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字嗣业,是陕西高陵人。个子很高,足足有七尺,力气也比一般人强得多。唐玄宗开元年间,他跟着安西都护来曜去打十姓苏禄,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抓了不少俘虏,立了不少功劳,后来被任命为昭武校尉。后来他又主动报名去安西军,当时军队刚开始用陌刀,李嗣业却特别擅长,每次打仗都当先锋,敌人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马灵察当节度使的时候,每次出战都带着他。
高仙芝去讨伐勃律的时候,任命李嗣业和中郎将田珍担任左右陌刀将。当时吐蕃军队十万大军在娑勒城扎营,依山傍水,用木头筑起城墙,想阻挡唐军前进。高仙芝带着军队夜里偷偷渡过信图河,下令说:“必须在中午之前打败敌人,不然就全部处死!”李嗣业带着步兵爬上山,从四面八方滚下石头攻击敌人,他还扛着大旗第一个冲进险峻的地形,其他将领都跟着他冲锋陷阵。敌人没想到唐军会突然来袭击,结果大败,有十八万人在逃跑时坠入山崖谷底摔死了。唐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勃律,抓住了勃律王,平定了勃律。李嗣业被任命为右威卫将军。
后来他又参加了平定石国和突骑施的战争,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加封为特进。敌人非常害怕他,都叫他“神通大将”。
一开始,仙芝用计谋偷袭夺取了石头城,他儿子逃跑了。 然后,仙芝的儿子就联合一些胡人,一起怨恨仙芝,跑去告诉大食(阿拉伯帝国),让大食和胡人一起攻打西域的四个镇子。仙芝带着两万兵马深入敌境,结果被大食打败了,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情况危急,嗣业就出主意说:“将军您现在深入敌后,后援已经断了,大食又乘胜追击,那些胡人个个骁勇善战,我们俩要是都战死了,还有谁去向朝廷报信呢?不如我们守住白石岭,留条后路吧!”仙芝说:“我正打算收拾残局,明天再战。”嗣业说:“情况已经很糟糕了,不能再干等着被杀头了!”于是,他立刻带兵去守白石岭。那条路又窄又险,士兵和骑兵只能排着队前进。这时,拔汗那(地名)的军队又杀回来了,他们的辎重堵塞了道路,根本无法通行。嗣业害怕被追上,就亲自拿着棍棒拼死战斗,打死打伤敌人的士兵和战马有几百上千,敌人吓得四处逃窜,仙芝这才得以脱险回军。后来,仙芝上表奏报了嗣业的功劳,皇上就提升他为右金吾大将军,并让他继续担任疏勒镇的镇守使。疏勒城的城墙在一个角落塌了,修了又坏,修了又坏。嗣业就对着塌陷的地方祈祷,结果出现了一条白龙,于是他在那里建了个庙祭祀白龙,城墙从此就不再倒塌了。汉朝的耿恭将军以前用过的那口井,很久以前就干涸了,嗣业祈祷之后,井水又重新涌出来了。当初讨伐勃律国的时候,要经过葱岭,路上有一块大石头堵塞了道路,嗣业用脚踢那块石头,石头竟然滚落到山谷里去了。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这是他至诚感动的结果。
天宝十二年,皇上又提升他为骠骑大将军。他进京朝见皇上,玄宗皇帝赐给他酒,他在皇上面前喝醉了,还跳起了舞,皇帝非常宠爱他,赏赐给他一百匹彩缎、五十件金器和十万钱,说:“这是给你醒酒用的。”
安禄山造反了,唐肃宗派兵追击。圣旨一下,郭子仪立刻带兵出发,跟众将士割破手臂盟誓,说:“咱们经过的州县,一根毫毛都不能动!” 到了凤翔,郭子仪去拜见皇上,皇上高兴地说:“你今天能到,比带几万兵还厉害!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了!” 然后皇上就下令让郭子仪、仆固怀恩和郭子仪一起互相配合,夹击敌人。郭子仪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大木棍指挥战斗,敌人一碰到他,就溃不成军。后来,他被提升为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
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的时候,郭子仪统领前军,在香积祠北列阵。叛军头目李归仁率领精锐骑兵猛攻,唐军万箭齐发,把他们追得跑都来不及回营。结果叛军大部队杀了出来,打乱了追击的骑兵,又冲进唐军阵营,一时间唐军大乱,阵型都散了。郭子仪对郭子仪说:“今天要是不拼死一搏,这仗就没法打了!” 他立刻脱掉上衣,拿着长刀,大喊着冲到阵前,杀死了几十个人,才稳住了阵脚。两千步兵拿着陌刀、长柄斧头猛冲,势不可挡。李归仁把兵藏在营地左边,观察唐军的动向,广平王调遣回纥精兵攻击埋伏的敌人,郭子仪从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从中午打到傍晚,斩首六万,死伤的叛军多到把山沟都填满了,敌人溃败逃窜,长安终于收复了。
接着又去收复东都洛阳,郭子仪打了好多仗。后来,他和张镐、鲁炅、来瑱、嗣吴王李祗、李奂一起平定了各州。郭子仪被任命为卫尉卿,封为虢国公,实封二百户,还兼任怀州刺史、北庭行营节度使。他和郭子仪等人一起围攻相州,战争持续时间长了,很多将领都没什么战功,只有郭子仪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比其他将领都强。他中了一箭,躺在帐篷里养伤,伤势刚有好转,突然听到金鼓声,知道和敌人又开战了,他立刻大喊着冲出去,结果旧伤复发,血流不止,最终壮烈牺牲了。死后被追封为忠勇,赠武威郡王,朝廷还派人护送灵柩回乡。下葬那天,皇上派宦官去吊唁,朝廷大臣都哭着送别,朝廷还拨给十户人家负责打扫郭子仪的墓地。郭子仪忠心耿耿,忧国忧民,从不计较个人财产,他养了十匹好马,赏赐得到的钱财都上交给朝廷,用来支援军队。
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当过丹王府长史。死后,因为郭子仪的功劳,也被追封为宋州刺史。
马璘,是陕西扶风人。从小没了爹妈,到处漂泊,没个正经营生。二十岁那年,他读到汉朝名将马援的故事,看到“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这句话,顿时热血沸腾,感慨地说:“怎么能让祖先的功业就这样丢在地上呢?”唐玄宗开元末年,他带着自己的计策投奔安西节度府,凭借出色的战功,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金吾卫将军。
唐肃宗至德年间,皇室遭遇了巨大的危机。马璘带领三千精兵,从京城赶往凤翔。肃宗对他非常器重,委任他负责东线作战。第一次在卫南作战,他就只率领一百骑兵就击溃了五千叛军。后来,他和李光弼一起攻打洛阳,史朝义十万大军在北邙山摆开阵势,旌旗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他将领都犹豫不决,不敢轻易进攻。马璘却率领五百士兵,直接冲进敌营,连续三次冲锋陷阵,敌军溃不成军,他乘胜追击,彻底打垮了史朝义的军队。李光弼赞叹道:“我带兵三十年,还没见过像马将军这样以少胜多,如此勇猛的将领!”马璘因此被提升为太常卿。
第二年,吐蕃入侵边境,朝廷命令马璘率军支援河西。正赶上怀恩叛乱,马璘不得不撤军回援,一路艰险作战,最终到达凤翔,这时城池已经被敌人包围了,节度使孙志直正在坚守城池。马璘命令士兵拉满弓箭,向外警戒,然后自己带领士兵冲破城门,来不及卸下盔甲就冲出去作战,背靠城墙列阵。敌人被打败了,马璘率领轻骑兵追击,斩杀了数千敌人,血流成河。皇帝亲自接见他,慰劳他,并提升他为御史大夫。
永泰初年,马璘被任命为四镇行营节度使、南道和蕃使。不久又担任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元旦这天,有个士兵犯了盗窃罪,有人建议赦免他,马璘说:“如果赦免他,以后就会有人故意挑着这天来偷盗。”于是下令处死了那个士兵。那年天大旱,城里巷子里都有人在地上画土龙,请巫师来祈祷求雨,马璘说:“旱灾是因为政治没有做好。”马上命令把那些土龙和巫师都撤走。第二天就下雨了,那一年丰收。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到泾原,代理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的职务照旧,还兼管郑、颍两州。
公元773年,吐蕃内部发生叛乱,浑瑊在宜禄打仗,没打赢。郭子仪在潘原设下埋伏,和浑瑊一起夹击敌人,大获全胜,俘虏了好几万人。 郭子仪升官了,当上了检校尚书右仆射。
第二年,郭子仪进京,想当宰相,结果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负责处理政务,还被封为抚风郡王。 776年,他在军中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朝廷追赠他司徒的官职,并谥号为“武”。
郭子仪年轻的时候,虽然学问一般,但军事才能却非常出色。 他碰上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凭借着忠诚和过人的能力,奋勇杀敌。 他在泾州待了八年,修缮营垒,做好战争的准备,军队纪律严明,不扰民,老百姓都很乐意为军队效力,敌人也不敢轻易侵犯,他是中兴时期非常厉害的将领。 刚开始,泾州军队缺钱,皇帝暗示李抱玉把郑州、颍州的钱拨给郭子仪,所以郭子仪才得以积累财富。 之后朝廷赏赐他的钱财更是数不胜数,家里富得流油。
他在京城建了一座非常豪华的宅子,光卧室和大厅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贯钱。 郭子仪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卧室就用油布幔子遮盖着。 他死后,京城百姓都争着去看他的房子,每天都假装是他的老部下来吊唁的人,有好几百个。 唐德宗还在东宫的时候就听说这件事了,很不高兴。 他当皇帝后,就下令禁止建造超过规定的房屋,还下令拆除了郭子仪的卧室和宦官刘忠翼的宅子。 郭子仪家里人很害怕,赶紧把家里的亭台楼阁都上交给朝廷。 后来,皇帝宴请大臣,很多次都在郭子仪的庄园里举行。 可惜的是,郭子仪的子孙们不争气,家里的钱财也很快花光了。
李抱玉,是安兴贵家的曾孙,祖上世代居住在河西走廊,特别擅长养马。他最初的名字叫重璋,平时喜欢骑马射箭,年轻时就参军了。他为人沉稳果断,很有谋略,而且非常忠诚谨慎,李光弼很欣赏他,把他提拔为裨校。唐玄宗天宝年间后期,因为李抱玉在河西作战立下功劳,皇帝就赐他改名为抱玉。安史之乱时,他镇守南阳,还斩杀过叛军的使者。至德二年,李抱玉上奏朝廷说:“我们家族世代占据凉州,实在耻于跟那些叛贼同宗。”于是皇帝下诏赐他改姓李,并且让他把户籍迁到京兆府,举家改姓李。后来他升迁到右羽林大将军,掌管军事,又升任陈州、郑州、颍州、亳州节度使。
史思明已经攻破东都洛阳,气势汹汹,准备乘胜前进,自以为天下无敌。李光弼在河阳设防抵抗,让李抱玉守卫南城。叛军猛攻,李抱玉就率领精锐部队出击,里应外合,杀敌无数。叛军没办法,只好放弃进攻南城,去跟李光弼正面交战,结果大败,最终也没能西进。李抱玉因为这次战功卓著,被封为栾城县公。唐代宗即位后,又让他兼任泽潞节度使,统领相州、卫州、仪州、邢州等十一州的军队。因为战功显赫,他被授予司空,兼任兵部尚书,并被封为武威郡王。但他谦逊地辞去了王爵,改封凉国公,后来又升任司徒。
广德年间,吐蕃入侵,皇帝驻扎在陕州。当时南山五谷地区到处都是盗贼,从东边的虢州到西边的岐州,到处都是抢劫杀戮,数不胜数。朝廷任命太子宾客薛景仙为南山五溪谷防御使,带兵去招安和讨伐,但很久都没能成功。于是朝廷又任命李抱玉去讨伐这些盗贼。李抱玉彻底摸清了盗贼的巢穴和路线,分兵把守各个山谷,并派牙将李崇客率领四百精锐骑兵,从桃林、虢川两地偷袭。贼帅高玉逃到城固,被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抓获并献上,高玉及其同伙都被斩杀。不到十天,南山五谷地区就平定了。朝廷立即任命李抱玉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但李抱玉谦让辞去了司徒的职位,所以朝廷就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任命他为河西、陇右副元帅。他又辞去了仆射的职位,最终还是担任兵部尚书。
大历二年,郭子仪去朝廷当差。过了很久,他被提升为山南西道副元帅兼节度使,驻扎在鹔厔。郭子仪同时担任三个节度使和三个副元帅,地位和声望非常高。这时,他向皇帝上奏说:“陇坻、扶风、岐州这片地方,绵延两千多里,敌人入侵的道路很多,如果把兵力都集中在梁州、岷州,那么关中和陇右就会兵力不足。我希望朝廷能选拔一位有能力的大臣,让他统领西道,这样我就能专心负责关中和陇右的防务了。”皇帝很欣赏他的这种谦让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求。郭子仪在镇守西道十多年,虽然没有打败敌人的赫赫战功,但他能很好地禁止暴乱,安定百姓,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他去世时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他太保的官职,谥号昭武。
他的弟弟郭抱真,字太玄,为人沉稳,很有决断力。郭子仪把军事上的事情托付给他,让他担任汾州别驾。后来仆固怀恩叛乱,郭抱真被困在叛军中,但他挺身而出,回到了京城。唐代宗很担心仆固怀恩依仗回纥的势力,而且他率领的朔方兵精锐,所以召见郭抱真询问情况。郭抱真回答说:“郭子仪曾经统领朔方军,大家都非常敬重他。仆固怀恩欺骗士兵说:‘郭子仪是被朝廷恩宠所害死的。’现在如果重新启用郭子仪,就能瓦解仆固怀恩的阴谋,军队可能不战而胜。”后来仆固怀恩果然失败了,正如郭抱真所预料的那样。郭抱真升迁为殿中少监、陈郑泽潞节度留后。 他辞去留后职位后,对皇帝说:“百姓的安危都掌握在地方长官手中,我希望能够治理一个州,来试试我的能力。”于是朝廷任命他为泽州刺史,兼任泽潞节度副使。后来他又调任怀州,仍然担任怀泽潞观察留后,一共做了八年。
郭抱真预料到山东地区会有变故,泽州、潞州的军队都聚集起来。因为战争之后,赋税沉重,百姓困苦,军队也损失惨重,他就从每户人家三个丁壮中挑选一人,免除他们的徭役和赋税,给他们配备弓箭,命令他们在农闲时进行军事操练,年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三年之后,军队都变成了精锐之师,他所统领的军队达到了两万人,而且不需要朝廷供应军费,州府的仓库反而充实了。于是他说:“军队可以使用了!”他整顿武器装备,磨砺士兵,最终使军队雄踞山东,天下人都称赞昭义军的步兵是各支军队中最优秀的。过了很久,他被任命为泽潞节度行军司马。恰逢昭义节度使李承昭生病,朝廷下诏让郭抱真代理磁州、邢州兵马留后。唐德宗即位后,郭抱真被授予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并担任昭义节度使。
唐朝的时候,田悦造反,包围了邢州和临洺(míng)县。朝廷就派郭子仪的儿子郭抱真,跟河东节度使马燧一起,率领神策军去救援。结果呢,他们在双冈打败了田悦,还杀了田悦的将领杨朝光,接着又攻破了临洺县,解除了邢州和临洺县的包围。因为立了大功,郭抱真升官了,当上了兵部尚书。后来,他又跟田悦在洹水(huán shuǐ)交战,把田悦打跑了。之后,郭抱真围攻魏州,田悦在城下跟郭抱真决战,结果大败。郭抱真又升官了,当上了尚书右仆射。
这时候,朱滔和王武俊也造反了,他们去救田悦,郭抱真就退兵回魏州。皇上突然驾崩了,在奉天狩猎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将领都哭了起来,各自率领军队回营驻扎。当时,李希烈占领了汴州,李纳在郓州(yùn zhōu)造反,李怀光又相继在河中造反,就只有郭抱真,凭借着自己管辖的几个州,硬生生挡住了叛军的攻势,阻止了叛乱的蔓延,那些乱贼都很害怕他。
兴元元年,郭抱真升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被封为义阳郡王。朱滔把幽州和蓟州的军队,还有回纥的军队,集合起来包围贝州,想响应朱泚(cǐ)的叛乱。而李希烈虽然篡夺了帝号,但他想控制其他的叛军,结果手下的人渐渐离心离德。皇上发布了罪己诏,还赦免了一批叛军。郭抱真就派人,也就是贾林,去跟王武俊讲道理,劝他跟自己一起攻打朱滔。王武俊答应了,但心里却没底。郭抱真打算亲自去王武俊的营地,就把军事上的事情托付给自己的司马卢玄卿,说:“我这次去,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我回不来了,你就听从皇上的命令,好好带兵,向东进攻,为我报仇,这都靠你了!”说完,他就带着几匹马,直奔王武俊的营地。
他对王武俊说:“朱泚、李希烈都争着称帝,朱滔又攻打贝州,他们的野心都是想称霸天下。你既不能跟他们争夺天下,难道要放弃九五之尊的天子,去当反贼的臣子吗?再说,皇上已经发布了罪己诏,这是效仿禹、汤的做法啊。现在天下大乱,你还能安心吗?”说着说着,郭抱真拉着王武俊的手,哭了起来,眼泪都流到下巴上了,王武俊也被感动得哭了,周围的人都哭了。郭抱真在王武俊的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儿,睡了好久。王武俊被郭抱真的真诚打动,更加恭敬,指着自己的心,对着天发誓说:“我的这条命,已经交给您了!”吃完饭后,两人结拜为兄弟,然后分别。第二天,他们就一起出战,大败了朱滔,攻破了经城。郭抱真升任司空,还被加封了六百户的实封。贞元初年,郭抱真回到京城,皇上又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镇守。
抱真这个人啊,特别喜欢结交正直有才能的人,听说哪位贤者,就一定要想办法和他交往。哪怕对方只是有点小优点,他都毕恭毕敬地,不惜花重金,千里迢迢地去邀请人家。实在没办法邀请到的人,他就慢慢地、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
天下太平之后,他就修建亭台池沼来娱乐自己。他特别迷信方士,觉得长生不老是可以实现的。有个叫孙季长的人给他炼丹,还说:“吃了这丹,你就能成仙了!” 抱真当时在幕府做官,曾经跟身边的人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我却做到了,以后我升天了,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骑着鹤飞上了天,醒来后,他就刻了个鹤的雕像,还穿上了鹤羽做的衣服,练习骑鹤。
后来,他越来越迷信那些旁门左道,结果生病了,就请求辞官。他推辞了司空这个职位七次,最后才做了左仆射。他吃了两万颗丹药,结果连饭都吃不下,快要死了,医生用猪油、谷物和漆给他灌肠。病稍微好转一点,孙季长又说:“你都快成仙了,怎么自己放弃呢?” 于是他又吃了三千颗丹药,最后还是死了,享年六十二岁。
他儿子,殿中侍御史缄,偷偷地把丧事办了。他和手下卢会昌、元仲经商量,召集了军队将领。仲经骗抱真说:“我的病太重了,无法处理军务,让缄来管军务,你们好好辅佐他。”副使李说和其他将领都低头说:“是。” 缄穿着盛装出来,大家向他行礼,还把府库里的东西都拿出来犒劳军队。会昌马上就给抱真上表,第二天,他又让众将领签署奏章,请求朝廷把兵权交给缄。
皇上已经听说抱真死了,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到军营,下令把军务交给大将王延贵。缄就假装抱真还在生病,说要第二天再接见使者,就这样拖了三天,缄才出来见使者,这时军队布置得非常严密。使者说:“朝廷已经知道你父亲死了,下令把兵权交给王延贵,你赶紧回去办丧事吧!” 缄很吃惊,问众将领:“圣旨都不听,怎么办?” 大家都不说话。于是缄赶紧把印信和钥匙交给监军,这才开始办丧事。使者催促王延贵处理军务,护送缄回东都,仲经逃到外面,被抓起来杀了,会昌没有受到牵连。
一开始,缄派将领陈荣带着信去向武俊借钱。武俊生气地说:“我和你父亲关系很好,是奉王的命令办事,不是同流合污。现在听说他死了,是谁骗他儿子,不按朝廷的制度办事呢?” 武俊把陈荣抓起来,责备缄。朝廷追赠抱真为太保。
路嗣恭,字懿范,是陕西三原人,一开始叫路剑客,因为祖上的功劳做了邺县尉。后来席豫在北方地区考察官员,推荐他当萧关令,又陆续调任神乌县令、姑臧县令,他的政绩在全国都是最好的。唐玄宗觉得他可以继承汉朝鲁国公的贤德,就赐给他“嗣恭”这个名字。
之后他升任渭南县令,负责管理杜化驿和东阳驿。当时边关地区正在打仗,交通运输受到影响,但路嗣恭提前做好了物资储备,老百姓的生活却没受什么影响,这说明他是个有远见的官员。后来,他担任郭子仪在朔方节度使的留守,大将孙守亮手握重兵,非常骄横,不服管教。路嗣恭就装病,等孙守亮来的时候,直接把他杀了,全军都震惊了。
永泰三年,路嗣恭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负责处理刑部事务。之后,他又被外派到江西做观察使,因为善于治理财政和赋税而闻名。当时有个叫贾明观的人,一向巴结鱼朝恩,鱼朝恩被杀后,贾明观本来要被处死,但宰相元载收了他的贿赂,把他发配到江西。贾明观要走的时候,好几万老百姓拿着瓦块石头等着打他,元载只好通知当地官员禁止百姓闹事,贾明观才得以离开。魏少游因为害怕元载,一直对元载阿谀奉承。路嗣恭接替魏少游后,当天就把魏少游杖毙了。
大历八年,岭南将领哥舒晃杀了节度使吕崇贲,五岭地区大乱。朝廷任命路嗣恭兼任岭南节度使,封他为冀国公。路嗣恭招募了八千名勇敢的士兵,提拔了流放犯孟瑶和敬冕这两个有才能的人。他派孟瑶率领大军正面迎敌,让敬冕率领轻兵从侧翼偷袭,结果斩杀了哥舒晃及其党羽一万多人,把他们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京观。那些为非作歹的山贼恶霸,都被灭族了。
之后,路嗣恭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再次负责处理兵部事务。路嗣恭是从基层做起的,一步步升迁到显赫的官位。但因为哥舒晃事件中,他株连了商人,没收了他们几百万的财产据为己有,唐代宗对此很生气,所以没有给他相应的赏赐。唐德宗即位后,路嗣恭暗中贿赂宰相杨炎,杨炎念及他以前的功劳,再次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东都留守。不久,他又被加封为怀州、郑州、汝州、陕州、河阳五城节度使,兼任东都畿观察使。最后,路嗣恭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左仆射。他的儿子有路应和路恕。
应,字从众,因为家族荫庇当上了著作郎。贞元初年,他被外派到虔州当刺史,皇帝还下诏追封他父亲。他凿通了赣州的石头障碍,开通了水道。德宗当皇帝的时候,李泌当宰相,号称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皇帝曾经说过:“谁对你有恩,朕都可以报答他。”李泌就说:“以前元载陷害我,把我贬到江西,路嗣恭和元载关系很好,我当时很害怕他们。有一次我和路嗣恭的儿子应一起骑马,马咬了我的腿,我吓得够呛,应却一声不吭,还帮我扶起来见我父亲。我一直很感激他的这份长者之风,一直想报答他。”皇帝说:“很好。”当天就提升应为检校屯田郎中,还让他穿金紫色的官服。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宣歙池观察使,还被封为襄阳郡王。李锜叛乱,应带乡兵去救援湖州和常州,所以李锜没能攻下这两座城池。元和六年,他因为生病被授予左散骑常侍的职位,后来去世了,谥号靖。
恕,字仁。他跟着他父亲路嗣恭一起讨伐哥舒晃,被授予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因为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官职,还被允许自行调配军队,提拔了降将伊慎。叛乱平定后,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父亲路嗣恭担任河阳节度使的时候,恕被任命为怀州刺史,当时他才三十岁,杨炎启用他去抵御魏博叛军,当时很多人对此议论纷纷,觉得不妥。后来他一步步升迁,做到鄜坊、宣歙观察使。后来因为犯了错被贬到吉州当刺史。最后以右散骑常侍的职位退休,去世后被追赠为洪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