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皇帝,名叫朱祁钰,是宣宗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他母亲是贤妃吴氏。英宗皇帝登基后,封他为郕王。

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皇帝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北上,皇太后下令郕王监国,负责处理朝政。 这期间,郕王下令把通州的粮食运进京城,同时召集两畿、山东、河南等地的军队进京保卫,并把正在外征战的宁阳侯陈懋召回。 接着,任命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鼓励大臣们直言进谏,举荐人才。皇太后下诏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同时还抚恤阵亡将士。 郕王下令抄没王振的家产,派右都御史陈镒安抚京畿地区的军民,任命都督石亨统领京营的军队。 郕王还告诫边关将领,瓦剌军队已经到达,不要轻易出战。 同时,他把南京的军械运到京城,并让商辂和彭时两位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 这个月,广东还发生了黄萧养的叛乱。

九月,郕王正式即位,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景泰元年,并下令大赦天下,免除景泰二年三分之一的田租。 接着,郕王彻底铲除了王振家族。 处州的叛乱也平息了。皇太后派指挥佥事季铎去给上皇(英宗)送去消息。 郕王祭奠了宣府和土木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并安葬了他们的遗骸。 总兵官安乡伯张安在讨伐广州叛贼时战死,指挥佥事王清也被俘杀害。 郕王任命给事中孙祥和郎中罗通为右副都御史,负责守卫紫荆关和居庸关。 他还派出了十五名御史到畿内、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军队,并派都督同知陈友率军讨伐湖广和贵州的叛乱苗族。 郕王派使者向太上皇送去奏报,苗族叛军包围了平越卫,于是郕王调集云南、四川的军队,与王骥一起前去讨伐。 最后,郕王任命杨信民为右佥都御史,负责讨伐广东的叛贼。

公元1449年10月某一天,也先带着明英宗到了大同。没几天,皇帝就下令让各地的藩王勤王,支援京城。之后,于谦被任命为督军,石亨和其他将领分别负责守卫九个城门。紧接着,也先攻破了紫荆关,守将孙祥战死,北京城立刻进入紧急戒严状态。朝廷赶紧下令,让宣府、辽东的总兵官,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巡抚,还有募来的士兵和御史,都带兵来支援。

也先的军队逼近北京城,都督高礼和毛福寿在彰义门打退了他们。之后,右通政王复和太常少卿赵荣被派去也先的营地,去朝见被俘的明英宗。朝廷还向朝鲜请求支援,调集河州的军队入京勤王。于谦、石亨等人多次在城下打败了也先的军队。最后,瓦剌军队撤退了,他们先过了紫荆关,之后朝廷才下令停止各路藩王的军队进京。瓦剌可汗脱脱不花派人来跟明朝联系。朝廷任命昌平伯杨洪为总兵官,都督孙镗、范广担任副将,负责剿灭京畿地区剩下的瓦剌残兵。

11月份,朝廷开始修缮边关的城防。毛福寿被任命为副总兵,去讨伐辰州的叛乱苗族。这年,明英宗被瓦剌人扣押了。朝廷派侍郎耿九畴安抚南畿地区的流民,并免除了他们三年的赋税。12月份,朝廷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王骥被任命为平蛮将军兼总兵官,去讨伐贵州的叛乱苗族;都督同知董兴担任左副总兵,去讨伐广东的贼寇,户部侍郎孟鉴协助他处理军务。 朝廷又尊贤妃为皇太后,立汪氏为皇后,并且下令大赦天下。石亨、杨洪、柳溥三人负责操练京营的军队。最后,朝廷在西直门外祭奠阵亡的将士。

这一年,琉球中山、占城、乌斯藏、撒马儿罕都向明朝进贡。

景泰元年,也就是1450年的春天,正月初一,丁丑日,皇帝取消了朝贺仪式。 辛巳日(正月初七),收复了昌平城,这可是个好消息! 壬午日(正月初八),皇帝去太庙祭祀祖先。丙戌日(正月十二),在南郊举行隆重的天地祭祀大典。 到了闰月,甲寅日(闰正月初三),瓦剌人又来犯了,打到了宁夏。 癸亥日(闰正月初九),皇帝下令科举考试,录取人数不设上限,这是要广纳贤才啊!庚午日(闰正月十五),大同总兵官郭登在沙窝打败了瓦剌军,接着又在栲栳山狠狠地追击了一次,把瓦剌军打得落花流水,皇帝高兴坏了,封郭登为定襄伯。 这个月,还免除了大名、真定、开封、卫辉几个地方因为灾害而欠下的税粮。

二月戊寅日(二月初五),皇帝亲自下地耕田,这可是个好榜样!癸未日(二月初十),悬赏招降那些被瓦剌人俘虏的军民,希望能把他们救回来。丙戌日(二月十三),石亨被任命为镇朔大将军,率领军队巡视大同,加强边防。都指挥同知杨能也当上了游击将军,负责巡视宣府,共同守护边疆。 壬辰日(二月十七),太监喜宁被处死了,看来犯了大事儿。

三月己酉日(三月初六),瓦剌人又来犯了,这次是打到了朔州。辛亥日(三月初八),皇帝追录了土木堡之变中牺牲的那些忠臣,为他们平反昭雪。癸丑日(三月十日),瓦剌人又分别攻打宁夏和庆阳,真是让人头疼! 乙卯日(三月十二),瓦剌人继续骚扰朔州。癸亥日(三月十八),皇帝下令免除京畿地区和夏税的欠税,减轻百姓负担。

四月初几,广东那边,都指挥李升和何贵带兵抓海贼,结果都战死了。同月,瓦剌又来打大同,咱们官军把他们打退了。 过了几天,保定伯梁珤接替王骥去贵州平叛,对付那些造反的苗族。 之后,大理寺丞李茂去南京审理囚犯,还调查了各部门和百姓的情况,看看有什么问题。 没几天,瓦剌又来犯雁门关了。 朝廷任命都督同知刘安当总兵官,在保定、真定还有涿州、易州、通州这几个地方练兵,佥都御史曹泰帮他一起管事。 接着,山东闹饥荒,朝廷赶紧赈灾。 然后,京畿地区受灾的州县也得到了救济。 瓦剌又来打大同,郭登把他们打跑了。

五月初几,山西因为灾荒,朝廷免除了他们的税粮。瓦剌抢了河曲、代州,接着就往南打来了,朝廷赶紧让刘安带着涿州、易州等地的军队去抵挡。 几天后,瓦剌又打雁门关,朝廷还加派黄花镇的兵去保护皇陵。 后来,董兴打败了广东的海贼,黄萧养被杀了。 大同受灾的军民也得到了救济。 贵州那边,侍郎侯琎和副总兵田礼大胜苗军。 瓦剌派人来求和了。

六月,瓦剌又来打大同,郭登又把他们打退了。 过了几天,也先又带着上皇跑到大同去了。 之后,左都御史陈镒和王文查太监金英家人的案子,发现是假的,就把他们放了。 瓦剌又打宣府,都督朱谦和参将纪广把他们挡住了。 山东受灾的州县也免了税粮。 朝廷派给事中李实和大理寺丞罗绮去瓦剌当使者。

公元某年,七月庚戌日,好消息传来!尚书侯琎和参将方瑛在贵州打败了苗族叛军,抓住了他们的首领,押解到京城献俘。同月庚申日,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出使瓦剌,同时下令暂停山西百姓运送粮食到大同。癸亥日,李实和罗绮回京复命。己巳日,杨善到达瓦剌,瓦剌首领也先答应放回上皇。

八月癸酉日,上皇终于从瓦剌启程回京。戊寅日,皇帝祭祀社稷,感谢上天保佑。甲申日,皇帝派侍读商辂到居庸关迎接上皇。丙戌日,上皇顺利回到京城,皇帝在东安门迎接他,上皇入住南宫。皇帝率领百官前往南宫朝见上皇。庚寅日,皇帝下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辛卯日,刑部右侍郎江渊兼任翰林学士,掌管文渊阁,参与机要事务。九月癸丑日,巡抚河南的副都御史王来被任命为总督,负责湖广和贵州的军事,继续讨伐叛乱的苗族。

冬天十月辛卯日,朝廷对囚犯进行了一次大赦。癸巳日,朝廷免除了京畿地区百姓的欠税。十一月辛亥日,礼部尚书胡濙建议百官向皇上祝贺万寿节。十二月丙申日,他又建议明年正月初一,百官要到延安门朝见上皇。不过,这两个建议都被皇帝否决了。这一年,朝鲜三次进贡马匹。

第二年春天,正月庚戌日,皇帝在南郊举行隆重的天地祭祀大典。壬子日,皇帝下令,所有应该被罢免的朝觐官员,都去边关运送粮食。二月辛未日,皇帝在孔庙举行祭祀先师孔子的典礼。辛卯日,由于出现了星象异变,皇帝下令修省,并诏令廷臣商议,采取宽松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癸巳日,皇帝下令京畿地区和山东巡抚,要选拔廉洁能干的官员,专门负责劝导百姓务农,并给百姓发放荒地,提供耕牛和种子。三月壬寅日,皇帝赐予柯潜等进士及第,并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职。

夏天四月乙酉日,梁珤、王来等人打败了平越的苗族叛军,押解俘虏回京献俘。甲午日,瓦剌军队袭击了宣府的马营,皇帝下令游击将军石彪等人巡视边防。乙未日,皇帝命令石亨挑选京营士兵进行操练,尚书石璞负责督促军务。五月乙巳日,朝廷下令修筑固原城。六月戊辰日,朔日,日食发生,但太阳并没有完全被遮蔽。己卯日,皇帝下令贵州各卫加强屯田建设。

公元某年,七月份戊申日,普定、永宁、毕节的苗族又造反了,梁珤他们留下的军队去讨伐。八月份壬申日,南京发生了地震。辛巳日,皇上照常上朝。九月乙卯日,朝廷禁止各部门官员复职。

十月己丑日,朝廷免除了山西受灾地区的赋税和粮食。十二月庚寅日,礼部左侍郎王一宁、祭酒萧镃和翰林学士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这个月,也先杀了他的主人脱脱不花。

这一年,安南、琉球中山、瓦剌、哈密都来进贡了。

第二年春天,正月丙午日,皇上在南郊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二月乙酉日,副都御史刘广衡清查了南京的监狱。戊子日,户部尚书金濂因为违抗圣旨被关进监狱,后来又放出来了。三月戊午日,毛福寿平定了湖广巴马的苗族叛乱,取得了胜利。

夏天,五月甲午日,皇上废除了皇太子朱见深,让他当了沂王,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废除了汪皇后,立太子生母杭氏为皇后。封皇子朱见清为荣王,朱见淳为许王。天下大赦。丙申日,沙湾堤坝修建完成了。辛丑日,河南受灾的流民,每户按人口发放粮食,五年内都有供应。乙巳日,朝廷分别给颜氏和孟氏家族每家赐予一人官职。六月乙亥日,朝廷下令取消各省巡抚进京议事。这个月,黄河水患严重,河水决堤冲垮了沙湾堤坝。

秋天,七月乙未日,左都御史王翱被任命为两广地区的军事总督。壬寅日,王一宁去世了。八月乙丑日,朝廷赈济了徐州和兖州的水灾。戊辰日,都御史洪英,尚书孙原贞、薛希琏等人分赴各地,考察官吏。丁丑日,朝廷赈济了关中地区受水灾的州县,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和粮食。乙酉日,朝廷赈济了南方、河南、山东的流民。九月庚寅日,江渊复职。辛卯日,因为南京地震、淮河两岸大水和黄河决堤,朝廷命令都御史王文前往巡视,安抚灾民。乙未日,朝廷赈济了关中地区、山东、山西、福建、广西、江西、辽东受灾的州县。闰月癸未日,朝廷开设了处州银矿。这个月,福建发生了盗匪起义。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文中未提及)的十月戊戌日,王文大人升任左都御史,同时兼任翰林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丙辰日,孙镗和石彪两位大人分别率领军队驻守大同,卫颍、杨能、张钦则驻守宣府,共同防备也先的入侵。

十一月己未朔日,发生了日食。戊辰日,方瑛大人平定了白石崖苗民的叛乱。甲戌日,朝廷开始安置畿内、山东、山西逃难的百姓,并恢复了他们五年的赋税徭役。这个月,朝廷还免除了山东以及淮河、徐州地区因水灾受损的税粮。十二月癸巳日,朝廷开始设立团营,由太监阮让、都督杨俊等人分别统领,接受于谦、石亨、太监刘永诚、曹吉祥等人的节制。这个月,朝廷也免除了河南和永平地区因水灾受损的秋粮。

这一年,瓦剌、琉球中山、爪哇、暹罗、安南、哈密、乌斯藏都向朝廷进贡了。

第二年春天,正月辛未日,皇帝在南郊举行了隆重的天地祭祀。二月戊子日,五开、清浪地区的苗民再次叛乱,朝廷派梁珤、王来前去平叛。庚戌日,朝廷免除了江西去年因水灾受损的秋粮。三月戊寅日,朝廷开始在建宁开设银矿场。

四月戊子日,朝廷加固了沙湾决口。同时,朝廷调拨南京的粮食赈济徐州灾民。五月丁巳日,朝廷又调拨徐州、淮安的粮食赈济饥民。己巳日,王文大人官复原职。甲戌日,徐州再次发生大水,百姓更加饥饿,朝廷又调拨漕运和盐税的粮食进行赈济。丁丑日,朝廷调拨淮安的粮食赈济凤阳。乙酉日,沙湾河再次决口。六月壬辰日,吏部尚书何文渊因为给事中林聪的弹劾而下狱,不久后被朝廷令其致仕(退休)。辛亥日,朝廷为土木堡、大同、紫荆关战役中阵亡的将士埋葬了遗骸。

七月庚辰日,朝廷下令停止一切不紧急的工程和徭役。八月己丑日,朝廷赈济河南饥民。甲午日,也先自立为可汗。

十月庚寅日,朝廷下令全国各地的镇守、巡抚官员督促百姓从事农桑生产。甲午日,徐有贞大人被任命为左佥都御史,负责治理沙湾决河。戊戌日,也先派使者前来朝廷。十一月辛未日,皇太子朱见济不幸去世。十二月乙未日,朝廷免除了山东因水灾受损的税粮。乙巳日,朝廷赏赐边关将士。

这一年,琉球中山、安南、爪哇、日本、占城、哈密、瓦剌都来进贡了,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五年春天,正月戊午这天,黄河水清澈见底,从龙门一直到芮城,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甲子日,皇帝在南郊举行隆重的天地祭祀仪式。壬申日,朝廷下令撤销福州、建宁的银场。甲戌日,平江侯陈豫和学士江渊一起,去山东和河南抚慰因为灾害受苦的百姓和军队。二月乙巳日,因为雨水不调,皇帝下诏书,要求大家认真反省,并鼓励臣子们直言进谏。三月壬子日,皇帝赐予孙贤等进士及第,并授予他们官职。辛酉日,学士江渊前往淮北赈济饥民,王文则负责抚恤南直隶受灾的百姓。甲子日,总督两广的副都御史马昂打败了泷水瑶族。庚辰日,缅甸也送来了贡品,表示友好。

四月初一,壬午日,发生了日食。辛卯日,方瑛打败了草塘苗族,朝廷封他为南和伯。五月甲子日,礼部郎中章纶和御史钟同因为请求恢复沂王为皇太子的事,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六月戊子日,朝廷大赦天下,释放了一批囚犯。

七月癸酉日,朝廷组织赈灾,帮助南直隶受灾的百姓。八月丁酉日,朝廷下令全国各地的巡抚都到京城来商议事情。九月壬戌日,朝廷免除了苏、松、常、扬、杭、嘉、湖等地二百多万石的漕粮。

十月庚辰日,副都御史刘广衡被任命为浙江、福建巡抚,主要负责平定当地的叛乱。十一月戊午日,朝廷下令停止苏、松、常、镇等地的织造采办。十二月,朝廷免除了南直隶和浙江受灾地区的赋税。

这一年,安南、琉球中山、爪哇也来进贡了。同时,也先被他的臣下阿剌杀害了。

六年正月戊午日,皇帝在南郊举行天地祭祀。二月壬午日,太监王诚和法司、刑科一起审核囚犯,大理少卿李茂等人则负责审核南京和浙江的囚犯。

四月初一,丙子日,又发生了日食。辛巳日,皇帝下令户部、兵部以及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的抚、按、三司官员,制定宽松的抚恤政策,同时停止一些不紧急的政务。五月己巳日,皇帝在南郊祈雨。六月乙亥日,宋儒朱熹的后代朱梃被授予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的职位。癸未日,黄河决堤,开封城被淹了。

七月初几,沙湾决堤终于修好了。过了几天,皇上因为南京灾害频发,下令所有大臣都要深刻反省,好好检讨一下。八月某天,南京大理寺少卿廖庄又上书请求恢复沂王为太子,结果被皇上狠狠地杖责了一顿,关进大牢里。章纶、钟同也因为这事儿被一起杖责,最后都死在了狱中。九月某天,朝廷拨出百多万石粮食,赈济苏松地区的灾民。

冬天十月某天,皇上免除了陕西受灾地区的赋税和粮食。十一月某天,南和伯方瑛被任命为平蛮将军,统领大军去湖广讨伐苗族叛乱。十二月某天,皇上又免除了南直隶受灾地区的秋粮。

这一年,琉球中山王、暹罗、哈密、满剌加都来进贡了。

第二年春天正月某天,石璞大人被派去湖广安抚军民。正月某天,皇上在南郊举行了隆重的天地祭祀大典。二月某天,皇后驾崩了。过了几天,就开始营建皇后的寿陵。三月某天,皇上免除了云南受灾地区的税粮。

夏天五月某天,因为水旱灾害频发,皇上再次下令内外官员深刻反省。五月某天,宋朝大儒周敦颐的子孙周冕被授予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的职位。六月某天,肃孝皇后下葬了。

冬天十月某天,朝廷赈济江西的饥民。十二月某天,方瑛大胜,彻底打败了湖广的苗族叛乱。同月某天,朝廷赈济畿内、山东、河南的水灾灾民。同月某天,皇上身体不适,取消了来年元旦的朝贺仪式。这年冬天,皇上免除了畿内、山东受灾地区的税粮,还免除了拖欠的赋税。

这一年,琉球中山王、撒马儿罕、乌斯藏都来进贡了。

第三年春天正月某天,皇上免除了江西受灾地区的税粮。正月某天,皇上因为身体抱恙,住在南郊的斋宫。正月某天,大臣们请求立太子,但皇上没同意。正月某天,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拥立上皇复位。二月某天,皇上被废黜,降为郕王,迁居西内。皇太后吴氏及其以下人员的称号都保留不变。二月某天,郕王在西宫去世,享年三十岁,谥号为戾王。之前营建的寿陵被毁掉,他以亲王的礼仪葬在了西山,并拨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陵墓。

成化十一年腊月某一天,皇帝下旨说:“我叔父郕王(明景帝)登基当政,平定叛乱,保卫国家,巩固皇室社稷,差不多八年时间。他临终之际,奸臣为了邀功,竟然造谣生事,请求取消他的皇帝称号。先帝(明英宗)后来知道这是冤枉的,一直后悔不已,还打算依法惩治那些奸臣,可惜英宗驾崩了,没能来得及伸张正义。我念及父子亲情,要完成先帝的遗愿,所以决定恢复他皇帝的称号,你们就商量着给他上尊号吧。” 于是,皇帝就追赠了景帝尊号。还下令有关部门修缮景帝的陵寝,祭祀规格与其他皇帝陵寝相同。

“景帝在国家危难之际,奉命监国,继而继承皇位稳定人心,他掌握权力却能做到公正无私。” 这是对景帝的评价,“他信任有才能的人,励精图治,即使强敌入侵,也能使国家安定,他的功绩真是伟大啊!” 可是,他却急于改立太子,把景帝的儿子幽禁在南内,不允许他朝见,父子情谊淡薄。最终,景帝病重在斋宫去世,小人乘机作乱,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没能留下好名声,真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