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秋天,关中地区下了很久的雨。古人说,少阳主晴天,少阴主下雨,阳气衰弱了阴气就盛,所以老是下雨。这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

贞观十五年春天,也是下个不停的大雨。

永徽六年八月,京城下了场大雨。

显庆元年八月,又是大雨,足足下了九十天才停。

开元二年五月壬子日,持续阴雨,不得不关闭京城城门。十六年九月,关中地区又下了很久的雨,庄稼都受灾了。

天宝五年秋天,下了场大雨。十二年八月,又是久雨。十三年秋天,下了特大的雨,庄稼受灾严重,而且下了六十天才停。九月,关闭了坊市北门,还把井都盖上了,不让妇女上街,还祭祀了玄冥太社,关闭了明德门,城里的房屋墙垣几乎都被毁了,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

至德二年三月癸亥日,下了场大雨,直到甲戌日才停。

上元元年四月,下雨,一直下到闰月才停。第二年秋天,连月大雨,河渠里都长出鱼来了。

永泰元年九月丙午日,下了场大雨,一直下到丙寅日才停。

大历四年四月,下雨,一直下到九月,不得不关闭坊市北门,还堆起了土台,在土台上设坛,竖起黄幡祈求天晴。六年八月,连续下雨,秋天的庄稼都受灾了。

贞元二年正月乙未日,下起了大雨夹着大雪,一直下到庚子日,平地上积雪好几尺厚,雪面上覆盖着黄黑泥土,像尘土一样。五月乙巳日,下雨,一直下到丙申日,当时正闹饥荒,眼看麦子就要收割了,又下这么大的雨,大家心里都害怕极了。十年春天,下雨,一直下到闰四月,中间停个一两天就算不错了。十一年秋天,又是大雨。十九年八月己未日,下了场特大的雨。

元和四年四月,册封太子宁,结果下雨把衣服都淋湿了,仪式只好取消。十月,再次择日册封,结果又下雨把衣服淋湿了,仪式又取消了。那段时间,老是下雨。六年七月,大雨,庄稼受灾。十二年五月,连续下雨。八月壬申日,下雨,一直下到九月戊子日。十五年二月癸未日,下了场大雨。八月,久雨,关闭了坊市北门。宋州、沧州、景州等地也下了大雨,从六月癸酉日一直下到丁亥日,房屋几乎都被冲毁了。

宝历元年六月,下雨,一直下到八月。

大和四年夏天,郓州、曹州、濮州等地下了大雨,城郭和房屋几乎都被毁了。五年正月庚子朔日,京城下起了阴雨夹着雪,下了十天才停。

开成五年七月,下着大雨,要埋葬文宗皇帝,结果龙撵陷进泥里,根本走不动。

大中十年四月开始下雨,一直下到九月。

咸通九年六月,下了很久的雨,把明德门都淹了。

乾符五年秋天,下了很大的雨,汾河、浍河和黄河都泛滥成灾,庄稼全毁了。

广明元年八月,下了很大的雨。

天复元年八月,下了很久的雨。

接下来说的是唐朝妇女服饰的事儿,这和前面那些雨水的事儿好像没啥关系,但书上就这么写着。

唐朝初期,宫里骑马的女官,按照周朝的旧规矩,穿戴着幂蓠(mì lí),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永徽年间以后,才改用帷帽,戴上帷帽后,裙子只遮到脖子,露出的皮肤比较多。到了神龙年间,幂蓠就彻底消失了,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女人们越来越张扬了。

太尉长孙无忌用乌羊毛做了一顶浑脱毡帽,很多人纷纷效仿,管这帽子叫“赵公浑脱”。这也算是当时服饰妖艳的一个例子吧。

高宗皇帝曾经在宫里设宴,太平公主穿着紫色的衫子,系着玉带,戴着黑色的罗巾,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在皇帝面前歌舞。高宗和武则天笑着说:“女人怎么能当武官呢?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这也算是当时服饰妖艳的一个例子吧。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她宠爱的张易之,给他母亲臧氏做了一顶七宝帐,帐子上绣着鱼龙鸾凤,还给她做了象牙床和犀牛皮凉席。

安乐公主让尚方(皇家作坊)用各种鸟的羽毛织了两条裙子,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侧面看是一种颜色,阳光下是一种颜色,影子下又是一种颜色,但各种鸟的形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她把其中一条献给了韦后。安乐公主还用各种兽毛做了一件<*革廌(gé yì)面(一种衣服),韦后也用鸟毛做了类似的衣服,上面都清晰地展现着鸟兽的形状,耗费巨大。公主刚出嫁的时候,益州进贡了一条单丝碧罗笼裙,上面用金线绣着花鸟,细如发丝,大如米粒,眼睛鼻子嘴巴爪子都栩栩如生,仔细看才能看得清楚。这些都属于服饰妖艳的例子。公主自己做的毛裙,很多达官贵人富豪人家都争相模仿,以至于江岭地区的珍奇鸟兽的羽毛都被采摘殆尽了。

韦后的妹妹曾经用豹头做枕头来避邪,用白泽做枕头来辟魅,用伏熊做枕头来祈求生男孩,这也算是服饰妖艳的例子吧。

景龙三年十一月,举行郊祀大典,韦后担任亚献官,竟然用妇女来当斋娘,还让她们穿着祭祀的服装执事。这也算是服饰妖艳的例子吧。

唐玄宗那时候,皇帝赏赐宰相宗楚客他们一种帽子,样式很高而且歪斜,那是皇帝当藩王的时候戴的帽子,所以当时人们管它叫“英王帽”。“踣”就是歪斜倒塌的意思。

开元二十五年正月,有个道士尹愔当上了谏议大夫,他穿着道士服上班,这也是一种怪异的服饰。天宝年间开始,贵族和老百姓都喜欢穿胡服戴胡帽,女人们戴步摇钗,衣服袖子都做得又窄又小。杨贵妃经常用假发做装饰,还喜欢穿黄裙子。这也很怪异。当时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元和年间后期,女人们梳圆形的发髻,不戴鬓饰,不化妆,只用乌膏涂嘴唇,样子像哭丧似的。圆形的发髻,顶上没有蓬松的感觉;哭丧的样子,是忧愁的象征。

文宗时期,吴越地区流行一种高跟草鞋,纤细得像丝绸一样,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样式。鞋子是下身的物件,用草编织而成,也不是正式的鞋子,却装饰得十分华丽,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奢靡的风气。

乾符五年,洛阳人戴的帽子,都是武将们戴的那种。还有宫里的太监用木头刻成动物的头戴在帽子上,百官都争相模仿,木匠活儿多得像赶集一样,一边砍木头一边说:“这块是砍尚书的帽子,这块是砍将军的帽子,这块是砍军容使的帽子。”这也是一种怪异的服饰。

僖宗时期,宫里的女人把头发扎得很紧,到了成都以后,四川的女人也学着这么扎头发,当时叫做“囚髻”。唐朝末年,京都的女人梳一种头发,两鬓遮住脸颊,样子像椎髻,叫做“抛家髻”。当时还流行用琉璃做发钗和手镯。这也是一种怪异的服饰。“抛家”、“流离”,都是流亡的征兆。

昭宗时期,十六宅的诸王互相攀比奢侈,帽子样式都自己定,京城百姓都学他们,就说:“给我做个某王样式的帽子。”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

大足年间初期,虔州抓到一只六眼龟,一夜之间就不见了。

肃宗上元二年,扬州城门上聚集了很多鼍,节度使邓景山问他的族弟邓珽,邓珽回答说:“鼍是两栖动物,是战争的象征。”

贞元三年,润州江里全是鱼鳖顺流而下,而且都没有头。

公元769年,魏博地区出现了一种虫子,形状像乌龟,叫声日夜不停,这预示着将有灾祸发生,跟龟的象征意义有关。

公元769年,秦宗权在蔡州,州里突然地裂,冒出一块石头,高五六尺,宽广一丈多,形状就像一只大乌龟。这真是应了“鸡祸”的预言。

公元689年七月,冀州出现母鸡变成公鸡的怪事。公元701年正月,明州也出现母鸡变成公鸡的现象,同年八月,松州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公元708年春天,滑州匡城县有人家的鸡长了三只脚。京房的《易妖占》里说:“君王听信妇人的话,就会出现鸡这种妖异的现象。”

唐玄宗特别喜欢斗鸡,朝中大臣和皇亲国戚都跟着学,穷人就玩木头鸡。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鸡属于酉,是皇帝出生年份的属相;斗鸡象征着战争。这些现象都预示着将有灾祸发生。

公元854年九月,考城县有人家的公鸡变成了母鸡,还孵蛋,而且还会发出公鸡的叫声。母鸡变成公鸡,预示着王室将衰败;公鸡变成母鸡又孵蛋,则预示着反叛。汉宣帝时期,也曾出现母鸡变成公鸡的现象,到元帝时期,王氏家族才开始兴盛,可见这种怪事最终会带来灾祸。

公元863年七月,徐州彭城有人家的鸡长出了角。角象征着战争,鸡属于小畜,是卑贱的动物。这预示着下层人民将遭受上层的祸害。

公元871年七月,宋州襄邑有个猎人抓到一只五只脚的野鸡,其中三只脚长在背上。脚长在背上,象征着下层干涉上层;五只脚象征着众多。这些都是不祥之兆。

公元643年四月,立晋王为太子,东宫殿上空出现青色的气体。刚册立太子就出现这种怪异现象,是不祥之兆。公元644年六月壬戌日,出现青黑色的气体,宽六尺,贯穿辰戌二方,长度直达天际。

公元829年,郑注的药箱里,药物变成了几万只苍蝇飞走了。郑注最初是靠医术得到皇帝赏识的,药物变成苍蝇,象征着失败和死亡,也预示着不祥之兆。公元760年六月,天色昏暗,西北方向出现了三道青色的气体。

公元618年秋天,李密和王世充隔洛水对峙,李密的营地里,老鼠一夜之间全部渡过洛水逃走了。占卜的人说:“老鼠无缘无故全部在晚上逃走,城邑将有战争。”

公元639年,建州发生鼠害,农作物受损严重。公元647年,渝州也发生了鼠害。

显庆三年,长孙元忌家里出现了一只大老鼠,在院子里晃悠了一个多月,神出鬼没的,后来突然死了。这,怎么说呢,就是一只比较大的老鼠,在院子里待了一阵子,然后就没了。

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出现猫和老鼠同处一室的情况。老鼠偷偷摸摸的,像个小偷似的,猫本来是抓老鼠的,结果却跟老鼠混在一起,这就像负责抓贼的官吏却包庇坏人一样。这猫老鼠的,关系有点复杂啊,跟官场似的。

弘道年间,梁州的粮仓里出现了一只超大的老鼠,有两尺多长,被猫咬了,结果好几百只老鼠一起反咬那猫。没过多久,竟然聚集了上万只老鼠,州里派人去抓,杀了不少,剩下的都跑了。这老鼠成精了吧,这数量,也太夸张了!

景云年间,右威卫营东街的槐树下,蛇和老鼠打了起来,结果蛇被老鼠咬伤了。这蛇鼠斗,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预示着啥,不好说。

景龙元年,基州的老鼠糟蹋庄稼。哎,这老鼠,真是害人精啊!

开元二年,韶州的老鼠也糟蹋庄稼,成千上万的,一大群!这数量,比梁州的还多!

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竟然出现猫和老鼠一起吃奶的怪事!这比猫和老鼠住一起还离谱!

大历十三年六月,陇右节度使朱泚在军营里发现猫和老鼠一起吃奶的奇观,还献给了朝廷。这,算是奇闻异事了。

大和三年,成都也出现了猫鼠同乳的现象。这真是,各地都有啊!

开成四年,江西的老鼠又开始糟蹋庄稼了。这老鼠,真是年年都有!

咸通十二年正月,汾州孝义县的老百姓家里老鼠很多,它们衔着草和柴,在树上筑巢。老鼠本来住地下的,现在跑到树上去住了,这就像地位低的人要升官发财一样。

乾符三年秋天,河东好几个州的老鼠都很多,它们打洞毁坏房屋,咬坏衣服,折腾了三个月才消停。老鼠是贼的象征,这老天爷好像在警告:将有贼人作乱啊!

乾宁年间,陕州南门里,蛇和老鼠又打起来了,结果蛇死了,老鼠跑了。这蛇鼠斗,结局也是各有不同啊!

武德元年八月戊戌,突厥始毕可汗的营帐无缘无故地倒塌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中宗登基的时候,金鸡竿子断了。这金鸡竿子是用来赦免罪犯的,刚开始大赦天下,鸡竿子就断了,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神龙年间,一群狐狸跑到御史大夫李承嘉家里,他家的厅堂无缘无故地倒塌了;而且他写字用的笔杆子也裂开了,换了一根,又裂了。这,也太邪门了!

开元五年正月癸卯,太庙的四间房子倒塌了。这可是祖宗庙啊!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哥舒翰率领军队驻守潼关,前军出发,军旗到了坊门,竟然撞落了枪刃,大家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这,可是兵家大事啊!

永泰二年三月辛酉,中书省的敕令库倒塌了。这可是存放重要文件的啊!

唐德宗贞元四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含元殿接受朝贺,天刚亮,殿前的台阶和栏杆突然倒塌了三十多间,守卫的士兵死了十几个。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地方,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的第一天,皇帝遇到这种事,真是天大的警告啊!

大和九年,郑注当上凤翔节度使,刚要上任,一出开远门,旗杆就断了。光启年间,扬州府衙的大门和房屋自己倒塌了,那可是隋朝行台旧址,建筑规模非常宏大华丽啊!

《五行传》里说:“抛弃法律,排挤功臣,杀死太子,把妾室立为皇后,就会发生火灾。”意思是说,火失去了它正常的运行规律而变成了灾祸。京房的《易传》里也说:“上面不节俭,下面不克制,大火就会频发,烧毁宫殿。”因为火代表礼仪嘛。书里还说:“看不清形势,就是不明智。它的罪过会蔓延,它的惩罚是持续的炎热,它的极点就是迅速蔓延的灾难。有时候会有草木成精作祟,有时候会有飞虫成灾,有时候会有羊群暴动,有时候会有眼疾流行,有时候会有红色灾异和祥瑞出现,只有水灾和火灾是例外。”

贞观四年正月某一天,武德殿北院失火了。十三年三月,云阳山上石头自己燃烧起来,足足有一丈高,白天像灰烬一样,晚上却发出光芒,扔上草木就会燃烧,持续了好几年才停。这是火失去了它的正常特性,而危害金属了。贞观二十三年三月,甲弩库失火了。

永徽五年十二月,尚书司勋库失火了。显庆元年九月,恩州和吉州发生火灾,烧毁了仓库、军械和两百多户民房。十一月,饶州也发生了火灾。

证圣元年正月某天晚上,明堂失火了,武则天想要离开正殿,还叫停了音乐。宰相姚璹认为这是人为的火灾,不是天灾,不应该降罪。武则天于是到端门观看祭祀活动,效仿建章宫的做法,重建了明堂以求平安。那一年,内库也失火了,烧毁了两百多个区域。

万岁登封元年三月,抚州发生火灾。久视元年八月,平州发生火灾,烧毁了上千户人家。

景龙四年二月,东都凌空观发生火灾。

开元五年十一月乙卯,定陵寝殿着火了。那一年,洪州、潭州也发生火灾,州政府的办公大楼都被烧了。当地老百姓说,看见一个红色的东西,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地飞过来,紧接着就着火了。

十五年七月甲戌,兴教门楼柱子着火了。这一年,衡州发生大火,烧了三百多户人家。老百姓说,看见一个东西,像大水缸那么大,红得像个灯笼一样,它飞到哪儿,哪儿就着火。

开元十八年二月丙寅,下了一场大雪大雨,突然一声巨雷,左飞龙厩(皇家的马厩)着火了。算命的说:“天火烧马厩,预示着要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同年十月乙丑,东都宫里的佛光寺也着火了。

天宝二年六月,东都应天门观着火,火势蔓延到左右延福门,烧了一整天都没灭。京房的《易传》里说:“君主不思进德修业,上天就会用火烧毁他的宫殿。”九年三月,华岳庙着火了,当时皇帝正要到西岳封禅,因为庙宇失火,就停止了封禅大典。十年八月丙辰,武库着火,烧毁了四十多万件兵器。武库可是军队武器的根本啊!

宝应元年十二月己酉,太府左藏库着火了。

广德元年十二月辛卯夜,鄂州刮起了大风,江面上突然着火,烧毁了三千多艘船,火势还蔓延到岸上,烧毁了两千多户民宅,死了好几千人。

大历十年二月,庄严寺的佛塔着火了。一开始是狂风闪电,紧接着火就从佛塔里窜出来了。

贞元元年,江陵的度支院着火了,烧掉了江东地区上百万的赋税。十三年正月,东都尚书省着火了。十九年四月,家令寺着火了。

贞元二年七月,洪州发生大火,烧毁了一万七千多户民宅。元和七年六月,镇州的甲仗库着火了,负责看守的官员死了上百人。元和八年,江陵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元和十一年十一月甲戌,元陵着火了。李师道在郓州修建宫殿,准备造反,宫殿刚建好就着火了。

公元827年(大和二年)十一月某日,皇宫里的昭德寺失火了,火势蔓延到宣政殿东墙和门下省,宫中死了好几百人。第二年(大和三年)十月,宫里又发生火灾。公元829年(大和四年)三月,陈州、许州大火,烧毁了一万多户人家。同年十月,浙江西部也发生了火灾。十一月,扬州的海陵地区也遭遇了火灾。公元832年(大和八年)三月,扬州再次发生火灾,烧毁了上千户民宅。五月,皇宫飞龙神驹马厩失火。同年十月,扬州又发生大火,烧毁了数千户民宅。十二月,皇宫里的昭成寺又失火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公元842年(开成二年)六月,徐州发生火灾,烧毁了三百多户民居。公元844年(开成四年)十二月,乾陵也发生了火灾。同年的最后一天,扬州又起火了,烧毁了数千户人家。这几年,扬州真是多灾多难啊!

公元841年(会昌元年)五月,潞州发生火灾。公元843年(会昌三年)六月,西内神龙寺失火;万年县东市也发生火灾,烧毁了很多房屋。公元846年(会昌六年)八月,葬送武宗皇帝的灵柩经过三原县时,夜里刮起了大风,行宫的帷帐被大火吞噬了。

公元848年(乾符四年)十月,东都的圣善寺发生火灾。

公元856年(大顺二年)六月,幽州的楼阁失火,火势蔓延了好几百步。七月某夜,汴州相国寺的佛阁也失火了。那天傍晚,下着小雨,还打雷闪电,有人看到一个红色的东西在佛阁的藤萝网中旋转,然后就着火了。一会儿,那个红色的东西飞到北边,又在佛阁的藤萝网中旋转,也着火了。接着,就下起了暴雨,地上的积水好几尺深,可火势却越来越大,蔓延到民居,烧了三天三夜才灭掉。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冬天,没有结冰。古代学者认为这是阴阳失调的征兆,还说:“知道犯了罪却不惩罚,它的惩罚就是炎热,夏天就热死人,冬天就万物不结果实。”大概是因为该冷的时候反而热,这是像该受罚却受赏一样啊。

公元794年(贞元十四年)夏天,天气非常热。

公元814年(元和九年)六月,天气非常热。

公元810年(长庆二年)冬天,雪很少,水也没有结冰,草木都像正月一样发芽了。

公元880年(广明元年)十一月,天气温暖得像二月一样。

公元624年(武德四年),益州献上了一种像人一样的芝草。占卜说:“王室的德行将衰落,下层人将兴起,所以会有草长成人形。”草,也是木类啊。

景龙二年,陕西岐山郿县有个叫王上宾的人家,长出了一棵苦荬菜,高三尺多,顶端宽一尺多,厚两分。这都快成精了!三年后,这棵菜里长出了蒜苗,上面又长出了蒜。蒜是种讨厌的杂草,这又长出来,说明这玩意儿多啊!四年后,京城附近的蓝田山竹子结的果子像麦子一样。占卜的人说:“要大饥荒了!”

开元二年,终南山的竹子开花了,结的果子也像麦子,岭南也是这样,竹子都枯死了,那一年真的大饥荒,老百姓都去采竹子果子吃。占卜的人说:“国家里的竹子和柏树枯萎了,三年内会有丧事。”十七年,睦州的竹子也结了果子。

天宝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临川郡有个叫李嘉胤的人,他家屋柱上长出了灵芝草,形状像天尊的画像。

上元二年七月甲辰,延英殿皇帝的御座上长出了白色的灵芝,一茎三花。白色,是丧事的意思啊!

大和九年冬天,郑注的金腰带上长了菌子。这都快成精了!

开成四年六月,襄州山上的竹子结了果子,像米一样,老百姓都去采来吃。

光启元年七月,河中府解州和永乐县长了一种草,叶子互相缠绕在一起,像军队的旗子一样,当时的人们管它叫“旗子草”。二年七月,凤翔府麟游县也长了这种像旗子的草。占卜的人说:“野外会有战争。”

武德年间刚开始的时候,隋朝将领尧君素守卫蒲州,有喜鹊在他炮机的上面筑巢。

贞观十七年春天,齐王李祐当齐州刺史,他喜欢养鸭子,有只狸猫咬死了他四十多只鸭子。那年四月丙戌,立晋王为太子,母鸡聚集在太极殿前,公鸡聚集在东宫显德殿前。太极殿,是历代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地方。

永徽四年,宋州有个叫蔡道基的人家旁边出现了一种怪兽,高丈余,脑袋像羊,只有一个角,身子像鹿,蹄子像马,尾巴像牛,身上五颜六色,还有翅膀。占卜的人说:“鸟类长成牲畜的样子,会有大的战争。”五年七月辛巳,万年宫里出现了一种小鸟,像麻雀一样,生下的蛋却像斑鸠一样大。

调露元年,大量的鸣鵽飞进塞内,遮天蔽日,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又飞回北方,到了灵州北边,都掉在地上死了,一看,都掉了脑袋。

文明年间以后,全国各地不断有人上报说母鸡变成了公鸡,或者半边变成公鸡的。

景龙四年六月初一那天下午,一群乌鸦聚集在太极殿的屋梁上,怎么赶也赶不走。这有点不寻常啊!

开元十三年十一月某一天,一只雄雉竟然飞到泰山斋宫里,还很温顺的样子。皇帝去泰山封禅,那是为了昭告天下取得了丰功伟绩,祭祀活动里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可偏偏野鸟却飞来,一点也不怕禁卫军,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再后来,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濮州出现了两对乌鸦、喜鹊和八哥,它们竟然同在一个窝里筑巢;陇州那边,喜鹊还喂养着小乌鸦呢!开元二十八年四月某天,还有乌鸦在宣政殿的屋檐下筑巢,第二天又筑了一个!

天宝十三载,叶县竟然有喜鹊在地上的车辙里筑巢,这也太奇怪了!喜鹊不筑在树上,却筑在地面上,这明显是不正常啊!

至德二年三月,安禄山手下的将领武令珣包围了南阳,结果城里的炮台附近竟然有三只喜鹊筑巢,等到小鸟长大后才飞走。

大历八年九月,武功县抓到一只大鸟,它长着肉翅膀,狐狸一样的脑袋,还有四条带爪的腿,身长超过四尺,毛发红红的,像蝙蝠一样。好多鸟都跟着它叫,这说明鸟类数量太多了,有点反常。大历十三年五月,左羽林军营地里,八哥竟然在喂养小喜鹊!

贞元四年三月,中书省的梧桐树上,喜鹊用泥巴筑巢。都说喜鹊筑巢能预知年份,它们对季节的变化很敏感,可这次用泥巴筑巢,遇到风雨就容易坏啊!那年夏天,郑、汴地区乌鸦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聚集在魏博节度使田绪和淄青节度使李纳的地盘上,它们竟然衔来树枝,筑起高二三尺,方圆十里的“城池”!田绪和李纳很生气,把这些“城池”烧了,可第二天乌鸦又建了起来,乌鸦的嘴里都流血了!贞元九年春天,许州的喜鹊喂养着小乌鸦;贞元十年四月,有一只大鸟飞到宫里,吃了几天杂骨,抓到后,它不吃东西就死了;贞元十年六月最后一天,水鸟聚集在左藏库;贞元十三年十月,怀州的画眉鸟巢里,黄雀飞进飞出,喂养着画眉鸟;贞元十四年秋天,宋州郊外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鸟,颜色青绿,长得像鸽子和喜鹊的混合体,它停歇的地方,周围的鸟都张开翅膀保护着它,每天早上晚上都衔来稻谷喂它,睢阳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去观看,足足看了十天!贞元十八年六月,乌鸦聚集在徐州滕县,用柴火堆成“城池”,里面还有一只白色的乌鸦和一只碧绿色的乌鸦。

公元806年,常州平地上出现了鹳鸟筑巢。四年后,也就是公元810年的十二月,一大群乌鸦在太行山上过夜。到了公元818年春天,淄青府衙门和城里乌鸦、喜鹊互相抢夺对方的雏鸟,为了喂养自己的孩子,它们互相搏斗,根本停不下来。

公元825年11月丙申日,一大群乌鸦整夜鸣叫。公元827年闰五月丙戌日,乌鸦聚集在唐安寺,一个月后才散去。麻雀聚集在玄法寺,燕子聚集在萧望之墓。公元828年三月,真兴门外,喜鹊在古墓里筑巢。古人说喜鹊筑巢会避开灾年,而且根据巢穴的高低来预测旱涝,现在喜鹊不筑在树上,反而在墓穴里筑巢,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秋天,突厥的鸟儿成群结队地从塞北飞入关内。公元831年六月,一群秃鹙飞到禁苑。秃鹙,是一种水鸟。

公元836年,潞州长子县出现了一只白颈乌鸦和喜鹊打架。公元850年三月,舒州吴塘堰有很多鸟类一起筑巢,巢穴宽七尺,高一尺。水鸟和山鸟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巢里有一种鸟,长着像人脸一样的脑袋,绿色的毛,紫红色的爪子和嘴巴,叫声是“甘”,人们叫它“甘虫”。占卜的人说:“有奇怪的鸟来在城里筑巢,国家会有战争,人吃人。”

公元874年,泾州灵台百里戍有麻雀生下燕子的蛋,最后一起飞走了。京房的《易传》说:“贼臣在国,厥妖燕生雀。”麻雀生燕子,这说法是一样的。公元878年夏天,野鸡聚集在河内县衙门。唐朝咸通年间,吴越地区出现了一种非常大的怪鸟,长着四只眼睛三条腿,在山林里鸣叫,叫声是“罗平”。占卜的人说:“国家会有战争,人吃人。”

公元881年春天,庐江县北边喜鹊在地面上筑巢。公元883年夏天,鸱鸮和野鸡聚集在偃师南楼和县衙门。刘向说过:“野鸟飞入住宅,宫室将要空虚。”

公元884年春天,绛州翼城县有很多鸺鹠鸟聚集在县衙门,其他的鸟都追赶它们,并且发出叫声。公元885年、886年,这种情况又发生了。鸺鹠,又叫训狐。

中和元年三月,陈留地区有乌鸦变成喜鹊。第二年,喜鹊又变回乌鸦。古时候人们用乌鸦来占卜战争的胜负。乌鸦变成喜鹊,预示着百姓跟随叛贼;喜鹊又变回乌鸦,预示着叛贼又变成了百姓。这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心反复。

中和三年,新安县一个官吏家里抓到一只野鸡养着,跟家鸡一起养,一个多月后它们互相啄斗,最后都死了。中和四年,临淮涟水地区有人家的鹰变成了鹅,却不会游泳。鹰凶猛善于攻击,象征着武力强盛的将士;鹅虽然羽毛洁白漂亮,却飞不远,没有搏击能力,只能用来宰杀食用。这说明当时社会上强盛的力量衰弱了,而一些看似无害的事物却暗藏危机。

光启元年十二月,陕州平陆县集津山出现了两只野鸡,它们头朝相反方向,脖子却连在一起,栖息在集津仓的屋檐下。几个月后,几百只野鸡来争斗,把它们啄死了。光启二年正月,閺乡和湖城地区的野鸡和老鹰晚上鸣叫。七月,中条山的喜鹊烧毁了自己的巢穴。光启三年七月,喜鹊又烧毁了自己的巢穴。京房《易传》说:“人君暴虐,鸟焚其舍。”光启三年十月,慈州仵城枭鸟和鸱鸟互相争斗,打死了对方。这些异象都预示着统治者的残暴和社会动荡。

光化二年,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攻打贝州回来,晚上有十几只猫头鹰飞进他的营帐,赶走后又飞回来。这可能暗示着刘仁恭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或者将面临危险。

唐昭宗时期,一只秃鹫在寝殿的角落筑巢,皇帝亲自射杀了它。这说明当时皇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天复二年,皇帝在凤翔,十一月丁巳日,冬至这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有几千只乌鸦一直叫到天亮,好几天都没停。自从皇帝的车驾在岐州,总有几万只乌鸦栖息在宫殿前的树上,岐州人称它们为神鸦。天复三年,宣州出现了一种像野鸡一样大的鸟,尾巴上有像散落的星星一样的火光,它落在戟门上,第二天就发生了大火,曹局全部烧毁,只有兵器保存了下来。这些异象都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义宁二年三月丙辰日,麟游县生了一只没有尾巴的羔羊。同月乙丑日,太原献上了一只没有头的公羊,却没有死。这些怪异的现象都预示着社会的不稳定。

开元二年正月,原州献上了一只长着肉角的羊。同年三月,富平县也出现了一只长着肉角的羊。这可能暗示着地方上出现了某种特殊的现象。

会昌二年春天,代州崞县一只羊生了两颗头,脖子连在一起,还有两条尾巴。占卜说:“两颗头,上不一也。”这预示着统治者的不团结。

咸通三年夏天,平陶县有人家的羊生下的小羊像小牛犊一样大。这说明当时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动物的异常。

唐乾符二年,洛阳城建春门外下了一场暴雨,雨后地上掉下来个东西,看着像山羊,不吃东西,过了一会儿就钻到地里去了,那个痕迹一个月都没消失,有人说是雨水冲刷出来的泥土。占卜的人说:“要闹旱灾了。”

唐武德七年,河间王李孝恭征讨辅公祏,在船上设宴款待众将领。李孝恭用金碗盛了江水要喝,结果江水变成了血。李孝恭说:“碗里的血,是辅公祏要被杀头的预兆!”

唐武德初年,突厥国里下了三天血雨。唐光宅初年,宗室岐州刺史崔崇真的儿子崔横、崔杭等人晚上设宴,突然闻到一股像血一样的腥味。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来俊臣家里的井水变成了血红色,晚上井里还传来哭喊叹息的声音,来俊臣用木板盖住井口,结果木板自己飞出去十步远。长安城里,并州晋祠的水也变成了血红色。

唐中宗时期,成王李千里家里地上出现了血点子,梳妆盒上也滴满了血,腥味能闻到好几步远。还有个中郎将,是个东夷人,叫毛婆罗,他煮饭,一夜之间饭变成了血。

唐景龙二年七月癸巳日,天上出现了红色的气体,照亮了大地,三天后才消失。红色的气体,是血色的祥瑞啊!(此处为原文,不作翻译)

唐天宝六年,少陵原杨慎矜他父亲的墓地里,草人全都流血了,杨慎矜就请和尚史敬思做法事,结果史敬思做法事回来后,光着身子被绑在荆棘丛里,好几十天血流不止。天宝十二年,李林甫家的东北角每晚都起火,好像有个小孩拿着火在进进出出。这都接近血色的祥瑞了。(此处为原文,不作翻译)

唐宝应元年八月庚午夜,天上出现一道红色的光芒,直冲紫微星,然后慢慢移向东北,布满了半个天空。

唐大历十三年二月,太仆寺里有个泥塑像,左胳膊上滴下黑色的汗水,用纸接住一看,是血。

唐贞元二年十一月壬午日,日落的时候,出现了五道红色的气体,从黑云中出来,横贯天空。贞元十二年九月癸卯日,晚上出现红色的气体,像火一样,出现在北方,一直到北斗星。贞元十七年,福州剑池的水变成了血红色。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甲戌日,京城下起了红色的雪。

唐元和十四年二月,郓州从事院门前的地上出现了血迹,有一尺多见方,颜色鲜红,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们认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公元821年7月某一天,黄河水变红了,持续了三天。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接着,公元826年12月某天晚上,西北方向突然起了雾,一会儿工夫就弥漫了整个天空。雾散了之后,天上出现了红色的气体,颜色深浅不一,过了很久才消失。

公元827年,怪事不断。4月份,北方出现了红色的气体,中间还夹杂着几道白色的气体;6月某天晚上,西北方向又出现了红色的气体;8月份,京都上空也出现了布满天空的红色气体。到了第二年(闰三月),北方又出现了像血一样的红色气体。

公元848年,河南郑州的永福湖水也变红了,像凝固的血一样,持续了三天。

公元889年,更吓人了!宰相办公的中书省政事堂里,早上突然发现一个死人,地上全是血,都不知道是谁。更诡异的是,皇家的井水也变红了,还散发着腥臭味。把井水清理干净后,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具腐烂的女尸!这简直就是不祥之兆啊!

公元885年7月某天晚上,西北方出现了像深红色一样鲜艳的红色气体,直达天际。

公元885年1月,润州的江水也变红了,持续了好几天。

幽州的坊谷地区经常有火,到了公元823年夏天,火烧的地方积水成池了。这说明水火灾害是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