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畴,字禹学,是山东曹州人,为人豪爽,很有计谋。他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习武。弘治十五年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有一次,有个犯人越狱了,别人都不敢追,陈九畴拿着长矛就追上去了,把犯人抓住了,从此他就因为勇猛而出了名。
正德初年,他被派去南方巡视监狱,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贬到阳山当县令。刘瑾倒台后,他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后来升迁为郎中,又升任肃州兵备副使。当时总督彭泽向土鲁番送礼求和,派哈密都督写亦虎仙去办事。陈九畴很生气地说:“彭总督是奉了皇帝的命令,负责边防,自己都不敢承担风险,怎么能这样模棱两可呢!”于是,他就训练士兵,修筑营垒,时刻准备着打仗。结果写亦虎仙真的和土鲁番勾结了。土鲁番首领速檀满速儿攻打嘉峪关,游击将军芮宁战死了。彭泽又派人送去巴思等人,用驼马请求和谈,暗地里却给写亦虎仙以及他的亲戚阿剌思罕儿、失拜烟答等人写信,让他们里应外合。陈九畴识破了敌人的计策,抓住了阿剌思罕儿,并且把巴思杀了,关进了监狱。负责看守的是通事毛鉴等人。毛鉴他们和土鲁番人暗中勾结,想放走他们,其他的土鲁番人都伺机作乱。陈九畴发现了他们的阴谋,杀了毛鉴等人。土鲁番失去了内应,只好撤兵逃跑了。
兵部尚书王琼讨厌彭泽,就一起把陈九畴也牵连进去,说他办事失误,把他抓起来关进了监狱。因为失拜烟答被处死了,陈九畴被革职。
世宗皇帝即位后,重新启用了他,恢复了他的官职。不久,他又升任陕西按察使。几个月后,甘肃总兵官李隆指使士兵殴打杀害了巡抚许铭,还烧了他的尸体。于是朝廷就提拔陈九畴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调查许铭被杀案,处死了李隆和参与作乱的士兵首犯。陈九畴到达甘肃后,说甘肃的军队有七万多人,现在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残,请求朝廷招募新兵。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嘉靖三年,速檀满速儿带着两万多骑兵又来围攻肃州。九畴从甘州日夜兼程赶到肃州城里,亲自射杀敌人,好多敌人被他射死了。之后,他又带兵出击,把敌人打跑了。那些到甘州抢掠的敌人,也被总兵官姜奭给打败了。论功行赏,九畴被提升为副都御史,还赏赐了很多金银。
九畴上奏说:“这些番贼敢来入侵,是因为我们接受他们的朝贡,还允许商人跟他们交易,让他们摸清了我们的虚实。而且,写亦虎仙的谋反计划已经暴露了,他却凭借走后门送礼,反而得到皇帝的宠信,把本来该是边境寇盗的敌人,变成了来朝贡的宾客。边境的官员害怕承担责任,只能乖乖听命,导致内地的番人勾结引诱敌人,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现在即使不能像汉武帝那样出兵大宛,也应该效仿光武帝断绝与西域联系的策略。那些之前来朝贡还没回去的二百多人,应该把他们安置到两广地区,对那些有谋反迹象的要严惩不贷,这样敌人内部就失去了依靠,肯定不会再侵犯我们了。如果继续姑息忍让,恐怕河西十五卫所永远不得安宁了!” 奏章递交下去后,总制杨一清对九畴的建议比较认同。
四年春天,九畴就退休回家了。
一开始,吐鲁番军队被打败逃跑了,都指挥王辅言、檀满速儿和牙木兰都死在了炮火中,九畴把这个情况上报朝廷。后来吐鲁番的两个人上表请求通贡,皇帝感到很奇怪也很怀疑。而那些先前就在京城里的吐鲁番人就开始散布谣言,说肃州被围,是九畴挑起的,皇帝更加相信了这个说法。正好这时,百户王邦奇又弹劾杨廷和、彭泽,话里话外都牵扯到了九畴。吏部尚书桂萼等人想借九畴来扳倒彭泽,于是请求允许吐鲁番通贡,同时追究九畴挑起叛乱的事。大学士一清说这件事以前已经决定了。但是皇帝不听,把九畴抓进了诏狱。
刑部尚书胡世宁在朝堂上说:“我胡世宁主管刑部却杀了忠臣,不如杀了我胡世宁!”于是他上疏为九畴申冤,说:“吐鲁番人诡计多端,胡乱造谣诽谤,是想陷害我们的谋臣罢了。他们图谋内乱已经很久了。一旦他们带兵深入,各部落里应外合,如果不是九畴早先就奋不顾身地拼死抵抗,而且还派人去驱赶那些外族人的营帐,远交瓦剌去扰乱他们的老巢,让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国内的敌人,那么肃州孤城怎么可能保得住?我认为,文臣里头有像九畴这样勇敢、懂军事、不顾个人安危为国捐躯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吐鲁番人正是因为忌惮他,所以才想杀了他。只是听信了手下士兵的谎报,说满速儿等人已经死了,所以九畴才难辞其咎。”后来,司法部门的最终审判结果也和胡世宁的说法一样。但是皇帝最终还是听信了桂萼等人的话,把九畴贬谪到边疆极远的地方。他在那里待了十年,才被赦免回朝。
翟鹏,字志南,是抚宁卫人,正德三年考中了进士,一开始在户部当主事。后来升迁,当了员外郎中,然后外放去卫辉当知府,又调到开封府。之后又升任陕西副使,再升为按察使。他为人刚正不阿,做官期间以清廉著称。
嘉靖七年,翟鹏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去宁夏巡抚。当时宁夏的边防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管理了,士兵们经常霸占工匠,私自役使他们,甚至还为中官办事。守边的士兵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一击。而且士兵轮换休整没有个准期,更过分的,有的丈夫在边关守卫,妻子却要被强迫去当军妓。翟鹏到任后,立刻整顿了这些乱象,清理了所有私役,并且让士兵们能够轮流休整。野鸡台附近的二十多个烽火台孤零零地矗立在塞外,长期无人看守,翟鹏也都重新派兵驻守了。那一年,边境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灾害,翟鹏向朝廷请求赈灾,结果因为敌人入侵,他被扣了俸禄。后来他又因为弹劾总兵官赵瑛失职而遭到赵瑛的诬陷,最终被罢官回家。
嘉靖二十年八月,俺答汗率兵入侵山西内地。兵部建议朝廷派遣大臣督军筹集军需,于是推荐了翟鹏。朝廷就起复了他的官职,让他负责整顿畿辅、山西、河南三地的军务,并且督促军饷的筹措。翟鹏马不停蹄地赶到,但俺答汗已经带着抢来的东西撤走了,然而吉囊的军队又来侵扰汾州、石州等地。翟鹏四处奔波,却没能取得什么战果。等敌人退兵后,朝廷就把他召回了。第二年三月,宣大总督樊继祖被罢免,翟鹏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接替樊继祖的职务。他上疏朝廷说:“将领士兵遇到被敌人掳掠的人,如果他们靠近边塞,应该想方设法招徕他们回来。那些杀害投降的敌人邀功请赏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敌人入侵时,官兵虽然没有取得战功,但他们的存在保障了百姓的安全,也应该被嘉奖。如果敌众我寡,官兵奋勇作战,即使受伤或阵亡,但没有殃及百姓的,罪责应该免除。按照法律,俘获敌人的首级来论功行赏,作战失利来论罪责。然而,现在的情况是,那些冲锋陷阵来不及斩杀敌人的将士,反而那些在后面捡便宜的人却能积累战功受赏;那些犹豫观望,只想保全自己的人,却能安然无恙;而那些奋勇作战冲在最前面的人,反而因为军队受损而受到惩罚,这根本不是公平的军事法令。”皇上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后来,有投降的敌人报告说,敌人将要大举入侵,翟鹏多次请求朝廷增兵增饷。皇上却大怒,下令革去他的职务,让他闲赋在家,并且取消了宣大总督的官职。翟鹏上任才一百天就被罢免了。
七月那年,俺答又带着大军大举入侵山西,到处抢掠太原、潞安。兵部赶紧建议重新设立总督,于是朝廷起用鹏(此处指张经)原来的官职,让他兼管山东、河南的军务,巡抚以下的官员都得听他的指挥。张经接到命令的时候,敌寇已经撤出塞外了。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朔州,请求调集陕西、蓟州、辽东的八支客兵,还有宣府、大同三关的主力部队,同时招募当地壮丁,挑选精锐士兵十万人,交给优秀的将领统率,分成四个营,部署在边塞上,每个营负责一个方向。如果敌人入侵,就派游兵去骚扰他们,把敌人引诱出来追击,然后各个营一起夹击敌人。如果实在抵挡不住,就赶紧退到关口南面依托城墙防守,等敌人疲惫不堪准备撤退时再进行伏击。皇帝同意了他的计划。
张经于是下令疏浚壕沟,修筑城墙,修缮边墙三百九十多里,增建新墩台二百九十二座,加固护卫墩堡十四座,建造营房一千五百间,新得土地一万四千九百多顷,招募士兵一千五百人,每人分到五十亩地,节省了无数的粮草储备。他还上奏朝廷,请求从东面的平型关到西面的偏关,划定区域分段防守,增加三支游兵,分别驻扎在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如果敌人攻打城墙,驻守的士兵就抵抗,游兵就从关口出击夹攻,这是守中有战的策略。在大同的东面,老营堡的西面,根据地形设置埋伏,随时观察敌人的动向。还在宣府、大同、三关之间分别部署精兵,另外挑选六千名精锐战士,分成两个营,遇到紧急情况就听从总督武臣张凤的指挥随机应变,这是战中有守的策略。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下令,以后遇到敌人,拖延时间的都指挥使以下的官员就地斩首,总兵官以下的官员先写下死罪状再上奏请罪。
之前,张经派千户火力赤率领三百名士兵到丰州滩去侦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他又挑选了一百名精锐士兵,深入到丰州西北部侦察,遇到了一百多名牧马人,击杀了二十三人,缴获了他们的马匹后返回。还没等他们撤回塞内,敌寇的大军就到了,官兵又累又饿,丢下所有缴获的东西逃跑了。张经如实向皇帝禀报了情况。皇帝认为将士们敢于深入敌后侦察,仍然下令对他们进行奖赏。以前,军队都是集中在一起操练,驻守城池,听到警报再出战。自从边患严重以来,每到夏秋季节,军队就分散驻扎在边境堡垒,叫做暗伏。张经建议,秋天到来后,所有军队都应该到边塞去,划定区域分段防守,叫做摆边,九月中旬再返回驻地。这个建议最终被采纳成为一项法令。
公元1546年正月,皇帝因为去年没有发生战乱,把功劳记在张鹏身上,下旨嘉奖他,还赏赐了他一件御赐的衣服。到了三月,俺答汗又来攻打宣府的龙门地区,总兵官郤永等人成功抵挡住了,还斩杀了敌人51个。根据战功,张鹏被提升为兵部尚书。皇帝很倚重张鹏平定叛乱,多次下旨提拔他,张鹏提出的请求大多都被批准了,但是皇帝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希望他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张鹏也确实尽心竭力,可是他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御史曹邦辅曾经弹劾过张鹏,张鹏请求辞职,但皇帝没有同意。
同年九月,蓟州巡抚朱方建议撤掉各路防秋的军队,兵部尚书毛伯温也跟着建议撤掉宣府、大同、三关的驻军。俺答汗抓住机会,十月初就攻打膳房堡。被郤永挡住了之后,他又在万全右卫毁坏城墙冲了进来。从顺圣川到蔚州,又攻打浮屠峪,一直打到完县,京师都戒严了。皇帝非常生气,多次下诏责备张鹏。张鹏在朔州听到警报,半夜就赶到马邑,调兵遣将,又赶往浑源,派各路将领去阻击敌人。御史杨本狠狠地弹劾张鹏办事拖拉,导致敌人打到了京畿地区附近,兵科给事中戴梦桂也跟着弹劾他。于是,朝廷派人逮捕了张鹏,改派兵部左侍郎张汉接替他的职务。张鹏被关进诏狱,判处永戍(流放边疆)。
在押解到河西务的途中,他被当地老百姓欺负,就告发了一个钞关主事,结果那个主事被打了板子。厂卫(锦衣卫和东厂)知道了这件事,又把他抓回京城,最终张鹏死在了狱中。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
话说当初,张鹏在卫辉的时候,将要进京朝见皇帝,行李非常简陋。通判王江偷偷塞给他一些钱,张鹏说:“难道我平时的为人处世,还不够让人信服吗?”王江很惭愧,就退回去了。张鹏为人清廉正直,就是这样。隆庆初年,他又重新被起用了。
张汉,是钟祥人。当时辽东的战事,敌人已经撤出国境了,皇上就让翁万达总督宣府和代州的军队,同时任命张汉专门负责京畿地区、河南、山东等地的军队。
张汉上奏章提出了选拔将领、操练军队、赏罚分明这四件事,还建议让大将可以自行处决小将,总督也可以处决大将。这样一来,大家就知道胆怯后退肯定要死,自然会拼死作战。皇上不想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臣子,很不高兴。兵部说:张汉是老边将了,他的建议都可以采纳。皇上就让兵部再讨论一下。兵部官员又说张汉的建议都对,但是大将可以自行处决小将这一条,和《会典》的规定不符。皇上就暂时批准了。
结果后来有人查缺补漏,言官弹劾张汉刚愎自用,脾气太倔。于是张汉就被抓起来关进诏狱,最后被发配到镇西卫当戍卒。过了好几年,边境又出事了,御史陈九德推荐张汉。皇上大怒,直接把陈九德贬为老百姓了。张汉在戍所待了二十年才去世。隆庆初年,皇上追赠他兵部尚书的官职。
孙继鲁,字道甫,是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考中了进士。一开始被派去澧州当知州,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调到国子监当助教。 之后他又在户部当郎中,还管过通州的粮仓。后来又当过卫辉府和淮安府的知府。
有一次,负责织造的太监路过淮安,孙继鲁和他起了冲突。结果被诬告,抓到京城。大学士夏言出面救了他,但他没去谢夏言,夏言心里很不高兴。后来孙继鲁被调到黎平。 之后升迁为湖广提学副使,又升为山西参政。他经常批评宗室子弟,后来升任按察使。 有一百多个宗室子弟来给他送行,打开他的包裹一看,除了酒,什么也没有,他就用酒向他们赔礼道歉。
后来他又升任陕西右布政使。嘉靖二十六年,他升任右副都御史,接替杨守谦巡抚山西。孙继鲁为人耿直,清廉正直,但有时候太刚直,有点冲动。总督都御史翁万达提议撤掉山西内地的军队,集中兵力守卫大同外围,皇帝同意了。但是孙继鲁上书反对,他说:
“紫荆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关口,东边紧靠大海;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等关口,西边依托黄河。这是上天设下的险要关隘,用来保卫国家的,怎么能把军队集中到空旷的野外,打开重要的关口来迎接敌人呢?紫荆关等关口拱卫京师,和雁门关等关口保卫整个山西,作用是一样的。现在有人说不要撤掉紫荆关,集中兵力守卫宣府,那怎么能只撤掉雁门关,集中兵力守卫大同呢?况且,从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东边到平型关是山西的边境线,从右卫双沟墩到东阳河、镇口台是大同的边境线,从丫角山到双沟一百四十里是大同的紧要地段,从丫角山到老牛湾一百四十里是山西的紧要地段。论长边,大同更紧急,山西相对缓和;论紧要地段,两者都极其紧急。这些地方都靠近河套地区,就像门户一样重要。山西守卫左边,大同守卫右边。山西集中兵力守卫左边都难以支撑,怎么能分兵去守卫大同的右边呢?近年来,敌人不敢侵犯山西内地的州县,就是因为三关防守严密的原因。如果让三关的将士远离堡垒,想要他们不被侵犯是很困难的。全军在外,强敌入侵,那紫荆关、倒马关等关口岂不是要空守吗!”
翁万达听了很不高兴,上书说:“增加边防军队,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和原来定额的守边军队不一样。孙继鲁却用危言耸听的话吓唬人,还私下给我写信,说过去修建云中城的事情,朝廷大臣差点都保不住官位;近几年撤掉各路军队,巡抚和总督都受到处罚。他这样诋毁排斥我。现在秋季防备已经迫在眉睫,请求另调孙继鲁,否则就罢免我,别耽误边防大事。”兵部支持孙继鲁的意见。但皇帝没采纳,把这事交给朝廷讨论。大臣们都同意翁万达的意见。皇帝当时很信任翁万达,又生气孙继鲁私下写信,提起过去的事情来议论皇上。而夏言也讨厌孙继鲁,没有为他说话,于是孙继鲁被抓进诏狱。他脖子上长了毒疮,痛苦地死去。孙继鲁当巡抚才四个月。山西百姓习惯了他的治理,希望他能有所作为,没想到他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死,大家都为他惋惜。 有些宗室子弟上书为他申冤,就是以前给他送行,查看他行李的那批人。穆宗皇帝即位后,追赠他为兵部左侍郎,赐予祭葬,荫庇一个儿子,谥号为“清愍”。
曾铣,字子重,是江都人。从年轻的时候起,他就因为自己的才华而感到骄傲自豪。嘉靖八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长乐县知县。后来被征召为御史,去辽东巡视。
辽阳发生了兵变,士兵们侮辱了都御史吕经。当时曾铣正在金州和复州巡视,他赶紧派人给副总兵李监送信,请求李监停止吕经那些苛刻严厉的措施,并为叛乱的士兵请求朝廷赦免。吕经被撤职后,前往广宁,结果那些凶悍的士兵和蛮族士兵又再次侮辱了他。同一个月,抚顺的士兵也绑架了指挥官刘雄父子。
朝廷这时派侍郎林俊去辽东调查,叛乱的士兵们害怕了。辽阳兵变的带头人赵劓儿偷偷地跑到广宁,和蛮族人一起密谋,打算等镇守辽阳的官员上奏朝廷的时候,集合众人发动叛乱。但他们的计划被总兵官刘淮识破,没有成功。他们又和死囚们勾结,打算等林俊到达的时候,关闭城门发动叛乱。
但是,曾铣已经秘密查到了辽阳、金州、复州以及抚顺参与作乱的人的姓名,并暗中告诉了各地的将领。结果,赵劓儿等几十个人在同一天被抓获。曾铣向朝廷上奏说:“过去甘肃、大同发生兵变,朝廷处理得太轻了。那些小人们认为被侮辱的官员可以杀死上司,罪过不过如此,所以就纷纷效仿作乱。现在,应该迅速处决这些带头作乱的人。”
于是,朝廷召回了林俊,命令曾铣调查事实,将所有带头作乱的人全部斩首,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边境城墙上示众。辽东地区这才恢复了平静。曾铣被提升为大理寺丞,后来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俺答多次入侵内地,曾铣建议在临清修筑外城。外城建成后,他升任副都御史。他在山东做了三年巡抚,之后调任山西巡抚。一年后,敌人再也没有侵犯边境,朝廷认为这是他的功劳,于是提升他为兵部侍郎,仍然让他担任山西巡抚。
公元1640年夏天,我升任陕西三边总督,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 十多万骑兵从宁夏塞外杀入,在延安、庆阳一带疯狂抢掠。我当时只带了几千兵驻守边塞,同时派前参将李珍去马梁山一带打击敌人老巢,斩杀了百余人。 这伙强盗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赶紧逃跑了。我赶紧把战报送上去,朝廷赏赐了我银子和钱币。
但是好景不长,这些强盗又多次入侵,游击将军高极战死,副总兵萧汉也打了败仗。我上奏朝廷,弹劾这些将领的罪责,并按照军法处置了他们。 当时那些套虏(蒙古族牧民)经常在边塞附近活动,少量骑兵来回骚扰,老百姓都不敢上山砍柴打草了。我正忙着修筑边塞,担心会被他们骚扰,于是挑选精兵强将去打击他们。 强盗们稍微往北退了一些,但又派少量骑兵来偷袭抢掠,我又率领军队把他们赶到很远的地方。 参将李珍和韩钦立下了不少功劳,皇上为此给我加了一级俸禄,赏赐的银子和钱币也更多了。
铣这个人啊,特别想立功,又觉得皇帝很器重他,就更加想报答朝廷。他觉得河套地区的敌人,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祸患,于是上书皇帝说:“贼寇占据河套,侵扰边境已经快一百年了。孝宗皇帝想收复,但没成功;武宗皇帝想出兵征讨,也没结果,让吉囊把河套当成了自己的老巢。他们要是出兵,就会袭击宣府、大同、三关,威胁京畿地区;要是退回河套,就会侵扰延安、宁夏、甘肃、固原,骚扰关中地区。河套地区山高水深,地势对敌人有利,对我们不利。边疆的官员,从来没有人敢向陛下建议收复河套,因为兴兵打仗风险很大;稍微有点失败,就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惩罚,甚至被杀头。我当然知道打仗很危险,但我一直寝食难安,恨不得立刻出兵。我仔细考虑过:秋天马肥草壮,弓箭锋利,敌人集中兵力进攻,我们分散兵力防守,那肯定打不过;冬天水干草枯,马匹没有草料,春天寒冷潮湿,土地也不干燥,敌人的实力会逐渐减弱,我们抓住这个机会进攻,中国就能获胜。我请求派六万精兵,再加上两千山东枪手,每年春夏之交,携带五十天的粮草,水陆并进,直捣敌人的老巢。用上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炮火轰炸,敌人肯定抵挡不住。这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关系到国家万世基业的安危!” 然后,铣还提出了八条具体的建议。
当时,铣跟延安、宁夏的巡抚商量,想从西边的定边营,一直修到东边的黄甫川,一共一千五百里,修筑长城抵御敌人,请求拨款几十万两银子,计划三年完工。奏章递交兵部后,兵部官员觉得很难办,就建议让各地的文武官员一起讨论。皇帝的回信是:“贼寇占据河套,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祸患,朕日夜都在担心这件事,边疆的官员却没有人能分担朕的忧虑。现在铣提出了恢复河套的建议,非常壮志凌云,就让他和各地的官员认真研究作战方案,拨给他二十万两银子用于修筑边防。”铣因此更加卖力了。但是,延绥巡抚张问行、陕西巡抚谢兰、宁夏巡抚王邦瑞,还有巡按御史盛唐都觉得很难办,迟迟不肯上奏。铣很生气,再次上书皇帝,皇帝就责备了这些巡抚。正好张问行被罢免了,杨守谦接任,他跟铣的想法一致。铣就联合其他官员,制定了十八条作战方案,之后又献上了八张作战图,皇帝下旨让朝廷讨论。
皇上心里已经倾向于相信徐阶的说法了,大臣们也都看出来了。皇上突然下了一道手谕给辅臣们,上面写着:“现在要追剿套贼,这仗到底能不能打赢?军粮够不够?能不能确保胜利?就凭徐阶那几句话,就能下定论吗?这跟以前老百姓被残害有什么区别?” 一开始,徐阶提出建议的时候,辅臣夏言想借此立功,大力支持他。现在情况变了,夏言吓坏了,请求皇上自己做决定。
皇上就下令把这道手谕印出来,分发给所有参与讨论的大臣们。当时严嵩跟夏言有矛盾,想借机把夏言扳倒,于是就极力说套贼肯定不能再放过了。他暗地里诋毁夏言,故意请求辞职,以此激怒皇上。过了一会,他又公开攻击夏言,说:“之前拟旨嘉奖徐阶的事,我们这些大臣一个都不知道。”兵部尚书王以旗在朝堂上跟大臣们一起复奏,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观点,说套贼不能放过。皇上于是派人逮捕了徐阶,用王以旗代替他;还责罚那些言官没及时说话,全部在朝堂上杖责,停俸四个月。皇上虽然很生气,但其实并没有要杀徐阶的意思。
咸宁侯仇鸾在甘肃镇守的时候,因为阻挠军务被徐阶弹劾,被抓起来审问。严嵩跟仇鸾私交很好。他知道徐阶跟同乡苏纲关系不错,苏纲是徐阶妻子的父亲,而且苏纲跟徐阶、夏言之间经常互相传递消息,于是就让仇鸾在狱中写奏疏,诬告徐阶隐瞒战败的消息,贪污军饷巨万,还派儿子徐淳让苏纲去贿赂当权者。这些话完全没有证据,但皇上却深信不疑,把徐淳和苏纲都关进了诏狱。给事中齐誉等人见皇上对徐阶非常愤怒,请求尽快依法处置。皇上责备齐誉等人包庇同党,逃避责任,降级调往外地任职。等徐阶到了之后,司法部门把他的罪行跟边关将领丢失城池的罪行相比拟。皇上一定要按照法律条文来办,按照徐阶结交近侍的罪名判他死刑,妻子流放两千里,立即执行。徐阶死了以后,夏言也被判处死刑,而仇鸾则被释放出狱了。
铣这个人胆子大,又擅长带兵打仗。除夕夜,他突然命令各位将领出征。当时边关风平浪静,将领们正喝酒呢,都不想动身,还贿赂守门的士兵想从铣的妾那里求缓兵之计。铣直接把那个士兵斩了,以儆效尤。将领们没办法,只好半夜披甲上阵。结果还真碰上了敌人,打了个大胜仗。第二天,将领们去向铣祝贺,顺便问他咋知道会有敌人的。铣笑着说:“我看见乌鸦和喜鹊不是时候地乱叫,所以就知道了。”大家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铣为人清廉,死后家里一点余钱都没有。
隆庆年间初期,给事中辛自修和御史王好问为铣鸣不平,说铣一心想立功,结果却因此而被冤枉致死,不管认识铣的人还是不认识铣的人,都为他感到惋惜,一直到现在。后来朝廷追赠他兵部尚书的官职,谥号襄愍。万历年间,御史周磐请求为铣在陕西修建祠堂,朝廷也批准了。
李珍这个人,以前因为犯事丢了官。铣从普通士兵中提拔了他,李珍后来也立了不少战功,官做到参将。铣被诬陷后,朝廷派给事中申价等人去调查,结果申价等人顺带弹劾李珍以及指挥田世威、郭震是铣的亲信,把他们都关进了诏狱。 连带着巡抚谢兰、张问行,御史盛唐,副总兵李琦等人,都被处罚了。朝廷追究了勒淳、纲的贪污受贿行为,并且抚恤阵亡的士兵和受难的百姓。铣曾经下令府库拨款三万两银子打造车仗,这笔钱也追讨勒淳偿还。而且,还严刑拷打李珍,逼他承认克扣军饷、受贿的事,差点把李珍折磨死,但李珍始终没承认。 因为这件事,勒淳被免职,李珍最终被判死刑,田世威、郭震则被发配充军。后来,俺答又来入侵,皇帝仍然不明白事情的真相,还说:“这是铣想挑起边境战争,所以才遭到报复。”
丁汝夔,字大章,是山东霑化人,正德十六年考中了进士,后来改任庶吉士。嘉靖初年,他被任命为礼部主事。因为在“大礼议”事件中坚持己见,结果被打了板子,之后调到吏部工作。他一路升迁,做到山西左布政使,接着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去甘肃巡抚。后来又先后巡抚保定、应天。之后回朝任左副都御史。因为某些事情被调到湖广做参政。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去河南巡抚。最后做到吏部左侍郎、右侍郎。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时兼任督团营的职务。他上奏十条边防策略,都被皇帝批准了。
那个时候,俺答经常侵扰边境,战报一份接一份地送来。皇帝正住在西内斋戒,对战争厌烦得很,而严嵩又专权擅政,边关将领都靠行贿上位,边防形势非常糟糕。第二年八月甲子日,俺答攻打宣府,各路将领抵抗不住。丁汝夔马上上奏说:“敌人没能在宣府得逞,一定会转向东边,进攻辽东和蓟州。请命令各路将领严加戒备。潮河川是北京的门户,应该调动辽东的一支军队去白马关,调动保定的一支军队去古北口。”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果然,敌人转向东边,驻扎在大兴州,距离古北口一百七十里。大同总兵官仇鸾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部队迅速赶到居庸关南面。顺天巡抚王汝孝驻扎在蓟州,却错误地听信了探子说敌人往西北方向去了的消息。丁汝夔相信了这个消息,请求让仇鸾回大同,不要往东去,等后续消息再做决定。等到大兴州的消息传来,才命令仇鸾驻守居庸关,王汝孝守卫蓟州。没过多久,敌人沿着潮河川南下,到达古北口,攻打关城。总兵官罗希韩、卢钺抵挡不住,王汝孝的军队大败。敌人于是从石匣营到达密云,又转而抢掠怀柔,包围了顺义城。听说保定军队驻扎在城内,就解围南下,到达通州。因为白河阻挡,无法渡河,就驻扎在河东孤山,四处抢掠昌平、三河,甚至侵犯了皇帝的陵墓,杀戮抢掠,难以计数。
北京城戒严了,皇帝下令召集各地军队勤王。派了九位文官和九位武将分别守卫京城九座城门,由定西侯蒋传和吏部侍郎王邦瑞总负责,锦衣都督陆炳、礼部侍郎王用宾和四位给事中御史则负责巡视皇城四门。皇上还下令,让所有懂军事的文官都可以被委以重任,于是许汝夔被委以重任。许汝夔上奏八条建议,提出应该把四支正规军分别驻扎在城外四个角落,九支奇兵则驻扎在九座城门外的近郊。每支正规军一万人,每支奇兵六千人。 他还建议赶紧派两位大臣去经略通州和涿州,并且赦免那些被废黜的将领,让他们通过立功来赎罪。皇帝都同意了他的建议。
但是,当时的兵籍都是虚报的数字。禁军实际上只有四五万人,其中一半是老弱病残,还有一半被各地的提督大臣征用到家里当差,根本没在军队里。那些在军队里的人也哭哭啼啼不敢上前。从军械库里取兵器盔甲,库房的太监们却按照老规矩,磨磨蹭蹭不肯及时发放。这样拖延下去,军队根本无法成军。于是,只能动员城里的居民和各地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来守城,同时还大力颁布赏格鼓励参军。仇鸾和他的副将徐珏、游击张腾等率领军队驻扎在白河西,杨守谦和他的副将朱楫等率领军队驻扎在东直门外,各路援军也陆续到达。
很多人认为城里兵力空虚,城外有边防军队可以依靠,建议把京城的军队调到城外防备外敌入侵,许汝夔也同意这个意见。于是,就抽调一部分禁军进入十王府和厌寿寺前的营地。负责营务的成国公朱希忠担心兵力太少会被责罚,就采取了东调西调的办法来掩饰兵力不足。士兵们疲惫不堪,无法休息,开始抱怨,但又不知道是谁在调兵遣将,于是都纷纷咒骂许汝夔。仇鸾的军队纪律涣散,到处抢掠百姓财物。皇帝当时很器重仇鸾,下令不要抓捕他的士兵。许汝夔也告诫大家不要处罚仇鸾的军队。百姓的怨气越来越大。
敌人的骑兵到处乱窜,离京城只有三十里地了。到了辛巳日,他们就从通州渡过黄河往西边去了,先头部队七百骑兵驻扎在安定门外操场。第二天,敌人的大部队就逼近京城了。他们四处抢掠西山、黄村、沙河、大小榆河,京畿地区一片恐慌。一开始,敌人逼近通州的时候,各部门派出的侦察兵刚出城没几里路,就碰到了受伤的百姓,侦察兵就吓得跑回来,胡说八道地吓唬汝夔(当时的兵部尚书)。后来发现他们说的不对,汝夔也没惩罚他们。又派别的士兵去侦察,结果还是一样。所以,敌人的兵力多少、距离远近,大家都搞不清楚。
宣府总兵官赵国忠,还有参将赵臣、孙时谦、袁正,游击姚冕,山西游击罗恭等等,都带兵来救援,在玉河等地扎营。朝廷下令兵部统计各地的兵力,并准备赏赐犒劳。勤王部队前后加起来有五六万人,听说京城出事后都立即赶来,可是都没带干粮。朝廷下令犒劳军队,结果连牛酒都找不到。过了两三天,援军才得到几块干饼充饥,大家都又饿又累,根本没法打仗。
皇上好几天不上朝,军事方面的事情当然就没办法处理了。朝臣们多次劝谏,皇上都不答应。礼部尚书徐阶又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癸未日,一大早,群臣就进宫了。直到傍晚,皇上才来到奉天殿,一句话也没说,只让徐阶宣读圣旨到午门,当着所有大臣的面狠狠地责备了一顿。皇上很生气,觉得文武大臣们都不办事,尤其生气汝夔。吏部就请求让杨守礼、刘源清、史道、许论这几位在家休息。汝夔心里不安,请求督促各将领出城作战,并让侍郎谢兰代理兵部事务。皇上责备他推卸责任,让他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敌人横行内地八天,各路军队竟然连一支箭都没射出去。其实敌人本来就没打算攻城,而且抢掠的东西也足够多了,于是他们就收拾行李,从容地往白羊口方向撤退了。
事情紧急得很,皇帝催着将领们赶紧打仗。汝夔就去问嵩。嵩说:“边关战败,也许还能遮掩过去,要是在京城附近打败仗,皇帝肯定知道,到时候谁来承担责任呢?敌人吃饱喝足了,自然会自己走掉的。”汝夔因此不敢主动出战,其他将领也都闭门不出,敌人就肆无忌惮地到处抢掠。战事结束后,汝夔、兰及户、工部尚书李士翱、胡松,还有侍郎骆颙、孙禬都引咎自责。皇帝下令革除李士翱的职务,停发胡松的俸禄,让他们戴罪立功;两位侍郎则各停发五个月的俸禄,而汝夔则被关进了监狱。皇帝想要严惩汝夔,杀鸡儆猴。汝夔很害怕,赶紧向嵩求救。嵩说:“有我在,一定不会让你死。”可是当他看到皇帝盛怒的样子,最终一句话也不敢说。给事中御史弹劾汝夔抗击敌寇没有策略。皇帝责怪他为什么不早点说,于是削减了他的俸禄,程度各有不同。皇帝下令准备行刑,但法司奏请缓刑,结果都御史屠侨、刑部侍郎彭黯、大理卿沈良才都被杖责四十,降级五等。刑科张侃等人按照惯例再次上奏,结果都被杖责五十,张侃还被革职为民。因为汝夔守备工作没做好,当天就被斩首示众,枭首示众,他的妻子被流放三千里,儿子被发配到铁岭戍边。汝夔临刑前,才后悔自己被嵩给卖了。
审讯的时候,职方郎中王尚学也牵连其中。汝夔说:“罪责在尚书,郎中没有参与”,因此免于一死,被判流放。快要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他问左右:“王郎中没事了吧?”王尚学的儿子王化正好在旁边,回答说:“承蒙您恩情,我父亲没事了。”汝夔叹息道:“你父亲劝我赶紧打仗,我因为听从朝廷的命令而犯了错。你父亲没事,我死也瞑目了。”听到这话的人都哭了。隆庆初年,汝夔被恢复了官职。
汝夔入狱后,汝孝、希韩、钺也被抓捕。敌人还没完全撤走,官兵们不敢上前,就谎称汝孝等人去白羊口追击敌人,说路途遥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等他们被抓来后,本来要被判死刑。但皇帝的怒气渐渐消退,而汝孝又因战功被上报,于是他们都被减刑,发配边疆戍守。
杨守谦,字允亨,是徐州人。他爸爸杨志学,字逊夫,是弘治六年考中的进士。曾经担任过大同和宁夏的巡抚,边疆百姓都很爱戴他。后来官做到刑部尚书,去世后被追封谥号为“康惠”。
杨守谦在嘉靖八年考中进士,一开始被任命为屯田主事。后来调到职方司,一路升迁到郎中,期间积累了不少练兵的经验。之后外放陕西担任副使,后来又改任督学,政绩突出,很快就升任参政。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去山西巡抚。他上奏朝廷说,偏头堡和老营堡这两个地方,还有将近两千顷的空地,可以用来开垦营田。他还推荐副使张镐担任提调,并且建议从本地筹措牛种。皇帝认为他很忠诚,马上就批准了他的请求。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到延绥巡抚。他请求让张镐继续留任,把营田的事业完成。两年后,营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秋季的收成相当于十万两白银,边关的粮价也下降了十五分之一。杨守谦还极力推荐张镐,说他可以委以重任,并且说延绥、安定等边关地区也可以效仿这种方法。户部就建议把这种方法推广到九边。皇帝很高兴,下令立即执行,并嘉奖了杨守谦和张镐的功劳。还没等杨守谦离开延绥,张镐就已经升任宁夏巡抚了。
杨守谦到延绥上任后,就说:“现在激励士兵主要靠重赏。规定斩杀一个敌人的,升一级军衔;不愿意升官的,就赏赐白银三十两。但是,赏赐太少了,而且各种文书查验手续又繁琐,经常拖到年节才办完,所以士兵们积极性不高。最近宣府、大同等地战事吃紧,赏赐也稍微提高了一些,我建议把赏赐再翻倍,镇守和巡视的官员当场验明后就发放。毕竟,升官、荫袭,对有官职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而穷苦的士兵就只指望赏赐了。”兵部觉得他的建议很对,就规定斩杀一个敌人升一级军衔,赏赐白银五十两,并正式下令执行。之前因为他在山西修边有功,已经升了一级俸禄,还额外赏赐了金银。他还请求给新设立的游兵发放月饷,从仓库里发放粮食救济饥饿的士兵,这些请求也都得到了批准。
二十九岁那年,他就升任了副都御史,负责巡抚保定,还兼管紫荆关等重要关隘。他离开镇守的地方时,全城百姓都哭着送别,很多人追送了他数百里呢!没过多久,俺答汗就率兵入侵了,守谦将军火速率领军队支援京城。皇上听说他来了,非常高兴,还下令让他在崇文门外扎营。这时,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和冯登也分别带兵赶到了,大家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敌人的骑兵四处劫掠,烧杀枯柳村等地,距离京城只有二十里了!守谦和朱楫他们赶紧把营地移到了东直门外。皇上又下令让仇鸾统一调度京城和各地援军,根据情况决定是打还是守。敌人逼近都城,高秉元、徐镛等将领拼死抵抗,但还是挡不住。皇上于是封仇鸾为大将军,提拔守谦为兵部右侍郎,让他和仇鸾一起负责京城内外所有军事。仇鸾当时正从孤山回来,到了东直门观望了一下,就斩杀了六个敌人的首级,然后赶紧报功请赏。守谦将军孤军深入,去攻击俺答的营地,但后方没有支援,不敢贸然开战。皇上听说后很不高兴。而兵部尚书丁汝夔担心军队会失败,劝皇上不要轻举妄动,不要轻易开战。其他将领离城比较远,看到守谦没打仗,也都坚守不出,还互相推诿责任,说都是因为丁汝夔和守谦。这些话传到了皇宫里,皇上更加生气了。
一开始,敌人攻到了安定门,皇上命令守谦和朱楫等人一起出击,可是谁也不敢先动。守谦说自己没接到明确的作战命令,只是加强了戒备。敌人就趁机烧毁了城外的房屋。城西北角火光冲天,那里有不少内臣的住宅,内臣们在皇上面前哭诉,说将领们都是些只知道写文章的文官,所以敌人才能打到这儿。皇上大怒:“守谦带着那么多兵,自己却躲着,朕亲自下旨让他出战,他怎么可以用没有接到命令来推脱!”敌人退兵后,皇上就把守谦和丁汝夔抓起来审问。因为他们失误贻误了战机,当天就被处死了。守谦临刑的时候,慷慨地说:“我为皇上尽忠,却落得个罪名,都是那些奸臣的谗言蒙蔽了圣听。天地鬼神都知道我的心意,死也无憾!”边疆的官兵们听说守谦死了,没有一个不流泪的。
这个人啊,为人坦诚,没有心机,对下属也很宽厚。做官清廉,做到开府的职位,生活却简朴得像个寒酸书生。不过他性格比较迟缓稳重,有人劝他争强好胜,他却说:“周亚夫算什么人物?” 别人说:“您错了,现在哪能跟汉朝的法制相比?”但他就是不听劝,最终得罪了人。隆庆初年,追赠兵部尚书,谥号恪愍。
商大节,字孟坚,是钟祥人。嘉靖二年考中进士。一开始在丰城当县令,他首先修筑城墙,把境内的盗贼几乎都抓住了。后来升迁为兵科给事中。京察结束后,他又被同僚互相弹劾,被贬到盐城当县丞。后来又升迁到刑部郎中,之后外放广东佥事。他平定了海南黎巢的叛乱,因此官职升迁,还赏赐了金银。后来官至山东按察使。之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兼提督紫荆关等关隘。他考虑到俺答可能会入侵,上疏请求朝廷加强根本,守护京师。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之后被召回朝廷处理院务。结果俺答真的大举进攻京城。朝廷下令京城居民和各地应征的武举都上城墙防守,由大节率领五城御史统领。朝廷拨款五千两白银,让他自行募兵。他多次上奏朝廷军民的紧急情况。等敌人退兵后,他又被任命兼管民兵,负责京城的内外防务。他训练军队,鼓舞士气,军容十分壮观。后来升任右副都御御史,继续负责经略事务。他募的民兵已经达到四千人,他请求按照三等标准发放军饷,最高的每月两石米,依次递减五斗。皇帝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仇鸾是大将军,统领全国的兵马,他很讨厌大节独自统领一支军队,不受他的节制,就想办法陷害他。于是就请求划定防区,把京师的四郊都交给大节负责。大节说:“我虽然负责京城的防务,但实际上并没有重兵负责作战和防守的责任。京师四郊的利害关系,仇鸾想让我一个人承担。我节制的是巡捕军队,仇鸾又频频调遣我的军队,如果奸贼突然袭击,谁来抵御呢?”他们的争论非常清楚,但是皇帝当时宠信仇鸾,不想有人妨碍他的事,就责备大节包藏祸心,逃避责任,把他关进了诏狱。司法部门奉承圣意,要判大节死刑。严嵩说:“大节确实有罪,但是司法部门引用的法律不对。希望赦免他的死罪,发配到边疆戍守。”但皇帝也不听。那是在嘉靖三十年四月。
第二年八月,仇鸾死了。仇鸾生前的手下石镗、孙九思等人,好几百号人呢,跑到皇宫门口哭诉冤情,还反复上书告状。兵部侍郎张时彻他们就说:“仇鸾造反,是皇上您给他的压力太大,才把他逼到这个地步的,您看能不能体谅一下民情,赦免他?”皇上可生气了,直接把张时彻降了两级。结果第二年,仇鸾还是死在了监狱里。到了隆庆年间,才恢复了他的官职,追赠兵部尚书,谥号“端愍”。
王忬,字民应,是太仓人。他爸爸王倬,在南京兵部当右侍郎,为人谨慎厚道,口碑很好。王忬在嘉靖二十年考中了进士,先当了行人,后来升了御史。太子要出宫学习了,王忬就上书,拿武宗皇帝年轻时在宫里不受重视的事例来告诫太子。他还弹劾罢免了东厂太监宋兴。后来他去河东查盐政,因为生病回去了。病好了之后,又去湖广查案,接着又去顺天府查案。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率领大军攻打古北口。王忬上奏说,潮河那边有条小路,一天一夜就能到通州。于是他赶紧跑到通州去想办法防守,把东岸所有的船只都搬走了。半夜,敌人果然大举进攻,结果因为没船过河,只能在河东边扎营。皇上偷偷派人去观察战况,看到王忬正在城上激励士气,打仗非常卖力。回来报告后,皇上龙颜大悦。当时副都御史王仪负责守卫通州,御史姜廷颐弹劾王仪失职,王忬也说王仪纵容士兵虐待仇鸾的旧部——大同军。皇上立刻下令逮捕王仪,并且提拔王忬做了右佥都御史,接替王仪的职位。敌人退兵后,王忬又请求救济灾民,修筑北京城外城墙,修缮通州城,建造张家湾大小两个堡垒,并在河边设置敌台。这些建议皇上都批准了。不久,皇上罢免了通州和易州的几个主要官员,把王忬召回了京城。
我31岁那年被任命去山东做巡抚。才三个月,浙江倭寇就闹得很凶,皇上就让我去浙江督军,顺便巡视浙江以及福建的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个府。我先后上报了十二条策略,任命俞大猷和汤克宽为参将,还为被关起来的参将尹凤和卢镗求情把他们放了。倭寇攻打温州,汤克宽打败了他们;倭寇占据昌国卫,又被俞大猷给赶跑了。可没想到,倭寇头子汪直又联合了日本倭寇和福建漳州、泉州的土匪,带着上百艘大船遮天蔽日地杀来,沿海几千里都吓坏了。上海、南汇、吴淞、乍浦、蓁屿这些地方都失守了,苏州、松江、宁波、绍兴等地的卫所和州县被烧杀抢掠的,有二十多个。倭寇在内地待了三个月,吃饱喝足才走。我汇报说,咱们的将士击毁了他们五十多艘船。这样一来,之前被倭寇抢走的文武官员的俸禄,也都发回去了。
后来,因为给事中王国祯的举报,我被调任了巡抚。我正在福建视察军队,倭寇又杀过来了,这次攻打浙江,卢镗他们几次都打输了。御史赵炳然弹劾我的罪过,皇上却特地原谅了我。我趁机请求在嘉善、崇德、桐乡、德清、慈溪、奉化、象山修建城墙,并且抚恤被倭寇侵扰的几个府。
这时候,朝廷已经派尚书张经去统领各路军队了。大同那边正好也闹起了内乱,那边的巡抚苏祐和侯钺都被抓起来了,皇上就提升我为右副都御史,让我去大同做巡抚。秋天防务结束后,我又升了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杨博回朝了,我就接替了他的位置。没多久,我又升了右都御史。我上奏说:“骑兵适合在平原作战,步兵适合在险要的地方作战。现在蓟镇只是画地为牢地防守,我想把其他郡县防秋的八千骑兵换成步兵,每年可以省下五万六千多两银子。”皇上同意了。
打来孙带着十多万骑兵深入广宁等地,总兵官殷尚质他们战死了。我被扣了三个月的俸禄。没过多久,打来孙又带着十万骑兵驻扎在青城,派精锐骑兵进攻一片石、三道关。总兵官欧阳安把他们打退了。这事儿皇上知道了,赏赐了我银子和物品。后来,把都儿他们攻打迁安,副总兵蒋承勋战死了。我被降职为兵部侍郎,但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一开始,皇帝看重张忬的才能,对他特别器重。可是,张忬管辖的部队接连几次打仗都失败了,皇帝觉得他没能力抵御敌寇,就让严嵩和兵部商量一下怎么防守。
严嵩上奏说,辽河河口的边墙有缺口,所以敌人就是从那里入侵的,应该赶紧修缮边墙。 而且,应该让张忬补充兵员,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不能总是依赖其他地方的援兵。兵部也拟定了六条建议,跟严嵩的意见差不多。
皇帝就下诏书批评了张忬,虽然赦免了他的罪过,但实际上还是让他负责军事,减少了外来的军队,按照之前的建议执行。 就这样,练兵的议论就开始了。
那会儿,敌寇从其他地方入侵了沈阳,有个乡兵叫金仲良,他抓住了敌寇的头目讨赖。张忬赏了他银子和钱币,还给他升了三级官。秋季防务结束后,皇帝又提升了张忬的官职。 后来,又因为张忬在沈阳抵御敌寇有功,皇帝还荫封了他的一个儿子。
没过多久,敌寇又入侵了辽阳,副总兵王重禄打了败仗。御史周斯盛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帝。 可是皇帝对张忬却没怎么追究,只是按照法律处罚了其他的将领和官员。
一开始,皇帝听信了杨博的建议,命令蓟镇的军队进京听候宣大总督调遣。徐忬就说了:“古北口那些地方,根本就没有险要的地方可以防守,就指望着进京的军队保护京城,怎么能随便调动呢?” 皇帝一听就生气了:“我以前让蓟镇好好练兵,现在一个士兵都没练好,每次遇到秋季防备敌寇的时候,都要调动其他地方的军队来帮忙,兵部你们好好调查一下,然后告诉我结果。”兵部官员说:“蓟镇的军队,编制上的兵力缺很多,应该查清楚,然后补齐。”于是皇帝派郎中唐顺之去调查。唐顺之回来后汇报说,蓟镇编制上的兵力有九万多,现在只有五万七千人,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徐忬、总兵官安、巡抚马珮和将领袁正等人,都应该受到处罚。于是皇帝降了徐忬两级俸禄。
皇帝接着问嵩:“边防军队进京,这是以前的制度吗?”嵩回答说:“祖宗时代,从来没有调动边防军队到内地来的。正德年间,刘六起义非常猖獗,才调动许泰、郤永率领边防军队去讨伐贼寇。庚戌之变的时候,仇鸾挑选了十八支边防军队来保护京城,但是并没有用来防守蓟镇。直到何栋开始借调两支边防军队防守,徐忬才开始把所有的边防军队都调来防守重要的地方,去年又征调了整个辽东的军队入关,结果导致敌人乘虚而入,辽东地区空虚无人防守。如果年年这样调动军队,岂止是浪费军费,还会带来其他更大的麻烦。” 皇帝因此更加讨厌徐忬了。
一个月后,敌人入侵清河,总兵官杨照抵抗住了敌人,斩杀了八百多敌军。四天后,土蛮十万骑兵进攻界岭口,副将马芳抵挡住了他们。第二天,敌军两百骑兵逃跑,马芳和安俘虏并斩杀了四十多名敌军。即使这样,徐忬还是受到了皇帝的赏赐。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二月,把都儿和辛爱率领几支军队在会州集结,还拉拢了朵颜部当向导,对外宣称要往东进攻,实际上却偷偷地往西边去了。结果,忬(音hūn)大人急急忙忙地带兵往东边追击。没想到敌人趁机从潘家口绕过去,渡过滦河向西,大肆抢掠遵化、迁安、蓟州、玉田等地,在内地待了五天就撤了,吓得北京城里人心惶惶。御史王渐和方辂就弹劾忬大人、安大人以及巡抚王轮办事不利。皇帝大发雷霆,斥责了安大人,把王轮贬到外地,狠狠地批评了忬大人,还让他停职反省,自己证明清白。到了五月,方辂又上奏章,说忬大人犯了三个战略错误,犯了四个可以治罪的错误,皇帝下令逮捕忬大人和中军游击张伦,把他们关进诏狱。刑部建议把忬大人发配边疆,但皇帝批示说:“其他将领都该斩首,负责指挥作战的人却只受轻罚,这说得过去吗?”于是改判忬大人死刑。第二年冬天,忬大人最终在西市被处决了。
忬大人其实很有才华,很聪明。他能够快速升迁到都御史,多次担任督抚,都是皇帝特别看重他,他提出的建议,皇帝都采纳。但是,他担任总督期间屡屡战败,所以渐渐失宠。有人说他不会带兵打仗,皇帝更是非常生气,说:“忬大人办事懈怠,辜负了我!”嵩大人(指徐阶)本来就不喜欢忬大人,而且忬大人的儿子世贞又因为言语不当得罪了嵩大人的儿子世蕃。严嵩家的门客还多次向嵩父子告状,说忬世贞家里的琐事。杨继盛被杀,忬世贞还操办了他的丧事,这更让嵩父子恨之入骨。滦河之战的消息传来,嵩父子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穆宗皇帝即位后,忬世贞和弟弟世懋一起在宫门口哭诉冤情,最终恢复了官职,还得到了抚恤。
杨选,字以公,是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官职。后来升任御史,又升任易州兵备副使。俺答汗包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捕,杨选被破格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朱笈。他和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一起解除了大同之围。后来杨选忧伤过度请求退休,不久后再次被起用,担任原来的职务。嘉靖四十年,他被提升为蓟辽副总督。他上奏章,陈述了边疆防务的十五个严重问题,很多建议都被采纳。因为他成功地在居庸关岔道击退敌人,所以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明年的五月,古北口的守军派了几个哨兵去山里巡逻,结果被朵颜卫的人抓走了四个。朵颜卫的部长通汉,懂汉语,跑到关口来要赏钱。副总兵胡镇把通汉抓了起来,还顺带抓了他的十几个同伙。通汉的儿子害怕了,带着被抓的哨兵跑到城墙底下,请求用他父亲来换回那些哨兵。这个通汉啊,是辛爱的义父,辛爱这个人,想利用通汉来控制辛爱,所以就让通汉的儿子当人质,然后把通汉放回去了。从那以后,通汉的儿子们就轮流当人质,半年换一次。辛爱就赶紧写信报告朝廷,还吹嘘自己多有策略。辛爱和巡抚徐绅都因此得到了奖赏。
十月丁卯这天,辛爱带着把都儿他们,突然从墙子岭、磨刀峪那边猛攻,直接把城墙攻破了,冲进来了!北京城立刻戒严了。皇帝吓了一大跳,赶紧跟内阁大臣徐阶说:“朕在东边看见火光了,这贼寇离北京城不远了!你赶紧让兵部通知各路军队,全力出击,把他们剿灭!”第二天,辛爱就报告说,敌寇往东跑了,还请求朝廷给将士们赏赐。皇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徐阶。徐阶说:“敌人的营地在平谷还在呢,辛爱他们已经跑到通州去了,说追杀敌寇,那是假的!”皇帝心里很不高兴。贼寇稍微往东移动了一下,就在三河、顺义大肆抢掠,还包围了傅津等将领在郑官屯。辛爱派副将胡镇,还有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去打仗。结果孙膑、赵溱战死了,胡镇拼死才逃了出来。贼寇在内地待了八天都没走。结果有个叫李瑜的中官就弹劾辛爱、徐绅,还有副使卢镒、参将冯诏、胡粲、游击严瞻等等,把他们都抓进了诏狱。又过了两天,贼寇才往北撤了,北京城才解除了戒严。
一开始,有探子报告说敌人要偷袭墙子岭,朝廷下令严加防备。结果,负责选拔兵员的三位卫指挥使却故意让那些被选中的士兵去了潘家口,放敌人进了关。敌人已经打进来了,那些负责选拔兵员的官员和士绅们害怕被治罪,直接跑到京城,在东直门外扎营,过了一阵子又回到通州去了。后来朝廷派镇守大臣前去抵御,还是打不过。有个在蓟州西边当差的内侍,到处乱说,说是通州知府父子其实是勾结了敌人。皇帝信了他的话,更加生气。朝廷的法司部门就判决那些负责选拔兵员的官员和士绅们因为没有做好防备工作而被处死,那些士兵也被发配去戍边。皇帝还下令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因为纵容通州知府父子勾结敌人而被治罪,又把负责选拔兵员的杨选抓进诏狱。杨选不肯认所有罪名,只承认自己和通州知府父子有过接触,并且说这件事他已经上报朝廷了。朱希孝把杨选的话报告给了皇帝,刑部按照皇帝的意思判处杨选死刑。杨选立刻就被处死了,他的脑袋被砍下来示众,妻子儿女也被流放到两千里之外。那些士绅也被判处死刑关进了监狱,那些士兵也都发配边疆。皇帝虽然非常生气,但只想杀杨选一个人,可法司却连他的妻子儿女都一起治罪了。到了隆庆年间,杨选的家人才被释放回来。
这段话总结说:世宗皇帝自己掌握大权,用严厉的法令来约束臣下,但是那些掌握权势的人却利用这个机会来谋私利。结果就是,那些因为办事不利而被罢官的人事发后认罪伏法,而那些认真做事出力的人却也因为触犯法律而被杀害。边关将领无法充分发挥才能,国家的军事防备也因此松懈了。陈九畴、翟鹏、孙继鲁、曾铣都是可用之才,却有人被贬官,有人被处死,都不是因为他们犯了什么大错。曾铣关于套路的建议非常好。但是权臣当道,敌人的势力又很强大,即使是像戚继光、李成梁那样有才能的人,又能做什么呢?丁汝夔被杀,从法律上来说确实罪有应得。但是边防的军法松弛,由来已久,偏偏丁汝夔一个人承担了这个罪责。王忬、杨选在边防工作上非常疏忽,所以被治罪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