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十月壬申朔,发生日食,位置在氐宿五度。占卜说:如果诸侯各自为政,那灾祸就会降临到他们所在的国家;如果诸侯们都听从中央政府,那就是对皇帝的警告。
621年八月丙戌朔,又发生日食,在翼宿四度,这预示着楚地要出事。623年十二月壬寅朔,日食发生在南斗十九度,这次是吴地要出问题。626年十月丙辰朔,日食发生在氐宿七度。
公元627年,闰三月癸丑朔,发生日食,在胃宿九度。九月庚戌朔,又发生日食,在亢宿五度。胃宿是天仓,亢宿是宗庙,这两次日食都跟国家大事有关。628年三月戊申朔,日食发生在娄宿十一度,占卜说大臣会有忧患。629年八月己巳朔,日食发生在翼宿五度,占卜说会发生旱灾。630年正月丁卯朔,日食发生在营室四度;七月甲子朔,日食发生在张宿十四度,占卜说礼乐将要失守。632年正月乙卯朔,日食发生在虚宿九度,“虚”代表着耗损吉利。634年五月辛未朔,日食发生在参宿七度。635年闰四月丙寅朔,日食发生在毕宿十三度,占卜说是边境将有战事。637年三月丙戌朔,日食发生在娄宿二度,占卜说大臣会有忧患。638年闰二月庚辰朔,日食发生在奎宿九度,奎宿代表着军械库。639年八月辛未朔,日食发生在翼宿十四度,翼宿代表着远方的蛮夷。643年六月己卯朔,日食发生在东井十六度,这预示着京师将有变故。644年十月辛丑朔,日食发生在房宿三度,房宿是将相的星宿。646年闰三月癸巳朔,日食发生在胃宿九度,占卜说皇帝将有疾病。648年八月己酉朔,日食发生在翼宿五度,占卜说会发生旱灾。
公元652年六月庚午朔,日食发生在柳宿五度。
公元661年五月甲子晦,发生日食,在东井二十七度,这同样是京师将有变故的预兆。
公元666年闰三月癸酉,日食发生在胃宿九度,占卜说皇帝将有疾病。
公元668年八月己丑朔,日食发生在翼宿六度。
总章二年六月初一,那天是戊申日,发生了日食,位置在东井星宿二十九度。咸亨元年六月初一,那天是壬寅日,又发生了日食,这次在东井星宿十八度。咸亨二年十一月初一,甲午日,日食发生在箕星宿九度;咸亨三年十一月初一,戊子日,日食发生在尾宿十度。东井星宿对应着京师,箕宿是后妃的宫殿,尾宿是后宫。咸亨五年三月初一,辛亥日,日食发生在娄宿十三度,占卜的人说这是大臣们要倒霉的预兆。
永隆元年十一月初一,壬申日,日食发生在尾宿十六度。开耀元年十月初一,丙寅日,日食发生在尾宿四度。永淳元年四月初一,甲子日,日食发生在毕宿五度;同年十月初一,庚申日,日食发生在房宿三度。垂拱二年二月初一,辛未日,日食发生在营室星宿十五度。垂拱四年六月初一,丁亥日,日食发生在东井星宿二十七度,这可是京师所在啊!
天授二年四月初一,壬寅日,日食发生在昴宿七度。如意元年四月初一,丙申日,日食发生在胃宿十一度,这些都是正阳月份发生的日食啊。长寿二年九月初一,丁亥日,日食发生在角宿十度,角宿里面可是天庭啊!延载元年九月初一,壬午日,日食发生在轸宿十八度,轸宿代表着车骑。证圣元年二月初一,己酉日,日食发生在营室星宿五度。圣历三年五月初一,己酉日,日食发生在毕宿十五度。
长安二年九月初一,乙丑日,日食发生在角宿的起始位置,也就是角宿初度。长安三年三月初一,壬戌日,日食发生在奎宿十度,占卜的结果是:“君主不安”。同年九月初一,庚寅日,日食发生在亢宿七度。神龙三年六月初一,丁卯日,日食发生在东井星宿二十八度,又是京师所在!景龙元年十二月初一,乙丑日,日食发生在南斗星宿二十一度,南斗可是丞相的位子啊!先天元年九月初一,丁卯日,日食发生在角宿十度。
开元三年七月初一,那天日食发生在张宿四度。开元七年五月初一,又发生日食,在毕宿十五度。开元九年九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轸宿十八度。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虚宿一度。开元十七年十月初一,发生日食,没完全遮住,像个镰刀一样,在氐宿九度。开元二十年二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营室十度。开元二十年八月初一,日食发生在翼宿七度。开元二十一年七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张宿十五度。开元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南斗二十三度。开元二十三年闰十一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南斗十一度。开元二十六年九月初一,日食发生在亢宿九度。开元二十八年三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娄宿三度。
天宝元年七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张宿五度。天宝五年五月初一,日食发生在毕宿十六度。天宝十三年六月初一,日食发生在东井十九度,几乎全食,京城都能看到。
至德元载十月初一,日食发生在氐宿十度,是全食。
上元二年七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张宿四度,是全食,而且所有的大星星都看得见。
大历三年三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奎宿十一度。大历十年十月初一,日食发生在氐宿十一度,宋州也观测到了。大历十四年七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大张宿四度。大历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日食发生在危宿十二度。贞元二年八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轸宿八度。贞元五年正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营室六度。贞元八年十一月初一,日食发生在尾宿六度,宋州也观测到了。贞元十二年八月初一,日食发生在翼宿十八度,占卜说:“要旱灾”。贞元十七年五月初一,日食发生在东井十度。
元和三年七月初一,日食发生在七星三度。元和十年八月初一,日食发生在翼宿十八度。元和十三年六月初一,日食发生在舆鬼一度,京城都能看到。
唐朝长庆二年四月初一,那天日食,发生在胃宿十三度。三年九月初一,又发生日食,在角宿十二度。大和八年二月初一,日食,在奎宿一度。开成元年正月初一,日食,在虚宿三度。
会昌三年二月初一,日食,在东壁一度,这是并州地区看到的现象。四年二月初一,日食,在营室七度。五年七月初一,日食,在张宿七度。六年十二月初一,日食,在南斗十四度。大中二年五月初一,日食,在参宿九度。八年正月初一,日食,在危宿二度,危宿代表着灾难和消耗吉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咸通四年七月初一,日食,在张宿十七度。乾符三年九月初一,日食,在轸宿十四度。四年四月初一,日食,在毕宿三度。六年四月初一,日食,在胃宿八度。文德元年三月初一,日食,在胃宿一度。天祐元年十月初一,日食,在心宿二度。三年四月初一,日食,在胃宿十二度。
唐朝从建国到灭亡一共289年,一共记录了93次日食,其中90次发生在初一,2次发生在月末,还有1次发生在初一和月末两天。
贞观年间初期,突厥地区曾经出现过五天同时出现太阳的奇观。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太阳发红没有光亮。李淳风说:“太阳变色,会有紧急的军事事件。”他又说:“这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德行,臣子们扰乱国家。”濮阳复补充说:“太阳无光,说明皇帝生病了。”
咸亨元年二月初一,太阳发红没有光亮。第二天,四处迷蒙,太阳周围有浑浊之气,颜色像赤铁矿一样红。上元二年三月某日,太阳红得像赤铁矿一样。永淳元年三月,太阳红得像赤铁矿一样。文明元年二月某日,太阳红得像赤铁矿一样。长安四年正月初一,太阳红得像赤铁矿一样。景龙三年二月某日,太阳颜色紫红,没有光亮。开元十四年十二月某日,太阳红得像赤铁矿一样。开元二十九年三月某日,刮着大风,沙尘弥漫,太阳没有光亮,白天都快像黑夜一样了。占卜的结果是,上层统治者将面临严厉的惩罚,百姓对生活感到悲观。
唐朝天宝三年正月庚戌这天,出现了日晕,足足五层!算命先生说,这叫“弃光”,预示着天下要打仗了。
肃宗上元二年二月乙酉,天上出现白虹贯日,这可是不祥之兆啊!
大历二年七月丙寅,太阳旁边出现了青红色的气体,足足有四丈多长! 壬申这天,太阳上又出现了红色的气体,有两丈长。九月乙亥到辛丑这几天,太阳旁边又出现了青红色的气体。到了大历三年正月丁巳,太阳上出现了黄色的像帽子一样的东西,还有青红色的像耳环一样的东西。辛丑这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景象。这些气体,竖着的叫“直”,横着的叫“格”,长在太阳上面的叫“冠”。“直”代表有自立的人, “格”代表战斗。“赤气在日上,君有佞臣。黄为土功,青赤为忧。” 古人说,太阳上出现红色的气体,说明皇帝身边有奸臣;黄色的气体代表土木工程;青红色的气体则预示着忧患。
贞元二年闰五月壬戌,太阳出现了黑色的晕圈。六年正月甲子,太阳红得像血一样。十年三月乙亥,黄色的雾气弥漫四方,太阳的光芒都被遮住了。
元和二年十月壬午,太阳旁边出现了一团黑色的气体,形状像个人跪在那里,手里捧着一个盘子对着太阳,盘子里面的气体又像个人头。四年闰三月,太阳旁边又出现了一个东西,看起来像太阳一样。五年四月辛未,又出现了白虹贯日。十年正月辛卯,太阳外面出现了一个东西,看起来像乌鸦。十一年正月己卯,太阳紫红一片,没有光亮。
长庆元年六月己丑,白虹贯日。三年二月庚戌,又出现了白虹贯日。
宝历元年六月甲戌,红色的虹贯穿了太阳。九月甲申,太阳红得没有光亮。二年三月甲午,太阳里面出现了黑色的气体,像个酒器。辛癸这天,太阳里面出现了黑点。四月甲寅,白虹贯日。
太和二年二月癸亥,太阳没有光,白色的雾气让白天也像黑夜一样昏暗。十二月癸亥,出现了黑色的凶兆,跟太阳一样明亮。五年二月辛丑,白虹贯日。六年三月,又出现了黑色的凶兆,跟太阳一样明亮。庚戌这天,太阳里面出现了黑点。四月乙丑,黑色的气体遮蔽了太阳。七年正月庚戌,白虹贯日。八年七月甲戌,白虹贯日,太阳上还有交叉的晕圈。十月壬寅,白虹贯日,横贯东西,上面还有像耳环一样的形状。九年二月辛卯,太阳和月亮都红得像血一样。壬辰这天,也是一样。
唐朝开成元年正月初一,那天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天象——白虹贯日!二月初六,这诡异的景象又出现了!到了开成二年十一月,太阳里竟然出现了一个黑点,就跟个鸡蛋似的那么大,太阳还红得像赭石一样,白天都变得昏暗了,一直到癸未日才恢复正常。开成五年正月初六,太阳周围出现了日晕,东边还出现了一道白虹,像玉环和耳环一样漂亮。二月十九,太阳出现了双层日晕,还有红色的气体环绕着太阳。十二月初一,太阳旁边出现了一团黑气,直接冲撞过来,看着就吓人。
会昌元年十一月,太阳里又出现了黑点。会昌四年正月,太阳竟然没光了!二月初四,白虹又贯穿了太阳,像个玉环一样。
大中十三年四月,太阳暗淡无光,跟个瞎子似的。
咸通六年正月,白虹再次贯日,而且太阳里还有个黑气,像个鸡蛋一样。咸通七年十二月二十八,白气贯日,太阳还出现了双层日晕。二十九日,同样的景象又出现了!古书上说,白气象征着战争。咸通十四年二月初二,白虹又贯日了。
乾符元年,太阳里出现了黑点。第二年,太阳里好像有飞燕在飞舞一样。乾符六年十一月初一,竟然出现了两个太阳同时出现,它们还互相争斗,三天后才不见了踪影。古人说,这“斗”字,指的是分离后又复合。
广明元年,太阳周围出现了像彩虹一样的日晕,黄色的气体遮蔽了太阳,导致太阳没有光亮。古书上说,太阳不能有两个;彩虹,是各种灾难的根源。
中和三年三月十九,太阳周围出现了青黄色的日晕。四月十九,又出现了。二十、二十一日,也是同样的景象。
光启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太阳上出现了黑气。光启四年二月初六,太阳红得像血一样。第二天,改元为文德,那天刮风,太阳又红又没光。
景福元年五月,太阳的光芒散射开来,像黄金一样。
光化三年冬天,太阳周围出现了虹彩,持续了十多天,太阳上还有红色的气体,从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东南方向。
天复元年十月,太阳的光芒散射开来,像黄金一样。十一月,又出现了同样的景象。天复三年二月初二,太阳上出现了红色的气体,从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东南方向。
公元690年2月某天中午,天上出现了北斗星,这预示着大事要发生,是个不祥之兆。同年11月某天中午,太阳周围出现了黄色光晕,旁边还有青色和红色的气体,各出现两道。
公元691年1月某天,太阳周围出现了黄白色的光晕,光晕上面还有青色和红色的气体。同年的另一个日子,情况也一样,而且光晕中还出现了一道白色的虹,慢慢向东移动,长达一百多丈。2月某天,太阳周围出现了黄白色的光晕,像半个圆环,旁边还有青黑色云彩夹着太阳,各长六尺多。后来云彩变化,形状像人像马,然后就消失了。古书上说:“光晕上有青赤之气,是背叛的征兆;日晕出现虹,预示着大战;半环状的光晕,意味着有人在密谋;青黑色的云彩,是不祥之兆;云彩夹着太阳,是臣子控制君主的象征;云彩变成人的形状,代表叛臣;变成马的形状,代表军队。”
公元692年1月某天,太阳周围出现了黄白色的光晕,上面还有青色和红色的气体。2月某天,太阳周围出现了黄白色的光晕,像半个圆环,上面也有青色和红色的气体。同月另一个日子,太阳周围也出现了黄白色的光晕和青色红色的气体。
贞观年间初期,突厥地区连续三个月都出现了这种异象。
公元691年正月初一,月亮出现在西方,这叫做“朓”。古书上说:“朓则侯王其舒”,意思是出现“朓”的征兆,诸侯王就会安逸舒适。
武则天时期,月亮两次在过了望(满月)之后,没有出现亏缺(即没有出现残月)。
公元743年正月某天,月亮上出现了红色的气体,像一条垂下来的带子。
公元760年1月某天夜里,月亮遮掩了昴宿星,并伴有光晕,颜色是白色的,还有一道白色的气体从北方贯穿而过。古书上说:“昴,胡也;白气,兵丧。”昴宿代表着胡人,白色的气体代表着兵灾和丧亡。同年的另一个日子,月亮上出现了黄白色的光冠,并连接着光晕,包围着东井、五诸侯、两河和舆鬼星宿。“东井,京师分也”,东井星宿代表着京师。
公元770年9月某天,月亮的光晕笼罩着荧惑、毕宿、昴宿、参宿,一直延伸到五车星宿,光晕中还有黑色的气体,一会儿聚合一会儿散开。同年12月某天,月亮从东方升起,上面出现了十多道白色的气体,像匹练一样,贯穿了五车、毕宿、觜宿、参宿、东井、舆鬼、柳宿、轩辕等星宿,到了半夜才散去。占卜说:“女主凶”,白色的气体代表着兵灾和丧亡,五车星宿主管库兵,轩辕星宿代表着后宫,这些星宿也代表着晋地和京师。
公元816年某天早晨,太阳已经升起,却出现了一道彩虹贯穿月亮,出现在营室星宿的位置。
开成四年闰正月,农历初一那天下午,月亮在营室星宿附近,位置偏低,而且出现得早。占卜的人说,这是臣下专权的预兆。到了五年正月初一,月亮又昏暗,而且位置偏低,出现得早。占卜的结果和上次一样。
景福二年十一月,出现了一道环状的白气,穿过月亮,穿过北斗七星,一直延伸到太微垣。
天复二年十二月,农历初一那晚,月亮周围出现了三个光环,最里面是白色,中间是赤黄色,外面是绿色。
天祐二年二月,月亮周围的光环靠近荧惑星(火星)。
武德九年二月,一颗星在胃宿和昴宿之间出现,后来又跑到卷舌宿。这颗星和彗星一样,都是不祥之兆,而且比彗星的灾祸还要严重。
贞观八年八月,一颗星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出现,然后穿过玄枵,到乙亥日就消失了。十三年三月,一颗星在毕宿和昴宿之间出现。十五年六月,一颗星在太微垣出现,侵犯了郎官的星位,到七月就消失了。
龙朔三年八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左摄提星附近,长有两尺多,到乙巳日就消失了。摄提星代表着节气和大臣。
乾封二年四月,一颗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在五车、毕、昴星宿之间,到乙亥日就消失了。
上元二年十二月,一颗彗星出现在角宿和亢宿的南方,长五尺。三年七月,一颗彗星出现在东井星,指向北河,长三尺多;它向东北方向移动,光芒越来越盛,长度达到三丈,扫过中台,指向文昌。九月,这颗彗星消失了。东井星代表着京师,中台和文昌代表着将相的职位,两河代表着天阙。
开耀元年九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天市垣,长五丈,逐渐变小,向东移动到河鼓星,到癸丑日就消失了。天市垣是交易的地方,代表着衣食;也有人说,这是皇帝要迁都的预兆。河鼓星代表着将军。
永淳二年三月,一颗彗星出现在五车星的北面,四月就消失了。
文明元年七月,傍晚时分,一颗彗星出现在西方,长一丈多,八月就消失了。这预示着天灾将至。
光宅元年九月,一颗像半个月亮一样的星星出现在西方。月亮是阴气的象征,星星像月亮一样,说明阴气达到了极点。
景龙元年十月壬午那天,西方出现了一颗彗星,到了十一月甲寅就消失了。第二年七月丁酉,在胃宿和昴宿之间又出现了一颗扫帚星,这可是胡地的分星啊!第三年八月壬辰,紫宫里又出现了一颗扫帚星。
延和元年六月,一颗彗星从轩辕星进入太微宫,一直到到达大角星才消失。
开元十八年六月甲子,五车星附近出现了一颗彗星。癸酉日,毕宿和昴宿之间又出现了一颗扫帚星。二十六年三月丙子,紫宫垣里出现了一颗扫帚星,它穿过北斗魁星,十多天后,因为云层遮挡就看不到了。
乾元三年四月丁巳,东方出现了一颗彗星,在娄宿和胃宿之间,颜色是白色的,长四尺,快速地向东移动,依次经过昴宿、毕宿、觜宿、参宿、东井宿、舆鬼宿、柳宿、轩辕星,最后到达右执法星的西边,总共五十多天后就消失了。闰月辛酉朔,西方又出现了一颗彗星,长好几丈,到了五月才消失。娄宿对应鲁国,胃宿、昴宿、毕宿对应赵国,觜宿、参宿对应唐国,东井宿、舆鬼宿对应京师,柳宿的一半对应周国。两次彗星都出现,这是要出大事的预兆啊!还有,娄宿和胃宿之间是天仓星。
大历元年十二月己亥,一颗彗星出现在匏瓜星附近,长一尺多,二十天后就消失了,它还侵犯了宦者星。五年四月己未,五车星附近出现了一颗彗星,光芒四射,长三丈。五月己卯,北方出现一颗彗星,颜色是白色的,癸未日它向东移动,靠近八谷中星;六月癸卯日靠近三公星,己未日就消失了。占卜说:“颜色是白色的,是太白星产生的。”七年十二月丙寅,参宿下面出现了一颗长星,它长长的光芒贯穿天空。长星,是彗星的一种。参宿,是唐国的星宿。
元和十年三月,太微宫出现了一颗长星,它的尾巴一直延伸到轩辕星。十二年正月戊子,毕宿出现了一颗彗星。
长庆元年正月己未,翼宿出现了一颗扫帚星;丁卯日,扫帚星出现在太微宫西上将星附近。六月,昴宿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一丈,十天后就消失了。
大和二年七月甲辰,右摄提南星附近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两尺。三年十月,客星出现在水位星附近。八年九月辛亥,太微宫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一丈多,向西北方向移动,越过郎位星,庚申日就消失了。
开成二年二月丙午那天,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位置在危宿,长度超过七尺,尾巴指向西南方,对着南斗。戊申日,彗星还在危宿的西南方,光芒更加耀眼了。癸丑日,彗星到了虚宿;辛酉日,彗星长度超过一丈,往西偏南移动。壬戌日,彗星在婺女星附近,长度超过两丈,宽度有三尺。癸亥日,彗星变得更长更宽了。三月甲子日,彗星到了南斗附近;乙丑日,彗星长达五丈,尾巴分成了两叉,一叉指向氐宿,一叉遮掩着房宿。丙寅日,彗星长六丈,尾巴没有分叉,指向北方,位于亢宿七度的位置。丁卯日,彗星往西北方向移动,尾巴指向东方。己巳日,彗星长度超过八丈,位于张宿。癸未日,彗星长度缩短到三尺,位于轩辕星的右边,看不清了。一般来说,彗星早上出现就指向西方,晚上出现就指向东方,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这次彗星指向各个方向,如此凌乱地四处乱窜,还真是前所未有的啊!甲申日,一颗客星出现在东井星的下方。戊子日,另一颗客星出现在端门星内,靠近屏星。四月丙午日,东井星下的客星消失了。五月癸酉日,端门星内的客星也消失了。壬午日,一颗像扫帚星一样的客星出现在南斗天龠附近。八月丁酉日,虚宿和危宿出现了彗星,虚宿和危宿合称玄枵,枵就是耗损的意思。
三年十月乙巳日,一颗彗星出现在轸宿和魁宿之间,长度超过两丈,还在逐渐变长,指向西方。十一月乙卯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东方,位于尾宿和箕宿之间,横贯天空东西方向;十二月壬辰日,这颗彗星消失了。四年正月癸酉日,一颗彗星出现在羽林星附近,羽林属于卫分。闰月丙午日,一颗彗星出现在卷舌星的西北;二月己卯日,这颗彗星消失了。五年二月庚申日,一颗彗星出现在营室和东壁之间,二十天后消失了。十一月戊寅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东方,属于燕分。
会昌元年七月,一颗彗星出现在羽林、营室和东壁之间。十一月壬寅日,一颗彗星出现在北落师门,位于营室,进入紫宫,十二月辛卯日消失,属于并州分。
大中六年三月,一颗彗星出现在觜宿和参宿之间,参宿是唐星。十一月九月乙未日,一颗彗星出现在房宿,长度三尺。
咸通五年五月己亥日,夜里漏壶还没漏完一刻钟,一颗黄白色的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长度三尺,位于娄宿,属于徐州分。九年正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娄宿和胃宿之间。十年八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大陵星附近,指向东北方向。占卜结果是外族入侵和水灾。
乾符四年五月,出现了一颗彗星。
公元881年,天上出现一颗彗星,在积水和积薪星宿之间。第二年五月丙戌日,又有一颗星,从尾宿、箕宿运行,经过北斗、摄提星宿。占卜的结果是:“会有高官被杀。”
公元885年四月庚辰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三台星宿,向东运行进入太微星宿,扫过大角、天市星宿,彗星长达十丈多,到了五月甲戌日才消失不见。太监陈匡精通天文,上奏说:“宫里将会有乱臣贼子作乱。”(三台星宿是太一神的三个台阶;太微、大角星宿是帝王的宫廷;天市星宿是都市。)
公元888年五月,出现了蚩尤旗的异象,一开始是一颗白色的彗星,形状像头发,长约两尺,过了几天,它变得像匹布一样,从天上垂下来,像蛇一样延伸到地面。六月,孙儒攻打杨行密于宣州,出现了一团像山一样的黑云,逐渐下降,落到孙儒的营地上,形状像破屋,占卜说:“这是营头星。”十一月,一颗星从斗宿、牛宿运行而过。占卜说:“越地会有自立为王的人。”十二月丙子日,天搀星出现在西南方;己卯日,变成云彩消失了。第二年三月,天气一直阴沉,直到四月乙酉日夜晚,云彩稍微散开,出现了一颗彗星在上台星宿,长十多丈,向东运行进入太微星宿,扫过大角星宿,进入天市星宿,持续了三十七天,而且越来越长,达到了二十多丈,后来因为云层遮挡而看不见了。
公元890年正月,一颗星从鹑首星宿运行而过,鹑首是秦国的分野。同时,西南方向有星星坠落,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声音。七月,出现一颗妖星,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孛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当时人们称它为妖星,也有人叫它恶星。三年十月,出现了三颗客星,一颗大,两颗小,在虚宿、危宿之间,时而靠近时而远离,一起向东运行,形状像北斗七星,过了三天,两颗小星消失了,大星随后也消失了。虚宿、危宿是齐国的分野。
公元893年正月,一颗客星出现在中垣星宿太监的旁边,像桃子一样大,光芒照射到太监身上,但是太监却没看到。
天复元年五月,天上出现了三颗红色的星星,每颗都闪着锋芒,出现在南方天空。紧接着,西边、北边、东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星星。没过多久,每边又多了一颗星,一共十六颗星。过了一段时间,最先出现的北方的星星消失了。占卜的人说:“这是‘濛星’,出现就意味着诸侯之间要发生战争。”
第二年正月,一颗像桃子一样的星星出现在紫宫华盖星的下面,慢慢地移动到御女星附近。丁卯日,一颗流星从文昌星升起,直奔那颗像桃子的星星,但那颗星星却纹丝不动;己巳日,那颗星星停留在杠星附近,一直停留在那儿,直到第二年才消失。占卜的人说:“这预示着将相要带兵出征。”五月晚上,一颗星星出现在箕宿星的下面,像燃烧的火炬一样,熊熊燃烧着直冲云霄,起初人们以为是有人在放火,直到看到它离地面一丈多高才坠落。占卜的人说:“这是‘机星’,它的出现预示着下面会有动乱。”
天祐元年四月,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形状像人,脑袋是红色的,身体是黑色的,出现在北斗星下紫微星的中间。占卜的人说:“这是‘天冲’星。‘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冤’。”三天后,刮起了黑色的狂风,天色阴暗。第二年四月庚子日晚上,在西北角出现一颗像太白星一样的星星,上面有像彗星一样的光芒,长三四丈,颜色像赭石;辛丑日晚上,颜色变成了白色。有人说是五车星的水星,也有人说是启明星。甲辰日,在北河星出现一颗彗星,穿过文昌星,长三丈多,掠过中台星和下台星;五月乙丑日晚上,从轩辕星的左角一直到天市西垣,光芒猛烈,长度贯穿整个天空;丙寅日天气阴沉,直到辛未日才稍微放晴,彗星也消失了。两河星是天上的宫阙,在东井星之间,而北河星是中国所经过的地方。文昌星是天上的六个官署。天市星是天上的都市。
武德三年十月己未日,一颗星星坠落在东都城内,隐隐约约听到有声音。
贞观二年,天狗星坠落在夏州城内。十四年八月,一颗星星坠落在高昌城内。十六年六月甲辰日,西方出现一颗像月亮一样的流星,向西南方向飞行了三丈才消失。占卜的人说:“星星很大,预示着将有帝王出现。”十八年五月,流星从东壁星出现,声音像雷声一样。占卜的人说:“声音像雷声,预示着有愤怒的征兆。”十九年四月己酉日,一颗流星朝着北斗星的杓宿飞去然后消失。
永徽三年十月,一颗流星穿过北极星。四年十月,睦州女子陈硕真起兵造反,婺州刺史崔义玄前去讨伐,一颗星星坠落在叛军的营地里。
乾封元年正月癸酉日,一颗星星出现在太微星,向东飞去,声音像雷声一样。
公元670年11月,西方天空出现流星,声音像雷一样响。
公元679年11月戊寅日,流星落入北斗七星的魁星中;乙巳日,流星照亮地面,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使星啊!
公元687年3月丙辰日,流星的声音像倒塌的城墙一样轰鸣,光芒照亮天地。
公元688年2月癸未日,一颗巨大的星星坠落在西南方,声音像雷一样,野鸡都吓得叫了起来。
公元689年8月己未日,一颗流星从五车星宿出现,一直到上台星宿才消失。9月甲申日,一颗流星从中台星宿出现,一直到相星宿才消失。
公元690年1月辛卯日,一颗流星从太微星宿出现,一直到相星宿才消失。
公元695年6月,幽州都督孙佺讨伐奚族和契丹族,出兵的晚上,一颗大星坠落在军营里。
公元714年5月乙卯日月末,一颗星星从西北方向划过天空,有的像水瓮那么大,有的像斗那么大,穿过北极星,小的更是数不清,天上的星星都摇晃起来,直到天亮才停止。占卜说:“星,是百姓的象征;流星,是百姓失去了安居之所。”《汉书》上说:“星星摇晃,百姓劳苦。”公元724年10月壬辰日,流星像桃子一样大,颜色赤黄,光芒照亮地面。占卜说:“红色的流星预示着将军的使者到来。”
公元730年闰二月辛亥日,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坠落在东南方,坠落后发出巨大的声响。
公元757年,叛军将领武令珣包围南阳,4月甲辰日夜里,一颗巨大的赤黄色的星星,长达数十丈,光芒照亮地面,坠落在叛军营地里。11月壬戌日,一颗像斗一样大的流星,从东北方向划过,长达数丈,像蛇一样蜿蜒曲折,还有碎光迸射出来。占卜说:“这是所谓的‘枉矢’(意为不祥之兆)。”
公元760年6月丁卯日,一颗妖星坠落在汾州。12月丙寅日,从乙夜到天亮,流星像雨一样纷纷坠落。
大历二年九月乙丑那天,白天出现了一颗星星,就像一个升米器那么大,颜色是黄色的,尾巴长六丈多,从南方出现,消失在东北方向。东北方向在中国指的是幽州地区。
三年九月乙亥,又出现了一颗星星,像斗那样大,往北边飞,光芒照亮了地面,占卜说是贵人将要到来。六年九月甲辰,一颗星星从西边飞过,像一个升斗器那么大,光芒照亮了地面,也有尾巴,迸射出的光芒像珍珠一样,长五丈,从婺女星宿出现,进入天市南垣后消失了。八年六月戊辰,一颗流星,像一个升米器那么大,有尾巴,长三丈多,飞进了太微垣。同年十二月壬申,又出现一颗流星,像一个升米器那么大,尾巴长两丈多,从紫微垣飞入浊星。十年三月戊戌,一颗流星从西方出现,像两个升米器那么大,有尾巴,长两丈,飞入浊星。十二年二月辛亥,一颗流星像个桃子,尾巴长十丈,从匏瓜星宿出现,飞进了太微垣。
建中四年八月庚申,一颗星星坠落在京城。
兴元元年六月戊午,星星成群结队地坠落,有时十颗,有时五颗。
贞元三年闰五月戊寅,枉矢星坠落在虚宿和危宿。十四年闰五月辛亥,一颗星星坠落在东北方向,光芒像白天一样明亮,声音像雷一样响亮。
公元807年12月某一天,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尾巴散开像一颗颗珍珠似的。“占曰:‘有贵使。’” 这句古人占卜的话,意思是说会有重要的使者到来。
公元809年8月某一天,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颗很大的星星,朝着东南方向飞去,声音如同雷鼓一般震耳欲聋。
公元811年3月某天下午,天气阴冷,天上出现一颗像一斛粮食那么大的星星,掉落在兖州和郓州之间,声音震动了数百里,野鸡都吓得叫了起来。掉落的地方,出现了一股红色的气体,像竖立着的蛇,长有一丈多,到晚上才消失。当时算命的人说,因为这颗星落在戌位,属于鲁地,所以十年之内,鲁地的首领会被杀,土地也会被分割。
公元813年1月,出现了一颗像半张席子那么大的星星,从地平线升起,光芒照亮了大地,很多小的星星跟着它一起出现。4月某一天,又出现了一颗巨大的流星,尾巴长达五丈多,光芒照亮大地,最后在右摄提星的西边消失了。
公元816年9月某天夜里,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出现,头部像个大瓮,尾巴像两百斛的船,长十多丈,声音像一群鸭子飞过,明亮得像火把一样,从月亮下向西边飞去。一会儿工夫,就听到“唰唰”的声音,然后坠落到地上,发出像房子倒塌一样巨大的响声三次,地点在陈州和蔡州之间。
公元818年5月某一天,一颗巨大的流星从北斗七星的北边出现,长两丈多,向南飞到轩辕星座才消失。“占曰:‘有赦,赦视星之大小。’” 意思是说会有赦免,赦免的程度取决于流星的大小。
公元819年7月某一天,一颗大星星从钩陈星出现,向南飞到娄宿才消失。
话说长庆元年正月丙辰这天,天上出现一颗大星星,在狼星北边,红彤彤的,拖着长长的尾巴,足有三丈多长,光芒直射地面,从东北方向划过,最后在七星的南边消失了。四月,又有一颗大星星掉到吴地,声音像飞羽一样嗖嗖的。十月乙巳,参宿的西北方向,又出现一颗大流星,黄色的,也有尾巴,长六七丈,光芒也直射地面,最后在羽林的位置消失了。 八月辛巳,东北方向,一颗大星星从云层里冒出来,白色的,光芒也照到地上,前面尖尖的,后面大大的,长有两丈多,往西北方向飞,最后又消失在云层里了。
到了长庆二年四月辛亥,天市方向出现一颗流星,光芒直射地面,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声音,最后消失在郎位。这天市啊,是些小人们聚集的地方;郎位呢,是在天庭里,负责宿卫的。六月丁酉,一颗小星星坠落在房宿和心宿之间,戊戌那天也有一颗,己亥那天也有一颗。闰十月丙申,一颗像斗那么大的流星,直接撞上了中台上星。三年八月丁酉夜里,出现一颗像好几斗那么大的流星,从西北方向出现,经过奎宿和娄宿,往东南方向飞去,离月亮很近,迸射出光芒,散落下来,落地还有声音呢!四年四月,紫微垣里,好多星星都掉下来了。七月乙卯,一颗大流星从天船星出现,撞上了斗魁枢星就消失了。占卜的人说:“会有跟船有关的事情发生。”丙子这天,一颗大流星从天将军星的东北方向出现,然后就消失了。
宝历元年正月乙卯,一颗流星从北斗枢星出现,光芒直射地面,然后消失了。占卜的人说:“会有大赦令发布。”二年五月癸巳,西北方向出现一颗流星,三丈多长,光芒直射地面,最后在天市里消失了。占卜的人说:会有杀戮之事发生。七月丙戌,太阳刚下山,东南方向出现一颗流星,朝南飞去,然后消失了。根据日晷推算,它是在箕宿和斗宿之间。八月丙申,一颗大流星从王良星出现,长四丈多,最后在北斗杓星那里消失了。这王良啊,是负责车马的官员。
公元828年6月某一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好多流星,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根本数不清。有人占卜说,这预示着百姓流离失所,统治者失德,社会秩序混乱才会这样。也有人说,流星在天空的方位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在野外代表百姓,在朝堂代表官员。
公元830年6月某一天晚上,从傍晚到天亮,到处都是流星,大小不一,横七竖八的,足足有一百多颗。公元831年6月某一天晚上,一颗流星从河鼓星附近出现,是红色的,带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像散落的珍珠一样,往北飞,快到天棓星附近就消失了,声音像打雷一样。河鼓星代表将军,天棓星是皇帝的武器库。公元832年6月某一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出现了二十多颗流星,在天上乱窜,很多都靠近银河。
公元840年9月某一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像斗一样大的星星,长五丈,从室宿、壁宿西北方向飞过,落入大角星下方消失,像一支弯曲的箭一样飞过,在天空中发出声音,还有几百颗小星星跟着它一起飞。同年11月某一天晚上,一颗大星星掉落在兴元府衙门的寝室上方,光芒照亮了整个院子。公元841年5月某一天晚上,一颗大星星从柳宿、张宿附近出现,尾巴长五丈多,出现又消失了好几次。公元842年2月某一天晚上,从深夜到次日凌晨,天上到处都是流星,大小加起来有二百多颗,都往西边飞,带着尾巴,尾巴长两丈到五丈。同年8月某一天晚上,一颗流星从羽林星附近出现,带着尾巴,长八丈多,声音像打雷一样。羽林星代表天上的军队。同年12月某一天晚上,蚩尤旗出现了。(蚩尤旗此处指一种天象,非具体旗帜)
公元841年6月某一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出现了几十颗小流星,在天上乱飞。有人占卜说,小流星代表百姓。同年7月某一天晚上,北方出现一颗星星,光芒照亮了地面,往东北方向飞过王良星,声音像打雷一样。同年11月某一天晚上,一颗大星星从东北方向飞过,光芒照亮了地面,声音像打雷一样。公元844年8月某一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像火炬一样的大星星,光芒照亮了天地,从奎宿、娄宿扫过西方七宿后坠落。公元846年2月某一天晚上,一颗红色的流星像桃子一样,光芒照亮了地面,带着尾巴,穿过紫微垣落入浊星。
咸通六年七月某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好大的流星,足有好几丈长,亮得像闪电一样,还有好多小星星跟着它,从南边飞到北边去了。有人说,这预示着南方有人叛乱,要跑到北方去。九年十一月某天晚上,又出现了一颗星,像匹练一样横亘天空,后来变成云彩消失了,出现在楚地。这叫长庚星,出现就意味着要打仗。十三年春天,有两颗星从天边升起,一起飞到中天,形状像旌旗,然后就坠落了。九月,又出现了蚩尤旗的景象。
乾符二年冬天,出现了两颗星,一颗红色,一颗白色,都像斗那么大,一起往东南方向飞,照得地面像月亮一样亮,而且越来越大,光芒也越来越猛烈。三年,白天也出现了一颗星,像火炬一样,有五升那么大,从东北方向出现,慢慢地飞,最后落在了西北方向。四年七月,出现了一颗很大的流星,像个盆子一样大,从虚宿、危宿飞过天市,最后落到了羽林,消失了。占卜的人说,这是外敌入侵的预兆。
中和元年,有一颗奇怪的星星出现在舆鬼星宿,占卜的人认为这是凶星。八月某天晚上,星星像下雨一样往下掉,有的像杯子,有的像碗,密密麻麻的,像织布一样。第二天晚上也是这样,一直到某天晚上才结束。三年十一月晚上,西北方向星星像下雨一样往下掉。
光启二年九月,一颗大星星落在了扬州府署延和阁前面,声音像雷一样响,光芒照亮了大地。十月某天,西方出现一颗星星,颜色是白色的,长一丈五尺,弯弯曲曲地坠落了。占卜的人说:“这是长庚星,落下就意味着流血。”三年五月,秦宗权在汴州北郊带兵,白天一颗大星星落在了他的营地里,声音像雷一样响,这叫“营头”。之后他的军队溃败,很多将领被杀。
乾宁元年夏天,一颗星星落在了越州,后来出现了一道光,长一丈多,形状像蛇。有人说这是枉矢星。三年六月,天下暴雨,打雷闪电,出现了一颗像碗一样大的星星,从西南方向飞起,落在了东北方向,颜色像鹤的羽毛一样洁白,声音像一群鸭子飞过一样。占卜的人说,这是奸臣谋反的预兆。
光化元年九月某天,一颗大星星落在了北方。三年三月某天,出现了一颗星星,像二十斛的船那么大,颜色是黄色的,前面尖,后面大,往西南方向飞。十一月,中天出现一颗大星星,从东方慢慢地飞,像带子一样弯弯曲曲的,光芒凝固在天空中,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枉矢星。
天复三年二月,皇帝从凤翔回来,第二天,出现了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从东方飞到西方,声音像雷一样响,尾巴横贯中天,三天后才消失。
天祐元年五月戊寅夜,天阴沉沉地下着雨,黑得跟啥似的。突然,东方出现一颗巨大的星星,足足有二十丈长!这星星朝着西南方向延伸,头部是黑色的,尾巴是红色的,中间是白色的,就像一支长长的箭一样。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长星”。
第二年三月乙丑夜,半夜里,天上又出现了一颗特大号的星星,在天空正中央!这星星就像个盛五斗粮食的大器皿那么大,它一路向西北方向飞去,离地面大概十丈左右才停下来。这星星身上闪着光芒,跟火一样又红又黄,长度大约有十五丈,还像蛇一样蜿蜒着前进。与此同时,天上的其他小星星也都跟着动了起来,往东南方向跑。然后,这颗大星星就好像下雨一样,哗啦啦地碎成无数小星星,一会儿工夫就消失了。之后,天上出现了一股苍白色的气体,像竹子一样笔直地冲向天空,颜色朦胧不清。占卜的人说:“这也是一支‘枉矢’啊!”
第三年十二月傍晚,东方出现一颗星星,亮度跟金星似的。它从地面慢慢升起,速度特别慢,一直升到天空正中央,形状就像上弦月一样,弯弯的。过了一会儿,这颗星星竟然一分为二了!占卜的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灾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