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统春,字元夫,是桐城人。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就很有抱负,性格也很豪爽。后来通过推荐,当上了黄陂县丞,还曾经代理过县令的职务,因为清廉能干而名声远扬。十五年的时候,黄陂县遭遇了土匪袭击。这时夏统春已经升迁为麻阳县知县,还没来得及上任,他就带领大家抵抗,坚持了十五天十五夜,土匪才突然撤兵。

夏统春估计土匪一定会再来,而守城的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了,于是他就回家休息。过了五天,土匪果然又杀回来了,城池最终被攻破了。夏统春在巷子里奋勇作战,直到精疲力尽被抓。土匪想逼他投降。夏统春指着土匪头目破口大骂,土匪气急败坏,砍掉了他的右手。他又用左手指着土匪继续骂,土匪又砍掉了他的左手。他仍然不停地骂,土匪就割掉了他的舌头。他眼睛瞪得老大,眼角都裂开了,土匪又挖掉了他的眼睛。他甚至还用头去撞土匪,最后被土匪分尸了。

陈美,郭裕等人;谌吉臣,张国勋等人;卢学古,朱士完等人;陈万策,李开先;许文岐,李新等人;郭以重,岳璧、郭金城;崔文荣,朱士鼎;徐学颜,李毓英等人;冯云路,熊雨川、明睿、易道暹、傅可知;蔡道宪,周二南等人;张鹏翼,欧阳显宇等人;刘熙祚、王孙兰;程良筹,程道寿;黄世清;杨暄,朱一统等人;唐时明,薛应玢、唐梦鲲;段复兴,靳圣居等人;简仁瑞,何相刘等人;司五教,张凤翮;都任,王家录等人;祝万龄,王徵等人;陈瑸,周凤岐;王徵俊,宋之俊等人;丁泰运,尚大伦等人。 这些都是当时的人物,跟夏统春的故事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列举出来。

话说有个叫薛闻礼的,是武进人,在黄陂当个小官儿,叫典史。那年闹饥荒,老百姓交不起粮税。薛闻礼奉命去汉口办事,就借了熟人的钱,一千两银子呢,替老百姓把税给交了。十六年,张献忠的贼兵攻陷了黄陂,张献忠看薛闻礼挺有本事,就把他抓走了。晚上薛闻礼就偷偷跑回来了。

碰巧,贼兵安插的伪官被百姓给杀了。薛闻礼说:“这下麻烦大了!”就让老百姓赶紧逃命,自己却留下来扛事儿。一会儿,贼兵杀过来了,要屠城。薛闻礼站出来说:“杀伪官的人,是我!”贼兵本来想留他一命,可他骂个不停,最后还是被杀了。

那时候,张献忠的贼兵在中原横冲直撞,攻破的城池数都数不清。像薛闻礼这样的小官儿为国捐躯的,还有好几个呢,比如宗孔、贾儒秀、张达、郝瑞日这些人。宗孔是紫阳的典史,十一年五月,贼兵又攻陷了紫阳,他战死了。贾儒秀是商南的典史,城破了,他也是壮烈牺牲。张达是兴山的典史,十四年二月,张献忠从四川杀来,都司徐日耀战死了,张达被抓了,骂贼骂到死。郝瑞日是陕西人,在固始当巡检。罗山被贼兵攻陷了,上司让他暂管县里的事。他一个人骑马,带着两个孩子就去了,到了之后就住在寺庙里,打算招募流民来防守。还没过一个月,贼兵派来的伪官来了,跟当地土匪万朝勋勾结在一起。他们骗抓了郝瑞日,劝他投降,他不肯,就被关了起来。有一天,万朝勋设宴款待贼兵,喝醉了睡着了,郝瑞日偷偷溜进他屋里,把他杀了。他准备逃往凤阳,结果下雨耽搁了,又被抓住了。贼兵很欣赏他的勇猛,想留他,他骂道:“我虽然是小官,也是朝廷的臣子,岂能为贼卖命!”最后,他被杀害了,他的两个仆人也死了。

还听说有个叫朱耀的,是固始人,他和父亲朱允义、哥哥朱炳、弟弟朱思成都以勇敢闻名。八年,贼兵来犯,朱耀父子奋勇抵抗,把贼兵打退了。第二年,贼兵又来了。朱耀出战,一个人就砍死了几十个贼兵,追击的时候,中了埋伏,大骂而死。朱允义说:“我一定要报仇!”朱炳对朱思成说:“我们兄弟俩一定要为弟弟报仇!”三个人率领大家奋力反击,贼兵解围而去,城池保住了。

陈美,字在中,是新建人。崇祯年间,他通过乡试考中举人,后来当上了宜城县令。当时正值战乱,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张献忠占据了谷城,老百姓更是人心惶惶,陈美却尽力安抚百姓,做好各项防备工作。襄阳城失守后,贼兵来犯,陈美和守备刘相国一起迎战,打败了敌人的埋伏,成功击退了贼兵。巡按御史为此上报了他的功劳,陈美得到了表彰和提升。抚治都御史王永祚对所辖各级官员进行考核,陈美获得了最高的“上上”评价,并被推荐到朝廷,可惜还没来得及升迁。

崇祯十五年冬天,李自成率领大军攻打襄阳,左良玉先逃跑了,王永祚和知府以下的官员也都逃走了。贼兵攻入襄阳城,宜城县的乡官罗平、知州蔡思绳、福州通判宋大勋都为国捐躯了。贼兵又分兵攻打宜城、枣阳、谷城、光化、均州等地。陈美坚守宜城,抵抗了八天八夜。城池失守后,他仍然怒骂不止,最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宜城县的训导田世福也一同殉难。

枣阳知县郭裕,是清江举人。他刚上任,张献忠就来了。当时左良玉的军队驻扎在附近的县城,郭裕只身一人骑马前往,请求与左良玉联手抗敌,最终迫使贼兵退去。后来,贼将刘福来攻打枣阳,郭裕用炮石还击,打伤了许多敌人。贼兵恼羞成怒,加紧攻城,城池最终失守。郭裕身中数枪,仍然大声痛骂敌人,最终被敌人肢解杀害,全家老小也都被杀害了。

光化知县万敬宗,是南昌人,贡生出身,到任后就立下了誓死保卫城池的决心。当贼兵来犯时,他毅然自尽。贼兵敬佩他的忠义,便撤兵了,光化城因此保全。乡官韩应龙,也是举人出身,曾担任长芦盐运使,但他拒绝接受伪职,最终自缢而死。谷城知县周建中也为国捐躯。均州知州胡承熙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他和儿子胡尔英一起被杀害。胡承熙很有才能,王永祚考核属下官员时,他也获得了“上上”的评价,并被提升为刑部员外郎,但还没来得及上任就遇难了。贼兵攻打郧阳时,同知刘璇战死。保康城失守后,知县万惟坛和他的妻子李氏也一同殉国。刘璇是永年人,万惟坛是曹县人,两人都是贡生出身。

谌吉臣,字仲贞,是南昌人。他爹谌应华,在万历年间当参将去朝鲜打仗,战死了。谌吉臣考取举人后,当上了云梦县令。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攻陷了襄阳,他的手下贺一龙攻陷了德安。谌吉臣赶紧把家人送走,自己发誓要死守城池,绝不离开。

第二年正月,云梦城破了,他被抓了,好几天没吃东西。强盗们拿着武器逼他,谌吉臣请求他们快点杀了他。强盗们被他这种气概震住了,给他官做,但他坚决不接受。强盗们把他架上马,他说:“我守不住边疆,理应死在这里,还能去哪儿呢?”于是就被杀了。后来福王时期,追赠他为太仆寺丞。

与此同时,强盗们分兵攻打附近的县城,应城失守,训导张国勋战死了。张国勋是黄陂人。城快要破的时候,他跑到文庙,抱着先师的木主痛哭,结果被强盗抓了,他破口大骂,毫不屈服,最后被五马分尸而死。他十几个家人也都殉节了。

云梦的秀才袁启观,城破后,自己搭建营寨据守。后来被强盗抓了,强盗出题考他。袁启观说:“既然你们懂文章,也应该知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道理吧?”强盗们很生气,把他杀了。

安陆城破了,知县分水濮有容一家十九口人都死了。乡民们结寨自保,强盗将领白旺接连攻破几十个寨子,只有秀才廖应元坚守不退。奸细把他带到白旺面前,白旺问他:“你想干什么?”廖应元大声说:“我想杀贼!”白旺大怒,把他射杀了。应山举人刘申锡养了一百个死士,城破后,他计划收复城池。结果兵败,被白旺杀害,一百个死士也都战死了。沔阳城破了,同知马飚也战死了。

卢学古,夏县人,举人出身。他做过承天府同知,代理荆门州事。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攻打荆门,卢学古誓死保卫城池。黄州学正张郊芳、黄冈训导程之奇也在大成殿与众秀才盟誓,协助守城。强盗们围攻了四天,城里没有援兵,城破了。卢学古不停地骂贼,剖腹自尽。张郊芳、程之奇也都死节不屈。

话说有个叫朱士完的人,是潜江的举人。乡试放榜那天晚上,他梦见一面沾满墨水的旗帜掉进了自己家的墓门,旗帜上用粉笔写着“乱世忠臣”四个字。后来,真的乱了,贼寇攻破了承天府,一路杀进潜江。朱士完被抓了,押解到襄阳,路过泗港的时候,他咬破手指,用血写下了自己要为国捐躯的誓言,然后就自杀了。贼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一片狼藉,只有朱士完题写的字迹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彭大翮,是竟陵青山人。贼寇逼近承天府时,彭大翮把自个儿写的《平贼权略》献给了当地的官员,可惜没被采纳。于是,他便自己招募了一支队伍保卫家乡,还成功斩杀了几个贼寇。贼寇恼羞成怒,在一个雨夜偷袭了他。彭大翮长叹一声说:“我的子孙都战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说完就投水自尽了。

贼寇攻陷了荆门,接着又向荆州进发。巡抚陈睿谟急忙渡江进城,护送惠王常润南逃,其他官员都逃跑了,老百姓也纷纷打开城门迎接贼寇。只有训导撖君锡,正衣冠端坐在明伦堂。贼寇来了,想逼迫他投降,结果被他痛骂而死。撖君锡,字宾王,是绛县人。贼寇大肆搜捕士绅,所以前朝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尚宝丞张允修绝食而死;户部员外郎李友兰也宁死不屈;举人王维藩带着妻子朱氏和两个女儿躲避贼寇,结果还是被抓了。王维藩命令妻子和女儿跳井自杀,然后自己也被杀害了;举人王图南被抓后,慷慨激昂地痛骂贼寇而死。

夷陵人李云,乡试中举后做了颍川州知州,州里的人还为他建了祠堂祭祀他。他辞官回家后,正赶上流寇四起,他在窗户上写了“名义至重,鬼神难欺”八个大字来警示自己。等到城池被攻破,他依然宁死不屈。被押解到江陵后,绝食而死。吕调元,是归州的千户。城池失守后,百姓都投降了,只有吕调元带领部下英勇抵抗,被围困在重重包围之中。贼寇劝降,他破口大骂,最终死于乱刀之下。

陈万策是湖北江陵人。明朝天启年间,他和同乡李开先先后考中了乡试,当时都小有名气。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占领了襄阳,在那里设立了伪政权的官职。李自成的官员、伪政府的侍郎石首喻上猷,以前是御史,后来投降了李自成,他推荐说陈万策和李开先这两个人可用。于是李自成派人带着书信和礼物去征召他们。陈万策躲藏在龙湾集市,李自成的使者到了,陈万策叹息说:“我都是因为名声误了自己,既不能挺身而出消灭叛贼,难道还要苟且偷生,受人摆布吗?”说完,当夜就自杀了。

李自成的使者到了李开先家,李开先瞪大眼睛破口大骂,一头撞死在墙上。后来福王朱由崧当政的时候,追赠了他们两人,并给予了抚恤。

许文岐,字我西,是杭州仁和人。他爷爷许子良做过贵州巡抚右佥都御史,他爸爸许联枢做过广西左参政。许文岐在崇祯七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在南京当了职方郎中。

那时候江北闹贼很厉害,他跟着尚书范景文一起负责军事防务,范景文很器重他。后来他升迁到黄州知府,还曾经射杀过敌人的先锋部队里的一只老虎,并且夺回了敌人的大旗。他手下有七个重刑犯,他允许他们回家探亲,约定好时间回来服刑,结果他们都按时回来了。于是许文岐就向上面请求,给他们减刑。

崇祯十三年,他升任下江防道副使,驻扎在蕲州。当时贼寇贺一龙、蔺养成等人在蕲州、黄州一带聚集,许文岐严加戒备。贼党的张雄飞想要渡江到南方,许文岐命令游击将军杨富烧掉他们的船只,贼寇这才退兵。巡抚宋一鹤上奏朝廷,表彰了他的功劳。副将张一龙很会带兵,许文岐很看重他。他们俩曾经一起睡在帐篷里,有一天晚上军营里突然喧闹起来,许文岐说:“这是奸人趁夜想逃跑。”他坚持躺在床上没出来。天亮后,一百多个叛兵果然想逃走,张一龙追上去把他们全部抓获并斩杀了,全军士气大振。

杨富在蕲州驻扎很久了,巡抚宋一鹤又派来了参将毛显文,两人关系不好,导致军民都很不安。许文岐把他们俩叫来,用酒席化解了他们的矛盾,这才消除了隐患。崇祯十五年,左良玉的溃兵南下抢掠,许文岐在江边摆开阵势迎敌,敌兵都不敢靠近。当时战报越来越紧急,人心惶惶,朝廷又任命他为督粮参政,要他马上赴任。许文岐叹息道:“我为天子守卫孤城两年了,应该战死疆场,即使危险,又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他把妻子送回家去照顾母亲,然后命令杨富、毛显文带兵驻扎在郊外,准备固守。

没过多久,荆王府的将校郝承忠暗中勾结张献忠。第二年,张献忠的大军来攻打蕲州,许文岐用大炮打死了很多敌人。半夜的时候,下了一尺厚的雪,敌人攻破了西门,许文岐在巷子里与敌人巷战。雪越下越大,大炮也无法发射了,最后他被俘虏。张献忠听说过他的名声,没有杀他,而是把他押送到后营。当时还有举人奚鼎铉等几十个人一起被关押,许文岐暗中对他们说:“我看贼人的老营里大多是乌合之众,这数万士兵都是被抓来的老百姓,如果我们向他们宣扬大义,同心协力,就能消灭这些贼寇。”于是他们暗中约定,四月起义,以柳圈作为暗号。

可惜计划泄露了,张献忠搜查到了柳圈,于是把许文岐绑起来斩杀了。临死前,他说:“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消灭贼寇。现在事情没有成功,是天意。”说完含笑而死。这时,许文岐被俘已经七十多天了。事情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太仆卿的官职。

贼寇攻破了蕲州,就把老百姓都杀光了。当地官员,陕西佥事李新,全家都被抓了,贼寇想逼他投降。李新怒斥道:“我当年在陕西做官的时候,你们这些家伙还只是些奴才,今天你们竟然想让我给你们当奴才?”贼寇很生气,李新抱着父亲的尸体,就慷慨赴死了。当时和他一起殉节的属下,只有麻城教谕萧颂圣和蕲水训导童天申。

郭以重,是黄州人,祖上世代担任卫指挥。崇祯十六年,黄州城破了,他从别的地方赶来救援。他妻子想拦住他,郭以重怒斥道:“朝廷给了我们郭家十三代的荣华富贵,难道还换不来我的这一死吗?!我要先杀了你!”他妻子吓得不敢再说话了。到了黄州后,他遇到贼寇想胁迫他投降,他坚决不肯。贼寇亮出刀子吓唬他,郭以重就假装和颜悦色地说:“跟着你们也不难,只是抱着孩子的,是我的妻子,你们先杀了我妻子,我就没后顾之忧了。”贼寇照他说的做了。郭以重立刻夺过贼寇的刀,砍死了一个贼寇,其他的贼寇一拥而上,他就跳水自杀了。

早些时候,蕲州城破的时候,指挥岳璧从屋顶上掉下来,居然没死。贼寇把他抓到城墙上,想让他投降。岳璧大声喊道:“我世代为朝廷效力,城破了我就跟着城一起亡,怎么会投降贼寇!”贼寇杀了他,他倒在地上。气息将要断绝的时候,他瞪大眼睛怒道:“我死了变成鬼,也要灭了你们!”当时下着大雪,血流了一丈多长,眼睛瞪得大大的,死后也不合眼。

与此同时,郭金城担任罗田的守将,贼寇逼近城池,他率领手下五百人作战,斩杀敌军百余人,还追击到英山。贼寇大军聚集,把他围困了三天,他突围失败,被抓住了。贼寇逼他投降,他不肯,于是被杀了。

崔文荣,是海宁卫人。他家世代都是指挥佥事,参加武科考试后,被授予南安守备的职位。崇祯年间,临桂、蓝山一带的盗贼起事,逼近桂阳,桂王紧急求援。崔文荣率领部队前去围剿,歼灭了四万叛军。凭借战功,他被提升为武昌参将。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攻打汉阳,崔文荣率军渡江,斩杀六百余人。然而,汉阳城很快失守,武昌城内人心惶惶。巡抚宋一鹤已经战死,承天府新任巡抚王聚奎还没到任,武昌城平时驻扎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城防空虚。有人建议撤回江上的军队回城防守,崔文荣却说:“守城不如守江,团风、煤炭、鸭蛋这些江洲,水浅马都不能过,如果放任敌人渡江,我们却龟缩在孤城里,这不是好办法。”但是当时没人听他的。

果然,张献忠的军队从团风渡江,攻陷了武昌县。县城里没有守军,叛军从营盘出发,直奔樊口。崔文荣的军队在洪山寺设下防线阻击。随后,他收兵回城,让其他将领继续防守。张献忠的全部军队最终从鸭蛋洲渡过长江,抵达洪山,守将也退回了城里。崔文荣在武胜门抵挡敌人的猛攻,和故相贺逢圣一起坚守,敌人久攻不下。监军参政王扬基当时已经升任右佥都御史,负责巡视承天、德安两郡,但他还没接到任命,还留在武昌。看到情况危急,他和推官傅上瑞谎称有事要去汉阳,偷偷打开城门逃跑了,百姓更加人心惶惶。在此之前,楚王出资招募军队,应募的士兵大多是蕲州、黄州的溃兵和叛军间谍,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竟然打开文昌门和保安门,迎接叛军入城。崔文荣刚刚从战场上回来,城门来不及关闭,他纵马大喊,杀死了三个叛军。叛军用长矛刺他,他的胸部被刺穿,壮烈牺牲。

有个叫朱士鼎的人,是武进士出身,担任巡江都司。城池失守后他被俘,叛军很欣赏他的勇猛,想重用他。他挥舞着拳头痛骂叛军,叛军砍掉了他一只手,他便用另一只手沾满鲜血洒向叛军,叛军又砍掉了他另一只手,他仍然没有屈服。叛军撤退后,有人帮他把笔绑在胳膊上,他竟然还能写楷书。他招募旧部,像往常一样训练军队。

徐学颜,字君复,是永康人。他妈妈生病了,他对着老天爷祈祷,说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换妈妈的健康。晚上做梦,梦见神仙给他药方,第二天他记住了药的样子,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荆沥这种药,他妈妈的病就好了。他爸爸是中城兵马指挥,因为得罪了权贵,被关进了监狱。徐学颜三次上书为父亲申冤,但是官府就是不接受,他到处求那些达官贵人们帮忙,也没人肯管,眼看着父亲就要被判死刑了。

徐学颜在刑部大哭着为父亲辩解,但还是不行,急得他咬自己的胳膊,血都溅到地上,这才把父亲救了出来。他把家里的大宅子让给了弟弟,为人仗义,乐于助人,乡里乡亲都很敬重他。崇祯三年,朝廷要为太子选拔孝顺、友善、廉洁、博学多才的人,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关部门推荐了徐学颜,但最后没被采用。崇祯十二年,他通过恩贡生的身份被任命为楚王府左长史,他尽职尽责,楚王对他非常敬重。

崇祯十五年冬天,各部门的长官和武昌知府、江夏知县都去京城朝见皇帝,徐学颜负责代理江夏县的事务,他加固城防,修缮防御工事。楚王府新招募了一批士兵,就让徐学颜带兵。第二年五月最后一天,新兵哗变,城池失守了。徐学颜奋勇抵抗,左臂被砍断,仍然大骂不止,最终被叛军肢解,他全家二十多口人全部殉难。固安通判李毓英也举家自缢。武昌知县邹逢吉被害。和他一起遇难的还有武昌卫经历汪文熙、巡检戴良瑄以及一位僧官,他们都骂贼不止,被腰斩。叛军攻陷武昌后,又分兵攻打周围的县城,嘉鱼知县霍山王良鉴、蒲圻知县临川曾栻都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后来朝廷知道了这些事迹,追赠徐学颜为佥事,对李毓英等人也给予了相应的抚恤。

冯云路,字渐卿,是黄冈人。他特别好学上进,三十岁的时候,就放弃了秀才的功名,跟着贺逢圣先生学习。然后就住在武昌,写了好多书,大概几百卷吧。崇祯三年,巡按御史林鸣球推荐他,还把他的书一起上呈朝廷,可惜没被采用。后来,反贼要渡江了,云路给贺逢圣写信说:“在城里,就以宁湖来比喻止住江水;在城外,就以汉江比喻汨罗江。”宁湖,就是云路平时讲学的地方。城破了以后,他就乘着木筏到了宁湖。反贼派人来招降他,他远远地答道:“我一辈子只读过忠孝的书,从来没读过投降贼人的书!”然后就投湖自尽了。跟他一起学习的同学汪延陛也跟着死了。

他的同乡熊霝,字渭公,也搬到武昌住了。他很喜欢邵雍的《皇极经世书》,经常谈论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崇祯十六年元旦,他把自己写的《性理格言》、《图书悬象》、《大易参》等书都交给弟弟,说:“好好保存起来。”城破的前一天,他给冯云路写信,说“明天你可以在某棵树下找到我”。到了约定那天,他在树旁,反贼追上来了,他就跳进荷花池自杀了。

有个秀才叫明睿,是江夏人。城破的时候,反贼唯独没进他家门。明睿很感慨地说:“怎么会有国家都亡了,自己却苟且偷生的人呢!”他对家人说:“快跟我一起跳井,不然就赶紧逃吧!”于是,他的妻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几个丫鬟,一个接一个地跳进了井里。明睿笑着说:“我现在心里痛快多了,再也没有牵挂了。”然后,他在自家大门上写了字,就从容地跳井自尽了,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明井”。

话说当年黄冈失守,有个叫道暹的秀才,字曦侯,特别好学,又很有骨气。他住在深山里,家里堆满了书,简直是书山书海。眼看着贼兵越来越近了,道暹舍不得自己珍藏的书籍,又有很多是自己写的书,一时犹豫着没走。等贼兵到了,他儿子瑚赶紧带着母亲逃去了青峰岩,道暹带着小儿子琏,背着东西就走。路上碰到了贼兵,道暹骗他们说:“我这是卖书的。”贼兵哈哈大笑:“你就是易曦侯,还骗我们?”道暹说:“既然你们知道我是谁,那就听我一句劝,千万别杀人放火!”贼兵说:“你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还替别人说话?”道暹怒目圆睁,大声呵斥贼兵,贼兵勃然大怒,把他杀了。小儿子琏赶紧求情,结果也被贼兵杀了。没多久,大儿子瑚也被杀害了。

与此同时,黄陂有个秀才叫傅可知,也是因为怒斥贼兵而被杀害的。傅可知从小就没了父亲,他卧在父亲的棺材旁守孝三年。六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又喝着稀粥守孝三年。黄陂沦陷的时候,傅可知被抓了,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贼兵看他年纪大了,没杀他,让他去喂马。傅可知怒斥道:“我当了一辈子读书人,怎么可能给你们这些贼寇干活!”他挺直了脖子,走向刀刃,贼兵最终还是杀了他。

蔡道宪,字元白,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考中了进士,在长沙当推官。长沙盗贼很多,蔡道宪查出一些富豪勾结盗贼,就依法惩处了他们。有一次,盗贼抢劫富户,正准备分赃,赃物还没来得及收走,蔡道宪就让富户把被抢的东西拿回来,那些富户都惊讶不已,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有一些年轻的混混关起门来准备去偷东西,刚打开门,官兵已经堵在门口了,吓得他们赶紧逃跑了。吉王府的宗室子弟横行霸道,蔡道宪先把他们治罪,然后再禀告吉王。吉王召见蔡道宪,责备他,蔡道宪大声说道:“现在天下大乱,盗贼越来越多。王爷您不爱护百姓,万一哪天铤而走险,能靠着这些坏人保住富贵吗?”吉王听后醒悟了,向蔡道宪道歉,把他放走了。

五月十六,张献忠攻陷了武昌,长沙城里的人可吓坏了。湖南巡抚王扬基带着他的一千兵马,从岳州火速赶往长沙。当时的长沙知府(道宪)劝他还是回岳州驻守吧,说:“岳州和长沙就像唇齿一样相依,全力守住岳州就能保住长沙,衡州、永州也就安全了。”王扬基说:“岳州,不归我管啊。”知府说:“放弃北部地区,守住南部,好歹还是楚地的地盘。要是南北都放弃了,你管辖的地盘在哪儿?”王扬基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去岳州了。结果张献忠的军队打进蒲圻,王扬基就逃跑了。

湖广巡抚王聚奎远远地驻扎在袁州,害怕张献忠的军队,不敢上前线。长沙知府又劝他移兵岳州,王聚奎没办法,才到了岳州,可过了几天又搬去了长沙。知府说:“张献忠的军队离岳州远,可以修缮城防固守。如果他们攻打岳州,还会顾忌长沙的援兵。要是放弃岳州,长沙怎么能够独自保全呢?”王聚奎还是不听。果然,八月间张献忠的军队攻陷了岳州,直逼长沙。在此之前,巡按御史刘熙祚让知府招募士兵,招募到了五千青壮年,经过训练后都能上战场。等到张献忠军队逼近时,知府亲自率领这五千士兵,和总兵官尹先民等人一起在罗塘河设防。

王聚奎听说敌人逼近,吓得不轻,赶紧撤兵回城。知府说:“长沙城外六十里有个险要地势,可以在那里设卡防守,别让敌人越过这里。”王聚奎还是不听。

知府大人堵胤锡去京城述职还没回来,通判周二南暂时负责攸县的政务,城里能打的官兵没几个。 贼寇来攻城了,老百姓都逃跑了。 那个叫聚奎的假装要出战,结果带着手下的人偷偷跑了。 只有蔡道宪一个人留下来守城。 贼寇围着城喊:“我们早就听说蔡推官的名号了,赶紧投降吧,别自找苦吃!”蔡道宪下令士兵射死了他们。

三天后,乡亲们又组织了一次反击,结果打败了,还被贼寇攻破城门,乡亲们都投降了。 蔡道宪被抓了,贼寇想用官职诱惑他,结果蔡道宪咬着牙破口大骂。贼寇解开他的绑绳,让他坐在上座,他还是照样骂。贼寇说:“你不投降,我就杀光所有老百姓!”蔡道宪哭着说:“求你们赶紧杀了我吧,别伤害我的百姓!”贼寇见他态度坚决,没办法,就把他五马分尸了,他的心血溅到了贼寇的脸上。 跟着蔡道宪的九个壮士,林国俊他们,死活不肯离开,贼寇也劝他们投降。林国俊说:“我们大人宁死不屈,绝不会投降!”贼寇说:“你们大人不投降,你们也活不了!”林国俊说:“我们也宁死不屈,绝不会投降!”贼寇把他们都杀了。 还有四个士兵,义愤填膺地说:“我们愿意埋葬大人的尸体后,再死!”贼寇答应了他们,他们就脱下衣服裹好蔡道宪的遗体,把他埋在了南郊的醴陵坡,然后自杀了。蔡道宪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后来被追赠为太仆少卿,谥号忠烈。

周二南,字汝为,是云南人。他通过选贡成为长沙通判,尽职尽责,和蔡道宪关系很好。后来他升任岳州知府,当地百姓都挽留他,但他还是带着新官职回到了长沙,后来也死了。

县里有个举人叫冯一第,逃到了湘乡,打算去别的地方求援,结果贼寇抓了他的母亲和哥哥来威胁他。冯一第只好回去投降,贼寇要杀了他,一个老和尚在地上哭着求贼寇饶了他。贼寇就砍掉了他的双手,把他关在营里,一夜之间他就死了,他母亲和哥哥也因此获救了。贼寇攻陷东安后,举人唐德明服毒自杀了;攻陷耒阳后,秀才谢如珂抵抗战死。

张鹏翼,是四川西充人。在崇祯年间,他通过选贡生考试,被任命为衡阳知县。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的军队逼近衡州,巡抚王聚奎、李乾德以及其他监司官员都逃跑了,老百姓也都四处逃散。只有张鹏翼一个人坚守空城,结果城池很快就被攻破了。张献忠想逼迫他投降,张鹏翼捋着胡子破口大骂,张献忠气急败坏,把他绑起来扔进了江里,他的妻子也跟着跳江自尽了。

张献忠的军队攻打岳州的时候,巴陵教谕、桂阳人欧阳显宇当时代理县令,也在岳州殉难了。攻打临湘的时候,知县、福建莆田人林不息,大骂张献忠,不肯投降,结果被砍断了双手杀害。湘阴县城失守后,知县、广东大埔人杨开带着十七个家人投江自尽。当时代理醴陵县事的丞赖万耀,城破后也死了。长沙府照磨莫可及,是江苏宜兴人,当时代理宁乡县事,也在城破时殉难了。他的两个儿子莫若鼎、莫若钰哭喊着要冲进城里,结果也被杀害了。衡州城破后,属县衡山也失守了,知县四川富顺人董我前和教谕江西分宜人彭允中,都为国捐躯了。长沙府教授、浙江永明人蒋道亨当时代理武陵县事,抱着官印痛骂张献忠,最后被杀害。其他的文武官员,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长沙人史可镜,官拜给事中,因为父亲去世回家丁忧,后来却投降了张献忠,被张献忠任命为湖广巡抚。等到张献忠离开湖广进入四川后,李乾德又回到了长沙,抓住了史可镜,将他贴上榜文示众,然后用枷锁押解到南京处决。

说个事儿啊,有个叫乾德的人,跟张献忠是老乡。崇祯四年考中了进士,崇祯十六年,官做到右佥都御史,负责治理郧阳,还没去上任呢,就改派到湖南了。那时候武昌城已经被张献忠攻破了,乾德就守着岳州。张献忠打得凶,乾德一看不行,就丢下岳州城逃到长沙去了,结果岳州也丢了。 之后乾德在衡阳、永州一带东躲西藏,张献忠的军队到哪,他就逃到哪,长沙、衡阳、永州,全都被张献忠占领了。张献忠进军四川后,乾德才回到长沙。因为丢了那么多地盘,他被贬到督师王应熊的军队里去将功赎罪。后来永历帝即位,乾德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巡抚川南。乾德回到四川老家一看,家乡已经被攻破了,他爹也遇害了。于是他就劝说将领袁韬攻打佛图关,收复重庆。

袁韬和武大定在重庆待了很久,粮草都吃光了。乾德就劝说嘉定守将杨展和武大定结拜兄弟,好让杨展支援他们粮食。后来乾德又跟杨展闹翻了,就诬陷袁韬,把袁韬杀了,自己占领了嘉定。四川老百姓都觉得乾德不是个东西。这时候,刘文秀从云南杀过来,抓了袁韬,攻破了嘉定,乾德没办法了,就带着老婆孩子和弟弟(乾德的弟弟也是个御史,叫乾升德)一起投河自尽了。

再来说说刘熙祚,字仲缉,江苏武进人。他爹刘纯仁是泉州的推官。刘熙祚在崇祯年间考中了兴宁知县。当地有个坏人,用断肠草威胁百姓,勒索钱财。刘熙祚就下令,凡是赎罪的人必须用断肠草来赎罪,那些因为断肠草而死的人,就不追究责任了。这样一来,断肠草越来越少,这坏事也就慢慢停止了。刘熙祚因为政绩突出,被提升为御史。崇祯十五年冬天,他去湖南巡按。李自成攻破了荆州、襄阳等地,张献忠又攻破了蕲州、黄州,正准备渡过长江。刘熙祚第二年二月到达岳州,他给各路将领下令,让他们分守长江沿岸,并联系沅州、郧阳两地的巡抚,共同应对敌情。

这时,贼寇马守应占领了澧州,正准备攻打常德,土匪甘明扬等人也来帮忙。刘熙祚赶紧赶到常德,击杀了甘明扬。五月,刘熙祚回到长沙。

武昌和岳州接连失守,皇上赶紧命令总兵尹先民和副将何一德带着一万人马去守罗塘河,那是战略要地。可巡抚王聚奎却撤了长沙的防线,于是叛军一路畅通无阻地打过来了。王聚奎带着溃兵孔全彬、黄朝宣、张先璧等人逃到了湘潭,长沙城守不住了。惠王躲到了长沙,跟吉王商量着一起逃走,熙祚护送他们去衡州。衡州是桂王的封地,王聚奎的军队到了以后,一把火烧了抢了,桂王、吉王、惠王都赶紧上船逃难。熙祚一个人骑着马跑到永州,去想办法守城。没过多久,王聚奎又逃到了祁阳,衡州就失守了。永州的老百姓听说这个消息,都丢下家当逃跑了。三王到了永州,王聚奎随后也到了,第二天孔全彬他们也来了,把库里的金银都抢走了。熙祚就派部将护送三王去广西,自己回永州继续抵抗。叛军的骑兵追上了他,张献忠占据了桂王的宫殿,喝令熙祚下跪,熙祚不肯。叛军就群起而攻之,把他从殿上拖到端礼门,皮都磨破了。他们还让降将尹先民劝降,熙祚始终不屈,最后被杀害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追赠他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毅。

他的弟弟永祚,字叔远,从选贡生一步步升迁到兴化同知,还曾经抓获了土匪曾旺。后来又升任兴化府知府。清兵入城的时候,他服药自尽了。他的弟弟绵祚,字季延,崇祯四年考中进士,做了吉安永丰的知县。他管辖的地区靠近九莲山,那是闽粤交界的地方,山里藏着很多土匪。绵祚请求联合其他地方的军队一起剿匪。土匪很生气,带兵来攻打他。绵祚主动出击,打了三仗,三仗都赢了。土匪更加疯狂地进攻,绵祚在黄牛峒设下埋伏,大败土匪。后来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请求告假回家,不久就去世了。这三兄弟都为国捐躯了。

王聚奎丢了永州之后,等到叛军退了,偷偷地回到了武昌。后来被接替他的何腾蛟弹劾,靠着关系才免于处罚。

王孙兰,字畹仲,是无锡人,崇祯四年考中了进士。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成都知府。当时四川的一些宗室子弟欺压百姓,老百姓聚集起来,打算烧了内江的王府。孙兰去劝说他们,才平息了这场暴乱。他父亲去世后,守孝期满,重新上任,被派到绍兴,负责治理荒地。之后又升迁为广东副使,负责巡视南雄府和韶州府。连州的瑶族匪贼作乱,他立刻带兵去剿匪,打了三次胜仗,都取得了胜利。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在湖南掀起了大规模的叛乱,湖南的郴州、宜章跟韶州是接壤的。孙兰请求援兵于督府,但没得到回应,最后只带了七百人赶到,一夜之后又调回去了。等张献忠攻陷衡州,开始大肆杀戮的时候,韶州管辖的乐昌、乳源、仁化三县,百姓都逃散一空了。连州的守将先一步投降了叛军,韶州的军民听到这个消息,也丢下城池逃跑了,而叛军的伪官的檄文马上就要到了。孙兰仰天长叹说:“丢了边疆要死,城池被攻破也要死,我还不如先死了算了!”于是他就自杀了。他死后,叛军竟然没有来,朝廷很同情他的忠义,追赠了他官职和抚恤。

程良筹,字持卿,是孝感人,工部尚书程注的儿子。天启五年考中了进士。当时程注是太常少卿,他不依附魏忠贤。御史王士英弹劾程良筹是赵南星、李三才的同党,魏忠贤就假传圣旨把程良筹革职,永远不准他再做官。还没正式上任就被革职,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崇祯元年,程良筹重新被启用,先后担任文选员外郎,负责选拔官员。麻城人李长庚当了尚书,因为是同乡,很器重程良筹。正郎的职位空缺很久没补上,同僚们都很忌妒他,朝中议论也少有人赞成他。后来李长庚因为选拔人才失误被罢官,程良筹也被处罚,发配充军,很久以后才被释放回家。

十六年前,李自成攻打承天府,孝感也沦陷了。左良筹觉得白云山地势险要,就和老乡夏时亨一起在山上修筑工事,组织大家抵抗。李自成的军队派人来劝降,左良筹把他们的降书撕得粉碎。李自成的人很生气,就包围了白云山,双方僵持了四十多天,最后李自成才撤兵。那时候,汉阳和武昌也被张献忠占领了,到处都是叛军,只有白云山孤零零地被围在中间,叛军还挺头疼的。后来,官军收复了武昌,左良筹就号召附近各个寨子的人一起行动,互相配合,逐步推进。那年冬天,他就收复了孝感和云梦。十二月,他率兵攻打德安,结果打败了,只好退回白莲寨。白莲寨里的人平时和叛军关系不错,里应外合,左良筹就被抓住了。叛军劝他投降,他不肯,就被关进了密室。

第二年正月,左良玉派兵攻打德安。叛军害怕了,就押着左良筹去阻止官军,他坚决不同意。叛军见势不妙,丢下德安跑了,逼着左良筹一起走,左良筹还是不肯,最后被叛军杀害了。朝廷追赠他太常少卿的官职。“赠太常少卿”。程道寿是左良筹老家的人,曾经做过来安县令。孝感沦陷后,叛军让他当掌旅,负责管理当地事务。程道寿联合乡里的壮士,把这个掌旅给杀了。叛军又来了,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逼他写信招降左良筹。程道寿说:“我连白云山都帮不上忙,怎么可能帮你们呢?”结果也被叛军杀害了。

黄世清,字澄海,是滕县人。他爹黄中色,在吏部当员外郎。黄世清在崇祯七年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负责管理浒墅关,为人清正廉洁。后来他升任员外郎,又多次升迁,最后当上了右参议,负责守卫商州和雒州,驻扎在商州。

商州城多次遭到战乱,城外一片荒凉,老百姓都躲进了城里。可是那些过路的军队,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受的苦比土匪还厉害。黄世清下令,不许军队擅自进入城内。没过多久,关中的军队路过商州,有两个士兵敲城门,还张贴告示要强闯。陕西的巡抚和总督派兵来,特意嘱咐他们,不许违抗黄参议的命令。

李自成攻陷了荆州和襄阳,附近都人心惶惶。黄世清的一个儿子还小,他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则决定誓死保卫商州。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打败了孙传庭的军队,长驱直入关内,派了十万右营兵马从南阳攻打商州。黄世清坚守城池,有个奸细投降了敌人,到城下劝降,黄世清假装和他说话,然后开炮打死了他,把他的脑袋挂在城头上示众,说:“想两面讨好的人,就看看这个!” 士兵和百姓都拼死抵抗,炮弹打光了,就扔石头,石头也扔光了,妇女们就挖开街上的砖头继续扔。

城破后,黄世清坐在堂上,让他的仆人朱化凤离开,朱化凤坚决要和他一起死。 贼兵把黄世清抓下去,朱化凤大骂:“你们这些奴才,不得无礼!” 贼兵打了朱化凤一耳光,朱化凤骂得更凶了。他们把黄世清押到贼帅袁宗第的营帐,黄世清站得笔直,贼兵想让他下跪,朱化凤说:“我家老爷堂堂正正的朝廷官员,会向你们这些贼寇下跪吗!” 贼兵先杀了朱化凤,然后给了黄世清一份投降的文书。黄世清骂也不受,最后和全家十三口人一起被害。后来朝廷追赠他光禄卿的官职。

杨暄是高平人,崇祯十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渭南知县。那年闹大饥荒,他尽力救济百姓,老百姓总算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崇祯十六年冬天,李自成攻破了潼关,兵备佥事杨王休投降了。教授许嗣复负责守卫上南门,城破后,他拿着棍子跟敌人拼命,骂着敌人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都被抓走了,她们也都自杀了。

然后李自成的军队攻打渭南。杨暄这时已经升任兵部主事,还没来得及上任,他和训导蔡其城一起守城。结果举人王命诰打开城门迎接贼兵,杨暄被抓了,敌人要他交出官印,他不肯,一直骂到死。蔡其城也和他一起死了。

话说贼军攻破了西安城,咸阳知县赵跻昌不幸遇害。其他属县一看形势不对,都纷纷投降了。只有蒲城知县朱一统,他决定誓死抵抗,说:“我家祖上七代都是读书人,怎么能向贼人屈服呢!”有人告诉他,其他州县的优秀官员都投降了,朱一统说:“这事情难道要论资排辈吗?”他身材比较胖,就让家人把井口扩大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衙门的士兵叛变,抢了官印去迎接贼军投降。朱一统瞪大眼睛怒斥道:“我还没死呢,官印休想拿到!”到了傍晚,周围的人都逃散了,他从容地跳井自尽了。县丞姚启崇也跟着一起殉难了。朱一统是平定府人,出身乙榜。

再说一个叫朱迥滼的人,他是沈府的宗室子弟,通过宗室贡生考试做了白水县知县。他精通吏事,下属官员都不敢欺骗他。贼军偷偷潜入城内,他还拿着弓箭射杀贼兵,最终和学官魏岁史、刘进一起壮烈牺牲了。

唐时明,字尔极,是固始人,乡试考中了秀才。崇祯年间,他当上了长垣县的教谕。子路墓的祭田被当地豪强霸占了,唐时明给要了回来。后来,他从国子学正一步步升迁,最后做了凤翔府知府。

崇祯十六年十月,听说李自成攻破了潼关,唐时明赶紧准备防御。结果很快溃兵就来大肆抢掠,西边根本没有坚固的防线。李自成占领了西安后,派兵攻打凤翔,典史董尚质竟然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唐时明因此被抓了。伪相牛金星对他说:“我们主上求贤若渴,您到了西京,一定会得到重用。”唐时明怒斥道:“我可是朝廷委任的官员,怎么可能臣服于叛贼!”牛金星就让董尚质去劝降唐时明,还狠狠地责备了他。叛军把唐时明押往西安,唐时明把妻儿托付给朋友照顾,到了兴平,趁机自缢身亡。

凤翔府失守后,属下的城池纷纷叛降。陇州同知薛应玢,是江苏武进人,当时代理州事,带领士兵死守城池。城池被攻破后,他痛骂叛贼,然后自杀身亡。宝鸡知县唐梦鲲,是广东番禺的举人,先后做过仙居、天台、富川、分水四县的知县。他在富川的时候,成功安抚了瑶族人民,立下功劳。后来因为一些过失被贬为池州经历,代理贵池县事。左良玉率领军队南下,当地百姓纷纷逃进城里,守城的士兵想拒绝,唐梦鲲却下令全部接纳。后来他调任宝鸡知县,这时叛军已经过了潼关,他日夜兼程赶到任上。叛军逼近县城,他知道城池守不住了,就自尽而死。

段复兴,字仲方,是阳谷人,崇祯七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当上了右参议,负责守卫庆阳。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占领了西安,派人送来文书逼他投降。段复兴把文书撕得粉碎,然后召集大家一起守城。一个月后,贼兵攻城,把城围了好几层,用炮石攻击,城壕里堆满了死尸。 时间久了,守城压力越来越大,情况危急。

段复兴跟母亲辞别,把妻子、妾室和儿女都聚集到楼上,并在楼下堆满了柴火。然后,他又回到城墙上督战。城破了,他就回到楼上,放火烧了楼,他母亲也跟着一起自焚而死。之后,他拿着铁鞭跑到北门,打死了好几个贼兵,最后自刎而死。 老百姓把他葬在西河坪,还为他立了祠堂祭祀。

跟他一起死难的还有庆阳推官靳圣居和安化知县袁继登。靳圣居,字淑孔,是长垣人,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先后做过济源、莱阳两县的知县。他几次被贬官,又几次起复,到庆阳的时候,已经升任刑部主事,还没来得及上任就遇上了贼兵,和段复兴一起死守城池。城破后被抓,一直骂贼兵,最后骂死。袁继登是南直隶人,通过选贡入仕,到任还不到一年就碰上了乱事,他看到贼兵后,请求贼兵快点杀了他,结果被贼兵杀了。

宁州城破的时候,知州董琬也战死了。还有个宗室子弟叫朱新鍱,是贡生出身,后来被授予中部知县的职位。李自成派人拿着文书招降他,朱新鍱把文书撕碎了,叹息道:“城池小,兵力又少,只会让百姓受苦,我只有以死报国了。” 于是,他让妻子、妾室和儿女全部自缢而死,然后自己也上吊自杀了。

简仁瑞,字季麟,是荣县人。他先考中举人,后来做了安西知府的副手,又升迁为平凉知府。崇祯十六年冬天,农民军攻破了潼关,各路诸王和监司以下的官员都想着逃跑。简仁瑞去见韩王,劝他说:“长安城里驻扎着重兵,那些流言蜚语不足为信。殿下您轻易放弃祖宗三百年基业,打算去哪里?就算贼兵压境,延安、宁夏、甘肃、平凉的军队足够互相支援,也未必守不住。就算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也不辱没祖宗列代。”韩王没听他的。当天晚上,韩王的护卫兵哗变,挟持着韩王和其他的郡王、宗室成员冲破城门逃跑了,还强迫简仁瑞一起走。简仁瑞说:“我是平凉的守将,我走了,谁来守城?”那些人只好走了。简仁瑞就下令把城外的居民都撤进城里,用土石堵住城门,准备死守。

没过多久,农民军的檄文就到了。简仁瑞召集了几个被判死刑的囚犯,对他们说:“我过去曾经饶了你们的性命,你们现在也可以报答我了。”那些囚犯都回答说:“听您的吩咐。”简仁瑞就把自己的幼子托付给他们,让他们护送出去。第二天,农民军攻到城下,城里有一些士民偷偷写了投降书,想让大家签名盖章。简仁瑞大怒,痛骂他们,然后整理好衣冠,在堂上自缢身亡。平凉城失守后,周围的属城也都投降了。华亭的教谕,一个姓邹的人,想效仿曾子守卫武城的故事,想逃走。训导何相刘却阻止他说:“我们做官的,已经向朝廷效忠了,怎么能像宾客一样对待敌人呢?”于是他带领学生们一起守城,最后城破,他和教谕一起殉难了。

司五教,字敬先,是内黄县人,他学习刻苦,品行端正。崇祯年间,他通过岁贡考试,做了内丘县的训导。崇祯十一年,内丘县遭遇战乱,他协助县官抵抗敌人,立下了功劳,后来升迁为城固县知县,剿灭了山上的盗匪。崇祯十六年冬天,农民军占据了关中地区,各郡县纷纷投降,只有司五教鼓励士民死守。有人想里应外合,被他抓住斩首,脑袋还被挂在城头上示众。不久,伪帅田见秀率领大军来到城下,司五教一边战斗一边防守。农民军集中兵力猛攻了四天,城池最终失守,司五教被俘。被俘后,他大声痛骂敌人。敌人摘了他的帽子和衣带,他马上自己又戴上帽子,骂得更凶了,最后被敌人磔杀。

张凤翮,字健冲,是个地方官,天启五年考中了进士。崇祯年间当上了御史,他狠狠批评了四川巡抚王维章贪污腐败,还请求朝廷召回给事中章正宸,可惜皇上没听他的。后来他被派去云南巡视,回朝后跟皇上说:“陛下,您打算再征收一年均输税,老百姓已经没力气了!那些负责剿匪的大臣们办事拖拖拉拉,白白浪费了几百万两银子!”皇上听了他的话,下令兵部派快马催促熊文灿赶紧带兵去打仗,可这时张献忠已经叛变了。崇祯十五年,他升迁为浙江右参政,还没上任就被罢官了。后来城池被贼寇攻破,强迫他当官,他宁死不屈。

都任,字弘若,是祥符人。万历四十一年考中了进士。先在南京兵部当主事,后来升了郎中,几次升迁,最后当上了四川右参政。天启五年考核的时候,他被降职到江西当佥事,可他又几次升迁,最后当上了陕西左布政使。崇祯五年,他又被贬到山东当右参政。后来又升迁为山西按察使。他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强硬,得罪了不少人,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原则。每月初一,同僚们去给晋王朝拜,他坚持按照《会典》的规定,不去参加。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告提学佥事袁继咸,都任多次慰问袁继咸,还送他一些路费。张孙振很生气,又借着考核的机会,把都任贬官回家。后来都任又被起用,历任右布政使兼副使,负责榆林的军务。

十六年九月,巡抚崔源之被撤职了,接替他的人张凤翼还没到任。总兵官王定带着孙传庭的部队出关作战,结果大败而逃,附近的人都吓坏了。李自成趁机占领了西安,派他的将领李过带着几万精兵去攻打陕西三边,延安、绥德接连失守。王定害怕了,就谎称要去讨伐河套的寇匪,带着他的部队逃跑了,榆林城就更空虚了。

任(任寗)紧急召集军队和百姓,他激动地流着眼泪,跟大家讲大义,和督饷员外郎王家录、副将惠显等人一起商量怎么守城。城里有很多无能的将领,任寗看尤世威懂军事,就推举他当主帅,率领王世钦等几十个将领发誓要死守城池。李自成的军队派人来招降,任寗把他们杀了,以儆效尤。李自成的军队蜂拥而至,十一月十五,榆林城被围困了,一直到二十七号,城破了,任寗还在巷子里作战,但寡不敌众,最终被俘。李自成想让他投降,但他破口大骂,坚决不屈服,最后被杀了。尤世威等人也都战死了,具体情况可以看尤世威的传记。

王家录是黄冈人,乡试考中。当时他已经升任关南兵备佥事,还没上任,就和任寗一起守城。城被围困得很紧,城上的都是男人,王家录就让妇女们运水浇城,水积了几寸厚,敌人攻不上去。城破之后,王家录自杀了。

哎,当时跟张云鹗一起死的,还有户部主事张云鹗,知州彭卿、柳芳,湖广监纪赵彬,这些人都是死得硬气,不肯投降。指挥崔重观自焚而死,傅佑和他的妻子杜氏一起上吊自杀了。中军刘光祐边骂贼寇边战死。材官李耀,箭术高超,箭射完了,就自刎而死。和他一个营的李光裕,叫家人赶紧逃命,自己也自刎了;张天叙烧掉自己的家产,然后上吊自杀了。指挥黄廷政和他的弟弟千户黄廷用、百户黄廷弼,拼死杀敌,最终战死。千户贺世魁和妻子柳氏一起上吊自杀了。参将马鸣节把妻子儿女都聚集在屋里,然后一起自焚而死。

那些在榆林城里战死的,还有山海副总兵杨明、定边副总兵张发、孤山副总兵王永祚、西安参将李应孝。那些在官位上为国捐躯的,有游击傅德、潘国臣、李国奇、晏维新、陈二典、刘芳馨、文侯国,都司郭遇吉,中军杨正韡、柳永年、马应举,旗鼓文经国,守备尤勉、惠渐、贺大雷、杨以伟,指挥李文焜、文灿。还有副将常怀、李登龙,游击孙贵、尤养鲲,守备白慎衡、李宗叙,他们也是为了保卫家乡而牺牲的。那些读书人呢,陈义昌、沈浚、沈演、白拱极、白含章,都是骂着贼寇而死的;张连元、连捷、李可柱、胡一奎、李荫祥则是上吊自尽的。整个榆林城里,为国捐躯的妇女有好几千人,井里都塞满了尸体,最后,贼寇屠城了。

榆林啊,那是咱们天下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士兵精锐,将领众多,可是那地方太穷了,军饷又特别少,士兵们经常吃不饱。但是他们为了正义,为了忠义,一点都没退缩,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屈服,他们的忠义,也是天下第一的!这事儿皇上知道了,非常悲痛惋惜,准备大规模地表彰和抚恤他们,可惜国家都亡了,这事儿也没能办成。

祝万龄,是咸宁人,他老爸叫祝世乔,是个特别正直的人。他爸爸年轻的时候出去远游,结果好多年都没回来。祝万龄十五岁的时候,就独自一人出去找他爸爸,一路找了好几千里,差点累死,最后总算找到了。后来,祝万龄通过考试当上了南康通判,因为为人清廉谨慎而名声很好。

祝万龄拜乡里人冯从吾为师,在万历四十四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保定知府。到了天启六年,魏忠贤下令把全国的书院都给拆了,祝万龄心里非常生气。结果,一个叫李鲁生的魏党官员就弹劾祝万龄,说他散布谣言,说什么天灾、地震、怪异现象、妖魔鬼怪,都是因为毁了书院造成的,这不是在诬蔑上天吗?太不像话了!祝万龄因此被罢官。

崇祯初年,有人推荐他,他又重新被启用,当上了黄州知府。他把当地的学生们召集起来,重新修建了惠书院,教导他们学习正统的学问。在黄州做了三年知府后,他升迁为河南副使,到磁州去监军。辉县的北边,和山西陵川的南边,有个村子叫水峪,那里被回族匪贼占据了几十年,老百姓受尽了苦头。祝万龄和山西的监察御史王肇生一起带兵去剿匪,打了六仗,烧掉了三百多个匪贼窝点,最终平定了匪患。因为这次立功,祝万龄被提升为右参政。

后来,流寇从山西杀入河北,洗劫了新乡。祝万龄去拦截他们,匪贼逃到了陵川。没过多久,流寇又大举进攻,祝万龄因为战役失利,被革职回家。汤开远为他申冤,但没被采纳。过了很久,朝中大臣们纷纷推荐他重新出山,但还没来得及任用他,西安就失守了。祝万龄穿上丧服,急匆匆赶到关中书院,痛哭着向先圣叩拜,然后自缢身亡。

和他同乡的泾阳佥事王徵、太常寺卿耀州宋师襄、怀庆通判咸宁窦光仪、仪封知县长安徐方敬、芮城知县咸宁徐芳声,还有举人宗室朱谊巉和席增光,都在西安城破时,为了保卫国家而壮烈牺牲了。

陈瑸,福建漳浦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先是在慈溪当县令。崇祯十年,他升任袁州推官,抵挡住了楚贼的进攻,立了功。后来一路升迁,做到右参议,负责湖南地区的防务,平定了八排贼的叛乱。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长沙,包围了在澧州的参政周凤岐。陈瑸带兵去救援,结果军队战败,他自己也被俘虏了。张献忠想让他投降,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被砍断手,割掉肝脏而死。

周凤岐,浙江永康人,万历年间考中进士。他做过工部郎中,负责管理节慎库,因为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回家。崇祯初年,他又被起用,做了四川副使。当时苗族和汉族因为边界问题发生冲突,他立碑画界,解决了纠纷。后来升任右参政,负责澧州的防务。贼兵来犯,援军战败,澧州城池失守。贼首领亲自给他松绑,劝他投降,但他破口大骂,最后被杀害了。

王徵俊,字梦卜,山西阳城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韩城县令。崇祯初年,流贼来犯,他成功抵挡住了贼军的进攻。后来因为考核问题被贬到归德做个小官。巡按御史李日宣向朝廷推荐了他,给事中吕黄钟也说:“天下不可缺少这样的人才!” 于是王徵俊被调到滕县当县令。他后来官至右参政,负责宁前地区的防务,因为忧虑国事而辞官回家。崇祯十七年二月,贼军攻陷阳城,他被俘虏,但始终不屈服,被关进了监狱。当地百姓都称赞他的品德,贼军最终把他释放了。回到家后,他北向叩拜,然后自尽身亡。

当时,还有很多士大夫在家中以身殉国的,比如灵石的宋之俊、翼城的史可观、阳曲的朱慎镂。宋之俊考中进士后,官至登莱监军副使,因为得罪了巡按御史谢三宾,两人互相弹劾,结果宋之俊被罢官回家,谢三宾也被降职。等到乱世到来,宋之俊被杀害。他的妻子乔氏骂贼,撞死在台阶上;女儿等他下葬后,拔下发簪自尽。史可观是太常少卿史迁的儿子,做过中书舍人,后来升任鸿胪少卿。城池失守后,他自缢而死。朱慎镂是晋府宗室,当时代理灵丘郡王府的事务。太原城被攻陷后,他穿着官服祭拜祖庙,然后把家人赶进庙里,放火烧死,自己也投火自焚而死。

丁泰运,字孟尚,是泽州人,崇祯十三年考中了进士。一开始被任命为武陟县知县,后来调到河内县,因为清廉正直而名声远扬。崇祯十七年二月,贼将刘方亮从蒲坂渡过黄河。巡按御史苏京找了个借口说要去堵塞太行山上的道路,实际上先溜走了,和陕西巡抚李化熙一起到了宁郭驿。结果没多久军队哗变了,李化熙受伤逃跑了。士兵们抓住了苏京,给他穿上女人的衣服,让他插花游街,稍微不听话就打他,以此取乐。叛将陈永福带着贼兵来了,苏京立刻投降了。

贼兵接着就逼近怀庆府,知府以下的官员都逃跑了。只有丁泰运一个人坚守南城,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抓住了。贼兵把他带到刘方亮面前,让他下跪,但他坚决不屈服。贼兵用烧红的铁锁烫他,他还是不肯屈服,最后被杀害了。

贼兵攻陷怀庆府后,又攻陷了彰德府。安阳人尚大伦,字崇雅,是进士出身,官至刑部郎中。曾经有个国子监的学生白梦谦因为营救黄道周而被关进监狱,尚大伦主张宽大处理,但是得罪了刑部尚书,所以被罢官回家了。城池被攻破后,尚大伦以死殉国。他的儿子,榆林参将王荣,也战死了。此外,还有王橓徵,乡试考中举人后,历任官职,做到蒲州知州,因为得罪了当地豪强,就辞官回家了。后来被贼兵抓获,押送到李自成面前,他因为愤怒和仇恨,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