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儿子们,除了蜀王朱椿,还有湘王朱柏、代王朱桂等等,一大堆呢! 蜀王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被封王,十八年被派去凤阳,二十三年才到成都正式就藩。这朱椿啊,为人孝顺友爱,心地善良,还特别博学多才,气质优雅,他老爹朱元璋都夸他,叫他“蜀秀才”。在凤阳的时候,他还特意建了个西堂,请李叔荆、苏伯衡两位先生一起讨论研究历史文献。到了蜀地后,他又请方孝孺当他儿子的老师,还把方孝孺住的地方叫“正学”,想以此来带动蜀地风气。他经常去郡学讲学,发现那些博士们都很穷,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每个月给他们分发一石米,后来还把这变成了制度。他还特地打造舒适的马车送给长史陈南宾。听说义乌有个王绅贤很贤德,就把他请来,还以宾客之礼相待。后来王绅贤的父亲在云南去世了,朱椿还亲自去云南把老人家遗骸找回来,并且给予了大量的资助。
其他藩王都忙着练兵备战,就他朱椿,一心用礼教来治理西边。有一次,番人入侵,烧了黑崖关。朱椿就向朝廷请求,派都指挥瞿能跟着凉国公蓝玉一起,渡过大渡河去打那些番人。从此以后,番人就老实多了。以前四川老是乱,都是因为内地一些不法之徒勾结蛮人作乱;那些官吏私下和蛮人做买卖,动不动就起冲突。朱椿就规定,一些丝绸、锦缎、香扇之类的,由王府统一进贡,其他的就都不许再向老百姓索取了。蜀地百姓因此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富裕。四川两百年没打仗,这可是朱椿的功劳啊!
朱棣当皇帝后,朱椿去朝见他。朱棣赏赐给他的东西,比其他藩王多得多。朱椿的弟弟谷王朱橞,这人不安分,想造反。朱椿的儿子朱悦燇犯了错,逃到了朱橞那里,朱橞还假称他是建文帝,想骗人。永乐十四年,朱椿把这事儿揭发了。朱棣说:“王爷这样做,是为了安抚朝廷,保全皇室啊!” 朱棣还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丝绸。永乐二十一年,朱椿去世了。
世子悦熑先死了,孙子靖王朱友堉继承了王位。一开始,华阳王朱悦爠想争夺王位继承权,他爹朱椿看出来了,正好朱悦爠又犯了其他错误,就打了朱悦爠一百杖,还打算把他关进大牢。朱友堉拼命求情,才让朱悦爠被放了。朱椿去世后,朱友堉正在京城,朱悦爠偷偷地把国库的钱拿走了,朱友堉回来后也没追究。 朱悦爠又诬告朱友堉说他怨恨朝廷,诽谤皇上。成祖皇帝把朱友堉叫来审问,结果成祖皇帝就驾崩了。
仁宗皇帝查明了朱悦爠的诬告,让朱友堉回封地去了。仁宗皇帝又把朱悦爠叫来,朱悦爠还是坚持他的诬告。仁宗皇帝把他的奏章摔在地上,把他贬到武冈,又贬到澧州。宣德五年,总兵官陈怀奏报说,都司私下把蜀王府的火炮送给了别人,用来晚上警戒,这根本不符合规定。皇上就下令逮捕都司的主要官员。第二年,蜀王府把两支护卫送还了回来,皇上就同意了。这一年朱悦爠死了,他的妃子李氏和侍妾黄氏都自杀了殉葬。朱悦爠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僖王朱友橞继承了王位,九年后也死了。
献王的第五个儿子朱悦菼继承了保宁王爵位,天顺五年死了。他的继妃徐氏,才二十六岁,绝食而死,谥号静节。他的儿子定王朱友垓继承王位,七年后死了。他的儿子怀王朱申鈘继承王位,成化七年死了。他的弟弟惠王朱申凿继承王位,弘治六年死了。他的儿子昭王朱宾瀚继承王位,正德三年死了。他的儿子成王朱让栩继承了王位。
从椿王开始,他们家祖孙四代七个王爷,一共五百多年,个个都规规矩矩的,遵守礼法,爱好学习,能写会道。孝宗皇帝一直夸赞蜀王家出了很多贤能的王爷,还把献王家的家风作为所有宗室的榜样。其中,让栩王尤其贤明,喜欢儒家文化,从不接近戏子,还创办义学,修建水利,赈灾救荒。嘉靖十五年,巡抚都御史吴山和巡按御史金粲把这些事都报告给了朝廷。皇上就下旨嘉奖了他,还在街口立了牌坊,上写“忠孝贤良”四个大字。嘉靖二十年,让栩王修建了太庙,还献上了六十斤黄金和六百斤白银。朝廷也回赠了他玉带和丝绸布匹。嘉靖二十六年,让栩王去世了。他儿子康王承爚继承王位,在嘉靖三十七年去世;康王的儿子端王宣圻继承王位,在万历四十年去世;端王的儿子恭王奉铨继承王位,在万历四十年去世;恭王的儿子至澍继承王位。到了崇祯年间,京城都沦陷了,四川还算太平。没过多久,张献忠攻陷成都,整个蜀王家族都被杀害了,至澍王带着妃嫔一起投井自尽。
湘献王朱柏,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洪武十一年被封王,十八年到荆州就藩。他特别喜欢学习,读书经常到深夜。他还修建了景元阁,招揽人才,每天都处理政务,志向在于治理国家。他喜欢谈论兵法,力气很大,擅长弓箭、刀枪,骑马速度飞快。洪武三十年五月,他跟楚王朱桢一起讨伐古州的蛮族,每次出征,他都带着书,遇到山水名胜,就常常流连忘返一整天。他还特别擅长道家学说,给自己取了个号叫“紫虚子”。建文初年,有人告发朱柏要造反,皇帝派人立刻审问他。朱柏害怕了,又无法自证清白,于是带着全家在宫里自焚而死。死后谥号为“戾”。因为湘献王没有儿子,所以他的封号也就被取消了。永乐初年,他的谥号被改为“献”,朝廷还派人管理他的园林。
代简王朱桂,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被封为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为代王,同年到代州就藩。因为粮草运输困难,他就下令在当地设立卫所屯田,以减少运输的负担。第二年,朝廷下令让他率领护卫兵出塞,听从晋王的指挥。朱桂脾气暴躁,建文年间,因为犯了罪,被废为庶人。
朱棣当了皇帝,又恢复了他的爵位。永乐元年正月,他回到了原来的封地。十一月,皇帝朱棣下诏书说:“听说你弟弟滥杀无辜,搜刮民财,百姓怨声载道,告你的状子已经好几起了,难道你忘了建文帝时期的事了吗?” 接着,皇帝下令,从今以后,王府不准随意役使百姓、收取财物,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后来,又有人告发他行为不轨,皇帝下诏书列举了他三十二条罪状,召他进京,他不来。又召他一次,他走到半路又回去了。于是,皇帝取消了他的三个护卫和官属的职务。
他的王妃是中山王徐达的女儿,也是仁孝文皇后的妹妹,为人骄横嫉妒,曾经用漆涂抹两个侍女的头发,把她们弄成癞痢头。这件事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因为考虑到中山王的面子,皇帝没有惩罚她。但是,那个被涂漆的侍女桂氏把怒气撒在了世子朱逊煓身上,把朱逊煓母子赶到外面住。桂氏年纪大了,还经常和她的儿子朱逊炓、朱逊焴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破帽子,在街上游荡,还用锤子和斧头伤人。王府的老师杨普上奏说:“朱逊炓和一个叫武亮的军人关系暧昧,一起赌博,结果把武亮打死了。”朝廷杖责了武亮,并下诏书警告朱逊炓,这才稍微收敛了一些。永乐十六年四月,又恢复了他的护卫和官属。
正统十一年,桂氏死了。世子朱逊煓早先就死了,他的孙子朱仕壥继承了爵位,成了隐王。景泰年间,他曾经上奏说总兵官郭登守城有功,朝廷因此褒奖了郭登。天顺七年,朱仕壥死了。他的儿子朱成炼继承了爵位,成了惠王。弘治二年,朱成炼死了。他的儿子朱聪沫先被封为武邑王,因为酗酒被革去爵位。后来,在他父亲的丧事期间,他更加放纵酒色,被废为庶民,流放到太原。过了很久,惠王妃为他求情,他又被恢复了武邑王的爵位,后来去世了。他的儿子朱俊继承了爵位,成了代王。
嘉靖三年,大同的军队造反了,把王宫围了个水泄不通,(代王)俊吓得赶紧逃跑了。事情平息后,朝廷还赏赐给他一封信,安慰他一番。六年,他就死了。他儿子昭王朱充耀继承了王位。
嘉靖十二年,大同的军队又造反了,朱充耀又逃到了宣府。朝廷再次赏赐他慰问信。事情平息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上奏朝廷说:“叛乱平息了,可是老百姓和军队都穷困潦倒,请求朝廷派大臣去安抚一下。”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
嘉靖二十四年,和川奉国将军朱充灼因为犯了罪被革职,心里怨恨昭王朱充耀没有帮他说话,于是就和襄垣中尉合谋,想引诱敌人进入大同,杀了昭王。正巧,应州人罗廷玺等人利用白莲教蛊惑人心,他们觉得朱充灼说的那些妖言惑众的话靠谱,就一起策划了一场阴谋:计划让小王子进入塞内,利用他的军队攻打雁门关,拿下平阳府,然后拥立朱充灼当王,事成之后再想办法杀了小王子。朱充灼同意了这个计划。他们先派人偷偷地放火,烧掉了大同五六处草场,还让一个会说蒙古话的人带着小王子的信出边境,结果被总兵周尚文的手下抓住了,并且搜到了小王子写给他们的信。事情败露后,朱充灼等人被押解到京城,被处以极刑,尸体还被烧掉了,王府的长史等官员也都受到了牵连。
总督侍郎翁万达上奏说:“大同地瘠民贫,军饷都不够发放,代王的后代子孙越来越多,人多地少,自然就穷了。而且大同靠近边境,很容易发生叛乱。我建议把和川、昌化等地的郡王迁到山陕地区空旷的地方去。”皇上批准了这个建议,把他们迁到了山西。其实,早些时候,景泰年间,昌化王朱仕墰就请求迁封,但景帝没同意,直到现在才得以迁徙。从代宗到懿宗,一共封了二十三个郡王,其中有十个被迁到了别的地方。
公元1598年,耀王去世了。他的儿子恭王廷埼继承了王位。饶阳王朱充跼多次找茬刁难廷埼,生怕廷埼将来会告他的状,于是就以考察边防为借口,在公元1602年上奏弹劾镇守和巡视官员的罪行。皇帝世宗下令罢免巡抚都御史何思的职务,并且逮捕了总兵官徐仁等人。朱充跼更加嚣张跋扈,于是和廷埼互相揭发对方的短处,前后好几个调查官员都无法断案。巡抚都御史侯钺奏请皇上收回朱充跼的爵位和俸禄,但是朱充跼气焰嚣张,根本不听。公元1605年,皇帝下令派司礼少监王臻前去审问,朱充跼这才认罪伏法,被交给大理寺,关进了高墙。公元1603年,恭王廷埼去世了。他的儿子定王朱鼐铉继承王位,在公元1624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他的弟弟新宁王朱鼐钧继承王位,后来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康王朱鼎渭继承王位,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去世。之后又传了几代,到孙子这一辈……崇祯十七年三月(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大同,全家都被杀害了。
襄垣王朱逊燂是简王的第五个儿子,被封在蒲州。诸位王爷就藩之后,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是不能每年按时回京探望父母的。朱逊燂心里惦记着大同的家,写了一篇《思亲篇》,词句悲痛凄凉。后来,他的族人朱聪浼、朱聪泈、朱俊难、朱俊榷、朱俊田、朱俊杓、朱俊噤、朱充焞,都擅长写文章。其中朱俊噤,字若讷,尤其博学多才,名声很大,而且不追求名利。他的姐姐陵川县君嫁给了裴禹卿,后来地震导致城墙倒塌,裴禹卿不幸遇难。县君以头撞击棺材,呕血而死,年仅二十一岁。朝廷下诏追封她为贞节烈女。
灵丘王逊烇是简王的第六个儿子,宣宗时期被封王。他特别好学,擅长写诗,更厉害的是医术高超,曾经用药治瘟疫,救活了无数人。他的儿子仕塝、孙子成鈠、曾孙聪滆,这三代王都被朝廷表彰孝行。聪滆的儿子俊格,文采好,字写得也好,嘉靖年间,他献上了《皇储明堂》二颂和《兴献帝后挽歌》,皇上赏赐了他金银财帛。
聪滆曾经请求皇上封他的孙子廷址为曾长孙,但是礼部官员奏报说没有这样的先例。皇上考虑到王家高寿,就破例同意了。后来,又封廷址的儿子鼐镰为玄长孙。聪滆去世的时候,享年八十三岁。鼐镰继承了高祖的爵位。聪滆的堂叔成钅微也很孝顺,聪滆把他的孝行上报朝廷后,皇上赏赐了他金银和慰问信,还下令,以后宗室里谁像成钅微这样孝行突出,地方官就要上报朝廷。
再说说成钅具,他是隰川王的孙子。他父亲仕<*土则因为犯了罪被关押在凤阳,后来病死在那里。成钅具偷偷地跑到凤阳去料理父亲的后事,还上书自责自己违反了禁令,请求把父亲的遗体运回泽州安葬。如果不行,他愿意放弃王爵,只做个平民百姓,守在父亲墓旁,每年祭扫。皇上被他的孝心感动,准许他把父亲的遗体运回泽州安葬。他的弟弟成鐎也很爱学习,很有抱负。嘉靖十三年,他上书说:“云中叛乱虽然平息了,但根本原因是贪官污吏的残酷统治激起的民怨。我担心天下隐患潜伏在百姓心中,将来不会只有云中一地发生叛乱。”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皇上把他的奏章下发给朝廷大臣,要求认真执行。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兄弟俩非常不容易。
万历二十年,西夏地区不太平,山阴王俊栅献上了八首诗,里面包含着劝诫和讽喻的意思。他长期在边塞地区生活,亲眼目睹了宗室子弟遭受战乱的苦难,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可不是一般朝中大臣能做到的。
廷鄣,是代王府的宗室子弟。崇祯年间,他担任巩昌府通判,代理秦州知州,以清廉正直著称。崇祯十六年冬天,叛军攻陷秦州,他被俘虏了。敌人强迫他下跪,大声呵斥道:“我可是天朝的宗室子弟,脑袋可以砍掉,膝盖却不能弯!” 叛军本来想留他一条活路,但他大声喊道:“我今天只想求死!” 他泰然自若地坐着,最终被杀害了。
肃庄王朱楧,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洪武十一年被封为汉王。洪武二十四年,朝廷命令他和卫王、谷王、庆王、宁王、岷王五位王爷在临清操练军队。第二年改封为肃王。又一年,朝廷下诏让他就藩,但因为陕西各卫的军队还没集结完毕,所以让他暂驻平凉。洪武二十八年他才最终前往甘州就藩。朝廷下诏让他负责管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的军务。洪武三十年,朝廷命令他督促军队屯粮,遇到征战就跟随长兴侯耿炳文出征。建文元年,他请求内迁,于是搬到了兰州。
永乐六年,因为殴打杀害了三个卫兵,并且收受了哈密进贡的马匹,他的长史和属官被逮捕问罪。之后,又听信百户刘成的举报,指控平凉卫的军队有罪,朝廷下令将刘成等人押解到京城问罪。永乐十七年,肃庄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康王朱瞻焰继承王位。
宣德七年,甘州王府上报丢失了一批护卫。王府张贴告示,悬赏捉拿盗贼。御史认为这种做法不合制度,因此治罪了王府长史杨威。朱瞻焰又请求增加岁禄。皇帝下诏说:“洪武、永乐年间,岁禄不过五百石,庄王没有说过什么,是因为朝廷考虑到远地运输困难的缘故。我的父亲即位后,增加了五百石。我遵守祖制,不敢违反。” 正统元年,朱瞻焰上奏说:“甘州旧的王府邸宅改成了都司衙门,但是先王的坟园还在那里,请求禁止靠近王府邸宅砍柴采草。”皇帝准奏了。天顺三年,朝廷送来五百匹马供他备边,他坚决不受。皇帝执意要给他,他才接受。天顺八年,他去世了。
子简王禄埤,成化十五年去世了。他儿子恭王贡錝继承王位,嘉靖十五年也去世了。世子真淤和长孙弼桓都英年早逝,孙子定王弼桄继承王位,在位四十年后去世了。他的儿子缙炯先他一步去世了,孙子怀王绅堵继承王位,两年后也去世了。怀王没有儿子,靖王的第四个儿子弼柿,也就是辅国将军缙火贵,因为和怀王关系近,所以被考虑继承王位。但是礼官说,缙火贵是怀王的叔叔,不适合继承王位。于是皇帝下令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管理王府事务,并册封他为王,取消了其他官员的职务。
穆宗皇帝登基后,定王妃吴氏和延长王真滰等人先后上奏说:“太祖皇帝统一全国,建立功勋,对有功之臣的赏赐一直很丰厚。我的祖先庄王受封在边境,一直操练军队,戍守边疆,保卫朝廷。不幸的是,我们这一支王室后继无人,反而被限制在宗法制度的次序中,享受不到为国建功立业后继位的优待,这不利于巩固皇室宗亲的力量,也削弱了边疆的防御力量。”朝廷下属部门讨论后,建议让郡王管理边疆政务,但是皇帝没有同意。隆庆五年,皇帝特别下令让缙火贵继承肃王爵位,但只配备一半的官员。万历十六年,缙火贵去世,谥号懿王。他的儿子宪王绅尧继承王位,在位四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识鋐继位。崇祯十六年冬天,李自成攻破兰州,识鋐被俘,王室宗亲几乎全部遇难。
辽简王植是太祖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洪武十一年被封为卫王,二十五年改封为辽王。第二年前往广宁就藩。因为宫殿没有建好,暂时住在鸭绿江北边,用树枝搭建营帐。皇帝命令武定侯郭英建造城郭和宫殿。郭英是辽王妃的父亲,他督促工程非常急迫。恰逢高丽在国内和鸭绿江沿岸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皇帝担心高丽有阴谋,而且徭役劳作的士兵非常辛苦,于是下令停止工程。直到洪武三十年,才命令都督杨文督促辽东各卫的士兵修缮城池,增加城墙上的女墙,以加强边防。皇帝又绘制了西北边境要害的地图,交给辽王植和宁王权,告诫他们说:“从东胜关往西到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从东胜关往东到大同、宣府、开平,再往东南到大宁,再往东到辽东,直到鸭绿江,往北到大漠,又从雁门关外,往西到黄河,渡过黄河到察罕脑儿,再往东到紫荆关,再往东到居庸关和古北口,再往东到山海卫,凡是军队和百姓屯田的地方,都不能放牧牲畜。那些荒地和山场,允许诸王和驸马放牧、砍柴,可以自由往来驻扎,并借此机会操练军队,防备敌人入侵。违反者将受到处罚。”辽王植在边疆,熟悉军事,屡立战功。建文年间,“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召回辽王植和宁王权回京。辽王植渡海回朝,被改封为荆州王。永乐元年,他入朝,因为之前曾短暂地背叛过永乐帝,永乐帝对他心存芥蒂。永乐十年,削减了他的护卫,只留下三百名军校和厨役,供他使唤。永乐二十二年,辽王植去世。他的儿子长阳王贵烚继承王位。
一开始,简王(植)的几个儿子,远安王朱贵燮和巴东王朱贵煊,曾经告发他们老爸有反叛的阴谋。他爹死了以后,他们俩也不去奔丧。仁宗皇帝登基后,就把他们俩都贬为老百姓了。正统元年,简王府的官员请求给简王增加俸禄。皇帝下令说:“简王得罪了朝廷,成祖皇帝对他特别优待,仁宗朝又给他加了俸禄,能领两千石的粮食。宣宗皇帝又给他配备了三百人的卫队,皇恩已经很厚了。简王这个人本来就行为不端,王府的官员也不管教他,你们还敢替他求情?” 皇帝没答应。
过了三年,巡抚侍郎吴政上奏说,简王对弟弟们不好,对庶母也不孝顺,还把长史杜述打死了,在封地里做了很多坏事。于是朝廷把简王叫到京城审问,结果查出来他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丑事,什么淫乱、残暴,各种违法的事情都干尽了。第二年四月,简王被废为庶人,只能待在简王府里。他的弟弟肃王朱贵橒继承了王位,成化七年去世了。儿子靖王朱豪墭继承王位,成化十四年去世了。然后,惠王朱恩𨱏继承了王位。
弘治五年,松滋王府的一些宗室子弟,比如朱恩𨱏等等,跑到荆州府去领取岁禄,朱恩𨱏拦着不让。这些人心里很不服气。后来,仪宾袁镛又怂恿朱恩𨱏他们拉拢一些人,想抢夺军民和商人的利益。朱恩𨱏把这件事揭发了,那些宗室子弟就更恨他了,合伙想要谋杀他。朝廷派官员去调查,把朱恩𨱏他们关押在凤阳,并且把他们的同伙发配到边疆充军,惩罚程度各有不同。朱恩𨱏暗地里派人把那些被押送的人用刑具折磨,结果害死了八十多人。没过几天,惠王的世子就暴毙了。弘治八年,朱恩𨱏得了疽病死了。他的儿子恭王朱宠𰻞继承了王位,他和弟弟光泽王朱宠𰻡关系很好,吃穿用度都一起。朱宠𰻡品德很好,朱宠𰻞有什么事都会先问问弟弟的意见再做决定。正德十六年,朱宠𰻞死了。他的儿子庄王朱致格继承了王位,但是他生病了,不能处理政务。他的王妃毛氏,精通史书,为人沉稳果断,朝中上下都很敬畏她,她的贤名传遍天下。
嘉靖十六年,宪王死了。他儿子继承了王位,因为奉行道教深受世宗皇帝宠爱,被赐号“清微忠教真人”,还给了他金印。到了隆庆元年,御史陈省弹劾这位新宪王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皇帝下令收回他的“真人”称号和金印。
第二年,巡按御史郜光先又弹劾他犯了十三个大罪,朝廷派刑部侍郎洪朝选去湖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位宪王确实犯了淫乱、僭越等诸多罪行。皇帝认为应该处死他,但念在他还是宗室成员,就免了他一死,把他废为庶人,关进了高墙。
一开始,副使施笃臣对宪王恨之入骨。洪朝选到湖广调查的时候,施笃臣伪造了一封宪王的信送给洪朝选,然后又劫持了他。宪王竖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讼冤之纛”。施笃臣吓了一跳,说:“这是要造反啊!”于是,他调集五百士兵包围了王宫。洪朝选回到朝廷后,如实禀报了宪王的罪行,但并没有说宪王要造反。
大学士张居正的家在荆州,他和宪王有旧怨,所以怀疑洪朝选故意隐瞒宪王造反的事实。过了很久,张居正指使巡抚都御史劳堪陷害洪朝选,最终导致洪朝选死在了狱中。后来张居正死了,宪王继续上诉申冤,抄了张居正的家,而施笃臣也死了。
辽国灭亡后,各支宗室都归属楚藩,以广元王为宗理。庆靖王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王,二十六年到宁夏就藩。因为军饷不足,他被命令驻扎在庆阳北古韦州城,依靠延安、绥德两地的赋税维持。洪武二十八年,朝廷下令让他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等地的军务。洪武三十年才开始建造王府。
这位庆靖王爱好学习,很有文采,而且忠孝两全,是天生的好品质。成祖朱棣很欣赏他,命令他每年到韦州避暑。宣德年间,庆靖王说宁夏地势低洼潮湿,水质不好,请求继续住在韦州。但朝廷没有答应,只允许他每年往返一次,和成祖时期一样。
正统年间,宁夏总兵官史昭弹劾庆靖王妨碍边防军务,私占灵州草场放牧,还派人往返于绥德草地,煽动当地百姓。奏章还没批复,有人告发庆靖王阅兵,制造武器,购买天文书籍。庆靖王怀疑都是史昭在背后搞鬼。三年后,他上书请求迁徙封地,躲避史昭。英宗朱祁镇没有同意,还写信安慰他。同年,庆靖王去世,他的儿子康王继承王位。
景泰元年,因为宁夏多次遭受战乱,康王请求迁徙到内地,但没有得到批准。成化五年,康王去世,他的儿子怀王继承王位;十五年,怀王去世,他的叔叔庄王继承王位;弘治四年,庄王去世,他的儿子恭王继承王位;弘治十一年,恭王去世,他的儿子定王继承王位。
1507年,安化王朱寘鐇造反了,台浤(tái hóng)当时可老老实实地给朱寘鐇行了君臣之礼,磕头磕得那叫一个响。结果皇上大怒,削减了他的护卫,工资也砍掉了三分之一,还把他手下的承奉、长史都发配到边疆戍守去了。
到了1524年,台浤想方设法地贿赂了镇守太监李昕和总兵官种勋,想让他们帮忙向皇上求情,恢复他的待遇。结果这俩人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直接拒绝了。台浤心里那个恨啊,记下了这笔账。 正巧这时候,宁夏卫指挥杨钦等人得罪了巡抚都御史张璿,他们就想着借安化王的名义把张璿和种勋给干掉。 结果事情败露了,都司和按察司开始调查,杨钦他们为了脱罪,就诬陷台浤图谋不轨,张璿也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上。皇上派太监扶安和副都御史王时中等重新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他们上奏说:“台浤确实犯了一些罪,但没有图谋不轨。”
皇上就让大臣们一起商量怎么处理这事儿。 最后,因为之前安化王朱寘鐇谋反的事儿,加上台浤不知悔改,还煽动一些小喽啰,想害死朝廷命官,所以被废除了王爵,降为庶民,让他住在自己的府邸里,每年给他三百石米粮,由他的叔父巩昌王朱寘銂(zhū zhì kuí)代管王府事务。
这巩昌王朱寘銂上任后,就开始克扣王府宫妃的伙食,还把府里值钱的金银财宝搜刮了上万两。台浤的儿子朱鼒櫍(zhū yù qǐ)从小不受父亲待见,就逃到他叔父朱寘銂那里去了。 朱寘銂为了陷害台浤,编造了台浤谋反的谣言,还让寺里的和尚诱骗朱鼒櫍背诵这些谣言,想以此陷害台浤,好自己上位。 台浤的妻子怀王妃王氏向皇上告状,说朱寘銂克扣他们的生活费,都快活不下去了。 丰林王台瀚也看朱寘銂不顺眼,想把他拉下马,于是就揭发了朱寘銂的种种罪行,那些罪行简直是乱伦啊!经过调查,这些罪行属实,朱寘銂也被废为庶民,关进了高墙里。
朝廷大臣们认为台浤父子关系不和,于是把台浤迁到了西安,封他的儿子朱鼒櫍为世子,让他管理王府事务,这事儿发生在1532年十月。 到了1536年,因为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尊号加封,皇上恢复了台浤的冠带,没多久,台浤就去世了。
话说,鼒櫍先去世了,他弟弟惠王鼒枋继承了王位。这鼒枋啊,是个好学又乐善好施的人,还用礼仪来约束宗族子弟。皇上世宗还专门下旨表彰他,给他立了块碑。后来宁夏修筑边墙,鼒枋还拿出银子和粮食支援工程呢。万历二年,鼒枋去世了。
他儿子端王倪\*火贵继承了王位,可惜十六年也去世了。然后是孙子宪王伸域继承王位,十九年也去世了。第二年,宁夏出了个大乱子,贼人哱拜造反了!当时王妃方氏为了保护儿子帅锌,把他藏在地窖里,自己却悬梁自尽了,好惨啊! 与此同时,寿阳嗣王倪\*火动被哱拜逼着投降,但他宁死不屈,被抓了起来。镇原王伸塇当时在府里处理政务,想趁机袭击贼人,结果没成功,府里的人都被杀害了。等叛乱平息后,御史刘芳上奏说:“那些为国捐躯的宗室成员都应该得到抚恤,方王妃更应该建祠堂表彰她的忠贞!”皇上同意了,拨款一万五千两银子,分给这些宗室人员。 后来,帅锌继承了王位,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倬纮继位。崇祯十六年,流贼攻破了宁夏,倬纮也被抓走了。
安塞王秩炅是靖王的儿子,他十二岁就成了孤儿,幸亏他母亲位氏悉心教导。这孩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尤其擅长古文。他遇到达官贵人或者学者,就虚心请教,提出疑问,一聊就是一天,从不厌倦。他还写了一部《随笔》,足足二十卷呢!
老百姓安化王朱寘鐇,是靖王的第四个儿子,继承了安化王的爵位。他老爹是镇国将军朱邃墁。这朱寘鐇啊,性格狂放不羁,有点儿疯疯癫癫的。有算命先生说他将来能大富大贵,巫王九儿的鹦鹉也瞎说八道,说什么吉凶祸福,搞得他更加飘飘然,开始妄想不该有的东西。宁夏的指挥使周昂,千户何锦、丁广,还有卫学里的几个学生,孙景文、孟彬、史连等等,都经常出入他的王府。
正德五年,皇帝派大理寺少卿周东去宁夏负责屯田。这周东巴结刘瑾,把五十亩地算作一顷,还偷偷克扣田亩的银子孝敬刘瑾,手段极其残酷,弄得驻守的将士们怨声载道。更过分的是,巡抚都御史安惟学还动不动就打骂将士的妻子,将士们恨得牙根痒痒。朱寘鐇看准了大家积怨已深,就让孙景文带着酒去宴请各位武官,煽动他们造反,很多武官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干。他还让人去联系平虏城的守将以及他平时关系不错的张钦等人。
这时候正好边境有警报,参将仇钺和副总兵杨英带兵出去防御。总兵官姜汉手下有六十个精锐士兵当亲兵,朱寘鐇让周昂带队,然后和何锦商量好了计划。四月初五,朱寘鐇摆宴席,邀请巡抚、镇守官员来王府喝酒,安惟学和周东没来。何锦、周昂带着亲兵直接冲进王府,当场杀了姜汉,还有太监李增、邓广。然后又派兵把安惟学、周东和都指挥杨忠都杀了,地点在他们的衙门。接着,他们放火烧了官府,放了监狱里的囚犯,把黄河渡口的船只都撤到西岸,不让任何人过河。他们还派人去招降杨英和仇钺,两人都假装答应了。杨英带着军队跑到王宏堡死守,结果兵败,逃到了灵州。仇钺想撤兵,朱寘鐇抢了他的兵权,还赏赐金银财宝犒劳将士。然后,他假称何锦为大将军,周昂、丁广为副将军,张钦为先锋,魏镇、杨泰等人为总兵都护,还让孙景文写了一份檄文,打着讨伐刘瑾的旗号。
陕西的总兵官曹雄听说变乱了,就派指挥黄正驻守灵州,还下令杨英率领灵州的军队防守黄河。都指挥韩斌、总兵官侯勋、参将时源都带着兵马前来会合。杨英偷偷派一个黑人奴仆去给仇钺送信,让他在里面接应。杨英又让史墉渡过黄河,夺取西崖的船只,在河东扎营,然后放火烧了大小两个坝子的草。寘鐇害怕了,就命令锦、广、泰、钦等人出去抵挡,只留下昂守城,还派人去召见仇钺。仇钺假装生病,昂亲自去探望,结果被仇钺刺死了。仇钺让自己的亲兵冲进寘鐇的府邸,杀死了景文、连等十多人,然后抓住了寘鐇,迎接杨英的军队进城。寘鐇反叛了十八天就被抓住了。锦、广、泰、钦随后都被抓获,押解去处死了。寘鐇被赐死,他的儿子们也都被判处死刑。
只有一个孙子叫鼒材逃跑了,他剃了头发做了和尚,住在永宁山里。没过多久,他被山里的和尚欺负了,就去官府告状。这件事一直报到京城,安化宫的一个宫女叫左宝瓶,她在浣衣局工作,她认出了鼒材,惊讶地说:“这是鼒材殿下啊!”皇帝考虑到他主动投案自首,就免了他的死罪,把他安置在凤阳。宁献王权,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王。两年后,他前往大宁就藩。大宁在喜峰口外,是古代会州的地域,东边连接辽东,西边连接宣府,是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他手下有八万士兵,六千辆战车,所属的朵颜三卫骑兵个个骁勇善战。
权经常和其他的诸王一起出塞巡视,以善于谋划而闻名。燕王朱棣刚开始起兵的时候,跟他的将领们商量说:“我以前巡视塞外的时候,看到大宁的军队非常强悍。如果我能得到大宁,就能切断辽东,得到边境的骑兵来帮忙作战,大事就能成功了。”建文元年,朝廷担心权会和燕王合作,就派人召见权,权没去,结果被削去三个护卫。那年九月,江阴侯吴高攻打永平,燕王前去救援。吴高撤退后,燕王就从刘家口绕道前往大宁,假装自己被逼得很急,来向权求救。权邀请燕王单骑入城,两人握着手痛哭,权详细地说明了自己不得不起兵的原因,请求权代他写奏章向朝廷谢罪。
住了几天,双方相处融洽,没有丝毫防备。北平的精锐部队埋伏在城外,燕王的士兵慢慢地进入城内,暗中联络了朵颜三卫的首领和其他的驻军士兵。燕王告辞要走,权送他到郊外,埋伏的士兵突然出现,拥戴权一起离开。朵颜三卫的骑兵和其他的驻军士兵,一呼百应,全部聚集起来。守将朱鉴抵挡不住,战死了。王府的妃嫔、世子都跟着权一起进入松亭关,前往北平,大宁城就空了。权投奔了燕军,经常为燕王起草檄文。燕王对权说,事情成功后,天下就平分。燕王朱棣称帝后,权请求改封到南方。他请求去苏州,说:“那是京畿地区啊。”他又请求去钱塘,说:“我父亲本来想把我五弟封到那里,最终没有实现。建文帝无道,想把我弟弟封王,也没能成功。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方,请弟弟自己选择吧。”永乐元年二月,权被改封为南昌王,皇帝亲自作诗送他,下令在布政司给他建造府邸,府邸的规模和制度都没有改变。
后来有人告发权搞巫蛊,诽谤朝廷,皇上派人暗中调查,没有查到证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从此以后,权每天都韬光养晦,建造了一间精巧的住宅,在里面弹琴读书,最终在永乐帝时期安然无恙。仁宗时期,法律稍微宽松了一些,权上书说南昌不是他的封地。皇帝回信说:“南昌,你叔父从皇考那里继承已经二十多年了,怎么不是封地呢?”宣德三年,权请求在城郊附近开垦田地。第二年,他又说宗室不应该按照品级来确定爵位。皇帝生气了,严厉地责备了他。权上书谢罪。这时他已经老了,官吏们常常刁难他,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权每天和一些文人学者交往,寄托自己的抱负,自称“臞仙”。他曾经奉命编辑了《通鉴博论》两卷,还写了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两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以及其他注释和编纂的书籍数十种。正统十三年,他去世了。
话说,世子盘烒先去世了,孙靖王朱奠培继承了王位。这朱奠培呢,文采很好,但脾气暴躁,爱猜疑。景泰七年,他弟弟弋阳王朱奠壏告发他谋反,巡抚韩雍就把这事儿报给了皇帝。皇帝派人去审理,结果发现是假的。当时啊,因为这件事被牵连抓起来的老百姓和军人,少说也有六七百人呢!后来英宗皇帝复辟了,这些人全都被赦免了,只有那个教书先生游坚被发配充军。
朱奠培因为这事儿,心里就对那些地方官员有气,对他们不客气,也不尊重他们。布政使崔恭积看不惯他这德行,王府里很多事情,他都故意拖着不让办。朱奠培就上奏弹劾崔恭积违法乱纪。结果崔恭积和按察使原杰也反过来告朱奠培,说他私下里送礼给两位王爷的宫女,还逼得内官熊璧自杀。一查,还真有这事儿!于是,朱奠培的护卫都被撤了。过了三年多,朱奠壏因为犯了罪被赐死了。
一开始,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听信了小道消息,诬告朱奠壏乱伦,说他跟亲妈有不正当关系。皇帝让朱奠培把事情的真相说清楚,还派驸马都尉薛桓和逯杲一起调查。朱奠培说根本没这回事儿,逯杲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什么来。皇帝生气了,狠狠地责问逯杲。逯杲害怕了,又坚持说有这事儿,结果朱奠壏和他母亲都被赐死了,尸体还被烧了。那天,雷雨交加,地上的水一下就涨了好几尺深,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太冤枉了!
弘治四年,奠培去世了。他儿子康王朱觐钧继承王位,十年后也去世了。然后,他的孙子朱宸濠继承了南昌王的爵位。他妈,是个以前的妓女。宸濠刚出生的时候,他爹靖王做了个梦,梦见蛇吃了他家,第二天早上又听到鸱鸮叫,觉得很不吉利。
宸濠长大后,为人轻浮,没有一点王室的威仪,却很会用漂亮的文章来掩饰自己。当时有两个算命先生,叫李自然和李日芳,胡说八道说宸濠相貌不凡,还说南昌城东南有天子之气。宸濠听了特别高兴,经常偷偷打听朝廷里的事情,一听到有人说朝廷坏话就特别开心。要是有人说皇帝英明神武,朝廷治理得很好,他就生气。
武宗皇帝晚年没有儿子,大臣们多次请求召宗室子弟进京。朱宸濠就上书推荐自己,还暗中结交皇帝身边的宦官,在皇帝面前极力夸耀自己有多么贤能。一开始,朱宸濠贿赂了刘瑾,把之前被夺走的护卫又弄了回来。刘瑾被杀后,他的护卫又被追究,要被夺回。后来陆完当了兵部尚书,朱宸濠又巴结宦官钱宁、臧贤,想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帮忙把护卫要回来,但是大学士费宏坚决反对。那些宦官趁着费宏批阅殿试考卷的时候,偷偷把朱宸濠的意思告诉了皇帝。
朱宸濠越来越放肆,他擅自杀了都指挥戴宣,赶走了布政使郑岳和御史范辂,还把知府郑巘和宋以方关了起来。他把周围藩王的民房都抢走了,向老百姓勒索钱财,强抢民田房屋和子女,还养了一帮强盗,在江浙一带抢劫,地方官吏都不敢管。他每天都跟退休的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等人密谋造反。有个叫胡世宁的副使上奏朝廷,请求早点采取措施制裁朱宸濠。结果朱宸濠反过来告胡世宁的状,胡世宁被贬谪发配边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说话了。
正德十二年,有个管仪仗的官员阎顺,还有两个内官陈宣、刘良,偷偷跑到皇帝面前告宁王朱宸濠的状。结果宁王和贤王(朱宸濠的同伙)都罩着他们,啥事都没发生。
朱宸濠怀疑是承奉官周仪告的密,就杀了他全家,连带着典仗官查武等等,好几百人都被杀害了。巡抚都御史孙燧把这事儿上报朝廷,结果半路上就被朱宸濠的人给拦住了,奏章根本送不到皇帝那儿。朱宸濠又贿赂了太监钱宁,想让钱宁帮忙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把自己的儿子召进太庙去烧香。钱宁就跑去跟皇帝说好话,还用上了特殊的龙纹笺,加了金子赏赐给朱宸濠。这特殊的龙纹笺啊,以前只有给监国的皇子才能用。朱宸濠高兴坏了,摆开阵仗接受祝贺。他还逼着当地读书人和老百姓一起上奏章,夸他孝顺又勤政。
那时候,边疆大将江彬刚受皇帝宠信,太监张忠巴结江彬,想把钱宁和贤王拉下马,就趁机跟皇帝说:“钱宁和贤王老是夸宁王,陛下您觉得这合适吗?”皇帝说:“推荐文武官员,可以让他们做事。推荐藩王是干啥?”张忠说:“他们夸宁王孝顺,是在说陛下不孝顺;夸宁王勤政,是在说陛下不勤政。”皇帝一听,说:“对啊!”就下令把宁王府的人赶走,不准他们留在京城。
这时候,朱宸濠和他的同伙士实、养正每天都在密谋造反,还派奸细卢孔章等等,在水路各个要道上联络,消息传千里,十天就能来回一趟,行踪暴露无遗,朝野上下都知道他肯定要造反了。巡抚都御史孙燧连续七次上奏章报告这事,都被朱宸濠的人给拦了下来。很多当权的奸臣都收了朱宸濠的钱,隐瞒实情,没敢报告。
十四年的时候,御史萧淮上奏章弹劾宁王朱宸濠的各种罪行,说如果现在不早点制止他,将来造成的祸患根本无法形容。奏章送到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认为应该像宣宗皇帝处理赵王朱高燧那样,派一些有功勋的亲戚大臣去劝说宁王,让他改过自新。皇帝就派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寿和太监赖义带着圣旨去,顺便把宁王身边的护卫收缴了,命令他把以前抢夺来的官田民田都还回去。
宁王朱宸濠听说崔元他们快到了,就赶紧想了个办法,选在自己生日那天宴请当地所有官员。第二天一大早,官员们都来谢恩。结果宁王朱宸濠命令士兵把他们包围起来,谎称奉了太后的密旨,要起兵进京。孙燧和副使许逵不肯听他的,被他绑起来杀了。他还把御史王金,主事马思聪、金山,参议黄宏、许效廉,布政使胡廉,参政陈杲、刘棐,佥事赖凤,指挥许金、白昂等等都抓起来关进监狱。参政王纶、季斅,佥事潘鹏、师夔,布政使梁宸,按察使杨璋,副使唐锦也都跟着造反了。 他立马封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王纶为兵部尚书,集合了号称十万的军队。他还命令他的心腹涂钦,带着平时养着的那些土匪强盗闵念四等人,去攻打九江、南康,把这两个地方都攻破了。然后就派人四处散发檄文,痛骂朝廷。
七月初一,宁王朱宸濠从江西出发,留下他的同伙宜春王朱拱、内官万锐等人守城,自己带着水军浩浩荡荡地顺江而下,攻打安庆。
江西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听说宁王造反了,马上跟吉安知府伍文定他们一起,发兵给各郡,让军队陆续赶来。然后王守仁派奉新县令刘守绪去打掉宁王埋伏在坟地里的军队。戊申日(农历某年某月某日),王守仁直接攻打南昌。辛亥日(农历某年某月某日),南昌城破了,宁王朱宸濠手下的那些大将都给抓住了,宫里的妃嫔们则自焚而死。
这时候,朱宸濠正在攻打安庆,没攻下来。听说南昌丢了,吓坏了,赶紧撤兵回救。王守仁带兵追击他。乙卯日(农历某年某月某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宁王的军队仗着风势,气势汹汹地冲了上来,非常嚣张。伍文定和指挥使余恩假装败退,故意引诱宁王军队追击,让宁王的军队前后脱节。知府邢珣、徐琏、戴德孺就从后面猛攻,伍文定又带兵杀回来夹击,宁王军队大败,被杀死的和淹死的加起来有一万多人。王守仁又另外派了知府陈槐、林瑊、曾玙、周朝佐去收复九江和南康。
第二天又打了一仗,官军稍微有点后退,伍文定带着士兵们拼命死战,又抓获斩杀了二千多敌人,朱宸濠这才退到樵舍(地名)。第二天,官军用火攻,朱宸濠彻底溃败了。他的妃嫔们都投水自尽了,宁王的将士被烧死淹死的有三万多人。朱宸濠和他儿子、郡王、仪宾,还有李士实、刘养正、涂钦、王纶这些重要人物都被抓住了。从朱宸濠起兵造反到失败,一共才四十三天。
皇上听说宁王朱宸濠造反了,立刻下诏书,公开宣布他的罪行,还把这事告诉了祖宗庙堂,然后把他废为老百姓。接着,抓捕了尚书陆完,还有皇上的宠臣钱宁、臧贤等人,抄了他们的家。江彬、张忠跟着皇上亲自带兵去征讨,到了良乡,王守仁的捷报就送到了,皇上接到紧急文书后就下令停止了亲征。王守仁已经把朱宸濠他们抓起来,押解回京的路上经过浙江。皇上留在南京,派许泰、朱晖和内侍张永、张忠去江西搜捕朱宸濠的余党,老百姓苦不堪言啊。皇上又发文书让王守仁回江西。王守仁到了杭州,碰到了张永,就把俘虏交给了他,让他押送回京城。嘉靖十五年十二月,皇上带着押解回来的俘虏回宫,到了通州就把朱宸濠给杀了,然后按照规矩封赏了相关人员。
一开始,朱宸濠谋反的时候,他的王妃娄氏曾经劝过他。等到事情败露了,娄氏叹息说:“以前商纣王因为听信女人的话而亡国,我却因为没听女人的话而亡国,后悔也来不及了!”嘉靖四年,弋阳王朱拱樻他们上奏说:“献王、惠王的后代子孙一起祭祀,不是只有朱宸濠一个人,像我们这些人都可以分辨清楚,继续做我们的本职工作,而献王和惠王却不能在庙里享受祭祀,我们心里很难过。”他们三次上奏,皇上就下令让弋阳王以郡王的身份主持祭祀,乐舞人员和斋郎等人员也拨给他一半。宁藩被废除后,其他的郡王们互相争权夺利,谁也压不住谁,皇上就让朱拱樻代理宁王府的事务。朱拱樻死了以后,乐安王朱拱椤代理。朱拱椤上奏说,建安王、乐安王、弋阳王三王分管宁藩的八个支系,然后这件事就成了正式的规定。
石城王奠堵,是惠王的第四个儿子。他为人正直刚毅,家里家教非常严格。他哥哥靖王奠培跟其他几个郡王关系不好,临川、弋阳都被他诬陷获罪,但奠堵一直很谨慎小心,没给自己惹上麻烦。他儿子觐镐,孝顺友爱,名声很好,可惜英年早逝。孙子宸浮继承了爵位,他和弟弟宸浦、同父异母的哥哥宸潣、弟弟宸澅,都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还犯过杀人罪。弘治十二年,他们互相告发,宸浮、宸浦都被革职为庶人,宸澅、宸潣被剥夺爵位。宸澅后来还跟着宸濠造反,最后被雷劈死了。嘉靖二十四年,宸浮、宸浦的爵位被恢复了,宸潣的儿子拱梃上书为父亲平反,也恢复了爵位。
宸澅的弟弟宸浫为人正直方正,宸濠想拉拢他,没成功,就多次派人烧他家房子,还故意给其他宗室成员送钱财显示恩惠,想以此收买宸浫,但宸浫坚决不受。宸濠失败后,宸浫也因此幸免于难。他的儿子是辅国将军拱概,孙子是奉国将军多火量,曾孙是镇国中尉谋土韦,三代人都非常端正谨慎,尤其谋土韦更是博览群书,精通朝廷典故。在周藩中尉睦坰之外,诸王子孙中,再没有人能比得上谋土韦的学识了。万历二十二年,朝廷议论要增加石城、宜春的管理机构,就派谋土韦以中尉的身份管理石城王府的事务,他还弹劾惩治了不少违法的人。他管理藩政三十年,宗室成员都遵守规矩。闲暇时间他就闭门读书,写出了《易象通》《诗故》《春秋戴记鲁论笺》以及其他书籍,总共一百多种,都是他自己亲手抄写的。黄汝亨当进贤令时,去拜访他,两人平等相待,畅谈很久,黄汝亨才慢慢地起身换座位。第二天,黄汝亨就北面称他为老师,人们都称赞他。他病重的时候,还跟儿子们讲解《易经》。他生了八个儿子,个个都很优秀,而且好学。他的弟弟谋晋,在龙沙建了房子,躬耕田园,作诗度日,最终寿终正寝。
奉国将军朱拱榣,是瑞昌王朱奠墠的四世孙。他爹朱宸渠因为朱宸濠的事被牵连,关在了中都(今北京)。他哥哥朱拱枘想用自己顶替父亲的罪责,朱拱榣也帮着哥哥一起想办法,最后总算把父亲救出来了。嘉靖九年,朱拱榣上书皇上,请求修建宗学,让宗室子弟在那里祭祀,学习耕种桑蚕,认真执行祭祀典礼,并且多加体恤犯人,皇上都同意了。他还捐出田地,在白鹿洞资助学生读书。后来,他又因为参与礼仪讨论而得到皇上的赞赏。他哥哥朱拱枘还写了一篇《大礼颂》,皇上还特地下了圣旨褒奖。他的几个儿子和兄弟们,很多都很有名气。朱多煴、朱多炖兄弟俩以孝顺友爱出名;朱多煪、朱多宁以严谨守礼著称;朱多贵、朱多煃、朱多炘则以擅长诗词文章闻名。但是,朱多煴和他的堂兄朱多煡却不一样,他们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只读各种各样的书,考证、校对古籍成了他们的乐趣。
万历年间,地方官推荐朱多煴管理瑞昌王府的事务,但他谢绝了。朱多煪的父亲朱拱樛因为朱宸濠的事被抓,当时朱多煪才十多岁,他哭着跑到军营门口,请求用自己代替父亲。王守仁看到后,觉得这孩子很不一般。嘉靖二年,朱多煪上书为父亲申冤,最后他父亲被释放,官爵也恢复了。当时,很多郡王都归属于弋阳,但是瑞昌的开国王爷却没有祭祀。朱多煪认为自己作为小宗,应该承担起祭祀祖先的责任,于是向朝廷请求,皇上特地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就增加了祭祀用的田地,整顿家务,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就像朝廷的典章制度一样。他的四个儿子都非常稳重,并且都很喜欢学习。
多煌,是奉国将军,他是惠王第五子弋阳王的五世孙。他孝顺友爱,特别喜欢学习。弋阳王这一支到他这一代断了传承,族人们都认为多煌贤能,就推荐他管理府里的事务,瑞昌府的所有宗族成员都听他的。他为人清廉,生活简朴,欲望很少。他的妻子熊氏去世得早,他之后就没有再娶,一个人在书房里清静地生活了二十六年。
万历四十一年的時候,地方官府上报了他的优秀品德。皇帝下诏表彰了他。后来他生病去世了,皇帝下令当地官员为他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还有一个人叫多炡,也是奉国将军,他聪明颖悟,擅长写诗作词。他曾经改名换姓出去游历,足迹遍布吴地和楚地。晚年身体不好,依然坚持吟诗作赋。去世后,他的学生私下里给他谥号“清敏先生”。他的儿子谋堚也继承了他的良好品德。
当时乐安辅国将军多靦特别喜欢诗歌,他和谋堚他们经常一起纵情诗酒,过着洒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