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进,他祖上是河曲地区各部落的人,姓阿跌。唐贞观年间归顺朝廷,他们的居住地被设为鸡田州,李家世袭刺史,隶属于朔方军。
李光进和弟弟李光颜年轻的时候,都跟着舍利葛旃生活。葛旃的妻子,是李光进和李光颜的姐姐。一开始,葛旃杀了仆固玚,逃到河东投奔辛云京,之后就和李光进一起在太原安家,凭借着沈果的声望,慢慢站稳脚跟。后来,李光进跟随马燧去救援临洺,在洹水之战中立下战功。他先后担任过前军牙门将、兼御史大夫、代州刺史。元和四年,王承宗叛乱,范希朝带兵去救援易定,上表推荐李光进担任都将。这时李光颜也升任了御史大夫,所以军中都称他们兄弟为“大小大夫”。没多久,李光进又检校工部尚书,担任振武节度使,朝廷还赐给他姓氏以示恩宠;同时,朝廷还下令任命李光颜为洺州刺史。兄弟俩当时在朝中风光无限,荣耀一时。后来李光进调任灵武,在那里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李光进为人至孝,母亲去世后,他守孝三年,期间不回自己的卧室睡觉。李光颜先结婚,母亲把家务事都交给他打理。等到李光进结婚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了,弟媳把家里的钱财和钥匙都交给李光进的妻子。李光进却把这些东西还给了弟媳,说:“弟媳侍奉婆婆,而且曾经管理过家务,这些事情不应该改变。”兄弟俩因此相拥而泣,最后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把家务事交给弟媳。
李光颜,字光远。年轻时,葛旃教他骑马射箭,经常感叹李光颜天资聪颖,武艺超群,自己远远不如。他长期在河东军中担任裨将,节度使马燧曾说:“他相貌不凡,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还把自己的佩剑送给了他。在讨伐李怀光、杨惠琳的战役中,李光颜屡立战功。跟随高崇文平定剑南时,多次冲锋陷阵,勇猛异常,出入敌阵如同神兵天降,更加名扬天下。后来,李光颜也升任兼御史大夫,先后担任代州、洺州刺史。
公元814年,讨伐蔡州的战役打响了,李光颜被任命为陈州刺史兼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才一个月不到,他就升职了,当上了节度使,朝廷还下令让他率领军队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李光颜于是就在溵水边扎营。
第二年,他大败贼军于时曲。一开始,敌人一大早就猛攻他的营地,摆开阵势,李光颜的士兵们都出不去。他干脆下令毁掉营栅,带着几十个骑兵冲进敌军阵营里,来回冲杀好几次。士兵们认出了李光颜,箭矢像刺猬一样射向他。他儿子赶紧拉住马缰劝他别再深入敌阵了,李光颜拔出刀来呵斥儿子,这时候,士兵们都奋勇杀敌,敌人溃败逃跑。当时,好几个州的军队都在蔡州附近扎营,十多个营地互相观望,谁都不肯先动手,只有李光颜第一个打败了敌人。早先,裴度巡视各路军队回来后,对宪宗皇帝说:“李光颜勇敢又讲义气,一定能立大功!”
没过多久,李光颜又和乌重胤一起在小溵河打败了敌人。一开始,都统韩弘命令各路军队一起攻打敌人,敌人先去攻击乌重胤的营地,乌重胤被长矛刺伤得很严重,向李光颜求救。李光颜分析说,敌人既然出兵了,小溵河的堡垒就可以趁机夺取,而且乌重胤的营地也守得住。于是,他派大将田颖和宋朝隐去偷袭敌人的城池,把城池夷为平地,敌人失去了聚集的地方。韩弘因为没去救乌重胤,违反了节度使的命令,就把田颖他们几个将领给杀了。大家都觉得他们有才华,很可惜,李光颜也不敢说什么。后来,朝廷派来的监军景忠信知道了这件事,认为韩弘的做法不对,就假传圣旨把韩弘给绑了起来,然后赶紧把事情报告给朝廷。朝廷下令释放了田颖等人。韩弘和李光颜都分别上奏章陈述事情经过,皇帝对韩弘说:“违反都统的命令该死,但是因为有功可以抵罪,赦免你,留着以后再用。”韩弘很不高兴,从那以后,他和李光颜就有了嫌隙。
公元762年,也就是上元十一年,郭子仪多次被叛军围困,最终攻克了凌云栅。他捷报频传,皇上龙颜大悦,重重赏赐他的使者。郭子仪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官职更上一层楼。
第二年四月,郭子仪在郾城大败叛军,敌军死了十分之三,大约有三万人,他们的兵器上都画着雷公符和北斗星,上面还写着“破城北军”几个字。郾城的守将邓怀金吓得不轻,他的部下董昌龄趁机劝邓怀金投降,并来求见郭子仪说:“城里的士兵家眷都被叛军当作人质,如果不战而降,我们全家都会被杀头啊!请将军攻城,我到时候点火求援,援军到了,您再冲进来,我从城内里应外合。”郭子仪答应了他的请求。叛军已经撤到北方去了,董昌龄拿着伪造的印信,邓怀金率领众将士穿着便服打开城门等候。郭子仪进城后,城墙自己就塌了五十多段。
弘素和蹇纵这两个人,私底下勾结叛军,想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且他们嫉妒郭子仪的功劳,想方设法地来打压他。于是他们就精心挑选美女,教她们歌舞、下六博,还给她们穿戴上缀满珍珠宝石的华丽衣服,举手投足都光彩照人,为此花费了巨额钱财,派人把这些美女送给郭子仪,说:“将军您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特地送来这些美女来慰劳您征战的辛苦。”郭子仪说第二天再收下。他当天就召集将领们喝酒,把使者和美女带到大家面前,这些美女个个漂亮又优雅,全军将士都震惊地望着她们。郭子仪不慌不忙地说:“我离开家已经很久了,一直担心皇上为我操劳,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皇上的恩情。但是我们的战士们都抛弃了妻子儿女,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我们怎么能只沉迷于女色享乐呢?替我谢谢他们:皇上对我的恩情很深,我誓死不会和叛军同流合污!”他指着自己的心口说:“就是死了,我也绝不背叛!”说着说着,他就哭了起来,几万将士都被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郭子仪重金酬谢了使者,并将他们送回。从此,军队的士气更加高涨了。
裴度在沲口修建了赫连城,然后带着轻骑兵去视察。结果敌人用奇兵从五沟那边杀过来,大声喊叫着猛攻,城墙都被震坏了,裴度当时非常危险,幸好光颜奋勇作战把敌人打退了。早在这之前,光颜就料到敌人一定会来,所以偷偷派田布带领精锐骑兵埋伏在沟底,准备堵截敌人的退路。敌人被打败后,丢下战马逃跑,结果一千多人在沟里摔死了。 因为这次战役,敌人把精锐部队都派去对付光颜,这才给了李愬乘虚而入攻打蔡州的机会。
董重质带着洄曲的军队投降了李愬,光颜骑着马冲进敌营大声喊叫,一万多人都扔掉武器请求投降。战事平定后,光颜被加封为检校司空。进京朝见皇帝,在麟德殿接受皇帝召见,皇帝赏赐了他很多东西,还特意在他府上设宴款待,最后还赏赐了他二十车粮食。
皇上要讨伐李师道,就调光颜去担任义成节度使,还允许他带着忠武军。不到一个月,光颜就两次在濮阳打败了敌人,攻克了斗门,斩杀了数千敌军。光颜上奏说许州和郑州的军队配合不好,不能使用,于是他又被调回镇守忠武军。后来吐蕃入侵,光颜又被调去镇守邠宁军。当时吐蕃人毁坏了盐州城,皇上就让光颜去重建,还是带着忠武军去的。一开始,田缙镇守夏州,因为处理边境事务不当,导致党项人勾结吐蕃围攻泾州,郝玭奋力作战才击溃了敌人。光颜听说敌人来了,就准备带兵去支援,可是邠州的人却懒洋洋的,吵吵闹闹不肯出兵。光颜就给他们讲道理,还激动地流泪,听到的人都跟着哭了,邠州军这才赶紧出发,吐蕃人这才逃出边境。
穆宗皇帝即位后,召回了郭光颜,赐给他开化里的一座宅邸,并提升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军队凯旋后,皇帝赏赐给他无数的财物,以此来褒奖群臣。没过多久,他又被调任到凤翔。皇帝准备讨伐镇州,又把他召回担任忠武军节度使,还兼任深冀行营节度使。宰相和百官都到通化门为他饯行,皇帝亲自到通化门送他,并赐予他珍贵的器物、好马和玉带。
郭光颜率军深入敌境,但是后勤补给跟不上,皇帝下诏令沧州、景州、德州、棣州增调物资支援。郭光颜认为宰相处理事务不当,辞去了兼任的职务。适逢朝廷大赦,赦免了王廷凑,恢复了他的官职。后来李騕在汴州作乱,皇帝诏令郭光颜统领军队前去讨伐,他早晨接到命令,傍晚就披挂上阵了。第二天,就攻克了尉氏。在琵琶沟与汴州叛军作战,还没列阵,就主动进攻,敌人溃逃了。李騕被平定后,郭光颜升任兼任侍中。敬宗皇帝即位初期,郭光颜被正式任命为司徒、河东节度使。宝历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尉,谥号忠,朝廷厚葬并赐予丰厚的赏赐。郭光颜下葬后,文宗皇帝鉴于他的功勋卓著,又赐予他二千匹丝绸。
郭光颜为人忠义,善于安抚士兵,士兵们都很乐意为他效力。他的部下许师劲悍勇善战,经常冲锋陷阵,因此屡立战功。王仙芝、黄巢起义造反,各地告急,许多地方都请求郭光颜前去支援防守。大校曹师罕率领一千五百人归属招讨使宋威,张贯率领四千人归属副使曾元裕。僖宗皇帝倚仗许州军来保护东都,有人请求调动许州军支援,但请求没有得到回应。大将张自勉去讨伐云南、党项;庞勋叛乱时,郭光颜解除了寿州之围,在淮口作战,因功多次升迁,最终官至右威卫上将军。这时他上表请求讨伐黄巢,皇帝下令他乘驿站快马赶赴前线,解除了宋州之围。宋威忌惮张自勉的功劳,请求将他调到自己麾下,并且想杀了他。宰相识破了宋威的阴谋,没有同意,并用张自勉代替了曾元裕。
乌重胤,字保君,是河东将领承玭的儿子。年轻的时候担任潞州牙将,兼任左司马。节度使卢从史奉命讨伐王承宗,却暗中和叛贼勾结。吐突承璀打算除掉卢从史,把情况告诉了乌重胤,乌重胤就绑起了卢从史。帐下的士兵拿着武器吵吵嚷嚷,乌重胤大声呵斥道:“天子有命令,服从的赏,违抗的斩!”士兵们都收起武器回到营地,没人敢再动。宪宗皇帝很欣赏他的功劳,提升他为河阳节度使,封他为张掖郡公。
皇上讨伐淮南和蔡州的叛军,命令乌重胤带兵压住敌人的边境,把汝州划归他的军队管辖,和李光颜互相配合,牵制敌人。大小战斗一百多次,前后三年,终于平定了叛乱,乌重胤又升任检校司空,进封邠国公。后来调任横海军节度使,他上奏说:“河朔地区之所以能抗拒朝廷的命令,主要是因为刺史权力太小,镇将掌握军队,可以为所欲为。如果让刺史掌握权力,即使是大帅有安禄山、史思明那样的奸诈,又能凭借一个州来叛乱吗?我管辖的三个州,我都把刺史的职位还给他们,让他们各自统领军队。”于是请求废除景州。他的建议被采纳,当时的人都认为很合适。
讨伐王廷凑的时候,乌重胤驻扎在深州。当时朝廷的号令混乱,叛军越来越难以控制,乌重胤很久都不敢进攻。穆宗皇帝认为他在观望,就下令让杜叔良代替他,任命乌重胤为太子太保。长庆年间末期,乌重胤担任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来被召回京城,改任天平军节度使。文宗初年,正式被任命为司徒。李同捷请求继承他父亲的职位,皇帝当时正致力于安定局面,就给了李同捷兖州和海州的节度使职位,又因为乌重胤是资深将领,就让他兼任沧州和景州的节度使,并把齐州划归他的军队管辖。不久乌重胤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尉,谥号懿穆。
乌重胤带兵打仗,善于安抚士兵,和士兵们同甘共苦。蔡州将领李端投降了乌重胤,蔡州人抓住李端的妻子将其杀害,李端的妻子临死前大喊:“好好侍奉乌仆射!”能够得到士兵如此拥戴,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他对属下官员很有礼貌,当时有名望的文士像温造、石洪都在他的幕府工作。乌重胤死后,有二十多个士兵割下自己的大腿肉来祭奠他。
他的儿子乌汉弘继承了他的爵位。在守孝期间,朝廷授予他左领军卫将军的职位,他坚决推辞。皇帝很欣赏他的行为。
石洪这个人,字叫浚川,他祖上姓乌石兰,后来只用石作为姓氏。他为人品德高尚,考中了明经,做过黄州录事参军,后来辞官回到东都,十几年都隐居不出,闭门谢客。朝廷里的高官多次推荐他,他都拒绝了。
后来河阳节度使重胤想提升自己的名声,四处寻找贤才,有人推荐了石洪。重胤说:“他什么都不求,他会愿意为我做事吗?”于是重胤亲自写信送礼去邀请他。石洪觉得重胤了解自己,所以很高兴地答应了,准备上任。重胤很高兴石洪能来,对他非常礼遇。后来朝廷又下诏书,任命他为昭应尉、集贤校理。
再说一个人,叫李珙,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但他自己却特别喜欢练武,性格刚正不阿。他曾经去泽潞地区,见到李抱真,想担任他的部将,但听说李抱真嗜酒如命,就没答应。都将王虔休说:“李珙是个奇才,不能为己所用,那就干脆杀了他,别让他落到别人手里。”李抱真没听他的。后来王虔休当了节度使,就重用了李珙。重胤的部下从史叛乱,李珙带兵去救援,后来听说叛乱的计划是朝廷授意的,就停止了行动。重胤欣赏他的才能,在讨伐淮西的时候,推荐他担任行营都将。最后李珙官至右武卫上将军。
王沛是许州许昌人。他年轻的时候就胆识过人,被节度使上官涚看重,把女儿嫁给他,还让他担任牙门将。上官涚死后,上官涚的女婿田偁想胁迫上官涚的儿子继承他的兵权,并密谋杀害监军。王沛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暗中报告了朝廷,结果田偁的同伙都被抓住了。唐德宗很高兴,马上任命他为行军司马。后来刘昌裔当了节度使,奏请朝廷任命王沛为监察御史,并护送上官涚的灵柩回京。皇帝召见王沛,感叹他的功劳非同一般,觉得刘昌裔的奏请官职太低了,对王沛说:“我的意思还没表达完呢,你回去吧,我会另外再奏请。”王沛还没回到许昌,就被加封为兼御史中丞。
李光颜带兵去打吴元济,那气势真是非同凡响!他被任命为行营兵马使,带着精锐部队单独驻扎,打了好多胜仗,立了大功。当时朝廷下令要赶紧打仗,其他将领都观望,不敢过溵河设防。李光颜却带着五千兵马,趁着夜色渡过河,堵住了敌人的进攻路线,然后就地筑城驻扎。接着,河阳、宣武、太原、魏博等地的军队也陆续渡河,一起围攻郾城。李光颜首先扎营和敌人对峙,蔡州将领邓怀金就投降了。蔡州平定后,李光颜升官加爵,当上了兼大夫。后来他又跟着李光颜平定了淄青。等李光颜镇守邠州时,朝廷调拨一部分军队去戍守,李光颜又担任都将,去救援盐州,打败了吐蕃,因为战功被提升为宁州刺史,后来又调任陈州。
李騕造反的时候,李光颜以忠武节度副使的身份率军讨伐李騕,还被加封为检校右散骑常侍,后来又升任兖海沂密节度使。那时候新建的府衙,当地百姓民风彪悍,不服管教。李光颜就明确地颁布法令,定期进行军事检查,军队管理一下子就井井有条了。后来他又被调任为检校工部尚书,继续担任忠武节度使。太和元年,李光颜去世,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他儿子李逢,从小就跟着父亲征战,累积了不少功劳,被任命为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太和年间,李逢入朝担任诸卫将军。他跟着刘沔、石雄在 天德打败了回鹘,当时有两千士兵没上过战场,想冒领赏赐,李逢没答应。有人为他求情,李逢回答说:“士兵奋勇杀敌才能得到赏赐,如果没功劳也赏赐,这算怎么回事?”武宗皇帝觉得李逢执法严明,就让宰相李德裕劝劝他,李逢说:“上战场,那是要冲锋陷阵,直面刀刃的,如果不依法办事,谁还会听从命令?”讨伐刘稹的时候,李逢担任太原道行营将领,率领七千陈许兵驻扎在翼城。刘稹平定后,李逢被加封为检校右散骑常侍,后来也当上了忠武节度使。
杨元卿这个人,史书上没记载是哪里人。他从小就没了爹娘,但为人豪爽,很有计谋。他经常在江浙一带漂泊,动不动就发表一些高谈阔论,别人都觉得他是个狂人。那时候吴少诚在蔡州作威作福,杨元卿穿着粗布衣服就去找他,结果被任命为一个县的县令,没多久就被召进幕府做事。后来他又跟着吴少阳。每次去京城办事,宰相李吉甫都对他很照顾。杨元卿回来后,就和吴少阳大谈君臣之道,感动了吴少阳。可吴少阳手下的那些坏人嫉妒他,合伙陷害他,幸亏判官苏肇帮忙,他才没被治罪。但是,杨元卿私底下却在暗中破坏吴少阳的事,并且向朝廷告密。
等到吴元济篡夺了节度使的权力后,杨元卿想方设法让吴元济破产,好让他垮台。他就胡说八道地说:“您父亲太小气了,手下的将士们都穷困潦倒,府里要完蛋了,我看得一清二楚。您要是大大方方地赏赐将士们,让他们安心,再谦卑客气地去讨好各地的节度使,将士们就会高兴,说不定会帮您。我替您上奏天子,保证没问题的!”吴元济信了。杨元卿到了京城后,就详细地汇报了吴元济的虚实,请求朝廷下令各路军队讨伐吴元济,将他处死。吴元济发现后,就杀了杨元卿的妻子和四个儿子,把他们砌进墙里,再用箭射死。苏肇也因此被害。
宪宗皇帝任命杨元卿为岳王府司马,他和李愬一起商量如何处理蔡州的事,打算让杨元卿做蔡州刺史,好安抚那些投降的人,瓦解吴元济的势力。杨元卿进宫面见皇帝,请求拨款和一些其他的请求,但皇帝没同意;而且裴度认为各路军队攻打蔡州三年了,眼看就要成功了,如果再把蔡州交给杨元卿,恐怕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引发新的冲突,所以这个提议被否决了。后来,杨元卿被任命为光禄少卿。蔡州平定后,杨元卿被破格提升为左金吾卫将军。他向皇帝建议说:“淮西地区有很多奇珍异宝,派人去取一定能得到。”皇帝说:“我打仗是为了消灭叛贼,为百姓除害。贼平了,这些东西自然就归我了,还用得着特意去搜刮吗!别再提这事了。”后来,杨元卿被外放为汾州刺史,之后又回到朝廷担任金吾卫将军。
唐长庆年间刚开始的时候,镇州和魏州的军队主帅换人了。元稹详细地向皇帝穆宗分析了这些地方之前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穆宗过了很久才明白过来,高兴地赏赐给他一条白玉带,还提拔他当泾原渭州的节度使。元稹到任后,开垦荒地,建立了五千顷的屯田,修筑了高高的城墙,加固了城门,防守非常严密。一旦有敌人来犯,农民们就能在城墙内保护自己。他在泾州干了六年,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后来他又被调到河阳。
何进滔在魏博作乱,元稹主动请缨,请求带着三个月的军粮,率军去讨伐。唐文宗非常赞赏他,提升他为检校司空。他还献上二十万石粮食,支援朝廷的财政。之后,他又升任光禄大夫,后来又调任宣武军节度使。唐太和七年,他因为生病回到东都洛阳,被授予太子太保的职位。去世后,追赠司徒。不过,他为人精明狡猾,到哪里都搜刮钱财,而且善于巴结权贵,所以才能多次升迁,担任要职。
他的儿子元延宗,在唐开成年间担任磁州刺史,和河阳的军队合谋,想要赶走上司,自己当老大。结果事情败露了,皇帝下令,因为元稹曾经倾家荡产效忠朝廷,所以为了顾全元稹的家族,只把元延宗在京兆府杖毙,并且把元稹的田产都还给了他的家人。
曹华是宋州楚丘人,最初在宣武军服役。他曾经抓住叛乱将领李乃,把他押送到京城。节度使董晋任命他为牙将。后来他为了躲避仇家,逃到了东都。恰逢吴少诚叛乱,留守王翃任命曹华担任襄城戍将。曹华加固城壕、护城河和城墙,每天都和叛军作战,多次俘获斩杀敌人,叛军都很害怕他。唐宪宗初年,曹华多次升迁,最后被任命为检校右散骑常侍,朝廷召他到京城,赏赐给他兵器、铠甲、丝绸和锦缎,然后让他回去驻守。之后,他被任命为宁州刺史,还没出发,就碰上吴元济不服朝廷管制,朝廷命令河阳怀汝节度使乌重胤去讨伐他,乌重胤请求曹华担任副将。在青陵城作战,叛军大败,曹华还攻克了凌云栅,凭借战功被封为陈留郡王。
蔡平当上了棣州刺史。棣州跟郓州差不多大,当时贼寇占据了滴河地区。蔡平立刻带兵追击,斩杀了两千多敌人,收复了失陷的县城。他还招募那些可以利用的盗匪,给他们免死,让他们当屯兵,守卫重要的道路。贼寇一来,就立刻被击退,再也不敢往北侵犯了。后来,蔡平被提升为横海军节度副使。那时候朝廷把郓州地区分成了三个镇。
第二年,兖州地区发生兵变,杀了观察使王遂。朝廷就派蔡平去接替他。蔡平到任三天后,就召集全军举行盛大的犒劳宴席,把士兵们安排在走廊里喝酒。酒过三巡,蔡平下令说:“皇上把郓州的人分别派来戍守各地,让你们奔波劳累,我想好好犒赏你们。请郓州的士兵站到右边,其他州的士兵站到左边。”说完,他就把其他州的士兵支了出去,然后关上门大声喊道:“奉皇上的命令,诛杀叛乱的将领!”帐篷里的士兵立刻冲出来,把蔡平围了起来。最后,蔡平斩杀了1200多人,血流成河,血腥气冲天而起,足足有丈余高。海州、沂州的人民都吓得不敢动弹。
蔡平讨厌沂州地狭人多,请求改镇兖州,朝廷答应了。自从李正己叛乱以来,齐鲁地区的民风变得越来越粗野霸道。蔡平下令说:“邹鲁地区是礼义之乡,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于是他亲自拜访儒士,春秋两季祭祀孔子,设立学校讲学,还拿出自己的家产资助学校的开支,人们这才开始重视教育。蔡平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后来都做了官。镇子里有人仇恨田弘正,蔡平多次请求用自己的军队去讨伐他,但朝廷没有批准。后来,蔡平被提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并兼任节度使。
李騕叛乱,带兵攻打宋州。蔡平不等朝廷命令,就带兵迎击,打败了李騕。李騕被平定后,蔡平被提升为检校尚书右仆射,调任义成军节度使。有一次,盗贼杀害了商人,官府抓到了凶手,结果发现是蔡平的亲信。蔡平大怒,砍了他的头祭奠死者。蔡平去世时,享年六十九岁,死后被追赠为左仆射。
蔡平虽然出身军伍,但他做事总是循规蹈矩,很爱重士大夫,从不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傲慢待人,就连仆役也都能诚实守信地对待,人们都觉得他很难得。
高瑀,是河北蓚县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沉稳老练,很喜欢谈论军事。先是在右金吾卫做个小官,后来一步步升迁,当上了陈州和蔡州刺史,之后又进朝当了太仆卿。忠武节度使王沛死了,卫军里很多将领都觉得自己能接任。宰相裴度和韦处厚觉得高瑀在陈州和蔡州治理有方,而且熟悉军队的情况,想让他去接任。正好军队也上表请求高瑀担任节度使,于是朝廷就让他兼任左散骑常侍,并正式任命他为忠武节度使。
从大历年间开始,选拔节度使都是从宦官中尉里挑,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搜刮的钱财多到数不清,穷人向富人借钱,等他们当上节度使后,就狠狠地盘剥百姓,利息高得吓人,十个有六七个都是这样。高瑀上任后,士兵们互相告诉对方:“韦、裴当宰相后,天下再也没有搜刮民财的节度使了!” 当时州里连年水旱灾害,高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修筑了180里的堤坝,及时疏通河道,百姓因此免受饥饿之苦。后来他又升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六年后,他调任武宁军节度使。朝廷以刑部尚书的职位召他回朝,但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了,改任太子少傅。不到一个月,朝廷又让他回任忠武节度使,最后死在任上,死后追赠司空。
高瑀为人宽厚温和,做官没有显赫的声名,但他到哪里都能把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和士人都怀念他。
刘沔,字子汪,是江苏徐州彭城人。他父亲刘廷珍,曾经跟随德宗皇帝出征,因为战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东阳郡王。刘沔从小就没了父亲,曾在振武军做客,被节度使范希朝任命为牙将。一次军队开大会,刘沔拿着刀站在堂下,范希朝很欣赏他,对他说:“将来你一定能坐到我的位置上!”范希朝死后,刘沔进入神策军任职。太和年间,他多次升迁,最后当上了大将军,接着被任命为泾原节度使,后来又调任振武节度使。开成三年,突厥人来抢掠边境,刘沔率领吐浑、契苾、沙陀三部一万人马迎战,敌人一个也没能逃回去,他把缴获的马羊都分给了士兵,并在都护府西北修筑了四个营垒。后来他又升任检校户部尚书。
武宗皇帝登基后,李沔被提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后来回鹘入侵天德地区,朝廷命令他带兵驻守云伽关,回鹘军队这才撤兵。会昌二年,回鹘又来抢掠太原和振武,皇帝派兵部郎中李拭去调兵遣将,顺便考察一下将领们的才能。李拭独独推荐了李沔,于是李沔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兼招抚回鹘使,进驻雁门关。回鹘入侵云州,李沔率军迎战,斩杀了七名回鹘裨将,大败敌军。因为这次战功,皇上还把太和公主的功劳记在了李沔头上,并提升他为检校司空。有人觉得这个赏赐太少了,后来又把他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还给他的一个儿子赐了官职。回鹘残兵败逃,朝廷命令李沔追击,并追赠他李靖平定颉利可汗的功劳。军队凯旋后,李沔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归义军降服的三千回鹘士兵,朝廷想让他们分别编入各道军队,但他们不服从命令,占据滹沱河叛乱,李沔把他们全部抓获并处死了。
刘稹不服从朝廷命令,朝廷命令李沔南下讨伐,驻扎在榆社。李沔和张仲武素来不和,当时张仲武正在追击幽州的军队,所以李沔被调往义成。恰逢王宰军队迟迟不进,宰相李德裕上奏朝廷,让李沔镇守河阳,用两千滑州兵驻守万善,就位于王宰的侧翼,以此来刺激王宰出兵。刘稹被平定后,李沔被提升为检校司徒,调任忠武节度使。后来因为生病,改任太子少保,但他无法胜任朝拜之事,于是被改任太子太傅,告老还乡。李沔去世时,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司徒的官职。
石雄是徐州人,出身贫寒,不知道他的祖先是谁。年轻时当牙校,勇敢果敢,善于作战,在军中威风凛凛。王智兴讨伐李同捷,收复棣州,让石雄作为先锋渡过黄河,他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起初,徐州的士兵都讨厌王智兴的苛刻残暴,想把他赶走,拥立石雄。王智兴害怕发生兵变,就利用石雄的战功,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州刺史,朝廷就封他为壁州刺史。王智兴因此杀害了石雄平时关系好的百余人,诬陷石雄暗中结交士兵,图谋叛乱,请求用军法处置他。唐文宗素来知道石雄的才能,没有杀他,而是把他流放到白州。后来又把他调到陈州担任长史。党项族骚扰河西地区,朝廷召石雄到振武军,归入李沔的麾下,石雄在破羌之战中立下战功。但皇帝因为顾忌王智兴,很久都没有提拔石雄。
话说唐会昌年间,回鹘入侵边境,连续几年都在云州、朔州和五原塞一带烧杀抢掠。朝廷任命李克用为天德防御副使,兼任朔州刺史,让他协助刘沔驻守云州。刘沔召集李克用商议说:“回鹘现在分散,正是彻底消灭他们的好时机。朝廷因为公主被扣押的原因,才不愿意立刻出兵。如果我们直接攻打他们的王庭,他们来不及防备,一定会丢下公主逃跑,到时我们就可以把公主接回来了。万一作战失利,我甘愿一死!”李克用回答说:“我遵命!”
于是,李克用挑选了沙陀族李国昌以及契苾、拓拔等各族三千骑兵,夜间从马邑出发,第二天清晨就到达振武城,远远望见十多辆装饰华丽的车辆,周围侍卫穿着鲜艳的衣服。侦察兵回报说:“那是公主的营帐!”李克用暗中派人去告诉回鹘人:“皇上要接回公主,大军已经来了,你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李克用趁着夜色从城中秘密出兵,故意放出牛马制造声响,直捣乌介可汗的营帐。可汗大吃一惊,只身逃窜,李克用追杀到杀胡山,斩杀敌军上万,缴获了无数的马牛羊,成功地把公主接了回来。之后,李克用被提升为丰州防御使。
后来,李彦佐讨伐刘稹时行动迟缓,朝廷就让李克用担任晋绛行营诸军副使,协助李彦佐作战。当时,王宰驻守万善,刘沔驻守石会关,双方互相观望,谁也不敢先行动。李克用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军队翻越乌岭,连续攻破敌军五个营垒,斩杀俘获了数千人,敌军大为震惊。李克用为人廉洁,每次朝廷赏赐的东西,他都放在军营门口,自己只取一匹绢,其余全部分给士兵们。因此,将士们都非常感动,个个奋勇杀敌。武宗皇帝非常高兴地说:“现在将领中,像李克用这样既有义气又勇敢的人,真是少见啊!”于是,皇帝就提升李克用为行营节度使,代替了李彦佐,并把他调到河中。刘稹眼看大势已去,他的大将郭谊暗中向朝廷献计,请求斩杀刘稹的头颅来投降。大家怀疑这是诈降,李克用却大声说:“刘稹叛乱,郭谊是他的谋士。现在郭谊想杀掉刘稹来投降,这是他自己的计谋,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李克用只带了七千人马,直逼潞州,接受了郭谊的投降。之后,李克用被提升为检校兵部尚书,并被调到河阳。
早先,李克用讨伐刘稹的时候,在河边看到一只白鹭,他对将士们说:“如果我能射中它的眼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他一箭射出,果然射中了白鹭的眼睛。唐武宗听说后,下诏书嘉奖了他。
宣宗皇帝即位后,把王重荣调到凤翔府去镇守。王重荣本来就是李德裕看重提拔起来的。王宰呢,是王智兴的儿子,跟王重荣以前就有矛盾。在潞州的战役中,王重荣立下了最大的功劳,王宰心里很不爽,总是想方设法地打压他。后来李德裕被罢免宰相,王重荣也借机回老家去了。白敏中轻蔑地说:“黑山、天井的战功,赏赐已经够多了。”然后就给他了个神武统军的头衔。王重荣失势后闷闷不乐,最终去世了。
这段话讲的是王重荣的事儿,他被贬官了,心里肯定不好受。白敏中那句话,听着就让人不舒服,感觉有点讽刺挖苦的意思。 “黑山、天井功,所酬已厌。” 这几个字,把王重荣的功劳和赏赐摆到一起比较,言下之意就是说赏赐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提拔了。 可见,他当时已经失宠了。
人们都说李愬率领孤军深入蔡州,活捉贼首是奇功,却不知道王重荣在平定蔡州之战中贡献更大。当时贼军节节败退,都把精锐部队用来保护王重荣,让他住在高高的城墙上,所以李愬才能乘胜追击,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如果没有王重荣的胜利,李愬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世皆谓李愬提孤旅入蔡缚贼为奇功,殊未知光颜于平蔡为多也。” 这段总结得很到位,说明了王重荣的功劳被忽视了。 李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王重荣之前奠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