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曾,字惟贯,是陕西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考中了进士。一开始在户部当个主事,后来升了郎中。当时有个太监为了商人求情,想支取巨额的粮草款项,魏学曾坚决反对,这才作罢。没多久,他又升了光禄寺少卿,然后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去辽东巡抚。

隆庆初年,土匪蛮族大举入侵永平。魏学曾亲自前往山海关驻守,下令诸将王治道等人追击,在义院口打了个大胜仗。之后,他又升任右副都御史。魏学曾上任后,马上调整将领和官员,招降纳叛,整理屯田,恢复了两千多顷的农田,多次打败敌人,因此获得了朝廷的赏赐。后来因为生病,他就告假回家了。

过了段时间,他又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负责督察神枢营。没过多久,他又调到吏部,升任左侍郎。穆宗皇帝驾崩后,大学士高拱想把冯保弄下去,就让言官们弹劾他。魏学曾给大学士张居正写信说:“外面都说你和冯保有勾结,遗诏也是你写的。现在这种情况,不应该再护着这个阉宦了。”张居正一听这话,可生气了。后来高拱被罢免了,朝中大臣都吓得脸色发白,只有魏学曾大声说道:“皇上刚登基就罢免顾命大臣,而且遗诏是谁下的,必须向百官说明白!”他要求各位大臣一起去张居正家理论。但很多大臣都不肯去,张居正也称病推辞。从那以后,魏学曾就更得罪张居正了。

后来,魏学曾被外放到南京当右都御史。还没上任呢,给事中宗弘暹就听张居正的指示弹劾他。最后,朝廷下旨让他以原官职候调,魏学曾只好回家了。张居正死后一年多,魏学曾又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右侍郎。后来他又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右都御史,负责督察仓场。最后,他以南京户部尚书的职位告老还乡。

1690年,顺义王手下的将领撦力克带着兵马跑到青海去了,火落赤、真相这两个家伙也跑到洮河那边闹事,结果副总兵李奎、李联芳都被他们给杀了。朝廷就派尚书郑洛去负责七镇的军事,还让他兼任总督,但郑洛坚决不当这个总督。

第二年春天,内阁大臣王锡爵推荐了学曾,让他当兵部尚书,负责陕西、延安、宁夏、甘肃的军事。当时郑洛一心只想跟那些叛军讲和,学曾来了之后,两个人意见不合,陕西巡抚叶梦熊还帮着郑洛。一开始,顺义王被封王的时候,叶梦熊因为劝谏而得罪了人,学曾也因为高拱说过这事不妥当而受牵连。现在撦力克又帮着叛军造反,学曾和叶梦熊就想要彻底收拾他们,还说郑洛纵容敌人。

碰巧撦力克又回去了,火落赤他们那些部落也搬走了,学曾上奏说,虽然撦力克回去了,但他暗地里在嘉峪关留了两万精兵,想帮火落赤和真相。这些话都是他从路上听来的小道消息,结果朝中大臣都跟着起哄附和。王锡爵后悔了,写了奏章说明情况,还写信责备叶梦熊。但是兵部尚书石星觉得顺义王已经回去了,宣府那边的事更紧急,就召郑洛回来商量对策,把学曾的奏章直接晾在一边不管了。

没过多久,河套地区的部落首领土昧明安来赶集,想要朝廷多赏赐一些东西。学曾就命令总兵官杜桐、神木参将张刚、孤山游击李绍祖出其不意地把明安给杀了,俘虏了48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马匹、牲畜和武器装备。学曾因为这次战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可是明安的儿子摆言却大喊着要报仇,号召各个部落一起反抗。

明年,哱拜造反了,他就煽动各个部落一起闹事。这哱拜,是西部人。嘉靖年间,他得罪了他的部落首领,他爹他哥都被杀了,他侥幸逃脱投降了朝廷,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之前的巡抚王崇古、石茂华都上奏朝廷,给他加官,升到了副总兵,所以他就收留了很多亡命之徒。他儿子叫哱承恩,据说哱拜做梦梦见妖物进了他老婆的肚子,然后生下了承恩,这孩子长得像狼,叫声像猫头鹰,性情极其凶狠。哱拜老了以后,承恩就继承了他爹的爵位。

十九年,洮州和河州告急,御史周弘禴就举荐了哱承恩,还有指挥使土文秀、哱拜的义子哱云等人。巡抚党馨就下令让土文秀往西边去支援,哱拜就跑去见经略郑洛,说自己愿意和儿子哱承恩一起出征。党馨讨厌他主动请缨的样子,就故意打压他,哱拜因此心里就更怨恨了。到了金城,他发现各镇的军队都比不上他的兵强。等到叛军退了,哱拜就从塞外回来,路上碰到的敌人骑兵都吓得四处逃散,他就更加轻视朝廷军队了。党馨多次批评哱拜,还因为哱承恩犯了罪,打了二十板子,哱云、土文秀也因为别的原因怨恨党馨。

正好当时驻军士兵请求发放衣粮很久都没得到解决,哱拜就唆使他的手下刘东旸、许朝造反。二十年三月,他们杀了党馨和副使石继芳,逼着总兵官张维忠上吊自杀了。哱云、土文秀杀了游击梁琦、守备马承光,刘东旸自称总兵,奉哱拜为军师,哱承恩、许朝做了左右副总兵,哱云、土文秀做了左右参将。哱承恩接着就攻陷了玉泉营、中卫、广武,河西地区的人听到消息都吓坏了。只有土文秀攻打平虏的时候,参将萧如薰死守城池,没有失陷。叛军攻下了河西四十七个堡垒,还渡过了黄河,又勾结河套地区的著力兔、宰僧一起攻打平虏、花马池。整个陕西都震动了。

老上司曾下令,让副总兵李昫带着游击吴显去灵州,另外派游击赵武去鸣沙州,沿着黄河堵住敌人往南过河的路,他自己则驻扎在花马池,防备敌人的进攻。李昫他们过了河,好多敌将都逃跑了,四十七个堡垒都收复了,就只有宁夏镇城还在敌人手里。

这时候,贼寇首领力兔他们内外互相呼应,拜、文秀在玉泉袭击了赵武。云引带着力兔攻打平虏,结果如薰设下埋伏,射杀了云。李昫去救赵武,包围也就解除了。四月,李昫带兵和以前的总兵牛秉忠一起到了镇城下。皇上已经提拔董一奎当总兵,李蕡当副将,后来又提拔如薰代替董一奎,让麻贵代替李蕡。新任总兵副将还没到,李昫他们就开始攻城了。敌人从东西两个城门各派三千骑兵出来拼死搏斗,步兵则摆成车阵做营垒。官兵跟他们打,夺了他们一百辆车,追着他们跑进了湖里,淹死的敌人数不清。副总兵王通打得特别卖力。他的家丁高益他们乘胜追击,从北门进去了,可是后来援兵没跟上,高益他们都被杀了,王通也受了伤,榆林游击俞尚德战死了。

第二天,拜、文秀挟持着庆王上了东城,请求暂时停战,还骗说愿意献出首恶。正好官兵粮草也用完了,就撤退了,在附近的堡垒里休整。

老学曾那段时间可忙了,天天都在忙着筹集粮草,调集延绥、庄浪、兰州、靖州、榆林的军队。可是回程路远,自己的船只还没准备好,就先在花马池驻扎下来,等着军队集结完毕再转移到灵州。过了一阵子,延绥游击姜显谟、都司萧如蕙,甘州前任总兵张杰和麻贵率领的军队都到了,大家一起再次进攻镇城。

那些贼人想了个坏主意,他们觉得延绥和榆林的军队出兵后,后方会空虚,于是就勾结了黄台吉的妻子,让她儿子舍达大、侄子火落赤、还有个叫土昧铁雷的,去袭击旧安边、砖井堡,以此来牵制我们的军队。承恩又用计策配合敌军,埋伏在延汉渠附近,抢走了两百辆粮车。老学曾从花马池回到灵州,结果被围困了,幸好及时得到救援才解围。那些贼人几次攻城都没攻下来,恼羞成怒之下,竟然杀了庆王妃,还抢走了宫里所有的金银财宝。牛秉忠在战斗中右腿受伤,最后军队不得不撤退。皇上听信了尚书星的奏报,赐给学曾尚方宝剑,让他督促作战。

这时候,宁夏巡抚朱正色、甘肃巡抚叶梦熊、监军御史梅国桢,还有几位大将刘承嗣、董一奎、李如松陆续赶到军中。六月,大家再次攻城,可是连续作战却还是没能拿下。叶梦熊,字男兆,是广东归善人,嘉靖四十年考中进士。他先是在福清当县令,后来到户部当主事,负责给宁夏运送军饷。之后升任御史,因为进谏受了把汉那吉降罪的处罚,被贬到郧阳当丞。后来又升迁,做了赣州知府,平定了黄乡的贼乱。之后又升任浙江副使,后来又调到永平。万历十七年冬天,他从山东布政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不久又调任陕西,升任右副都御史。因为请求讨伐撦力克的建议与经略洛议相左,朝廷当时支持洛议,所以没采纳他的意见。

后来撦力克东归,洛也回到了宣府、大同,朝廷就调叶梦熊去甘肃,让他和学曾一起办事。叶梦熊为人胆识过人,敢于承担责任。叛乱发生后,他上书请求亲自讨伐贼寇,皇上也同意了。六月,他到达灵州,与学曾会合。

国桢,字克生,是麻城人。从小就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擅长骑马射箭。万历十一年考中了进士。 然后被任命为固安县的知县。

有个太监跑到国桢那儿,想让他向老百姓多收点税。国桢就假装答应了,还故意让老百姓卖老婆来交税。那对可怜的夫妻哭得死去活来,太监一看这情况,赶紧把收税的文书给撕了。

后来国桢升职当了御史。 正好赶上朝廷要重新启用学曾师,但一直没什么进展。那时候,宁远伯李成梁正被很多人批评,朝廷正讨论要不要派他当大将,大家都不敢轻易做决定。 只有国桢一个人上书力保李成梁。

最后朝廷决定派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当提督,率领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几个地方的军队出征。而国桢则负责监军,所以他和李如松一起去了宁夏。

一开始,学曾想招降东旸、朝,想让他们父子自首赎罪,就派叶得新去。这四个人当时正商量着一起死呢,结果叶得新腿被打断了,被关进了监狱。巡抚朱正色觉得这帮贼人诡计多端,想投降,而张杰曾经是宁夏的总兵,和朝关系不错,于是就派张杰进城招降。朝就让人抬着叶得新去见张杰,叶得新对着贼人一顿痛骂,结果被杀了,张杰也被扣押起来,没放他走。学曾因为替贼人求抚慰而被皇帝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这时候,城里的百户姚钦和武生张遐龄偷偷把信射到城外,约好里应外合,半夜里点火为号。可是外边的军队没来,贼人就杀了他们自己的五十个同伙,姚钦偷偷从城里逃出来投降了。当时,贼人对外假装求抚以拖延时间,暗地里却勾结其他寇匪来帮忙,但他们的粮食已经快吃光了,形势十分危急。

七月,学曾和梦熊、国桢商量好计策,决定决开黄河大坝,用水淹他们。水一直冲到城下。这时候,套寇卜失兔、庄秃赖带着三万骑兵进攻定边、小盐池,用土昧铁雷做先锋,还另外派宰僧带着一万骑兵从花马池西沙湃口进军,来支援朝。麻贵在右沟打了他们,寇匪稍微受挫,就分兵去了下马关和鸣沙洲。学曾命令游击龚子敬堵住沙湃口,同时下令延绥总兵官董一元去剿灭土昧铁雷的巢穴,斩杀了130多个人头,寇匪大吃一惊,就撤兵了。他们碰上了龚子敬,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龚子敬战死了,寇匪也逃走了,贼人的援军就这样断了。学曾又加大了决堤放水的力度。

八月,黄河决堤,又赶紧修补,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墙崩塌了一百多丈。卜失兔、宰僧又攻打李刚堡。如松、麻贵等人打败了他们,一直追到贺兰山。贼人更加害怕,又想求和,还没谈拢,学曾就因为犯了错被罢免了。朝廷就命令梦熊接替他,梦熊最后成功平定了叛乱。

一开始,学曾派人去请东旸和朝也来帮忙,结果在固原等了十多天,皇帝就责怪他耽误了战机,让敌人有机可乘。后来李昫过河也慢了一些,松山和河套的敌人先一步攻进来了,官军因此又打了败仗。学曾曾经上奏章建议监军不要干预军事行动,皇帝就下令让国桢按照他的话去做,国桢心里挺不高兴的。等到国桢到了军营,他就弹劾那些将领观望不前,还把战败的责任推到学曾身上,说他耽误了战机。给事中许子伟也弹劾学曾被招抚政策迷惑了,误了国家大事。国桢还说,佥事跟着府兵从城墙上跳下去,敌人只派了四个人下去抓他,咱们的军队就在旁边却不敢上前;还有就是北方的敌人几万人马切断了我们的粮道,杀戮无数,却隐瞒不报。

皇帝听了非常生气,就把学曾抓到京城来了。然而,学曾被抓还不到一个月,宁夏城就被攻破了,大军进城了,敌人最终还是被消灭了。学曾被免职后,梦熊接替了他的位置,也得到了尚方宝剑。当时,梦熊负责调度灵州的军队,只有国桢担任宁夏的监军。敌人被围困很久,粮食吃光了,又得不到支援,而且城墙被水泡坏,更加严重地崩塌了。国桢带着将领们向南关撤退。秉忠第一个冲上去,国桢大声呼喊,其他将领都跟着冲了上去。敌人退守大城,攻打了几天也没攻下来。国桢就派人去离间东旸、朝也和承恩,让他们互相残杀,以此来减轻他们的罪责。这三个人互相猜忌,东旸和朝也先诱杀了承恩的同伙文秀。承恩也和他的同伙周国柱诱杀了东旸和朝也;然后把东旸、朝也和文秀的头都挂在城墙上,打开城门投降了。如松率领军队包围了拜家。拜仓皇自缢,全家自焚而死。梦熊从灵州赶来,下令诛杀拜的党羽和投降的敌人两千人,慰问宗室和百姓。宁夏平定了。梦熊、正色、国桢都上报了捷报,并把俘虏的承恩押解到京城。皇帝在宫门口接受祝贺,下令在闹市里将承恩车裂处死,梦熊、正色、国桢都得到了世袭官职,如松功劳最大,如薰、贵、秉忠等人也分别受到了不同的奖赏。学曾最初被罢官为民,后来根据功劳,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得以致仕。

学曾之前在工作上很卖力。他提出的灌城招降策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等战事胜利后,皇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和张位,他们俩极力为学曾辩解,很多官员也说学曾没罪。国桢还上奏说:“学曾应对稍微慢了点,我建议处罚那些将领来振奋士气,但逮捕学曾的命令是我提出来的,我心里很后悔。如果学曾不能很快洗清冤屈,我将受到后世的指责。”如松也说:“学曾被捕的时候,全军将士都哭了。”梦熊也为学曾说好话。皇帝一开始没同意,后来又恢复了学曾的官职。学曾在家住了几年后去世了。梦熊因为立功被提升为右都御史。

一开始,卜失兔当都督,他的部下切尽台吉最得势。切尽台吉死了以后,卜失兔就控制不住各部族了。郑洛负责经略,主要采取怀柔政策。学曾因为洮河的变乱,认为那些部族要造反,就袭击杀了明安。明安的部下反叛,著力兔、宰僧就公开说跟反叛者是一伙的,卜失兔、庄秃赖也带兵支援他们。等到反叛者被平定后,切尽台吉的亲戚比吉带着著力兔、宰僧、庄秃赖这些人,在花马池塞下磕头认罪求和。梦熊上奏请求皇帝开恩。皇帝因为梦熊一开始支持学曾,后来又改变了说法,责怪他前后矛盾,命令他一定要让那些部族把叛乱的人绑起来赎罪。著力兔他们更坚决地求和,梦熊就和巡抚田乐一起上奏,陈述了四镇的战事和和谈的策略,等待朝廷的决定。朝廷内外意见不一,不敢轻易做决定,卜失兔就率领各部族大举入侵定边。总兵官麻贵等人打退了他们,梦熊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没过多久,切尽台吉的侄子青把都儿侵犯甘肃,总兵官杨浚、副总兵何崇德抵抗,斩杀了六百多敌人。梦熊再次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后来他调任南京工部尚书,由都御史李汶接替他的职务。自从洮河变乱以后,敌寇对中原的侵扰稍微轻了一些。但是招抚的策略失败了,各部族多次入侵,四镇就年年打仗。梦熊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名望远不如学曾。最后,他也在任上去世了。

国桢因为招降敌人有功,被皇上嘉奖。但是,因为梦熊贪功,杀了投降的敌人,国桢就上奏弹劾了他。梦熊也上奏为自己辩解,说:“我手下那些家丁都是死士,如果缓上一天两天,东旸、朝党那些人又会聚集起来,肯定还会再次作乱。我宁愿背上杀降的罪名,也要斩断祸乱的根源。”皇上看后,就下诏书调解了这件事。论功行赏的时候,国桢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一年多后,他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地的军务。他在镇守的三年里,节省了军费十五万多两银子。后来父亲去世,国桢回家奔丧,还没来得及重新上任就去世了,死后被追赠为右都御史。

李化龙,字于田,是长垣人。万历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嵩县知县。他当时才二十岁,县里的胥吏们就看不起他,想方设法刁难他。李化龙暗中调查他们的奸诈行为,然后把他们全部绳之以法,嵩县的政务一下子就清明了。后来他升任南京工部主事,然后一步步升到右通政使。

万历二十二年夏天,李化龙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当时,总兵官李成梁打败并杀死了泰宁首领速把亥,但是速把亥的儿子把兔儿和弟弟炒花占据了辽阳以北的地区,盘踞在两河之间,并且勾结土蛮作乱。那年四月,把兔儿包围了辽阳,朵颜小歹青、福余首领伯言儿分别袭击锦州和义州,抢掠了清细河地区,当时的巡抚韩取善因此被免职。李化龙上任才两个月,把兔儿和伯言儿就率兵攻打镇武,又和土蛮首领卜言台周一起进攻右屯。把兔儿先到了吴家坟。李化龙和总兵官董一元商量好计策,先攻击把兔儿和伯言儿,结果伯言儿被流矢射死,把兔儿也受了伤。卜言台周到达后,攻打右屯却没成功,也撤兵了。于是把兔儿、小歹青、卜言台周又联合起来,想报仇雪恨。李化龙和董一元严加防备。董一元又出塞追击,大获全胜,把兔儿因为伤势过重最终死去,边境地区才安定下来。详细情况可以参考董一元的传记。李化龙后来升任兵部右侍郎。

明年,小歹青这小子后悔了,想赔礼道歉,请求在义州开个木材市场,顺便通报说朵颜长昂要来犯边。结果,长昂果然攻打锦州和义州,副总兵李如梅把他们打退了。小歹青既然表现出了诚意,化龙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然后上奏朝廷说:

环辽地区全是敌人啊,北方那些土蛮部落多得数不清。靠近边境的,直宁州前面是长昂,直锦州、义州前面是小歹青,直广宁、辽阳、沈阳前面是把兔、炒花、花大,直开原、铁岭前面是伯言、暖兔,至于东边海西地区,还有猛骨孛罗、那林孛罗、卜寨这些部落,都跟辽地的边境紧紧相连。他们经常在边境附近打猎,彼此的报警声都能听得见,简直就是我们肘腋之患啊!自从那卜部落被剿灭后,好几年东边都没什么战事了。去年把兔、伯言战死,炒花、花大被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伯言的儿子宰赛受到了惩罚,到广宁来经商,辽阳、沈阳、开原、铁岭之间的警报也越来越少了。现在还没完全驯服的,就只有小歹青和长昂了。

小歹青这个人向来凶狠狡诈,在各部落里很厉害。他一会儿帮着长昂,一会儿又帮着炒花,大规模行动时能带几万人马,小规模偷袭时就带着骑兵在锦州、义州一带神出鬼没。自从周之望、柏朝翠战死后,就没人敢向他们射一支箭了。凌河上下几百里地,到处都是白骨,老百姓都没个安宁日子过。那些有远见的官员总是担心河西地区守不住。现在他竟然主动来请求开市,我四处询问了将领和当地居民,大家一致认为开设木材市场有五大好处。

河西地区没有树木,树木都在边境以外的地方。自从叛乱以来,河西地区一直依靠河东地区供应木材,而且边境警报又不断传来。所以河西的木材比玉还贵,要是贸易通畅的话,木材就用不完了。这就是第一个好处。

有些人担心那些小股的歹青(指盗贼)会不守信用。其实不用担心,他们把贸易当成谋生的手段,在贸易的时候肯定不会抢劫。就算他们今年贸易,明年抢劫,我们也已经得到了今年他们不抢劫的好处了。这就是第二个好处。

辽东的马市,是成祖皇帝开设的,没有其他的赏赐,只是允许商人百姓进行交易。木材市场和马市一样,对百姓有利,而朝廷不用花费什么。这就是第三个好处。

大规模的入侵危害很大,但是发生的次数少;零星的小偷小摸危害小,但是发生的次数多。那些小股的歹青不会抢劫锦州和义州,所以零星的偷盗就少了。而且,我们不向西边供应昂贵的木材,不向东边供应炒花(一种贵重的商品),敌人的势力就会逐渐瓦解。这样一来,宁远和广宁的危机也会逐渐减轻。况且,大规模的入侵都会提前预报,我们也能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第四个好处。

因为零星的偷盗很少,边境百姓就能更好地修筑防御工事。这就是第五个好处。

奏章递交上去了,皇帝批准了。后来,化龙因为生病离开了,木材市场也停止了。之后,总兵官马林又建议开放木材市场,但是和巡抚李植意见相左,争论了很久,也没能解决,那些小股的歹青又开始作乱了。

三月,我(化龙)升官了,被任命为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同时兼任四川巡抚,去讨伐播州叛臣杨应龙。这杨应龙的祖上叫杨铿,明朝初期归顺朝廷,被封为宣慰使。杨应龙这个人,心狠手辣,嗜杀成性。他多次被朝廷征调出兵,仗着自己立过功,就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他知道四川的兵力薄弱,心里一直想着要占据四川,经常偷偷地去抢掠州县。他宠爱一个叫田雌凤的小妾,竟然听信田雌凤的谗言,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张氏,还灭了张氏的家。他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来立威,结果他手下的五司七姓都受不了他的压迫,跑到贵州告发了他。当时的四川巡抚叶梦熊上书朝廷,请求出兵讨伐,但朝廷没同意,只是把杨应龙抓到重庆关了起来。

杨应龙耍了个心眼,假装要带兵去打倭寇,以此来邀功请赏,结果逃跑了。朝廷又把他抓了起来,但他就是不肯出来。四川巡抚王继光带兵去讨伐他,结果在白石被杨应龙打败了,杨应龙还把责任推到苗族身上。朝廷就派邢玠来总督军务。当时朝廷正忙着东征西讨,没时间彻底解决杨应龙的问题,于是就采取了招抚的策略。杨应龙更加肆无忌惮地拉拢苗族,抢夺五司七姓的地盘,还把湖广的四十八个屯田都占为己有,每年都出来抢掠。今年二月,他在飞练堡打败了官军,都司杨国柱、指挥李廷栋等人都战死了。之后,他又杀死了綦江参将房嘉宠和游击张良贤,把他们的尸体扔进江里。杨应龙手下的伪军师孙时泰建议他直接攻打重庆,然后攻打成都,绑架蜀王当人质,但是杨应龙却犹豫不决,一直声称只是为了争夺地界,希望能像以前那样得到朝廷的赦免。我到达成都后,援兵还没到,我也错误地对他说了些好话,想拖延时间。

皇帝听说綦江失守了,气得不得了,立刻把前任四川、贵州巡抚谭希思撤职查办,并且赐给他一把“化龙剑”,让他全权负责去剿灭叛军。叛军烧了东坡、烂桥,堵塞了湖广和贵州的道路,又烧了龙泉,都司杨惟忠也被他们打跑了。化龙弹劾那些不听命令的大帅,沈尚文被抓起来审问,童元镇、刘廷都被革职降级,去做些杂役。各路军队集结完毕,化龙先派了三万水西兵去贵州守卫,切断叛军招募苗人的道路,然后自己移师重庆,在那里举行盛大的誓师大会。

第二年二月,大军分八路进攻。四川方面四路大军:总兵官刘綎从綦江出发;总兵官马孔英从南川出发;总兵官吴广从合江出发;副将曹希彬受吴广节制,从永宁出发。贵州方面三路大军:总兵官童元镇从乌江出发;参将朱鹤龄受童元镇节制,和宣慰使安疆臣一起从沙溪出发;总兵官李应祥从兴隆出发。 湖广方面一路大军分成两翼:总兵官陈璘从偏桥出发;副总兵陈良玭受陈璘节制,从龙泉出发。每路军队有三万人,其中官兵占三分之一,土司兵占七分之三。贵州巡抚郭子章驻守贵阳,湖广巡抚支可大移驻沅州,化龙自己率领中军进行策应。因为楚地(湖南)地广人稀,皇帝又提拔江铎为佥都御史,巡抚偏沅地区。从江铎开始,才正式设置了偏沅巡抚这个职位。

推官高杰先是用南川的军队进攻,占领了桑木镇,然后又从綦江方向进军。应龙把两万精兵交给儿子朝栋,说:“你攻破綦江,直奔南川,把他们的所有物资都烧光,他们就没办法了。”结果跟各路军队交战,都惨败了,应龙跺着脚叹气说:“我不该不用平时制定的策略,这下要死了!” 有人说水西的土匪勾结了化龙,化龙就问责了疆臣,杀了那个土匪的使者,两家彻底断绝了关系。乌江的军队战败的消息传到下元镇,众将士更加奋勇。高杰先进入娄山关,直逼海龙囤,沐璘和疆臣的军队也到了。贼军形势危急,在囤内死守,派人诈降。化龙下令诸将斩杀使者,烧掉降书。因为高杰和应龙以前有交情,就劝告高杰不要跟叛军勾结,高杰捆绑了那个诈降的人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八路大军都聚集在囤下,筑起长长的包围圈困住他们,轮番进攻。

六月,高杰攻破了土城和月城,应龙走投无路,和他的两个妾一起上吊自杀了。第二天早上,官军进入城内,七个儿子都被抓住了。朝廷下令把应龙的尸体和儿子朝栋在集市上枭首示众。从出兵到消灭叛军,一共一百十四天。播州杨氏家族从唐朝乾符年间开始,传到应龙这一代,已经二十九世,八百多年了,到应龙这里就断绝了。朝廷把他们的地盘设立为遵义府和平越府,分别隶属于四川和贵州。

化龙刚开始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正值金戈铁马的战事,等到平叛后才请求回家奔丧料理后事。三十一年四月,他被任命为工部右侍郎,负责治理河道,和淮扬巡抚李三才一起上奏疏,建议开挖淤塞的河道,从直河进入泇口,到达夏镇,一共二百六十里,这样就能避开黄河吕梁的险要地段。后来他又因为丁忧离职,没有继任。朝廷表彰他平定播州的功劳,晋升他为兵部尚书,加封少保,还荫封一个儿子世袭锦衣指挥使的职位。

三十五岁那年夏天,他升任兵部尚书。他觉得京营是国家的根本,就上奏朝廷,提出了“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又提出了关于屯田的十二条建议,但这些建议都没被采纳。从二十七岁以后,兵部的左侍郎和右侍郎的职位都空缺着。没过多久,尚书萧大亨也退休了,他就代理兵部尚书的职务。

三十七年正月,京城里谣言四起,说敌寇要打来了,老百姓争先恐后地躲藏起来,从边境逃进京城的人也有好几万,九个城门白天都关闭着。大臣们说兵部就只有一个尚书,怎么应付突发事件呢?皇帝也没理会。辽东的士兵有两万多人,都是些老弱病残,而税监高淮又横征暴敛,辽东百姓对高淮恨得牙痒痒。他请求朝廷停止税收,并且增加一万兵力,还详细地提出了关于军粮、军饷和作战策略的建议,但皇帝还是没有采纳。他做到一品大员的最高级别,被加封为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最后他去世了,享年七十岁。死后被追赠少师,又加赠太师,谥号襄毅。

他文武双全。播州之战时,因为刘綎骄傲自负,他先挫了他的锐气,然后再推荐他的才能,所以刘綎最后尽心尽力地作战。开河的功劳,使得漕运从此畅通无阻,详情可以参考《河渠志》。

江铎,字士振,是杭州人。他的高祖父江玭,景泰年间做过礼科给事中,弹劾石亨专权,蒙蔽皇上,为人正直敢言。官做到山东参政。他的曾祖父江澜,正德年间做过南京礼部尚书,死后谥号文昭。他的祖父江晓,嘉靖年间做过工部侍郎。他的父亲江圻,万历初年做过广西提学佥事。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亲自煎药,甚至尝粪便。父母去世后,他守孝三年,住草屋,穿粗衣,经过父母的房间都要低头,他的妻子经过丈夫的房间也是如此。他去世后,学生们私下给他谥号“孝端先生”。从江玭到江铎,他们家五代都是进士。而江晓的弟弟江晖,正德年间做过庶吉士,和舒芬等人一起上书劝谏皇帝不要南巡,结果被打板子。世宗年间,他从编修官外放做河南佥事。江铎在万历二年考中进士。

他先在刑部做主事,后来官做到山西按察使,又升任抚治偏沅地区。在夹击杨应龙的战役中立下战功,他和郭子章都因此被允许让一个儿子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母亲去世后,他请求朝廷允许他回家奔丧,但朝廷命令他继续讨伐皮林等地的蛮族,他平定了这些蛮族。详情可以参考《陈璘传》。因为劳累和疾病,他退休回家。去世后,被追赠兵部右侍郎。

话说啊,大家伙儿都夸李化龙厉害!说他平定了哱拜的叛乱,真是不容易。哱拜这人啊,虽然当了官,可根基不稳,底子薄。他突然造反,占领了镇城,还勾结外敌,边疆地区一下就乱套了,军队防备松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杨应龙那家伙更是坏事做绝,罪孽深重,最终自取灭亡。可他盘踞那么久,地势又险要,要不是李化龙带兵打仗厉害,这仗还真不好打!李化龙的功劳,可以和韩雍、项忠相比,比起宁夏那场战役,难度可差远了!

唉,这哱拜啊,就是个小人,虽然朝廷给了他官职,但他势力不强,底子薄。他突然造反,占领了城池,还和外面的敌人勾结,边境地区顿时乱成一锅粥,军队防备力量也早就松懈了。杨应龙更是个十恶不赦的家伙,坏事做绝,最终自食恶果,咎由自取。但是,他占据那地方时间长,地势又险峻,如果不是李化龙带兵打仗厉害,想要取得胜利,可不容易啊!李化龙的功劳,跟韩雍、项忠不相上下,比起宁夏那场战役,难度简直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