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是河北燕州辽西人。年轻的时候,他在平卢军当兵,跟着李忠臣出海打仗,在河北立下过战功。后来李忠臣在淮西当节度使,李希烈就跟着他,升官加爵,做到光禄卿,军中的人都觉得他很有才能。可是李忠臣后来变得骄横跋扈,不理政事,惹得大家都很生气,最后被赶走了,李希烈就接管了他的兵权。唐代宗皇帝下令让忻王当副使,让李希烈负责淮西军务。同时,又让滑亳节度使李勉兼管汴州。

唐德宗当皇帝后,提升李希烈为御史大夫,然后任命他为节度使,还把他的军队命名为淮宁军,以此来表示对他的重视。后来梁崇义造反,朝廷下令各路军队讨伐,还封李希烈为南平郡王、汉南北招讨处置使,又让他统领所有军队。李希烈在平定梁崇义的叛乱中立下大功,但他想独占地盘,结果和山南节度使李承平打仗没打赢,虽然没拿下地盘,但也狠狠地抢掠了一番。因为平叛有功,李希烈被提升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纳造反了,朝廷任命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去讨伐他。李希烈带着三万大军到了许州就停下来不动了,暗地里派人去和李纳商量,想联合起来攻打汴州,还给李勉写信,假装要借道过去。李勉看出了他的阴谋,就调集军队驻守在陈留,修缮道路以防万一。李希烈一看计策被识破了,就开始骂李勉,李勉严阵以待,加强防御。李纳派游兵骚扰,想切断李希烈和汴州的粮道,李勉就疏通了蔡渠,从东南方向运送粮草。李希烈又派人去联系河北的朱滔、田悦等人,想联合起来造反,声势越来越大。结果朱滔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还派人给李希烈送来信函,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这五个叛贼连累了半个天下。

公元783年正月,皇上命令各地的节度使带领军队互相配合,一起讨伐叛军。唐汉臣和高秉哲带着一万兵马驻扎在汝州。还没到汝州,叛军就趁着大雾偷偷摸摸地进攻了,朝廷军队被迫撤退,叛军顺利拿下汝州,还抓了李元平。叛军兵锋指向西边,东都洛阳顿时人心惶惶,大家都吓得逃往河阳、崤山、渑池。留守洛阳的郑叔则将军在西苑扎营固守,叛军却按兵不动,没有进一步进攻。

皇上听信了卢杞的建议,派太子太师颜真卿去劝说叛军。颜真卿刚出发,皇上又赶紧派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去讨伐叛军。 叛军首领朱泚见到颜真卿,态度嚣张跋扈,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还命令手下的人对朝廷的政策进行污蔑和嘲讽。之后,朱泚就率军北上攻打汴州,南下抢掠鄂州。皇上又下令让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去攻击朱泚,王皋成功收复了蕲州和黄州,并在白岩打败了叛军将领李良和韩霜露,这俩叛将吓得逃跑了。

一开始,朱希烈从襄阳回来,留下姚詹守卫邓州。结果叛军又占领了汝州,导致武关的交通完全断绝了。皇帝就派陕州和虢州的观察使姚明敭去整修上津道,修建驿站,以便南方贡品能够顺利运输。朱希烈就派董待名、韩霜露、刘敬宗、陈质、翟崇晖等人分别去抢掠州县,官军多次溃败。 卢杞又收复了汝州,朱希烈就派周曾、吕从贲、康琳去抵抗卢杞。他们到达襄城后,和王玢、姚詹、韦清一起密谋袭击朱希烈,但没有成功,结果都死了,韦清逃到了刘洽那里。

朱希烈害怕了,就回到蔡州,上书朝廷,把责任推到周曾等人身上。但是皇帝没有赦免他,下令说杀死朱希烈的人,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得到他的官职,五品以下的官员可以得到四百户人家,百姓可以免除三年赋税。皇帝还派神策军将领刘德信率领各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的子弟兵驻扎在阳翟,共同对抗朱希烈;任命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卢杞为副将;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耽和皋州刺史一起担任副将。刘德信离开阳翟,进入汝州城,结果叛军攻占了阳翟,打败了张伯仪的军队。卢杞作战不利,就驻扎在襄城。朱希烈仗着自己兵强马壮,率领三万大军包围卢杞。

那时候皇帝正在西边打猎,军队的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襄城最终失守,卢杞逃到了东都。朱希烈残暴凶狠,在战场上杀人,血流成河,但他自己却能泰然自若地吃饭喝酒,所以部下都很害怕他,为他拼死效力。凭借着攻克襄城的胜利,朱希烈进攻汴州,攻占了汴州。他开始在汴州大兴土木,修建道路,如果工程进度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就驱使百姓填壕沟,人们把这称为“湿梢”。李勉逃到了宋州。

好家伙,希烈这小子已经占领了汴州,自称皇帝,国号楚,年号武成!他还任命了张鸾子、李绶、李元平当宰相,郑贲当侍中,孙广当中书令。 他把占领的地盘划成四个节度使管辖的区域,汴州改名叫大梁府,安州改名叫南关。 他还弄了块石头刻成印章当皇帝印呢! 更离谱的是,在上蔡、襄城弄到了一些破车轴和车釭,居然当宝贝一样供奉起来,忽悠那些老百姓。

然后,这希烈就盯上了江淮地区,带兵攻打襄邑,守将高翼直接战死了。 这时候,汴州和滑州的副都统刘洽,带着曲环、李克信的十多万大军在白塔跟希烈干了一仗,结果没打赢,刘洽就灰溜溜地撤兵了,跑到宋州去了。 柏少清这哥们儿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拦住刘洽说:“您这仗还没打完就跑,这算怎么回事啊?” 刘洽根本不听,直接跑宋州去了。

这贼兵仗着胜势,直接冲到了宁陵,船只连成一片,浩浩荡荡七十里长! 当时刘洽的手下高彦昭、刘昌一起在宁陵坚守城池。 希烈那帮人还请了巫师来做法,想用风把城墙上的棚子给烧了,好攻城。 眼看就要攻上来了,高彦昭拔出剑站在城墙上,士兵们士气大振,风向居然也变了! 刘昌跟大家商量说:“按照兵法,敌强我弱的时候不能硬碰硬。 敌人人多我们人少,不如先撤兵,让他们骄傲自满,然后咱们从宋州派精兵,出其不意攻打他们,就能取得胜利!” 高彦昭说:“您稍等,我先尽力一试。” 然后高彦昭就上城墙跟士兵们宣誓说:“中丞(指刘洽)想让我们示弱,然后反过来打败他们,这主意确实不错。但是,我负责守城,成败都在主人身上,现在受伤的士兵需要照顾,如果我们弃城而逃,受伤的士兵在城里会死,逃出去的士兵也会死,我们大家都会完蛋!” 士兵们都哭了,纷纷跪下说:“有您在,我们谁也不敢走!” 刘昌当时就羞愧难当。 高彦昭把家里的牛都杀了犒劳士兵,士兵们奋勇杀敌,斩杀了三千多敌人。

高彦昭向刘洽求援,他的手下写信说城池快要守不住了,高彦昭一看信,说:“你们这是看不起我吗?” 然后自己写了一封信给刘洽。 刘洽收到信后,高兴地说:“有这么厉害的将领在西边,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刘洽挑选了八百精兵,夜里悄悄地潜入宁陵,希烈的军队根本没发现。 第二天早上,他们突然袭击,士兵们奋勇杀敌,希烈大败,高彦昭他们还缴获了希烈的军旗,斩杀了上万敌人,一直追到襄邑,还缴获了大量的军资粮草才回来。 刘洽把高彦昭的功劳上报朝廷,封他为御史大夫,还给他封了150户的土地。

话说朱泚的爸爸朱怀珪,曾经跟着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叛贼混,还被伪朝廷封了个柳城使。

话说希烈那家伙之前吃了瘪,结果寿州刺史张建封又带兵驻扎在固始,就在希烈旁边虎视眈眈的。希烈吓得不轻,赶紧逃回汴州,还派崇晖带精兵去偷袭陈州,结果又被人家打败了,丢了三万俘虏,崇晖也被抓了。陈州那边顺势攻下了汴州,把郑贲、刘敬宗、张伯元、吕子岩、李达干这些希烈的部下都抓了,希烈自己逃到蔡州去了。 这时候,希烈的部将孙液带着郑州投降了朝廷,皇帝立马封他当刺史。贞元二年,朝廷派杜文朝去攻打襄州,结果被樊泽打败,杜文朝也被抓了。 后来,朝廷的军队,包括皋、建封、环还有李澄,四面八方地围攻希烈的地盘,希烈的势力一天天缩小,他都吓破胆了,不敢再乱动。

希烈后来吃牛肉吃坏了肚子,病了。他暗地里指使自己的亲信陈仙奇,让医生给他下毒,结果把他毒死了。 话说当初希烈刚进汴州的时候,听说户曹参军窦良的女儿长得漂亮,就强行霸占了她。 这姑娘当时心里想着:“别着急,我能搞垮这个贼人!” 后来她得到了希烈的宠幸,暗中跟希烈密谋,想方设法地离间希烈和他的手下。她曾经跟希烈说陈仙奇这个人忠勇可靠,而且陈仙奇的妻子也是窦姓,跟她是同族,可以像古代的姒媦那样,帮助她稳固丈夫的地位,希烈就答应了。 她趁机去找陈仙奇的妻子说:“这贼人虽然现在很厉害,但最终一定会失败的,你怎么看?” 窦氏听了很久,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等到希烈死了,他的儿子不给他发丧,还想着把所有将领都杀了,然后自己当老大,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呢。 这时候有人进献了含桃,窦氏请求分一些给陈仙奇的妻子,希烈儿子同意了。 窦氏就在含桃里藏了蜡丸和一些杂果,把希烈的儿子要杀将领自立的计划告诉了陈仙奇的妻子。陈仙奇一听,吓了一大跳,立刻和薛育带兵冲进希烈的府邸。 希烈的儿子出来,到处叩拜求饶,说:“请您别再称帝了,就按照淄青节度使那样的方式处理吧!” 话还没说完,就被杀了。希烈父子和他的妻子七口人被装进棺材,送到了朝廷。希烈的尸体在市场上示众。 皇帝因为陈仙奇忠心耿耿,就封他为淮西节度使,百姓们也因此过上了两年安稳日子。 可惜后来陈仙奇被吴少诚杀了,朝廷追赠他太子太保的称号。窦氏也死了。

这哥们儿,叫朱泚,长得人高马大,腰围足足十尺,外表看起来挺温和,其实内心狠辣得很。他起初是靠着父亲的关系进入军队,和弟弟朱滔一起在李怀仙手下当差。他出手阔绰,打仗缴获的东西,都分给手下士兵,以此笼络人心,暗地里却积攒着不良的企图。当时朱希彩当节度使,挺信任他的。

大历七年,朱希彩被手下人杀了,大家都没个主心骨。朱泚当时正在外面驻扎军队,他弟弟朱滔掌握着牙兵,为人特别狡猾,就偷偷地叫了十几个大喊着冲进军营:“只有朱公才能当帅!” 大家都吓了一跳,于是都拥戴朱泚,推举他当留后,还派人去京城请示朝廷。朝廷下令任命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马上就让他当了卢龙节度留后。没多久就升了节度使,封为怀宁郡王,实封二百户。朱泚上书谢恩,派朱滔带兵去西边防秋。代宗皇帝很高兴,还亲自写诏书褒奖他。

三年后,朱泚请求进京朝见。从幽州开始造反以来,虽然表面上臣服朝廷,但从没来朝拜过。朱泚带头,联合其他节度使,带着三千骑兵进京,朝廷下令修建府邸来接待他。出发后,朱泚生病了,有人劝他回去,朱泚说:“就算抬着我的尸体,也要到京城!” 将领们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当时天下太平,皇帝每天都上朝。朱泚恰好赶上皇帝上朝的日子进京,见到了内殿,皇帝赏赐给他两匹乘舆马、十匹战马,还有很多金银财宝,随从士兵也都得了赏赐,宴请规格非常高。朱泚进京后,朱滔代理节度使事务,暗地里逐渐削弱朱泚的势力。朱泚意识到自己失势了,被朱滔出卖,很不甘心,就请求留在京城。皇帝就让朱滔当了节度留后,然后把防秋的军队分给了几个人统领:河阳、永平的军队由郭子仪管;决胜、杨猷的军队由李抱玉管;淮西、凤翔的军队由马璘管;汴宋、淄青的军队由朱泚管。皇帝还提升朱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驻守奉天,并赏赐给他禁军,以示恩宠。后来又升他为检校司空,代替李抱玉当陇右节度副大使,还让他负责河西、泽潞行营的兵马事务。第二年,朱泚被封为遂宁王。德宗皇帝即位后,又让他镇守凤翔,实封增加到三百户。

话说唐德宗建中初年,皇上让李怀光接替段秀实,兼任泾原节度使,还把部队调到了原州。李怀光以前当过节度使,这回是跟着朱泚和崔宁一起带兵前进的。泾州的士兵们早就听说李怀光很暴虐,一个个都吓得心惊胆战。这时,刘文喜乘机煽动大家造反,要求留下段秀实,还请求归顺朱泚。皇上就下令让朱泚代替李怀光。

刘文喜带着两万兵马据城而守,派副将刘海宾进宫汇报情况。刘海宾请求皇上说:“如果把节度使的职位给刘文喜,我保证能砍下他的脑袋!”皇上说:“你确实忠心,但是我的节度使印信不能随便给你。”就把刘海宾打发回去了。皇上又下令让朱泚和李怀光去攻打刘文喜,还特意减少了皇宫的肉食,把节省下来的都用来犒劳军队。刘文喜还是紧闭城门,向吐蕃求救。吐蕃军队真的来了,朱泚和李怀光想躲避,这时他们的将领韩游瑰说:“吐蕃人要是来了,泾州人一定会反叛,谁愿意为了叛贼而死在敌人手里呢?等等看!” 很快,吐蕃的骑兵就跑到泾州城外招降,城里的人说:“我们一开始是请求皇上让刘文喜当节度使,现在皇上派兵讨伐,责任在我们,怎么能够为了一个叛贼而投降异族呢!”刘海宾果然带着他的部下杀了刘文喜,投奔了朱泚的军队。朱泚一点都没有杀害他们,因此泾州百姓都很感激他。皇上就下令提升朱泚为中书令,让他回京师驻扎,后来又晋升他为太尉。

后来,滔合田悦叛乱,暗中派人跟朱泚联系。河东节度使马燧截获了他们的信件,皇上把信件拿给朱泚看,朱泚吓得脸色发白,请求处死自己。皇上劝慰他说:“千里之外的事情,怎么能说是同谋呢?你何必这样自责呢?”皇上又任命张镒为凤翔节度使,让朱泚回到京城,加封他为实封千户,免除朝拜的义务,还派宦官监视他的府邸。

李希烈把哥舒曜围困在襄城,皇上就下令让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着五千镇兵去东边救哥舒曜。 姚令言他们走到皇宫门口,军队驻扎在浐水边。京兆尹王翃派人给军队送饭,送的却是粗糙的米饭和简单的菜肴,士兵们非常生气,不肯吃。他们大声喊叫说:“我们抛弃了父母妻子,来这里跟敌人拼命,却吃这种东西,怎么能拿着武器上战场杀敌呢?现在琼林、大盈库里堆满了宝贝,我们还怕什么?”于是,他们全都反了,举起旗帜,擂响战鼓。

皇上听说后,赶紧派人送去赏赐,每人两匹绢。士兵们更加愤怒了,竟然把送赏赐的人射伤了,那人赶紧逃跑了。 这时,姚令言还在皇宫里商量军事呢,突然发生兵变,他就赶紧跑到长乐坂,正好碰上叛军回来,叛军张弓搭箭,就要射姚令言。姚令言大声喊:“跟我一起往东走,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为什么要为了灭族的事情而失败呢?”叛军挟持着姚令言往西边去了。皇上又派使者去劝说他们,可叛军已经攻到通化门,把使者都杀了。皇上又派普王和学士姜公辅带着金银财宝去安抚他们。叛军攻到了丹凤门,皇上下令召集六军勤王,可是一个兵都没来。 之前,关东、河北的战事不利,禁军都调往东边了,京城里的卫兵空虚,而神策军使白志贞把城里的老百姓编入军队,让他们住在店铺里,私下收取钱财,所以他们都慢吞吞的,根本没来得及赶来。

皇上从苑北门出宫,身边只有几十个侍卫,普王在前面开路,太子、王韦二妃、唐安公主以及一百多名内侍骑马跟随,右龙武军使令狐建带着几百人殿后。晚上到了咸阳,只吃了几口饭就又走了。叛军已经把咸阳的各个城门都封锁了,老百姓穿着破旧的衣服,偷偷地跑出来。庐杞、关播、李竦都翻墙逃跑了,刘从一、赵赞、王翃、陆贽、吴通微等人追赶着皇上到了咸阳。郭曙带着几十个仆人正在苑中打猎,听到皇上的车驾声响,就跑到路边迎接,皇上慰劳了他,请求他跟随,皇上答应了。天快亮的时候到了奉天,官吏们惊慌失措地来迎接。浑瑊带着几十个骑兵从夹城进入北内,聚集军队想要攻击叛军,听说皇上出宫了,就赶紧奔向奉天。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皇上在哪里,过了三天,诸王和大臣们才陆续从不同的路来到奉天。

一开始,朱泚下令打开宫城五门,守卫的士兵却纹丝不动,于是他直接冲进了含元殿,大声喊叫:“皇帝出来了!今天咱们一起发财!” 喊声震天,他们蜂拥而入,洗劫了宜春苑,然后闯进了各个宫殿。那些坏家伙趁乱偷偷溜进内府偷金银财宝,整夜都没停。路上到处都是抢劫的,老百姓都紧闭家门,自己拿着武器保护自己。

朱泚的这些贼兵,其实并没有什么组织,他们心里也害怕事情维持不了多久。他们想起朱泚以前在泾州待过,而且朱泚失势已久,正想着闹事,于是就商量说:“太尉现在被关押着呢,咱们要是把他迎出来,事情就能成功!” 于是他们派了一百多骑兵去见朱泚。朱泚假装推辞,没答应,还留下了使者喝酒,观察大家的反应。 到了晚上,又有几百骑兵再次前往。这次朱泚知道他们不是装的,就带着人马朝宫门方向去了,一路火把照亮街道,看热闹的人起码上万。他们占领了前殿,控制了六军。

第二天,朱泚下令说:“国家在东方有事,泾州的百姓来支援,他们不熟悉朝中的规矩,惊扰了皇帝的车驾,所以所有百官三日内都必须赶到行在(皇帝临时住所),留下的人就守着自己的衙门,违令者处死!” 朱泚的叛军占据了白华殿。有人劝朱泚去迎接皇帝,朱泚看看周围,一脸茫然。这时,光禄卿源休来了,请求单独跟朱泚说话,劝他不要造反,还骗他说这是奉了天命,朱泚很高兴。张光晟、李忠臣都因为最近丢了官职而心怀怨恨,也劝朱泚继续造反。凤翔的大将张廷芝和泾州将领段诚,带着三千溃兵从襄城赶来支援朱泚。朱泚觉得自己得到了外援,更加坚定地要造反。于是他任命源休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为皇城使。他又因为段秀实之前丢了兵权,怀疑他有怨气,就把他起用,委以重任让他参与谋划。

段秀实和刘海宾非常气愤,拔出刀剑就砍向叛军,李忠臣保护朱泚,结果脸上被砍了一刀,才捡回一条命。

第二天,大陈的旗帜和金印玉玺摆在了朝廷上,传言要立宗室的王当监国,老百姓都争着去看热闹。李傕直接在宣政殿称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他身边的侍卫都是些普通士兵,朝廷里还有职位的官员也就十几个。他逼着太常卿樊系给他写册文,册文写好后,樊系就仰药自杀了。李傕下诏说:“我在被囚禁的时候,神器自己就到了我手里”,以此来表明自己受命于天。然后,他立马提拔令言当侍中、关内副元帅;忠臣当司空兼侍中;休当中书侍郎;蒋镇当门下侍郎,这几个人都同时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他还任命蒋谏为御史中丞,敬釭为御史大夫,许季常为京兆尹,洪经纶为太常少卿,彭偃为中书舍人,裴揆、崔幼真为给事中,廷芝、光晟、诚谏、崔宣、张宝、何望之、杜如江这些人,都被他乱封为节度使。他把自己的侄子李遂立为太子,把李滔封为冀王、太尉、尚书令,还给他起了个“皇太弟”的头衔。

李傕派高重杰去梁山驻军抵御贼寇,结果贼将李日月把高重杰杀了。李傕抱着高重杰的尸体痛哭,哭得死去活来,还用蒲草给他做了个假脑袋才下葬。李日月得到高重杰的首级后,也召集所有的贼兵哭着说:“这是个忠臣啊!”并且也给他举行了三品官员的葬礼。李傕打胜仗后,就对长安城里的人说:“奉天残党很快就会被消灭!”李日月非常嚣张,自以为天下无敌,竟然烧毁了陵庙,抢夺了祭祀用的东西,李傕为此非常担忧。浑瑊在漠谷埋伏好了兵马,带着几十个骑兵突然袭击长安,李傕吓得从床上摔了下来。浑瑊很快就撤兵了,李日月追了上来,结果撞进了浑瑊的埋伏圈,被乱箭射死。李傕为此非常懊悔。他母亲不但没有哭,反而骂他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身为天子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死都晚了!”

话说这朱泚,自己逼着皇上跑到奉天,还霸占着皇家的东西,过着奢侈的生活。他自封为上将军,让光晟当副将,还留下了几个忠臣镇守京城,任命蒋炼和李子平为宰相。 这朱泚真是嚣张跋扈!

然后呢,浑瑊就带着韩游瑰去打朱泚,结果朱泚被打得大败,死了上万个人,退了三里才停下来。他赶紧修建攻城器械,拆毁民房建起一百尺高的楼车,向下窥探城内的情况。 正巧这时候杜希全在漠谷战败,朱泚的势力更加壮大了。 刘德信和高秉哲又从汝州带回来五百匹沙苑马,在思子陵西面跟朱泚交战,三次打败了敌人,接着又到了东渭桥,调动游弈的军队逼近都城。 守城的忠臣军队几次战败,请求支援,朱泚就加紧攻城,驱赶百姓填护城河,修建云梯,让壮士爬上去攻打城墙,守城的人吓得够呛。

浑瑊就派侯仲庄和韩澄挖地道,把云梯弄塌了,还放火烧,城墙上流淌的油脂烧了几百步远,敌军大乱,城里的军队趁机出击,太子还亲自督战,朱泚的军队被打得大败。 但是朱泚仗着人多,继续包围京城,用上百架强弩射城里,箭矢都射到皇上的大帐附近了,也就差三步远。 城里情况越来越危急,皇上召集大臣们说:“朕对不起列祖列宗,只能坚守了。各位大臣的家都在敌人的控制下,可以先投降,保全你们的亲人。”大臣们都哭着说:“臣等誓死效忠!”皇上也唉声叹气,十分难过。 京城被围困了整整三十六天,李怀光带着五万大军赶到,在鲁店打败了朱泚的军队,然后就在城下跟朱泚交战,从早上打到晚上,朱泚的军队溃败了。皇上亲自观看战斗,还下令说:“叛军也是朕的子民,不要多杀!” 听到这话,大家都很感动。 当天晚上,朱泚就撤兵了。

一开始皇上到奉天的时候,有人说朱泚已经自立为帝,一定会来攻打,建议赶紧准备防御物资。宰相庐杞却说:“朱泚是朝廷的大臣,怎么会怀疑他造反呢?” 等朱泚真的包围了京城,皇上也没追究庐杞的话。

朱泚撤兵后,朝廷正准备修建攻城器械,京城百姓团结一心,人人厌倦了战争。 朱泚却下令停止一切行动,说:“攻守的事情我自己来办。” 朱泚的军队曾经派人飞快地跑到城里说:“奉天城陷落了!” 百姓们互相看着哭泣,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了,政府部门空空荡荡,只有零星几个官员。

李怀光带着九个儿子驻扎在泽州,李晟从白马津赶来,在渭桥东边扎营。当时,只靠李晟带着襄州、邓州五千兵马去蓝田,骆元光守着昭应,马燧派他儿子带着三千兵马驻扎在中渭桥,就足够了。

一开始,奉天城被围困很久,粮食都快吃光了,只能用芦苇和秣草喂御马,太官里精米只有两斛。城围解除了以后,乡亲父老争着送来壶酒、糕饼,剑南节度使张延赏送来几十驮布匹,各地的贡物也接踵而至。于是朝廷就大规模赏赐军队,还下令让殿中侍御史万俟著整顿金商道,方便运输物资。那些大臣家里住在城里的,叛军还给他们发俸禄呢!有个叫朱重曜的中官给叛军出主意说:“抓住他们的家人来招降那些大臣,不来的就杀掉他们的家人!”孙知古不同意,他说:“皇上您是用仁义来感化人的,要是杀掉他们的家人,那不就断了他们归顺的心吗?再说,那些有正义感的人,为了国家大义,连命都不要了,还会在乎家人吗?”于是叛军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兴元元年,朱泚凭借自己的封地遂宁(在汉中地区),自称汉帝,改元天皇。有人说:“咱们军队应该偷偷地破坏京城四角的城墙,然后攻进去。”朱泚很害怕,就下令让金吾卫的士兵在街道上巡逻,让官吏准备五支火炬以防夜间袭击,还在城墙的每个角落每隔一百步就建一座瞭望塔,时刻警惕异常情况。所有祠堂、庙宇都用盔甲遮蔽起来,还下令说:“如果军队来了,就从四面八方攻击!”太仓的粮食已经用完了,叛军就督促官吏去搜刮观寺剩下的万斛粮食,还鞭打流离失所的百姓,士兵们也越来越饿。但是神策六军以及哥舒曜、李晟的军队,家属的供给却不断,有人建议停止供给,朱泚说:“士兵们在外作战,如果他们的妻儿老小饿死了,那怎么能行呢?这不是我的本意!”于是就加重了对百姓的搜刮。许季常说:“万一有紧急情况,可以征用那些中官和公侯的财产,三千户就足够了!”有人劝朱泚说:“您既然已经自立为帝,就应该保留唐朝的九庙和诸陵,不应该破坏它们。”朱泚说:“我以前可是北面朝拜唐朝皇帝的,我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他还说:“现在官位很多空缺,应该挑选人才授予官职,用兵权来胁迫他们,让他们不能推辞。”朱泚说:“强迫他们接受官职,他们会害怕,只要那些想做官的就给他们官职,怎么能挨家挨户地去拜访他们让他们做官呢?”奉天城里发布的赦令是,凡是接受叛军官职的人,只要在叛军被消灭的那天,就一概赦免,不追究责任。朝廷的军队在各个州府秘密张贴告示。

朱泚这天晚上住在未央宫,泾原军将领们暗中商量着要杀了他。朱泚知道了这事儿,赶紧搬到别的地方去住,大家也就没再继续密谋了。

光晟和怀光两军隔着墙对峙着,李希倩建议派五百精锐骑兵突袭光晟,朱泚没同意,说:“西军现在正强盛,不能轻易去冒险打败仗。”天快黑了,两军都撤兵了。李希倩又去见朱泚说:“光晟另有图谋,他故意让西军不打仗,我请求去攻击他!”朱泚还是不同意。李希倩又请求斩杀光晟,朱泚还是没答应,说:“他是个厉害的将领,所以才不打仗,大概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吧!”李希倩生气地说:“我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却得不到信任,我想请求回淮西老家。”朱泚答应了,给了他十匹马、一百匹锦缎,说:“拿着这些东西回东边去吧。”李希倩觉得很惭愧,又回去说:“我愚笨狭隘,罪该万死,我愿意死在战场上。”朱泚又答应了他。光晟去见朱泚说:“我不敢造反。”然后就拜了两拜,朱泚安慰鼓励了他。

官军破坏了龙首、香积两个水坝,让水流出去,城里缺水了,朱泚就派几百人去修水坝。后来朱泚率军从灞水东边出击,和朝廷军队打了一仗,被打得大败而逃,赶紧关上城门,士兵们都穿着盔甲等着,过了好久才罢休。李子平建议修造攻城器械去袭击怀光,用苑中六条大街上的大木头做冲车,这工程太苦了,大家都受不了。朱泚还禁止百姓晚上出门,三个人以上不许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城里上上下下都人心惶惶,非常害怕。朱泚手下的兵只有卢龙军、神策军、团练兵,而泾原军骄横跋扈,难以驾驭,他们只顾着守住自己占领的地方,不肯出战,所以朱泚屡战屡败,非常忧虑,想逃走。一些术士争着说:“陛下您千万别出宫,就算西军打进来了,也会自己发生变故的。”朱泚就凭着这些话来安慰自己。

话说李怀光这小子两面三刀,表面上对皇帝忠心耿耿,实际上心里却另有打算,所以就按兵不动,观望形势。皇帝想着要去咸阳,赶紧命令将领们去抓叛贼,结果李怀光却说些难听的话,气得皇帝下令让戴休颜守卫奉天,尚可孤守卫灞上,骆元光守卫渭桥。皇帝亲征,前往梁州,路过渭阳的时候,长叹一声说:“我这一去,莫非要重蹈永嘉之祸吗?” 浑瑊一听,赶紧劝慰道:“面对巨大的困难而不畏惧,这才是圣人的勇气啊!陛下您这话说得太严重了!” 李怀光这会儿已经彻底跟朱泚勾结在一起了。

京城里的人听说皇帝往西边去了,李怀光和朱泚这两个叛贼也越来越嚣张,眼看着就要造反成功了,竟然有十八个人跑去投靠了叛贼。一开始,朱泚为了拉拢李怀光,可是下了血本,对李怀光毕恭毕敬的,还答应平定关中后,割地给他当个邻国,所以李怀光才决定反叛,顺带把阳惠元、李建徽的军队也收编了。朱泚知道李怀光反叛后,居然还厚着脸皮下诏书,用臣子的礼节对待他,还催促他带兵来护卫自己。李怀光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带着军队退守河中。朱泚多次派人去诱降泾原的冯河清,冯河清没上当,朱泚又收买了冯河清手下的田希鉴,结果田希鉴杀了冯河清投靠了朱泚,朱泚就让田希鉴代替冯河清,去跟吐蕃联络。

李晟等人的军队越来越强大,士兵们也纷纷归附,浑瑊又打败了叛贼将领韩旻、宋归朝,在武亭川斩杀敌军上万,宋归朝逃跑了,投奔了李怀光。李晟率领浑瑊、骆元光、尚可孤等人,倾尽全力进攻叛军。李晟猛攻光泰门,打败了叛贼将领张廷芝、李希倩,叛贼丢下城门哭着逃往白华。李晟收兵休整三天后再次进攻,大败叛军,然后分兵进城。朱泚的将领段诚躲在草丛里,被王伉抓获。姚令言、张廷芝跟李晟交战,十次交锋都战败,一直逃到了白华。

一开始,张光晟率领精兵在九曲设防,距离东渭桥十里,暗中跟李晟约定投降。李晟进城后,张光晟劝朱泚等人赶紧逃走,所以朱泚带着姚令言、张廷芝、戴休颜、李子平、朱遂等残兵败将向西逃窜,张光晟护送他们出去,然后投降了李晟。

话说这朱泚逃跑了,迷了路,就问一个乡下人,那人问他:“你是朱太尉吗?”朱泚说:“我是汉朝皇帝!”乡下人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还能跑到哪里去?”朱泚一听这话,火冒三丈,想要杀了他,结果还是自己逃跑了。

朱泚逃到泾州长武城,田希鉴死守城池,坚决不让他进去。朱泚说:“你身上的节度使印信是我给你的,你怎么敢拦我?”于是朱泚下令放火烧城门。田希鉴把印信扔进火里,大声喊道:“这印信还给你!” 朱泚的军队看到这一幕,全都哭了起来,城里的人看见朱泚的子弟兵也在哭,也跟着哭了起来。宋膺见状大喝一声:“谁要是再哭,就砍了他的头!” 哭声这才停了下来。

朱泚又换了个客栈住下,派梁廷芬去见田希鉴,劝他说:“你杀了朝廷的节度使,唐天子肯定不会放过你,为什么不投降朱公,成就一番大事呢?”田希鉴心里暗自答应了。梁廷芬回来报告,朱泚很高兴。梁廷芬后来请求当宰相没成功,就再也没去见田希鉴了。

朱泚身边还剩下三千范阳兵,就带着他们往北逃到驿马关。宁州刺史夏侯英摆开阵势等着他,朱泚不敢进去,只好跑到彭原西城躲了起来。 后来,梁廷芬和朱泚的心腹朱惟孝趁夜里用弓箭射朱泚,朱泚掉进了一个坑里。韩旻、薛纶、高幽岩、武震、朱进卿、董希芝等人一起杀了朱泚,然后由宋膺把朱泚的首级送去朝廷。朱泚死的时候,才四十三岁。

朱泚的部下令言逃到泾州,休、子平逃到凤翔,都被杀了,砍了脑袋。朱泚的女婿,金吾将军马悦逃到了党项,后来逃到了幽州。朱重曜是朱泚最亲近的人,朱泚称他为兄长。 那年冬天,大雪大雨,朱泚想用祭祀来消除灾祸,结果毒死了朱重曜,还用王侯的礼仪把他葬了。叛乱平定后,人们挖出了朱重曜的尸体。李希倩等朱泚的将领,也都一个接一个地被处死了。

一开始,源休当京兆尹的时候,奉命出使回纥,快要回朝了。卢杞害怕源休口才好,能得到皇帝的宠信,所以在源休途径太原的时候,就奏请皇帝任命他为光禄卿。源休心里很不服气,所以就暗中帮助朱泚篡位,负责调兵遣将和任命百官,朱泚凡事都听他的。当时人们认为源休比朱泚还要反叛,他威胁侮辱大臣,还杀了许多皇室子孙,几乎杀光了。每次朝廷军队打仗不利,他总是眉开眼笑。他和姚令言一起劝朱泚攻打奉天,日夜为叛军出谋划策,两个人还互相吹捧,都把自己比作萧何。源休看着姚令言说:“成就秦朝大业的,没有比得上我的人。我比得上萧何,你顶多算个曹参吧!”然后,源休就收集图籍,藏进府库,学萧何的样子。大家都嘲笑他,说他这是“火烧酂侯”(比喻自取灭亡)。他本来是相州人。

姚令言是河中人。他最初是应募当兵,在泾原节度使马璘手下做事。孟浩当上留后的时候,上奏说姚令言办事谨慎认真,适合担任将帅,于是姚令言就当上了节度使。朱泚叛乱后,姚令言也出力不少。

彭偃这个人,特别想往上爬,自认为是被宰相压制了,心里很不舒服。朱泚叛乱的时候,他躲在乡下人家里。后来被起用后,朱泚的很多文书都是他起草的,所以他的文风特别傲慢无礼。

李晟很喜欢张光晟的才能,请求赦免他死罪,把他留在军中。骆元光很生气,说:“我不能和叛贼坐在一起!”说完就拂袖而去,李晟就把骆元光杀了。李怀光把宋朝献给朝廷的贡品据为己有,也被杀了,只有李日月的母亲被赦免了。朱泚叛乱失败之前,把他的府邸叫做“潜龙宫”,搬了很多珍宝进去,人们都说“潜龙勿用”,这是要灭亡的预兆啊。

郭子仪这个人啊,特别讨厌田希鉴,想找个机会把他弄死。正好吐蕃人来打泾州,郭子仪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田希鉴就赶紧求救。郭子仪派史万岁带三千骑兵过去,顺便让田希鉴也去前线。田希鉴就亲自去拜见郭子仪。他老婆李氏,对郭子仪特别尊敬,就像对待父亲一样,郭子仪也经常请他们吃饭。后来郭子仪要撤兵了,就对田希鉴说:“我在这儿待了很久了,这些将领都是我的老朋友,我想摆个酒席送别,你到我的营帐里来喝一杯吧。”

田希鉴他们就去了营帐,酒还没喝呢,郭子仪就说:“各位既然来了,就报一下自己的姓名、官职和籍贯吧。”那些将领们一个一个地报,没犯错的都安安静静坐着,犯错的就被郭子仪当场质问。抓出来一个士兵,当场就斩了,然后埋了。田希鉴坐在郭子仪的下面,还不知道自己要死呢,郭子仪看着他说:“田郎啊,你可不是什么好人啊!”左右的士兵就把田希鉴抓了起来。郭子仪说:“天子都蒙受了尘埃(指国家受难),你却杀害节度使,接受了叛贼的节度使印信,今天你还有什么脸面见我?”田希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郭子仪说:“田郎年纪大了,坐到床上说话吧。”然后就在营帐里把田希鉴勒死了,让李观接替他当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