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在嘉峪关东边一千六百里的地方,以前是汉朝的伊吾卢地。明朝的时候,皇帝在那儿设立了宜禾都尉,负责屯田。到了唐朝,叫伊州。宋朝的时候,归属回纥。元朝末年,威武王纳忽里镇守哈密,后来改称肃王,肃王死后,他弟弟安克帖木儿继承了王位。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打败了畏兀儿,设立了安定等卫,逐渐逼近哈密。安克帖木儿害怕了,就想着要投降。成祖朱棣当皇帝初期,派官员去招安他,答应可以用马匹进行贸易。安克帖木儿就派使者来朝贡,献上了190匹马。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使者到了北京,朱棣很高兴,赏赐了很多东西。他还下令有关部门接收安克帖木儿送来的4740匹马,挑了十匹好马放到皇宫马厩里,其他的分给守边将士骑。
第二年六月,安克帖木儿又来朝贡,请求封王,朱棣就封他为忠顺王,还赐给他金印。之后,安克帖木儿被北边的可汗鬼力赤毒死了,哈密人说是他病死的。永乐三年二月,朱棣派官员去祭奠安克帖木儿,并立他的侄子脱脱为王,还赐给他玉带。脱脱从小就被俘虏到中国,朱棣把他从奴隶中提拔出来,让他在宫里当侍卫,想让他继承王位。但是朱棣担心哈密人不服,就派官员去问问,哈密人不敢违抗,请求让脱脱回去管理他们。于是,朱棣赏赐了脱脱的祖母和母亲很多彩绸布匹,脱脱也很快派使者来朝贡马匹,表示感谢。
永乐四年春天,甘肃总兵官宋晟上奏说,脱脱被祖母赶走了。朱棣大怒,责备哈密的头目们说:“脱脱是朝廷册封的,就算他有什么错,你们也不应该不报告朝廷就擅自把他赶走,这是对朝廷不敬!你们祖母年纪大了,糊涂了,你们这些头目也不认识朝廷吗?赶紧把脱脱接回来,好好辅佐他,让他孝顺祖母!” 就这样,脱脱又回到了哈密。脱脱的祖母和那些头目都派使者向朝廷谢罪。永乐四年三月,朝廷设立了哈密卫,任命哈密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人担任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还任命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佐脱脱。冬天,又授予十九个哈密头目都指挥等官职。
明年,宋晟上奏说,哈密那边的头目陆十等人造反了,已经被平定了,但担心还会出乱子,请求派兵驻防。皇帝就命令宋晟带兵过去,同时把安克帖木儿的妻子送去投奔鬼力赤,怕她被坏人利用,从而攻打哈密,所以还特意嘱咐宋晟要小心谨慎。后来宋晟死了,就让何福接替他的位置,皇帝还特意叮嘱何福要诚心诚意地安抚那些忠顺的人。 这期间,哈密那边的头目们请求设置一个把总来管理国家政务。皇帝对何福说:“设置把总,就等于又增加了一个国王啊!政令不统一,下面的人怎么服从呢?”于是就否决了他们的请求。从那以后,哈密每年都按时进贡,皇帝每次都赏赐很多东西,那些使臣也都升官加爵。
皇帝对脱脱特非常宠信,但是脱脱特却傲慢无礼地对待朝廷使者,沉迷酒色,昏庸无能,根本不管国家大事,他的手下买柱等人多次劝谏,他都不听。皇帝听说后很生气,八年十一月派人送去诏书严厉警告他。 还没等诏书送到,脱脱特就暴病而死了。 皇帝听说后,派人去祭奠他。 然后提拔都指挥同知哈剌哈纳为都督佥事,让他镇守哈密,还赏赐了他诏书、白银、丝绸布匹。 并且封脱脱特的弟弟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赐给他印信、诰命和玉带,世代守护哈密。十年的时候,哈密进贡马匹来谢恩,从此以后,他们进贡都很勤快,就连王的祖母也多次进贡。
十七年,因为朝廷使者经常往来于西域,忠义王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皇帝就派宦官送去丝绸布匹犒劳他们,还赏赐忠义王的母亲和妻子金银首饰、冠服和丝绸布匹,以及他的部下头目们。 哈密使臣和当地的回回人进贡了三千五百多匹马和貂皮等物品,皇帝下令赏赐他们三万二千锭银子、一百匹丝绸和一千匹布匹。二十一年,哈密又进贡了三百三十峰骆驼和一千匹马。
仁宗皇帝登基后,也下诏书安抚哈密国。洪熙元年,哈密再次进贡,祝贺仁宗皇帝即位。仁宗皇帝去世后,宣宗皇帝继位,哈密王兔力帖木儿也去世了,哈密派使者来报丧。
明宣德元年,皇帝派官员去给瓦剌送祭品,同时册封故王脱脱的儿子卜答失里为新的忠顺王。 皇上还下令大赦天下,瓦剌国内也跟着大赦,算是庆祝新皇帝登基。 瓦剌那边也赶紧送来马匹表示谢恩。
第二年,卜答失里的弟弟北斗奴带着驼马和各种礼物来朝见皇上。皇上任命北斗奴为都督佥事,还顺便派了太监去跟忠顺王传达圣旨,同时让故忠义王的弟弟脱欢帖木儿进京。
宣德三年,因为卜答失里年纪太小,皇上就让脱欢帖木儿继承了忠义王爵位,帮着一起管理国家事务。 从那以后,忠顺王和忠义王就一起进贡,一年有时候来个三、四次,还经常请求赐婚和赏赐礼品,皇上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正统二年,脱欢帖木儿死了,皇上封他的儿子脱脱塔木儿为新的忠义王,结果没过多久,这个脱脱塔木儿也死了。 没过多久,忠顺王卜答失里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倒瓦答失里被封为新的忠顺王。
正统五年,瓦剌一年之内来了三次进贡,朝廷觉得太频繁了,于是就规定以后每年只准进贡一次。
一开始,朱棣封他为忠顺王的时候,觉得哈密地处西域要道,想让他负责迎接和保护朝廷使臣,统领西域各部族,成为西边边境的屏障。可是,这个忠顺王能力不行,而且他管辖的地方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回回人,有畏兀儿人,还有哈剌灰人,各个部落的头领互相不服管,忠顺王根本没办法控制他们。大家各怀心思,国家也一天天衰弱下去。
等到倒瓦答失里当了王,都督皮剌纳暗中和瓦剌的猛可卜花等人密谋杀害忠顺王,但没成功。他父亲在世的时候,沙州就有一百多户人家叛乱逃跑了,朝廷多次下令让他把他们抓回来,可他只送回了一半。他派去进贡的使臣还经常羞辱驿站的官吏和士兵,大声呵斥翻译官。有一次,四方进贡使臣的大宴会上,他派去的使臣还出言不逊,大肆辱骂。皇上没治他的罪,只让他下次仔细挑选使臣,结果他更加肆无忌惮了。哈密北面是瓦剌,西面是吐鲁番,东面是沙州、罕东、赤斤等卫所,都和他结下了仇怨,所以周边国家经常来侵犯。罕东的军队打到城外,抢走了很多人和牲畜;沙州、赤斤也先后入侵,都抢到了不少东西。瓦剌首领也先,是忠顺王母亲弩温答失里的弟弟,他也派兵包围了哈密城,杀害了部落头领,俘虏了大量男女,抢走了无数牛马骆驼,还把忠顺王的母亲和妻子带回了瓦剌,逼迫忠顺王去见他。忠顺王害怕,不敢去,多次派使者向朝廷求救。朝廷下令各部族修好,但都没用,最后只有忠顺王的母亲和妻子被放了回来。
过了十年,也先又抓走了忠顺王的母亲、妻子和弟弟,连撒马儿罕进贡的使臣一百多人也被抓走了,他还多次催促忠顺王去见他。忠顺王表面上听从朝廷的命令,实际上心里非常害怕也先。十三年夏天,他亲自去了瓦剌,住了几个月才回来。他还派人骗皇上说,自己遵照朝廷的命令,不敢去瓦剌。皇上还为此下令嘉奖了他。后来,皇上知道了他的谎话,严厉地斥责了他,可是忠顺王还是没有办法振作起来。正赶上也先东征,没再回到老家,所以哈密才稍微安定了一段时间。
景泰三年,哈密派人来朝廷,说要进贡,顺便请求朝廷授予官职。以前,外国使臣来北京,朝廷都会赏赐官职。当时于谦掌管朝廷枢密院,他认为哈密一直受着朝廷的恩惠,才敢和瓦剌来往。现在虽然归顺了,但心里还藏着诡计。如果给他们官职,赏赐没有名义。于是于谦就阻止了这件事。整个景泰年间,哈密使臣都没有得到任何官职。
天顺元年,哈密王倒瓦答失里死了,他的弟弟卜列革派人来报丧,朝廷就封他为忠顺王。当时都指挥马云奉命出使西域,听说北方强盗癿加思兰在路上堵截,不敢前进了。等到哈密王报告说道路已经打通了,马云才出发,到了哈密。结果发现强盗的军队根本没撤,还计划劫掠朝廷使臣。皇帝怀疑哈密王和强盗勾结,派人严厉责备了他。
四年,哈密王卜列革死了,没有儿子,他的母亲弩温答失里掌管国事。早些时候,也先被杀,他的弟弟伯都王和侄子兀忽纳逃到哈密。王母上书请求朝廷恩赐,朝廷就授予伯都王都督佥事的官职,兀忽纳指挥佥事的官职。卜列革死后,他的亲属没有人可以继承王位,朝廷就让哈密人自己商议谁来继承王位。哈密的头目阿只等人说脱欢帖木儿的外孙把塔木儿官居都督同知,可以继承王位。王母说臣子不能继承君主之位,而安定王阿儿察和忠顺王是同宗,于是请求让阿儿察继承王位。七年冬天,这件事上奏朝廷,礼部官员说:“癿加思兰看到哈密群龙无首,想趁机占领哈密,形势非常危急,请求批准哈密王母的请求。”皇帝就命令都指挥贺玉前去支援。贺玉到了西宁就停滞不前,哈密使臣苦儿鲁海牙请求先走一步,贺玉也不允许。皇帝把贺玉抓起来关进监狱,重新任命都指挥李珍,并且命令安定王和罕东的使臣一起前往哈密。阿儿察因为哈密局势艰难,极力推辞不去,李珍只好返回。
哈密本来就衰弱,再加上一个女人当国王,百姓更加离散。癿加思兰乘机攻破了哈密城,大肆杀戮,王母带着亲属和部落逃到苦峪,仍然多次派人向朝廷进贡,并且报告了哈密被攻破的困境。朝廷无力救援,只命令哈密人赶紧商议谁来继承王位。哈密因为被攻破,国力衰弱,前来朝贡的人却越来越多。
成化元年,礼部官员姚夔他们说:“哈密进贡马匹两百匹,派来的人却有两百六十个。用咱们国家有限的钱财,去供养那些对我们没啥益处的外国人,这办法不行啊!”皇上就让大臣们讨论这事儿,最后决定每年只进贡一次,人不能超过两百个,就这么定了。
第二年,兵部说王母(哈密王后)在苦峪躲了很久了,现在土匪都撤了,应该让她回老家了,皇上就同意了。结果贡使又来说,他们那地方又冷又饿,有两百多男男女女跟着来了,想讨点吃的,回不去家了。皇上就让人给了他们每人六斗米,两匹布,打发他们走了。
一开始,哈密人想立把塔木儿当国王,但是王母不愿意,所以八年都没国王。到了这个时候,哈密各部落的头头们一起上书请求,语气特别悲切。皇上就提拔把塔木儿当了右都督,让他暂时代理国王的事务,还给了他官印。五年后,王母说自己年纪大了,生病了,请求皇上赐药,皇上立刻就赏赐了她。紧接着,瓦剌和吐鲁番派了三百多人来进贡,边疆的官员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上。大臣们讨论说,进贡是有规定的时间的,现在前一批使者还没回去,后一批又来了,而且瓦剌是强盗,现在居然和哈密一起进贡;要么是哈密利用瓦剌的势力来谋取好处,要么是瓦剌假借哈密的名义来窥探边境。皇上就拒绝了他们的贡品,让边疆官员款待他们一下,然后送他们回去。贡使坚持不肯接受赏赐,一定要亲自到京城来,皇上就命令他们留下十分之一的人去北京。
八年的时候,塔木的儿子罕慎,因为父亲去世了,请求继承父亲的职位。皇帝同意了,但是并没有让他管理国家大事,所以哈密国里边的政令完全没办法发布。土鲁番的速檀阿力,就趁着这个机会,攻破了哈密城,抓走了国王的母亲,抢走了金印,还把忠顺王的孙女霸占为妾,然后就占据了哈密。
九年四月,这件事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就命令边境的官员加强戒备,并且下令让罕东、赤斤等卫所互相协作,共同抵抗敌人。接着,皇帝又派都督同知李文和右通政刘文去甘肃那边进行军事部署。他们到了肃州之后,又派锦衣卫千户马俊拿着皇帝的命令去劝说阿力。当时阿力把自己的妹夫牙兰留在了哈密看守,他自己带着国王的母亲和金印已经回到了土鲁番。马俊到了哈密之后,向牙兰宣读了朝廷的命令,结果牙兰态度傲慢无礼,还扣押了马俊一个多月。
有一天,牙兰突然跑来告诉马俊说,三万大军马上就要从东边过来了。阿力就设宴款待马俊等人,还把国王的母亲抬出来给他们看。国王的母亲害怕得不敢说话,晚上偷偷派人来报信说:“请您替我向皇上禀报,赶紧派兵来救哈密!”李文他们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朝廷,于是就下令让都督罕慎以及赤斤、罕东、乜克力等部族集合军队,一起讨伐阿力。
十年冬天,军队到达了卜隆吉儿川,探子回报说阿力正在集结军队抵抗,并且还联合其他部落,计划袭击罕东、赤斤两个卫所。李文他们不敢贸然进攻,就命令这两个卫所回防本土,罕慎以及乜克力、畏兀儿的人马退到了苦峪,李文他们也撤回了肃州。皇帝于是就让罕慎暂时代理国王的职务,并且根据他的请求,给了他一些粮食布匹,还赏赐给他一些谷种。李文他们最终无功而返。
土鲁番老霸占着哈密,朝廷命令边疆官员在苦峪修建城池,把哈密卫迁了过去。十八年春天,罕慎联合罕东、赤斤两个卫,一共凑了一千三百兵,加上他自己手下的兵,总共一万人,半夜偷袭哈密城,把城给打下来了!牙兰逃跑了。罕慎乘胜追击,一口气收复了八座城,然后就回去了,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巡抚王朝远把这事儿报告了朝廷,皇帝高兴坏了,下旨嘉奖,还特别奖励了罕东、赤斤二卫。王朝远建议封罕慎为王,还说土鲁番现在也开始想改过自新了,跟罕慎议和,应该趁这个机会安抚他们,把王室的公主和金印都拿回来,让她和王太后一起管理国家。哈密的老百姓也请求朝廷封罕慎为王。但是朝廷没同意,只给他升了左都督的官,赏赐白银一百两,彩缎十匹,还特别下旨表彰他的功劳,跟着他一起打仗的士兵也都各有赏赐。
弘治元年,朝廷答应了哈密百姓的请求,封罕慎为忠顺王。这时候,土鲁番的阿力已经死了,他儿子阿黑麻继承了速檀的位子,假装跟罕慎结婚,结果把罕慎给害死了!然后又让牙兰继续占着哈密的地盘。哈密都指挥使阿木郎逃到朝廷来求救,大臣们建议朝廷警告土鲁番的使臣,让他们把侵占的土地还回来,并且命令赤斤、罕东两卫一起想办法把哈密收复回来。第二年,哈密旧部绰卜都他们带着人马攻打牙兰,杀了牙兰的弟弟,还把牙兰手下的叛徒盼卜等人和他们的牲畜都抢了回来。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又升了他们的官,加了他们的赏赐。之前,罕慎还派人来进贡过,贡还没送回去,他就遇害了。他弟弟奄克孛剌带着人马逃到了边境,朝廷就命令把本来要赏赐给罕慎的东西,都赏赐给了他弟弟。阿黑麻离开哈密的时候,只留下六十个人帮着牙兰。阿木郎看他们人少势弱,就请求边疆官员调集赤斤、罕东的兵马,半夜偷袭,打下了哈密城,牙兰又逃跑了,这次斩获很多。朝廷又下旨嘉奖赏赐了他们。
话说那个阿黑麻,当时可真是嚣张得很,觉得自己地处偏远,离中国老远,就老是跟朝廷对着干,根本不听皇帝的命令。后来哈密被咱们打下来了,他们的使臣就经常来进贡,朝廷还对他们挺好的,结果阿黑麻就更瞧不起咱们了。
皇上心里不高兴了,就减少对他们的赏赐,有时候还扣留他们的使臣,把他们的贡品退回去,还下令严厉批评他们,让他们悔过自新。与此同时,皇上还找到了惠顺王的族孙陕巴,打算扶持他当哈密王。阿黑麻这才开始害怕了,过了三年,他派使臣来叩关求饶,说愿意把哈密和金印都还回来,并且释放被扣留的使臣。皇上收下了他们的贡品,但是之前扣留的使臣还是没放。
第二年,阿黑麻果然把哈密城和金印送了回来。这时马文升建议皇上把之前扣留的使臣放回去。马文升还说:“这些番人啊,很看重血统,而且他们一向臣服于蒙古,哈密地区本来就有回回、畏兀儿、哈剌灰这三种民族,北山那边还有小列秃、乜克力这些部落互相攻打,必须得有蒙古的后裔来镇压才行。现在这个安定王族人陕巴,是以前忠义王脱脱的近亲后代,最合适当哈密王了。”皇上觉得马文升说得有道理,其他的番邦也一起奏请立陕巴为王。
五年春天,皇上正式册封陕巴为忠顺王,赐给他印信、官服和守城的武器装备,还提拔阿木郎为都督佥事,让他和都督同知奄克孛剌一起辅佐陕巴。
好家伙,后来那些番邦小国,想要从陕西和巴里(指陕西和巴州)弄点赏赐,结果啥也没捞着,一个个都开始怨声载道。这阿木郎又带人去土鲁番抢牛马,这下可把阿黑麻给惹毛了。六年春天,阿黑麻偷偷摸摸地带兵夜袭哈密,杀了一百多哈密人,剩下的要么跑了,要么投降了,差不多各一半。陕巴和阿木郎死守着大土剌。这大土剌啊,说白了就是个大土台子。他们被围困了三天,愣是没攻下来。阿木郎急得火烧眉毛,赶紧调集乜克力和瓦剌两部兵来救援,结果全军覆没。最后,陕巴被抓了,阿木郎更是被五马分尸。牙兰接着守着地盘,还给边关的官员写信,告阿木郎的状。
那时候,土鲁番之前派来的使臣一个也没回来。边关的官员觉得牙兰的信太不客气,还自称可汗,简直是目无王法!于是就请求朝廷先派兵剿灭牙兰,然后直接杀到土鲁番,砍下阿黑麻的脑袋,再把陕巴救回来。要是这事办不成,就下圣旨狠狠地责罚他们,先把陕巴要回来再说,再考虑怎么处罚他们。朝廷讨论之后,决定采纳后一种方案,命令边关的官员扣押住土鲁番的使臣,只放几个回去,让他们带圣旨去,好好说说利害关系。皇帝同意了这个方案,还派了朝廷里德高望重的大臣去甘肃,负责处理这件事。
一开始,哈密出了事,丘浚就对马文升说:“西边边疆的事很重要,需要你去一趟。” 马文升说:“国家有难,臣子理应不推辞。但是那些番人只贪图利益,又不擅长骑射,自古以来西域也没能成为中国的威胁,慢慢地就能平定。” 丘浚又劝说他,马文升这才答应前往。
朝臣们都说北方的敌人很强大,咱们的军队还不能远征,于是推荐了兵部右侍郎张海和都督同知缑谦两个人。皇帝下令委任他们两人,但这两个人都是庸才,只派了土鲁番人回去告诉他们的首领,让他把侵占的土地还回来,然后在甘州等着他们。
第二年,阿黑麻派使者来叩关求贡,假装说愿意归还陕巴和哈密,请求朝廷也放回他们的使者。张海他们把这事报告了朝廷,请求再次下诏书宣示朝廷的旨意。朝廷讨论说,之前已经下过诏书了,现在如果再下,有损国格,应该让张海他们自己派人去劝说。如果对方不听,那就继续扣留之前的使者,并且把新来的使者全部赶出关外,永远不准他们进贡,同时命令守城的官员联合罕东、赤斤等部族军队,直接攻打哈密,杀死牙兰。如果找不到机会,那就封锁嘉峪关,不让他们进来。陕巴虽然被封为王,但他回不回来,对中国也没什么影响,应该另选贤能的人代替他。
皇帝觉得既然陕巴回不回来对中国都没什么影响,那哈密城池都被攻破了,如果对方把陕巴送回来,那该怎么处理呢?朝臣们又说,陕巴是安定王千奔的侄子,是忠顺王的孙子,之前封他为王,是想让他镇守一方。现在他被俘虏了,可见他很软弱,就算送回来,也难以再让他当王了。应该取消他的王爵,让他住在甘州,赏赐安定王,告诉他不再立陕巴为王的原因。然后让都督奄克孛剌负责哈密的事务,让他和回回都督写亦虎仙、哈剌灰都督拜迭力迷失等人一起管理三种番人,来辅助他。还要修缮苦峪的城墙,凡是散落在甘肃、凉州的番人,都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地方,给他们提供牛马和粮食。如果陕巴还没回来,就不用强求,我不着急要陕巴,他迟早会回来的。
皇帝都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下令通知张海他们。张海他们看到诏书要放弃陕巴,非常高兴,立刻把贡使赶走,关闭嘉峪关,修缮苦峪城,让流亡的番人回到自己的地方,然后上奏章请求回朝。八年正月他们到达京城,言官们一起上奏弹劾他们经略无功,结果被贬官降职,而哈密最终也没有归还。
文升这哥们儿,一心想把哈密给重新振兴起来,就让许进去甘肃当巡抚,负责这事儿。许进带着大将刘宁他们,偷偷摸摸地晚上袭击了牙兰,牙兰跑了,他们就砍了牙兰剩下的士兵,把剩下的俘虏招降了,然后就回来了。从明朝初期开始,官兵就没去过哈密,那些番人这才知道怕,阿黑麻也想着要回陕巴去了。可是哈密城破了好几次,好多老百姓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每天都提心吊胆怕被敌人袭击。要是阿黑麻真的再来打,就死守着,直到他撤兵。那些人觉得日子太难过了,守不住了,就把房子都烧了,跑到肃州去求救。边关的官员把这事儿上报朝廷,皇上就下令赏赐他们牛马、粮食种子,还把三种番人和住在哈密的赤斤人,都安排到苦峪、瓜州、沙州那些地方,让他们自己耕种放牧,好让哈密慢慢恢复元气。
那时候哈密没国王,奄克孛剌当老大。过了十年,他派写亦虎仙他们来进贡,朝廷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作为报酬。可这些使臣在朝廷待的时间太长了,还到处惹是生非,嚣张得很。礼部官员徐琼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他们的罪行,最后把他们赶走了。那时候,因为朝廷关闭边境,不让他们进贡,好多番人都怨恨阿黑麻,阿黑麻也后悔了,就把陕巴和哈密的人送了回来,请求恢复以前的进贡制度。朝廷讨论说,没有他们的文字,不能轻易答应,必须让他们写个正式的请求才能同意。之前说要废除陕巴,现在就让他们暂时住在甘州,等所有头目都归心了,再修好哈密的城墙,让他们恢复以前的生活。皇上都同意了。冬天,朝廷任命王越为三边总制,还让他负责哈密的事务。
第十一年的秋天,王越说哈密不能放弃,陕巴也不能废除,应该恢复以前的制度,先让他们回到哈密,再给钱让他们修城墙、盖房子,还要赏赐三种番人和赤斤、罕东、小列秃、乜克力这些部落,奖励他们之前的功劳,也让他们以后继续努力。皇上也同意了。从那以后,哈密就安定了,吐鲁番也老老实实地进贡了。
奄克孛剌是罕慎的弟弟,他和陕巴关系很不好,老是闹矛盾。当时管事的人很头疼这事儿,就让陕巴娶了罕慎的女儿,想让他们和好。可陕巴这个人特别爱喝酒,还喜欢抢东西,弄得大家都不喜欢他,手下的人,比如阿孛剌等等,都对他很怨恨。
十七年春天,阿孛剌偷偷地联系了阿黑麻,想让他把陕巴的幼子真帖木儿接到哈密来。陕巴害怕了,带着全家逃到了苦峪。奄克孛剌和写亦虎仙当时在肃州,边境的官员觉得这两个人在当地蛮族中很有威望,就让他们回去帮助陕巴,还派了个百户董杰一起过去。这董杰是个胆子大的家伙。到了哈密后,阿孛剌和他的同伙五个人密谋着晚上带兵来劫持陕巴。董杰知道了这事儿,就和奄克孛剌他们商量,故意把阿孛剌他们叫来商量事情,然后当场把他们杀了,其他人一看这情况,也不敢造反了。于是,他们让陕巴回到哈密,真帖木儿回到吐鲁番。真帖木儿当时才十三岁,他母亲就是罕慎的女儿,听说父亲死了,哥哥满速儿继承了速檀的位置,兄弟之间还互相残杀,他害怕不敢回去,就想去投靠奄克孛剌,说:“他是我的外祖父。”边境的官员担心他和陕巴之间有矛盾,就把他安置在甘州。
十八年冬天,陕巴死了,他的儿子拜牙就自称速檀,朝廷封他为忠顺王。
正德三年,写亦虎仙来进贡,他没和通事一起走,自己带着边境官员的文书直接进宫了。大通事王永很生气,上奏朝廷要求查办写亦虎仙。写亦虎仙也上奏说王永索要贿赂。王永在豹房当差,仗着皇帝宠信,非常嚣张跋扈。皇帝下令不追究写亦虎仙的责任,还分别警告了他们两人。从那以后,写亦虎仙就更加轻视朝廷,暗地里起了异心。
一开始,拜牙即继任哈密王位后,跟满速儿(土鲁番汗)关系还算不错,还派使者去请求真帖木儿(明朝官员)帮忙。边疆的官员们都说跟满速儿搞好关系挺方便的。但是朝廷的大臣们觉得土鲁番长期作恶,现在看到我们扶持哈密,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所以才卑躬屈膝地请求进贡,说是为了把弟弟送回来。朝廷决定留下他的弟弟,这正符合古代“质子”的策略,不能轻易放他回去。皇帝同意了这个建议。过了六年,才派写亦虎仙和都督满哈剌三把土鲁番的弟弟送回西边。到了哈密,哈密王奄克孛剌想把他们拦住,但写亦虎仙和满哈剌三坚决不同意,一路护送到了土鲁番。
满速儿借此机会了解了土鲁番的国情,还趁机诱使拜牙即叛变。拜牙即本来就昏庸愚昧,为人又淫乱暴虐,心里一直害怕属下造反,再加上满速儿花言巧语地诱惑他,拜牙即就想和奄克孛剌一起投奔土鲁番,但奄克孛剌不同意,于是拜牙即逃到了肃州。八年秋天,拜牙即放弃哈密城,叛逃到土鲁番去了。满速儿派火者他只丁占据了哈密,又派火者马黑木到甘肃告诉朝廷说拜牙即守不住哈密了,满速儿要派兵代替他防守,请求朝廷给予赏赐。
九年四月,这件事传到了朝廷,朝廷就派都御史彭泽去处理这件事。彭泽还没到,土鲁番就派兵抢掠了苦峪和沙州,扬言只要给土鲁番万两黄金,就归还哈密城和印信。彭泽到了甘州,认为土鲁番人贪财,可以用这个弱点来对付他们。他就派通事马骥去通知土鲁番,要求他们归还侵占的土地和哈密王,并承诺给予重赏。满速儿假装答应了,彭泽就给了他两千两银子和一套金银酒器。十一年五月,彭泽上奏章说:“我派通事去宣扬朝廷的威严,许以重赏,土鲁番首领后悔了,愿意归顺,已经把金印和哈密城交还了。满哈剌三、写亦虎仙两人已经把火者他只丁召回,并收回了被夺走的赤斤卫印信。只有忠顺王(拜牙即)还在土鲁番,没有回来。请朝廷表彰有功人员,让我退休回家吧。”皇帝就下令让他回朝。可是忠顺王始终没有回来,火者他只丁也不肯退兵,又要求重赏,这才把哈密城归还。
明年五月,甘肃巡抚李昆给朝廷上奏说:“我收到了满速儿的信,他说如果让他复位是不可能的,只能回到老家,这样会失去民心,所以请求另立安定王千奔的后裔为王。这个建议很好。如果一定要让他复国,请求朝廷下令让满速儿的兄弟把他送回来,并且重重赏赐丝绸布匹,希望他能顺从朝廷。” 大家讨论后决定:“在西北边境用兵已经三年多了,忠顺王却一直没有回来,应该停止给他进贡,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这样会损害朝廷的威信。但是,既然城池的印玺还在他手里,国体也还在,应该下令责备满速儿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同时,适量赏赐他的兄弟,让他们赶紧把忠顺王送回来。如果不听,就关闭边境,停止进贡,严加戒备。” 最后采纳了这个方案。
一开始,写亦虎仙和满速儿关系很好,所以写亦虎仙第一个响应了满速儿的谋反计划。后来两人有了矛盾,满速儿想杀写亦虎仙,写亦虎仙非常害怕,就求他只丁帮忙,答应给他一千五百匹布匹作为酬劳,约定到达肃州后给他,并且还诱导他只丁一起入侵,说肃州很容易攻打下来。满速儿很高兴,就让他女婿马黑木和写亦虎仙一起前来进贡,探探虚实,同时也是为了索要贿赂。边境官员发现和写亦虎仙一起来的是火者撒者儿,也就是他只丁的弟弟,担心他们会发生变故,就把他们和写亦虎仙的同伙虎都写亦一起关押在甘州,同时催促写亦虎仙出关,但写亦虎仙不愿意走。他只丁听说他弟弟被抓了,很生气,又夺回了哈密城,请求满速儿搬到那里居住,又分兵控制了沙州,率领大军入侵,到达兔儿坝。游击芮宁、参将蒋存礼、都指挥黄荣、王琮都率领军队前去抵抗。芮宁最先到达沙子坝,遇到了敌人。敌人集中兵力包围芮宁,同时分兵追击其他将领,芮宁的七百名士兵全部战死。敌人逼近肃州城,索要之前答应的布匹。副使陈九畴坚守城池,并且首先切断了他们的内应,敌人知道事情败露,担心援军到来,就抢掠一番后逃跑了。
正月十二,突然来了紧急军情!朝廷决定让彭泽去甘肃总领军事,带着张永、郤永他们一起西征。叛军跑到瓜州,结果被副总兵郑廉和奄克孛剌的军队打败了,还斩杀了七十九个敌人呢!叛军逃跑了,又和瓦剌打了一仗,结果打不过,就写信求和,彭泽他们这才收兵回朝。
之前啊,有个叫写亦虎仙的,还有他儿子米儿马黑木、女婿火者马黑木,以及他们的同伙失拜烟答,都被抓起来关进监狱了。失拜烟答在狱中被打死了。事情平息后,写亦虎仙被押解到北京,关进了刑部大牢,他儿子还关在甘州呢。失拜烟答的儿子米儿马黑麻,也就是写亦虎仙的外甥女婿,当时正在北京进贡,他听说王琼想整垮彭泽,就冲进长安门去告状,说他父亲冤枉!结果也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正好兵部和司法部门要派人去甘肃调查,王琼想借此机会搞个大案,就奏请皇上派两个人去查。第二年,调查结果出来了,彭泽啥事没有。王琼气坏了,弹劾彭泽欺骗皇上,丢了国家的颜面,把他贬为平民。因为昆、九畴的案子,彭泽还被抓起来审问,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又过了一年,写亦虎仙的死罪也减轻了,他就巴结上了钱宁,他和女婿都得以侍奉皇帝左右。皇帝很高兴,赐给他们国姓,还授予他们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跟着皇帝一起南征。
满速儿入侵边境后,多次请求进贡,但朝廷没答应。十五年,他把之前抢掠的将士和忠顺王的家属送了回来,再次请求进贡。朝廷讨论后同意了,但王家的人却一直没还回来。巡按御史潘仿极力反对进贡,但没被采纳。第二年,世宗皇帝继位,杨廷和认为写亦虎仙非常了解中国的情况,要是让他回去,一定会成为边患,所以在遗诏中列举了他的罪状,并将他和他儿子、女婿都处死了。然后,还任命陈九畴为甘肃巡抚。
话说这满速儿啊,自从进贡之后,朝廷对他跟以前一样,也不再追究忠顺王的事儿了。
嘉靖三年秋天,这满速儿带着两万骑兵把肃州给围了,还分兵去打甘州。咱们这边的九畴和总兵官姜奭他们死战,打败了敌人,还砍了不少人头,这才把贼兵给赶跑了。朝廷知道了这事儿,就派兵部尚书金献民去西边讨伐,到了兰州一看,贼兵早就跑了,只好带兵回来了。九畴这时候就说了,这贼兵不能轻易放过,应该闭关不让他们进贡,集中力量好好守住边关。朝廷听了他的建议,就同意了。
第二年秋天,这贼兵又来犯肃州了,还分兵围住了参将云冒,主力部队则攻打南山。这时候九畴已经卸任了,其他将领带兵去支援,贼兵这才逃跑了。
话说那会儿,外族经常侵犯边境,朝廷那些当官的却没本事维护国家威严,替边疆百姓报仇雪恨,反而有一些新提拔的官员借机打击政敌,于是就爆发了“封疆之狱”。有个百户叫王邦奇,本来就对杨廷和、彭泽心怀不满,六年春天,他上奏说:“现在哈密失守,敌人入侵,都是因为彭泽向敌人送礼求和,杨廷和杀害写亦虎仙导致的。杀了这两个人,说不定哈密就能收复,边境就能太平。”桂萼、张璁之流想借此机会搞个大案,把杨廷和、彭泽打成罪人,把他们的子孙亲戚都抓起来审问,甚至有人因此自杀。朝廷还派了给事中和锦衣卫去调查。
那外族首领牙兰说,他们并非故意得罪朝廷,之所以犯边,是因为朝廷冤杀了写亦虎仙和失拜烟答两个人。现在愿意献回城印,赎罪。这事儿报到兵部,兵部尚书王时中等说:“这外族首领已经几次请求进贡了,之前已经交给总制尚书王宪处理,王宪还批评了他们的使者。他们的请求应该不是假的,只是这封信是牙兰写的,不是真的请求进贡的文书,可能是诈骗我们。如果他们真的悔过,必须先归还城印和抢掠的人畜,把罪魁祸首绑起来送来,在关门前叩头认罪,才能考虑。”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桂萼因为之前的案子还没结束,就想借机再搞个大案,建议扣押牙兰,派翻译去告诉他回去,把侵占的土地还回来。他还跟礼部尚书方献夫、兵部尚书王时中等商量,故意挑拨离间,说外族上书的人前后说法不一,都把责任推给之前的官员,虽然话里有很多掩饰,但事情确实有原因。应该派官员仔细调查事情的真相,安抚他们的情绪,其他的就按照之前的方案执行。九畴报捷的时候说,满速儿、牙兰已经被炮弹炸死了,其实这两个人根本没死。皇帝对此表示怀疑。
看了桂萼他们的奏章后,皇帝更加怀疑边关官员欺骗朝廷,就亲笔写了数百字的手诏,严厉斥责九畴,想把他处死,还警告首辅杨一清不要包庇他,于是派人逮捕了九畴。兵部尚书金献民、侍郎李昆以下,被牵连的官员有四十多人。
七月份的时候,九畴被抓进大牢了。 那些家伙,特别是萼,一心想要弄死他,还想把廷和、泽也一起牵连进去。 还好刑部尚书胡世宁拼死相救,皇上这才稍微明白过来,最后免了九畴一死,判他去边疆戍边,泽、献民他们都被撤职了。
这帮番酋,仗着皇上网开一面,更加嚣张跋扈了。 更可气的是,萼居然还推荐王琼去督办三边军务,结果王琼把九畴关押的那些番使全给放了,还答应他们可以继续进贡。 这些番酋根本就没悔过,还是跟以前一样嚣张,一点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时候,有个叫牙兰的番人因为犯了罪,带着他的部下投奔了我们。 边关的官员收留了他。 这可把满速儿气坏了! 他的手下虎力纳咱儿,竟然带着两千多瓦剌骑兵袭击肃州,打到了老鹳堡。 巧得很,撒马儿罕的使臣当时就在堡里。 贼人还跟使臣套近乎,想打听消息呢。 游击将军彭浚赶紧带兵迎战,贼人说想跟朝廷通个信,求个和解,彭浚根本不听,直接开打,把他们打败了。
那些贼人逃到了赤斤,还派人送来用番文写的信,说是瓦剌人干的,想赖掉责任,信里写得全是胡言乱语,颠倒黑白。 王琼这会儿正想巴结权贵,一心想跟番人讲和,就说番人大概也后悔了,应该原谅他们的罪过,这样才能停止战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他还把彭浚和副使赵载的战功一起上报朝廷。 奏章递交到了兵部。
胡世宁一开始想放弃哈密,他说:“拜牙很快就会回到吐鲁番,那是他的故土,也是我们的属国,其他民族已经没有可以继承的人了。回回族早就归顺了。哈剌灰、畏兀儿两族很久以前就逃到肃州了,我们也无法把他们赶出关外。那么哈密还能怎么恢复呢?就算找到忠顺的嫡系后代,给他金印,给他兵粮,谁来守卫呢?最多一两年,又会被他们夺走,反而壮大了他们,辱没了皇上的命令,只是白白给了他们城印,让他们以后用来要挟我们。恳请圣上仔细考虑,就像以前朝廷处理交趾一样,把哈密的事情先放一放。如果他们不来侵扰,就允许他们进贡;否则,就关闭关口,断绝往来,这样就不会让外番耗费中国的国力。” 詹事霍韬极力反驳他的观点。
后来,世宁调任兵部尚书,上奏说:“那些番酋诡计多端,想夺取我们的肃州,就逐渐把奸邪的回族人安插到内地。事情败露,他们就多方散布反间计,离间我们的辅臣。前些日子允许他们朝贡,他们刚进关,贼兵就到了,河西地区差点就危险了。这闭关和通贡,利害关系很明显。现在琼(指官员名)他们说贼人袭击了我们的城堡,绑架了我们的士兵,声称要大举进攻,以此恐吓朝廷,却又说贼人现在害怕后悔了,应该继续允许他们进贡,这前后矛盾啊!霍韬又怀疑贼人没有印信和番文,我认为即使有印信,也并不能作为依据。我们只要不落入他们的圈套,不让他们离间我们的忠臣,削弱我们的边防,就可以了。牙兰本来是我们的属国,被他们抢走了,现在他们主动归顺,这是件好事,应该安抚他们,加以利用。招揽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加强我们的边防。至于恢复哈密,我们认为这不是中国当务之急。哈密已经三次建立三次被灭了,现在他们的国王已经被贼人利用,百姓都逃亡了。即使再立一个别的民族,他们强大了就来入侵,弱小了就投靠敌人,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侵犯也不会叛变。所以我觉得立他们没有好处,只会让番酋利用他们从中牟利。恳请皇上赐给琼一份诏书,让他和甘肃守臣一起,派使者去告诉满速儿,质问他入侵的罪状。如果他说是不知道的,就把他绑起来交给虎力纳咱儿。如果是瓦剌干的,就让他们拿人来赎罪。如果不是,就扣押他们的使臣,派兵讨伐,这样威信并行,贼人就会收敛了。再命令琼忠心为国效力,努力寻求善后之策,以通番纳贡为权宜之计,以充足的粮食和坚固的城防为长久之计,这样边疆才能幸免于难。”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非常赞同,命令琼仔细考虑,妥善处理,不要轻易相信番人的话。
到了第二年,甘肃巡抚唐泽也认为哈密难以恢复,请求制定专门的自治策略。皇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批准了。从那以后,朝廷就不再管哈密了,允许土鲁番向哈密收取贡赋,西边的边境地区因此得以休养生息。后来,哈密被一个叫失拜烟答子米儿马黑木的人占领,归顺了土鲁番。不过,朝廷仍然命令哈密每年进贡一次,这和其他的番邦有所不同,直到隆庆、万历年间,哈密还断断续续地进贡,但那时已经不是忠顺王的后代了。
柳城,又叫鲁陈,也叫柳陈城,就是后汉时期的柳中地区,是西域长史的治所。唐朝时设立了柳中县。它距离火州七十里,距离哈密千里。路上要经过一条很大的河流,河边有很多骸骨,据说那里有鬼怪,所以很多赶路的人白天黑夜都会迷路或者死掉。过了这条大河,穿过流沙,在火山的脚下,就能看到一座城池,那就是柳城了,城池大概有两三里宽。柳城四周都是田地,河流不环绕城池,树木茂密阴凉。那里适合种植粟米、小麦、豆类和麻类作物,还有桃子、李子、枣子、瓜类和葫芦之类的水果。葡萄最多,个头小但很甜,没有核,叫做锁子葡萄。那里还养牛羊马骆驼,气候也很好,当地人很淳朴,男人扎发髻,女人戴着头巾,他们的语言和畏兀儿人差不多。
永乐四年,刘帖木儿出使别失八里,顺便让刘帖木儿带去一些彩币赏赐给柳城的酋长。第二年,柳城的万户瓦赤剌就派使者来进贡了。永乐七年,傅安从西域回来,柳城的酋长又派使者跟着傅安一起进贡。皇帝就让傅安带去丝绸回赠柳城。永乐十一年夏天,柳城派使者跟着白阿儿忻台一起进贡;冬天,万户观音奴又派使者跟着傅安一起进贡。永乐二十年,柳城和哈密一起进贡了两千只羊。
宣德五年,柳城的头目阿黑把失来进贡。正统五年和正统十三年,柳城也来进贡过。此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柳城、米尔火州和土鲁番,凡是朝廷派使者去,或者他们的酋长来进贡,他们通常都是一起行动的。后来土鲁番势力强大,就把柳城和米尔火州都灭掉了。
火州,又叫哈剌,位于柳城西边七十里,吐鲁番东边三十里,就是以前汉朝车师前王的地盘。隋朝的时候是高昌国。唐太宗灭了高昌国,把那地方改名叫西州。宋朝的时候回鹘人住在那儿,还曾经进贡过。元朝又叫它火州,跟安定、曲先等卫所一起,统称为畏兀儿,设立达鲁花赤来管理。
永乐四年五月,皇帝派鸿胪丞刘帖木儿护送别失八里使者回去,顺便带去一些彩币赏赐给他们的王子哈散。第二年,别失八里又派使者来进贡玉璞和一些其他的东西。使臣说,那些回回商人到京城做买卖,甘肃、凉州的士兵经常私下把他们送出边境,把边防的情况泄露了出去。皇帝就派御史去调查,还命令总兵官宋晟严加管束。永乐七年,皇帝又派使者和哈烈、撒马尔罕的使者一起进贡。永乐十一年夏天,都指挥白阿儿忻台派使者带着俺的干、失剌思等九个国家的使者来进贡。秋天,皇帝派陈诚、李暹等人带着皇帝的诏书、丝绸、纱罗、布匹等物品去慰劳他们。永乐十三年冬天,又派使者跟着陈诚一起进贡。从那以后,就很久没来进贡了。到了正统十三年,他们又来进贡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那地方多山,山是青红色,像火一样,所以叫火州。气候很热。粮食作物和牲畜的产量跟柳城差不多。城池大概十多里方圆,寺庙比民居还多。东边有个废弃的城池,那就是高昌国的都城,以前汉朝的戊己校尉就在那里办公。西北边跟别失八里接壤。国家很小,自己无法独立生存,后来被吐鲁番吞并了。
吐鲁番,在火州西边一百里,离哈密一千多里,离嘉峪关两千六百里。以前也是汉朝车师前王的地盘,隋朝的时候是高昌国。唐朝灭了高昌国后,设立了西州和交河县,吐鲁番就是当时的交河县安乐城。宋朝又叫它高昌,被回鹘人占据,也曾经进贡过。元朝设立了万户府。
永乐四年,咱派官员去别失八里,跟他们那儿的人好好聊聊,还送了不少彩色的布料。他们的万户赛因帖木儿也派人来进贡玉璞,第二年就到了京城。永乐六年,他们国家的和尚清来带着徒弟法泉等人来朝贡。皇上想让这些和尚去教化一下西域的风俗习惯,就封清来为灌顶慈慧圆智普通国师,还把他的七个徒弟都安排到土鲁番僧纲司当官,赏赐的东西可多了。从那以后,他们那儿来朝贡的人就络绎不绝,贡品有骏马、海青,还有其他不少东西。皇上也经常派官员去犒劳他们。
永乐二十年,他们的首领尹吉儿察和哈密一起进贡了1300匹马,皇上赏赐的东西更多了。后来尹吉儿察被别失八里酋长歪思赶跑了,就逃到京城来。皇上可怜他,就封他为都督佥事,还送他回老家。尹吉儿察心里感激大明,洪熙元年亲自率领部落来朝贡。宣德元年他又来了。皇上对他特别好,结果他回国后就病死了。宣德三年,他的儿子满哥帖木儿来朝贡。后来,都督锁恪的弟弟猛哥帖木儿也来朝贡,皇上封他为指挥佥事。宣德五年,都指挥佥事也先帖木儿来朝贡。正统六年,朝廷讨论说土鲁番好久没来进贡了,正好米昔儿使臣回国,就让他带去一些钱和布料赏赐给他们的首领巴剌麻儿。第二年,他们就派人来进贡了。
一开始,土鲁番地处于阗、别失八里这些大国之间,实力很弱。后来他们侵略火州、柳城,都给占领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他们的首领也密力火者干脆称王了。景泰三年,他和他的妻子以及部落头目都派人来朝贡。天顺三年又来进贡,这次进贡的使臣里,有二十多个人的官职都升了。咱们先后派指挥白全、都指挥桑斌等人去土鲁番。
成化元年,礼部官员姚夔等人商量决定,土鲁番三年或五年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的人数不能超过十个。成化五年,他们派人来进贡,他们的首领阿力自称速檀,请求赏赐海青、马鞍马匹、蟒袍、彩绸、各种器物。礼部官员说很多东西是违禁品,不能都给他,就赏赐了一些彩绸和布匹。第二年他们又来进贡,请求赏赐忽拨思筝、鼓罗、<*革占镫、高丽布等东西。朝廷讨论后没答应。
土鲁番越来越强大了,哈密却因为没人管而变得衰弱,阿力就想吞并它。九年春天,他突然袭击,攻破了哈密城,抓了哈密王的母亲,抢走了金印,然后派兵驻守哈密就走了。朝廷派李文等人去处理这件事,结果啥也没干就回来了。阿力还是像以前一样进贡,一年之内,派了三次使者来,朝廷依然对他很好,一句重话都没说。
这使者越来越嚣张了,居然还要求朝廷送大象给他。兵部说大象是用来做仪仗队的,按照礼仪,是进贡而不是索取,所以拒绝了他的请求。使者又说他已经占领了哈密城,还收服了瓦剌奄檀王的一万兵马,并且抓住了曲先和亦思渴的头目倒剌火只,请求朝廷派使者去哈密,建立友好往来。皇帝说:“西边的路没堵着,不用派官员去。如果阿力真心进贡,朝廷就不追究他以前的过错,还是会好好待他。”
使者又说赤斤卫和哈密素来有仇,请求朝廷派兵保护使者,还说虽然阿力占领了哈密,但他只是把哈密特产当贡品进贡,愿意把家属留在边境做人质,请求朝廷下诏书劝说阿力,让他把哈密王的母亲和金印还回来。皇帝同意派兵护送使者的请求,并且下诏书让阿力把哈密王的母亲和金印还回来,这样双方就恢复了和平。使者回去了,阿力又派其他的使者来进贡,但是却始终没有把哈密还回来。
十二年八月,甘州的守臣报告说,土鲁番的使者说哈密王的母亲已经死了,但是金印还在,等朝廷派人去通知他,他就会把金印还回来。皇帝已经拒绝了他的贡品,又让他再次入京。当时的大臣们只想息事宁人,导致远方的那些小国一点也不害怕。
十四年,阿力死了,他的儿子阿黑麻继承了速檀的位置,派使者来进贡。十八年,哈密都督罕慎偷偷带兵攻打哈密,攻克了哈密城。敌将牙兰逃跑了。阿黑麻很害怕。朝廷讨论说罕慎有功,要立他为哈密王。阿黑麻听说后,生气地说:“罕慎不是我们忠顺的同族,怎么能立他为王!”于是就假装要和罕慎结亲。
弘治元年,皇帝亲自跑到哈密城下,用计策骗了罕慎,抓住他杀掉了,然后又占领了哈密城,接着还派使臣去朝廷进贡。 皇帝说自己跟罕慎结了亲家,请求朝廷赏赐蟒袍和九龙浑金膝襕之类的贵重物品。 使臣到了甘州,罕慎反叛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朝廷。朝廷并没有追究责任,只是让使臣回去告诉罕慎的主子,把侵占的土地还给我们。
那些蛮夷强盗觉得中国好欺负,根本不听话,又派使臣来进贡。 礼部官员们商量着要减少对他们的赏赐,并且扣留了他们的使臣,这些蛮夷强盗这才有点害怕了。
三年春天,撒马儿罕国送来狮子作为贡品,还想要咱们把他们之前被扣押的城池印信还给他们,朝廷也打算把他们的使臣送回去。负责礼仪的官员建议别收下这狮子,皇上没听。等到撒马儿罕国的使臣要回去了,皇上就派内官张芾护送他们,还让内阁拟写诏书。
内阁大臣刘吉他们就说了:“阿黑麻这小子忘恩负义,杀了咱们扶持的罕慎,应该派大将军直接杀过去端了他的老窝,彻底灭了他全家,才能消咱们心头这口恶气!就算现在不打,也应该像古代皇帝那样,封锁玉门关,断绝他们的贡使,这样也不失大国风范。现在倒好,对他们的使臣又好又招待,还派宦官护送,这算怎么回事!皇上您一向遵循祖宗的规矩,可这次却无缘无故地召集番人进宫看狮子,还赏赐他们很多御用物品,搞得这么张扬。京城里的人听说后,都觉得很震惊,说自古以来,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怎么能让万乘之尊的皇帝,为了区区一只狮子玩物,让穿着打扮奇奇怪怪的外国人,跑到咱们皇宫这么庄严的地方来呢?何况这使臣满剌土儿还是罕慎的舅舅,他忘恩负义,简直是逆天而行!而阿黑麻又聚集兵马,准备攻打肃州,表面上说是进贡,实际上心怀鬼胎。兵部建议扣留他们的使臣,这正合情理。如果不停张芾护送使臣回去,那使臣回国后,阿黑麻一定会认为咱们大国的皇帝好糊弄,好施恩宠,大臣们想打仗,皇帝也不听,那还怕咱们什么?纵容这些番邦贼子,损害我天朝的威严,没有比这更严重的!”
他们的奏疏递交上去了,皇上就叫停了张芾的护送行动,然后问内阁大臣们要不要兴兵讨伐,或者断绝贡使。刘吉他们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建议减少赏赐。他们还说,养一只狮子一天要吃两羊,养十年就要七千二百只羊;每天看守狮子要五十个校尉,一年就要一万八千人。如果咱们不给它喂食,让它自己饿死,传到后世,那可是美谈啊!皇上还是没采纳他们的建议。
秋天到了,外国又派使者从海路进贡狮子。朝廷下令拒绝了。结果那个使者偷偷地跑到京城来了。礼部官员建议追究沿途官员的责任,并且再次拒绝使者,朝廷就同意了。那时候,国内外都很太平,像马文升、耿裕这些大臣,都很懂国家体面,对进贡的使者,很多事情都给砍掉了,阿黑麻也逐渐了解到中国有人才。
四年后的秋天,他们又派使者来进贡狮子,并且想把金印和他们占领的十一座城池还回来。边关的官员把这事儿报告了朝廷,朝廷就答应了,他们果然把城池和金印都送了回来。第二年,朝廷封陕巴为忠顺王,把他安置在哈密,还重重地赏赐了阿黑麻的使者,之前被扣押的人都放回去了。
六年春天,之前派去的二十七个使臣还没出国境,后面派来的三十九个使臣还滞留在京城。这时,阿黑麻又袭击占领了哈密,还抓走了陕巴。皇帝就命令侍郎张海等人去负责西北地区的军政事务,对这些使臣优待,让他们能够进宫面见皇上。礼部官员耿裕等人就上奏章劝谏说:“朝廷处理对外关系,应该注意维护国家的大体形象。这些使臣从去年入京以来,很久都没被召见,今年三月以来,皇上竟然两次召见他们,还赏赐了钱币、丝绸、羊和酒。这正是他们写信来求贡品的时候,这些小人什么都不懂,会以为朝廷对他们的恩宠比以前更大了,所以才敢这样。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体面,不能不谨慎对待。何况这个阿黑麻贼人蛮横无理,早就怀着不臣之心。他派来的使臣,一定是他的心腹亲信,却让他们随意出入宫禁,一点儿防备都没有。万一他们里应外合,暗中图谋不轨,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他们的使臣满速儿等人已经接受了赏赐,却还不肯走,说是怕朝廷再召见他们。如果不重视远方的国家,那么远方的国家的人就不会重视我们。狮子本来就是野兽,没什么稀奇的,何必劳驾皇帝亲自出面,多次召见他们呢?这样反而让边疆的小国小人,有机会觐见圣上,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
奏章递上去后,皇帝立刻下令把这些使臣送回去了。张海等人到了甘肃,按照朝廷的决定,把他们的贡品退了回去,把前后一共一百七十二个使臣扣押在边境,关闭了嘉峪关,彻底断绝了他们的贡道。而巡抚许进等人,又偷偷派兵直接攻打哈密,一直打到牙兰,阿黑麻渐渐害怕起来。阿黑麻的邻国因为得不到贡品,都怨恨他。十年冬天,朝廷把陕巴送回去了,阿黑麻也派人来请求通商进贡,朝廷商议后同意了。十二年,他们又派使臣来请求通商,朝廷下令释放之前被安置在广东的使臣,让他们都回去了。
十七年,阿黑麻死了,他的儿子们争着继承王位,互相残杀。后来,长子满速儿继承了速檀的王位,继续进贡。第二年,忠顺王陕巴死了,他的儿子拜牙继承王位,他昏庸愚昧,行为荒唐,国内更加混乱。而满速儿比他父亲更加凶狠狡诈,又有了吞并哈密的野心。
正德四年,他弟弟真帖木儿在甘州,想回国,就派人求朝廷放他回去。朝廷没答应,最后是甘州的官员把他送回去了。真帖木儿一回去,就把他看到的边境情况告诉了他哥哥,两个人合计着要造反。
九年后,他们趁机起兵造反,又占领了哈密。朝廷派彭泽去谈判,赎回了哈密城池的印信。结果他手下的人他只丁又把哈密占领了,还带兵攻打肃州。从那以后,哈密就再也收不回来了,甘肃也面临着很大的危险。
朝廷里的大臣们互相倾轧,那些番酋也看出来了,就更加肆无忌惮地造谣生事。反贼们觉得朝廷内部混乱,正是他们得势的好机会,中国朝廷的威信大受损失,反贼的气焰也越来越嚣张。
十五年,朝廷又同意他们来朝贡。甘肃巡按御史潘仿说:“这些番贼造反,杀戮抢掠,惨状难以形容。现在他们虽然说后悔了,但能抵得上他们以前犯下的万分之一的罪过吗?这些年来,虽然朝廷也曾经关闭边境,但也没能惩罚他们。现在他们因为自身困难才来求和,其实是想探听我们的虚实,为以后做准备,想从我们这里得到好处。我们现在不趁这个机会稍微惩罚一下他们,他们就会更加轻视我们,再次造反,这不是尊严地对待中国和管理外族的方法。况且,他们上交的文书里有很多难以接受的话,摆出一副敢于反抗的样子,在请求和好时,还说了很多无礼的话,他们的阴险狡诈已经暴露无遗。如果说来者不拒是管理边疆的常理,那我们就应该指出他们的错误,接受他们的求和使者,那他们一定会恃宠而骄,吃饱喝足,然后进行私下交易,装满货物回去。等他们得到满足,骄横之心又会滋生,稍有不顺心,就会借故生事,反复无常的祸患就在眼前了。造反的时候,他们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抢掠的利益;来朝贡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被拒绝,反而会得到赏赐,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我认为应该趁他们现在比较困难的时候,采取一些震慑他们的措施,虽然可以接受他们的悔过,但暂时阻止他们来朝贡,下令责备他们的反叛行为,还要追究那些逃跑的人。那些可疑的番文,要仔细盘问,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尊严,天威不可侵犯,这样才能避免他们再次反叛,让他们长期归顺。”当时王琼大力主张与他们议和,没有采纳潘仿的意见。
第二年,世宗皇帝登基了。那个贼首领,也就是那个叫亦虎仙的家伙,被杀了,他们失去了靠山,又开始琢磨着入侵边境。嘉靖三年,他们袭击了肃州,又抢掠了甘州;四年后,再次袭击肃州,结果都失败了,灰溜溜地跑了。于是,他们就卑躬屈膝地请求进贡。
这时候,张璁、桂萼他们搞起了“封疆大狱”,暗地里就包庇那个叫满速儿的,再次答应他们的进贡请求,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说起来,还有一个叫牙兰的家伙,他祖上是咱们这儿的,小时候被敌人抓走了,长大后变得狡猾又强壮。阿力把妹妹嫁给了他,让他掌握兵权,负责军事,长期以来都是西边边境的祸害。这次他得罪了自己的主子,嘉靖七年夏天,带着两千人投降了。
还有帖木儿哥和土巴,都是沙州的少数民族,以前是受吐鲁番管辖的。吐鲁番每年都强征他们的妇女和牲畜,实在是欺压太甚,他们也带着几千帐篷的人马投降了。边境上的官员就把他们都安置在了内地。
满速儿这小子太嚣张了,他让手下虎力纳咱儿带兵去攻打肃州,结果没打赢,又派人来求贡。总督王琼想答应他,但是詹事霍韬站出来反对,他说:“自从瓦剌攻下哈密之后,大家意见都不统一,有的说应该继续和他们通贡,有的说应该断绝贡品。皇上一定得等他们悔过自新,写了认错信才能答应他们。现在王琼翻译过来的信,都是他们手下那些小喽啰说的话,连个印信都没有,咱们就这么轻易答应了,恐怕会让他们更加嚣张跋扈,以后更难控制。这是第一个担忧。哈密城虽然说是要还给我们,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怎么才能把它收复回来呢?说不定朝廷会放弃不管,那瓦剌就更得意了,说不定会抢占我们的罕东,引诱我们的赤斤,抢掠我们的瓜州、沙州,外面勾结瓦剌,里面扰乱河西,边境就永远不得安宁了。这是第二个担忧。牙兰这个番酋的心腹,带着很多人投降我们,但是他们说不知道牙兰去了哪里,谁知道是不是假装投降来骗我们?以后要是他们又来犯边,就会说‘那是我们叛臣啊’。我们不把叛臣还给他们,他们就不把哈密还给我们。这样一来,西边就更乱了,哈密也永远收复不回来了。这是第三个担忧。牙兰他们来了之后,每天都要供应粮食,花费很大,说是不得已的羁縻政策。要是番酋带兵来攻打城门,要我们交出牙兰,我们到底是给他呢,还是不给他呢?或者牙兰暗藏祸心,在内部搞破坏,内外勾结,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这是第四个担忧。有人说,现在陕西闹饥荒,甘肃也危险,哈密可以放弃。但是我认为,保住哈密才能保住甘肃和陕西,保住甘肃才能保住陕西。如果说哈密难守就放弃,那甘肃难守是不是也要放弃?以前文皇帝设立哈密,是因为元朝的残余势力还能自立,所以才设立的。他们打着元朝的旗号,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好处。现在忠顺王的继承人已经断绝三代了,这是上天要废除他们,谁还能让他们兴盛起来呢?现在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找到一个杰出的人才来守卫哈密,给他金印,让他团结各少数民族,为我们做屏障,这样就可以了。非要找忠顺王的子孙来继承,只会让情况更加僵硬。”
他的奏疏上报后,皇帝很欣赏他重视边疆事务,把奏疏交给了兵部讨论。兵部尚书胡世宁等人极力主张不能放弃牙兰,哈密也不必收复,建议制定自治的策略,皇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从此,番酋同意通贡,但是哈密城印和忠顺王是死是活,朝廷都不再过问了,河西地区稍微平静了一些,但是满速儿却更加骄横跋扈了。
十二年前,那个被贬官的家伙上奏了三件事儿。第一,要追究巡抚陈九畴的罪责;第二,请求派官员去和谈;第三,请求把叛乱的牙兰放回去。他奏章里话说的太冲,朝廷虽然没治他的罪,但也警告他好好干活,别再乱说话了。不过,他自己写的奏章里说虎仙被杀了,而牙兰也投降了,他失去了依靠,势力越来越弱,手下的人各自称王称霸,来进贡的竟然多达十五个,政权也乱七八糟的。
十五年的时候,甘肃巡抚赵载汇报了边境的情况,他说:“那些番酋反复无常,咱们对他们太好了,太相信他们了,反而让他们越来越狡猾。以后他们要是再入侵,就应该杀了他们的使臣,把他们的随从都发配到两广,然后关闭边境,拒绝他们。就算他们悔过自新,也只能让他们进贡,不能把他们的随从送回去。这样他们国内有顾虑,外面也有压力,自然不敢轻易侵犯。”皇上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二十四年,满速儿死了,他大儿子沙嗣继承了速檀的位子,他弟弟马黑麻也称速檀,兄弟俩分别占据哈密。后来兄弟俩又打起来了,马黑麻就和瓦剌联姻来对抗他哥哥,还在沙州开垦土地,准备入侵。他的手下人来告密,马黑麻就叩关求贡,还请求在内地安置。边境的官员劝退了他,他就回去了,和哥哥一起。总督张珩把这事儿上报朝廷,皇上就准许他进贡。二十六年,朝廷规定五年进贡一次。之后,他们都按规定进贡,而且来使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世宗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番邦的文书已经多达二百四十八道了,朝廷都一一回复,还给了他们不少赏赐。
隆庆四年,马黑麻继承了他哥哥的职位,派使者来谢恩。他的弟弟琐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都自称速檀,派使者来进贡。礼部官员请求减少对他们的赏赐,皇上同意了驸马黑麻随从的人数,就这样定了。一直到万历年间,他们都一直进贡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