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露元年春天,牛瘟大爆发。京房在《易传》里说:“牛少了,庄稼就收成不好。”他又占卜说:“会有战争。”
长安城里,有人献上了一头少了一条前腿,只能用三条腿走路的牛。还出现过一头牛,肩膀上长了好几条腿,蹄子都齐全的怪事。武则天的表弟,司农卿宗晋卿家的牛生了三只角。
神龙元年春天,牛瘟又来了。两年后的冬天,牛瘟大规模爆发。
先天年间,洛阳城里有一头牛,左肋下长着一只人手,有一尺长,有人牵着它去讨饭。
开元十五年春天,河北地区牛瘟大爆发。
大历八年,武功、栎阳老百姓家的牛生了两头小牛。
贞元二年,牛瘟又来了。四年二月,郊庙祭祀用的牛生了六条腿的小牛,其他的牛生的小牛,腿多的情况也不一样。郊庙祭祀可是关系到上天啊。七年,关中地区牛瘟大爆发,死了十五六成的牛。
咸通七年,荆州老百姓家的牛生了五条腿的小牛。十五年夏天,渝州江阳地区的水牛生了一匹骡子,那小骡子后来死了。
光启元年,河东地区有人说看见了牛人,他家把牛杀了吃了。两年后,延州肤施地区有一头牛死了又活了。
贞观七年三月丁卯日,下起了泥雨。二十年闰三月己酉日,出现了一道宽一丈的黄云,从东到西,遮天蔽日。黄色代表土,预示着土木工程。
永徽三年三月辛巳日,下起了泥雨。
景龙元年六月庚午日,陕州下起了泥雨。十二月丁丑日,又下起了泥雨。
天宝十三载二月丁丑日,下起了黄泥雨。
大历七年十二月丙寅日,下起了泥雨。
贞元二年四月甲戌日,下起了泥雨。八年二月庚子日,又下起了泥雨。
大和八年十月甲子日,土雾弥漫,白天都黑了,一直持续到十一月癸丑日。
开成元年七月乙亥日,下起了泥雨。
咸通十四年三月癸巳日,下起了黄泥雨。
中和二年五月辛酉日,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泥雨。
天复三年二月,下起了泥雨,天地一片昏暗。
天祐元年闰四月甲辰日,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泥雨。
武德二年十月乙未日,京城发生了地震。阴气盛而反常就会发生地震,所以占卜的结果是:臣子势力强大,后妃专权,外族入侵中原,小人得势,盗贼四起,叛臣作乱。七年七月,巂州发生了地震,山崩堵塞了江河,河水倒灌。
贞观七年十月乙丑那一天,长安城发生了地震。十二年正月壬寅,松州和丛州也发生了地震,好多房子都倒塌了。二十年九月辛亥,灵州地震,震动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响亮。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河东地区发生了地震,晋州受灾最严重,五十多个人被压死了;乙亥日,又发生了地震。十一月乙丑,还又震了一次。
永徽元年四月己巳朔,晋州地震;己卯日,又震了一次。六月庚辰,再次地震,震动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二年十月,又发生了地震。十一月戊寅,定襄也发生了地震。皇上刚封晋王,刚登基就接连发生地震,天下是不是要因为皇上而动荡不安啊?
仪凤二年正月庚辰,长安城发生了地震。
永淳元年十月甲子,长安城又发生了地震。
垂拱三年七月乙亥,长安城发生了地震。四年七月戊午,又震了一次。八月戊戌,神都(洛阳)也发生了地震。
延载元年四月壬戌,常州发生了地震。
大足元年七月乙亥,杨州、楚州、常州、润州、苏州这五个州都发生了地震。二年八月辛亥,剑南道六个州也发生了地震。
景龙四年五月丁丑,剡县发生了地震。
景云三年正月甲戌,并州、汾州、绛州这三个州发生了地震,房屋倒塌,一百多人被压死了。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发生了地震,西北方向隐隐约约传来声音,地裂开了又合上,持续了好长时间,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四千多人被压死了。二十六年三月癸巳,长安城发生了地震。
至德元载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区发生了地震,地裂开的声音很大,房屋倒塌,张掖和酒泉受灾最为严重,一直到第二年三月癸亥才停止。
大历二年十一月壬申,长安城发生了地震,地震是从东北方向传来的,声音像雷一样响。三年五月丙戌,又震了一次。十二年,恒州和定州发生了大地震,震动了三天三夜才停止,束鹿和宁晋地裂开了好几丈宽,沙子和石头随着水流冲到了平地上,房屋倒塌,几百人被压死了。
建中元年四月己亥,长安城发生了地震。三年六月甲子,又震了一次。四年四月甲子,又震了一次。五月辛巳,又震了一次。
唐德宗贞元二年五月己酉那天,又地震了。三年十一月丁丑夜,长安、洛阳、蒲州、陕西都发生了地震。四年正月庚戌朔夜,长安又地震了;接下来的辛亥、壬子、丁卯、戊辰、庚午、癸酉、甲戌、乙亥这些日子,都地震了,金州和房州受灾尤其严重,河水泛滥,山体崩裂,很多房屋倒塌,人们都只能露宿街头。二月壬午,长安再次地震;甲申、乙酉、丙申,三月甲寅、己未、庚午、辛未,五月丙寅、丁卯,这些日子也都地震了。八月甲午,又地震了,声音像雷一样响;甲辰,又地震了。贞元九年四月辛酉,又地震了,声音像雷一样响,河中府和关中地区受灾尤其严重,城墙、房屋都倒塌了,地裂水涌。贞元十年四月戊申,长安地震。癸丑,又地震,侍中浑瑊府里竟然涌出一棵树,树枝上全是蚯蚓!贞元十三年七月乙未,又地震了。
唐宪宗元和七年八月,长安地震,草木都摇晃了起来。九年三月丙辰,巂州地震,震动持续了八十个昼夜,压死了百余人,地陷的地方有三十里宽。元和十年十月,长安地震。元和十一年二月丁丑,又地震了。元和十五年正月,穆宗即位,戊辰这天,他第一次在宣政殿接见群臣,当天晚上就地震了。
唐文宗大和二年正月壬申,地震;七年六月甲戌,又地震了。九年三月乙卯,长安地震,屋顶上的瓦都掉下来了,门窗之间都能听到地震的声音;唐武宗开成元年二月乙亥,又地震了;二年十一月乙丑夜,又地震了;四年十一月甲戌,又地震了。
唐宣宗会昌二年正月癸亥,宋州、亳州地震。十二月癸未,长安地震。
唐懿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上都以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都发生了地震,房屋倒塌,压死了几十人。大中十二年八月丁巳,太原地震。
唐朝咸通元年五月,咱们首都长安就发生了地震。六年十二月,晋州和绛州又地震了,好多房子都塌了,地都裂开了,泉水涌出来,泥巴还是青色的。八年正月丁未,河中、晋、绛三州又一起大地震,房子倒塌,还死了人。到咸通十三年四月庚子朔,浙江东部和西部也发生了地震。
接下来,到了唐朝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一直震到七月辛巳才停,雄州的城墙和房子全塌了,地陷了,水涌出来了,死伤的人特别多;同一个月,濮州也地震了。到了十二月,长安也地震了,还有声音呢。乾符四年六月庚寅,雄州又地震了。乾符六年二月,长安又地震了,声音像打雷一样,蓝田山都裂开了,水涌了出来。
中和三年秋天,晋州又地震了,声音也像打雷一样。光启二年春天,成都地震,地震持续了十多天。有人占卜说:“会有战争和饥荒啊!”同年十二月,魏州也地震了。乾宁二年三月庚午,河东地区也发生了地震。
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地区山体崩塌了。那山啊,又高又陡,就像从山上直接掉下来一样。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刮起了大风,打雷闪电,突然冒出来一座山,足足有二十丈高,山脚下还出现了一个三百亩大的池塘,池塘里还有龙凤的形状,还有奇特的禾苗麦子。武则天觉得这是吉兆,就给这座山取名叫“庆山”。可是有个叫俞文俊的人上书说:“天有不和,就会出现寒暑不调;人有不和,就会长赘疣;地有不和,就会出现山丘隆起。现在陛下您是女人当皇帝,这阳刚阴柔颠倒了,所以地气不通,才导致山体突变成灾。陛下您把它叫做‘庆山’,我认为这可不是什么吉兆啊!您应该反省自身,修德来回应天谴,不然的话,恐怕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武则天一听就生气了,把俞文俊流放到岭南去了。
永昌年间,华州赤水南岸的一座大山,白天突然刮起了昏天黑地的狂风,隐隐约约听到像打雷一样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山体慢慢地向东移动了几百步,堵住了赤水河,压塌了张村三十多户人家。那山有二百丈高,水深三十丈,山坡上的草木却完好无损。《金縢》里说:“山迁移,说明人君不遵循正道,俸禄远离公室,赏罚不由君主决定,奸佞小人当政,政权掌握在女人手里,不出五年,就会有失去王位的危险。”
开元十七年四月,哎哟,刮大风,打雷闪电,蓝田山都给震裂了一百多步,这可是京畿地区的山啊!国君管着山川,山都塌了,河也干了,这是要亡国的征兆啊!占卜的结果是:“君王德行衰退,政令失当,才会这样。”
大历九年十一月,同州夏阳那儿,一座山竟然自己跑到河边去了,声音跟打雷似的!十三年的时候,郴州黄芩山崩塌,压死了好几百人。建中二年,霍山也裂开了。元和八年五月,大隗山崩了。十五年七月,苑子里一座土山塌了,压死了二十个人。
光启三年四月,维州山崩,好几天都没停,尘土遮天蔽日,把江水都堵得倒流了!占卜说:“国家要灭亡了!”武德二年三月,太行山圣人崖那里发出声音,占卜说:“有敌人要来了!”开元二十八年六月,吐蕃包围安戎城,切断了水路,城东的山发出巨响,石头崩裂,还涌出了两股泉水。“山崩地裂”这词儿,可不是白说的。
垂拱元年九月,淮南地区长出毛茸茸的东西,白的也有,灰的也有,长的有一尺多长,到处长在人家床底下,扬州尤其厉害,长的跟马鬃毛似的,烧起来臭得跟烧毛一样。占卜说:“要打仗了,老百姓不得安宁。”长寿年间,东都天宫寺的泥塑佛像都流汗了,跟下雨似的。
天宝十一载六月,虢州閺乡黄河里的女娲墓,因为大雨,给淹没了,找不着了。一直到乾元二年六月,半夜里,河边的人听到风雷之声,第二天早上一看,墓又冒出来了,下面是大石头,上面有两棵柳树,每一棵都长一丈多高,当时人们管它叫风陵堆。“冢墓自移,天下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十三载,汝州叶县南边,有几块土互相打架,还冒出血来,好几天都没停。
大历六年四月,蓝田西边地陷下去了。建中初年,魏州魏县西边四十里,好几亩地突然隆起好几尺高。四年四月,京城里也长毛了,黄的也有,白的也有,长的有一尺多长。贞元四年四月,淮南和河南也长毛了。元和十二年四月,吴元济的部将邓怀金投降了,郾城的城墙自己塌了五十多步。大和六年二月,苏州地震,也长出白毛来了。长庆年间,新都大道观里的泥人,长出了几寸长的胡子,拔了又长出来。
咸通五年十月,贞陵隧道塌了。神策军里有个佛像,懿宗皇帝曾经跪着拜它,结果那佛像竟然陷进了地里四尺深。
《五行传》里说:“喜欢打仗,轻视百姓,装饰城郭,侵犯边境,那么金就不再是金了。”意思是说,金失去了本性,变成了怪异的东西。书里还说:“说了也不听,这就是不治理好。它的罪过是僭越,它的惩罚是长期干旱,它的最终结果是忧患。有时候会有妖诗、谣言出现,有时候会有毛虫成灾,有时候会有狗患,有时候会有口舌之争,有时候会有吉兆和凶兆同时出现,只有木克金。”
尧君以前做隋朝蒲州的守将的时候,夜里兵器都闪着火光,像着了火一样。火能熔化金子,金子怕火,这是要败亡的征兆啊。刘武周占据并州,兵力非常强大,城上的矛头晚上也经常闪着火光。
贞观十七年八月,凉州昌松县鸿池谷出现了五块石头,青色的石头上刻着白色的字,写着:“高皇海出多子李元王八十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年千年太子李治书燕山人士乐大国主尚汪譂奖文仁迈千古大王五王六王七王十风毛才子七佛八菩萨及上界佛田天子文武贞观昌大圣延四方上不治示孝仙戈八为善。”太宗皇帝派人去祭祀这些石头,说:“上天有既定的命运,这块石头是祥瑞的象征,文字清清楚楚,朝代的兴衰都写在上面,既歌颂了高祖皇帝的功业,又预示了我的子孙后代的福泽。到了太子李治的时候,也出现了这样的祥瑞,详细地记载了姓名。我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更加增加了我的谨慎和忧虑。” 以前魏朝用土德取代汉朝,凉州的石头上就出现了文字。石头属于金类,用五行相克来推测,所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魏氏的妖孽,却是晋朝的祥瑞。唐朝也是土德王朝,石头上出现了文字,事情很相似。但是这些文字一开始让人看不懂,后来的人根据发生的事情来推测。武则天革命,自认为是金德王朝,“佛菩萨”指的是慈氏金轮的称号;“乐太国主”指的是镇国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她们都因为女色而祸乱朝纲;“五王六王七王”指的是唐朝十八位亲王。
垂拱三年七月,魏州的地里挖出来铁块,像船一样,有好几十丈长;广州下起了金色的雨。那一年是秋天,又是刑罚严厉,又是战争不断。有人占卜说:“皇上杀害太多无辜的人,一年后朝廷会有兵灾。” 这简直是怪事连连,老百姓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乙巳,龙池的《圣德颂》石碑自己响了,声音清脆悠远,就像钟磬一样。石头和金子是同一种物质。《春秋传》里说:“百姓怨声载道,就会出现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来表达民意。”石头自己响了,这大概就是石头在说话吧。这可是个不小的预兆啊!
天宝十载六月乙亥,大同殿前的钟自己响了。有人占卜说:“会有平民百姓起义造反。” 这可真是让人心里不安,不知道这预兆会应验在什么时候。
至德二年,昭陵的石马身上冒汗了。以前周武帝攻打晋州的时候,齐国也出现过石像冒汗的情况,一直湿到地上,这次的情况和以前很像。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些石像石碑,怎么都开始“活”起来了?
乾元二年七月乙亥的中午,浑天仪上像汗一样流下液体。这浑天仪可是个宝贝,它竟然也出状况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上元二年,楚州献上了十三件宝物:一件叫“玄黄天符”,形状像笏板,长八寸,中间有个孔,据说可以避开兵灾和瘟疫;一件叫“玉鸡毛”,是用白玉做的;一件叫“谷璧”,是用京白玉做的,上面长满了像谷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完全没有雕琢的痕迹;还有两件“西王母白环”;一件“如意宝珠”,大小像个鸡卵;一件“红靺鞨”,大小像个大粟米;两件“琅玕珠”,形状像玉环,但是缺了四分之一;一件“玉印”,大小像半只手,纹理像鹿角,鹿角图案陷在印章里;一件“皇后采桑钩”,像筷子,末端弯曲;一件“雷公石斧”,没有孔;还有一件没说是啥。一共十三件宝贝,把它们放在太阳底下,白气直冲云霄。这十三件宝贝,真是奇珍异宝啊!
元和年间,文水县的《武士皞碑》碑首的龟头不见了。翰林院里有一口铃铛,晚上文书人员进出的时候就拉响它,代替呼叫,到了长庆年间,河北地区发生战事,这铃铛晚上经常自己响,跟军中的战况完全对应,铃声急促,战事就紧急;铃声缓慢,战事就缓慢。资州有一块像丈量土地用的方形石头,自己会动,能走动好几亩地。这些奇异的现象,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大和三年,南蛮包围成都,毁坏了玉晨殿,发出了三次吼叫声,然后就停止了。大和四年五月己卯,通化南北两个城门打不开,钥匙插进去,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阻拦,把钥匙弄断了,门才打开;还有浙西观察使王璠在润州修城隍庙的时候,挖到一块方形石头,上面刻着:“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 这些事情,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充满了神秘感。
唐朝广明元年,华岳庙里玄宗皇帝御制的那块碑,竟然自己发出了声音,方圆几里都能听到,足足持续了十几天才停下来。这是当时人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光化三年冬天,武德殿前的钟声突然变得嘶哑难听;到了天复元年九月,钟声又变小了。
武德三年夏天,大旱,一直到八月才下雨。到了四年,从春天开始就没下雨,一直持续到七月。下雨是阴气在起作用,阴气受损了就不下雨。阴气对应五行中的金,金代表刑罚和战争,如果刑罚不公正,战争没有停止,金气就会受损,所以常常导致旱灾。火代表盛阳之气,阳气很强盛,所以圣人制定礼仪来约束它。如果礼仪失范,就会导致僭越和骄横,从而助长盛阳之气,火气过盛就会导致金气衰弱,所以也会发生旱灾。从五行来看,土能克制水,土木工程兴盛就会阻碍水气流通,同样也会导致旱灾。天上的星官中有东井星,主管水事,天汉星、天江星,也是与水有关的吉星。水和火是相克的,又都受土的制约,如果土和火出现异常,就像日蚀超过正常程度但还没完全发生,或者七曜星运行到黄道以南,这些都是旱灾的预兆。武德七年秋天,关内和河东地区大旱。
贞观元年夏天,山东大旱。二年春天,旱灾。三年春夏,都旱。四年春天,也旱。从太上皇传位以来,这些年水旱灾害不断。贞观九年秋天,剑南和关东二十四个州县发生旱灾。贞观十二年,吴、楚、巴、蜀二十六个州县发生旱灾;冬天不下雨,一直到第二年五月才下雨。贞观十七年春夏,旱灾,二十一年秋天,陕州、绛州、蒲州、夔州等地旱灾。贞观二十二年秋天,开州、万州等地旱灾;冬天不下雨,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才下雨。
永徽元年,京畿地区雍州、同州、绛州等十个州县发生旱灾。永徽二年九月,不下雨,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下雨。永徽四年夏秋,旱灾,光州、婺州、滁州、颍州等地尤其严重。
显庆五年春天,河北二十二个州县发生旱灾。
总章元年,京师以及山东、江淮地区大旱。总章二年七月,剑南十九个州县发生旱灾;冬天没有下雪。
咸亨元年春天,旱灾;秋天,再次发生大旱。
仪凤二年夏天,河南、河北旱灾。仪凤三年四月,旱灾。
永隆二年,关中地区旱灾,还下了霜,导致大饥荒。
永淳元年,关中大旱,发生饥荒。永淳二年夏天,河南、河北旱灾。
永昌元年三月,旱灾。
公元705年,也就是神功元年,黄州、隋州等地遭遇了旱灾。 这只是个开始,旱灾接踵而至,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公元708年,久视元年夏天,关内和河东地区也干旱缺水。 这可不是小范围的旱情,影响的地区越来越广,灾情也越来越严重。公元709年长安二年春天,滴雨未下,一直持续到六月。到了三年冬天,竟然连雪花都没见到,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下雪,这可真是罕见的干旱啊!
公元709年之后,旱灾依然没有停止。公元710年,神龙二年冬天,没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五月,京师(长安)、山东、河北、河南都旱灾严重,百姓都饿肚子了,这可真是民不聊生啊!公元713年,太极元年春天旱灾再次来临,到了七月,旱灾又卷土重来,这简直让人绝望。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春天,大旱!到了十二年七月,河东、河北又旱了,皇帝亲自在宫里祈雨,还搭了祭坛,连续站了三天,可见旱情之严重。九月,蒲州、同州等地又旱了。十四年秋天,全国各地十五个州府都遭受旱灾。十五年,这个数字上升到十七个州府。十六年,东都(洛阳)、河南、宋州、亳州等地又旱了。到了开元二十四年夏天,旱灾再次光顾。
这旱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公元760年,永泰元年春夏,旱灾再次肆虐。到了二年,关内地区大旱,从三月开始就没下雨,一直持续到六月。这旱灾持续时间之长,让人难以想象。
公元767年,大历六年春天,旱灾又来了,一直持续到八月。公元782年,建中三年,从五月开始就没下雨,一直到七月。公元784年,兴元元年冬天,大旱。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春天,旱灾又来了,麦苗都长不出来,一直到八月,旱情更加严重,灞河、浐河都快干涸了,井水都没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六年春天,关中地区大旱,麦苗都长不出来;夏天,淮南、浙西、福建等地大旱,井泉都干涸了,人们又渴又生病,死了很多人。七年,扬州、楚州、滁州、寿州、澧州等地旱灾不断。十四年春天,旱灾,麦子没收成;十五年夏天,旱灾;十八年夏天,申州、光州、蔡州旱灾。十九年正月,没下雨,直到七月甲戌日才下雨,这旱灾持续了半年之久啊!
公元785年之后,旱灾依然频繁发生。公元805年,永贞元年秋天,江浙、淮南、荆南、湖南、鄂州、岳州、陈州、许州等二十六个州府都遭遇了旱灾。这范围之广,真是触目惊心。
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广南、山南东西地区都旱灾严重。四年春夏,大旱;秋天,淮南、浙西、江西、江东都旱。七年夏天,扬州、润州等地旱。八年夏天,同州、华州旱。十五年夏天,旱灾再次发生。公元825年,宝历元年秋天,荆南、淮南、浙西、江西、湖南以及宣州、襄州、鄂州等地都旱灾不断。
唐朝建国初期,天气就不好,老天爷好像跟大唐过不去。太和元年夏天,京畿地区、河中府、同州闹旱灾;六年,河东、河南、关中地区又旱;七年秋天,大旱;八年夏天,长江淮河流域和陕西、华州等地也旱;九年秋天,京兆府、河南、河中府、陕西华州等地继续旱。
过了些年,旱灾还是没完没了。开成二年春夏,旱;四年夏天,又旱,浙江东部尤其严重。会昌五年春天旱,六年春天不下雨,冬天也不下雨,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下雨。大中四年,大旱。咸通二年秋天,淮南、河南不下雨,一直到第二年六月才下雨;九年,长江淮河流域旱;十年夏天,旱;十一年夏天,又旱。广明元年春夏,大旱。中和四年,江南大旱,饿死了很多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景福二年秋天,大旱。光化三年冬天,京城旱灾,一直持续到第四年春天。
老百姓心里苦啊,各种谣言四起。窦建德还没被打败的时候,就有人谣传:“豆入牛口,势不得久。”这大概是在暗示什么政权的更迭吧。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带兵打高昌,之前高昌流传童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这童谣预言了高昌的失败。永徽年间,民间还流行一首《武媚娘曲》。调露年间,京城流传着“侧堂堂,桡堂堂”的民谣,太常丞李嗣真解释说:“侧”是不正,“桡”是不安,这指的是唐朝再次受命于天。
永淳元年七月,东都大雨,但之前也闹过旱灾,死了很多人。之前还有童谣预言:“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这童谣描述了庄稼歉收,家家户户都空空荡荡的景象。高宗在调露年间几次想封禅嵩山,但都被突厥叛乱和吐蕃入侵打断了。当时还有童谣:“嵩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但恐不得登,三度徵兵马,傍道打腾腾。”这童谣讽刺了高宗封禅的举动。永徽年间后期,民间流行着《桑条韦也》和《女时韦也》的歌曲。龙朔年间,人们喝酒时玩一种叫“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的酒令,俗称杯盘为子母,又称盘为台。同时,民间还流行着《突厥盐》这首歌。
永淳年间以后,老百姓唱着民歌:“杨柳杨柳漫头驼。” 这歌儿,听着还挺有意思的,具体啥意思,谁也说不准。
垂拱年间以后,东都长安流行一首《契苾儿歌》,歌词内容嘛,怎么说呢,有点儿……不太正经,很露骨的那种。这“契苾”啊,是张易之的小名。
如意初年,乡下流行的歌谣是:“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 后来,王孝杰将军就在黄獐谷吃了败仗,这歌谣好像预言了一样。
神龙年间以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 这歌儿说的是,山南,也就是唐朝的地盘,乌鹊窠,意思是人烟稀少;山北,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盘,金骆驼,意思是他们抢了好多东西,驮得满满的。安乐公主在洺州建了一座安乐寺,小孩子就唱着歌谣:“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 这歌儿,听着有点儿瘆人。
景龙年间,民间又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黄牸犊子挽纼断,两足踏地鞋<麻需>断,城南黄牸犊子韦。” 还有首《阿纬娘歌》,具体内容记不清了。 这时候,还流传着这么一首童谣:“可怜圣善寺,身著绿毛衣,牵来河里饮,踏杀鲤鱼儿。” 这歌儿,听着也怪吓人的。
唐玄宗在潞州的时候,有人唱童谣:“羊头山北作朝堂。” 这歌儿,听着挺玄乎的。
天宝年间,有个算命先生李遐周,在玄都观院子的走廊里写了一首诗:“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人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当时大家都不明白这诗的意思,后来才觉得这诗有点儿邪乎。 安禄山造反之前,民间流传着童谣:“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 幽州那边也流传着歌谣:“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
德宗年间,有人写了一首诗:“此水连泾水,双眸血满川,青牛逐朱虎,方号太平年。” 这诗,也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吉利。朱泚造反失败前两个月,民间流传着童谣:“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月且。”
元和初年,童谣是:“打麦打麦三三三。” 然后转个身说:“舞了也。” 这歌儿,听着挺有意思的。
大中末年,京城的小孩子用布叠成小东西,沾上水,对着太阳晒,叫做“拔晕”。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游戏。
唐朝咸通七年,民间流传着童谣:“草青青,被严霜,鹊始后,看颠狂。” 十四年的时候,成都又出现童谣:“咸通癸巳,出无所之,蛇去马来,道路稍开,头无片瓦,地有残灰。” 这年是巳年,明年是午年,巳是蛇,午是马,童谣说的还挺准的,预示着一些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僖宗当政的时候,又出现了一首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这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慌,感觉要出大事。乾符六年,民间又传唱着这么一首童谣:“八月无霜寒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这童谣说的,好像预示着战争和动乱。到了中和年间,又有了这么一句童谣:“黄巢走,泰山东,死在翁家翁。” 这童谣直接点出了黄巢的结局。
贞观十七年七月,老百姓瞎传谣言说,朝廷派人到处抓人杀人,说是拿去祭祀天狗。说那些抓人的,穿着狗皮,长着铁爪,专门在暗地里挖人心肝。大家都被吓坏了,晚上都不敢出门,都拿着弓箭自卫,没弓箭的还用竹子削成武器。连郊外都不敢一个人去了。唐太宗很生气,命令晚上也开城门,派人出来安抚百姓,好几个月才平息了这件事。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人们喝酒唱歌,唱完歌还不走,这种现象被称为“族盐”。开元二十七年十月,朝廷要修建东都明堂,结果又传出谣言说,官府抓小孩子埋在明堂底下,用来镇压邪祟。农村的孩子都躲到山里去了,京城也人心惶惶,有人说要打仗了。唐玄宗也觉得这事儿闹得太大,派人出来安抚,过了很久才消停。
天宝三载二月辛亥,天上出现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掉到东南方向,掉下来的时候还有声音。京城里又开始传谣言,说官府抓人取肝祭天狗,大家都很害怕,特别是京畿地区,朝廷又派人出来安抚,这跟贞观十七年那次谣言几乎一模一样。
天宝年间以后,很多诗人都写一些忧愁苦闷,漂泊流离的诗歌,或者寄情山水,寺庙。当时的乐曲也很多用边疆地名来命名,比如《伊州》、《甘州》、《凉州》等等,这些曲子节奏很快,都叫“入破”。还有一种叫《胡旋舞》的舞蹈,是从康居传来的,以旋转快速为特点,当时也很流行。“破”,大概就是指节奏很快,很激烈的意思吧。
建中三年秋天,江淮地区谣言四起,说有毛人吃人心,老百姓都吓坏了。朱泚篡位称帝后,把自己的旧宅子改名叫潜龙宫,还把内府的珍宝都搬进去。有人占卜说,《易经》里说“潜龙勿用”,这是不祥之兆啊!
大和九年,京城里谣传郑注为皇上炼金丹,要活生生挖取小孩的心肝,于是密令抓捕小孩,数量多得数不清。大家偷偷地互相告密:“某某地方丢了几个孩子了。”那些方士说金丹能成仙,这都是荒诞不经的鬼话,有人信以为真吃了金丹,结果发烧死了不少,好像上天在警告人们一样。可怜的孩子们,无辜受害,被挖去心肝,这预示着将有杀戮的灾难啊!
刘从谏没死的时候,潞州有个疯子在集市上弯着腰喊:“石雄七千人来了!”刘从谏下令把他抓起来杀了。
咸通十四年秋天,成都谣传有野兽形状像夷人的母鬼晚上闯进人家,老百姓都害怕,晚上都聚在一起坐着不敢分开。有人说某家看见鬼了,眼睛闪闪发光像灯焰一样,大家更害怕了。
黄巢进京之前,京城的人们用黄米和黑豆屑蒸着吃,管这东西叫“黄贼打黑贼”。僖宗的时候,街坊邻居打架,激动地喊:“咱们支持右厢天子!”
毛虫成灾。永徽年间,河源军营里出现了三只狼,大白天跑到军营里来,士兵们射死了它们。永淳年间,岚州、胜州兔子成灾,成千上万只一起,把庄稼都吃光了,后来兔子也不见了。开元三年,一只熊大白天闯进了扬州城。乾元二年十月,朝廷下令百官到勤政楼上观看安西兵前往陕州,结果一只狐狸从楼上跑了出来,被抓住了。大历四年八月己卯日,一只老虎闯进了京师长寿坊宰相元载家的祖庙,被射杀了。老虎是西方的象征,威猛凶残,是刑戮的征兆。六年八月丁丑日,在太极殿内廊抓到一只白兔。占卜的人说:“国家有灾难。白色,是不祥的征兆啊!”建中三年九月己亥夜,一只老虎闯进了宣阳里,伤了两个人,第二天早上抓住了它。
唐朝贞元二年二月乙丑日,皇宫含元殿前出现了一只野鹿,被人抓住了;壬申日,含元殿前又出现了一只鹿,也被抓住了。有人占卜说:“这预示着会有大的丧事发生。”四年三月癸亥日,京城西市门也出现了一只鹿,被人抓住了。
贞元四年四月,太庙里跑出来一只獐子,被人抓住了。武德三年,突厥处罗可汗要戴上帽子(即举行加冠礼),晚上听到很多狗叫,但却看不到狗。
武则天当政初期,酷吏丘神勣家的狗生了一窝小狗,这些小狗都没有脑袋,脖子上却有个像嘴巴一样的洞,它们昼夜不停地叫唤,不久就消失了。神功元年,安国献上了两只多头的狗,皇帝对此感到很奇怪。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早上洗漱准备上朝,打开书包一看,里面有个像老鼠一样的东西跳了出来,立刻变成了一条又壮又大的狗,瞪着眼睛张牙舞爪地朝李林甫扑来,李林甫赶紧射箭把它射死了,箭射中狗的声音非常响亮,狗随着箭一起消失了。
贞元七年,赵州柏乡有个叫李崇贞的人家里的黄狗生了小牛犊。会昌三年,定州深泽县令家里的狗生了角。大中初年,也有狗生角的现象出现。京房说:“执政者失去正道,就会有灾祸发生。”他还说:“君子如果处境危险,就会有狗生角的现象出现。”
咸通年间,会稽地区有只狗生下来就不会叫,打它也没有声音。狗的职责是叫来守卫,这只狗不会叫,象征着镇守边疆的人无法抵御外敌入侵。成汭担任荆南节度使时,城里的狗都夜里叫,有人占卜说,城池将会变成废墟。
中和二年秋天,丹徒地区有狗和猪交配的现象。占卜说:“诸侯中有图谋危害国家的人。”调露元年十一月壬午日,秦州神亭治的北面雾气散开,像太阳初升一样明亮,出现了一只白鹿和一只白狼。这被认为是吉利的征兆。
神龙二年四月己亥日,越州鄮县下起了毛毛雨。占卜说:“邪恶的人会得势,贤良的人会隐退。”大历二年七月甲戌日日落的时候,出现了一道白气直冲云霄。九月戊午夜,西北方向出现白雾,直冲云霄。五年五月甲申日,西北方向又出现了一道白气直冲云霄。
贞元二十年九月庚辰日夜里,出现了八道白气,横贯东西天空。大和三年八月,西方出现了一道像柱子一样的白气。七年十月己酉日,西方又出现了三道像柱子一样的白气。
公元802年四月,突然出现一股白色的气体,像头发一样黑,从东南方向涌入扬州,然后就消失了。
公元806年三月乙巳日,太阳里出现了一股白色的气体,横贯天空,从西南一直延伸到东北。
公元805年八月己亥日,西方出现了一朵白色的云,像鞋底一样,云中冒出一股白色的气体,像匹练一样,长五丈,直冲云霄,分成三条彗星,头部向下垂着。占卜的人说:“天下将有战争。白色,是战争的吉兆。”
唐中宗神龙年间,东都白马寺的铁佛像的头,无缘无故地掉落在了殿门外。
公元746年四月,宰相李适之正在摆设盛大的宴席,半夜里,鼎竟然自己跳起来互相碰撞,怎么也停不下来,鼎的耳朵和脚都给撞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