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已,从巡抚陈必谦破贼安皋山,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精敏,所在见称。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腾蛟不可,固辞归。服除,起淮徐兵备佥事。讨平土寇,部内宴然。
十六年冬,拜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时湖北地尽失,止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腾蛟与良玉交欢,得相安。明年春,遣将惠登相、毛宪文复德安、随州。
五月,福王立。诏至,良玉驻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腾蛟曰:“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抵良玉所,而良玉已听正纪卢鼎言,开读如礼。正纪者,良玉所置官名也。八月,福王命加腾蛟兵部右侍郎,兼抚湖南,代李乾德。寻以故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召总督杨鹗还。明年三月,南京有北来太子事,中外以为真,朝臣皆曰伪。腾蛟力言不可杀,与当国者大忤。
无何,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争匿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之入。良玉破垣举火,避难者悉焚死。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良玉部将拥去。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跌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觅渔舟,忽不见。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腾蛟乃从宁州转浏阳,抵长沙。集诸属吏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痛哭盟誓。分士马舟舰糗粮,各任其一。令胤锡摄湖北巡抚,上瑞摄湖南巡抚,旷为总督监军,大启提督学政。起恒故衡永道,即督二郡军食,晋锡以长沙推官摄郴桂道事。即遣旷调副将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兵。朝宣自燕子窝,先璧自溆浦,承胤自武冈,先后至,兵势稍振。而是时良玉已死。
顺治二年五月,大兵下南都。唐王聿键自立于福州。王居南阳时,素知腾蛟贤,委任益至。李自成毙于九宫山,其将刘体仁、郝摇旗等以众无主,议归腾蛟。率四五万人骤入湘阴,距长沙百余里。城中人不知其求归也,惧甚。朝宣即引兵还燕子窝。上瑞请腾蛟出避,腾蛟曰:“死于左,死于贼,一也,何避焉。”长沙知府周二南请往侦之,以千人护行。贼谓其迎敌也,射杀之,从行者尽死。城中益惧,士女悉窜。腾蛟与旷谋,遣部将万大鹏等二人往抚。贼见止二骑,迎入演武场,饮之酒。二人不交一言,与痛饮。饮毕,贼问来意,答言督师以湘阴褊小,不足容大军,请即移长沙。因致腾蛟手书召之曰:“公等归朝,誓永保富贵。”摇旗等大喜,与大鹏至长沙。腾蛟开诚抚慰,宴饮尽欢,犒从官牛酒。命先璧以卒三万驰射,旌旗蔽天。摇旗等大悦,招其党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皆来归,骤增兵十余万,声威大震。
未几,自成将李锦、高必正拥众数十万逼常德。腾蛟令胤锡抚降之,置之荆州。锦,自成从子,后赐名赤心。必正则自成妻高氏弟也。高氏语锦曰:“汝愿为无赖贼,抑愿为大将邪?”锦曰:“何谓也?”曰:“为贼无论,既以身许国,当爱民,受主将节制,有死无二,吾所愿也。”锦曰:“诺。”腾蛟虑锦跋扈,他日过其营,请见高氏,再拜,执礼恭。高氏悦,戒其子毋忘何公,锦自是无异志。
自成乱天下二十年,陷帝都,覆庙社,其众数十万悉归腾蛟。而腾蛟上疏,但言元凶已除,稍泄神人愤,宜告谢郊庙,卒不言己功。唐王大喜,立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而疑自成死未实。腾蛟言自成定死,身首已糜烂。不敢居功,因固辞封爵。不允,令规取江西及南都。
当是时,降卒既众,腾蛟欲以旧军参之,乃题授朝宣、先璧为总兵官,与承胤、赤心、郝永忠、宗第、进才及董英、马进忠、马士秀、曹志建、王允成、卢鼎并开镇湖南、北,时所谓十三镇者也。永忠即摇旗,英,腾蛟中军,志建则故巡按刘熙祚中军,余皆良玉旧将也。
腾蛟锐意东下,拜表出师。明年正月与监军御史李膺品先赴湘阴,期大会岳州。先璧逗遛,诸营亦观望,独赤心自湖北至,为大兵所败而还,诸镇兵遂罢,腾蛟威望由此损。时诸将皆骄且贪残,朝宣尤甚,劫人而剥其皮。永忠效之,杀民无虚日。腾蛟不能制。故总督杨鹗者,克饷失军心,至是复夤缘为偏沅总督。腾蛟以为言,乃召鹗还。
王数议出关,为郑氏所阻。腾蛟屡请幸赣,协力取江西。王遣使征兵,腾蛟发永忠精骑五千往。永忠不肯前,五月始抵郴州。会大兵破汀州,聿键被执死,赣州亦失。腾蛟闻王死,大恸,厉兵保境如平时。已,闻永明王立,乃稍自安。王寻以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王进才故守益阳,闻大兵渐逼,还长沙。
四年春,进才扬言乏饷,大掠,并及湘阴。适大兵至长沙,进才走湖北。腾蛟不能守,单骑走衡州,长沙、湘阴并失。卢鼎时守衡州,而先璧兵突至,大掠。鼎不能抗,走永州。先璧遂挟腾蛟走祁阳,又间道走辰州。腾蛟脱还,走永州。甫至,鼎部将复大掠。鼎走道州,腾蛟与侍郎严起恒走白牙市,大兵遂下衡、永。初,腾蛟建十三镇以卫长沙,至是皆自为盗贼。大兵入衡州,守将黄朝宣降。数其罪,支解之,远近大快。大清以一知府守永州,副将周金汤瞷城虚,夜鼓噪而登,知府出走,金汤遂入永。
六月,腾蛟在白牙。王密遣中使告以刘承胤罪,令入武冈除之。腾蛟乃走谒王,王及太后皆召见。承胤由小校,以腾蛟荐至大将,已渐倨。腾蛟在长沙征其兵,承胤大怒,言:“先调朝宣、先璧军,皆章旷亲行,今乃折箠使我。”遂驰至黎平,执腾蛟子,索饷数万。子走诉腾蛟,腾蛟遣旷行,承胤乃以众至。腾蛟为请于王,得封定蛮伯,且与为姻,承胤益骄。至是爵安国公,勋上柱国,赐尚方剑,益坐大。忌腾蛟出己上,欲夺其权,请用为户部尚书,专领饷务,王不许。王召腾蛟图承胤,腾蛟无兵,命以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兵隶之。及辞朝,赐银币,命廷臣郊饯。承胤伏千骑袭腾蛟,印选卒力战,尽歼之,腾蛟乃还驻白牙。
八月,大兵破武冈,承胤降。王走靖州,又走柳州。时常德、宝庆已失,永亦再失。王将返桂林,而城中止焦琏军,腾蛟率印选、一青入为助。而南安侯郝永忠忽拥众万余至,与琏兵欲斗,会宜章伯卢鼎兵亦至,腾蛟为调剂,桂林以安。乃遣琏、永忠、鼎、印选、一青分扼兴安、灵川、永宁、义宁诸州县。十一月,大兵逼全州,腾蛟督五将合御。
公元1650年正月,王腾蛟在桂林被加封为腾蛟太师,并晋爵为侯,爵位世袭。二月,清军攻破全州,兵临兴安。永忠的军队溃败,逃往桂林,逼迫王腾蛟往西逃窜,并沿途烧杀抢掠。腾蛟从永福赶来。清军得知桂林发生变故,直接攻打北门。腾蛟指挥焦琏、李一青等人分守三门,坚决抵抗,清军这才退回全州。正巧这时,金声桓、李成栋叛清投降,他们的军队也加入了腾蛟的队伍。湖南的清军暂时撤退,腾蛟乘机收复了全州。接着,他又派保昌侯曹志建、宜章侯卢鼎、新兴侯焦琏、新宁侯赵印选率军攻打永州,围城三个月,大小战斗三十六次,最终在十一月初一攻克永州。没过多久,监军御史余鲲起和职方主事李甲春攻下宝庆,其他将领也收复了衡州,马进忠收复了常德,许多失地都收复了回来。
腾蛟计划进兵长沙。这时,督师堵胤锡忌恨马进忠,便调集忠贞营李赤心的军队从夔州赶来,命令马进忠把常德让给李赤心。马进忠勃然大怒,把城里的居民全部赶出城外,放火烧毁房屋,然后逃往武冈。宝庆的守将王进才也弃城而逃,其他守将也都溃败了。李赤心等人所到之处都是空城,于是他们也很快撤兵,向东奔长沙。腾蛟当时驻扎在衡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
公元1651年正月,腾蛟下令马进忠从益阳方向进攻长沙,约定各路将领会合,他自己则亲自前往忠贞营,邀请李赤心来衡州。他只带了六千士兵,担心忠贞营会偷袭,所以没有带护卫,只带了三十名官兵前往。快到的时候,听说李赤心军队已经东去了,于是就追赶到湘潭。湘潭也是空城,李赤心已经离开,腾蛟于是进城驻扎。清军得知腾蛟进入空城,就派将领徐勇率军进入湘潭。徐勇是腾蛟以前的部下,率领士兵向腾蛟下跪,劝他投降。腾蛟大怒,徐勇只好带着士兵离开。腾蛟绝食七天后被杀害。永明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悲痛,赐予他九次祭祀,追封他为中湘王,谥号文烈,并封他的儿子文瑞为佥都御史。
章旷,字于野,是上海松江华亭人,崇祯十年考中了进士。 他先被任命为沔阳知州。
崇祯十六年三月,贼将郝摇旗攻破了沔阳城,同知马飙战死。章旷侥幸逃脱,跑到九江去见总督袁继咸,袁继咸就让他暂时担任监纪的职务。 后来,他跟着方国安、毛宪文、马进忠、王允成等将领一起收复了汉阳。
武昌巡按御史黄澍让他暂时担任汉阳推官,还兼管府里的事情;承德巡抚王扬基又让他暂时担任分巡道的职务,这小子真是官运亨通啊!
第二年四月,毛宪文和惠登相一起收复了德安,王扬基就派章旷去守城。结果城里空无一人,十几个卫兵居然把印信送给贼将白旺投降了!章旷把这些叛徒抓起来杀了,然后赶紧加强城防,日夜戒备。
他守了三个月,接替他的人李藻来了。这时,巡抚何腾蛟又让章旷暂时担任荆西道的职务。章旷离开后,李藻失去了将士们的信任,德安城再次失守了。
这可捅了马蜂窝!给事中熊汝霖和御史游有伦弹劾章旷在沔阳丢城负责任,要把他抓到黄州审问。多亏何腾蛟为他求情,让他戴罪立功,继续干下去。
福王在南京称王,左良玉的军队就要攻打京城了。腾蛟到了长沙,任命旷为监军。腾蛟手下有个副将叫黄朝宣,原来是巡抚宋一鹤手下的将领,驻扎在燕子窝,腾蛟就让旷把他叫来。另一个副将张先璧在溆浦屯着三千精兵,腾蛟也让旷把他叫来,留作自己的亲兵,而把黄朝宣派去驻守茶陵。腾蛟还让旷从武冈调来刘承胤的军队。这时候李自成死了,他的部下刘体仁、郝摇旗、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这六大部,各自带着几万兵马来了。腾蛟和旷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他们都招安了,军队一下子壮大起来了。
左良玉死了,他的将领马进忠、王允成没了靠山,突然跑到岳州来了。湖南偏沅巡抚傅上瑞吓坏了,旷说:“这是群没主子的兵,可以招安啊!”他直接进了马进忠的营地,和马进忠握了握手,指着白水发誓,马进忠他们都答应了。这马进忠可是贼军里的头头,手下有十万兵马呢!那时候南京已经破了,大兵压境逼近湖南,其他的将领都害怕得不行,只有旷一个人拼尽全力抵抗。后来唐王提拔他做了右佥都御史,让他负责督促军务,负责收复湖北。
旷很有智谋,打仗从不躲避危险。他亲自扼守湘阴、平江这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湖南因为有他而不用害怕。有一次在岳州打仗,因为后援部队跟不上,只好撤退了。后来,又在荆州大驿站附近打了一场大仗。永明王又给他加官,升任兵部右侍郎。长沙守将王进才和狼兵将领覃遇春闹翻了,带着兵马抢掠而去。腾蛟逃到了衡州,旷也逃到了宝庆,长沙就这样丢了。腾蛟驻扎在祁阳,旷赶来和他会合。腾蛟把军事上的事情都交给旷,自己去武冈拜见永明王。旷搬到永州驻扎,看到各路大将都拥兵自重,一听到警报就逃跑,心里郁闷极了,最终忧郁而死。
傅作霖,是武陵人。他先是因为乡试考中举人而做了官,后来大学士苏观生推荐他当了职方主事,负责监督军队。苏观生去世后,何腾蛟在长沙当官,傅作霖就改任监军御史。永明王在全州的时候,傅作霖被破格提升为兵部左侍郎,负责兵部的事务,不久又升任尚书,跟着永明王到了武冈。那时候刘承胤专权,傅作霖和他关系不错,所以升迁很快。
等到大军包围武冈,刘承胤想投降,傅作霖勃然大怒,狠狠地责备了他。刘承胤派人去送礼求和,大军攻入城内,傅作霖穿着官服戴着帽子,坐在堂上。刘承胤极力劝他投降,但他不肯,最后被杀害了。他的妾室郑氏长得非常漂亮,也被抓了,押着她在桥上走过,结果她跳进水里自杀了。
萧旷,是武昌的秀才,在刘承胤手下当坐营参将。何腾蛟提拔他做了总兵官,负责黎平参将的事务。等到刘承胤投降的时候,刘承胤让降将陈友龙去招降萧旷,萧旷不肯投降。后来城破了,萧旷战死了。
傅上瑞,一开始是武昌的推官,城被贼军围困的时候,他就逃跑了。过了很久,何腾蛟推荐他做了长沙佥事,又让他代理偏沅巡抚。他劝何腾蛟设置十三镇,结果成了湖南的一大祸害。唐王当政的时候,因为何腾蛟的推荐,傅上瑞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实际担任偏沅巡抚。他这个人反复无常,后来像扔垃圾一样抛弃了何腾蛟。武冈城破后,大军逼近沅州,傅上瑞投降了。一年多后,他和刘承胤一起被处死了。
瞿式耜,字起田,是常熟人,他爷爷是礼部侍郎瞿景淳,他爸爸是湖广参议瞿汝说。万历四十四年,他考中了进士。 先被派去吉安府永丰县当县令,政绩很好,老百姓都夸他。
天启元年,他被调到江陵县。永丰县的老百姓都舍不得他走,请求朝廷让他继续任职,皇上就又让他回永丰当了一任县令。后来因为家里有丧事,他就回老家丁忧去了。崇祯元年,他被提升为户科给事中,上疏建议皇上:李国桢应该留在内阁,王永光应该负责选拔官员,曹于汴应该负责执法,郑三俊和毕懋良应该负责管理户部,李邦华应该负责军事。皇上采纳了他的很多建议。
接着,他又上疏弹劾朝政,为王之寀请求朝廷抚恤,为孙慎行申冤,要求迅速处决杨镐和王化贞,揭露杨涟和左光斗被诬陷的真相,追究前任宰相魏广微、顾秉谦、冯铨、黄立极的罪责。他还说,因为夺情建祠而被免官的朱童蒙不能轻易放过,因为犯错很久而被罢官的汤宾尹不能再启用。皇上也听从了他的建议。他还强烈批评来宗道和杨景辰依附奸臣,不适合在政府任职,这两个人不久就被罢免了。御史袁弘勋弹劾大学士刘鸿训,实际上是逆党徐大化在背后指使。四川贵州总督张鹤鸣之前已经被罢官,他再次被启用是因为魏忠贤。瞿式耜也上疏弹劾了这件事。
之后,他称赞杨涟、魏大中、周顺昌是清正廉洁的忠臣,这三个人后来都被追赠谥号。没过多久,他又上疏陈述时务七事,说:“罢官的官员是否应该复职要仔细核查,官员升迁要循序渐进,推举官员要慎重。谥号的评定要严格,法律条文要完善,评价官员要公正,依附奸臣的官员要区别对待。”他还强烈批评了科举考试中竞相攀附的弊端,请求皇上亲临殿试。最后,他说:“古代有左右史官,记录天子的言行。现在皇上召见大臣时很勤,应该让史官侍奉记录,公开昭示朝野。”他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了。当时朝廷正要审理逆案,他请求公开所有证据,根据情节轻重确定罪责。他还说宣府巡抚徐良彦没有依附魏忠贤,却被崔呈秀诬陷而被发配边疆,应该立即起用他。徐良彦后来果然被起复了。
话说这位式耜先生,工作能力杠杠的,写出来的奏章好多都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是,他说话太直接了,得罪了不少权贵大臣,那些大佬们都挺怕他的。有一次,朝廷要选拔官员,礼部侍郎钱谦益想借此机会往上爬。当时有个叫周延儒的官员也很有希望,钱谦益担心要是周延儒也选上了,自己就显得逊色了,于是就暗中使坏想把周延儒挤下去。巧的是,式耜是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就让式耜帮忙,结果周延儒没被选上,钱谦益反而排在了第二位。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温体仁跳出来发难,周延儒也跟着一起攻击,钱谦益被罢官了,式耜也跟着倒霉,被贬官了。之前式耜还曾经为胡平将军歌功颂德,请求朝廷给他升官,结果后来胡平因为犯错被罢官了,式耜也再次被贬官,最后干脆在家赋闲了。
过了很久,常熟出了个坏家伙叫张汉儒,他听信了温体仁的指使,诬告钱谦益和式耜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温体仁也跟着起哄,把这事儿交给司法部门处理,要抓捕他们。巡抚张国维和巡按路振飞都上书为他们申冤,但都没用。眼看着两人就要进监狱了,没想到温体仁自己先倒台了,案子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些。最后,钱谦益被革职,式耜花钱赎了罪。后来有人推荐他们复出,但朝廷也没同意。
十七年,福王在南京登基。八月,福王起用式耜担任应天府丞,没多久又升他做了右佥都御史,让他去广西巡抚,接替方震孺。没想到,第二年夏天,式耜刚到梧州,就听说南京城破了。靖江王亨嘉想称帝,派人来请式耜过去。式耜拒绝了,还给思恩参将陈邦传发了命令,让他加强防备,不要理睬靖江王。靖江王亲自带兵来到梧州,抓了式耜,把他关押在桂林,还派人去抢他的印章。
一开始,式耜主张拥立桂端王子安仁王。后来唐王监国,式耜认为按照宗法继承的顺序,唐王不应该继位,所以没有上书拥戴他。结果被靖江王抓起来后,式耜派人去向唐王祝贺,顺便求救。唐王很高兴,而这时靖江王又被丁魁楚攻击,情况危急,只好释放了式耜。式耜和中军官焦琏、陈邦传一起合力抓住了靖江王,平定了叛乱。唐王任命式耜为兵部右侍郎,让他协助处理军务,并让晏日曙来接替他的巡抚职位。但是式耜没有上任,而是退居广东。
1646年9月,清军攻破了汀州。式耜和魁楚等人商量着拥立永明王朱由榔,于是迎接永明王到梧州,并在10月10日让他在肇庆监国。之后,式耜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管吏部事务。没过多久,赣州战败的消息传来,司礼监王坤逼着永明王去梧州。式耜极力反对,但没成功。11月1日,苏观生在广州拥立了唐王朱聿键。于是式耜和魁楚等人又商量着迎接永明王回肇庆,派总督林佳鼎去对抗苏观生,结果林佳鼎战死了。式耜亲自去峡口视察军队情况。12月15日,清军攻破了广州。王坤催促永明王往西逃走。式耜赶紧赶去见永明王,但永明王已经越过梧州往西去了。
1647年1月,清军攻破了肇庆,又逼近梧州,巡抚曹晔投降了。永明王想逃到湖广投奔何腾蛟,丁魁楚、吕大器、王化澄都抛弃永明王逃走了,只有式耜和吴炳、吴贞毓等人跟随永明王,他们从平乐到了桂林。2月份,清军袭击了平乐,又分兵攻打桂林。永明王打算逃到全州,式耜详细地分析了桂林的形势,请求留下抵抗,但没有得到允许。于是他主动请缨留守桂林,请求得到了批准。他被提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还被赐予宝剑,准许他便宜行事。平乐、浔州相继失守,桂林的形势非常危急。总督侍郎朱盛浓逃到了灵川,巡按御史辜延泰逃到了融县,布政使朱盛氵调、副使杨垂云、桂林知府王惠卿以下的官员都逃跑了,只有式耜、通判郑国藩、县丞李世荣以及都司林应昌、李当瑞、沈煌留了下来。永明王命令兵部右侍郎丁元晔代替朱盛浓,御史鲁可藻代替辜延泰。他们还没赶到,清军就在3月份逼近了桂林,几十个骑兵从文昌门冲了进来,登上城楼,俯瞰着式耜的住所。式耜急忙命令援将焦琏抵抗。
一开始啊,永明王被贼寇抓住了,式耜带兵攻城,硬是把永明王救了出来。永明王当时病得走不动路,式耜就背着他走。永明王因为这事儿特别感激式耜,后来在攻打靖江王的时候,式耜立了大功,被封为参将。那场仗打了三个月,式耜功劳最大,元晔和可藻也都很卖力。式耜自己也冲锋陷阵,跟士兵们同甘共苦。
后来雨下个不停,城墙都坏了,官兵们个个都吓坏了,没精打采的。式耜却指挥若定,城防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大家都没想着叛变。 等来援兵要钱要粮的,还闹了起来,式耜把库房里的东西都搜刮了一遍,还是不够,他老婆邵氏干脆把自己的金簪玉耳环都拿出来凑数。 接着,式耜手下的兵跟其他部队闹矛盾,吵吵嚷嚷地走了,城都快被攻破好几次了。 幸好陈邦彦他们攻打广州,主力部队调往东边,桂林才保住了。式耜也收复了阳朔和平乐,陈邦彦也从浔州收复了梧州。永明王听说捷报后,封式耜为临桂伯,封式耜为新兴伯,元晔他们也升了官。
式耜一开始劝永明王回全州,永明王没听。后来,式耜又请求回桂林,永明王答应了。结果武冈失守了,永明王从靖州逃到了柳州,式耜又请求回桂林。十一月份,大部队从湖南逼近全州,式耜和腾蛟一起抵抗,把敌人打退了。 可是后来梧州又失守了,永明王当时在象州,想逃到南宁去。 幸好大臣们极力劝阻,最后永明王在十二月份才回到桂林。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二月,南安侯郝永忠带着他的军队驻扎在桂林,他看城外的团练兵不顺眼,就把水东十八个村子都给抢了,杀了不少人,还跟巡抚式耜闹矛盾。式耜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事情给调解了,郝永忠这才挪窝去了兴安。
结果,郝永忠的大军又杀到了灵川,结果被打了败仗,灰溜溜地跑回桂林,还怂恿桂林王赶紧跑路,最好是晚上就走。式耜死活不同意,极力劝阻。桂林王身边的人都劝他赶紧跑,式耜还是不同意,哭着劝说。桂林王说:“你就是想让我为国捐躯啊!”式耜哭得衣服都湿了。桂林王最终还是走了,郝永忠立刻开始大肆抢掠,连太常卿黄太元都被他给打死了。式耜的家也被抢了,他家人赶紧拿着腾蛟的令箭,才逃出了城。中午的时候,赵印选带着军队从灵川赶来,也开始大规模抢劫,城里城外都被洗劫一空。郝永忠逃到了柳州,赵印选他们逃到了永宁。
第二天,式耜开始清理城里的残骸,安抚城里城外的人。焦琏和其他的将领周金、汤兆佐、胡一青等等都带着自己的军队赶到了,腾蛟的军队也到了。到了三月,大部队知道了桂林出了事,来攻打桂林,打到了北门。腾蛟督促众将士抵抗,保住了桂林城。这时候桂林王在南宁,式耜派人去慰问王室人员的生活起居。桂林王这才知道式耜安然无恙,感动得哭了。
三月闰月,广东的李成栋和江西的金声桓都造反了,占据了地盘,要自立为王。 式耜就劝王赶紧回桂林去。 皇上想先去拜访一下李成栋,准备去广州。 式耜担心李成栋会挟持皇上独揽大权,就像当年刘承胤那样,他极力反对,最后皇上就驻扎在了肇庆。
十一月份,永州、宝庆、衡州都收复了。 式耜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再次劝皇上回桂林,然后想办法收复楚地,但皇上没听。 庆国公陈邦传守着浔州,自称世世代代守护广西,想学黔国公那样自立。 式耜专门写奏章弹劾他,当时朝中内外很多人都在争论这件事,陈邦传这才作罢。 广西巡抚鲁可藻自己加了职衔,自称两广巡抚,式耜也写奏章反驳了他。
式耜人在外面,但只要朝廷政事有什么疏漏,他一定会上奏章劝谏。 他曾经说过:“我和皇上患难与共,荣辱一体,这和别的臣子不一样。所有的大事,我都应该参与知道。” 皇上很欣赏他,也采纳了他的意见。 可那时候李成栋的儿子李元胤把持朝政,他知道式耜很正直,所以袁彭年、丁时魁、金堡这些人就都争着巴结他。
到了第六年正月,丁时魁等人把朱天麟赶走了,也不想让何吾驺当首辅。他们就召式耜进宫当值,还把文渊印给他,但式耜始终不肯进宫。 没过多久,腾蛟、金声桓、李成栋相继战败身亡,国家的形势非常危急。 朝中大臣们都在拉帮结派,互相争斗,式耜也无力阻止。
公元某年正月,南雄城丢了。王(指南明永历帝)吓得赶紧逃到梧州去了。很多大臣互相指责,当时那些主要负责的人都被抓进监狱了,瞿式耜写了七封奏章为他们求情。胡执恭私自封孙可望为王,瞿式耜在奏章里请求杀了他,但都没被采纳。
九月,全州也丢了。开国公赵印选跑到桂林躲着,卫国公胡一青守着榕江,还有宁远伯王永祚,他们都害怕得不敢出兵,清军的大部队就顺利地进入了严关。十月,胡一青和王永祚跑到桂林去分军饷,榕江城里一个兵都没了,清军就更深入地打进来了。十一月五日,瞿式耜下令让赵印选出兵,赵印选不肯,瞿式耜又催了他一次,结果赵印选带着全家老小逃跑了。胡一青、武陵侯杨国栋、绥宁伯蒲缨、宁武伯马养麟也一起逃跑了。王永祚投降了,桂林城里一个兵都没有了。
瞿式耜坐在府里,家人都跑光了。他的部将戚良勋劝他赶紧骑马逃跑,瞿式耜坚决不肯,还把他骂走了。过了一会儿,总督张同敞来了,表示要和他一起死,于是两人就相对喝酒,旁边只有一个老兵侍候着。瞿式耜把中军印信交给徐高,让他赶紧送去给永历帝。那天晚上,两个人点着蜡烛,危坐了一夜。第二天黎明,几匹马过来了。瞿式耜说:“我们俩等死已经很久了。”然后就和张同敞一起走了,到了地方后就坐在地上。清军劝他们投降,他们不肯,就被关押在一户人家的房子里。这两个人每天都写诗互相唱和,写了一百多首。到了闰十一月十七日,要被处死了,天上突然打起了很大的雷,空中还连续三次震动,附近的人都觉得很奇怪,最后瞿式耜和张同敞一起死了。张同敞是大学士张居正的曾孙,这些事《张居正传》里都有记载。
那时候,在桂林殉难的还有光禄少卿汪皞,他是投水自尽的。平乐城破的时候,守将镇西将军朱旻如自杀了。
还 有一个人叫周震,是中书舍人,住在全州,为人慷慨,很有气节。武冈丢了,全州也危险了,周震就邀请文武官员在神灵面前盟誓,要誓死保卫全州。他制定了守城的策略,上报给了留守瞿式耜。瞿式耜就给他授予了御史的职位,让他监军。没过多久,郝永忠和卢鼎从全州撤兵回桂林了。全州的守将们商量着要投降,周震极力反对,结果大家愤怒之下把他杀了,全州城就丢了。
话说何腾蛟和瞿式耜两位大人,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光明磊落。虽然他们制定的策略和计划,最终没能看到效果,但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的局势所限啊。他们那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一点儿都没打折扣,所以根本没必要去批评他们。
赞曰: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
说到底,一个人的节操和气节,往往只有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就像何腾蛟和瞿式耜两位大人一样,他们拼尽全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丝毫动摇,真是那种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概啊!明朝二百七十年来培养士大夫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出现这样的忠臣吗?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