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就是现在的遵义。秦朝的时候是夜郎国且兰地区,汉朝属于牂牁郡。唐朝贞观年间改名为播州。唐朝乾符年间,南诏国攻占了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收复了播州城,深受播州百姓的爱戴,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拥有这块土地,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大观年间,杨文贵向朝廷献地纳土,朝廷设立了遵义军。元朝世祖皇帝任命杨邦宪为宣慰使,赐给他的儿子杨汉英一个蒙古名字赛因不花,并封他为播国公。
洪武四年,明朝平定蜀地后,派使者去劝说播州归顺。洪武五年,播州宣慰使杨铿,以及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人,一起率领属下归顺朝廷,进贡土特产,并献上了元朝授予的金牌、银印和铜章。皇上赏赐杨铿衣物和钱币,仍然保留了播州宣慰使司的设置,杨铿和罗琛都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播州下辖两个安抚司,分别是草塘安抚司和黄平安抚司;还有六个长官司,分别是真州、播州、余庆、白泥、容山和重安,何婴等人被任命为这些长官司的长官。洪武七年,中书省上奏说:“播州土地已经纳入版图,应该征收赋税,每年应该上缴二千五百石粮食作为军需储备。”皇上考虑到他们率先归顺,就决定他们的田赋按实际收入征收,不必按额定数额征收。后来,又设立了播州黄平宣抚司。后来,播州江渡地区的蛮族首领黄安造反,贵州卫指挥张岱率兵平定了叛乱。洪武八年,杨铿派他的弟弟杨锜来进贡,皇上又赏赐了衣物和钱币。从那以后,播州每三年向朝廷进贡一次。
洪武十四年,朝廷派使者带着圣旨告诫杨铿:“我们听说你听信了谣言,产生了二心。现在大军正在南征,需要大量的战马,希望你能率领两万士兵、三千匹战马作为先锋,来证明你的忠诚。”洪武十五年,明朝在播州沙溪修建城池,派驻一千名官兵和两千名土兵戍守。之后,将播州宣慰司改隶属于贵州,并将黄平卫改为了千户所。洪武十七年,杨铿的儿子杨震在京城去世,朝廷下令有关部门办理丧事。洪武二十年,朝廷征召杨铿入朝进贡,他进贡了十匹马。皇上告诫他如何保境安民,并赏赐了他五百锭银子。洪武二十一年,播州宣慰使司以及所属的各宣抚司官员,都派他们的儿子来京城,请求进入太学学习,皇上命令国子监的官员好好教导他们。
永乐四年,朝廷免除了播州荒田的租税,还设立了重安长官司,隶属于播州宣慰司,任命张佛保担任长官。这是因为张佛保曾经招抚重安的蛮族人民归顺朝廷,有功于国家。七年后,宣慰使杨升又成功招降了草塘、黄平、重安等地管辖下的当科、葛雍等十二个寨子的蛮族人民。宣德三年,皇上过万寿节,礼部建议给杨升一半的赏赐,但是皇上考虑到路途遥远,就决定不扣除他的赏赐了。七年,草塘所属的谷散等四十一寨蛮族造反,总兵陈怀率兵平叛,很快平定了叛乱。
正统十四年,宣慰使杨纲年老体弱,就让他的儿子杨辉接替了他的职位。景泰三年,杨辉上奏朝廷说:“湖广、贵州所辖的臻、剖、五坌等苗族叛贼,联合草塘、江渡等地的苗族首领黄龙、韦保等人,四处杀戮百姓,屡次被招抚后又再次叛乱,请求朝廷调兵征剿,以平息民患。”皇上于是命令总督王来、总兵梁珤等人,与四川巡抚一起共同剿灭叛贼。景泰七年,朝廷调遣杨辉的军队征讨铜鼓、五开等地叛乱的苗族,并下旨赐予他赏赐。
成化十年,因为播州的土匪屡屡犯案,朝廷责令四川、贵州的镇守官员严加防范。正统年间后期,苗族和蛮族聚集起来寇扰边境,土官同知罗宏上奏朝廷说杨辉生病了,请求让他的儿子杨爱接替他的职位。皇上就下令让杨爱继承父亲的职位,并且命令杨爱率领军队配合总兵官一起剿灭叛贼。在此之前,杨辉曾经上奏朝廷说,他管辖的夭坝干地五十三寨以及重安所辖的湾溪等寨子,屡次被苗族和蛮族占据,请求湖广、贵州两省会合兵力征讨。皇上准奏了他的请求。但是,朝廷部门议论说杨爱年纪太小,建议让杨辉暂时继续处理军事事务。同时,考虑到杨辉难以独自承担重任,朝廷决定派都御史张瓒亲赴播州督促战事,鼓励杨辉等人振奋精神,做好战斗准备,一切军务都听从张瓒的指挥。
十二年前,杨瓒带领军队和沐辉一起攻打湾溪、夭坝干地等地的苗族,一共攻破了十六座山寨,斩杀四百九十六个敌人,俘获了九千八百多男女老少。这事儿报告给了兵部,兵部觉得被安抚的苗族人很多,应该好好处理。杨瓒建议设立安宁宣抚司,以及怀远、宣化两个长官司,再修建靖南、龙场两个堡垒,让沐辉负责这事儿。
沐辉调集了五千多兵民,建立了治所,还委派了黄平等地的长官,一起修筑城墙。眼看着就要完工了,沐辉上奏说:“各个山寨的苗蛮现在多少有点害怕了,但是大军撤走后,很难保证不会出事。播州以前设置了一千五百名操守土兵,现在可以拨给怀远、靖南、夭漂、龙场各二百人,宣化一百人,安宁六百人,他们的家属最好也一起搬过去住,这样才能更好地防守。那些还没完工的工程,就让臣子爱新负责,而我呢,还是想退休。”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
这会儿湾溪已经设立了安宁宣抚司,烂土地区的蛮族因为觉得被逼得太紧,就联合赍果等人攻破了夭漂、靖南两个城堡,还包围了安宁。爱新接手后,抵挡不住,向四川、贵州两镇求援。兵部奏请让沐辉再次带兵去剿灭他们,还命令四川、贵州的军队支援。十五年的时候,贵州巡抚陈俨上奏说:“苗贼赍果越来越嚣张,请求调动川、湖等地的五万五千官兵,在贵州会合,听我指挥。”兵部说:“贼寇作乱是在四川,而贵州的官员却想自己指挥军队,恐怕有人想邀功请赏。再说,出动五万大军,按半年算,需要十三万五千石军粮,山路又那么险峻,运输粮食需要二十七万人,何况马上就要夏天了,瘴气很危险。”皇上同意了兵部的意见。
二十二年的时候,我大哥杨友告发了我,皇上就派刑部侍郎何乔新去调查。
二十三年,何乔新上奏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特别宠爱他的庶子杨友,想让他继承家业。当时的官员张渊也跟着瞎起哄。安抚使宋韬说,按照杨家的规矩,应该立嫡长子为继承人,也就是我。我父亲没办法,只好立我为继承人,但又想把一部分地盘给杨友,就和张渊商量。他们就拿夭坝(夭坝是咱们州怀远县以前的地盘,被苗族占据了)说事,请求出兵攻打。容山长官韩瑄认为当地百姓已经安居乐业很久了,不适合再打仗。张渊和父亲合伙陷害韩瑄,把他打死了。之前的巡抚张瓒收受了我父亲的贿赂,把夭坝地区设立为安宁宣抚司,还让杨友冒名担任宣抚使。我父亲立下字据,把所有的金银财宝、衣物、田地都分给了我们兄弟。父亲死后,张渊和杨友暗中密谋要杀了我。张渊的弟弟张深也参与了,但没成功。杨友就上奏说我住的地方和用的东西僭越了朝廷的规格,还说我和唐府有勾结,私下书信往来,偷偷学习兵法和天文,图谋不轨,这些都是他诬陷的。”皇上就下令杀了张渊和张深。因为我轻信谗言,对哥哥不好;杨友因为公事擅自杀人,还图谋继承家产,盗窃官府钱财,这些都有罪。我被免职后又恢复了官职,杨友被贬到保宁府管制,皇上还让何乔新根据情况处理这件事。
弘治元年,朝廷增加了重安守御千户所,命令播州每年调派一千土兵去那里戍守。七年,因为平定苗族叛乱有功,皇上赐给我诏书表彰我的功劳。十四年,调拨播州五千兵力去贵州征讨米鲁等女贼。
正德二年,杨斌升任四川按察使,还兼管着播州宣慰使的职务。以前啊,土司有功劳,朝廷就赏赐衣带,或者表彰他们的部下,但没听说过直接给他们升官的。这杨斌,为人奸诈蛮横,根本不把朝廷官员放在眼里,他贿赂刘瑾,谎称自己平定了普安等地的叛乱,以此谋取高官厚禄,还真让他得逞了。没过多久,巡按御史俞缁就上奏说杨斌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朝廷这才取消了他的任命,让他继续当他的宣慰使。
一开始,安抚使安友被调到保宁府,这家伙更加嚣张跋扈,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用钱财贿赂朝中权贵。他尤其狠毒地盘剥凯里地区,也就是安友以前的地盘。安宁的同知杨才也跟着一起作恶,比安友更狠,把苗民们都逼反了。凯里老百姓给安友上书请求恢复他的官职,没成功,于是偷偷潜入保宁府,把安友接了回来,然后纠集众人造反,攻打播州,把安友的房子和官府的建筑都烧了个精光,还杀了杨才,造成了很大的杀戮。安友多次向朝廷告状,皇帝下令让镇巡官带兵去平叛。结果安友死了,平叛的军队也就暂时停了下来。
后来,镇巡官上奏说:“安友的儿子安弘悔过自新,而且善于安抚百姓,蛮族都愿意听他的话。他父亲以前杀害的人,也都按照当地的习俗赔偿了,而且还把侵占的官府财产都还了回来。请求朝廷授予安弘官职,让他和播州经历司一起安抚苗民。安友家属在保宁府的人,也让他们回到凯里,归播州管辖。同时,也应该告诫杨斌和安弘要和平相处,不要再发生冲突。”朝廷批准了这个请求。没过多久,播州安抚使宋淮又上奏说:“贵州凯口一带的土司和凯里草塘等寨子的苗民暗中勾结,诱使苗民造反。请求皇上给杨斌下令,让他每年巡视边境,和湖广镇巡官一起处理这些事情。”朝廷讨论后认为,土司以前从来没有领旨出巡的先例,于是谕令杨斌要好好安抚百姓,团结亲族,以体现朝廷的恩德。朝廷还授予已经退休的宣慰使安爱“昭毅将军”的称号,赐予诰命和麒麟服饰。这时,杨斌又为他的父亲请求晋升官阶和赐予服饰,礼科驳回了这个请求,认为服饰等都是象征身份地位的,不能随便赏赐。兵部考虑到安爱以前有剿灭土匪的功劳,就同意了杨斌的请求。杨斌又为他的儿子请求入学,并得到了朝廷赐予的官帽和衣带。
十二年前,播州的安抚使罗忠、宋淮他们上奏朝廷说:“杨斌他爹死了,想按照文官的规矩守孝,但是边防重于泰山啊,恳请还是让他继续掌印办事吧。”
一开始,杨弘回到凯里之后,跟当地土司冯纶等人结下了仇怨。杨弘死了以后,冯纶他们就勾结苗蛮去攻击杨弘的家人,大家互相残杀,战火蔓延到了贵州境内。贵州巡抚邹文盛上报了这件事,并且请求给四川发文,让四川和贵州的官员一起处理这件事,可是一年多过去了也没个回音。邹文盛没办法,只好派参议蔡潮去播州,督促已经退休的杨斌去平息这场乱局。邹文盛还说:“应该恢复安宁宣抚司的职位,让杨弘的子孙继承这个职位。杨斌还没老,应该让他重新上任,好震慑那些蛮寨。蔡潮平定蛮乱有功劳,应该好好提拔他。”
兵部那边讨论后说:“安宁宣抚司已经撤销了,不能再恢复了;杨斌的儿子已经接替他了,也不能再起用杨斌了。土司能不能继承爵位,这得问四川,不是贵州能自己决定的。邹文盛的请求很难实行,但他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
到了十六年的时候,朝廷赏赐杨斌蟒袍玉带。
嘉靖元年,朝廷赏赐播州儒学一套《四书集注》,这是宣慰使杨相上奏的结果。杨相死后,他的弟弟张求继承官职却没能成功。当时边境盗贼猖獗,张求抢劫了白泥司的印信,又和杨相的家人发生冲突。地方官员请求把凯里划归贵州管辖,并让张求担任土知州来平息事端。兵部讨论后认为:张求因为父亲兄弟的恶行侥幸免罪,如今却胆敢用印信要挟,应该命令川、贵两地的官员调查他之前争夺家产和杀人的罪行,依法处置。如果张求悔过自新,归还抢来的印信,还可以考虑给他一个官职,让他带兵剿匪来将功赎罪。如果他执迷不悟,就必须杀了他,以儆效尤。最终,朝廷允许张求继承宣抚的职位,并将安宁改名为凯里,隶属川、贵两省。
杨相家族几代人因为嫡庶之争,祸乱不断。杨相自己也偏爱庶子煦,而他的嫡子烈,母亲张氏为人强悍,和烈一起带兵追杀杨相,导致杨相客死水西。烈去寻找父亲的尸体,宣慰使安万铨以此为要挟,要求得到水烟、天旺两地的土地才肯交出尸体,烈最终答应了。等杨相的丧事办完,烈却反悔,不肯交出土地,于是和水西地区发生冲突,还杀了水西的长官王黻。这事发生在嘉靖二十三年。烈继承父亲的职位后,又和王黻的同党李保发生战争,持续了将近十年,直到总督冯岳调遣总兵石邦宪才平定叛乱。真州的苗族首领卢阿项也长期作乱,石邦宪率领七千兵马将其击败。有人说卢阿项向播州求援,石邦宪说:“我正调集水西的兵力,并且已经扬言烈参与了叛乱,烈哪有时间去救人呢?”最终,石邦宪擒获了卢阿项父子,斩杀四百多人。
嘉靖初年,曾讨论过将凯里划归贵州管辖,后来又因为播州大部分地区都在贵州境内,便将播州改属思石兵备。真州叛乱平定后,地方安定,播州人觉得之前的改属安排并不合适。川、贵两地的官员意见不统一,朝廷便命令总督进行勘察。总督上奏,建议仍然将播州划归四川,而贵州思石兵备则继续兼管播州、酉州、平州、邑州等土司事务。朝廷批准了这个建议。
隆庆五年,杨烈死了,他儿子杨应龙请求继承他父亲的职位,皇上就给他安排了差事。
万历元年,皇上给杨应龙下了宣慰使的任命书。八年的时候,皇上又下令给已经去世的宣慰使杨烈举行隆重的葬礼,这是应杨应龙的请求才这么做的。十四年,杨应龙进献了七十棵上好的大木头,皇上龙颜大悦,赏赐他飞鱼服,还因为杨应龙的祖先杨斌,也给了他蟒袍的待遇。但是有人反对,说杨斌虽然有军功,但这是特殊恩典,不能和杨应龙的情况相提并论。最后皇上决定,授予杨应龙都指挥使的职位。
十八年,贵州巡抚叶梦熊上奏章弹劾杨应龙凶残暴虐,巡按御史陈效也列举了杨应龙的二十四大罪状。当时正值松潘地区战事吃紧,需要调动播州的土兵去支援,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就上奏请求暂时先别追究杨应龙的责任,让他戴罪立功。这下子,四川和贵州的巡抚和巡按们就吵起来了,四川那边说杨应龙没什么大罪,贵州那边又说四川是偏袒杨应龙。于是,给事中张希皋等人就说,这件事关系重大,牵扯到两省的利益,不能马虎处理,请求朝廷派人联合调查,不要先下结论。
十九年,叶梦熊建议把播州所管辖的五个司实行改土归流,全部划归重庆管辖,但这又和李化龙的想法相冲突了。李化龙因此就借机请求辞职。其实杨应龙这个人本来就蛮横霸道,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还特别嗜杀,他管辖的五个司的七个姓氏都纷纷叛离了他,就连他的小妾田屠的妻子张氏和她母亲也反了他。张氏的叔父张时照,以及杨应龙部下何恩、宋世臣等人一起告发杨应龙谋反。叶梦熊请求朝廷发兵讨伐杨应龙,但是蜀中的官员们都认为,播州三面与四川接壤,属地百姓众多,都是杨应龙管辖的,而且他的军队骁勇善战,多次征战都有功劳,现在贸然剿灭他,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四川的巡抚和巡按都主张招抚。朝廷最终决定要调查此事,杨应龙表示愿意去四川接受调查,但不愿意去贵州。
话说二十年前,应龙这小子在重庆犯了事儿,要被砍头。但他很有钱,就拿出两万两黄金想赎罪。当时有个御史叫张鹤鸣,正要审问他呢。结果,倭寇突然大举入侵朝鲜,朝廷急着要征兵,应龙抓住机会,说自己愿意带五千兵去打倭寇,以此抵罪。皇上就答应了,放了他。可军队刚出发,就接到命令说不用去了,这事儿就这么黄了。
后来,巡抚王继光来了重庆,认真调查这事儿,应龙却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时候,张时照他们又跑到京城告状,王继光带兵剿匪的事儿终于定下来了。到了第二年,王继光到了重庆,他和总兵刘承嗣他们一起,分兵三路进攻娄山关,在白石口扎营。应龙这小子假装要投降,暗地里却指挥苗兵猛攻关口,结果刘承嗣的军队被打败了,死伤过半。正巧这时候,王继光被撤职了,军队也撤了,好多辎重都扔在那儿了。贵州的军队也去帮忙剿匪,但都没什么效果。
四川新任巡抚谭希忠和贵州的总兵、巡抚又商量着怎么剿匪,御史薛继茂主张招安。应龙自己写信认罪,还派他的手下拿着钱去京城活动活动,同时还抓了当初给他上奏章求情的何恩,关在了綦江县。
公元1622年,兵部侍郎刑玠被任命为贵州总督。
公元1623年,刑玠到了四川,调查发现永宁、酉阳两地都和应龙一族有姻亲关系,而黄平、白泥两地却长期互相仇视,应该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刑玠下令征召应龙,表示不会杀他。这时,水西宣慰使安疆臣请求朝廷对他的父亲国亨进行抚恤,兵部尚书石星写信给安疆臣,催促应龙到官府自首赎罪。安疆臣拿着信到播州招降应龙。当时,七姓部落担心应龙出来后会被处死,而各地逃犯又躲藏在他们中间,他们就希望应龙反叛,从中渔利,所以拦截朝廷的文书。刑玠就命令重庆知府王士琦前往綦江,催促应龙到安稳县接受调查。
应龙派弟弟兆龙到安稳县,打扫驿站,准备干粮,跪地迎接,摆上丰盛的酒席,说:“应龙已经抓捕了首犯,在松坎县等候发落。不敢去安稳县是因为怕安稳县的仇家暗算,希望您能到松坎县审问。”王士琦说:“松坎县也是之前奏报的审理地点。”于是他只带了一个随从前往松坎。应龙果然戴着枷锁跪在路边,哭着认罪,愿意交出罪犯,缴纳罚金,请求朝廷宽恕他的父亲国亨。国亨之前也因为被人告发而害怕受罪不敢出境,所以应龙才把他引出来。王士琦向刑玠求情,刑玠同意了,应龙于是抓捕了黄元等十二人。经过审理,应龙被判处死刑,但可以赎罪,需要缴纳四万两白银用于采办木材,并且革职,由他的儿子朝栋接替他的职位,次子可栋被羁押府中等待赎罪,黄元等人则在重庆处斩,总督将此事上报朝廷。
当时倭寇之患尚未平息,兵部想宽恕应龙,让他去东方作战,朝廷也考虑到应龙之前有功劳,就批准了奏折,在松坎县设立同知官职,并任命王士琦为川东兵备副使,监督应龙。应龙因为被宽恕,更加骄横跋扈,不知悔改。后来,可栋在重庆去世,应龙更加痛恨朝廷。他催促朝廷归还丧葬费,却无法如愿,又再次请求赎罪,大言不惭地说:“只要我儿子能活,银子马上就到!”他聚集兵力,带领一千多僧人招魂,派遣土司控制关隘险要之地,大力安抚苗族人,把强壮的苗族人称为“硬手”,没收州里稍微富裕的人的财产来供养苗族人。苗族人都愿意为他卖命。
公元1624年,那个应龙余孽,又开始作乱了!他们到处烧杀抢掠,大阡、都坝地区遭了殃,草塘、余庆两地和兴隆、都匀卫都成了火海。 他还派人包围了黄平,杀死了重安长官全家,声势越来越嚣张。
公元1625年,祸害又蔓延到了江津和南川,到了合江,他竟然还特意去寻找仇人袁子升,竟然翻墙进城,把袁子升给杀了,手段极其残忍。 那时候,兵备王士琦正忙着去征讨倭寇,应龙就趁机纠集苗兵,在贵州洪头、高坪、新村等地大肆抢掠。 完了还不算,又跑到湖广,洗劫了四十八个屯,还堵塞了驿站。 听说朝廷要抓捕仇民宋世臣、罗承恩等人,他们带着家人躲在偏桥卫,结果应龙把偏桥卫也给攻破了。 他还在城里大肆搜捕,杀害他们的父母,糟蹋他们的妻女,简直是丧尽天良,残暴至极!
公元1627年,贵州巡抚江东派都司杨国柱率领三千士兵去剿灭应龙,还夺回了三百多个寨子。 可应龙装作逃跑,把官兵引诱到埋伏圈里,结果杨国柱他们全军覆没,一个都没回来。 江东被撤职了,换上了郭子章,朝廷又派了李化龙来统领川、湖、贵州三地的军事,还调集了刘綎、麻贵、陈璘、董一元等将领南下征讨。 应龙见朝廷大军还没集结完毕,就带兵攻打綦江。 綦江城里新招募的士兵还不到三千人,而应龙却带着八万大军杀到,游击张良贤在巷战中壮烈牺牲,綦江城最终失守了。 应龙把城里的人全都杀光了,尸体扔到江里,江水都染红了。 他还拉拢了九股生苗和黑脚苗等部落当帮凶,驻扎在官坝,还扬言要攻打四川。 之后,他又烧毁了东坡、烂桥,楚蜀、黔州之间的道路都被堵死了。
明朝的时候,公元1598年,朝廷派出了五路大军去讨伐播州土司杨应龙。那时候,总督李化龙已经搬到重庆,正在那里召集兵马。二月十二,他正式下令出兵,一共分了八路进攻,每路大概有三万人,官兵占三分之一,土司兵占七分之三。军队装备齐全,气势汹汹,把苗族人吓得够呛。
刘綎将军先打败了杨应龙的前锋部队,杨朝栋差点儿小命不保,直接吓破了胆。然后,我们的军队接连攻下了桑木、乌江、河渡三座关隘,还夺取了天都、三百落等地的粮仓。杨应龙接连吃了败仗,就趁机偷袭乌江,假装是水西的陇澄来接应,骗永顺的军队,然后把桥给断了,淹死了无数官兵。
接着,刘綎将军又攻破了九盘,进了娄山关。娄山关是杨应龙的大本营,山峰高耸入云,中间只有一条小路能通行。刘綎将军从一条隐蔽的小路,攀着藤蔓,砍断栅栏,偷偷摸摸地进去了,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月初一,军队驻扎在白石,杨应龙带着苗兵拼死抵抗。刘綎将军亲自率领骑兵冲进敌阵中心,两翼同时夹击,打败了敌人,一直追到养马城,接连攻破了龙爪、海云险等地的粮仓,最后把杨应龙赖以生存的海龙囤也给拿下了。海龙囤可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据说连鸟都飞不过去,没想到也被我们攻克了。
与此同时,其他部队也捷报频传,有的攻下了青蛇囤,有的夺取了落濛关,一直打到大水田,还烧了桃溪庄。杨应龙父子看到大势已去,抱头痛哭,躲在粮仓里死守,他的军队也开始陆续投降。吴广将军攻下了崖门关,在水牛塘扎营,跟敌人激战了三天,把敌人打退了。杨应龙使了个诡计,让女人在粮仓上哭着喊着说要投降,还说杨应龙服毒自杀了,吴广将军轻信了,停止了进攻。后来发现是骗局,又加紧进攻,烧掉了两座关隘,切断了敌人的樵采路线。
八路大军会师海龙囤,开始围攻。杨应龙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这时,李化龙总督的父亲去世了,朝廷让他回家奔丧。李化龙觉得海龙囤易守难攻,就让马孔英率领精兵强攻杨应龙的后方。那段时间老天下着大雨,将士们在泥泞中苦战。六月初四,雨过天晴,刘綎将军率领士兵攻克了土城。杨应龙更加走投无路,拿出金子招募死士抵抗,但没人愿意。他拿起刀巡视营垒,发现到处都是火光,大军已经攻上了粮仓,攻破土城杀进来了。杨应龙慌忙带着小妾一起上吊自尽,还放火自焚。吴广将军抓住了杨应龙的儿子杨朝栋,赶紧去找杨应龙的尸体,从火里把他找了出来。
就这样,杨应龙的叛乱被平定了。从出兵到平定叛乱,一共一百多天,八路大军一共斩杀两万多人,活捉杨朝栋等一百多人。李化龙向朝廷报告了战况,押解俘虏到京城,把杨应龙的尸体剁碎了,杨朝栋、杨兆龙等人在闹市被处死。播州杨氏自唐朝以来,传了二十九代,八百多年,到杨应龙这里才结束。公元1601年,播州还有一些余孽吴洪、卢文秀等人叛乱,被李应祥等将军平定。后来,播州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属四川,叫做遵义府;一部分归属贵州,叫做平越府。
永宁,以前是唐朝蔺州的地方,宋朝的时候属于沪州的江安县和合江县。元朝的时候设立了永宁路,管辖筠连州和腾川县,后来改成了永宁宣抚司。
洪武四年,蜀地平定后,永宁归顺朝廷,设立了永宁卫。六年,筠连州滕大寨的蛮族首领张某及其同伙叛乱,他们假装是云南的军队,占据了湖南长宁等州县。朝廷命令成都卫指挥使袁洪前去讨伐。袁洪带兵到了叙州庆符县,攻破了清平关,抓获了伪千户李文质等人。张某逃跑了,又带着军队袭击江安等县。袁洪追赶上去,再次打败了他们,烧毁了他们的九个寨子,抓获了张某的儿子,伪镇抚张寿。张某逃进了深山老林,剩下的叛军逃散到了云南。皇帝听说后,下令告诉袁洪说:“南方的蛮族反复无常,叛乱归顺都很正常,不必过于追究。既然已经抓到了俘虏,就应该把他们编入军队。而且要驻扎在边境上,用军队震慑他们,让他们害怕天威,避免留下后患。”没过多久,张某又聚集人马占据了滕大寨,袁洪又带兵去讨伐,将其打败。追到小芒部的时候,张某逃跑了,袁洪于是攻下了花寨,抓获了阿普等人。从那以后,张某再也不敢出来作乱了,他的所有寨子都被平定了。于是,把筠连州降格为县,隶属于叙州,九姓长官司归属永宁安抚司管辖。
洪武七年,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升格为宣抚使司,正三品官职。八年,禄照担任宣抚使。十七年,永宁宣抚使禄照进贡马匹,朝廷下诏赐给他钱币、衣服和帽子,并规定三年进贡一次。十八年,禄照派弟弟阿居来朝见皇帝,说这些年进贡的马匹都已送达,但是粮食却无法按数缴纳。因为大军南征,蛮族人民惊恐逃窜,农作物播种错过了时节,加上战争之后瘟疫流行,死的人很多,所以无法按时缴纳粮食。朝廷下令免除他们的粮食贡赋。二十三年,永宁宣抚使上奏说,他们管辖的地方水道有一百九十处滩险,其中江门大滩就有八十二处,都是石头堵塞了河道。朝廷下令景川侯曹震前去疏通河道。二十四年,曹震到达泸州进行视察,发现有一条支流可以通往永宁,于是就凿石削崖,开通了水运。
二十六年的时候,禄照的儿子阿聂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在此之前,他爹禄照因为犯了事儿被抓到京城,后来虽然被证明清白了,但回家的路上就死了。他儿子阿聂和弟弟阿智当时都在太学读书,所以他们就让他们的庶母奢尾暂时管着官署的事务。到了这个时候,奢尾进京,请求让阿聂继承他爹的职位,皇上就同意了。永乐四年,皇上免除了永宁地区荒地的赋税。
宣德八年,前任宣抚使阿聂的妻子奢苏来朝贡。九年的时候,宣抚使奢苏上奏说:“我们这儿的教书先生都是些本地小官,朝廷派来的官员跟他们语言不通,根本教不了学生。永宁的监生李源很有学问,知识渊博,请求像云南鹤庆府那样,授予他儒学训导的职位。”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景泰二年,永宁宣抚司的税课局减少了征收的钞票,因为苗族造反了,商人们的路被堵了,这是应布政司的请求才这么做的。
成化元年,山都掌一带的土匪到处抢劫江安等县,这事儿兵部知道了。
第二年,国子监的学录黄明善上奏说:四川山都掌的蛮族,年年出来打家劫舍,杀害百姓。景泰元年招安他们,结果又反了;天顺六年又安抚他们,他们还是又反了。最近总兵李安让永宁宣抚奢贵去大坝招安,也没成功。恐怕要是开战没完没了,应该趁着大军集结的时候,早点想个办法解决,别让它变成边患。
第三年,黄明善又上奏说:宋朝的时候,多刚县的蛮族也作乱,后来用白芀子兵打败了他们。这白芀子兵啊,就是现在的民兵;多刚县,就是现在的都掌多刚寨。以前用乡兵效果挺好,应该赶紧招募民兵,支援官军。都掌那边的水稻十月成熟,应该督促军队提前去抢他们的粮食,这样三个月内蛮族肯定饿肚子。军队应该分三路进攻:南路从金鹅池攻打大坝,中路从戎县攻打箐前,北路从高县攻打都掌。先打掉小寨,大寨自然就守不住了。再说大坝南边一百多里是芒部,西南两百里是乌蒙,应该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土官截断他们的要道。再用火器从下往上攻,顺着风势烧,寨子肯定能攻下来。还有,征调土兵,一定要处理得当;招募民兵,赏罚一定要严明。皇上批准了黄明善的建议。
这时候,总督尚书程信也上奏说:都掌的地势险要,必须得有土兵带路。请求皇上命令东川、芒部、乌蒙、乌撒等府的军队,并且迅速调集湖广永顺、保靖的军队,以备征战。他还请求调拨一千匹南京战马使用。这些请求都得到了批准。
第四年,程信又上奏说:永宁宣抚奢贵打通了运输道路,抓住了贼首,应该下圣旨赏赐他。皇上也同意了。
十六年前,白罗罗和羿子带领着都掌的大坝蛮族跟朝廷军队打仗。礼部侍郎周洪谟就说:“我了解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了解他们的心思。戎州、珙州、筠州、高州这些地方,以前都是土司管辖的,到了咱们大明朝才改成流官管理。当地人和官府语言不通,性格也不合,所以老是出问题。洪武、永乐、宣德、正统这四朝,四次派兵去征讨,他们一会儿投降一会儿造反。景泰年间,他们越来越嚣张,一直到今天都还闹事。我以前就建议恢复土司制度,这样才能长久稳定。可是都御史汪浩靠着打仗立功,却冤枉杀害了两百多位土司和寨主,蛮族们恨透了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抢劫。后来尚书程信带兵去平乱,才勉强把他们制服。我认为现在应该顺应蛮族的心意,选出他们拥戴的人,封他为大寨主,世袭罔替,这样才能和平相处。”
周洪谟接着说:“这个白罗罗,据说原本是广西的流民,手下有几千人,但没有统一的领导。景泰年间,他们联合戎州、珙州的苗族,攻破了长宁九个县,现在又来骚扰都掌。他们住的地方,山高林密,很难剿灭,所以应该设立长官司来管理。这地方离芒部近,就应该把它划归芒部管辖。至于羿子,是在永宁宣抚司管辖的区域。永宁可是云贵要冲,南边连接赤水、毕节,方圆六七百里。让一个柔弱的女子去管辖几万强悍的蛮族,所以他们经常抢劫。我认为应该让宣抚使奢贵继续管辖这些土司,并且在南边靠近赤水、毕节要道的地方,设立两个长官司,仍然隶属于永宁宣抚司。土司有官职但没有俸禄,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反而有利于边防。”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二十五年后,永宁宣抚司的女土司奢禄进献了大量木材,朝廷按照惯例给她颁发了诰命。
万历元年,四川巡抚曾省吾上奏说:“都蛮叛乱,咱们得派兵去讨伐。土官奢效忠一开始很忠心,积极响应号召,但他和贵州土官安国亨有仇。请求让总兵官刘显统领大军,别让他借机报私仇,搞出乱子来。”皇帝准了。
一开始,乌撒和永宁、乌蒙、水西、沾益这些土司的领地挨着,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亲戚关系,关系不错。后来安国亨杀了安信,安信的哥哥安智就联合永宁宣抚奢效忠一起报仇,双方打了起来。安国亨手下的一个吏目跟安智关系好,怕被安国亨杀掉,就投奔了安路墨。安路墨假扮成土知府安承祖,跑到北京去告状。没多久,安国亨也派他儿子安民去告状,奢效忠和安国亨都被叫到川贵巡抚那里去调查。最后决定按照蛮族的习俗,罚款赎罪,这事儿就算完了。
奢效忠死了,他的妻子世统没儿子,妾室世续倒有个小儿子叫崇周。世统因为自己是正妻,想夺印,结果和世续打了起来。就在这事儿上报朝廷的时候,总兵郭成和参将马呈文看中了奢家积累的财富,就带了一千多兵,深入奢家的地盘“落红”,把奢家九代积累的家当都抢光了。世续也带兵追赶他们。奢效忠的弟弟沙卜出来抵抗,还邀请水西的兵马一起报仇。结果郭成兵败如山倒,就上奏朝廷要抓沙卜,世统没答应,还杀了朝廷派来的三个把总,聚集了一万多苗兵,想攻打永宁泄愤。巡按御史弹劾郭成等人贪财生事,应该抓捕;建议给这两个土司妇女封官加爵,各自管辖原来的地盘,至于宣抚司的印信,等奢崇周长大后,再让他去接任。皇帝准了。
十四年,奢崇周接替了父亲的职位,没多久就死了。
奢崇明这个人啊,对亲弟弟那是相当忠心孝顺。他从小就没了父母,靠着世统抚养了十三年。等到要送他去永宁的时候,世续留给他一些毡马,还答应给他印信。事情都安排好了,可是那些奸臣阎宗传他们,以前就跟着世续跟世统对着干,还杀了沙卜,他们害怕崇明上位后会报仇,于是就投靠了水西,拥立阿利来壮大自己。安疆那个臣子在中间搞鬼,蛮兵四处出击,烧杀抢掠,官兵根本拦不住。总督把情况上报朝廷,朝廷就决定让奢崇明暂时管宣抚的事,想着崇明能化解以前的仇恨,收拢人心。可是阎宗传他们还是继续攻打永宁、普市、麾尼。崇明接手快一年了,世续的印信却一直没给他,反而把印信给了安疆臣子的妻弟阿利。巡抚就派都司张神武去抓世续要印信,世续说印信在镇雄陇澄那儿。这陇澄啊,其实是水西尧臣,陇家快断子绝孙了,尧臣入赘到陇家,就冒充陇姓,叫陇澄。平定播州、叙州有功,他也跟着沾了光,朝廷都不知道他是尧臣。尧臣表面上靠着平定播州的功劳,暗地里依靠水西,想靠着镇雄来控制永宁。四川的巡抚按察使觉得尧臣根本不是陇家人,不想把镇雄给他管。尧臣心里两边都不得劲,暗中帮着世续。他觉得要是世续把印信给了阿利,那自己控制镇雄就更稳了。再说朝廷也厌倦了战争,宗传、阿利他们正四处闹事,自己就能轻轻松松地把陇家给吞了。
阎宗传他们每次烧杀抢掠,都说是镇雄的兵干的,以此来吓唬其他部落。川南道梅国楼抓到的蛮人说,镇雄派了将领鲁大功带五营兵马驻扎在大坝,水西的兵已经过了马铃堡,准备攻打永宁,普市因此溃败,宗传他们就丢下空城跑了。奢崇明还说,尧臣派出的目把彭月政、鲁仲贤率领六大营帮助叛军,还扬言要打到叙南,攻打永宁、沪州。所以总兵侯国弼他们,都把罪责归咎于尧臣。都司张神武他们抓到的唤者、朗者,都是镇雄的土司,尧臣也解释不清楚。
黔省的巡抚和按察使觉得西南地区战事不断,军粮都供应不上,所以不想去攻打镇雄。结果尧臣趁机把普市、摩尼等地烧杀抢掠一番,都栽赃给蜀地的将领。有人就说尧臣贪功引发战乱,是蜀地将领的罪过。
四川巡抚乔璧星上奏说:“尧臣心怀鬼胎,想夺取镇雄,觊觎兰州这块肥肉已经很久了。宗传之所以造反,是仗着镇雄的地利,而镇雄又依靠水西的支援。水西的官员没派兵帮忙,我已经掌握了证据,应该趁着叛乱还没彻底成功,命令贵州的巡抚和按察使调兵和我一起剿灭叛军。如果尧臣依然作恶多端,我就直接带兵攻打他,不能让他像一条被打伤的毒蛇一样卷土重来,也不能让他像一个被堵住的裂缝一样再次变成大河。”奏章上去了,朝廷里没人敢拍板用兵。过了很久,阿利死了,官印也找到了,蜀地想把责任推到尧臣身上,但始终没个结果。
那时候播州要划清疆界的事正闹得沸沸扬扬,贵州和四川都乱成一锅粥。到了这时候,永宁要不要用兵的事又像打官司一样争论不休。朝廷已经一心想息事宁人。崇祯三十五年,朝廷下令释放奢世续,赦免阎宗传等人的罪行,寻找陇氏的后代来继承镇雄的爵位。同时命令安顺的官员约束尧臣回到他自己的土司辖地,可以远程授予他官职,不准他冒充陇氏子孙继承官职。于是宗传投降了,尧臣请求离开,贵州巡抚就请求撤兵。
以前永宁卫属于贵州管辖,土司属于四川管辖。自从水西和兰州互相攻打以来,军民都造反了,虽然奢崇明自立为王,但是调查结果还没上报。普市、摩尼的千户张大策等人又请求把永宁的宣抚改土为流。兵部说,没有理由改土为流,那奢崇明怎么办?命令他们赶紧把之前的调查结果报上来。于是四川巡抚打算以张大策失守城池的罪名判他死刑,贵州巡抚打算以张神武擅自用兵抢掠的罪名判他死刑。张大策是贵州人,张神武是四川人。因此双方都不服气,大臣们互相指责,事情又纠缠不清。
这时候,奢崇明的儿子奢寅和水西已故土官的妻子奢社辉因为土地发生争执,安顺的兵力是奢寅的十倍,但是奢寅的兵精锐,双方僵持不下。四川和贵州的巡抚和按察使都控制不了局面,上奏朝廷。崇祯四十八年,贵州巡抚张鹤鸣说赤水卫白撒驻扎的地方被永宁占领了,应该清查归还,这些事情都还在调查中,没有结果。
天启元年,崇祯皇帝批准了崇明调两万马步兵去辽东支援的请求。这崇明父子俩早就憋着坏呢,借着支援辽东的名义,让他的女婿樊龙和手下张彤带兵去了重庆,然后就赖着不走了。重庆巡抚徐可求赶紧把永宁的兵调过去,结果樊龙他们以要增加军粮为借口,直接造反了,把巡抚、道台、府尹、总兵等二十多位官员都杀掉了,然后就占领了重庆。
接着他们又分兵去攻打合江、纳溪,打下了沪州,占领了遵义,遵义知县张振德也战死了。这兴文啊,以前可是九丝蛮的地盘。他们一路打到了成都城下,还给自己起了个假名号叫“大梁”。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和周著,按察使林宰,各自坚守城门,死守成都。石砫土司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她派弟弟秦民屏、侄子秦翼明带四千兵马,抄小路快速行军,偷偷渡过长江,在南坪关扎营。秦良玉自己则率领六千精兵,沿着长江往上,直奔成都。其他的援兵也陆续赶到了。
这时候崇明父子攻城很猛,还暗中收买了刘勋等人当内应,结果事情败露,刘勋他们都被杀了。崇明父子又造了云梯和旱船,白天黑夜地猛攻城墙,城里也用炮石猛烈反击。双方僵持了百天,这时有个贼将叫罗乾象,派人来送钱求和,说愿意杀了崇明父子来投降。当晚,罗乾象放火烧了崇明父子的营寨,贼兵大乱,崇明父子吓得赶紧逃跑,金银财宝、粮食堆积如山,都被丢弃了,老百姓因此得以活命。罗乾象带着他的同伙胡汝高等人投降了。这时朱燮元已经升任巡抚了,他率领四川军队追击崇明父子,江安、新都、遵义等地都收复了。这一年是天启二年三月。
樊龙带着剩下的几万兵马,占据了重庆的险要关隘。朱燮元指挥秦良玉等人夺回了二郎关,总兵杜文焕攻克了佛图关,各路军队都逼近了重庆。崇明和他的儿子奢寅,又派贼将周鼎等人分路来救援,结果周鼎战败逃跑了,被合江老百姓抓住了。官军和平茶、酉阳、石砫三个土司一起包围了重庆,城里已经断粮了。朱燮元用计抓住了樊龙,把他杀了,张彤也被乱兵杀了,还活捉了樊龙的儿子樊友邦以及张国用、石永高等三十多人,重庆终于收复了。
安邦彦在贵州造反,崇明在远处给他撑腰,遥相呼应。过了三年,四川的军队重新攻打遵义,进攻永宁,在土地坎跟奢寅碰上了,双方展开激战。四川大军猛攻,打败了奢寅的军队。奢寅受伤逃跑了,樊虎也战死了。四川军攻克了永宁城,有两万叛军投降。接着又攻下了红崖、天台等据点,每天都有叛军投降。崇明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向水西求救,安邦彦就派了十六个营的兵过河去支援他。罗乾象迅速攻破了兰州,烧掉了九凤楼,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老巢。崇明慌慌张张地逃跑了,投奔水西。安邦彦和崇明合兵一处,分别进攻遵义、永宁。结果四川军队在芝麻塘打败了他们,叛军逃进了青山。
四川军追到渭河边,又冲进了龙场,抓住了崇明的妻子安氏和奢崇辉等人,斩杀俘获的叛军数以万计。兰州也平定了。总督朱燮元建议以赤水河为界,河东的龙场属于贵州,河西的赤水、永宁属于四川。永宁设立了道、府,和遵义、建武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声援。没过多久,贵州巡抚王三善被安邦彦袭击杀害了,崇明的势力又壮大起来,打算过完春天就大举进攻永宁。正巧奢寅被自己手下的人杀了,而朱燮元也因为父亲去世离开了岗位,崇明、安邦彦失去了靠山,终于可以被消灭了。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自称四裔大长老,那些自称元帅的更是数不清,他们合兵十多万,计划先攻打赤水。
崇祯初年,朝廷起用朱燮元为总督,负责贵州、湖广、云南、四川、广东西部等地的军务,他召集各路大军。朱燮元制定了诱敌深入的策略,把敌人引诱到永宁附近的五峰山桃红坝,然后让总兵侯良柱率军大败他们,崇明、安邦彦都被杀死了。这一战,彻底平定了蜀、黔地区几十年来的叛乱,这其中,朱燮元的功劳最大。
话说酉阳,以前是汉朝的武陵郡酉阳县,宋朝的时候叫酉阳州,元朝的时候归怀德府管。朱元璋洪武五年,酉阳军民宣慰司的冉如彪派他弟弟冉如喜来朝贡,朝廷就设立了酉阳州,任命冉如彪当知州。八年后改成了宣抚司,冉如彪还是当头儿。 那时候还设立了平茶、邑梅、麻兔、石耶四个洞的长官司,分别由杨底纲、杨金奉、冉德原、杨隆担任,每三年要进贡一次。石耶洞离得远,进不了京,就让它跟着酉阳一起进贡。
洪武二十七年,平茶洞的长官杨再胜,居然想杀了他哥哥的儿子杨正贤,还有洞长杨通保他们。杨正贤他们察觉到了,赶紧逃到北京告状,还说杨再胜跟景川侯密谋造反。皇帝下令抓捕杨再胜审问,杨再胜招供了,按律当诛灭三族,杨正贤也应该因为牵连被杀。结果皇帝杀了杨再胜,却放了杨正贤,还让他继承了长官的职位。后来,冉如彪的子孙冉兴邦继承了宣抚司的职位来朝贡,朝廷就把他管辖的区域划给了重庆府管。
永乐三年,指挥丁能和杜福去安抚亚坚等十一个寨子的苗族,一共一百三十六户,都派了孩子来朝贡,朝廷把他们划归到酉阳宣抚司管辖。永乐四年,朝廷免除了酉阳荒田的租税。永乐五年,冉兴邦派部长龚俊等人进贡东西,还感谢朝廷设立儒学的恩典。
景泰七年,调动宣抚佥事冉廷璋带兵去征讨五开、铜鼓起义的苗族,朝廷还下诏书赏赐他。天顺十三年,朝廷提升宣抚冉云的官阶一级,这是因为他协助平定了苗族叛乱,并且抓获了石全州的功劳。
弘治七年,冉舜臣因为平定贵州苗族叛乱有功,请求升官。兵部认为这不合规矩,就给他晋升为明威将军的官阶,并下发诏书表彰他。到了弘治十二年,冉舜臣上奏说宋农寨的蛮贼勾结其他寨子的蛮人,烧杀抢掠,请求朝廷派兵剿灭。同时,保靖、永顺两地的宣慰使也上奏说,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图谋占据酉阳,联合俊倍洞长杨广震等人,号召宋农、后溪等地的蛮人聚集兵力,烧杀抢掠,请求朝廷一起讨伐。兵部商议后认为,酉阳的溪洞地区地处偏远,容易煽动叛乱,必须立即扑灭,建议让镇巡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弘治十四年,又调派了酉阳五千兵力去协助剿灭贵州的贼妇米鲁。
正德三年,酉阳宣抚司护印舍人冉廷玺和邑梅长官司上奏说,湖广镇溪所的洞苗聚众攻打抢劫,请求朝廷派兵剿灭。正德八年,宣抚冉元献进贡了二十根大木,请求免除他儿子冉维翰袭职赴京的义务,朝廷准奏了。正德二十年,冉元献再次进贡二十根大木,朝廷下诏书,赏赐他更好的服饰作为酬劳。
万历十七年,宣抚冉维屏进贡了二十根大木,价值超过三千两银子。工部商议后认为,应该给他加封从三品官服,以此鼓励土官效忠朝廷,朝廷批准了。万历四十六年,调派酉阳四千兵力,命令宣抚冉跃龙率领他们前往辽东支援。万历四十七年,冉跃龙派遣他的儿子冉天胤和冉文光等人率领军队前往辽阳,驻扎在虎皮、黄山等地三年,解除了奉集的包围。后来又支援沈阳,由于在浑河战役中失利,冉见龙战死沙场,阵亡一千多人。军队撤守辽阳后,又因为敌军纵火,冉文焕等战死,阵亡七百多人。兵部尚书张鹤鸣说:“冉跃龙派遣子弟万里勤王,冉见龙更是为国捐躯,冉跃龙还自掏腰包捐献二千两银子,运送军械到山海关,抚恤阵亡将士,他的忠义令人敬佩。我在贵州的时候,冉跃龙也曾自掏腰包征讨红苗,屡立奇功。如今又在边疆立下大功,应该给予优厚的抚恤,以此激励边疆将士。”
公元1621年,冉跃龙被任命为宣慰使,他和妻子舒氏都得到了朝廷的诰命,同时朝廷还抚恤了阵亡的1700多户人家。第二年,奢崇明造反了,冉跃龙带领援军包围了重庆。奢崇明被平定后,冉绍文也因为立功受到嘉奖。到了1624年,冉跃龙因为东西两地调兵遣将而奔波劳碌,他特意为弟弟冉见龙和其他阵亡将士请求朝廷给予抚恤,朝廷也批准了他的请求。
公元1636年,宣慰使冉天麟上奏朝廷说:“庶民天胤假借圣旨,企图夺取我的爵位和领地,阴谋没有得逞,还擅自调兵杀人。”朝廷下令让抚按官员去调查此事。当时四川正遭受盗贼的困扰,地方大员们都自顾不暇,很多土司的事情都被搁置了。
石砫,因为石潼关和砫薄关而得名。后周时期设置了施州,唐朝改名为青江郡,宋朝末年设立了石砫安抚司,元朝改名为石砫军民府,不久又恢复为安抚司。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石砫安抚使马克用派他的儿子马付德和同知陈世显进京朝贡。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石砫安抚司改名为宣抚司,隶属于重庆府。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石砫的溪蛮侵扰了施州,黔江的守军将其击溃。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石砫宣抚同知陈世显派儿子陈兴潮等人进京朝贡,祝贺明朝新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朝廷赐给石砫宣抚同知陈兴潮和他的儿子陈文义白银一百两,这是因为他们参与征讨散毛洞有功的赏赐。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朝廷任命宣抚马应仁的儿子马镇为宣抚。话说一开始,马应仁犯了罪,按律当死,后来被赦免,发配戍边。直到这个时候,皇帝想起他祖上马克用曾经为朝廷效力,就下令寻找他的后代中优秀的人才加以任用,所以才有了这次任命。
成化十八年,四川巡抚孙仁上奏朝廷说:三月之内,三百多盗匪闯入石砫,杀了宣抚马澄和二十多名士兵,烧杀抢掠后逃之夭夭。因为石砫和酆都地区相邻,两地因为银矿开采互相争执,官府也不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了这场仇杀。朝廷下令责令当地官府抓捕盗贼。孙仁又上奏说:石砫每年要上缴五千一百三十斤铅税,正统年间之后就停止征收了。但邻近地区的军民却借着征税的名义,乘机偷盗铅矿,最终酿成大祸。所以请求朝廷取消铅税,封锁矿洞,并将忠州临江巡检司迁到酆都南宾里姜池,方便防守。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同年,朝廷任命马徽为新的宣抚使。
万历二十二年,石砫的土司女官覃氏担任宣抚使。土司官吏马邦聘图谋夺取她的印信,伙同马斗斛、马斗霖等人,纠集数千人包围覃氏,放火烧毁了八十多间房屋,杀戮殆尽。覃氏上书朝廷说:“我自从征讨叠、茂地区,打击大雪山上的盗贼,斩杀首级,抓捕盗寇,都有显著的功劳,多次受到上级嘉奖。现在马邦聘无缘无故地兴兵作乱,我难道不能率兵与其决一胜负吗?只是因为没有朝廷的命令,所以不敢擅自行动。现在叛乱分子就在眼前,请效仿以前楚金洞舍覃碧谋反的例子,希望朝廷允许我和马邦聘一同接受审判。”第二年,朝廷命令四川巡抚审理此案,但案件尚未审结。恰逢杨应龙在播州起兵造反,覃氏和杨应龙是姻亲,而马斗斛也与杨应龙勾结,双方都在观望局势,所以案件最终不了了之。覃氏虽然有智谋,但为人放荡,所以与杨应龙私通。她的长子千乘不受宠爱,她偏爱次子千驷,认为杨应龙可以依靠,便将女儿嫁给了杨应龙的儿子千驷。千驷投奔播州,与杨应龙一起造反。千乘继承了马氏的爵位,被朝廷调遣,与酉阳的冉御龙一起征讨杨应龙。杨应龙兵败,千驷被杀,而千乘仍然担任宣抚使。千乘死后,他的妻子秦良玉因功被封为夫人,她的事迹另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