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时,字时举,是濠州人,为人性格豪爽,好奇心强,还有些轻率。他跟着朱元璋渡江,凭借战功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一路升到元帅。他先后攻下了安庆、南昌、庐州、泰州,后来被提升为天策卫指挥同知。当时李济占据着濠州,顾时跟着平章韩政一起把李济给降服了。

攻打张士诚的升山水寨时,顾时用小船绕到敌人的大船后面,船上的人很多都低头看着,嬉笑不止。顾时抓住敌人松懈的机会,带领几个壮士,大喊着跳上了敌船。敌军顿时大乱,其他的船只也争先恐后地冲过来。五太子来增援,结果被薛显打败,五太子等人投降了。后来,顾时跟着大将军平定了吴地,又调兵转战山东。

洪武元年,顾时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副使,兼任同知率府事。他跟着大将军平定了河南和河北,疏通河道,方便水师通行,从临清一直到通州。之后又下元都,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巡逻防守古北口等关隘。他跟着大军攻打平阳,攻克了崞州,抓获了逃将王信等四十六人。攻下兰州后,又包围了庆阳。张良臣在城下耀武扬威,结果被顾时打败,抓获了他的九名精锐将领。张良臣从此不敢再出来了,庆阳也顺利平定。徐达回京后,命令顾时率领骑兵攻打静宁州,打败了贺宗哲。西边地区全部平定。

洪武三年,顾时升任大都督同知,被封为济宁侯,年俸一千五百石,还被授予世袭爵位的凭证。洪武四年,他担任左副将军,跟随傅友德率领河南、陕西的步骑兵攻打蜀地。从兴元出发,攻克了阶州、文州,在汉州打败了蜀军,最终攻克了成都。第二年,他跟随李文忠北征,分兵进入沙漠。结果迷了路,粮食也快吃光了,还遇到了敌人,士兵们疲惫不堪,无力作战。顾时带领麾下数百人,策马冲锋,敌人被冲散,顾时还缴获了敌人的辎重和粮草,军心大振。洪武六年,他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一年后被召回,洪武八年再次出镇北平。洪武十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六岁,葬于钟山。追封滕国公,谥号襄靖,配享功臣庙。

话说这位子敬啊,本事大着呢,以少胜多那是常有的事,为人沉稳,从不主动挑衅。皇上对他那是相当看重。他当过金吾卫镇抚,十五年后继承了侯爵,后来又升了左副将军。平定龙泉山上的土匪,立下了大功。可到了二十三年,因为牵扯到胡惟庸的案子,被列为同党,最终被判死刑,爵位也被剥夺了。“子敬,金吾卫镇抚,十五年嗣侯,为左副将军。平龙泉山寇有功。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敬坐死,爵除。”

接下来咱们说说吴祯。他是江国襄烈公汤和的弟弟,本来叫吴国宝,后来皇上赐名吴祯。他和哥哥汤和一起打仗,攻克了滁州、和州,渡过长江攻下了采石,参与平定了集庆。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这些地方,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跟着常遇春从铜陵攻打池州,用船队毁掉了池州的北门,杀进了城里。后来敌人的一百多艘战船杀来,他又大败敌人,顺利攻下了池州。因为屡立战功,他从帐前都先锋一步步升到了天兴翼副元帅。后来,他带了一千人马帮助他哥哥汤和守卫江阴,多次打败吴军,还攻破了张士诚的水寨,活捉了敌人的骁将朱定。之后,他又被任命为英武卫亲军指挥使,还在浮子门大败吴军。

跟着大将军徐达,他参加了攻打湖州的战役,徐达指挥着陆军、水军一起进攻,吴祯则率领奇兵从旧馆杀出,取得了大胜。湖州攻下后,他就留在那儿驻守了。后来又参加了围攻平江的战役,攻破了葑门和胥门,被提升为佥大都督府事,负责平定平江。没多久,他又跟着征南将军汤和去讨伐方国珍。他们乘着涨潮的时候进入曹娥江,毁掉了水坝,打通了水道,出其不意地直捣方国珍的军营。方国珍逃进了大海,吴祯追到盘屿,和方国珍展开激战,从下午申时打到晚上戌时,大败方国珍,缴获了所有的战船、士兵、辎重,方国珍最终投降了。之后,他又从海上进攻福州,围攻了福州的西门、南门和水部三门,一举攻克了福州。

1368年,朱元璋当了皇帝的第一年,我就带兵攻破了延平,抓住了陈友定,福建沿海地区彻底平定。回军途中在昌国稍作休整,正好碰上海盗袭击兰秀山,我立马带兵把他们剿灭了。后来,我升职了,当上了吴王左相,还兼任了大都督府佥事。第二年,大将军平定了陕西回来,我和副将军冯胜一起驻守庆阳。第三年,我平定了沂州和答山的贼寇。皇上任命我为靖海将军,让我在海上操练军队。那年冬天,我被封为靖海侯,年俸一千五百石,还给了世袭的凭证。我和秦王、晋王的老师金朝兴、汪兴祖一起,专心辅佐两位王爷,同时辞去了大都督府的职务。

仇成去辽阳戍守,皇上让我统领几万水师,从登州给他运送军需物资。海路遥远又危险,多亏我管理得当,所以军队吃喝都不缺。我在辽东修筑城池,训练士兵,把辽东沿海没归顺的地方都收复了,高家奴等人都投降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我被贬到定辽卫当指挥使,没多久就被召回了。七年后,海上又出事了,我又被任命为总兵官,和都督佥事于显一起率领江阴四卫的水师出海抓捕倭寇。我们一直追到琉球附近的海域,抓获了他们的战船,把俘虏押送回京城。从那以后,我经常在海上巡逻,负责海军事务好几年,海上再也没有海盗了。

十一年的时候,我奉命去辽东平乱,结果生病了,被人抬着回京城。第二年,我就去世了。死后,皇上追封我为海国公,谥号襄毅,我的画像和那些功臣们一起供奉在功臣庙里。我的儿子继承了靖海侯的爵位。过了二十三年,皇上重新追查胡惟庸案,我的爵位被取消了。

薛显,是萧县人。赵均用占据徐州的时候,任命薛显当元帅,让他去守泗州。赵均用死了以后,薛显带着泗州投降了朝廷,被授予亲军指挥使的职位,跟着军队去征讨叛军。南昌平定后,朝廷命令薛显跟着大都督朱文正一起守卫南昌。陈友谅带兵来攻打南昌,薛显负责守卫章江门和新城门。陈友谅进攻非常猛烈。薛显根据敌情变化指挥作战,他还时不时地派精锐部队出击,与敌人短兵相接,结果斩杀了陈友谅的平章刘进昭,活捉了副枢密使赵祥。薛显他们坚守了三个月,才解除了敌人的围困。

武昌平定后,邓仲谦占据新淦城不肯投降,薛显带兵前去讨伐,把他斩杀了,然后顺势平定了附近其他一些没有投降的州县。因为立下大功,薛显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参政。后来,他又跟随徐达等人收复淮东地区,接着又去攻打张士诚。他和常遇春一起攻打湖州,另外派出的军队攻下了德清,还攻下了升山的水寨。张士诚派他的五太子带兵来救援,常遇春跟他们打了一仗,稍微吃了点小亏。薛显指挥水军奋勇进攻,烧掉了敌人的船只。敌军大败,五太子以及朱暹、吕珍等人带着旧部投降,朝廷一下子得到了六万兵马。常遇春对薛显说:“今天的这场战斗,将军的功劳比我大得多!”五太子等人投降后,吴地的人民非常害怕,湖州很快就被攻下了。接着,他们包围了平江,薛显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分头布防。吴地平定后,薛显被提升为行省右丞。

老朱(朱元璋)让大将军徐达去打中原。出发前,老朱跟将领们说:“薛显和傅友德这俩人,勇猛又擅长打仗,可以单独带兵打仗了。” 他们一路打下来,拿下兖州、沂州、青州、济州,还有东昌府、棣州、乐安县。然后收复河南,攻打关中和陕西。渡过黄河,拿下卫辉、彰德、广平、临清。薛显他们水陆并进,拿下德州和长芦。在河西务打败元军,又在通州打败元军,最后攻克了元朝的首都。 他们还分兵把守古北口等关隘,攻打大同,抓到了乔右丞等34个人。

接着,他们进军山西,到达保定,攻下七垛寨,追着打败了脱因贴木儿。薛显和傅友德带着三千铁骑,平定了定西。拿下太原,把扩廓吓跑了,还降服了豁鼻马。他们在石州打败了贺宗哲,攻下了白崖山、桃花山等山寨。 后来,薛显跟大将军徐达在平阳会合,接受了降将杜旺等11个人投降,然后一起进入关中。到了临洮,薛显派兵攻打马鞍山上的西番寨,缴获了大量的牲畜,还袭击了元朝的豫王,在宁夏打败了扩廓。他又跟徐达会师,攻下了平凉。

张良臣假装投降庆阳,薛显就去了。张良臣表面上很恭敬地迎接,晚上却偷袭薛显的营地,薛显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张良臣占领城池反叛,徐达就去围攻他。扩廓派韩紥儿攻打原州,想来骚扰明军。薛显驻兵灵州,挡住了他们。张良臣得不到援兵,最后被打败了。薛显又追着贺宗哲到了六盘山,把扩廓赶出了塞外,陕西全平定了。

洪武三年冬天,朝廷大封功臣。因为薛显擅自杀了几个胥吏、兽医、放火的人、一些马军和千户吴富,老朱当面数落了他的罪过。虽然封他为永城侯,但没给他世袭的凭证,把他贬到海南去。 他的俸禄分成了三份:一份用来补偿被他杀死的吴富和那些马军的家属;一份给他母亲和妻子;这样一来,功劳和过错就不会互相抵消了。薛显在海南待了一年多,皇帝想起了他,把他召了回来,给了他世袭的凭证,每年给他一千五百石的俸禄。

我跟着大将军去漠北打仗过。好几次奉命去河南巡视,在北平屯田,在山西练兵,还跟着魏国公去北方巡视,跟着宋国公去金山。二十年冬天,朝廷召我回京,结果在山海卫去世了。死后追赠永国公,谥号桓襄。我没有儿子,弟弟郭纲还小。二十三年,因为牵扯到胡惟庸案,被追究责任,爵位被取消了。

郭兴,又叫郭子兴,是濠州人。滁阳王郭子兴占据濠州,自称元帅,我就在他手下做事。太祖还在甥馆的时候,郭兴就对我特别看重。打仗的时候,我经常负责宿卫,因为屡立战功,被授予管军总管,后来又升为统军元帅。攻打常州的时候,七个月昼夜不卸甲,在城下还受到了上级的嘉奖。后来又跟着打下了宁国、江阴、宜兴、婺州、安庆、衢州。在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用巨大的战舰进攻,我们的军队多次被打退,我献计用火攻,结果陈友谅战死了。之后又跟着去攻打武昌,斩获很多,升为鹰扬卫指挥使。跟着徐达攻下庐州,又去支援安丰,大败张士诚的军队。平定了襄阳、衡州、澧州,还攻克了高邮、淮安。在湖州转战,包围平江,军队驻扎在娄门。吴地平定后,我被提升为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元年,我跟着徐达去中原,攻克了汴梁,然后镇守河南。冯胜攻下陕州后,请求增兵防守潼关。徐达说:“没有人比郭兴更合适了。”于是就把我调去守潼关。潼关是三秦的门户,当时哈麻图占据奉元,李思齐、张思道等人与他互相呼应,一直窥伺着要向东进攻。我全力以赴地防守。王左丞来攻打,被我大败。后来跟着徐达率领轻骑兵直捣奉元,大军随后跟进,最终攻克了奉元。之后调任巩昌镇守,边境从此安定了。

他当了三年秦王的武官老师,还兼任陕西行都督府佥事。那年冬天,朝廷要封赏功臣,因为他平时不太守规矩,所以只封了个巩昌侯,年俸一千五百石,还给了世袭的凭证。第四年,他参加了伐蜀的战争,攻克了汉州和成都。第六年,他跟着徐达镇守北平,和陈德一起在答刺海口打败了元军。第十一年,他在临清操练军队。第十六年,他又去北方巡视边防。之后被召回朝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死后被追封为陕国公,谥号宣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扯到胡惟庸案,他的爵位被取消了。

他妹妹当上了宁妃,弟弟被封为英武定侯。

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德成,聪明灵活,就是特别爱喝酒。他两个哥哥都因为立下大功封了侯爵,而德成只做到骁骑舍人这个小官。太祖皇帝因为宁妃的关系,想提拔他。可是德成拒绝了。皇上不高兴,德成就咚咚地磕头谢罪说:“我这个人就喜欢喝酒,又笨手笨脚的,干不了什么大事。要是给我高官厚禄,肯定要让我负责一些事情,我干不好,皇上说不定会杀了我。人活着图个痛快,只要有钱,能喝好酒就够了,其他的我都不想要。”皇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赏了他一百坛酒,还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对他更加宠爱。有一次,他在后花园参加宴会喝醉了,竟然爬着走,还脱了帽子谢罪。皇上看见德成头发乱糟糟的,笑着说:“你这醉汉,头发成这样,不是喝多了酒是什么?”德成抬起头说:“我还嫌不够乱呢,干脆都剃光了才痛快!”皇上没说话。德成酒醒后,非常害怕,就装疯卖傻,剃了光头,穿上僧衣,整天念经。皇上对宁妃说:“当初你哥哥只是开玩笑,现在却真的这么做了,真是个怪人啊!”后来,胡惟庸案牵连甚广,很多人因此被杀,德成却最终幸免于难。

陈德,字至善,是濠州人,世代务农,天生神力。他跟着朱元璋打仗,从定远开始,一直担任万夫长,屡立战功,后来还当上了帐前都先锋。他和其他的将领一起攻下了宁国、徽州、衢州、婺州等地,被提升为元帅。后来李伯升在长兴作乱,陈德前去支援,把李伯升打跑了。他又参与了南昌的救援战役,在鄱阳湖与敌人展开激战,活捉了水寨的指挥官姚平章。有一次,朱元璋的船只搁浅了,陈德奋勇作战,身上中了九箭,仍然坚守阵地,没有后退。他还参与了武昌的平定战役。在旧馆,他大败张士诚的军队,被提升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吴地平定后,他升任佥大都督府事。

后来,他跟随大将军北上中原,攻克了元朝的汴梁。在河南设立行都督府,陈德被任命为署理府事,平定了当地的盗匪。之后,他又被派往山西作战,攻破了泽州的磨盘寨,俘获了参政喻仁,接着又和大军一起攻克了平阳、太原、大同。他率军渡过黄河,攻取了奉元、凤翔,到达秦州时,元朝守将吕国公逃跑了,陈德追上将其活捉。徐达围困张良臣于庆阳,张良臣仗着其兄张思道会来救援,暗中派人来往联络,陈德把这些人都抓了起来,庆阳城于是被攻破。他又在古城大败扩廓帖木儿,降服了八万敌军。

洪武三年,陈德被封为临江侯,年俸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爵位。第二年,他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征讨蜀地,他们分兵进入绵州,攻破了龙德,大败吴友仁的军队,乘胜攻占了汉州。向大亨、戴寿等人逃往成都,陈德追击并击败了他们,他和傅友德一起围困成都。蜀地平定后,朝廷赏赐了他白金和彩币。之后,他又回到了汴梁。洪武五年,他担任左副将军,跟随冯胜征讨漠北,在别笃山击败了敌人,俘获和斩杀的敌人数以万计。他们攻克了甘肃,夺取了亦集乃路,留下军队扼守关隘后才返回。

第二年,他又统兵出征朔方,在三岔山击败敌人,俘获了敌人的副枢密使失剌罕等七十多人。那年秋天,他又在答剌海口作战,斩首六百级,俘获了敌人的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这三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洪武七年,他在北平操练军队。洪武十年,他回到凤阳。洪武十一年,他去世了。死后被追封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子镛继承了爵位。十六年的时候,他担任征南左副将军,平定了龙泉山区的匪寇。后来在汴梁练兵。十九年,他和靖海侯吴祯一起驻守会州。二十年,跟着冯胜去征讨纳哈出,快到金山的时候,和大军走散了,结果战败被俘。二十三年,因为牵连到胡惟庸案,朝廷说他在征西的时候有过错,被降职处罚,还说他跟胡惟庸有勾结。最后,他的爵位被取消了。

王志,临淮人。他跟着太祖朱元璋从濠州起兵,攻下了滁州和和州。跟着渡过长江,每次攻城总是冲在最前面,冒着枪林弹雨。后来被授予右副元帅的职位。参与了攻取常州、宁国、江阴的战役。又收复了宜兴,攻打高邮,袭击了九江,攻下了黄梅,在鄱阳湖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参与平定了武昌,又攻克了庐州,打败了张士诚的军队,追击了四十里。因为战功,他从亲军卫指挥使升迁到六安卫指挥使,镇守六安。后来跟着朱元璋去汴梁,渡过黄河,攻取了怀庆、泽州、潞州,然后留守平阳。大将军徐达西征的时候,他和徐达会师攻克了兴元。洪武三年,他升任同知都督府事,被封为六安侯,每年俸禄九百石,还被授予世袭的凭证。后来调到汉中镇守,率领军队出征察罕脑儿塞,之后又回到平阳镇守。再次跟随大将军征讨沙漠。之后参与西南用兵,都担任偏将军,虽然没有取得首功,但是他稳重谨慎,从没有打过败仗。在攻打合肥的时候,他打败了楼儿张,俘虏了吴副使,战功最为突出。后来他负责管理山西都司卫所的军务,皇帝称赞他处理得当。十六年,他督兵前往云南品甸,修缮城池,建立屯堡,设置驿站,安抚当地百姓。十九年去世。死后追封为许国公,谥号襄简。

他的儿子王威,二十二年继承了侯爵。第二年,因为犯了事被贬为安南卫指挥使。后来去世了,没有儿子。弟弟王琙继承了爵位,改封清平卫,世袭罔替。王志也因为牵连胡惟庸案,虽然死了,但还是被追究责任。

梅思祖是夏邑人,一开始是元朝义兵的元帅,后来叛变投靠了刘福通。可惜他父亲被扩廓帖木儿杀害了。没多久,他又离开了刘福通,投奔了张士诚,当上了中书左丞,负责守卫淮安。后来徐达的军队打来了,梅思祖就投降了,还把四个州城献给了明朝。张士诚气得杀了梅思祖的几个兄弟。朱元璋提拔梅思祖做了大都督府副使。

之后,他跟着大军去攻打吴王张士诚,攻克了升山、水寨,拿下湖州,围困平江,战功赫赫。吴国平定后,梅思祖升迁为浙江行省右丞。接着,他又跟随大将军北伐中原,攻克了山东,占领了汴梁和洛阳,攻破了陕州,拿下潼关。然后大军转向河北,到达卫辉。元朝平章政事龙二弃城逃往彰德,梅思祖率军追击。龙二又逃跑了,梅思祖就占领了卫辉城,并守卫在那里。北平地区虽然还没完全平定,但很多州县都被攻占了。之后他又参加了平定晋地、冀地和陕西的战争。有一次,别的将领攻克了邠州,抓获了元朝参政毛贵等三十多人。他还跟随大将军在定西打败了扩廓帖木儿。

从秦州回来后,他又攻破了略阳,进入沔州,占领了兴元。洪武三年,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汝南侯,年俸九百石,还获得了世袭的爵位。洪武四年,他参加了讨伐蜀地的战争;五年,又参加了征讨甘肃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巡视山陕和辽东的城池。洪武十四年,四川的水尽源、通塔平、散毛等地的土司造反,朝廷任命梅思祖为征南副将,率领云南军队,和江夏侯周德兴一起平定了叛乱。洪武十五年,他又和傅友德一起平定了云南,设立了贵州都司,梅思祖被任命为都指挥使。随后,他又代理云南布政司的事务,和平章潘元明一起镇守云南。梅思祖善于安抚百姓,边远地区的人民都很安宁。这一年,梅思祖去世,朝廷赐他在钟山脚下安葬。

他的儿子梅义,曾经担任辽东都指挥使。洪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扯到梅思祖与胡惟庸的案子,梅家被抄家灭族。梅思祖的堂兄弟梅殷,当过驸马都尉,他的事迹另有记载。

金朝兴,是巢县人。当时淮西地区很乱,他就聚集人马,建立营寨自保。后来俞通海等人投降了朱元璋,朝兴也率领部下前来归顺。

跟着朱元璋渡过长江,参加了很多次战斗,都立下了不少功劳。攻克常州的时候,他是先锋;收复宜兴的时候,他是左翼副元帅;平定武昌后,被提升为龙骧卫指挥同知;平定吴地后,又改任镇武卫指挥使;攻克大同后,又改任大同卫指挥使;攻取东胜州,还俘虏了元朝平章政事刘麟等十八个人。

洪武三年,根据他的功劳,被封为都督佥事,同时兼任秦王朱樉的左相。没过多久,他就辞去了都督府的职务,专心辅佐秦王。洪武四年,他跟随大军征讨蜀地。洪武七年,率领军队到达黑城,俘虏了元朝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以及省院等机构的二十五名官员。之后,他又和李文忠一起,分兵东路,攻取和林,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李文忠的传记。

朝兴为人沉稳勇敢,而且很有谋略,他所率领的偏师,常常能够取得胜利。虽然他并没有担任过大元帅,但功劳却超过了很多将领。洪武十一年,他跟随沐英西征,收复了邻七站的地盘。第二年,根据他的功劳,被封为宣德侯,年俸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五年,他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驻军临安,元朝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以及土酋杨政等人都投降了。朝兴善于安抚百姓,军民都很拥戴他。后来在会川阵亡,追封为沂国公,谥号武毅。洪武十七年,根据平定云南的功劳,改赐世袭侯爵的凭证,并增加了五百石的俸禄。

他的长子镇嗣继承了爵位。洪武二十三年,因为被牵连到胡惟庸案中,被降职为镇平坝卫指挥使。后来他又因为在征战中立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此后,他的后代世袭卫指挥使。嘉靖元年,朝廷下令在云南为傅友德、梅思祖和朝兴修建庙宇,庙额题写“报功”。

唐胜宗,是濠州人。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唐胜宗才十八岁,就投奔了他。跟着朱元璋渡过长江,立下不少功劳,升到了中翼元帅。后来跟着徐达攻打常州,又进兵包围宁国,他占据险要地势,奋力作战,打败了宁国的援军,宁国城就投降了。接着又参加了攻打婺州和池州的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在池州之战中,他更是英勇作战,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之后被提升为龙骧卫指挥佥事。

再后来,他又参加了围攻陈友谅的战役,到了安庆,陈友谅的军队坚守不出。唐胜宗故意让陆军装出疑虑的样子,然后出其不意地攻破了陈友谅的水寨。之后又参与了攻打南昌的战役,平定了江西好几个郡县。他还曾经去支援安丰,攻打庐州,参加了鄱阳湖之战,并在泾江口设伏截击敌人,这些战役中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提升为骠骑卫指挥同知。之后又参与了攻打武昌的战役,并攻占了长沙、沅陵、澧阳等地。跟着徐达攻下了江陵,又回师平定了淮东地区。他攻克了安丰城,还活捉了元朝将领忻都。之后被任命为安丰卫指挥使,负责镇守安丰。

接着,他又跟随大将军北伐中原,攻克了汴梁、归德、许州,并且留守这些地方。后来又跟随大军攻克了延安,被提升为都督府同知。洪武三年冬天,被封为延安侯,年俸一千五百石,还被授予世袭的爵位。后来因为擅自使用驿站的马匹而被夺去爵位,降职为指挥。之后他又去抓捕了代县的叛乱分子。过了很久,他的爵位才被恢复。

洪武十四年,浙江东部山区出了叶丁香等山贼作乱,朝廷命令他担任总兵官去讨伐,他抓住了叶丁香等贼首,以及三千多名喽啰。他还分兵平定了安福的贼寇,到达临安后,元朝的右丞兀卜台等人投降了他。洪武十五年,他巡视陕西,督促屯田,选拔士兵。第二年,他被派去镇守辽东,奉旨不得与高丽通商。后来高丽使者前来,他识破了他们的奸计,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嘉奖了他,把他比作魏国的名臣田豫,称赞他像田豫一样拒绝了乌桓的贿赂,是位名臣。他在辽东镇守了七年,威望很高。

之后被召回朝廷,率领军队平定了贵州的蛮族叛乱,并在黄平训练军队。洪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而被处死,爵位被取消。

陆仲亨是濠州人,投奔朱元璋后,跟着他一起攻打滁州,拿下大柳树等地的营寨。拿下和阳,打败了元军,还平定了青山一带的土匪。后来跟着朱元璋渡江,攻下太平,安定集庆,又跟着徐达攻下了好几个郡县。他被授予左翼统军元帅的职位。参与征讨陈友谅的战争,立下许多战功,升任骠骑卫指挥使。后来又跟着常遇春讨伐赣州,降服了熊天瑞,被任命为赣州卫指挥使,负责管辖岭南和岭北新归附的各个郡县。他还调兵攻克了梅州、会昌、湘乡,彻底平定了山上的各个寨子。

洪武元年,陆仲亨率领卫军和廖永忠等人一起征讨广东,攻占了多个郡县,在广州与廖永忠会合,降服了元朝的将领卢左丞。广东平定后,他被改任美东卫指挥使,之后又升任江西行省平章,接替邓愈镇守襄阳,后来又改任同知都督府事。洪武三年冬天,被封为吉安侯,年俸一千五百石,还被授予世袭的爵位。后来因为和唐胜宗一起犯了事,被降职为指挥使。之后在雁门抓捕盗寇,又恢复了爵位。

洪武十二年,陆仲亨和周德兴、黄彬等人一起跟着汤和在临清练兵。没过多久,这三个人就在军中被逮捕押解到京城,后来又被释放了。之后他被调到成都镇守,平定了巨津州叛乱的蛮族。乌撒地区的蛮族又再次叛乱,他又跟着傅友德一起将其平定。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查办胡惟庸的叛乱案,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告发说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等人暗中勾结,于是陆仲亨被捕入狱审问。案情查清后,朱元璋说:“我一直奇怪他身居高位却总是忧心忡忡。”最终,朱元璋下令处死了陆仲亨,并抄了他的家。

一开始,陆仲亨十七岁的时候,被乱兵抓走,父母兄弟都死了,他只带着一升麦子躲在草丛里。朱元璋看见了他,喊他过来,于是他就跟着朱元璋征战,最后被封为侯爵。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是我起兵时的心腹骨干啊!”最终却杀了他。

费聚,字子英,是五河人。他父亲费德兴因为勇敢善战而当上了游徼卒。费聚从小就练习武艺。朱元璋在濠州遇到他,非常欣赏他的相貌,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家堡有个民兵队伍,没归属哪个势力。郭子兴想招揽他们,但犯愁找不到合适的人去联络。朱元璋硬撑着病体主动请缨,带着几个骑兵就去了,一共就九个步兵跟着。到了宝公河,远远望见对方的营地布置得井井有条,弓弩都朝外摆着。那些步兵都吓坏了,想跑。朱元璋说:“他们骑兵要是冲过来,咱们跑得了哪里去?”于是直接冲到敌营。招降的事谈妥了,约定三天后交接。朱元璋先回去了,留下几个人等他们。结果那支队伍的领导想投靠别人,派人回来报告。朱元璋又带着三百人马过去,直接把那领头的给绑了,收编了三千兵士。

豁鼻山还有个叫秦把头的,手下八百多人,朱元璋又把他们招降了。之后就跟着去攻打灵璧,拿下泗州、滁州、和州。朝廷授予他承信校尉的官职。 江东平定后,攻下了长兴,设立了永兴翼元帅府,让徐达担任副手,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来入侵,被他们打败了。朱元璋被召回京城担任宿卫。之后又去支援安丰,平定了江西两地,攻克武昌,这些战役他都参与其中。永兴翼元帅府改名为永兴亲军指挥司,徐达仍然担任副手,官职是指挥同知。张士诚再次入侵,他们抓住了张士诚的将领宋兴祖,再次打败了他。张士诚被打击得灰心丧气,不敢再打长兴的主意了。

后来又跟着去征讨淮安、湖州、平江,战功赫赫,升迁为指挥使。汤和去讨伐方国珍,徐达率领水师从海上夹击。浙东平定后,又从海上攻打福州,攻破了延平。回军途中在昌国,剿灭了兰秀山上的海寇叶、陈两姓。到了这个时候,徐达才开始独自领兵。洪武二年,参加大军攻打西安,改任西安卫指挥使,升迁为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洪武三年被封为平凉侯,每年俸禄一千五百石,还世袭罔替。

话说当年,那些将军们在边疆屯田招兵,每年都有固定的任务指标。可有些人呢,就沉迷酒色,整天无所事事。后来因为招降工作没啥成果,就被朝廷召回,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第二年,他跟着傅友德去征讨云南,在白石江发生了一场大决战,活捉了达里麻。云南平定后,又继续攻打大理。没过多久,那些蛮族又造反了,朝廷就派副将安陆侯吴复担任总兵官。皇上给了他作战计划,让他分别攻打关索岭和阿咱等寨子,结果这些寨子都被拿下啦!蛮族的地盘这才算彻底平定下来,朝廷还设立了贵州都指挥使司,让他去负责。

过了十八年,他又被任命为总兵官,带着丁忠等将领去征讨广南,抓住了火立达,俘虏了一万多人。打完仗后,他又回到云南镇守。到了二十三年,他被朝廷召回。这时李善长案发,牵连到了他。皇帝说:“聚(指蓝玉)以前在苏州办事不称朕的心意,朕还骂过他,他这是想造反啊!”最后,蓝玉因为被牵连到李善长案,而被判处死刑,爵位也被取消了。

他的儿子蓝超,曾经参加过征讨方国珍的战役,结果战死沙场。他的另一个儿子蓝璿,因为才能出众被朝廷提拔,做了江西参政。他的孙子蓝宏,也参加过云南的征讨,立下不少功劳,最后当上了右卫指挥使。不过后来因为奏报不实,被发配到金齿戍边。

陆聚,这个人是谁,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他曾经是元朝枢密院的同知。脱脱在徐州打败了芝麻李,彭大他们就逃到了濠州。陆聚安抚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修缮城池,保卫地方,敌寇都不敢来犯。徐达在江淮地区整顿军务,陆聚就率领徐州和宿州投降了。朱元璋曾经下诏说:“徐州和宿州是我的家乡,我实在不忍心用兵。”等这两个州投降后,朱元璋非常高兴。于是任命陆聚为江南行省参政,仍然让他镇守徐州。然后派兵平定了沛县、鱼台、邳州、萧县、宿迁、睢宁等地。

扩廓帖木儿派李左丞来攻打徐州,驻扎在陵子村。陆聚派指挥使傅友德去迎战,俘虏了敌军,还抓住了李左丞。他又在宿州打败了元军,俘虏了佥院邢端等人。后来又跟着朱元璋平定了山东,攻克了汴梁。回到徐州后,被改任为山东行省参政。之后又跟着朱元璋攻克了元大都,平定了大同、保定、真定等地。他还攻克了车子山以及凤山、城山、铁山等多个山寨,负责守卫井陉古关,然后和大军在陕西会师,攻克了承天寨。陆聚的军队都是淮北精锐士兵,即使是燕赵精锐骑兵也比不上他们。

在北征的时候,沂州、邳州的山民趁机作乱,朱元璋就召回陆聚,让他去平定叛乱。洪武三年,朱元璋封陆聚为河南侯,每年俸禄九百石,还给了世袭的凭证。洪武八年,他和卫国公邓愈一起在陕西屯田,设置卫戍部队防守。洪武十二年,他和信国公汤和一起在临清操练军队。后来又去福建处理军务。之后被召回,朱元璋赐给他凤阳的府邸。洪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而被杀害,爵位也被取消了。

郑遇春,是濠州人。他和哥哥郑遇霖都因为骁勇善战而名声在外。郑遇霖和村里人结了仇,想把那人杀了,郑遇春拼死保护了他,才化解了危机。大家都怕郑遇霖,却都觉得郑遇春是个好人。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时候,郑遇霖当先锋,攻下了铁佛冈、三郤河、大柳等几个寨子,郑遇春也跟着立了不少功,最后当上了总管。

攻打芜湖的时候,郑遇霖战死了,郑遇春就接管了他的部队。当时其他将领手下的兵不过千人,郑遇春却兼管了两支队伍,而且他手下的兵特别能打仗。他打了好多胜仗,后来被封为左翼元帅。跟着朱元璋平定陈友谅的叛乱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朱元璋很欣赏他。攻下六安后,他被任命为六安卫指挥佥事。后来又跟着大将军平定了山东、河南北部,还攻下了朔州,被升为朔州卫指挥副使。

洪武三年,他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被封为荥阳侯,每年俸禄九百石,还得到了世袭的凭证。第二年,朱元璋让他驻守临濠,并在那里设立了大都督府。后来因为一些牵连被削去了爵位。没多久又恢复了爵位,继续镇守朔州。后来又跟着傅友德平定云南,带领杨文等人负责修建城池和屯堡。回京后,他负责督管金吾卫等部队,建造了一百八十艘海船,用来运输辽东的军需物资,还负责征调陕西岷州等地的官兵和马匹。洪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而被处死,爵位也被取消了。

黄彬,是江夏人。跟着欧普祥一起攻破了袁州和吉州下面的几个县,后来徐寿辉让欧普祥镇守袁州。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己称帝,黄彬就对欧普祥说:“你和陈友谅地位相当,为什么对他俯首称臣呢?陈友谅这个人骄横跋扈,根本不是江东地区的对手。咱们守好地盘,等待朝廷大军来援,一定能保住富贵荣华。”欧普祥听从了他的建议,派使者去陈友谅那儿投降。

陈友谅派他弟弟陈友仁去攻打欧普祥。黄彬和欧普祥一起打败了陈友仁的军队,还俘虏了陈友仁。陈友谅害怕了,就和欧普祥约定划定界限,互不侵犯,这才把陈友仁放了。当时,江州和楚州一带的郡县都归陈友谅所有,而袁州扼守着交通要道,潭州、岳州、赣州的军队都出不去,陈友谅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朱元璋的军队打到了袁州附近,陈友谅只好放弃江州,这都是黄彬的功劳。

朱元璋到达龙兴府后,让欧普祥继续镇守袁州,同时任命黄彬为江西行省参政。没过多久,欧普祥死了,黄彬就接管了他的军队。欧普祥以前很残暴,黄彬彻底改变了他的做法,老百姓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后来,黄彬跟随常遇春去征讨赣州。饶鼎臣占据着吉安,得到熊天瑞的支援。常遇春的军队到了,饶鼎臣逃到安福,黄彬带兵追赶他。饶鼎臣又逃到茶陵,熊天瑞这才投降。永新县的守将周安叛乱,黄彬跟随汤和一起捉拿了周安,饶鼎臣也被杀死了。

黄彬调任袁州,招降安抚各地的山寨,江西全境平定。他被提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被封为宜春侯,每年俸禄九百石,并世袭罔替。洪武四年,赣州上犹县的山贼叛乱,黄彬平定了叛乱。洪武五年,古州等地的洞蛮叛乱,朝廷任命邓愈为征南将军,分三路出兵讨伐,黄彬和营阳侯李璟从澧州出发。战事结束后,黄彬被赐予了中都的府邸。

第二年,黄彬跟随徐达镇守北平,到沂州、临清操练军队。洪武二十三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而被杀,爵位被取消。

叶升,合肥人,一开始跟着左君弼在庐州,后来自己主动投奔朝廷。他跟着军队打了好多仗,先是以右翼元帅的身份参与征讨江州的战役,然后又以指挥佥事的身份参与平定吴地的战役,接着又以府军卫指挥使的身份参与平定明州的战役。洪武三年,因为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

第二年,他跟随西征将军汤和率领水师攻取蜀地。过了两年,他被外派担任都指挥使,镇守西安,平定了庆阳的叛乱。洪武十二年,他又被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西番叛乱,他与都督王弼一起征讨,降服了乞失迦,平定了他们的部落。之后,他又平定了延安的伯颜帖木儿叛乱,活捉了洮州的番酋。因为这些功劳,他被封为靖宁侯,每年俸禄两千石,世袭指挥使的职位。他被派去镇守辽东,修建了海州、盖州、复州三座城池。他在辽东镇守六年,边防建设完善,外敌不敢入侵。他还曾向高丽索要贡品,皇帝多次下诏嘉奖他,赞扬他如同唐朝的胜宗皇帝一样。

洪武二十年,他奉命与普定侯陈桓一起统领云南的军队,在定边、姚安等地驻扎军队,开垦屯田,管理毕节卫。第二年,东川、龙海等地的蛮族叛乱,叶升作为参将跟随沐英一起平定了叛乱。之后,湖广安福所千户夏德忠勾结九溪洞的蛮族作乱,叶升与胡海等人一起讨伐,他们用计策潜伏在敌军之后,突然袭击,活捉了夏德忠。随后,他们设立了永定卫和九溪卫,叶升也因此驻扎在襄阳。后来,赣州的山贼又勾结湖广的峒蛮作乱,叶升担任副将军,与胡海等人一起平定了叛乱,俘获了上万七千人。叶升前后三次平定蛮族叛乱。之后,他又被派去甘肃和河南训练军队。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而被处死。凉国公蓝玉是他的亲戚,蓝玉案发后,叶升也因此被牵连,所以说他属于两派势力。

赞曰: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