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祖是安徽六安人,元朝时被封为义兵元帅。朱元璋攻下宁国后抓住了他,但因为欣赏他的勇猛,赏了他金银,还让他继续当官。过了几个月,朱亮祖又叛变回元朝,多次跟我们的军队打仗,抓了我们六千多人,然后占领了宣城。当时朱元璋正在攻打建康,没空去管他。后来,朱元璋派徐达等人去围攻宣城。朱亮祖突围作战,常遇春都受了伤才撤回来,其他将领更是不敢上前。朱元璋亲自去督战,最终抓住了朱亮祖,把他绑着带了回来。朱元璋问他:“你这个人怎么样?”朱亮祖回答说:“活着就尽力而为,死了也就死了!”朱元璋很欣赏他的豪气,就放了他。因为屡立战功,朱亮祖被任命为枢密院判。

接下来,他参与攻打南昌、九江,在鄱阳湖作战,又攻下武昌,升任广信卫指挥使。李文忠在新城打败李伯升后,朱亮祖乘胜追击,烧毁了李伯升的营地几十处,俘获了元朝的同佥元帅等六百多人,士兵三千,战马八百匹,以及无数的辎重、铠甲。李伯升只带着几匹马逃跑了。朱元璋很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后来,胡深建议联合军队攻打陈友定,朱亮祖从铅山出发,攻取浦城,又攻克了崇安、建阳,战功最多。之后又参与攻打桐庐,围困余杭。他被提升为浙江行省参政,协助李文忠镇守杭州。

后来,他率领几万水陆大军去讨伐方国瑛。攻下天台,进攻台州。方国瑛逃跑了,朱亮祖追到黄岩,降服了守将哈儿鲁,又攻下了仙居等县。接着进兵温州,方明善抵抗,被朱亮祖打败,温州城被攻克。朱亮祖又攻下瑞安,在盘屿再次击败方明善,追到楚门。最后,方国瑛和方明善都投降了。洪武元年,朱亮祖作为副征南将军,和廖永忠一起从海路攻打广东。何真投降,广东全境被平定。之后又攻打广西,攻克梧州。元朝尚书普贤帖木儿战死,郁林、浔州、贵州等郡也被平定。他和杨璟会师,攻克靖江。他和廖永忠一起攻克南宁、象州,广西平定。班师回朝时,太子率领百官在龙湾迎接他们。洪武三年,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享受一千五百石的俸禄,并世袭罔替。

话说,朱元璋花了四年时间才打下蜀地。因为手下的将领们打了很久都没啥进展,皇帝就提升了傅友德,让他当征虏右副将军去帮忙。结果大军到了蜀地,明升这小子已经投降了。傅友德就顺势收复了那些还没投降的州县。军队撤回后,因为傅友德擅自杀了几个军官,所以没给他赏赐。过了八年,他又跟傅友德一起镇守北平。回来之后,他和李善长一起负责督促屯田,还巡视过海防。到朱元璋当皇帝的第十二年,傅友德被派去广东镇守。

这傅友德啊,人是很勇敢,打仗也很厉害,就是不太爱学习,干的事情也经常不按规矩来。有一次,他跟当地知县和道员闹矛盾,知县和道员就向朝廷告了他一状。结果傅友德反过来诬告那知县和道员,把人家害死了,这事儿都记载在那知县和道员的传记里呢。后来皇帝才明白过来,第二年九月就把傅友德和他儿子,也就是府军卫指挥使傅暹,一起叫到京城,然后狠狠地鞭打致死。皇帝还亲自写了墓志铭,按照侯爵的规格把他给厚葬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又有人说傅友德是胡惟庸的同党,他的次子傅昱也被牵连杀了。

周德兴,是濠州人,跟朱元璋是老乡,从小就关系很好。他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了滁州和和州。渡过长江后,他参加了很多次战斗,战功赫赫,一直升到左翼大元帅。他还参与了攻打金华、安庆、高邮的战役。后来又去支援安丰,征讨庐州,官职也升到了指挥使。接着又参加了讨伐赣州、安福、永新的战役,攻克了吉安。官职再次升迁,做了湖广行省左丞。后来他和杨璟一起讨伐广西,攻打永州。元朝的平章阿思兰和周文贵从全州来增援,周德兴两次打败他们,还杀了元朝的朱院判。他一路追击到全州,最终攻下了全州。道州、宁州、蓝山也相继投降。他又攻克了武冈州,派兵占据险要地势,切断了靖江的支援路线。广西平定后,因为周德兴的功劳很大,在洪武三年被封为江夏侯,每年俸禄一千五百石,还给了世袭的凭证。

那一年,慈利土司覃垕联合茅冈一带的各个寨子造反,长沙的洞庭湖附近的苗族也跟着起事。朱元璋就派了傅德兴当征南将军,领兵去平叛。

第二年,朱元璋攻打蜀地,任命汤和为征西左将军,攻克了保宁府。在此之前,傅友德已经攻下了阶州和文州,但是汤和率领的水军还没推进。等到保宁府攻下后,两路大军才汇合。蜀地平定后,论功行赏,朱元璋认为汤和的功劳主要是因为傅德兴的战功,所以赏赐了傅德兴,却当面批评了汤和。朱元璋还追究起之前征讨蛮族的事情,说覃垕那次战役,杨璟没能攻克,赵庸中途撤兵,功劳根本比不上傅德兴。后来,朱元璋又任命邓愈为征南左将军,率领赵庸、左君弼从南宁出发,平定了婪凤、安田等州的蛮族叛乱,攻克了泗城州,战功又超过其他将领。赏赐比其他大将多一倍,还让他在当地设立中立府,行使大都督府的职权。

傅德兴功劳很大,而且又是皇帝的老朋友,所以他的府邸修建得超过了规制。有关部门列举了他的罪状,但皇帝下诏书特赦了他。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让他负责福建的军务,不久又把他召回。

第二年,五溪蛮族又造反了。傅德兴已经年纪大了,但他请求出征,朱元璋很欣赏他的精神,就派他去了,还给他写了亲笔信,信上写着:“赵充国图谋征讨西羌,马援请求讨伐交趾,朕一直很欣赏他们的这种精神,认为这是现代人很难做到的。卿忠诚勤恳,毫不懈怠,哪里比得上那些前贤呢?平定叛乱,安定百姓,就靠这次出征了!”傅德兴到了五溪,蛮族都逃散了。正巧四川的水尽源、通塔平等地的洞穴也作乱,朱元璋又派傅德兴去平定。洪武十八年,楚王朱桢讨伐思州五开蛮族,又让傅德兴当副将军。傅德兴在楚地待了很久,他用的都是楚地的士兵,威震蛮族地区。他平定了武昌等十五个卫所,每年操练士兵四万四千八百人。他还开凿了荆州岳山坝来灌溉农田,每年增加了官府租税四千三百石。楚地百姓都很感激他。他回乡后,皇帝赏赐他黄金二百两,白银二千两,丝绸一百匹。

话说没过多久,皇帝就对德兴说:“福建那边的工作还没完成,你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要辛苦一下,替朕去走一趟。” 德兴到了福建,就开始登记造册,招募士兵,一下子就招募到了十多万民兵。他仔细查看重要的战略地点,修建了十六座城池,设立了四十五个巡逻机构,福建的海防这才算是有保障了。三年后,德兴回到家乡,皇上又让他负责凤阳留守司的军事调配,并训练那里的卫队士兵。当时那些有功的臣子们,德兴的年纪是最大的。每年他都要进宫朝见皇上,皇上赏赐的东西也从未断过。可是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因为他的儿子骥在宫里闹事,德兴也因此被牵连处死了。

王弼,他祖上是定远人,后来搬到了临淮。他特别擅长使用双刀,人称“双刀王”。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乡里拉起了一支队伍,依托三台山附近的树栅来保护自己。一年多以后,他率领自己的队伍归顺了朝廷。太祖皇帝知道他很有才能,就让他担任宿卫的职务。后来,王弼在湖州打败了张士诚的军队,又攻下了池州的石埭,攻打婺源州的时候,还斩杀了守将铁木儿不花,攻破了婺源州城,缴获了三千多副铠甲。之后,他被提升为元帅。接着,他又攻下了兰溪、金华、诸暨等地。他还支援过池州,收复了太平,攻下了龙兴、吉安。在鄱阳湖大战中,他在泾江口伏击了陈友谅。之后,又参加了武昌之战的平叛,回师攻克了庐州。攻克了安丰,打败了襄阳、安陆的敌人,夺取了淮东地区,攻克了旧馆,降服了张士诚的将领朱暹,最终攻下了湖州。之后,他被提升为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后来,大军包围了平江,王弼的军队驻扎在盘门外。张士诚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突围,从西门杀出,准备逃往常遇春的军队。常遇春就分兵去北濠截断张士诚的后路,同时又派兵与张士诚的军队交战。张士诚的军队拼死抵抗。常遇春拍着王弼的胳膊说:“军中的人都说你很厉害,你能帮我拿下他吗?” 王弼回答说:“没问题!”他立刻策马冲锋,挥舞着双刀猛烈攻击。敌人稍微后退了一些。常遇春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吴军大败,很多士兵和战马都淹死在了沙盆潭里。张士诚的马受惊落水,差点没救上来,被人抬回了城里,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出城了。吴国平定后,王弼受到了丰厚的赏赐。

大军征讨中原,一路打到山东,拿下河南河北,最后攻占了元朝的首都。之后又攻克山西,追击扩廓帖木儿。从河中渡过黄河,拿下陕西,接着又去征讨察罕脑儿,最后军队班师回朝。洪武三年,他被授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的职位,这可是个很高的官职,而且还能世袭!

洪武十一年,他跟着西平侯沐英去西边征讨西番,成功降服了朵甘的各部首领以及洮州的十八个部落,杀敌无数,战果辉煌!因为这次立下大功,他被封为定远侯,年俸两千石粮食。洪武十四年,他又跟着傅友德去征讨云南,打到了大理,当时土酋段世堵住了龙尾关。他带领军队从洱海绕道,攻打上关,和沐英的军队前后夹击,攻破了龙尾关,活捉了段世,鹤庆、丽江等地也相继被平定。他的俸禄又增加了五百石,还获得了世袭的凭证,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洪武二十年,他作为副将军跟着冯胜北上征讨,成功降服了纳哈出。第二年,他又作为副将军跟着蓝玉出征塞外。深入敌境却没发现敌人,蓝玉想撤军,但他坚持不能撤,蓝玉最后听从了他的建议。他们一直打到了捕鱼儿海,他担任先锋,直接冲进了敌营。元朝的嗣主脱古思帖木儿仓皇逃窜,他们的所有辎重都被缴获了,这事儿蓝玉的传记里都记载着呢!洪武二十三年,他奉诏回乡。洪武二十五年,他又跟着冯胜、傅友德在山西、河南训练军队。第二年,他们一起被召回,结果都被赐死了,爵位也被取消了。他留下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嫁给了楚王的儿子。

蓝玉,是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一开始,他跟着常遇春,在战场上英勇无比,战无不胜。常遇春多次在太祖面前夸奖他,所以他从管军镇抚一步步升迁,最后也当上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他跟着傅友德去伐蜀,攻克了绵州。洪武五年,他跟着徐达北上征讨,他先从雁门关出兵,在乱山打败了元军,又在土剌河再次打败了他们。洪武七年,他率领军队攻克了兴和,俘虏了他们的国公帖里密赤等五十九人。洪武十一年,他和西平侯沐英一起讨伐西番,俘虏了三个酋长和副使,斩杀俘获了数千人。第二年,军队班师回朝。他被封为永昌侯,年俸两千五百石,还获得了世袭的凭证。

十四年的时候,我跟着征南左副将军傅友德去云南打仗,在曲靖抓住了元朝的平章达里麻,梁王也逃跑了,最后死了,云南全都被平定了。我立了大功,朝廷加了我五百石的俸禄,还把我的女儿封为了蜀王妃。

二十年,我又跟着大将军冯胜去打纳哈出,到了通州。听说元军在庆州驻扎,当时正下着大雪,我带了轻骑兵奇袭,打败了他们,杀了他们的平章果来,还抓了果来的儿子不兰溪回来。大军后来到了金山,纳哈出派人来大将军营里求和,我去接受他的投降。纳哈出只带了几百骑兵来,我特别高兴,就给他喝酒。纳哈出也敬我酒,我脱下衣服给他穿上,说:“请您穿上这件衣服再喝酒。”纳哈出不肯穿,我也不喝。两人推让了很久,最后纳哈出把酒泼在地上,瞪着眼睛跟手下嘀咕,想溜走。当时郑国公常茂也在那儿,赶紧冲上去砍伤了纳哈出,都督耿忠把他押到冯胜面前。纳哈出的军队吓坏了,溃散了,我们派降将观童去劝降,剩下的也都投降了。回到亦迷河的时候,其余的元军也都投降了。后来冯胜犯了罪,被收缴了大将军印,朝廷让我代理大将军的职务,没多久就在军中任命我为大将军,然后驻扎在蓟州。

话说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后,老是骚扰边境。二十一年三月,皇上派徐达率领十五万大军去征讨他。大军从大宁出发,到了庆州,探子打探到元朝皇帝在捕鱼儿海,于是徐达就抄小路,日夜兼程赶到百眼井。距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地,却没看见敌军,徐达想撤兵回去。

这时,定远侯王弼站出来说:“咱们带着十几万大军,深入到漠北,啥也没捞着,就灰溜溜地回去,拿什么向皇上交代啊?”徐达一听,觉得王弼说得有道理,就下令士兵挖坑做饭,不许冒烟,偷偷摸摸的。等到夜里,大军悄悄地摸到捕鱼儿海的南边,结果发现敌营还在海的东北方向八十多里外。徐达命令王弼当先锋,快速冲向敌营。

元军以为咱们大军缺水草,不可能深入到这里,所以根本没做好准备。偏偏那天还刮起了大风,黄沙漫天,白天都跟黑夜似的。咱们大军趁着风沙,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杀到了敌营跟前,元军一下就慌了神。双方交战,元军大败。元朝的太尉蛮子等等都被杀死了,许多人投降了。元顺帝和太子天保奴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跑了。徐达派精兵追赶,但没追上。

不过,咱们还是抓到了元顺帝的次子地保奴、他的妃子、公主以及其他一百多人。接着又抓到了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还有平章以下的官员三千多人,男女老少七万七千多人,还有元朝的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章等等宝贝,以及十五万多匹马、骆驼、牛羊。咱们还烧毁了元军的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那数量根本数不清。

徐达把战报送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下旨嘉奖徐达,还把他比作卫青和李靖呢!后来,徐达又打败了哈剌章的军队,俘获了六万多人畜。战争结束后,徐达被封为凉国公。

明年皇上任命他督修四川的城池。过了二十三年,施南、忠建两个宣抚司的蛮族叛乱了,皇上命令他去平叛。他还平定了都匀,安抚了散毛等各个土司,朝廷因此增加了他的俸禄五百石,并诏令他回乡。

第二十四年,皇上又命令他治理兰州、庄浪等七个卫所的兵马,追捕逃犯祁者孙,结果顺便平定了西番罕东地区。当地的土酋哈昝等人逃跑了。正巧这时,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了,皇上又调兵让他去讨伐。他到达那里的时候,都指挥瞿能等人已经大败了叛军,月鲁逃到了柏兴州。他派百户毛海诱捕了月鲁父子,押解到京城处死了他们,剩下的叛军也都投降了。于是他就请求朝廷增加驻军,皇上批准了。他又请求征召当地百姓充当兵员,去讨伐朵甘、百夷,但皇上没有批准,他就班师回朝了。

他个子高,脸膛红润,骁勇善战,很有大将之风。中山、开平失守后,他多次统领大军,屡立战功。太祖皇帝对他非常器重。但他渐渐骄傲自满,放肆妄为,养了很多庄户奴仆和私生子,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他曾经霸占东昌百姓的田地,御史去调查,他竟然怒斥御史,把御史赶走了。有一次从北方征战回来,半夜敲打喜峰关,守关的官员没有及时开门,他就放纵士兵毁坏城门冲了进去。皇上听说后很不高兴。还有人说他与元朝的某个妃子有私情,那位妃子因为羞愧自杀了,皇上因此严厉责备了他。当初,皇上想封他为梁国公,因为他的过错,改封为凉国公,还在封诰中刻录了他的罪过。但他依然不悔改,在宫中侍宴时言语傲慢无礼。带兵打仗时,他擅自黜免升降将校,一切行动都自己做主,皇上多次训斥责备他。西征回来后,皇上任命他为太子太傅。但他不愿意屈居宋、颍两位公爵之下,说:“难道我连太师都当不了吗?”后来上奏的事情皇上大多不听,他更加怏怏不乐。

话说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然后把他抓起来审问。蓝玉在狱中招供说:“我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还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一起密谋造反,打算趁皇上出宫耕田的时候动手。” 审问结果出来后,蓝玉被灭了满门。那些跟他一起被牵连的侯爵以下的官员,被杀的数都数不清。皇上还下令把这件事写成《逆臣录》,昭告天下。

到了九月,皇上又下了一道圣旨,说:“蓝玉造反的事,已经查清楚了,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从现在开始,胡党、蓝党的人,一概赦免,不再追究。” 这“胡党”指的是丞相胡惟庸。 这下子,那些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们,几乎都被杀光了。 看看这《逆臣录》上,一共列了: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 叶升之前就因为犯事被杀了,蓝玉和其他一些小侯爷的事,也都另有记载。 其中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曹兴这六个侯爷,名字都写在左边。

曹震是濠州人,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官职做到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因为在征讨西番的战役中立功,被封为景川侯,年俸两千石。 后来又跟着蓝玉去云南打仗,他负责攻打临安等地,一路打到威楚,降服了元朝平章阎乃马歹等人。云南平定后,他又请求朝廷允许他去征讨容美、散毛等地的蛮族,以及西番的朵甘、思曩日等部落。 但是皇上没答应。他又提议把贵州、四川两地都司换来的战马,分给陕西、河南的将士们。 他还说:“从四川到建昌驿,要经过大渡河,路上很多人死于瘴气。我问过当地老人,从眉州峨眉山到建昌,有一条古驿道,路平坦,没有瘴气,我已经让人修好了。 所以我请求把泸州到建昌驿的驿站马匹,都搬到峨眉山的新驿站去。” 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洪武二十一年,他和靖宁侯叶升一起,分头平定了东川叛乱的蛮族,俘虏了五千多人。

我奉命去四川处理军务,还跟蓝玉一起核查征南军士的情况。永宁宣慰司报告说,他们管辖的地方有一百九十个滩,其中八十多个滩路况很差,根本走不通。皇上就下令要疏通这些河道。我到了泸州查看情况,发现有一条支流可以通往永宁,于是就下令凿石开崖,加深拓宽河道,以便漕运通行。我还开辟了陆路,修建驿站和邮亭,架桥修栈道。从茂州出发,一路通往松潘,一路通往贵州,最终到达保宁。之前有个叫许穆的人说过,松州土地贫瘠,不适合屯田,驻扎的三千士兵粮食供应不上,建议把他们迁到茂州去,方便就地屯田。皇上觉得松州扼守西番要地,不能轻易搬动。现在水路畅通了,松潘就成了重要的军事重镇。皇上很高兴,嘉奖了我的功劳。

过了年,我又上奏了四件事:第一,请求在云南大宁地区开采井盐,招募商人运送粮食供应边防;第二,允许商人把粮食运到云南建昌,给予他们重庆、綦江的马匹买卖许可证;第三,请求免除马湖地区的欠税;第四,施州卫队的军需物资要从湖广运送,路途遥远而且水路险峻,请求用重庆的粮食走水路运送过去。皇上都批准了。我在四川待了很久,做的规划都很周全,四川百姓都很感激我。后来蓝玉兵败,说我和朱寿、诱指挥庄成等人图谋不轨,被定为逆党,我被列为首犯,连我儿子都被株连杀害了。

张翼是临淮人。他父亲张聚,以前跟着我当元帅平定了江南、淮东,累积军功,当上了大同卫指挥同知,后来退休了。张翼跟着他父亲在军中,骁勇善战,继承了他父亲的副千户职位。后来参加了陕西的征战,抓获了叛寇。他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后来又升任佥都督府事。跟随蓝玉征讨云南,攻克了普定、曲靖。又攻取了鹤庆、丽江,剿灭了七百个房山寨。还攻破了剑川,击败了石门。洪武十七年,因为军功被封为鹤庆侯,年禄二千五百石,还被授予世袭爵位的凭证。洪武二十六年,因为牵连蓝玉案而被处死。

张温,具体是哪里人,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他跟着朱元璋渡过长江,一开始被授予千户的职位。凭借军功,一直升到天策卫指挥佥事。后来跟着大军收复中原,攻克了陕西,又攻下了兰州,并且在那里驻守。元朝将领扩廓听说大将军要回南方,就从甘肃率领步兵骑兵突然杀到。很多将领建议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张温说:“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还不知道咱们的虚实呢,咱们趁他们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就能挫败他们的锐气。如果他们还不退兵,再坚守也不迟。”于是他整顿兵马出战,打退了一部分元军。过了一会儿,元军又重重包围了兰州城,张温收兵固守,敌人猛攻却攻不下来,最后只好撤兵了。朱元璋认为这是个奇功,就提拔他做了大都督府佥事。

后来,又让他兼任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在兰州被围困的时候,元军趁着夜色架梯子爬上城墙。千户郭佑喝醉了酒睡着了,其他的守城将士把来犯的元军击退了。围城解除了之后,张温要斩杀郭佑。天策卫知事朱有闻出来争辩说:“敌人攻城的时候,将军斩杀郭佑以警示众人,这是军法。敌人已经退兵了,再去追究他的责任,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还会落下擅杀的罪名。”张温感谢他说:“如果不是你,我可听不到这番话。”于是就杖责了郭佑,然后放了他。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对两个人都表示赞赏,还赏赐了朱有闻一些丝绸。

第二年,张温作为参将跟随傅友德征讨蜀地,立下了很多战功。洪武十一年,他作为副将和王弼等人一起讨伐西羌。第二年,根据他的功劳被封为会宁侯,年俸禄是两千石。又一年,朝廷命令他前往河南处理军务。洪武十四年,他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洪武二十年秋天,他率领军队讨伐纳哈出残部,还参加了北伐战争,都立下了功劳。后来,因为他家里的摆设器物僭越了皇室的规格,触犯了罪行,最终因为牵涉到“玉党”案而被处死。

陈桓,是濠州人。跟着军队攻下滁州和和州,渡过长江,第一个攻占集庆。之后又参与攻打宁国、金华,还参加了龙江、彭蠡湖的战斗。他平定了淮东、浙西地区,最后参与平定中原。因为屡立战功,被授予都督佥事的职位。洪武四年,他跟随军队征讨蜀地。十四年,又参加了征讨云南的战役,和胡海、郭英率领五万大军,从永宁出发,目标是乌撒。路途险峻,他们就从赤河进军,和乌撒的各部蛮族展开大战,打败了他们,把他们赶跑了。接着又打败了芒部的首领,元朝右丞实卜也逃跑了,于是他们就占领了乌撒。乌蒙等地的蛮族投降了,接着又攻克了大理,平定了汝宁、靖宁等州县。洪武十七年,被封为普定侯,年俸禄米二千五百石,并世袭罔替。洪武二十年,他和靖宁侯叶升一起征讨东川,俘获了很多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云南各军的总指挥。他又平定了九溪洞的蛮族,建立营寨,开垦屯田。回京后,因为牵涉到“玉党”案而被处死。

朱寿,具体是哪里人,现在不清楚了。他作为万户,跟随军队渡过长江,攻下了江东地区的许多城邑,后来升为总管。他收复了常州、婺州,攻克了武昌,平定了苏州、湖州,在南北战场上转战奔波。因为累积的功劳,被任命为横海卫指挥,后来又升为都督佥事。他和张赫一起负责漕运,也立下了功劳。洪武二十年,被封为舳舻侯,年俸禄米二千石,并世袭罔替。最后,因为牵涉到“玉党”案而被处死。

曹兴,又叫兴才,具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参与了武昌的平定战役,被授予指挥佥事的职位。攻下平江后,升为指挥使。之后又攻克了苏九畴炭山寨。后来升为都督佥事,兼任太原卫指挥。又升任山西行省参政,掌管卫事,成为晋王的辅佐官员。洪武十一年,他跟随沐英征讨洮州的羌族,降服了朵甘的酋长,还俘获了三个副使等官员。军队凯旋后,他被封为怀远侯,世袭指挥使的职位。他在山西管理军务,还参加了北方的征战,立下了功劳。几年后,因为牵涉到“玉党”案而被处死。

同时因为牵涉到“玉党”案而被株连的都督还有黄辂、汤泉、马俊、王诚、聂纬、王铭、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春、张政、祝哲、陶文、茆鼎等十余人,他们大多是玉的部下将领。于是那些勇猛强健的将士几乎都被清除殆尽,很少有人幸免于难。

谢成,是濠州人。他跟着军队攻下了滁州和和州,然后渡过长江,平定了集庆,被授予总管的职位。接着又攻克了宁国府和婺州,升为管军千户。在鄱阳湖之战和武昌之战中都立下了战功,之后又攻下了苏州和湖州,官职升为指挥佥事。后来,他跟随大军征讨中原,攻克了元大都,又攻下了庆阳,最后攻破了定西。最终官至都督佥事,还担任了晋王府的相国。他还跟随沐英征讨朵甘,降服了乞失迦,平定了洮州的十八个部落。洪武十二年,被封为永平侯,年俸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的职位。洪武二十年,他和张温一起追讨纳哈出的残余势力,之后被召回朝廷。洪武二十七年,因为犯了事儿被处死,家产也被抄没。

李新,也是濠州人。他从渡江作战开始,就屡立战功。在龙湾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授予管军副千户的职位。攻克江陵后,升为龙骧卫正千户。攻下平江后,又升为神武卫指挥佥事,之后调任茶陵卫守卫,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中军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五年,因为参与了孝陵的营建工作,被封为崇山侯,年俸禄一千五百石。洪武二十二年,皇上命令他负责在鸡鸣山重建帝王庙。李新这个人很有心计,那些负责工程的官员在他眼里就像画出来的似的,完全被他掌控。第二年,皇上让他回老家养老,还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和土地房屋。当时很多勋贵都有些骄奢淫逸,皇上对此很厌恶,因此牵连被治罪的人很多。李新第一个站出来建议:公侯家人的数量以及仪仗人员都应该有个限制,多余的人应该交给官府管理。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把凤阳那些依附在公侯家里的户籍都恢复为平民,还命令礼部编纂《稽制录》,严格禁止公侯们奢侈浪费、逾越规矩的行为。于是,武定侯沐英把佃户和税赋都交还了,信国公汤和也把多余的仪仗人员送还了,曹国公李景隆也把多余的庄田交还了,这些都是因为李新的建议而做出的改变。洪武二十六年,他督促有关部门在溧水开凿胭脂河,这条河西边通往长江,东边通往两浙地区,方便漕运。河道修成后,老百姓都从中受益匪浅。洪武二十八年,因为犯了事儿被处死了。

话说啊,治理天下不能没有法度,但是,在天下初定的时候,法令比较宽松;等到天下太平了,法令就越来越严密,这都是形势使然。有些人总是感叹“鸟尽弓藏”,说这是英明的君主猜忌多疑造成的,这根本就不懂治国之道。你想想,天下太平了,稳固得像磐石一样,号令天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执行,还有什么好怀疑忌惮的呢?还需要费尽心思地铲除异己吗?

其实啊,那些带兵打仗的将领,个个都很桀骜不驯,正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才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可是一旦他们身处富贵,志得意满,骄傲自满起来,就会招来祸患;要是君主疏远他们,他们又会心怀怨恨,与朝廷对抗。君主没办法废除法令,只能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并不是故意要铲除他们。像亮祖以下那些人,既不明白要谨慎小心保全自己,又不遵守法度,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那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