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字明德,是松江华亭人。他一开始是蓟州的一个百户,后来投降了成祖朱棣,凭借军功一直升到都指挥佥事,曾经在中都留守司工作过,后来调到山东负责抗倭。

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浦台出现了林三妻唐赛儿这个妖妇作乱。她自称得到石函里的宝书和神剑,可以役使鬼神,她还用剪纸做成人和马,模拟战斗场景,以此迷惑人心。她的手下有几千人,占据了益都卸石栅寨。当时负责指挥的高凤战死了,唐赛儿的势力越来越大。她的同伙董彦昇等人攻下了莒县和即墨,还包围了安丘。总兵官安远侯柳升带着都指挥刘忠去围攻赛儿寨。结果赛儿晚上偷袭了官军,军队大乱,刘忠战死了,赛儿逃跑了。第二天早上,柳升才发现情况,追赶不上,只抓到了刘俊等贼党和一百多男女。而贼寇攻打安丘更加猛烈,安丘知县张旟和丞马撝拼死抵抗,贼寇没能攻下安丘,于是集合莒县、即墨的万余人马一起进攻安丘。

卫青当时驻扎在海边,听说这件事后,立刻率领一千骑兵日夜兼程赶到安丘城下。再次交战,卫青大败敌军,城里的人也一起冲出来杀敌,杀了二千多敌人,活捉了四千多人,全部斩首。当时安丘城里的人已经到了快要守不住的地步,如果卫青救援稍微晚一点,城池肯定要失守。等到贼寇被击败后,柳升才赶到,卫青去迎接他。柳升生气卫青没有等他,把他拽出来训斥了一顿。同一天,鳌山卫指挥王真也率领一百五十人歼灭了其他地方的贼寇,叛乱最终平定,但是唐赛儿最终还是没抓到。皇帝下诏书表彰卫青的功劳,并且严厉批评了柳升。尚书吴中等官员弹劾柳升,并且说柳升嫉妒卫青的功劳。于是柳升被下狱,而卫青被提升为山东都指挥使,王真升任都指挥同知,张旟、马撝被提升为左右参议,其他人也各有赏赐。卫青回到海边继续抗倭。后来,卫青因为一些事情被关进了监狱。

宣德元年,皇帝考虑到他的功劳,释放了他,让他恢复了职务。当时京城正在大规模修建,需要很多兵力,连海防的士兵都被调走了。卫青为此向皇帝进言,最终争取到了轮换休整的制度。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卫青被提升为都督佥事,不久后去世。卫青为人孝顺,善于安抚士兵,在海上驻守十多年,沿海百姓都很怀念他,请求朝廷为他建立祠堂祭祀。“青有孝行,善抚士卒,居海上十余年,海滨人思之,请于朝,立祠以祀”。

老二叫颖,明正统年间,他继承了父亲济南卫指挥使的职位。景帝登基后,他奉诏进京,升官到都指挥同知。后来因为石亨的推荐,他又升任都督佥事,负责五军营右哨的指挥。因为他曾在黄花镇、白羊口和西直门抵御外敌入侵,立下战功,所以官职一路升迁,最后做到都督同知。景泰三年,他被派去宣府协同驻守。一年多后,被朝廷召回。

天顺元年,因为参与“夺门之变”有功,被封为宣城伯,还获得了世袭的爵位,然后被派去甘肃镇守边关。后来蒙古孛来入侵,他没能抵御住,被相关部门弹劾,不过皇帝没追究。等石亨倒台后,颖因为之前在边关守卫有功,所以也没受牵连。宪宗皇帝登基后,朝臣们认为颖能力不足,把他召回了京城。这时,朝廷要取消所有“夺门之变”中获得的世袭爵位,颖就主动陈述自己在天顺年间征讨西番马吉思、冬沙等部族有功,皇帝最终保留了他的爵位。成化二年,他被任命为辽东总兵官,不久后就因为生病辞职了。结果给事中陈钺等人弹劾他,把他下狱,后来又赦免了他。弘治年间,他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侯爵,谥号“壮勇”。

他的爵位传给了儿子,再传到孙子錞。到了嘉靖年间,錞督领神机营,官位做到太保兼太子太师。再传到四代孙时泰,到了崇祯年间,他掌管后府。等到京城沦陷的时候,他抱着家里的铁券,带着全家十七口人一起跳井自尽了。

董兴是长垣人。他一开始是燕山右卫指挥使,后来升到署都指挥同知。正统年间,新建伯李玉等人认为董兴是将才,于是推荐他升任署都指挥使,负责京营的操练。他又因为被推荐,升任都督佥事,担任右参将,跟随宁阳侯陈懋讨伐邓茂七,在建宁打败了邓茂七的残余势力,最后升任都督同知。

南海海盗黄萧养包围了广州城,张安将军和王清将军战死了,海盗们攻城更加猛烈。朝廷紧急任命兴为左副总兵,调集江西和两广的军队去讨伐,还派侍郎孟鉴协助处理军务。兴带着天文生马轼一起去了。兴这个人作战很勇猛,有点控制不住手下,马轼就劝诫他。景泰元年二月,军队到达广州。海盗的船有一千多艘,声势很强大,而增援的军队还没到,众将领请求等待援军。马轼说:“广州百姓盼望解救已经很久了,即使用不太精锐的军队去攻击,也像拉朽木一样容易。”兴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军队大规模集结,进军到广州的大洲,与海盗作战,杀死了和淹死了上万海盗,其余的大部分都投降了。黄萧养被流矢射死,他的首级被送来,他的父亲和儿子等也被俘虏,其余的党羽都被处死了。论功行赏,兴被提升为右都督,留在了广东镇守。但是,给事中黄士俊弹劾兴过于宽纵,他的官职被降了。第二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

过了很久,朝廷召他回京,让他负责京营的防务。他跟曹吉祥结成了儿女亲家,借着“夺门之变”的功劳,被封为海宁伯。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总兵官,镇守辽东,还被赐予了世袭的爵位。后来朝廷要收回“夺门之变”中那些人的爵位,兴因为守卫边疆有功而免于被牵连。曹吉祥被杀后,兴的爵位被夺了,恢复了右都督的官职,被派到广西去立功赎罪。因为锦衣卫李贵推荐,他又恢复了爵位,担任宣府总兵,再次被赐予世袭爵位。宪宗皇帝即位后,他被免职回乡。后来,他的世袭爵位也被取消了。他在家住了十多年后去世了。

何洪,是全椒人。他继承了家里的爵位,担任成都前卫的指挥使。正统年间,他跟随军队征讨麓川。景泰年间,他又跟随军队征讨天柱和铜鼓。这些战役中他都立下了功劳。他多次升迁,最后担任都指挥使,掌管四川都司的事务,平定了东部苗族人的叛乱。宪宗皇帝即位后,朝廷论功行赏,提升他为都督佥事。巡抚汪浩请求朝廷让何洪留在四川,朝廷批准了。

德阳有个叫赵铎的家伙造反了,自己封了个赵王,汉州那些土匪都跟着他混。这帮人接二连三地攻城,杀了不少官兵将领。赵铎还派他的手下何文让和一个叫悟升的和尚去抢劫安岳好几个县城。结果,朝廷军队把悟升给杀了,活捉了何文让。赵铎眼看就要打到成都了,朝廷军队分成三路去讨伐他。

朝廷派出的将领洪某和都指挥宁用一起赶往彰明,结果赵铎的军队跑了。追到梓潼的朱家河,双方狠狠地打了一仗,贼兵稍微退了一些。洪某趁胜追击,冲进了敌阵,可是后军跟不上,结果被贼兵包围了。他左右冲杀,杀了不少敌人,最后力竭而死。

洪某这个人啊,特别勇敢,又善于安抚士兵,纪律严明,蜀地的将领都没人能比得上他。他死了以后,官军的士气一下就低落了。四川都指挥佥事刘雄也在战斗中战死了。刘雄这个人,特别勇猛,一遇到敌人就冲上去。之前在汉州抓贼的时候,他还一个人活捉了七十多个人呢!赵铎造反后,刘雄在罗江大水河追击他,亲手杀了几个贼兵,贼兵接连败退。后来,千户周鼎受伤了,刘雄冲上去救他,直接冲进敌阵,杀敌致死。朝廷后来追封洪某为都督同知,还为他举行了祭祀,并允许他的儿子继承他的职位。刘雄也被追封为都指挥同知,朝廷也为他举行了祭祀,并让他的儿子继承他的职位,还提升了两级。

虽然洪某死了,但绵竹的典史萧让带领乡兵继续攻击赵铎,打败了他。官兵不断进攻,赵铎的手下渐渐散了。赵铎势单力孤,带着剩下的贼兵逃往彰明。千户田仪等人设伏在梓潼,参将周贵则直接攻击赵铎的老巢。贼兵大败,晚上逃到石子岭。田仪紧追不舍,最终斩杀了赵铎,这场叛乱终于平息了。这是成化元年五月的事。

刘玉,字仲玺,是磁州人。他天生神力,一开始在曹吉祥家里当差。后来跟着军队去麓川打仗,被授予副千户的职位,慢慢积累功劳,最后升到都指挥佥事。天顺元年,因为“夺门之变”的功劳,他又升了都督佥事,接着被任命为右参将,驻守浔州。

庆远地区的蛮族袭击了博白和广东的宁川,刘玉和左参将范信一起出击,打败了他们。没多久,他又被派去贵州守备。跟着方瑛去讨伐东苗,杀了他们的头领干把猪;又去讨伐西堡苗,抓住了他们的首领楚得。前后斩杀了一千多敌人的脑袋,捣毁了他们的老巢才回来。不久后,他被提升为右副总兵,镇守贵州。后来曹吉祥被杀,刘玉也被抓起来,面临死刑。但是因为离得太远,没参与曹吉祥的谋反,所以免了死罪,被贬到海南当个副千户。

六年后,皇帝想让谷登担任甘肃副总兵,但李贤认为谷登能力不行,而刘玉经验丰富,于是皇帝又重新任命刘玉为都督佥事、右副总兵,让他镇守凉州。咎咂族叛乱,刘玉带兵平定了叛乱,因此升为都督同知。

成化四年,满俊在固原造反,白圭推荐刘玉担任总兵官,统领左右参将夏正、刘清一起讨伐叛军,军队分成了七路。刘玉和总督项忠到达石城的时候,叛军已经被打败了几次了。但是后来毛忠战死了,刘玉也被围困,还中了一箭,但他奋力拼杀才突围出来。双方僵持了两个月,大小战斗打了上百次,最后终于平定了叛乱。刘玉因此升为左都督,掌管右府事。他自己上奏朝廷,陈述以前在西堡的功劳,朝廷于是给他加了百石俸禄,让他掌管耀武营。成化六年,他担任左副总兵,跟着朱永出征延绥。五月,河套部的敌人入侵,刘玉率领军队把他们击退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固原伯,谥号毅敏。

刘玉虽然出身卑微,是个仆人,但他勇敢果决,能力超群,而且善于安抚士兵,他到哪里,战事就从未失败过。满俊叛乱的时候,占据了石城这个险要的地方,多次打败官军,刘玉在战斗中表现得最为英勇。但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只给他升了一级,当时很多人觉得赏赐太少了。他的儿子刘文继承了他的指挥使的职位。

仇钺,字廷威,是镇原人。他一开始只是个佣兵,在宁夏总兵府当差,深得赏识。后来都指挥佥事仇理去世了,没有儿子,于是仇钺继承了他的世职,担任宁夏前卫指挥同知。仇理是江都人,所以仇钺自称是江都仇氏。后来他又因为平定叛乱的功劳,升为都指挥佥事。

正德二年,杨一清推荐,我升职当上了宁夏游击将军。五年后,安化王寘鐇,还有都指挥何锦、周昂,以及指挥丁广造反了。当时我驻扎在城外的玉泉营,听到消息后想逃走。可是想到妻子还在城里,怕他们都被杀光,我就带兵进城了。

我脱下盔甲去见寘鐇,然后回家装病,把我的兵都分到叛军营里去了。何锦他们相信我了,经常来问我计策。我也假装把真心话都告诉他们。但私底下,我暗中联系了一些勇士,派人偷偷出城,让他们去告诉朝廷军队,说我们很快就会来支援。

我骗何锦和丁广说,应该赶紧带兵去守住渡口,阻止东岸的军队过河。何锦和丁广果然带兵出去了,只有周昂留在城里守城。寘鐇派人来请我,说是要祭祀,我装病推辞了。周昂来看我,我躺在床上假装呻吟。这时,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出来,把周昂杀了。

我立刻穿上盔甲,拿着刀,提着周昂的头,骑着马大声喊叫,那些勇士都聚集过来了。我们直接冲到寘鐇府上,把他绑了起来。我按照寘鐇的命令,把何锦他们叫回来,但同时暗中告诉我的部下,说要抓住寘鐇。叛军一下子就溃败了。何锦和丁广只身逃到贺兰山,被巡逻的士兵抓住了。这场叛乱一共持续了十八天就失败了。

之前朝廷听说叛乱的消息,打算任命神英为总兵官,让我当副手。后来听说我投降了叛军,朝廷想收回任命。但是杨廷和大人说:“他肯定没有投降叛军,让他知道朝廷重用他,他的斗志会更强。不然的话,就等于把一个好将领拱手让给敌人了。”所以朝廷没有收回任命。结果事情果然解决了。

可是刘瑾那个家伙巴结陕西总兵官曹雄,把我的功劳都算在了曹雄头上,我一点儿好处都没捞到。巡按御史阎睿为我申诉,结果朝廷只罚了我三个月的俸禄。刘瑾被杀后,我才被提升为都督佥事,担任宁夏总兵官。后来论功行赏,我被封为咸宁伯,每年俸禄一千石,还给了世袭的凭证。第二年冬天,朝廷召我进京,掌管三千营。

公元某年二月,我被任命为平贼将军,和都御史彭泽一起,去河南讨伐刘惠、赵鐩这两个盗匪,太监陆訚监军。还没到河南,我们的参将冯祯就在洛南战死了,贼匪的气焰更加嚣张。后来,贼匪听说官军要来了,就逃到了汝州。 接着又听说官军占据了重要的据点,他们又逃到宝丰,然后又从舞阳、遂平转战掠夺,一直逃到汝州东南,最后败逃到固始,到达颍州,在朱皋镇驻扎下来。永顺宣慰使彭明辅等人攻击他们,贼匪仓促渡河,结果有两千多人被淹死了。剩下的贼匪逃到了光山,我率军追赶,命令诸将神周、姚信、时源、金辅从左右两翼夹击,贼匪大败,斩首一千四百多人。同时,湖广的军队也在罗田打败了贼匪的另一支部队贾勉儿。贼匪一路溃逃。

从六安攻陷舒城后,他们又回到光山,然后到了商城。官军紧追不舍,贼匪又南下攻打六安。眼看六安就要失守了,时源他们涉水前进,在七里冈打败了贼匪。贼匪逃往庐州,到了定远西又被打败。他们回到六安后,把队伍分成两部分。刘惠和赵鐩的两个弟弟鐇、镐率领一万多人,向北逃往商城。而赵鐩在路上遇到了他的部下张通和杨虎的残余势力几千人,实力又壮大起来,他们又去掠夺凤阳,攻陷了泗州、宿州、睢宁、定远。这时,彭泽和我商量了一下,派神周追击赵鐩,派时源、金辅追击刘惠,派姚信追击贾勉儿。贾勉儿和赵鐩汇合后,神周和姚信在宿州接连打败他们,追击到应山,他们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赵鐩剃了头发,假扮和尚,偷偷跑到江夏。在饭村店被士兵赵成抓住,押解到京城,被处死了。时源、金辅追击刘惠,接连打胜仗。刘惠走投无路,逃到南召,指挥使王谨在土地岭追上他,射中了他的左眼,刘惠自缢而死。贾勉儿几次被都指挥朱忠、夏广打败,最后在项城丁村被俘。其他的残余匪徒邢本道、刘资和杨寡妇等人也先后被抓获。

从出兵到平定河南的贼匪,一共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赵鐩,字风子,是文安县的秀才。刘七等人造反的时候,赵鐩带着家人躲藏在水边。后来被贼兵逼上岸,贼兵想要侮辱他的妻女。赵鐩平时就骁勇强健,力气很大,他徒手打死了两个贼兵。贼兵们一起抓住他,结果赵鐩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成了他们的头领。

这些贼兵专门干烧杀抢掠的勾当,赵鐩有点小聪明,他把队伍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劝说手下不要随意杀人。他还给府县发文书,约定官吏和读书人不要逃跑,愿意投降的就保证他们的安全。就这样,他横行中原,势力超过了刘六等人。曾经攻打钧州五天,因为马文升正好在家,他就放弃了进攻。 有官府派人送来招降的榜文,赵鐩写了一份奏章附在榜文后面说:“现在朝中奸臣当道,把持朝政,弄得天下大乱,他们杀害正直的大臣,排挤功勋元老,这样下去,国家迟早要灭亡。恳请皇上英明决断,诛杀奸臣的首领以告慰天下,也可以让奸臣们知道厉害。” 他真是狡猾得很啊!

后来,于谦平定了河南的贼寇,又带兵去和陆完会合,一起消灭了刘七等人在江北的势力。论功行赏,赵鐩被封为世侯,增加俸禄一百石,还让他统领三千营的兵马。

八年后,大同告急,朝廷任命他为总兵官,率领京师的军队去抵抗。赵鐩上奏了五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请求把操练边防的军队调回京城,停止京师军队出征,以减少国家和百姓的负担,这真是切中时弊啊!可惜当时朝廷没有采纳。赵鐩到了大同后,正好遇到敌人袭击万全沙河。他率军迎战,斩杀敌军三个首级,但己方也有二十多名士兵阵亡,敌人也退兵了。他上奏报捷,朝廷赏赐了他,但朝臣们却对此感到耻辱。

皇帝下令让各地的边防将领进宫侍奉,赵鐩曾经去过一次,后来就坚决推辞了。十年冬天,他称病辞去了军务,朝廷拨给他三十个士兵为他家服务。世宗皇帝即位后,他又被起用,再次统领三千营,掌管前府事务。 他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襄。

他的儿子昌因为生病而不能继承爵位,孙子鸾继承了侯爵。在世宗皇帝时期,鸾因为依仗宠信,与边境地区勾结,结果被处以车裂之刑,爵位也被取消了。

神英,字景贤,是寿州人。天顺年间初期,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担任延安卫指挥使,驻守宁塞营,多次率领骑兵,跟随都督张钦等征讨,屡立战功。

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王复大人在边疆带兵打仗,觉得王英这个人有本事又勇敢,就推荐了他。 王英升职了,当上了都指挥佥事。 因为在跟满四功打仗的时候立了功,他又升了官,当上了都指挥使,还被派去延绥当右参将。 他好几次打败了癿加思兰的军队,后来又升了都督佥事。 巡抚大人余子俊在修筑边墙,让王英负责工程,工程完工后,王英还领了赏赐。 过了很久,他被任命为总兵官,先是在宁夏镇守,后来调到延绥,又调到宣府。

弘治元年,也就是1488年,他又被调到到 大同。 到了弘治十一年,也就是1498年,朝廷开了马市,王英却违反规定私下做买卖,蔚州那边有寇匪来犯,他还不管,结果被言官弹劾,被召回京城,赋闲在家。没过多久,他又被启用,督管果勇营。 有一次,他当右参将,跟着朱晖大人一起去延绥抵御外敌。 武宗皇帝登基后,宣府遭到敌人袭击,他和李俊一起被任命为左参将,率领京城的军队前去支援。 后来,他升任都督同知佥事左府,剿灭了京畿地区的强盗,又升任右都督。

正德五年,也就是1510年,给事中段豸弹劾王英年纪大了,让他退休。 那时候刘瑾专权,总兵官曹雄等人巴结刘瑾,因此权势很大。 王英以前就认识刘瑾,就给他送了很多钱。 然后,王英自己说自己边疆的功劳,请求朝廷给他封爵位,皇帝就特别下诏给他封爵。 吏部和兵部对此还有点犹豫,把这事拿出来让大臣们讨论。 但是大臣们都怕刘瑾,没一个人敢反对,都说应该封他爵位。 于是,王英被封为泾阳伯,年俸八百石。 没过多久,寘鐇造反,朝廷派他当总兵官去讨伐。 结果还没到,叛乱就被平定了。 那年秋天,刘瑾倒台了,王英也被言官弹劾。 皇帝下令收回他的爵位,让他以右都督的身份退休。 两年后,王英去世了。

子周这个人啊,一开始是靠捐献粮食当上了指挥佥事,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都指挥使,还当上了延绥右参将。正德六年,皇上派他带兵去河南剿匪,屡立战功,官儿也升到了都督同知。匪患平定后,他就当上了山西的副总兵。到了正德九年秋天,敌人大举入侵宁武关,攻陷了忻州、定襄和宁化,而子周却带兵按兵不动,结果导致成千上万的军民死伤。皇上就下令让巡抚把他押回京城。子周暗地里和一些达官贵人勾结,走到易州的时候,就假装生病,还自夸战功。皇上念在他以前立过功的份上,就饶了他,只是把他的官职全部撸掉,降为总旗,捐粮当指挥佥事的资格倒是保留了。后来,他又巴结上了江彬,进了豹房,一下子又升了都督,还赐了国姓,掌管禁军。他和江彬狼狈为奸,收受贿赂无数。江彬倒台后,他也被抓进监狱,最后被处死了。

曹雄是西安左卫的人。弘治年间末期,他一路升官,做到都指挥佥事,后来当上了延绥副总兵。武宗皇帝即位后,总督杨一清推荐了他,他被提升为都督佥事,担任总兵官,镇守固原。因为和当时的兵部尚书曹元希同乡,所以就巴结上了曹元希。曹元希想拉拢一批自己的势力,所以对曹雄就格外看重。正德四年,曹雄上奏说:“按照惯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兵备道官员的公文要送到总兵官手里,都是通过都司转达的。现在边境情况紧急,征调兵马不能及时,而都司远在会城,来回要跑上千里,恐怕会耽误军机大事。请求像巡抚大同一样,直接把公文送到总兵官手里。”兵部尚书曹元希正合他意,就批复同意了。之后,曹元希又故意帮曹雄说话,奏报说曹雄镇守边关却没有印信,应该像其他边关将领一样,特赐给他印信,以增强他的权力。于是,曹雄被提升为都督同知,还让他佩带延绥总兵官吴江的“征西将军”印,而另给吴江铸造了一枚“靖虏将军”印。后来,总督才宽在沙窝被敌人杀害,曹雄却带兵袖手旁观,不予救援。他假装认罪,请求辞去兵权,让儿子曹谧带着奏章进京。曹元希见曹谧长得不错,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特意下旨褒奖曹雄,让他继续担任职务,那些弹劾曹雄的人反而受到了责罚。

宁夏那边出了事儿,寘鐇造反了。杨雄一听,立马带兵过去,直接压境。他命令都指挥黄正带着三千兵马进驻灵州,稳定军心,跟邻近的各路军队约定好一起出兵讨伐。 他还偷偷地烧掉了大坝和小坝上堆积的草料,又和守备史镛他们一起把河西的船只都抢过来,全部停靠在东岸。反贼何锦害怕了,赶紧带兵去守大坝,防止被决堤淹没。杨雄就让史镛暗中给仇钺写信,让他里应外合,结果反贼就被抓住了。 虽然这次战役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仇钺,但杨雄在外部的部署,让敌人顾不上后方,也立下了大功。捷报传到朝廷,明孝宗皇帝就把平定叛乱的功劳记在他头上,升他做了左都督,杨雄的弟弟杨谧也升了千户。杨雄心里不安,主动请罪,把功劳都推给其他将领,皇帝下旨慰劳了他。没过多久,刘瑾倒台了,御史们纷纷弹劾杨雄,把他降职为指挥佥事,后来又抓他下狱,以“党逆”的罪名判他死刑,抄了他的家。后来皇上开恩,让他和家人一起发配到海南岛去,永世不得赦免。

杨雄的大儿子杨谦,读书好,文采好,很有谋略,还特别乐于助人。当时参政李仑和主事孔琦家里都很穷,杨雄就请求朝廷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救济,以此来鼓励那些清廉的官员,这也是杨谦的意思。御史高胤之前被抓,身上没钱,杨谦就给他置办行装,还接济他的家人。杨谦的老师杨一清将要被朝廷启用,杨谦就给他写信劝他别去,信里说:“现在关中地区的人才,一个接一个地被启用,这真是山川的不幸啊!难道不应该留下三五个有才华的人,为将来留点后备力量吗?” 当时陕西人大多都依附刘瑾,所以杨谦才会这么说。杨雄下狱后,杨谦也被抓了起来,后来被仇家打死了。

冯祯是绥德卫人,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凭借军功升到本卫指挥佥事。弘治末年,他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守卫偏头关。后来又担任参将,负责宁夏西路的防务,以勇敢著称。寘鐇叛乱时,他立刻上奏报告了情况。叛乱平定后,他被提升为署都指挥同知。之后,他又被提升为副总兵,协同守卫延绥。

正德六年七月,中原地区发生了盗贼起义。朝廷命令冯祯率领他手下的1500人前去讨伐。到了阜城,遇到了贼寇。冯祯命令士兵们不要去抢夺首级和战利品,结果大败贼寇。追击了数十里,俘斩了八百六十多人。之后,他又解除了对曹州的包围,抓住了贼首朱谅。因为这次战功,他被提升为都督佥事。

第二年春天,刘惠、赵鐩这伙人造反,在河南闹事,接连攻陷了鹿邑、上蔡、西平、遂平、舞阳、叶县,还到处抢掠南顿、新蔡、商水、襄城,最后又回到西平驻扎。总兵官时源带着参将神周、金辅一起跟他们打仗,把他们打得四处逃窜,跑进城里去了。官兵赶紧把城门堵住,趁着夜里放火烧死了上千人,砍了好多脑袋,剩下的贼兵就溃散逃跑了。巡抚邓璋他们当时正在汝宁给王爷摆宴席,一连几天都在喝酒吃肉,结果这帮贼人趁机又聚集了溃散的兵马,实力又壮大了,又攻占了鄢陵、荥阳、汜水、巩县,还包围了河南府三天,官兵才总算集结起来。贼兵在洛水南边扎营,看到官兵又累又饿,就主动出击。结果右路军参将金辅不敢过洛水,只有时源、神周他们才摆好阵势,而左路军参将姚信带的京兵却先冲了出去,结果打输了,赶紧逃跑。阵型一下子乱了,贼兵乘机猛攻。

时祯下马跟敌人拼命搏斗,最后因为援兵没到,战死了。朝廷追封他为洛南伯,还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授予他儿子大金都督佥事。后来叛乱平定后,朝廷论功行赏,又给他的另一个儿子世袭百户的职位。时祯死的那天,刮起了大风,第二年同一天,也是大风。伊王把这事儿奏报朝廷,皇上就下令在当地建庙祭祀他,每年都在他死的那天祭奠。后来又根据给事中李铎的建议,每年给时祯家里拨付两石米和两匹布,接济他的家人。

张俊是宣府前卫的人,世代承袭军职,当上了本卫的指挥使。后来一步步升迁,当上了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因为立功升任都指挥同知。后来火筛率领人马攻入大同左卫,疯狂抢掠了八天。张俊派了三百兵马去阻击敌人,又派三百兵马策应,他自己则亲自带兵在荆东庄设伏。他在河边扎营,打退了三万多骑兵。皇上非常高兴,立刻提拔他为都督佥事。没过多久,总兵官王玺犯了错误被朝廷处罚,皇上就让张俊接替了他的位置。那年冬天,因为敌人入侵,张俊被问罪,后来调任宣府镇守。宦官苗逵督师延绥,命令大同、宣府的士兵当斥候。张俊不肯派兵,苗逵就弹劾张俊。皇上原谅了张俊,但还是命令他按照苗逵的要求派兵。

武宗皇帝刚登基,敌人就趁着丧事大举入侵,营帐连绵二十多里,规模很大。朱俊派李稽、白玉、张雄、王镇、穆荣五位将军,每人率领三千士兵,分别扼守重要的关隘。没过多久,敌人就从新挖开的缺口,破坏城墙冲了进来。李稽立刻带兵迎战;白玉、张雄、王镇、穆荣则率领各自的部队在虞台岭抵抗。朱俊赶紧率领三千人去增援,结果在路上伤了脚,只好把部队交给都指挥曹泰。曹泰到了鹿角山,被敌人包围了。朱俊强忍着伤痛,又调集了五千人马,准备了三天的粮食,迅速前去解救曹泰,并且成功地把王镇也救了出来。他又分兵去救李稽和白玉,李稽和白玉也冲出了包围圈。只有张雄和穆荣被困在山涧里,援兵断绝,最终战死了。其他部队也损失惨重,只能收兵回撤。敌人紧追不舍,一路边打边退,朱俊他们好不容易才退回到万全右卫城,士兵和战马死伤无数。朱俊以及中官刘清、巡抚李进都被朝廷召回问责。御史郭东山说,朱俊带病驰援,应该奖励和处罚都要兼顾,这才允许他赎罪。

正德五年,朱俊被提升为都督同知,负责神威营的操练。第二年六月,杨虎等贼寇从山西十八盘退回,攻破武安,又抢掠了威县、曲周、武城、清河、故城、景州,一路杀到文安,还和刘六等人汇合。都指挥桑玉多次战败,佥事许承芳请求增派援军。于是朝廷任命朱俊为副总兵,和参将王琮一起率领一千京军去讨伐贼寇。他们在京畿地区来回奔波了几个月,却没能打败贼寇。后来,朝廷决定调集边防军队协同作战,贼寇这才接连战败。第二年三月,刘六、刘七、齐彦名、庞文宣等贼寇溃败逃窜到山东登州、莱州和辽东海套地区。陆完将军命令朱俊率军前往莱州,和李鋐等将领一起拦截他们。贼寇于是向北逃窜,又去抢掠宝坻、香河、玉田,朱俊紧急带领许泰、郤永等人拦截他们。皇帝很高兴,赏赐了他白银。贼寇从武清向西逃窜。没过多久,朱俊生病了,被召回京城。后来贼寇被平定,朱俊被正式授予都督同知。过了很久,朱俊去世了。

朱俊作为边疆将领,为人廉洁,有谋略,又勇敢。他死后,家里没有积蓄。

李鋐,是山西大同右卫人。他老爸是指挥同知,他自己也因为立功不断升迁,做到都指挥佥事,还当过参将,协助守卫大同。后来山东闹起了盗匪,朝廷就把他调到山东,升任游击将军,没多久又升任副总兵,和其他人一起围剿盗匪,还和刘晖手下的将领傅铠、张椿等人多次立下战功。盗匪平定后,他又升任都指挥同知,当上了总兵官,镇守凤阳等府。接着,因为江西盗匪猖獗,他又被提拔为都督佥事,和都御史俞谏一起负责督促军务。当时有个叫王浩八的贼寇占据了裴源山,居高临下地向官军射箭扔石头,官军都快顶不住了。李鋐立刻下马,拿着刀,督促将士们殊死搏斗,贼寇这才溃逃。李鋐又追击了几十里,把王浩八抓住了。之后他又依次平定了刘昌三、胡浩三等人的叛乱。后来他驻扎在余干,正准备攻打剩下的几个还没投降的贼寇,结果得了背疽,死在了军中。朝廷追赠他右都督的官衔,还给他儿子荫封都指挥佥事。

杨锐,字进之,是安徽萧县人。他继承了家里的世袭军职,当上了南京羽林前卫指挥使。正德年间初期,因为他的才能被提拔掌管龙江右卫的事务,在淮安督造漕运船只。

宁王朱宸濠图谋不轨,王琼认为安庆地处要害,应该驻军防守,于是推荐杨锐升任都指挥佥事,前往安庆守备。杨锐和安庆知府张文锦一起建造战船,每天都督促士兵练习水战。正德十四年六月丙子日,朱宸濠造反了。他一路向东,烧毁了彭泽、湖口、望江等地。己丑日,朱宸濠的军队就抵达了安庆城下,船只多达五十多艘。杨锐、张文锦以及指挥崔文、同知林有禄、通判何景旸、怀宁知县王诰等人,在江边抵御敌军。之后,大家收兵入城,结果被围困了。杨锐的军队驻守在城西,张文锦、林有禄的军队驻守在城北,何景旸、王诰的军队驻守在城东南。城西是重要的防御地点,杨锐日夜奋战,杀伤敌军两百多人,还斩杀了敌军的间谍,这才稍微缓解了局势。

七月丁酉,贼兵倾巢而出,号称十万人马,战船首尾相连,绵延六十多里。宸濠(宁王朱宸濠)乘坐华丽的战船,停泊在黄石矶,亲自督战。江西佥事潘鹏,是安庆人,被宸濠派去劝降。潘鹏跟那些将领们说了些好话,还许诺一些好处,不少人的心思开始动摇了。 但是有个黄州的官员,义正词严地斥责潘鹏,潘鹏感到羞愧,就退了回去。

潘鹏回去后又拿着伪造的命令来了,他的家僮远远地认出了他,大声呼喊。 潘鹏手下的将领锐(戚继光之父戚景通)当场把他腰斩示众,以稳定军心。 贼兵本来还想射杀潘鹏,但见此情形,潘鹏也逃跑了,军心这才安定下来。 贼兵非常愤怒,包围了城池,连续数日猛攻。 锐等将士殊死抵抗。

敌军架设了数十座高大的楼台俯瞰城内,城内也建造了飞楼反击,夜间还派人偷偷潜入敌营,放火烧毁敌军的楼台。 贼兵架设了巨大的云梯,宽两丈,比城墙还高,上面用木板遮蔽,梯子前后都有门,里面埋伏着士兵,轮流攻城。 城上的人捆扎芦苇,浇上油,点燃一端,等云梯靠近就扔过去,一会儿工夫就烧光了,许多贼兵被烧死。 当时守城的官兵还不到一百人,大部分都是民兵,城里老弱妇孺都积极参与守城,有的送饭送水,有的搬运石头,几天下来,石头堆积如山。

贼兵攻城时,城上的人有的扔石头,有的泼沸水,贼兵屡屡受伤。锐等人还向敌营射去劝降书信,有些贼兵因此逃跑了。 后来,他们又招募敢死队,夜袭敌营,贼兵大惊失措,直到天亮才稍稍安定下来。 宸濠又羞愧又愤怒,对部下说:“安庆城都攻不下,还指望拿下南京吗?” 这时,又听说伍文定等人攻破了南昌,于是宸濠就解围撤退了。 守城将士乘胜追击,又打败了敌军,十多天后,安庆城终于解围。

此事上奏朝廷后,武宗皇帝非常高兴,提拔锐为参将,负责守卫安徽的池州、太平、宁国以及九江、饶州、黄州等地。锐又推荐了郑岳、胡世宁二人,皇帝立即召见任用。 世宗皇帝即位后,论功行赏,提拔锐为都督佥事,并荫封其子世袭千户。 锐后来又升任佥书左府,改任南京右府,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后又改任督漕运,镇守淮安。 嘉靖十年,被巡按御史李循义弹劾罢官,一年后去世。

崔文,祖祖辈辈都是安庆卫的指挥使,长期驻守城池,非常辛苦劳累。皇上世宗皇帝记住了他的功劳,破格提拔他升了三级,当上了都指挥使,还让他的儿子世袭百户的职位。当时长江、淮河沿岸盗贼很多,朝廷讨论决定设立总兵官,负责长江上下游的防务,于是提升崔文为都督佥事,让他担任这个职务。后来他又调到南京前府,专门负责督管操江事务,干了很久,最后去世了。

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卫青等人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那些小股盗贼也没敢猖狂,各地城池也都很安定,全靠崔文这样的人平定。虽然他遇到的敌人不算强大,但他勇敢作战,立下了很多功劳,值得记载。有些人战死沙场,像洪承畴、刘宗敏、冯祯这些人一样,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惋惜。崔文用计谋平定叛乱,用坚守城池的方式击败敌人,他担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完全符合朝廷的期望。神英、曹雄也立过功,但是因为依附奸臣而名声受损,还因此获罪。做将领的,一定要引以为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