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崩了。那山啊,又高又峻,山体从上往下崩塌,景象十分吓人。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遭遇了特大暴风雨,雷电交加,突然冒出来一座山,足足有二十丈高,旁边还出现了一个三百亩大的池子,池子里竟然还有龙凤的形状,还有长势奇特的禾苗麦子。武则天觉得这是祥瑞之兆,就给它取名叫“庆山”。结果荆州人俞文俊却上书说:“天气反常,寒暑交替失调;人心不和,就会长出赘疣;地气不和,就会出现山体隆起。现在陛下您身为女子却执掌阳位,违背了阴阳刚柔之道,所以地气阻塞,才导致山体变化成灾。陛下您把它叫做‘庆山’,我认为这可不是什么吉兆啊!应该反省自身,修身养德来回应上天的谴责,不然的话,恐怕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武则天一听就火了,把俞文俊流放到了岭南。
永昌年间,华州赤水南岸的一座大山,白天突然狂风大作,天色昏暗,隐隐约约听到像雷鸣一样的声音,不一会儿,山体慢慢地向东移动了几百步,堵塞了赤水河,压垮了张村三十多户人家。那山有二百多丈高,水深三十丈,山坡上的草木却完好无损。《金縢》里说:“山迁移,说明人君不遵循正道,俸禄远离公室,赏罚不由君主决定,奸佞小人当政,政权掌握在女人手里,不出五年,就会有亡国之祸。”
开元十七年四月乙亥,又是大风雷电,蓝田山崩裂了一百多步,这可是京畿地区的山啊!国君的象征——山川,山崩川竭,都是亡国的征兆啊!占卜的结果是:“人君德行衰败,政令变更,才会这样。”
大历九年十一月戊戌,同州夏阳有一座山迁移到了河上,声音如同雷鸣。十三年,郴州黄芩山崩塌,压死了几百人。
建中二年,霍山裂开了。
元和八年五月丁丑,大隗山崩塌。十五年七月丁未,苑中一座土山崩塌,压死了二十人。
光启三年四月,维州山崩,连续好几天都没停,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堵塞了江水,导致河水倒流。占卜的结果是:“国家将要灭亡。”
武德二年三月,太行山圣人崖发出声音。占卜的结果是:“有敌人来犯。”
开元二十八年六月,吐蕃围攻安戎城,切断了水路,城东的山发出巨响,石头崩裂,涌出了两股泉水。
垂拱元年九月,淮南地区长出了很多毛茸茸的东西,有的白色,有的灰色的,长的能有一尺多长,遍布在人们床底下,扬州尤其严重,毛茸茸的东西长得像马鬃一样粗,烧掉后臭味像烧毛发一样。有人占卜说:“这是要打仗了,老百姓要遭殃啊!”
长寿年间,东都天宫寺的泥塑佛像都冒汗了,像下雨一样。
天宝十一载六月,虢州閺乡黄河里的女娲墓因为大雨,给淹没了,找不到了。直到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里,河边的人听到风雷声,第二天早上发现女娲墓又冒出来了,墓下有块巨石,上面有两棵柳树,每棵都长一丈多高,当时人们管它叫风陵堆。有人占卜说:“墓地自己移动了,天下要乱了!”天宝十三载,汝州叶县南边,有块土堆自己裂开了,里面流出好多血,好几天都没止住。
大历六年四月戊寅日,蓝田西边的地方地陷下去了。
建中初年,魏州魏县西边四十里,好几亩地突然隆起,高了好几尺。建中四年四月甲子日,京城也长出了很多毛茸茸的东西,黄的、白的都有,长的也有一尺多长。
贞元四年四月,淮南和河南都长出了毛茸茸的东西。
元和十二年四月,吴元济的郾城守将邓怀金投降了,城墙自己塌陷了五十多步。
大和六年二月,苏州地震了,还长出了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
长庆年间,新都大道观里的泥塑人物都长出了几寸长的胡须,拔掉后还会再长出来。
咸通五年十月,贞陵的隧道塌陷了。神策军里有一尊佛像,懿宗皇帝曾经跪着拜过它,后来这尊佛像自己沉到地里四尺深了。
《五行传》里说:“喜欢打仗,轻视百姓,修饰城池,侵犯边境,那么金就不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意思是说,金失去了它的特性,就会出现各种怪异的现象。书里还说:“说了也不听,这就是不治理好。它的罪过在于僭越,它的惩罚是持续的旱灾,它的最终结果是忧患。有时候会有妖言惑众,有时候会有毛虫的灾害,有时候会有犬祸,有时候会有口舌之争,有时候会有不好的征兆和好的征兆,只有木克金。”
尧君素当隋朝蒲州守将的时候,夜里兵器都会发光,像火一样。火能熔化金子,金子害怕火,这是要失败的征兆。刘武周占据并州,兵力很强大,城上的枪矛的刃口,夜里经常会发光。
贞观十七年八月,在凉州昌松县鸿池谷,发现五块石头,石头是青色的,上面有白色的花纹,组成文字,写着:“高皇海出多子李元王八十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年千年太子李治书燕山人士乐大国主尚汪譂奖文仁迈千古大王五王六王七王十风毛才子七佛八菩萨及上界佛田天子文武贞观昌大圣延四方上不治示孝仙戈八为善。” 唐太宗派人去祭祀这些石头,说:“上天有预定的旨意,石头显现吉兆,文字清晰可见,预示着王朝的兴盛将延续很久。这既预示了高祖的功业,也预示了我的皇位。就连皇太子李治,也得到了上天的祥瑞预兆,石头上都记录了他的姓氏。我自身德行浅薄,更加感到敬畏。” 以前魏朝用土德取代汉朝,凉州就出现了刻有文字的石头。石头属于金类,用五行相克推测,所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魏氏的妖邪之兆,而晋朝的祥瑞。唐朝也是土德王朝,石头上出现了文字,这两件事很相似。但是,这些文字一开始难以理解,后来人们根据发生的事情来推测它的含义。武则天篡位,自认为是金德王朝,“佛菩萨”指的是武则天自称的慈氏金轮的称号;“乐太国主”指的是镇国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都因为骄奢淫逸而祸乱朝纲;“五王六王七王”指的是唐朝十八王之数。
垂拱三年七月,魏州地下挖出了像船一样大的铁块,有几十丈长;广州下起了金色的雨。金在五行中属秋,主刑罚和兵戈。占卜的人说:“君主滥杀无辜,一年后朝廷将发生兵灾。”
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乙巳日,龙池的《圣德颂》石碑自己发出了声音,声音清脆悠扬,如同钟磬一般。石头和金子同属一类。《春秋传》说:“百姓怨恨积聚,就会出现非言语的东西发出声音。”石头自己鸣响,就相当于石头在说话。
天宝十载六月乙亥日,大同殿前的钟自己响了。占卜的人说:“将有庶民起兵造反。”
至德二年,昭陵的石马身上冒出了汗。以前周武帝攻克晋州的时候,齐国出现过石像出汗湿地的现象,这和这次的情况很相似。
乾元二年七月乙亥日中午,浑天仪上像汗水一样流下了液体。
唐朝上元二年,楚州献上了十三件宝贝。这十三件宝贝分别是:一件叫“玄黄天符”的玉器,形状像笏板,长八寸,中间有个孔,据说可以辟邪免灾;一件叫“玉鸡毛”的白玉;一件叫“谷璧”的京白玉,上面长满了像谷粒一样的自然纹理,一点儿人工雕琢的痕迹都没有;两件“西王母白环”;一件叫“如意宝珠”,个头跟鸡蛋差不多大;一件叫“红靺鞨”,大小像个大米粒;两件“琅玕珠”,形状像玉环,但都缺了四分之一;一件玉印,大概有半只手那么大,纹理像鹿角,鹿角图案深深地嵌在印章里;一件叫“皇后采桑钩”的玉器,形状像筷子,末端弯曲;一件“雷公石斧”,没有孔;还有一件现在记不清名字了。一共是十三件宝贝!把这些宝贝放在太阳底下,竟然白气冲天!
元和年间,文水县的《武士皞碑》碑座上的龟趺(碑座)丢了脑袋。翰林院里有一只铃铛,晚上文书进了翰林院,铃铛就会自己响,用来代替传唤,省得喊来喊去。到了长庆年间,河北打仗,这铃铛晚上经常自己响,跟前线的战事完全对应,铃声急促,就说明战事紧急;铃声缓慢,就说明战事缓和。 资州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能自己移动,走过的地方有好几亩地那么大。
大和三年,南蛮围攻成都,把玉晨殿砸得稀巴烂,当时还听到三次巨大的吼声,吼声过后,南蛮就退兵了。大和四年五月己卯日,通化门南北两个城门的锁打不开,用钥匙插进去,感觉好像有人在拿着钥匙一样,结果钥匙断了,门才打开。还有,浙西观察使王璠在润州修城隍庙的时候,挖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字:“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
广明元年,华岳庙里唐玄宗御制的那块碑,隐隐约约地自己发出声音,方圆几里都能听到,持续了十天左右才停止。据说,这是石头自己发出的声音。
光化三年冬天,武德殿前的钟声突然变得嘶哑难听;到了天复元年九月,钟声又变得更小了。
武德三年夏天旱灾,一直到八月才下雨。到了四年,从春天开始就没下雨,一直持续到七月才下。雨,是少阴之气,少阴之气受损就会不下雨。少阴属金,金主刑罚和兵戈,刑罚不公正,战争不停息,金气就会受损,所以常常导致旱灾。火是盛阳之气,阳气强盛,所以圣人制定礼仪来节制它。礼仪败坏,就会僭越骄横,从而导致阳气过盛,火气过盛则金气衰弱,所以也会导致旱灾。从五行来看,土能克制水,土木工程兴盛,就会阻碍水气运行,同样也会导致旱灾。天上有东井星,主管水事,天汉、天江也是水星,象征着祥瑞。水和火相克,又受土的克制,土火出现异常,比如日食超过正常时间但还没完全结束,或者七曜星运行到黄道以南,都是旱灾的征兆。武德七年秋天,关内和河东地区发生旱灾。
贞观元年夏天,山东地区大旱。二年春天,旱灾。三年春夏,旱灾。四年春天,旱灾。从太上皇传位以来,这些年水旱灾害不断。九年秋天,剑南和关东24个州发生旱灾。十二年,吴、楚、巴、蜀26个州发生旱灾;冬天不下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五月。十七年春夏,旱灾;二十一年秋天,陕、绛、蒲、夔等州发生旱灾。二十二年秋天,开、万等州发生旱灾;冬天不下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三月。
永徽元年,京畿地区的雍州、同州、绛州等十个州发生旱灾。二年九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二月。四年夏秋,旱灾,光州、婺州、滁州、颍州等州尤为严重。
显庆五年春天,河北22个州发生旱灾。
总章元年,京师以及山东、江淮地区大旱。二年七月,剑南19个州发生旱灾;冬天没有下雪。
咸亨元年春天,旱灾;秋天,再次发生大旱。
仪凤二年夏天,河南、河北地区旱灾。三年四月,旱灾。
永隆二年,关中地区旱灾,还下了霜,导致大饥荒。
永淳元年,关中地区大旱,发生饥荒。二年夏天,河南、河北地区旱灾。
永昌元年三月,旱灾。
神功元年,黄州、隋州等州发生旱灾。
久视元年夏天,关内、河东地区旱灾。
长安二年春天,不下雨,一直持续到六月。三年冬天,没有下雪,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二月。
唐朝神龙二年冬天,没下雨,一直到第二年五月,京城、山东、河北、河南都闹旱灾,饿死了很多人。
太极元年春天,旱灾;七月又旱灾。开元二年春天,大旱。开元十二年七月,河东、河北旱灾,皇帝亲自在宫里祈雨,搭起祭坛,连续站了三天。九月,蒲州、同州等地也旱灾。开元十四年秋天,很多州府都旱灾,一共十五个州。十五年,十七个州旱灾。十六年,东都、河南、宋州、亳州等地旱灾。开元二十四年夏天,旱灾。
永泰元年春夏,旱灾。永泰二年,关内大旱,从三月开始就没下雨,一直到六月。大历六年春天旱灾,一直持续到八月。建中三年,从五月开始就没下雨,一直到七月。兴元元年冬天,大旱。
贞元元年春天,旱灾,麦苗都长不出来,一直到八月,旱灾更严重了,灞河、浐河都快干涸了,井里都没水了。贞元六年春天,关中地区大旱,麦苗都长不出来;夏天,淮南、浙西、福建等地大旱,井水都干了,人们又渴又生病,死的人特别多。贞元七年,扬州、楚州、滁州、寿州、澧州等地旱灾。贞元十四年春天,旱灾,没麦子收成。贞元十五年夏天,旱灾。贞元十八年夏天,申州、光州、蔡州旱灾。贞元十九年正月,没下雨,直到七月甲戌日才下雨。
永贞元年秋天,江浙、淮南、荆南、湖南、鄂州、岳州、陈州、许州等二十六个州旱灾。元和三年,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广南、山南东西路都旱灾。元和四年春夏,大旱;秋天,淮南、浙西、江西、江东旱灾。元和七年夏天,扬州、润州等地旱灾。元和八年夏天,同州、华州旱灾。元和十五年夏天,旱灾。
宝历元年秋天,荆南、淮南、浙西、江西、湖南以及宣州、襄州、鄂州等地旱灾。太和元年夏天,京畿、河中、同州旱灾。太和六年,河东、河南、关中地区旱灾。太和七年秋天,大旱。太和八年夏天,江淮地区以及陕西、华州等地旱灾。太和九年秋天,京兆、河南、河中、陕西、华州、同州等地旱灾。
开成二年春夏,旱灾。开成四年夏天,旱灾,浙东地区尤其严重。
唐朝会昌五年春天,闹旱灾。到了六年春天,还是不下雨;冬天,依然没雨,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下雨。
大中四年,大旱。
咸通二年秋天,淮南、河南地区不下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六月。咸通九年,江淮地区旱灾。十年夏天,旱灾。十一年夏天,又是旱灾。
广明元年春夏,大旱。
中和四年,江南大旱,闹饥荒,人吃人。
景福二年秋天,大旱。
光化三年冬天,京城旱灾,一直持续到第四年春天。
窦建德没失败之前,有谣言说:“豆入牛口,势不得久。”(这句是古语,不翻译)
贞观十四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攻打高昌。之前高昌国内有童谣说:“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这句是古语,不翻译)
永徽年间以后,民间流行一首叫《武媚娘曲》的歌。(这句是古语,不翻译)
调露年间初期,京城流传着“侧堂堂,桡堂堂”的民谣。太常丞李嗣真说:“‘侧’是不正;‘桡’是不安。从隋朝以来,乐府就有《堂堂曲》,现在又说‘堂堂’,这是唐朝再次受命的征兆。”
永淳元年七月,东都大雨,很多人饿死冻死。之前有童谣说:“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这句是古语,不翻译)
高宗皇帝从调露年间中期开始就想封禅嵩山,结果突厥叛乱,这事儿就停了;后来他又想封禅,又因为吐蕃入侵而作罢。当时有童谣说:“嵩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但恐不得登,三度徵兵马,傍道打腾腾。”(这句是古语,不翻译)
永徽年间后期,乡间流行着《桑条韦也》《女时韦也》这两首歌。
龙朔年间,当时的人玩喝酒行令,说:“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老百姓把杯盘叫做子母,又把盘子叫作台。当时乡间还流行一首叫《突厥盐》的歌。
永淳年间以后,民间流行一首民歌,歌名叫《杨柳杨柳漫头驼》。
垂拱年间以后,东都流行一首叫《契苾儿歌》的歌,歌词都很淫秽。契苾是张易之的小名。
如意年间初期,乡间流行一首民歌,歌名叫《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后来,王孝杰在黄獐谷战败。
唐朝神龙年间以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歌谣说:“山南像乌鸦窝一样,山北像驮着金子的骆驼。” “山南”指的是唐朝的内地,“乌鸦窝”形容人口稀少;“山北”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区,“金骆驼”形容他们掠夺来的战利品很多,驮着沉重的财物。安乐公主在洺州修建安乐寺,当时有童谣唱道:“可怜的安乐寺,树梢上挂着牌匾。”
景龙年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黄牛犊子拉的绳子断了,它两脚踩在地上,鞋子也磨破了,城南的黄牛犊子啊,真是可怜。” 那时候还流行一首《阿纬娘歌》。 另外,还有人唱着这样的歌谣:“可怜的圣善寺,穿着绿色的衣服,牵到河边去喝水,踩死了小鲤鱼。”
玄宗在潞州的时候,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童谣:“羊头山北要建朝堂。”
天宝年间,有个术士叫李遐周,在玄都观院子的走廊里写了一首诗:“燕市的人都走了,函谷关的马也不回来了,人们遇见了山下的鬼,脖子上挂着罗衣。” 大家当时都不明白这诗的意思,后来觉得这诗预示着不好的事情。 安史之乱爆发前,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童谣:“燕子飞上了天,天上的仙女铺上了白毡子,毡子上有一千个铜钱。” 幽州地区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过去夸耀戴着高高的帽子,如今却看不起了,等到五月里,清水河边就能看见契丹人了。”
德宗时期,有人写了一首诗:“这条河连接着泾水,两岸的河水都红了,青牛追赶着朱虎,这预示着太平盛世。” 这诗也被认为是预示着不好的事情。 朱泚叛乱失败前两个月,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童谣:“一根筷子,两头是红色的,到了五六月,就会变成……”(此处原文缺失)。
元和年间初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童谣:“打麦子打麦子,打三下。” 然后转过身来说:“舞完了。”
大中末年,京城的小孩子用布叠成小东西,沾湿后放在太阳下晒,叫做“拔晕”。
咸通七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草儿青青的,被霜打死了,喜鹊开始筑巢,要看乱世了。” 咸通十四年,成都流传着这样的童谣:“咸通癸巳年,什么也出不来,蛇走了马来了,道路稍微畅通些,头上没有瓦片,地上只有残灰。” 那一年是巳年,下一年是午年。巳是蛇,午是马。
僖宗的时候,民间流传着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这童谣预示着天下要变天了。
乾符六年,又出现了一首童谣:“八月无霜寒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这童谣,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慌,预感着战乱和动荡。
到了中和年间,民间又传唱着:“黄巢走,泰山东,死在翁家翁。” 这首童谣,直接点明了黄巢的结局。
贞观十七年七月,老百姓瞎传谣言,说官府派人到处抓人杀人,说是要拿人的心肝祭祀天狗。据说这天狗穿着狗皮,长着铁爪,专门在暗地里偷人心肝。大家吓得够呛,晚上都不敢出门,都拿着弓箭自卫,没弓箭的甚至用削尖的竹子防身。郊外更是没人敢单独走动。太宗皇帝很生气,下令彻夜打开城门,派人安抚百姓,好长时间才平息了这场恐慌。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人们喝酒唱歌,唱歌唱到最后没唱完的,就叫“族盐”。 这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开元二十七年十月,朝廷要修建东都明堂,结果又传出谣言,说官府抓小孩子埋在明堂底下,用来镇压邪祟。农村的孩子们都躲到山里去了,京城里人心惶惶,很多人以为要打仗了。玄宗皇帝也觉得这事儿闹得太大,赶紧派人去安抚百姓,过了一段时间才算平静下来。
天宝三载二月辛亥,天上出现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掉到了东南方向,坠落的时候还发出巨大的响声。京城里又开始传谣言,说官府抓人取心肝祭祀天狗,大家都很害怕,特别是京城附近更严重。皇帝又不得不派人去安抚百姓,这情况跟贞观十七年那次几乎一模一样。
天宝年间以后,很多诗人都写一些忧愁苦闷,漂泊流离的诗歌,或者寄情山水,寄情佛寺。当时的乐曲也多以边塞地名命名,比如《伊州》、《甘州》、《凉州》等等。这些曲子节奏很快,都叫“入破”。 还有一种叫《胡旋舞》的舞蹈,是从康居传来的,以旋转快速为特点,当时也很流行。“破”的意思,大概就是破碎的意思吧。
建中三年秋天,江淮地区谣传有毛人吃人心,老百姓都吓坏了。朱泚篡位之后,把自己的老宅子命名为“潜龙宫”,还把内府的珍宝都搬进去。算命先生说,《易经》里说“潜龙勿用”,这是不祥之兆啊!
唐朝大和九年,京城里突然谣传郑注这个家伙为了炼制长生不老药,竟然要活生生挖取小孩的心肝!朝廷秘密下令抓捕小孩,抓捕的数量多得数不清。大家私底下互相打听:“某某地方又丢了几个孩子!” 那些炼丹的方士吹嘘说金丹能让人成仙,其实都是些荒诞不经的鬼话,有些人偏偏相信,吃了那些丹药后,发高烧死了不少人,真是让人警惕啊!可怜那些无辜的孩子,被挖去心肝,这简直就是杀戮的预兆啊!
刘从谏还没死的时候,潞州出现个疯子,在集市上弯着腰大喊:“石雄七千人来了!”刘从谏下令把他抓起来杀了。
咸通十四年秋天,成都城里谣传有野兽(此处原文为犭夷,此处根据语境理解为野兽)形状的妖怪晚上跑到人家里来,老百姓都吓得要死,晚上都聚在一起不敢分开。有人说某某家看见妖怪了,眼睛闪闪发光像灯火一样,大家更害怕了。
黄巢还没攻进京城的时候,老百姓用黄米和黑豆面蒸着吃,管这玩意儿叫“黄贼打黑贼”。等到僖宗当皇帝的时候,街坊邻居打架,一激动就喊:“咱们支持右厢天子!”
还有毛虫灾害。
永徽年间,河源军营里跑进来了三只狼,大白天就跑到军营门口,结果被射死了。
永淳年间,岚州和胜州兔子成灾,成千上万只兔子成群结队,把庄稼都吃光了,后来兔子也不见了。
开元三年,一只熊大白天跑进了扬州城。
乾元二年十月,朝廷下令百官到勤政楼上观看安西军前往陕州,结果一只狐狸从楼上跑了出来,被抓住了。
大历四年八月己卯日,一只老虎跑进了京城的长寿坊,闯进了宰相元载家的祖庙,最后被射死了。老虎是西方的象征,凶猛残暴,是杀戮的预兆。六年八月丁丑日,在太极殿内廊抓到一只白兔。占卜的人说:“国家有大难。白色,是丧葬的凶兆。”
建中三年九月己亥夜,一只老虎跑进了宣阳里,伤了两个人,第二天早上被抓住了。
贞元二年二月乙丑日,一只野鹿跑到含元殿前面,被抓住了;壬申日,又有一只鹿跑到含元殿前面,被抓住了。占卜的人说:“有大丧事。”四年三月癸亥日,又有一只鹿跑到京城的西市门,被抓住了。
开成四年四月,一只獐子从太庙里跑了出来,被抓住了。
武德三年,突厥处罗可汗要戴上帽子,晚上听到狗叫,却没看见狗。
武则天当政初期,有个酷吏叫丘神勣,他家的狗生了一窝小狗,奇怪的是,这些小狗都没有脑袋,脖子上只有一个像嘴巴一样的孔,白天黑夜地叫个不停,后来突然就不见了。
神功元年,有个地方献上了两只奇特的狗给皇帝。这两只狗的脑袋都很多,数量还不一样。
天宝十一年的某天早上,李林甫起床洗漱准备上朝,打开书包一看,里面有个东西像老鼠一样跳了出来,一下子变成了一条大狗,长得又壮又威风,眼睛瞪得很大,张牙舞爪地盯着李林甫。李林甫赶紧射箭,射中了大狗,大狗发出一声惨叫,然后就随着箭一起消失了。
贞元七年,赵州柏乡有个叫李崇贞的人家里的黄狗竟然给牛犊子喂奶。
会昌三年,定州深泽县令家里的狗长出了角。
大中初年,也有狗长角的怪事发生。京房说过:“执政者不正,就会有灾祸发生。”他还说:“君子如果处于危险境地,就会有狗长角的怪事出现。”
咸通年间,会稽地区生了一条不会叫的狗,打它也不出声。狗的职责是叫来守卫,这条狗不会叫,预示着镇守一方的人无法抵御外敌入侵。
成汭当荆南节度使的时候,城里的狗都整夜叫个不停,算命先生向隐认为,这是城池将要变成废墟的预兆。
中和二年秋天,丹徒地区有狗和猪交配的怪事。占卜的结果是:“诸侯中有图谋危害国家的人。”
调露元年十一月壬午日,秦州神亭治北面的雾气散开,就像太阳初升一样明亮,人们看到了白鹿和白狼。这被认为是吉利的征兆。
神龙二年四月己亥日,越州鄮县下起了毛毛雨。占卜的结果是:“邪恶的人得势,贤良的人隐退。”
大历二年七月甲戌日日落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白色的气体,一直延伸到天边。九月戊午夜,西北方向出现了白色的雾气,也一直延伸到天边。五年五月甲申日,西北方向再次出现白色的气体,一直延伸到天边。
贞元二十年九月庚辰日夜里,出现了八道白色的气体,从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天边。
大和三年八月,西方出现了一道像柱子一样的白色气体。七年十月己酉日,西方又出现了三道像柱子一样的白色气体。
光启二年四月,出现了一道顶部黑色像头发一样的白色气体,从东南方向进入扬州后消失了。
光化二年三月乙巳日,太阳里出现了一道白色的气体,一直延伸到天边,从西南方向贯穿到东北方向。
天复元年八月己亥日,西方出现了一朵像脚底一样的白云,云中出现了一道像匹练一样的白色气体,长五丈,直冲云霄,分成三条彗星,头部向下垂。占卜的结果是:“天下将有战争。白色是战争的征兆。”
话说唐朝神龙年间,洛阳白马寺里那尊大铁佛,脑袋不知道怎么的,自己从佛像身上掉下来,滚到寺庙门外了。 这可是件怪事!
天宝五年四月,宰相李适之,他家摆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准备好好吃一顿。结果半夜里,那些鼎啊锅啊,自己跳起来互相打架,打得稀里哗啦的,鼎的耳朵和脚都给撞断了!这简直是比铁佛脑袋自己掉下来还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