大了! 这期间,契丹使臣梅老述骨和渤海使臣大昭佐都来朝贡了。 己卯日,豆卢革和韦说都被贬官了,豆卢革贬到辰州当刺史,韦说贬到叙州当刺史。 甲申日,又把豆卢革流放到陵州,韦说流放到合州,这惩罚可够重的。
八月初一,那天是乙酉日,陕州硖石县有个老百姓叫高存,他老婆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这可是喜事一桩! 丁酉日,朝廷发福利了,给那些没象笏的官员每人赏赐了三十二个象笏。 皇上还去冷泉宫视察庄稼收成呢。 己亥日,契丹人又来打边关了,真是烦人! 丁未日,平卢军节度使霍彦威杀了登州刺史王公俨。 甲寅日,张志忠这个医生被任命为太原少尹,这跨界可真够大的。九月己未日,皇上去了至德宫和袁建丰的府邸。
十月丁亥日,云南山后两林百蛮的两个首领,大鬼主和右武卫大将军李卑,派使者傅能何华来朝见。 辛丑日,契丹使臣没骨馁来报丧,说他们的皇帝阿保机死了,朝廷为此停朝三天表示哀悼。 那段时间旱灾严重,辛亥日总算下雨了,真是老天保佑!
公元九二二年正月初一,改年号为“亶”。同一天,冯道和崔协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并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可是朝廷里的大官啊! 接着,二月初一,新罗国的使臣张芬来了。西川那边,节度使孟知祥杀掉了他的兵马都监李严。 过了几天,朝廷大赦天下,京城里的犯人都被放了。郭从谦被任命为景州刺史,没多久就被杀了,真是命不好啊! 再后来,刘训被任命为南面招讨使,准备去打荆南。
三月初一,皇帝去会节园玩,大臣们还一起办了个宴会,热闹得很。 这期间,卢台军发生兵变,杀了他们的将领写震。 新罗又派了使臣林彦来。四月,卢台军的将领龙晊等人被处死了。六月,任圜被罢官了。 皇帝还去白司马坡祭祀突厥的神灵。 七月,随州刺史西方邺攻下了夔州、忠州和万州。 接着,豆卢革和韦说被杀了。
八月,牂牁和昆明的使者都来了。九月,党项和契丹的使臣也分别来了,一个叫如连山,一个叫梅老。十月,皇帝去了汴州。 这期间,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造反了,马步军都指挥使马彦超死在了这场叛乱中。 朱守殷最后自杀了。 同月,之前被罢官的任圜也被杀了。 皇帝还下令释放了一些轻罪的囚犯,并把一支箭射给了霍彦威,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十一月,契丹使臣梅老又来了,看来契丹的事务不少啊。
十二月,回鹘西界和吐蕃都派了使者来。 皇帝还去东郊打猎。 这月,皇帝追尊了他的祖先为皇帝和皇后,并分别追谥了他们。 具体来说,高祖被追谥为孝恭皇帝,庙号惠祖;高祖的皇后刘氏被追谥为孝恭昭皇后;曾祖被追谥为孝质皇帝,庙号毅祖;曾祖的皇后张氏被追谥为孝质顺皇后;祖宗被追谥为孝靖皇帝,庙号烈祖;祖宗的皇后何氏被追谥为孝靖穆皇后;父亲被追谥为孝成皇帝,庙号德祖;母亲刘氏被追谥为孝成懿皇后。 最后,还在应州修建了他们的庙宇,以示尊崇。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原文没说)的三月份,正月初几,契丹人攻陷了平州。二月初几,吐浑都督李绍带着人马过来了。过了几天,孔循被免职了。再过几天,回鹘的使臣李阿山来了。三月初一,皇上下了道圣旨,征求大臣们的直言进谏。过了几天,郑珏也下台了。之后,成德军节度使王建立被提拔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职升得可真快啊!与此同时,西方邺克归州也发生了一些变故。又过了几天,宣徽南院使范延光当上了枢密使。
到了四月份,范延光又很快被免职了。没多久,达靼国派使者来了。义武军节度使王都造反了!皇上任命归德军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去平叛。五月份,契丹人秃馁带兵打到了定州。过了几天,赵敬怡被任命为枢密使。皇上还封回鹘可汁王仁裕为顺化可汗,拉拢少数民族。七月份,齐州防御使曹廷隐被杀了。八月份,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抓住了契丹首领惕隐赫邈,立了一大功!可没过多久,庆州防御使窦廷琬又造反了。
十月份,静难军节度使李敬周奉命去讨伐窦廷琬。这期间,突厥使者张慕晋也来了。十一月份,吐浑使者念九也来了。王建立这个之前升官很快的人,现在也被免职了。到了十二月,李敬周终于平定了庆州的叛乱,窦廷琬被处死了。这一年最后,皇上还去了康义诚的府邸。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壬辰日,回鹘国的使者掣拨都督来了。二月癸卯日,王晏球攻克了定州。辛酉日,王晏球献上了俘虏的首级。赵敬怡死了。丁卯日,崔协死了。庚午日,我(或说话人)从汴州回来了。三月丙戌日,我杀了我的侄子从璨。
夏天四月,契丹人来侵犯云州。癸丑日,契丹使者撩括梅里来求粮食,结果被我们杀了。甲寅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赵凤升任门下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官职可真高啊!)。五月己巳日,朝廷上群臣一起庆祝新年。乙酉日,追谥少帝为昭宣光烈孝皇帝。 契丹人又来侵犯云州了,真是烦人!
秋天七月壬申日,我杀了右金吾卫上将军毛璋。八月乙巳日,黑水国的使者骨至来了。丁未日,吐浑的首领念公山来了。乙卯日,党项的折遇明来了。己未日,高丽王建的使者张彬来了。九月癸巳日,我杀了供奉官乌昭遇。冬天十二月辛丑日,我杀了西平县令李商。
公元926年正月初几,皇帝在苑囿里检阅马匹。同月,朱弘昭被任命为大内留守。二月,黑水兀儿派使者前来。石敬瑭被任命为御营使。皇帝在太微宫接受朝拜,又在太庙祭祀。然后在南郊举行祭祀活动,同时大赦天下,并改元。三月,曹淑妃被立为皇后。
四月,安重诲派杨彦温去对付河中节度使从珂。西京留守索自通和侍卫步军指挥使药彦稠也去讨伐从珂。索自通抓住了杨彦温并杀了他。大臣们上尊号,尊称皇帝为“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吐蕃首领于拨葛前来朝贡。五月,回鹘使者孽栗祖和安黑连相继前来。七月,皇帝下令寻找庄宗子孙的墓地。八月,张延朗被任命为三司使。皇帝杀了李行德、张俭及其家族。吐浑归附。皇帝封儿子李从荣为秦王。海州将领王传极杀了刺史陈宣,叛吴归降。吐浑首领康合毕前来朝贡。皇帝封儿子李从厚为宋王。九月,吐蕃使者王满儒前来。东川节度使董璋叛乱。范延光被任命为枢密使,石敬瑭被任命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
十月,开始储存冰块。张筠献上军粮。董璋攻陷阆州,杀了李仁矩和姚洪。孟知祥也叛乱了。十一月,秦王李从荣接受册封,前往太庙祭祀。契丹东丹王突欲前来投奔。十二月,杨仁矩去世,朝廷停朝一天。回鹘顺化可汗派使者翟末斯前来。安重诲讨伐董璋。沙州曹义金也派使者前来。
公元942年春天正月戊辰日,党项的使者折七移来了。庚辰日,达靼的使者列六薛娘居来了。二月丁酉日,皇上去了安元信的府邸。戊戌日,突厥的使者杜阿熟和吐浑的使者康万琳来了。辛丑日,安重诲被罢免了。三月,赵凤也被罢免了。丁亥日,太常卿李愚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到了夏天四月甲辰日,宣徽北院使赵延寿被任命为枢密使。甲寅日,董璋攻陷了遂州,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战死。乙卯日,因为旱灾,皇上大赦天下,流罪以下的囚犯都被释放了。闰五月丁酉日,皇上杀了太子太师致仕安重诲,以及他的妻子张氏和儿子安崇赞、安崇绪。秋天八月己未日,契丹的使者邪姑儿来了。九月丁亥日,皇上释放了五坊的鹰和隼。冬天十一月戊申日,吐蕃派使者来了。辛丑日,皇上表彰了棣州百姓邢钊,并在他的家门前立了旌表。十二月甲寅日(初一),取消了铁禁,开始征收农具钱。己未日,西凉府派使者来了。己巳日,回鹘的使者安永思来了。辛未日,渤海的使者文成角来了。党项人侵扰了方渠。
公元943年春天正月庚子日,契丹的使者拽骨来了。己酉日,渤海和回鹘都派了使者来。二月己卯日,静难军节度使药彦稠和党项人在牛儿谷交战,结果打败了党项人。三月甲申日,契丹又派使者来了。夏天四月庚申日,新罗派使者来了。五月己丑日,二王后詹事司直杨延绍被追封为酅国公。丙午日,孟知祥攻打董璋,攻陷了绵州。六月甲寅日,皇上封王建为高丽国王,大义军使孟知祥杀了董璋,攻陷了东川。达靼的首领颉哥带着他的族人前来归附。秋天八月己卯日,吐蕃派使者来了。冬天十月庚申日,皇上去了石敬瑭的府邸。
公元944年春天正月初七,刘昫升官了,当上了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可是个高官厚禄的职位啊! 二月十四,孟知祥派使者朱滉来拜访。三月初四,皇帝追封夏氏为皇后,给她最高的荣誉。
五月初七,皇帝给儿子们封王:封李从珂为潞王,李从益为许王,侄子李从温为兖王,李从璋为洋王,李从敏为泾王。同一天,契丹的使臣述骨卿也来了。 七月二十七,回鹘都督李末来进贡了一只白色的猎鹰,皇帝高兴地把它放飞了。 八月二十六日,皇帝下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九月二十六日,赵延寿被免职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朱弘昭接替了他的位置,当上了枢密使。
冬天十月二十一日,范延光也被免职了。 冯赟接替了三司使的职位,后来又当上了枢密使。十月二十三日,皇帝去士和亭游玩,结果染上了病。 十一月二十日,秦王李从荣带兵攻打兴圣宫,结果没成功,最后被杀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康义诚杀了三司使孙岳。十一月二十六日,皇帝在雍和殿驾崩了。
哎,自古以来,太平盛世少,乱世多啊!夏商周三代的皇帝,能统治几百年的,真正称得上贤明的,也就那么几个,更何况后来的朝代呢?更何况五代十国时期呢?我听老人们说:“后唐明宗虽然出身胡族,但他为人纯朴善良,宽厚仁爱。”在五代的皇帝里,也算得上是不错的了。
他曾经夜里焚香,仰天祈祷说:“我本来是少数民族出身,哪里够资格治理天下!天下乱了这么久,希望上天早点降生圣人!”他刚即位的时候,就减少宫女和伶人的数量;废除了内库,全国各地进贡的东西,都交给有关部门管理。广寿殿失火,有关部门处理后,想重新装修,他叹了口气说:“上天用火来警示我,怎么能更加奢侈呢!”有一年闹旱灾,后来下雪了,雪很大,堆满了庭院,他下令武德司,宫里不许扫雪,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啊!”他还多次询问宰相冯道等人民间疾苦,听说粮食便宜,百姓没有瘟疫,就高兴地说:“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应该和你们一起做好事,来报答上天。”官员有贪污受贿的,就立即处死,说:“这是百姓的蛀虫啊!”他还下诏书表彰廉洁的官员孙岳等人,以此来警示天下。他爱民恤物,确实是有心治理天下。
他即位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近女色,不喜打猎游玩。在位七年,在五代的皇帝中,算是执政时间最长的了,战争也基本平息,年年丰收,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但是,胡人性格比较急躁,虽然仁慈,却不明智,屡次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大臣。到了他和从荣父子之间的事情,他没能预料到危险并加以防范,事情突然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大祸,皇帝也因此郁闷而死。
那时候,大理少卿康澄上书陈述时政,他说:“对于国家来说,有五种事情不必害怕,有六种事情却非常可怕:星辰运行异常不必害怕,天象变化不必害怕,小人造谣不必害怕,山崩地裂不必害怕,水旱虫蝗不必害怕;但是,贤才被埋没却很可怕,百姓迁徙却很可怕,上下互相包庇却很可怕,廉耻道德消失却很可怕,是非混淆却很可怕,正直的言论不被采纳却很可怕。”有识之士都认为康澄的话切中时弊。像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之死,都可以说是上下互相包庇,是非混淆的恶果。
澄叔说的那些话,可不是只针对眼前这一个毛病,所有为国家做事的人,都应该引以为戒啊!
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一开始,李克用打败孟方立在邢州,回军上党,在三垂岗摆酒设宴,伶人演唱《百年歌》,唱到老年衰败的部分,声音特别悲凉,在座的人都感到悲伤。当时存勖就在旁边,才五岁,李克用感慨地捋着胡须,指着存勖笑着说:“我老了,这孩子真不一般啊!二十年后,他能替我在这里打仗吗?”
存勖十一岁的时候,跟随李克用打败王行瑜,李克用派他进京献捷。唐昭宗觉得他相貌不凡,赏赐给他鸂鶒卮和翡翠盘,还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相貌奇特,将来一定富贵荣华,别忘了我啊!”存勖长大后,擅长骑射,胆子很大,非常勇敢,稍微学习了一下《春秋》,通晓大义,尤其喜欢听音乐、看歌舞和杂耍。
天祐五年正月,存勖在太原登基称王。他的叔父李克宁杀了都虞候李存质,李克宁的亲信史敬镕向存勖告发李克宁谋反。二月,存勖逮捕并杀死了李克宁,并且借着父亲丧事和叔父谋反的事情,去请求周德威回军太原。周德威正因为内部混乱而从柳州撤军回太原。梁军听说晋国国君新丧,周德威军队又要撤,所以比较松懈。存勖对将领们说:“梁军仗着我们国君新丧,认为我们国君年纪小,刚刚即位,没有能力,我们应该趁他们懈怠的时候攻击他们。”于是出兵前往上党,走到三垂岗,感叹道:“这里就是先王当年摆酒的地方啊!”正巧那天大雾弥漫,白天像黑夜一样,军队在雾中行军,攻击梁军的夹城,攻破了它,梁军大败,存勖凯旋回国祭祀祖庙。九月,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贞和杨崇本进攻梁朝的大安,晋国也派周德威攻打梁朝的晋州,在神山打败了梁军。
六年的时候,刘知俊反叛梁朝,跑来求咱们晋国出兵帮忙。王重荣亲自带兵到了阴地关,派周德威去攻打晋州,结果在蒙阮打败了梁军。
七年冬天,梁朝派王景仁来攻打赵国,赵王王镕又来求咱们帮忙。很多将领都觉得王镕是骗子,不能轻信他,不想出兵,但王重荣不同意,还是决定去救赵国。
八年正月,我们在柏乡打败了梁军,斩杀了两万敌军,俘虏了三百名将校和三千匹战马。接着,我们进攻邢州,没攻下来,就留兵围困着,然后又去攻打魏州。另外,还派周德威去攻打梁朝的夏津、高唐,又攻打博州,攻破了东武和朝城,接着又打下黎阳、临河、淇门,还洗劫了新乡和共城。
燕王刘守光听说咱们晋军深入梁朝境内,就赶紧整军备战,还对外宣称要帮助咱们晋国,这可把王重荣吓了一跳,赶紧撤兵回去了。七月,王重荣在承天军跟赵王王镕见了面。这时候,刘守光在燕地称帝了。
九年正月,王重荣派周德威跟镇州、定州的军队会合,一起攻打燕国。刘守光向梁朝求救,梁军就攻打赵国,还屠杀了枣强县的人民。李存审带兵把梁军打跑了。八月,朱友谦因为河中地区反叛梁朝,来投降咱们晋国。梁朝派康怀英去讨伐朱友谦,朱友谦又向梁朝投降了,但暗地里还跟咱们晋国勾结。
十年十月,刘守光请求投降,王重荣亲自去了幽州,结果刘守光违背约定,不肯投降,王重荣就攻破了幽州。十一年,王重荣在太原杀了燕王刘守光,把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安葬在了雁门。 这时候,赵王王镕和北平王王处直都向王重荣献上礼物,拥戴他为尚书令,王重荣这才开始设立行台。七月,我们攻打梁朝的邢州,在张公桥跟梁军大战一场,结果晋军大败。
十二年,魏州闹起了兵变,贺德伦带着魏州和博州的人反叛梁朝,投奔了晋王。晋王进军魏州,走到永济的时候,杀了叛乱的领头人张彦,然后用张彦的五百士兵组成自己的亲卫队,叫做“帐前银枪军”。六月,晋王兼任魏博节度使。接着又拿下了德州。七月,又拿下了澶州。
刘鄩的军队在洹水边扎营,晋王只带了一百多骑兵去侦察敌情,结果中了刘鄩的埋伏,被重重包围,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逃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七八个骑兵了。八月,梁军又夺回了澶州,晋军和刘鄩的军队在莘县对峙,晋军多次挑战,刘鄩却紧闭城门不出战。
十三年正月,晋王把李存审留在了莘县,对外宣称要回西边去了。刘鄩听说晋王要走了,就带兵去攻打魏州,从东面猛攻城池。晋王走到贝州的时候,又回军攻击刘鄩,大败了刘鄩的军队,一直追到故元城,又打败了刘鄩一次,刘鄩逃到了黎阳。三月,晋王攻打梁朝的卫州,卫州刺史米昭投降了;攻克了磁州,杀了磁州刺史靳昭。四月,又攻克了洺州。八月,包围了邢州,邢州节度使阎宝投降。梁朝的张筠丢下相州逃跑了,戴思远也丢下沧州逃跑了,晋王就这样拿下了相州和沧州,而贝州的老百姓也杀了梁朝的守将张源德,打开城门投降了。
契丹人来打蔚州,抓走了振武节度使李嗣本。过了十四年,契丹人又打新州,接着又打幽州,李嗣源把他们打跑了。冬天,梁军谢彦章的部队在杨刘扎营。十二月份,晋军攻打杨刘,梁军用草土填壕沟,结果被攻破了。
十五年正月,梁军和晋军在杨刘对峙,谢彦章放开黄河水,想把晋军隔开。六月,晋军渡过河水,攻击谢彦章,打垮了他的四个营寨。八月,晋王在魏州搞了一次大阅兵,集合了卢龙、横海、昭义、安国以及镇州、定州的军队,十万士兵,一万匹战马,在麻家渡驻扎。谢彦章的军队在行台。十二月份,晋军进军临濮,梁军追击,双方在胡柳交战,晋军大败,周德威战死了。梁军傍晚在土山上休息,晋军乘机再次攻击,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就驻扎在德胜,修筑了夹寨。
十六年正月,晋王兼任卢龙军节度使。梁王王镕攻打德胜南城,没攻下来。十月,又攻打德胜北城。十二月份,晋军在河南打败了梁军。十七年,朱友谦偷袭同州,梁朝派刘鄩去打朱友谦,结果李存审在同州打败了梁军。
十八年正月,魏州有个和尚叫传真,献上了唐朝皇帝的传国玉玺。赵州的将领张文礼杀了他的主子王镕,然后来请求晋王封他官职。二月,晋王任命张文礼为镇州兵马留后。三月,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横海军节度使李存审、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安国军节度使李嗣源、镇州兵马留后张文礼、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振武军节度使李存进、匡国军节度使朱令德,他们一起请求晋王称帝,晋王推辞了三次,朱友谦等人又请求了三次,晋王说:“我得好好考虑考虑。”
八月,老王(指王镕)派了他以前的手下符习,还有阎宝、史建瑭他们去打镇州的张文礼。史建瑭先把赵州给拿下了。结果张文礼死了,他儿子张处瑾紧闭城门死守。
九月,哎,倒霉,史建瑭战死了。十月,梁军戴思远攻打德胜的北城,结果被李嗣源在戚城给打败了。王处直这小子叛变了,投靠了契丹,他儿子也跟着一起去了。
十二月,契丹人来打涿州,接着又打定州。到了十九年正月,咱们在 新城、望都把契丹人打败了,一直追到涿州才算完。三月,阎宝在镇州打败仗了,赶紧换上李嗣昭。四月,哎,李嗣昭也战死了,又换上李存进。八月,梁军拿下了卫州。九月,李存进在东垣打败了镇州的军队,可他自己也战死了。十月,李存审终于攻克了镇州。王镕兼任了成德军节度使。
公元923年春天三月,李继韬这小子在潞州造反,后来又投降了后梁。到了夏天四月初六,咱们皇帝正式登基了,大赦天下,改元,国号定为唐! 豆卢革升任门下侍郎,卢程升任中书侍郎,俩人还一起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崇韬和张居翰则成了枢密使。咱们还把魏州改名叫东京,太原改名叫西京,镇州改名叫北都。 那个月,咱们还追封了祖先为皇帝和皇后, 曾祖执宜和祖妣崔氏被追谥为昭烈皇帝和昭烈皇后,庙号懿祖;祖父昌和祖妣秦氏被追谥为文景皇帝和文景皇后,庙号献祖;我父亲则被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然后在太原建了祖庙,从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一共七个祖宗都供奉在里面。
过了几天,李嗣源拿下郓州。五月某天,后梁的人攻下了德胜南城。六月,咱们跟王彦章在新垒打了一仗,把他打败了。 这个月,卢程下台了。 到了秋天八月,后梁的人占领了泽州,守将裴约战死了。 九月某天,李嗣源又跟王彦章在递坊打了一仗,又把他打败了。 冬天十月某天,咱们皇帝亲征,去郓州准备攻打后梁。 没几天,就攻下了中都,接着又拿下曹州,最后灭掉了后梁! 敬翔自杀了。 咱们皇帝还把郑珏贬到莱州当个小官,萧顷也贬到登州当小官;李振、赵岩、张汉杰、朱珪这几个家伙被杀头了,他们全家也被灭了。 然后,皇帝大发慈悲,赦免了一批死刑犯,把流放的犯人也都放回来了。
十一月某天,咱们把镇州改回原来的名字,太原又改回北都了;汴州改名叫宣武军。 接着,赵光胤升任中书侍郎,韦说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又过了几天,新罗国王金朴英派使者来了。 然后,永平军改名叫西都。 皇帝又去了洛阳。 十二月月初一,皇帝从汴州回来了。 没几天,李继韬被处死了。 李继韬的弟弟李继达把他的哥哥李继俦杀了。 最后,皇帝在伊阙打猎。
公元二年正月,河南尹张全义和各地的节度使都进献了御寒的物品给皇上。正月初七,皇上要找唐朝的宦官。正月初八,新罗国王金朴英和泉州的范节度使王逢规都派使者前来朝贡。正月十三,渤海国王大諲譔派使者大禹谟前来。正月十八,皇上去了河阳。正月十九,皇上从河阳回来了。正月二十五,七庙的神主从太原运来,安放在太庙里。皇上在太微宫接受朝拜。正月二十六,皇上在太庙举行祭祀仪式。
二月初一,皇上在南郊祭天,并且下令大赦天下。二月初六,群臣上尊号,尊称皇上为“昭文睿武光孝皇帝”。二月十一,皇上去了李嗣源家里。二月十六,皇上立刘氏为皇后。三月初七,党项人来朝贡。三月初八,皇上赏赐了那些平定汴州、参与洛阳南郊祭天仪仗的将士们,以及其他有功之臣。三月十八,工部郎中李涂被任命为检视诸陵使。潞州的将领杨立造反了。
五月初九,教坊使陈俊被任命为景州刺史,内园栽接使储德源被任命为宪州刺史。五月十三,渤海国王大湮撰派使者前来。五月十二,李嗣源攻克了潞州。六月初三,杨立被处决了。六月初六,皇上封回纥王仁美为英义可汗。七月初七,皇上去了雷山祭祀天神。八月,下了很大的雨,黄河水都泛滥了。九月初九,为了祈祷能够避免荧惑灾星的影响,皇上在城门处放置了水。九月十一,皇上去了郭崇韬家里。九月十三,黑水地区派使者前来朝贡。
十月初六,左熊威军的将领赵晖的妻子一胎生了三个男孩。十一月初九,皇上在伊阙打猎。十一月十二,皇上从伊阙回来了。十一月十三,回鹘使者都督安千想前来朝贡。十二月十七,皇上和皇后一起去了张全义家里。
公元907年正月庚子(具体日期),皇帝去了东京(今河南洛阳),把登基用的祭坛拆了,改成打球的场地。二月己巳(具体日期),大家在新场地打起了球。乙亥(具体日期),皇帝在王莽河射雁。辛巳(具体日期),突厥的浑解楼和渤海国王大諲撰都派使者前来朝贡。这天,皇帝又在北郊射雁。乙酉(具体日期),在郭泊射鸭子。庚寅(具体日期),再次在北郊射雁。三月乙未(具体日期),寒食节那天,皇帝在西郊祭祀。庚申(具体日期),皇帝从东京回来了。辛酉(具体日期),皇帝把东京改名为邺都,洛阳则改称东都。
四月乙亥(具体日期),皇帝和皇后一起去了郭崇韬和朱汉宾家里做客。那年闹旱灾。庚寅(具体日期),赵光胤死了。五月丁酉(具体日期),皇太后死了,朝廷停朝五日。己酉(具体日期),黑水部和女真都派使者前来。六月辛未(具体日期),宗正卿李纾负责为昭宗和少帝选择陵墓安葬地点,同时朝廷还征收马匹。到了秋天七月壬寅(具体日期),皇太后去世了。八月癸未(具体日期),皇帝杀了河南县令罗贯。九月庚子(具体日期),魏王继岌被任命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担任招讨使,准备讨伐蜀国。从六月开始下雨,一直下到这个月。丁巳(具体日期),皇帝在尖山射雁。
十月壬午(具体日期),奚族、吐浑和突厥都派使者前来。戊子(具体日期),贞简太后下葬于坤陵。十一月丁未(具体日期),高丽派使者前来。己酉(具体日期),蜀王王衍投降了。郭崇韬杀了王宗弼和他弟弟王宗渥、王宗训,并灭了他们全家。十二月己卯(具体日期),皇帝在白沙打猎。癸未(具体日期),皇帝从白沙回来了。闰月辛亥(具体日期),皇帝封弟弟存美为邕王,存霸为永王,存礼为薛王,存渥为申王,存乂为睦王,存确为通王,存纪为雅王。
公元923年春天正月初几,皇帝下令处死了那些判了死刑以下的囚犯。同月,魏王李继岌在蜀地杀了郭崇韬和他三个儿子。再过几天,契丹使者梅老鞋来了。之后,皇帝又杀了李存勖的弟弟睦王李存乂和河中让国军节度使李继麟,并且灭了他们的全家。接着,沙州的曹义金派使者来了,回鹘的阿咄也想要派使者来。之后,李继麟手下的将领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来仁、白奉国都被杀了,他们的家族也被灭了。
二月初几,李绍宏被任命为枢密使。没过几天,邺都的将领赵在礼在贝州造反了。皇帝去冷泉打猎,赵在礼攻陷了邺都,武宁军节度使李绍荣去讨伐他。与此同时,邢州的将领赵太也造反了,东北面招讨使李绍真去讨伐他。后来,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也去讨伐赵在礼。到了三月,赵太被杀死了,李嗣源却反了!博州的守将翟建自称刺史。 之后,皇帝杀了王衍,灭了他的全家。然后,皇帝去了汴州,在荥泽停留了一阵子。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率领前锋部队叛变投降了李嗣源。李嗣源进驻汴州,皇帝随后也到达了万胜。结果,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又造反了。
到了夏天的四月初一,皇帝死了。
话说唐朝的庄宗,祖上原本姓朱邪,是西突厥的后代。后来,他们改姓沙陀,朱邪就成了他们的族姓。唐德宗的时候,有个叫朱邪尽忠的,住在北庭的金满州。贞元年间,吐蕃赞普攻打北庭,把朱邪尽忠抓到甘州当苦力。后来,吐蕃赞普被回鹘打败了,朱邪尽忠和他儿子执宜就往东跑。吐蕃赞普大怒,追赶他们,追到石门关,朱邪尽忠战死了,执宜一个人逃回了唐朝,住在盐州,归河西节度使范希朝管辖。范希朝调任太原,执宜也跟着去了,住在定襄神武川的新城。他们部落有一万多骑兵,个个骁勇善战,骑射技术高超,被称为“沙陀军”。执宜死后,他的儿子叫赤心。
唐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带十八个将领去徐州讨伐庞勋,任命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因为赤心在平定庞勋的战役中立了功,就被封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还赐名李国昌,正式入了唐朝的户籍。沙陀人本来就实力强大,李国昌又仗着功劳越来越嚣张跋扈,唐懿宗很担心他。咸通十三年,唐懿宗想把李国昌调到云州当刺史,兼任大同军防御使,结果李国昌装病拒绝。李国昌的儿子李克用,更是个骑射高手,据说能仰射双凫,当时担任云州守捉使。李国昌已经拒绝了朝廷的调令,李克用干脆杀了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了云州,自称留后。唐朝派太仆卿卢简方去当振武节度使,联合幽州、并州的军队讨伐李克用。卢简方走到岚州,军队就溃败了,从此沙陀军开始侵扰代北,成了边患。
第二年,唐僖宗继位,听说以前太原节度使李业对沙陀人有恩惠,而李业已经死了,于是就让李业的儿子李钧当灵武节度使,兼任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想招抚他们。同时,唐僖宗还任命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使。
话说过了很久,李国昌带兵去打党项,结果吐浑的赫连铎偷袭了振武军。李克用听说后,就从云州赶去迎接李国昌,没想到云州人竟然把城门关上,不让他进去。李国昌父子俩没地方去了,只好在蔚州、朔州一带抢掠,凑齐了三千兵马,李国昌就驻扎在蔚州,李克用则回到了新城。唐僖宗皇帝就封赫连铎为大同军使,又任命李钧为代北招讨使,去讨伐沙陀。
乾符五年,沙陀军先打败了遮虏军,又打败了苛岚军,唐朝军队接连几次都打输了。沙陀因此更加强大,北边占据了蔚州、朔州,南边侵犯了忻州、代州、岚州、石州,甚至打到了太谷。到了广明元年,招讨使李琢联合幽州的李可举、云州的赫连铎一起攻打沙陀,李克用和李可举在雄武军相遇,双方对峙。李克用的叔叔李友金带着蔚州、朔州投降了李琢,李克用听说后,赶紧往回赶。李可举追到药儿岭,大败李克用,李琢的军队也从两侧夹击,又在蔚州把李克用打败了。沙陀军大溃败,李克用父子逃到了达靼。
李克用年轻的时候就骁勇善战,军中都叫他“李鸦儿”;他一只眼睛瞎了,等到他发达了,人们又叫他“独眼龙”,他的威名在代北地区非常响亮。他在达靼待了很久,心里憋屈,总觉得别人要害他,所以就经常跟着达靼的豪强们去打猎。他有时候把针挂在树上,有时候竖起马鞭,百步之外都能射中,那些豪强们都佩服他,觉得他神乎其神。
黄巢已经攻占了京城,中和元年,代北的起军使陈景思带着之前投降的沙陀军,还有吐浑、安庆等一万多人马,浩浩荡荡地往京城赶。走到绛州的时候,沙陀军突然闹事,抢劫一番就跑回去了。陈景思觉得,沙陀军只有李克用才能管得住,就用朝廷的诏书把李克用从达靼召来,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李克用带着一万多蕃汉兵马,从石岭关出来,经过太原,想要请求拨发军费。太原节度使郑从谠只给了他一千贯钱和一千石米,李克用很生气,就放兵大肆抢掠了一通才回去。
第二年十一月,陈景思和李克用又带着一万七千步骑兵前往京城。第三年正月,他们从河中出发,驻扎在乾坑。黄巢的部下惊慌地说:“鸦儿军来了!”二月,李克用在石堤谷打败了黄巢的将领黄邺;三月,又在良田坡打败了赵璋和尚让,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三十里的尸体。这时候,各地的军队都聚集在长安,在渭桥发生了一场大战,黄巢的军队被打败,逃回了城里。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率先冲进城去,一直打到望春宫和升阳殿,黄巢大败,从蓝田关逃跑了。京城平定后,李克用立了头功。皇帝封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并任命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李国昌去世了。
十一月,李克用派他弟弟李克修去攻打昭义节度使孟方立,夺取了泽州和潞州。孟方立逃到了山东,用邢州、洺州、磁州另立了一个昭义军。黄巢南逃到蔡州,投降了秦宗权,然后攻打陈州。第四年,李克用带了五万兵马去救援陈州,从天井关出发,想借道河阳,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不同意,李克用只好从河中渡过黄河。四月,李克用在太康打败了尚让,又在西华打败了黄邺。黄巢一边逃一边打,逃到中牟,还没过黄河,就被李克用追上了,黄巢的军队惊慌溃散。等到封丘,又被李克用打败,黄巢好不容易逃脱了,李克用紧追不舍,一天一夜跑了三百里,追到冤朐,还是没追上,只好返回。而洺州、磁州被孟氏占据,所以当时有两个昭义军。
到了汴州,李克用他们军队在封禅寺休整,朱全忠在 上源驿设宴款待他。晚上,酒宴结束,李克用喝醉了睡着了。突然,伏兵发动袭击,大火烧了起来。他的侍卫郭景铢赶紧吹灭了蜡烛,把李克用藏到了床底下,用凉水给他洗了脸,告诉他情况危急。 幸好天降大雨,把火扑灭了。李克用带着薛铁山、贺回鹘等几个心腹,趁着闪电的亮光,从尉氏门偷偷溜了出去,回到了军营。
七月,李克用回到太原,向朝廷告状,请求增兵汴州,还让弟弟李克修带一万兵马驻扎在河中,以防万一。唐僖宗同意了和解,鉴于李克用的破巢功劳,封他为陇西郡王。
光启元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跟宦官田令孜闹翻了,被调到兖州去了。朝廷任命定州节度使王处存接替河中节度使,并命令李克用带兵保护王处存。王重荣派人骗李克用说:“皇上密诏王重荣,等您到了,要跟王处存一起诛杀您呢!”还伪造了一份诏书给李克用看,说:“这是朱全忠的阴谋!”李克用信以为真,连续八次上奏章请求讨伐朱全忠,但唐僖宗都不答应。李克用气坏了。王重荣不肯离开河中,唐僖宗就派朱玫和李昌符去讨伐他。结果李克用反过来帮助王重荣,在沙苑打败了朱玫,接着就攻打京城,放火抢劫。唐僖宗逃到兴元。李克用撤兵回河中。朱玫也反叛,带兵追赶唐僖宗,没追上,却抓到了襄王李煴,逼迫他称帝,然后驻扎在凤翔。
唐僖宗心里清楚,只有李克用才能打败朱玫,但他又没办法让李克用听话。 记得当年攻破黄巢在长安的势力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跟李克用关系很好,所以僖宗就派谏议大夫刘崇望带着诏书去请李克用,还转达了杨复恭的意思,让他出兵讨伐朱玫等人。李克用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却没行动。
明年,孟方立死了,他弟弟孟迁继位。
大顺元年,李克用打败了孟迁,占领了邢州、洺州、磁州三个州,然后派安金俊去攻打在云州的赫连铎。幽州的李匡威去救援赫连铎,两军在蔚州交战,安金俊惨败。 于是李匡威、赫连铎和朱全忠都请求趁着这个机会攻打李克用。唐昭宗觉得李克用当年平定黄巢有功劳,不能轻易攻打他,就把这事交给台省四品以上的官员讨论。大多数官员都认为不能攻打李克用。
但是宰相张浚却独排众议,说沙陀族以前逼得僖宗皇帝逃到兴元,罪该万死,应该讨伐。当时担任军容使的杨复恭,是李克用的朋友,也极力劝谏说不能攻打李克用,昭宗听了他的话,就下诏安抚朱全忠等人。 可朱全忠暗中贿赂了张浚,让张浚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昭宗没办法,只好任命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
那时候,潞州的将领冯霸叛变投降了梁朝,梁朝派葛从周进入潞州。唐朝任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克用就派李存孝在长子抓住了孙揆,又派康君立去夺回潞州。
十一月,张浚和李克用在阴地交战,张浚的军队打了三仗,三仗都输了,张浚和韩建逃跑了。李克用的军队大肆抢掠晋州、绛州,一直打到河中府,千里土地变成赤地。李克用还上表自述战况,语气傲慢无礼,唐昭宗竟然还为此自责,还写了慰问的诏书给他。
公元888年二月,朱温又当上了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还被加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官职那是蹭蹭往上涨啊!四月,他带兵去攻打赫连铎,把人家围困在云州一百多天,最后赫连铎逃到了吐浑。八月,朱温在太原搞了一次大搜捕,从晋州、绛州一路抢掠到怀州、孟州,最后到了邢州,直接攻打王镕。
朱温经常在山西一带扎营,有一次他带着十几个骑兵过滹沱河去侦察敌情,结果碰上大暴雨,平地积水好几尺深。镇州的人趁机偷袭,朱温躲进树林里,还对着自己的马祈祷:“我们朱家世代都是太原人,马儿啊,你可千万别叫唤!”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保佑,马儿还真就一声没吭,躲过了一劫。 与此同时,前军将领李存孝攻下了临城,又去打元氏。李匡威来救王镕,朱温这才撤兵回邢州。
到了公元889年,王镕又来攻打邢州,结果被李存信、李嗣勋等人打败在了尧山。二月,朱温又和王处存一起攻打王镕,在新市打了一仗,却被王镕给打败了。八月,李匡威攻打云州,想吸引朱温的兵力,结果朱温偷偷潜入云州,然后杀了个回马枪,把李匡威打得落荒而逃。十月,李存孝居然带着邢州叛变了!
公元890年,李存孝向王镕求救,朱温就带兵去井陉打王镕,一边写信劝降王镕,一边猛攻平山,王镕害怕了,赶紧跟朱温讲和,送了五十万匹布,还出兵帮忙攻打邢州。
公元891年三月,朱温抓住了李存孝,把他给杀了。冬天,朱温攻打幽州,李匡俦丢下城池跑了,朱温一路追到景城,把李匡俦给杀了,然后任命刘仁恭为幽州留后。
第二年,河中王重盈死了,他儿子珂和珙为了争夺王位打了起来。朱温想让珂当王,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则支持珙。唐昭宗一开始左右为难,就派宰相崔胤去河中当节度使,过了一段时间,才答应朱温立珂为王。李茂贞他们很生气,三镇的军队就攻打长安城。听说朱温也带兵起来了,他们才都撤兵了。
六月,朱温攻打绛州,杀了刺史王瑶。王瑶是珙的弟弟,一直帮着珙争夺王位。七月,朱温的军队到了河中,同州节度使王行约逃到长安,到处说:“沙陀军十万大军来了!” 他们想把皇帝接到邠州去,李茂贞的养子阎圭也想劫持皇帝到凤翔去,长安城里乱成一锅粥,昭宗皇帝只好逃到石门避难。朱温的军队在河中停留了一个多月没进攻,昭宗派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去侍奉朱温,并且向他求救。
八月,朱温的军队进到了渭桥,被任命为邠宁四面行营都统。昭宗这才回到了长安。十一月,朱温攻破了邠州,王行瑜逃到庆州,最后被杀了。朱温把军队撤回云阳,请求攻打李茂贞。昭宗安慰朱温,让他和李茂贞化解仇恨,以解决眼前的危机,还封朱温为“忠正平难功臣”,晋封他为晋王。那时候,晋军驻扎在渭河以北,连续下了六十天的雨。有人劝朱温进京朝见皇帝,朱温拿不定主意,他的副将盖寓说:“皇上刚从石门回来,都没睡个安稳觉呢,如果晋军渡过渭河,老百姓心里能踏实吗?现在是勤王救驾的时候,还管什么进京朝见啊!”朱温笑着说:“连盖寓你都不相信我,何况天下其他人呢!”于是,朱温就收兵回去了。
公元896年正月,唐昭宗又让张浚当宰相,李克用说:“这是朱全忠的计策啊!”于是上书说:“如果陛下早上任命张浚为宰相,那我晚上就进宫来!” 这吓得京城的人够呛,张浚的任命立马就取消了。朱全忠攻打兖州和郓州的时候,李克用派李存信从魏州借道去救朱宣等人。李存信在莘县驻扎军队,手下的士兵却在魏州境内抢掠,罗弘信埋伏兵马袭击他们,李存信被打败,逃到了洺州。李克用亲自带兵攻打魏州,在洹水交战,还损失了他儿子李落落。六月,李克用攻破了魏州的成安、洹水、临漳等十多个县城。十月,他又在白龙潭打败了魏军,进攻观音门,朱全忠赶来救援,李克用才撤兵。
公元897年,刘仁恭背叛晋王李克用,李克用带五万兵马去攻打刘仁恭,在安塞交战,结果李克用惨败。
公元898年,朱全忠派葛从周攻下了邢州、洺州、磁州三州。李克用派周德威从青山口出兵,在张公桥与葛从周相遇,周德威大败而归。冬天,潞州守将薛志勤死了,李罕之占据了潞州,叛变投靠了朱全忠。
公元899年,朱全忠派氏叔琮攻破了承天军,又攻破了辽州,一直打到榆次,周德威在洞涡打败了他。秋天,李嗣昭又收复了泽州和潞州。公元900年,李嗣昭在沙河打败了朱全忠的军队,又收复了洺州,朱全忠亲自带兵围攻洺州,李嗣昭逃走,到了青山口,又碰上了朱全忠的埋伏,李嗣昭再次大败。秋天,李嗣昭攻取了怀州。这一年,朱全忠的军队攻打镇州和定州,镇州和定州都脱离了晋王李克用,投降了朱全忠。
公元901年,朱全忠被封为梁王。梁军攻占了晋州、绛州和河中府,俘虏了晋王王珂。晋国丢了三个重要的州府,无奈之下只好写信给梁国求和。可是梁王朱全忠觉得晋国已经很弱,可以轻易拿下,就说:“晋国虽然请求结盟,但他们的信写得语气傲慢。”于是他下令大举进攻晋国。四月,梁军各路大军同时出击:氏叔琮攻打天井关,张文敬攻打新口,葛从周攻打土门,王处直攻打飞狐,侯言攻打阴地。叔琮攻下了泽州和潞州,他的部将白奉国攻破了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和汾州守将李瑭都投降了梁军。晋国人非常害怕。碰巧这时下起了大雨,梁军很多人得了病,只好撤兵回去了。五月,晋国收复了汾州,并处死了李瑭。六月,周德威和李嗣昭攻占了慈州和隰州。
公元902年,梁军再次进攻晋州和绛州,结果在蒲县被大败。梁军乘胜追击,攻破了汾州、慈州和隰州,然后包围了太原。晋王李克用非常害怕,想逃到云州,又想逃到匈奴,还没决定好去哪里,梁军就因为大疫病而撤兵了。周德威又收复了汾州、慈州和隰州。
公元904年,梁朝迁都洛阳,改元为天祐。李克用认为是梁国挟天子迁都,而且“天祐”不是唐朝的年号,不应该使用,所以他仍然沿用“天复”年号。
公元905年,李克用在云中与契丹首领阿保机会面,结为兄弟。
公元906年,梁国攻打燕国的沧州,燕王刘仁恭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很讨厌刘仁恭反复无常的态度,想拒绝他的求救。但是他的儿子李存勖劝他说:“这是我们再次振兴的机会啊!现在天下的形势,十七八都归顺了梁国,像赵国、魏国、中山国这些强大的国家,也都听命于梁国。所以说,在黄河以北,没有谁敢反抗梁国,梁国唯一害怕的就是我们和刘仁恭。如果燕国和晋国联合起来,对梁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一个要统一天下的人,不应该计较小的恩怨,更何况刘仁恭总是欺压我们,我们现在帮他解决困难,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收买人心,做到一举两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李克用觉得他儿子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派兵帮助燕国,攻破了潞州,梁军的包围才解除了,并任命李嗣昭为潞州留后。
七年前,梁国的十万大军攻打潞州,把潞州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时派了周德威去救援潞州,军队驻扎在乱柳这个地方。那年冬天,李克用生病了,就在这一年,梁国灭掉了唐朝,李克用又重新改用了天祐四年作为年号。
五年后的正月辛卯日,李克用去世了,享年五十三岁。他的儿子李存勖继位,把李克用葬在了雁门。
哎,时间久了,很多事情的真相都失传了,这可不是光史官记错那么简单的事儿!李氏家族的祖先,其实是从西突厥那儿来的,本来叫朱邪,后来他们自己改名叫沙陀,就用朱邪当姓氏了,说是拔野古是他们的始祖。他们自己写的家谱上说:沙陀,是北庭沙漠的意思,唐太宗的时候,打败了西突厥各部,把同罗、仆骨的人安置到这片沙漠里,设立了沙陀府,还让他们的祖先拔野古当都督;他们祖祖辈辈都当沙陀都督,所以后代就自称沙陀了。
但是,我查阅了各种史料,发现他们说的都不对。那些少数民族本来就没有姓氏的概念,朱邪,其实就是一个部落的名字而已。拔野古跟朱邪是同时代的人,根本不是他的祖先。而且,唐太宗时期根本就没有什么沙陀府。唐太宗打败西突厥后,把那些部落分开了,设立了十三个州,同罗设龟林都督府,仆骨设金微都督府,拔野古设幽陵都督府,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沙陀府。那时候,西突厥最大的部落是铁勒,还有延陀、阿史那这些,其他的同罗、仆骨、拔野古等等十几个部落,都算是比较小的。还有处月、处密这些部落,就更小了。朱邪,其实就是处月部落的一个分支的名字。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拔野古就已经投降了,第二年,阿史那贺鲁又叛乱了。到了高宗永徽二年,处月的朱邪孤注跟着贺鲁在牢山打仗,被契苾何力打败了,就死了,从此再无音讯。
过了大概一百五六十多年,到了宪宗时期,有个叫朱邪尽忠的人,还有他的儿子执宜,来到了中原,他们自称沙陀,就以朱邪为姓。沙陀,就是一片很大的沙漠,在金莎山的南面,蒲类海的东边,从处月部落开始就住在这片沙漠里,被称为沙陀突厥。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记载,朱邪这个部落又很小,所以后来的后代就不知道自己的来历了。直到尽忠的孙子才被赐姓李氏,李氏家族后来很强大,于是这些少数民族就觉得沙陀是高贵的血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