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道啊,就是以前梁州的地盘,包括汉朝的蜀郡、广汉、犍为、越巂、益州、牂柯、巴郡这些地方,总共算起来是鹑首星宿管辖的区域。 整个剑南道设有一个节度府,一个都护府,三十八个州,一百八十九个县。 那里的名山有:岷山、峨眉山、青城山、鹤鸣山;大河有:长江、涪江、雒水、西汉水。 主要的赋税是:丝绸、棉花、葛布、纻(一种细麻布)。 进贡的物品有:金子、布匹、丝绸、葛布、罗绸、绫锦、棉花、羚羊角、牦牛尾。
成都府,也就是蜀郡,是重要的行政中心。唐玄宗至德二年的时候,它被叫做南京,是当时的府治所在地,到了上元元年,南京的称号就取消了。成都府的土特产有:锦缎、单丝罗、高品质的苎麻布、麻类制品、蔗糖、梅子酱、生春酒。 当时成都府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十六万九千五百户,人口总数是九十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九人。 成都府下辖十个县,其中三个是府级县,分别是威远县、归德县、二江县。此外还有天征军,它原来叫天威军,乾元二年设立,元和三年改名。 成都县,是府治所在地,城南有江渎祠,北面十八里处有万岁池,这是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史章仇兼琼修筑堤坝蓄水灌溉农田形成的。城南一百步的地方有官源渠,长达一百多里,天宝二年,由独孤戒盈主持修建。
华阳县,也是府治所在地。它原来是蜀县,贞观十七年从成都县析置,乾元元年改名。新都县,是靠近京畿地区的县。武德二年设立,境内有繁阳山。犀浦县,靠近京畿地区,垂拱二年从成都县析置。新繁县、双流县、广都县(龙朔二年从双流县析置)、郫县、温江县(原来叫万春县,武德三年设立,贞观元年改名,境内有新源水,开元二十三年,长史章仇兼琼利用蜀王秀以前开凿的渠道,疏通了水道,方便漕运西山竹木)和灵池县(原来叫东阳县,久视元年设立,天宝元年改名),这些都属于靠近京畿地区的县。
彭州濛阳郡,地方紧凑。唐高宗垂拱二年,从益州分出来设立的。这地方主要产段罗和交梭两种布。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五万五千九百二十二户,人口总数是三十五万七千三百八十七人。郡里下辖四个县:有两个县城设有府衙,分别是天水府和唐兴府。还有一个威戎军,以及羊灌田、朋笮、绳桥三个守捉城,还有七盘、安远、龙溪三个城池,以及当风戍和静塞关。
九陇县,是个望县(地位较高的县)。唐高祖武德三年,用九陇、绵竹、导江三个县设立了濛州。唐太宗贞观二年,濛州被撤销,这几个县又都归属彭州了。武则天时期,长史刘易从疏通了唐昌沲江的水道,开凿了渠道引水,把堋口垠歧水的水引过来灌溉九陇和唐昌的田地,老百姓还给他立了祠堂。九陇县境内有葛璝山、漓沅山、阳平山。
导江县,也是个望县。它原来叫盘龙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利用旧汶山县的地域设立了这个县,后来改了名字。唐太宗贞观年间改名叫灌宁县,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恢复了导江县的旧名。这里有侍郎堰,它东边一百丈的地方还有一个堰,都是用来引江水灌溉彭州和益州的田地;侍郎堰是唐高宗龙朔年间修建的,另一个小堰是唐高祖武德年间修建的。导江县西边有蚕崖关;境内还有岷山和玉垒山。开元年间,这里还设立了镇静军,以及白沙守捉城,还有木瓜戍和三奇戍。
唐昌县,也是个望县。唐高宗仪凤二年,从九陇、导江、郫县分出来设立的。唐中宗长寿二年改名叫周昌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又恢复了唐昌县的旧名。濛阳县,地方紧凑。唐高宗仪凤二年,从九陇、什邡、雒县分出来设立的。
蜀州,就是现在的唐安郡,是个繁华的地方。它是在垂拱二年从益州分出来设立的。这地方出产锦缎、单丝罗、花纱、红蓝布和马匹。当时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五万六千五百七十七户,人口总数是三十九万六千九百十四人。蜀州下辖四个县:金堰、广逢、灌口三个县设有府衙,还有一个镇静军,这是乾符二年节度使高骈设立的。此外,还有晋原县,是个比较重要的县城,境内有天仓山;青城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青”字以前写作“清”,开元十八年才改的,境内有著名的青城山;唐安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它原来叫唐隆县,是武德元年设立的,后来在长寿二年改名为武隆县,神龙元年又恢复为唐隆县,直到先天元年才改名为唐安县;新津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县城西南二里处有远济堰,它通过四条管道引水灌溉眉州通义、彭山两地的田地,这是开元二十八年采访使章仇兼琼主持修建的。新津县境内还有稠梗山、本竹山、天社山和主簿山,而且盛产铁矿。
汉州,就是现在的德阳郡,是个更高级的地方。它也是在垂拱二年从益州分出来设立的。这地方出产交梭、双紃、弥牟、纻布、衫段、绫、红蓝布和蜀马。当时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六万九千五户,人口总数是三十万八千二百三人。汉州下辖五个县:玉津县设有府衙,还有一个威胜军。此外,还有雒县,是个重要的县城,贞元末年刺史卢士珵在这里修建了堤堰,灌溉了四百多顷田地;德阳县,是个繁华的县城,是武德三年从雒县分出来设立的,境内有鹿头关;什邡县,是个重要的县城,是武德二年从雒县分出来设立的,境内有李冰祠山;绵竹县,是个繁华的县城,境内有庚除山、万安山和鹿堂山;金堂县,是个高级的县城,是咸亨二年从雒县和新都县分出来设立的,境内有昌利山。
嘉州犍为郡,位置中等。以前是眉山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这地方出产麸金、紫葛和麝香。户数三万四千二百八十九户,人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一口。下辖八个县,还有犍为、沐源、寺庄、牛径、铜山、曲滩、陀和、平戎等等,一共二十二个镇兵驻扎的地方。龙游县位置紧凑;平羌县中等偏下,盛产铁矿,还有关隘;峨眉县是上等县,出产金矿和铁矿;夹江县也是上等县,出产铁矿;玉津县中等;绥山县中等,唐高宗久视元年曾析置乐都县,后来又撤销了,绥山县还在;罗目县中等,唐高宗麟德二年因为安置生獠而设置,以县置沐州,唐高宗上元三年州废,县也撤销了,唐高宗仪凤三年又恢复设置,归属嘉州,这里有峨眉山;犍为县中等,以前属于戎州,唐高宗上元元年才划归嘉州。
眉州通义郡,位置优越。唐高祖武德二年从嘉州析置。这地方出产麸金、柑橘、石蜜和葛粉。户数四万三千五百二十九户,人口十七万五千二百五十六口。下辖五个县:通义县位置紧凑;彭山县位置紧凑,以前叫隆山县,属于陵州,唐太宗贞观元年并入通义县,贞观二年又恢复设置,归属眉州,唐玄宗先天元年改名,这里有一条大的通济堰和十条小的通济堰,从新津邛江口引水南下,一百二十里到州的西南入江,灌溉田地一千六百顷,这是开元年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凿的。彭山县还有盐矿和彭女山;丹棱县是上等县,有龙鹄山;洪雅县,唐高祖武德元年曾以县置犍州,武德五年又把南安县并入,唐太宗贞观元年州废,归属眉州。开元七年又设置义州,并用獠人户口设置南安、平乡二县,开元八年义州又废,南安、平乡二县也撤销了,洪雅县才又归属眉州;青神县是上等县,大和年间,荣夷人张武等一百多户人家请求在青神县开垦田地,凿山开渠,灌溉田地二百多顷。
邛州,就是现在的邛崃,以前叫临邛郡,属于上等州。它是在武德元年从雅州分出来设立的,显庆二年又把州治迁到了临邛。这地方主要产葛、丝布和酒杓,户口总数是四万二千一百七户,人口十九万三千二十七人。下辖七个县,其中有一个兴化府和一个镇南军,镇南军是宝应元年设立的。临邛县条件不错,盛产铜和铁。依政县也条件不错。安仁县条件也不错,是武德三年从临邛和依政两县分出来设立的,贞观十七年被撤销,咸亨元年又恢复了。大邑县条件也不错,是咸亨二年从益州的晋原县分出来设立的,那里有座鹤鸣山。蒲江县条件中等偏下,盛产盐,大和四年曾被划归巂州,后来又重新划回邛州。临溪县条件也中等偏下,盛产铁。火井县条件中等偏下,驻扎有军队,也盛产盐。
简州,也就是现在的简阳,以前叫阳安郡,属于下等州。它是在武德三年从益州分出来设立的。这地方主要产麸金、葛、绵和柑,户口总数是二万三千六十六户,人口十四万三千一百九人。下辖三个县:阳安县条件不错,盛产铜和盐,境内还有柏庙山和玉女灵山;金水县条件也不错,以前叫金渊,武德元年改名,盛产铜;平泉县条件中等。
资州,也就是现在的资阳,以前叫资阳郡,属于上等州。州治本来在盘石,咸通六年迁到内江,七年又迁回盘石。这地方主要产麸金和柑,户口总数是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户,人口十万四千七百七十五人。下辖八个县,其中有一个安夷军。盘石县条件中等,境内有平冈山和崇灵山,盛产盐,北边七十里处有个百枝池,周长六十里,贞观六年,将军薛万彻曾疏通它东边的水道。资阳县条件不错,盛产盐。清溪县条件较差,以前叫牛鞞,天宝元年改名。内江县条件中等,盛产盐。月山县、龙水县、银山县条件都较差,都是义宁二年设立的,龙水县盛产盐。丹山县条件中等,贞观四年设立,六年被并入内江县,七年又恢复建制。
巂州,也就是越巂郡,是中都督府管辖的地方。最早的治所设在越巂,但到了至德二年被吐蕃占领了,直到贞元十三年才收复回来。可惜好景不长,大和五年又被蛮寇攻破,六年州府才迁到台登。这地方的土贡可不少,有蜀马、丝布、花布、麸金、麝香和刀靶。户籍登记显示,总共有四万七千二百一十户,人口十七万五千二百八十。州里下辖九个县:清溪关(大和年间,节度使李德裕把它迁到了中城);西南方向有昆明军,再往西还有宁远军,此外还有新安、三阜、沙野、苏祁、保塞、罗山、西泸、蛇勇、遏戎这九座城池。
从清溪关往南走,一百一十里就能到达仕城;往西南走,一百二十里就能到永安城,这个城位于滇、笮两地交界的重要关口;再往南走,经水口,翻过木瓜岭,二百二十里就到了台登城;再走九十里到苏祁县;再往南八十里就是巂州城;从巂州城经沙野,二百六十里到羌浪驿;再经阳蓬岭一百多里到俄准添馆。阳蓬岭以北是巂州的地界,以南则是南诏的地界。从菁口出发,经过会川,四百三十里就能到河子镇城;再走三十里过泸水;再走五百四十里就到姚州;再往南九十里到外沴荡馆;再走百里到佉龙驿,这里就和戎州通往羊苴咩城的道路连起来了。贞元十四年,内侍刘希昂出使南诏,就是从这条路走的。
台登,是州府所在地,武德元年隶属登州,贞观二年才划归巂州。这儿有个九子山。越巂,也是州府所在地。邛部,也是州府所在地。苏祁,也是州府所在地。西泸,也是州府所在地,它以前叫可,天宝元年才改名。昆明,也是州府所在地,武德二年设立,盛产盐和铁。和集,也是州府所在地,贞观八年设立。昌明,也是州府所在地,贞观二十二年,为了开拓松外蛮地,设立了牢州和松外、寻声、林开三县,到了永徽三年,牢州被撤销,三县并入昌明县。会川,也是州府所在地,它以前叫邛都,高宗上元二年迁到会川,因此改名为会川。这里有泸津关。
雅州,也就是现在的卢山郡,是下都督府管辖的地方。以前叫临邛郡,到了天宝元年才改名叫卢山郡。这地方的土特产有麸金、茶叶、石菖蒲和落雁木。户籍登记在册的家庭有一万八千九百九十二户,人口总数是五万四千一百一十九人。雅州下辖五个县,此外还有和川、始阳、灵关、安国四个镇的驻军,以及晏山、边临、统塞、集重、伐谋、制胜、龙游、尼阳八座城池。 严道县,中等规模;唐朝初期,曾从雅州境内分设濛阳、长松、灵关、阳启、嘉良、火利六个县,但到了武德六年都撤销了。卢山县,中等规模;仪凤二年设立大渡县,长安二年又撤销了。卢山县境内有灵关,盛产食盐和铜矿。名山县,规模中等偏下,境内有鸡栋关。百丈县,中等规模,贞观八年设立。荣经县,规模中等偏下,武德三年设立。荣经县境内有邛崃山,也有关隘,盛产铜矿和金矿。乾符二年,这里设立了金汤军,同时设立静寇军,所以这块地方一直是贡赋之地。
黎州,也就是现在的洪源郡,也是下都督府管辖的地方。大足元年,它是由雅州的汉源、飞越两县和巂州的阳山县合并设立的。神龙三年,黎州被撤销,各县又回到了原来的州府管辖。到了开元四年,黎州才重新设立。黎州的土特产有升麻、胡椒、麝香和牛黄。户籍登记在册的家庭有一千七百三十一户,人口总数是七千六百七十人。黎州下辖三个县,还有洪源军驻扎在此。此外,还有定蕃、飞越、和孤三个镇的驻军,以及武侯、廓清、铜山、肃宁、大定、要冲、潘仓、三碉、杖义、琉璃、和孤十一座城池。汉源县,中等规模;武德元年,以汉源、阳山两县设立登州,九年后登州被撤销,两县又回到了雅州管辖。贞观三年,汉源县隶属巂州,永徽三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归属。飞越县,中等规模;仪凤二年从汉源县析置,同时设立大渡县,隶属雅州,长安二年撤销。神龙年间隶属雅州,开元三年又回到黎州管辖。通望县,规模中等偏下;本名阳山县,隶属登州,武德元年从登州析置。登州撤销后,它隶属雅州,贞观二年才正式归属黎州。天宝元年,阳山县改名为通望县。
茂州,原来叫汶山郡,位置在现在的通化郡,属于下都督府。武德元年改名叫会州,四年后又改成南会州,到了贞观八年再次改州名,天宝元年又改了郡名。这地方主要产麸金、丹砂、麝香、狐尾、羌活、当归和干酪。当时总共有2510户人家,人口一万五千二百四十二。茂州下辖四个县:汶山县(中等,境内有龙泉山和岷山);汶川县(中下等,有古桃关);石泉县(中下等,贞观八年设立,永徽二年把北川县并入,境内有石纽山);通化县(中下等)。(汶山县还有威戎军驻扎。)
翼州,位置在临翼郡,属于下都督府。武德元年,从会州的左封、翼针地区分出来设立的。咸亨三年,州治迁到了悉州的悉唐,上元二年又迁回翼针。这地方主要产犛牛尾、麝香和白蜜。当时总共有711户人家,人口三千六百一十八。翼州下辖三个县:卫山县(中下等,原名翼针,天宝元年改名);翼水县(下等);峨和县(下等)。(翼州境内还有峨和、白岸、都护、祚鼎四座城,合江、谷塠、三谷三个守捉城,以及陇东、益登、清溪、御藩、吉超五个镇兵驻扎。)
话说啊,维州,就在维川郡下面。唐武德七年,因为白狗羌人在这儿安家,就在姜维以前的老城那儿设立了维州,同时还设立了金川县和定廉县。结果到了贞观元年,羌人造反了,州府给废了,县也跟着没了,不过到了贞观二年又重新设立了。麟德二年,维州从羁縻州升格成了正式的州。可到了仪凤二年,羌人又造反了,维州又降级成了羁縻州,直到垂拱三年才再次恢复成正式的州。哎,这变来变去的!广德元年,维州被吐蕃给占领了,直到大和五年才收复回来,不过没多久又放弃了那块地儿。大中三年,维州的首领才带着州里的人归顺朝廷。这维州呢,主要进贡麝香、牦牛尾、羌活和当归这些东西。当时户数是两千一百四十二户,人口三千一百九十八口,管辖着三个县。
对了,这维州下头还有不少军事设施呢!有通化军,还有乾溪、白望、暗桶、赤鼓溪、石梯、达节、鵶口、质台、骆它九个守捉城,这些都在西山北路;西山南路呢,有通耳、瓜平、乾溪、侏儒、箭上、谷口六个守捉城,还有一个符坚城;此外还有宁塞镇和姜维镇驻扎军队。
再说说薛城县,规模中等偏下,贞观二年设立的,后来又从薛城县分出来一个盐溪县,永徽元年盐溪县又并入了定廉县。这薛城县啊,盛产盐。通化县,规模也是中等偏下,一开始是个小封地,咸亨二年,因为有羌人在这儿安家,就在以前金川县的地方设立了通化县,后来又改了名字。最后一个是归化县,规模最小。
戎州南溪郡,是中都督府管辖的地方,以前是犍为郡,治所在南溪,贞观年间迁治到僰道。天宝元年改了名字,长庆年间又把治所迁回南溪。这地方的土特产是葛麻纤维和荔枝干。户口数是四千三百五十九户,人口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人。下辖五个县:石门、龙腾、和戎、马湖、移风,此外还有伊禄、义宾、可封、泥溪、开边、平寇十一镇驻军;还有奋戎城,乾符二年才设立的。南溪县地势中等,境内有平盖山;僰道县地势中等;义宾县地势中等偏下,它本来叫存马县,武德二年被撤销,三年又恢复设立,天宝元年改名,还把抚夷县并入义宾县了;开边县地势中等偏下,贞观四年的时候,用石门、开边、朱提三个县设立了南通州,五年又从南通州分出来设立盐泉县。八年改名为贤州,同年贤州被撤销,于是用石门、朱提、盐泉三个县设立了抚夷县和开边县,都归戎州管辖。
从开边县往南七十里到曲州,再往南四百八十里到石门镇,这条路是隋朝开皇五年益州和汉州的军队开辟的;再从石门镇走,经过邓枕山、马鞍渡二百二十五里到阿傍部落,又经过蒙夔山百九十里到阿夔部落,再走一百八十里到谕官川,又经过薄口川一百五十里到界江山下,再经过荆溪谷、数渘池三百二十里到汤麻顿,又走二百五十里到柘东城,再经过安宁井三百九十里到曲水,又经过石鼓二百二十里渡过石门到佉龙驿,再走六十里到云南城,再走八十里到白崖城,再走八十里到龙尾城,最后走四十里到羊苴咩城。贞元十年,朝廷派祠部郎中袁滋和内给事刘贞谅出使南诏,就是走的这条路。归顺县地势中等偏下,圣历二年从存马县划出一部分地,用当地生獠户口设立了这个县。
哎,说起来啊,这姚州,位置在云南郡下面,是武德四年用汉朝云南县的地盘设立的。这地方产麸金和麝香,户口有三千七百户。县一共有三个,其中澄川和南江两个是守捉城。从巂州往南到西泸,经过阳蓬、鹿谷、菁口、会川,一共四百五十里就到泸州了。然后南渡泸水,再走三百五十里就到姚州了。姚州离羊苴咩城三百里,离安南两千里的水路距离。姚州城,是以前汉朝的弄栋县的地盘。泸南,原本是长城,垂拱元年才设立的县,天宝初年改了名字,这儿有葱山。长明县,也是个小县。
接下来说松州,它在交川郡,是个下都督府。武德元年,用扶州的嘉诚县和会州的交川县设立的,因为这地方产甘松,所以就叫这个名字。不过广德元年被吐蕃给占了,后来松州、当州、悉州、静州、柘州、恭州、保州、真州、霸州、乾州、维州、翼州这些地方都成了行州,就让那些部落首领世世代代当刺史、司马。这松州的土贡有蜡、朴硝、麝香、狐尾、当归、羌活。户口一千七百六十六户,人口五千七百四十二人。县一共有四个,其中松当军是武后时期设立的。嘉诚县,是个小县;交川县,也是个小县;平康县,原本是当州的,垂拱元年从交川县和当州的通轨、翼针县分出来设立的,天宝元年又划归松州了;盐泉县,也是个小县。
最后是当州,它在江源郡,也是个下州。贞观二十一年,因为羌族首领董和那蓬在保卫松州时立了大功,所以就从松州的通轨县分出来设立了当州,因为这地方产当归,所以就叫这个名字。这当州的土贡有麸金、酥、麝香、当归、羌活。户口二千一百四十六户,人口六千七百一十三人。县一共有三个:通轨县,是贞观三年设立的,规模中等偏下;利和县,是显庆二年从通轨县分出来的;谷和县,是文明元年为了安置开生羌族设立的,同时还设立了平唐县,后来平唐县被撤销了。这谷和县有常旧山。
好家伙,这都是些古代的州县设置记录啊!咱们一句一句掰扯掰扯。
首先是悉州,它属于归诚郡,是个小州。显庆元年,它从当州的左边划出来建州,同时设立了悉唐县和识臼县,州治设在悉唐县。咸亨元年,州治搬到了左封县。仪凤二年,羌族造反了,州治又临时搬到当州,后来又搬回了左封。悉州的土贡有麸金、麝香、犛牛尾、当归和柑橘。户数是816户,人口是3914人。它下辖两个县:左封县(这个县以前属于会州,武德元年划归翼州,三年后被撤销,贞观四年又恢复设置,贞观二十一年划归当州)和归诚县(这个县是垂拱二年从左封县分出来的)。
接下来是静州,它属于静川郡,也是个小州。它原来是南和州,仪凤元年,用悉州的悉唐县改置而成,天授二年改了名字。它的土贡有麝香、犛牛尾、当归和羌活。户数是1577户,人口是6669人。它下辖三个县:悉唐县,静居县,和清道县(清道县是个小县)。
然后是柘州,它属于蓬山郡,也是个小州。显庆三年才建立的。它的土贡有麝香、当归和羌活。户数是495户,人口是2120人。它下辖两个县:柘县和乔珠县,都是小县。
最后是恭州,它属于恭化郡,也是个小州。开元二十四年,它从静州的广平县分出来建立。它的土贡有麝香、当归、升麻和羌活。户数是1189户,人口是6223人。它下辖三个县:和集县(以前叫广平县,天宝元年改名)、博恭县(开元二十四年从广平县分出来)、烈山县(开元二十四年从广平县分出来),西南还有个平戎军。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古代的行政管理也挺复杂的?这些州县的设置变动,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保州,原来叫天保郡,级别比较低。它最早是属于奉州云山郡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从维州的定廉县设立的。天宝八年,它搬到了天保军,也改了郡名。广德元年被吐蕃占领了,到了乾元元年,诚王董嘉俊又把它带了回来,再次改了州名。后来又改名叫古州,最后又改回保州了。这地方的土特产是麸金、麝香和牦牛尾。户口数是一千二百四十五户,人口是四千五百三十六人。一共四个县:天保军(也是个县),定廉县(级别低),归顺县(级别低,天宝八年从定廉县分出来的),云山县(级别低,天宝八年从定廉县分出来的),安居县(级别低)。
真州,叫昭德郡,级别也比较低。天宝五年从临翼郡分出来设立的。土特产是麝香和大黄。户口数是六百七十六户,人口是三千一百四十七人。一共四个县:真符县(中等偏下,天宝五年从鸡川县和昭德县分出来的),鸡川县(中等偏下,先天元年从翼水县的地盘上划出来给生獠人住的,原来属于悉州,天宝元年才归属翼州),昭德县(级别低,原来叫识臼县,显庆元年给生獠人住的,原来属于悉州,天宝元年才归属翼州),昭远县(中等偏下)。
霸州,叫静戎郡,级别也比较低。天宝元年招降安抚生羌人后设立的。户口数是五百七十一户,人口是一千八百六十一。一共四个县:安信县(级别低),牙利县(中等),保宁县(中等),归化县(中等)。
乾州,级别比较低。大历三年在西山开辟的地方设立的。有两个县:招武县(级别低),宁远县(级别低)。
梓州,以前叫梓潼郡,现在是梓州。本来是新城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叫梓州。这地方的土特产有红绫、丝布、柑橘、蔗糖和橘皮。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六万一千八百二十四户,人口总数是二十四万六千六百五十二人。梓州下辖九个县:郪县(望县,出产食盐);射洪县(上县);通泉县(紧县,唐代宗大历二年划归遂州管辖,后来又回到梓州。出产食盐和铁);玄武县(上县,原来属于益州,唐高祖武德三年划归梓州。出产食盐);盐亭县(上县,出产食盐,境内有座负戴山);飞乌县(上县,出产食盐);永泰县(中县,唐高祖武德四年,从盐亭县和剑州的黄安县、阆州的西水县析置。出产食盐,境内有座女徒山);铜山县(中县,南边有可象山,西北有私镕山,两座山上都有铜矿。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设立铸钱局,唐高宗调露元年撤销,后从郪县、飞乌县析置。境内有座会军堂山);涪城县(紧县,原来属于绵州,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划归梓州。出产食盐)。
遂州,是遂宁郡,是中都督府。这地方的土特产有樗蒲绫、丝布和天门冬。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三万五千六百三十二户,人口总数是十万七千七百一十六人。遂州下辖五个县,其中有静戎军驻扎。这五个县分别是:方义县(望县,出产食盐);长江县(中县,出产食盐,境内有座广山);蓬溪县(中县,原本叫唐兴县,唐高宗永淳元年从方义县析置。唐睿宗长寿二年改名武丰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又恢复旧名。景龙二年又从蓬溪县析置唐安县,唐玄宗先天二年唐安县被撤销。天宝元年又把唐兴县改名为蓬溪县。蓬溪县境内有化盐池);青石县(中县);遂宁县(中县,景龙元年用原来的广溪县的地盘设立)。
绵州巴西郡,在四川省北部。以前叫金山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叫巴西郡。这地方的特产可多了:金银器、麸金(一种金箔)、轻容(一种丝织品)、双紃(一种丝织品)、绫、绵、白藕和甘蔗。郡里还设有专门管理橘子的官署。户籍登记在册的户数是六万五千六十六户,人口总数是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人。郡下辖八个县:
首先是巴西县,属于上等县。县城南边六里有个广济陂,引水灌溉田地一百多顷,这是垂拱四年,长史樊思孝和县令夏侯奭利用旧有的渠道修建的。巴西县还有富乐山,盛产金、银、铁和盐。
接下来是昌明县,属于中等县。它原本叫昌隆县,武德三年从显武县和文义县析置出来。贞观元年,文义县被撤销;神龙元年,显武县改名为兴圣县,昌隆县改名为昌明县;开元二年,兴圣县被撤销,并入昌明县。后来又从巴西、涪城、万安三县划地出来,重新设立了兴圣县,但到了开元二十七年,兴圣县又被撤销了,地盘又回到了原来的三个县。昌明县有北芒山,也出产盐和铁。
然后是魏城县,属于上等县。县城北边五里有个洛水堰,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老百姓都从中受益匪浅。魏城县也出产铁和盐。
接下来是罗江县,属于中等县。它以前叫万安县,天宝元年改名。县城北边五里有个茫江堰,引射水灌溉田地,一直流进城里,这是永徽五年县令白大信修建的。县城北边十四里还有个杨村堰,引折脚堰的水灌溉田地,这是贞元二十一年县令韦德修建的。罗江县还有个白马关,也出产盐。
神泉县,属于上等县。县城北边二十里有个折脚堰,引水灌溉田地,这是贞观元年开凿的。神泉县也出产铁。
盐泉县,属于中等县。武德三年从魏城县析置出来。也出产铁。
龙安县,属于上等县。以前叫金山县,武德三年改名。龙安县有松岭关,开元十八年被废弃了;县城东南边二十三里有个云门堰,引茶川水灌溉田地,这是贞观元年修建的。
最后一个是西昌县,属于中等县。永淳元年,用隋朝益昌县的地盘设立的。西昌县也出产铁。
剑州普安郡,是上等郡,以前叫本始州,先天二年改名。这地方的土贡有麸金、丝布、苏薰席和葛粉。户口总数是两万三千五百一十户,人口十万四千五百人。普安郡下辖八个县:普安县(上等县),普城县(紧邻州治,以前叫黄安县,唐朝末年改名),永归县(中下等县,境内有停船山),梓潼县(上等县,境内有亮山和神山),阴平县(中等县,西北两里处有利人渠,引马阁水灌溉田地,龙朔三年,刘凤仪奉命开凿,宝应年中废弃,后来又重新开凿,景福二年再次废弃;境内有浮沧山),临津县(中上等县),武连县(中等县),剑门县(中下等县,圣历二年从普安、永归、阴平三县析置)。
合州巴川郡,是中等郡,以前叫涪陵郡,天宝元年改名。土贡有麸金、葛、桃竹箸、双陆子、书筒、橙子、牡丹和药材。户口总数是六万六千八百一十四户,人口七万七千二百二十人。下辖六个县:石镜县(上等县,盛产铁,境内有铜梁山),新明县(中等县,武德三年从石镜县析置),汉初县(中等县),赤水县(中等县),巴川县(中等县,开元二十三年从石镜县、铜梁县析置,盛产铁),铜梁县(中等县,长安三年设置)。
龙州应灵郡,是中都督府,以前是平武郡的西龙州,义宁二年改名龙门郡,又改名西龙门郡,贞观元年改名龙门州。最初是羁縻州,隶属茂州,垂拱年间成为正式州府。天宝元年改名江油郡,至德二年又改郡名,乾元元年又改州名。土贡有麸金、酥、羚羊角、葛粉、厚朴、附子天雄、侧子、乌头。户口总数是二千九百九十二户,人口四千二百二十八人。下辖两个县:江油县(望县,贞观八年将平武县并入,境内有涪水关),清川县(中下等县,以前叫马盘县,天宝元年改名)。
话说,安岳郡,就位于现在的普州,是武德二年从资州分出来的。这地方主要产双紃、葛布、柑橘和天门冬,人口可不少呢,户数两万五千六百九十三户,总人口七万四千六百九十二人。郡里下辖六个县:安岳县(上等县,产盐),安居县(中等偏下,大历二年划归遂州,后来又回来了,也产盐),普慈县(中等),乐至县(中等,武德三年建县,产盐),普康县(中等偏下,以前叫隆康县,先天元年改名,产盐),崇龛县(中等,以前叫隆龛县,武德三年建县,先天元年改名)。
接着说,南平郡在现在的渝州,属于下等郡。它以前叫巴郡,天宝元年改名。这儿的特产是葛和药材,户数六千九百九十五户,人口两万七千六百八十五人。郡里管着五个县:巴县(中等偏下,产盐),江津县(中等偏下),万寿县(中等偏下,以前叫万春县,武德三年从江津县分出来,五年后改名),南平县(中等偏下,贞观四年从巴县分出来,设立南平州,同时设立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个县;八年后改称霸州,十三年后州被撤销,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六县也被撤销,只有南平县还归属巴郡),壁山县(中等偏下,至德二年从巴县、江津县、万寿县分出来,产盐)。
最后,咱们来说说仁寿郡,它在现在的陵州,以前叫隆山郡,天宝元年改名。这儿的土特产可丰富了:麸金、鹅溪绢、细葛、续髓和苦药。户数三万四千七百二十八户,人口十万一百二十八人。郡里管着五个县:仁寿县(望县,产盐,还有个高城山),贵平县(中等,产盐),井研县(中等,有井镬山),始建县(中等偏下,产铁),籍县(上等县,永徽四年从贵平县分出来,东边五里处有汉阳堰,武德初年曾引汉水灌溉田地二百顷,后来废弃了,到文明元年,陈充又重新修建,后来又废弃了;也产盐)。
荣州,以前叫和义郡,位置在四川中部。唐武德元年从资州分出来建的荣州,州治先在公井,六年后搬到牢大,永徽二年又搬到旭川。荣州的特产有:某种植物纤维、粗布、葛布、熟铁和柑橘。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五千六百三十九户,人口一万八千二十四。荣州下辖六个县,其中威远军也在荣州境内。旭川县,中等偏下,贞观元年从大牢县分出来建的;应灵县,中等偏下,原本是大牢县,景龙二年,云州以及罗水、云川、胡连三个县被撤销,并入应灵县,天宝元年改名为应灵县,这里产盐;公井县,中等偏下,武德元年建县,产盐;资官县,中等偏下,以前属于嘉州,武德六年划归荣州,产盐和铁;威远县,中等偏下,贞观元年从荣州分出来,设立婆日、至如两个县,第二年泸州的隆越县划归威远县,贞观八年又把婆日、至如、隆越三个县合并到威远县,威远县产盐;和义县,中等偏下,以前属于泸州,贞观八年划归荣州。
昌州,是下等都督府。唐乾元二年,从资州、泸州、普州、合州划地出来建昌州,州治在昌元。大历六年,昌州和它下面的县都被撤销了,地盘都还给了原来的州,十年后又重新设立昌州。光启元年,州治搬到了大足。昌州的特产是麸金和麝香。昌州下辖四个县:大足县,下等,原本是合州巴川地区;静南县,中等;昌元县,上等;永川县,下等,原本是渝州壁山县的地盘,产铁。
泸州,又叫泸川郡,是下等都督府。特产有:麸金、熟铁、葛布、粗布。户籍登记在册的有16594户,人口65711人。泸州下辖五个县:泸川县,中等,贞观八年分出来泾南县,后来泾南县被撤销;富义县,中等,以前叫富世县,武德九年把来凤县并入富世县,贞观二十三年改名为富义县;江安县,中等,贞观元年用当地夷族人民设立思隶、思逢、施阳三个县,贞观八年撤销施阳县,十三年撤销思隶、思逢两个县,江安县产盐;合江县,中等;绵水县,中等。
保宁都护府,天宝八载在剑南道索磨川设立,管辖牂柯和吐蕃地区。
剑南采访使,治所在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