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啊,说白了就是古代扬州的地盘,包括汉朝的九江郡、庐江郡、江夏郡,还有广陵郡、六安国,以及南阳郡、汝南郡、临淮郡这些地方。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属于星纪地区,安州、黄州、申州、光州、蕲州属于鹑尾地区。整个淮南道下辖十二个州,五十三個县。这地方有名的山有:灊山、天柱山、罗山、涂山、八公山。大河有:滁河、肥河、巢湖。这儿的特产呢,有:丝绸、绢、棉布。进贡朝廷的也有:丝、布、纻、葛。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物产丰饶,丝绸、布匹等都是朝廷重要的贡品。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涵盖了汉朝时期多个重要的郡国,可见其地域之广阔,影响之深远。 那些名山大川,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扬、楚、滁、和、庐、寿、舒为星纪分,安、黄、申、光、蕲为鹑尾分”,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淮南道的地域划分,仿佛星宿一般,清晰明了。 而“其名山:灊、天柱、罗、涂、八公。其大川:滁、肥、巢湖”,更是简洁地列举了当地的名山大川,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壮丽景色。

扬州,以前叫广陵郡,是扬州大都督府的所在地。最早是南兖州江都郡,武德七年改名叫邗州,因为邗沟而得名,九年又改回扬州,天宝元年才把郡名也改了。这地方的土特产可多了:金银铜器、青铜镜、棉花、外国进口的锦缎袍子、被子、半臂衫,还有独窠绫、殿额莞席、犀牛皮甲、上好的黄米、乌米、鱼子酱、一种叫鱼鱼夸的鱼、糖渍螃蟹、蜜饯姜、莲藕、铁矿石、空青颜料、白芒草、菟丝子、蛇床子、括蒌粉。这里还有丹杨监和广陵监两个钱币铸造机构。户籍登记在册的户数是七万七千一百五户,人口总数是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人。扬州下辖七个县,其中四个是府:江平府、新林府、方山府和邗江府。

江都县,是个比较重要的县城。东边十一里有个雷塘,贞观十八年,长史李袭誉开渠修建了勾城塘,用来灌溉八百顷田地;这儿还有个爱敬陂水门,贞元四年,节度使杜亚从江都城西沿着蜀冈的右边,引来爱敬陂的水,一直通到城角,用来灌溉夹陂田;宝历二年,因为漕运河水浅,运输赶不上期限,盐铁使王播就从七里港开了一条渠,往东流进官河,方便漕运。江都县还有铜矿。江阳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贞观十八年从江都县分出来建的。这儿有个康令祠,咸通年间闹大旱,有个县令为了祈雨,跳河自尽了,结果天就下起了大雨,老百姓就给他建了座祠堂。

六合县,紧挨着别的县。武德七年从别的县分出来,叫石梁县,后来又和六合县一起组成方州。贞观元年方州撤销了,石梁县也并掉了,六合县就归扬州管了。六合县有铜矿和铁矿。海陵县,也是个比较重要的县城。武德三年改名叫吴陵县,还建了个吴州。七年吴州撤销了,又改回原来的名字,归扬州管。景龙二年从海陵县分出来海安县,开元十年又并回去了。海陵县有盐场。高邮县,地位比较高。这儿有堤塘,灌溉几千顷田地,元和年间,节度使李吉甫又加固了堤塘。扬子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永淳元年从江都县分出来建的。天长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以前叫千秋县,天宝元年从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分出来建的,七年后改名。天长县有铜矿。

楚州,淮阴郡,情况紧急。它原本是江都郡的山阳县和安宜县的地盘,臧氏家族占据着这里,称它为东楚州。贞观四年(应为武德四年,原文有误),臧氏投降了朝廷,所以八年后改了名字。这地方的贡品是:细布和粗布。户口数是两万六千六百二十户,人口十五万三千。下辖四个县:山阳县(上等县,有个常丰堰,大历年间,黜陟使李承把它修整用来灌溉田地);盐城县(上等县,原本是汉朝的盐渎县的地盘。隋朝末年,盗贼韦彻占据了这里,设立了射州以及射阳、安乐、新安三个县。贞观四年(应为武德四年,原文有误)归顺朝廷,沿用了这些设置。七年州被撤销,射阳、安乐、新安三县也被撤销,改设盐城县。这里有一百二十三个盐场,并设有盐务管理机构);宝应县(中等县,原本是安宜县。贞观四年(应为武德四年,原文有误)以县设仓州,七年州被撤销,归属楚州。上元三年因为获得了定国宝而改名。西南八十里处有白水塘、羡塘,证圣年间开凿,设立屯田;西南四十里处有徐州泾、青州泾,西南五十里处有大府泾,长庆年间重新开凿白水塘屯田,动用了青州、徐州、扬州的人民来开凿,大府泾就是扬州的;北四里处有竹子泾,也是长庆年间开凿的);淮阴县(中等县,贞观七年(应为武德七年,原文有误)被撤销,乾封二年从山阳县析出重新设立。南九十五里处有棠梨泾,长庆二年开凿)。

滁州,永阳郡,是上等郡。贞观三年(应为武德三年,原文有误)从扬州分出来设立的。这地方的贡品是:细布、丝布、粗布、细苎布、麻布。这里有两个铜矿。户口数是两万六千四百八十六户,人口十五万二千三百七十四。下辖三个县:清流县(上等县);全椒县(情况紧急);永阳县(上等县,景龙三年从清流县分出来设立)。

和州,就是现在的历阳郡,是上等郡。这地方主要贡献纻布(一种细麻布)。户口总数是两万四千七百九十四户,人口十二万二千一百一十三人。下辖三个县:新川县(新川县有个府)。历阳县也是上等县,这儿有祷应山(以前叫白石山)和栖隐山(以前叫梅山),这些名字都是天宝六年改的。乌江县也是上等县,县城东南两里有个韦游沟,这条沟渠把江水引到城里十五里远的地方,灌溉了五百顷田地。开元年间,韦尹把它开凿出来,贞元十六年,游重彦又整修过它,老百姓一直受益,所以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条沟。含山县也是上等县,武德六年从历阳的旧龙亢县划地出来建县,武德八年撤销,长安四年又恢复建制,改名叫武寿县,神龙元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寿州,就是现在的寿春郡,是中都督府。以前是淮南郡,天宝元年改的名字。这地方主要贡献丝布、施(一种植物)、茶叶和生石斛。户口总数是三万五千五百八十一户,人口十八万七千五百八十七人。下辖五个县:寿春县是上等县,这儿有八公山。安丰县是紧要的县,武德七年把小黄县和肥陵县并入安丰县了。安丰县东北十里有个永乐渠,用来灌溉高原上的田地,广德二年宰相元载修建的,大历十三年废弃了。盛唐县是上等县,以前叫霍山县。武德四年,用霍山、应城、灊城三个县设立霍州,贞观元年霍州撤销,应城、灊城两个县也被撤销了,霍山县划归寿州。神功元年改名叫武昌县,神龙元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开元二十七年又改了名字。盛唐县下辖开化县(武德四年设立)和潜县(武德五年设立),贞观年间这两个县都被撤销了。霍丘县是紧要的县,武德四年用松滋、霍丘两个县设立蓼州,武德七年蓼州撤销,松滋县也被撤销了,霍丘县划归寿州。神功元年改名叫武昌县,景云元年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霍山县是上等县,天宝初年从盛唐县分出来建县,这儿有大别山和霍山。

话说,庐州,也就是庐江郡,级别很高呢!这地方的特产可多了,什么花纱、交梭丝布、茶叶、蜡烛、酥油、鹿肉干、还有生石斛!户籍登记显示,共有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三个户,人口二十万五千三百九十六。庐州下辖五个县:合肥(繁华),慎县(繁华),巢县(级别高,以前属于襄安,武德三年设立巢州,同时分设开成县和扶阳县。七年巢州撤销,开成、扶阳两县也跟着被撤,巢县直接归庐州管辖。对了,东南四十里处有座旧东关。)庐江县(繁华,这儿有擩山、白茅山,还有铜矿),舒城县(级别高,开元二十三年从合肥、庐江分出来建的)。

再来说说舒州,也就是同安郡,级别也很高。至德二年改名叫盛唐郡,后来又改回原来的名字了。这儿的特产有:纻布、酒器、铁器、石斛、蜡烛。户籍显示,共有三万五千三百五十三户,人口十八万六千三百九十八。舒州下辖五个县:怀宁县(级别高,武德五年从舒州分出来,设立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四个县,同年安乐县被撤销,七年皖城、梅城、皖阳也被撤销了,怀宁县直接归舒州管辖。这儿有皖山。)宿松县(级别高,武德四年设立严州,七年望江县划归严州管辖,八年严州撤销,宿松县直接归舒州管辖。这儿有严恭山。)望江县(中等,武德四年设立高州,后改名智州,七年州撤销,望江县划归严州管辖。)太湖县(级别高,武德四年分设青城、荆阳二县,七年青城县并入荆阳县,八年荆阳县并入太湖县。)桐城县(繁华,以前是同安县,至德二年改名。开元年间县治迁到山城,那地方猛虎毒蛇多得很,元和八年,韩震奉命烧光那里的草木,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话说光州,也就是现在的弋阳郡,级别很高,属于上等郡。它最早的治所设在光山,后来到了太极元年才搬到定城。这地方主要进贡葛布和石斛。当时光州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三万一千四百七十三户,人口总数是十九万八千五百八十人。光州下辖五个县:定城县(也是上等县,唐武德三年曾被划为弦州,贞观元年弦州撤销,定城县又回到光州);光山县(也是上等县,县南面有木陵故关的遗址;西南八里处有个雨施陂,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觉还利用它蓄水灌溉了一百多顷的田地);仙居县(上等县,以前叫乐安,武德三年分出来设立了宋安县,并以此地设立了谷州。贞观元年谷州撤销,宋安县也被撤销了。到了天宝元年,才改名为仙居县);殷城县(中等县,武德元年曾被划为义州,贞观元年义州撤销,殷城县又回到光州,县西有定城故关的遗址);固始县(上等县)。

接下来说说蕲州,也就是蕲春郡,也是上等郡。这地方进贡的东西可不少:白纻、竹席、鹿毛笔、茶叶、白花蛇干和乌蛇干。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二万六千八百九户,人口总数是十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九人。蕲州下辖四个县:蕲春县(上等县,武德四年把蕲水县并入到蕲春县,这里还有个鼓吹山);黄梅县(上等县,武德四年设立,当时还设立了南晋州,并分设了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个县。八年后南晋州撤销,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个县也被撤销,黄梅县才归属蕲州);广济县(中等县,以前叫永宁,武德四年从蕲春县分出来,天宝元年改名,这里盛产铁);蕲水县(上等县,以前叫浠水,武德四年改名为兰溪,并把罗田县并入,天宝元年又改回了蕲水,这里也盛产铁)。

安州,就是现在的安陆,是中都督府管辖的地方。它上贡的土特产是青纻布、糟笋和瓜。户口总数是两万两千二百二十一户,人口是十七万一千二百二十人。安州下辖六个县:其中有一个府,叫义安府。安陆县是上等县;云梦县是中等县,这里有座神山;孝昌县也是中等县,它在武德四年的时候被升格为澴州,还设立了澴阳县,八年后州被撤销,澴阳县也被取消,孝昌县又回到了安州管辖;宝应二年它划归沔州,后来又回到安州;元和三年被并入云梦县;咸通年间又重新设立。应城县是中等县,它原来叫应阳县,武德四年改名,元和三年被并入云梦县,大和二年又重新设立;天祐二年又改回应阳县。吉阳县是中等县,元和三年被并入应山县,后来又重新设立,这里有座白兆山。应山县是中等县,武德四年被升格为应州,同时设立了礼山县;八年后州被撤销,礼山县也被取消,应山县又回到安州管辖,这里有古黄岘关、武阳关、百雁关和平靖关这四个关隘。

黄州,就是现在的齐安郡,是下等郡。它原来叫永安郡,天宝元年改名。它上贡的土特产是白纻布、赀布、连翘、松萝和虻虫。户口总数是一万五千五百一十二户,人口是九万六千三百六十八人。黄州下辖三个县:黄冈县是上等县,武德三年木兰县被并入黄冈县,又析置了堡城县,七年后堡城县被撤销,黄冈县境内有木兰山;黄陂县是中等县,武德三年被升格为南司州,七年后州被撤销,又回到黄州管辖,北部有大活关和白沙关;麻城县是中等县,武德三年被升格为亭州,又析置了阳城县;八年后州被撤销,阳城县也被取消,麻城县又回到黄州管辖;元和三年被并入黄冈县,建中三年又重新设立,西北有木陵关,位于木陵山上;东北有阴山关。

申州,就是现在的义阳郡,是中等郡。它上贡的土特产是绯葛、纻布、赀布、茶叶和虻虫。户口总数是两万五千八百六十四户,人口是十四万七千七百五十六人。申州下辖三个县:义阳县是上等县,南部有古平靖关;钟山县是上等县;罗山县是上等县,武德四年被升格为南罗州,八年后州被撤销,又回到申州管辖。

最后,淮南采访使的治所设在扬州。

说白了,江南地区啊,就是古代扬州以南的地方,包括汉朝的丹杨、会稽、豫章、庐江、零陵、桂阳这些郡,还有长沙国,以及牂柯、江夏、南郡的一部分。 具体点说,润州、升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睦州、越州、明州、衢州、处州、婺州、温州、台州、宣州、歙州、池州、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袁州、信州、抚州、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这些地方,属于星纪分野;岳州、鄂州、潭州、衡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叙州、奖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这些地方,属于鹑尾分野。总共分成了五十一州,二百四十七个县。

这片地方的名山啊,那可多了去了:衡山、庐山、茅山、蒋山、天目山、天台山、会稽山、四明山、括苍山、缙云山、金华山、大庾岭、武夷山。 要说大河,也有不少:湘江、赣江、沅江、澧水、浙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这地方主要的农产品是麻和苎麻,进贡朝廷的宝贝就更多了:金子、银子、纱、绫、蕉叶、葛布、棉花、綀(一种细密的丝织品)、鲛鱼皮革、藤纸、还有丹砂。

话说这润州,也就是现在的丹阳,位置极好,风景优美。它在武德三年的时候,从江都郡的延陵县划出来建的,名字是从润浦来的。这地方产的东西可不少呢,什么丝绸啊,各种花纹的绫子啊,麻布啊,竹子啊,黄米啊,伏牛山产的铜器啊,还有鲟鱼、腌鱼等等,应有尽有。当时这润州户口有十万二千二十三人,人口总数是六十六万二千七百六人。润州下辖四个县:

丹徒县,位置也很好,是从延陵县的地盘上划出来的,在武德三年建县。后来开元二十二年,刺史齐浣发现从州城北边过江,要绕过瓜步山,路程要多走六十里,而且风浪很大,很不方便。于是他就下令在京口埭下开辟一条直通江对岸的路,也就二十里,又开凿了二十五里的伊娄河,可以直接渡过长江,还修建了码头。这一改,每年能多赚上亿,而且船只也不再容易翻沉了。丹徒县境内还有勾骊山。

丹杨县,位置也很好,以前叫曲阿。武德二年的时候,它升格为云州,五年后又改名叫简州,因为县南边有个简渎。八年后州被撤销了,丹杨县就归润州管了。天宝元年的时候,县名又改了回来。丹杨县有个练塘,周长八十里,永泰年间,刺史韦损把它重新修整利用,用来灌溉丹杨、金坛、延陵三县的田地,老百姓还刻石立碑来歌颂他呢。

金坛县,地位没那么高,以前也是曲阿县的地盘。隋朝末年,当地老百姓聚在一起,建立了金山县。隋朝灭亡后,沈法兴又把它改名叫琅王耶县,后来李子通又把它划到琅琊郡,建立了茅州,金山县就归茅州管了。等贼乱平定后,就保留了金山县,后来又归蒋州管。武德八年的时候,它被并入了延陵县。到了垂拱四年,它又重新建县,归润州管,还改了名字。金坛县东南三十里,还有南北谢塘,武德二年的时候,刺史谢元超重修了这两座水塘,用来灌溉田地。

最后是延陵县,地位也不高,以前丹徒县就是它的治所。武德三年的时候,它从丹徒县分出来,先归茅州管,后来归蒋州管,九年后才归润州管。延陵县境内有茅山。

江宁郡,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是在至德二年的时候,用润州的江宁县设立的。后来上元二年又给撤销了,到了光启三年才又重新设立,这次是用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个县组成的。这地方的土特产是笔和甘棠。江宁郡下辖四个县,另外还有江宁军(乾元二年设立)、石头镇兵以及下蜀、淮山两个戍。上元县是望县,以前叫江宁县,属于润州。武德三年的时候,用江宁、溧水两县设立了扬州,同时又分出来丹杨、溧阳、安业三个县,并且把江宁县改名叫归化县。七年的时候,平定了辅公祏的叛乱,又把扬州改名叫蒋州。八年,又改回扬州,还把延陵、句容两县划归扬州管辖,把安业县并入归化县,同时把归化县改名叫金陵县。九年,扬州被撤销了,都督府搬到了江都,金陵县改名叫白下县,白下、延陵、句容三县归润州管辖,丹杨、溧水、溧阳三县归宣州管辖。到了贞观九年,白下县又改名叫江宁县,唐肃宗上元二年又给改了名字(具体名字原文没说)。这地方盛产铜和铁,还有个蒋山。

句容县也是望县。武德三年的时候,用句容、延陵两县设立了茅州,七年茅州被撤销,归蒋州管辖,九年又归润州管辖。乾元元年才重新划归升州。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有个绛岩湖,麟德年间,官员杨延嘉利用以前的旧堤坝修建了这个湖,后来又废弃了,大历十二年,官员王昕又重新修建,修建了周长百里的大坝,设立了两个水闸来防旱,开垦了万顷良田。绛岩以前叫赤山,天宝年间改了名字。句容县也盛产铜和矾。

溧水县是上县,乾元元年隶属升州,升州撤销后,又划归宣州管辖。溧水县盛产铜。

溧阳县是紧县,上元元年隶属升州,升州撤销后,又划归宣州管辖。溧阳县有湖山,也盛产铜和铁。

常州,以前叫晋陵郡,是个比较重要的郡城。唐朝天宝元年改名叫常州。这地方上贡的东西可多了:丝绸、布匹、各种棉布、红色的紫色的棉巾、细纱、兔毛皮衣、黑色的布、大米和小米、龙凤图案的席子、紫笋茶,还有其他的贡品。户口总数是十万二千六百三十三户,人口是六十九万六千七百七十三人。常州下辖五个县:晋陵县(重要的县城),武进县(重要的县城,唐朝武德三年建县,贞观八年并入晋陵县,垂拱二年又重新设立。西边四十里有个孟渎,引来江水往南流,用于漕运,还灌溉了四千顷田地。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又修整了这条河道),江阴县(重要的县城,武德三年建县,当时还设立了暨州,并分设了暨阳县和利城县。九年后州被撤销,暨阳县和利城县也被撤销,江阴县直接归属常州),义兴县(紧要的县城,武德七年建县,当时还设立了南兴州,并分设了临津县和阳羡县。八年后州被撤销,临津县和阳羡县也被撤销,义兴县直接归属常州。义兴县有个张公山),无锡县(重要的县城,南边五里有个泰伯渎,东边连接着蠡湖,也是元和八年孟简修整的)。

苏州,以前叫吴郡,那可是个相当厉害的地方。这地方上贡的东西也很多:丝线、丝棉、各种蚕丝、红色的绫罗绸缎、布匹、白色的角簟、草席、鞋子、大米和小米、柑橘、藕、鲻鱼皮、魬鱼、鱼鲞、鸭蛋、肚鱼、鱼子酱、白石脂、蛇粟。户口总数是七万六千四百二十一户,人口是六十三万二千六百五十人。苏州下辖七个县:(苏州有个长洲军,乾元二年设立,大历十二年撤销。)吴县(重要的县城,有包山,盛产铜矿),长洲县(重要的县城,万岁通天元年从吴县分出来),嘉兴县(重要的县城,武德七年设立,八年并入吴县,贞观八年又重新设立。嘉兴有个盐官),昆山县(重要的县城),常熟县(紧要的县城),海盐县(紧要的县城,贞观元年撤销,景云二年重新设立。海盐县有三百一里的古泾河,长庆年间,官员李谔疏浚了这条河,用来防旱涝;西北六十里还有个汉塘,大和七年开凿;海盐还有个故县山),华亭县(重要的县城,天宝十载从嘉兴县分出来)。

话说啊,湖州吴兴郡,地位很高。唐武德四年,它是由吴郡的乌程县设立的。这地方呢,贡品可丰富了:御用的衣服、乌眼绫、折皂布、绵、布、纻(音chù,一种细麻布)、糯米、黄壒(音lì,一种黄色的土产)、紫笋茶、木瓜、杭子(一种水果)、乳柑、蜂蜜、还有金沙泉的水。当时这郡啊,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七万三千三百六户,人口总数达到了四十七万七千六百九十八人。

郡里头呢,一共五个县:乌程县,地位也很高。东边一百二十三里有个官池,是唐元和年间刺史范传正开凿的;东南二十五里有个陵波塘,是唐宝历年间刺史崔玄亮开凿的;北边两里有个蒲帆塘,是刺史杨汉公开凿的,因为开凿的时候发现了蒲帆,所以就叫这个名字了。乌程县还有卞山和太湖的一部分,这太湖啊,可是跨越了湖州、宣州、常州、苏州四个州的范围呢!武康县,地位也很高。当初李子通在这儿设立了安州,又叫武州。唐武德四年平定了李子通之后,就沿用了这个名字,七年后州被撤销了,武康县就归属湖州了。武康县有封山,还有铜矿。

长城县,地位中等。隋朝大业末年,沈法兴设立了长州。唐武德四年改设为绥州,取古绥安县的名字,后来又改名为雉州,同时设立了原乡县。七年后州被撤销,原乡县也被裁撤,长城县就归属湖州了。长城县有个西湖,能灌溉三千顷田地,后来淤塞了。到了唐贞元十三年,刺史于頔把它恢复了,老百姓都因此受益。顾山产茶,是贡品;还有铜矿。安吉县,地位紧要。隋朝义宁二年沈法兴设立的。唐武德四年平定叛乱后,就沿用了这个名字,当时归属桃州。七年后,安吉县被并入长城县。到了唐麟德元年,又重新设立了。北边三十里有邸阁池,北边十七里有石鼓堰,都是引天目山的水来灌溉一百顷田地的,这些都是唐圣历初年,由钳耳知命(官职名)设立的;安吉县也有铜矿和锡矿。最后是德清县,地位很高。它原本叫武源,唐天授二年从武康县析置出来,景云二年改名为临溪,天宝元年又改名为德清。

杭州余杭郡,哎,说起来,这地方啊,上贡的东西可不少:白编绫、绯绫、藤纸、木瓜、橘子、蜜姜、干姜、芑(读作dǔ,一种香料)、牛膝。还有临平监、新亭监这两个盐务机关。户口数呢,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户,人口五十八万五千九百六十三人。郡里一共八个县,其中呢,余杭郡还有余杭军,乾元二年才设立的;还有镇海军,建中二年在润州设立,元和六年撤销了,大和九年又恢复,景福二年又搬迁了驻地;此外还有个乌山戍。

钱塘县,这可是个望县(地位较高的县)。南边五里有个沙河塘,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曾开挖的;还有个皋亭山,风景应该不错。盐官县,紧靠着海边。武德四年隶属于东武州,七年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又重新设立了。这儿有盐官(盐务机关),还有个捍海塘堤,长达一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修过。余杭县,也是个望县。南边五里有个上湖,西边二里有个下湖,宝历年间,有个叫归珧的官员,效仿汉朝陈浑的旧例修建的;北边三里还有个北湖,也是归珧开挖的,灌溉了上千顷田地。归珧还修建了一条甬道,连接西北大路,又高又宽又直,一百多里长,走这条路,再也不用担心山山水水的阻碍了。这儿还有铜矿。

富阳县,紧靠着山边。北边十四里有个阳陂湖,贞观十二年令郝某开挖的;南边六十步有个堤坝,登封元年令李浚修建的,东起大海,西到苋浦,是为了抵御水患,贞元七年,令郑早又加固维修过;王洲盛产橘子,还要进贡呢。于潜县,紧靠着山边。武德七年以县升为潜州,还设立了临水县。八年州被撤销,临水县也并入,于潜县就归属杭州了。南边三十里有个紫溪,水流灌溉田地,贞元十八年令杜泳开挖,又开凿了三十里的渠道,方便船只通行;还有个天目山,风景名胜。临安县,紧靠着山边。垂拱四年从余杭、于潜两县划地出来,以旧临水城设立的。这儿有石镜山。新城县,地位比较高。武德七年并入富阳县,永淳元年又重新设立。北边五里有个官塘,用堰坝蓄水灌溉田地;还有九澳,永淳元年开凿的。

唐山县,地位中等。垂拱二年从于潜县划地出来设立紫溪县。万岁通天元年改名为武隆县,同年又改回紫溪县,之后又从紫溪县划地出来,另设武隆县。圣历三年撤销武隆县,并入紫溪县,长安四年又重新设立。神龙元年又把武隆县改名为唐山县。大历二年全部撤销。长庆初又重新设立唐山县。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话说啊,睦州,现在叫新定郡,以前呢,叫遂安郡,郡治在雉山。武德七年的时候,改名叫东睦州,八年后又改回去了。到了万岁通天二年,郡治搬到了建德。天宝元年,郡名又改了。这睦州呢,主要贡品是文绫、竹席、白石英、银花和好茶。还有两个铜矿呢。户口总数是五万四千九百六十一户,人口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三人。下面管辖着六个县,其中还有个三河戍。(这括号里的内容,都是一些补充说明,就像咱们现在写小作文似的,加点备注。)

这六个县分别是:建德县(这个县啊,地位很高。武德四年设立,七年的时候并入桐庐和雉山县了,永淳二年又重新设立,这县里还有铜矿);清溪县(地位也挺高。本来叫雉山县,文明元年改名叫新安县,开元二十年又改名叫还淳县,永贞元年最后改成清溪县);寿昌县(地位也高。永昌元年从雉山县分出来建的,载初元年撤销了,神龙元年又恢复了);桐庐县(这个县地位比较紧要。武德四年的时候,跟桐庐、分水、建德三个县一起组成严州,七年严州撤销了,桐庐县就归睦州管了);分水县(地位也高。武德七年并入桐庐县,如意元年又重新设立,还改名叫武盛县,神龙元年又改回分水县。宝应二年又从分水县分出来个昭德县,大历六年昭德县又给撤销了);遂安县(地位也高。石英山出产白石英,用来进贡朝廷;这县里也有铜矿)。

越州会稽郡,是当时的中都督府所在地。这地方的土贡可不少呢,有各种各样的丝绸,比如宝花罗、花纹罗、白编绫、交梭绫、十样花纹绫,还有轻容、生谷、花纱、吴绢这些丝织品,以及丹砂、石蜜、橘子、葛粉、瓷器、纸和笔墨等等。郡里还设有兰亭监盐官,负责管理盐务。当时会稽郡户籍登记在册的户数是九万两千七百七十九户,人口总数是五十二万九千五百八十九人。

郡下辖七个县:其中有一个府,叫浦阳府。还有义胜军和静海军,这两个军事机构是宝应元年设立的,后来静海军在大历二年被撤销,义胜军在元和六年也被撤销。不过,义胜军又在中和二年重新设立,到了乾宁三年,又改名为镇东军。会稽县是望县(地位较高的县),境内有南镇会稽山和祭祀会稽山的祠堂。会稽县东北四十里处有一条防海塘,从上虞江一直延伸到山阴县,长达一百多里,主要作用是蓄水灌溉农田。这条防海塘在开元十年由李俊之增修过,大历十年由观察使皇甫温又增修过,大和六年由李左次再次增修。会稽县还出产锡。

山阴县是紧县(地位一般的县),武德七年从会稽县析置,八年又撤销,垂拱二年重新设立,大历二年再次撤销,七年又重新设立,元和七年再次撤销,十年又再次设立,真是几经变迁啊!山阴县北三十里处有越王山堰,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凿山修建了这个水利工程,用来蓄水和泄洪。山阴县东北二十里处还有朱储斗门;北五里有新河,西北十里有运道塘,这些都是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开凿的;西北四十六里有新径斗门,这是大和七年观察使陆亘修建的。山阴县还出产铁。

诸暨县是望县,境内有银矿冶炼厂。诸暨县东二里处有湖塘,这是天宝年间郭密之修建的,可以灌溉二十多顷田地。余姚县是紧县,武德四年从故句章县析置,同时设立姚州,七年姚州被撤销,余姚县就归属会稽郡了。余姚县境内有风山和四明山。剡县是望县,武德四年以剡县设立嵊州,同时析置剡城县,八年嵊州被撤销,剡城县也被撤销,剡县就归属会稽郡了。萧山县是紧县,原本叫永兴县,仪凤二年改名为萧山县。上虞县是上县(地位较高的县),贞元年间从会稽县析置。上虞县西北二十七里有任屿湖,宝历二年由金尧恭修建,可以灌溉二百顷田地;北二十里有黎湖,也是金尧恭修建的。

明州余姚郡,哎,说的是余姚啊,在明州。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浣上奏,把越州的鄮县划出来,另立一个县,因为这地方有四明山,所以就叫余姚县了。这地方主要出产吴绫、交梭绫、海鲜、署预、附子这些东西。户口呢,一共四万二千二百七户,人口二十万七千三百二十。余姚县下辖四个地方,其中上亭还有个军营。

说完了余姚,咱们再说说鄮县。鄮县啊,也是个老县了,武德四年,从原来的句章县分出来,设了鄞州,八年后州给撤了,又改成了鄮县,归越州管。开元二十六年,从鄮县又分出来个翁山县,大历六年又给撤了。鄮县这边有盐场。县城南边两里地有个小江湖,灌溉八百顷田地,开元年间,王元纬负责修建的,老百姓还给他立了庙祭祀呢;东边二十五里有个西湖,灌溉五百顷田地,天宝二年陆南金扩建的;西边十二里有个广德湖,灌溉四百顷田地,贞元九年刺史任侗修缮的;西南四十里有个仲夏堰,灌溉好几千顷田地,大和六年刺史于季友修建的。

接下来是奉化县,也是个上县,开元二十六年从鄮县分出来的,这地方出铜。还有慈溪县,也是开元二十六年从鄮县分出来的,也是个上县。最后是象山县,是个中县,原来属于台州,神龙元年从宁海和鄮县分出来建县,广德二年才划归明州。

衢州信安郡,级别是上等郡。武德四年,从婺州分出来信安县,设立了信安郡。六年的时候,辅公祐被罢免,郡就被撤销了。到了垂拱二年,又从婺州分出信安、龙丘、常山三县,重新设立了信安郡。信安郡的土贡是绵纸和竹扇。户籍登记在册的户数是六万八千四百七十二户,人口总数是四十四万四百一十一口。信安郡下辖四个县:西安县(级别上等,原本是信安县,武德四年分出来设立了定阳县,六年又撤销了定阳县,到了咸通年间,才把信安县改名为西安县。县城东边五十五里有个神塘,开元五年,因为风雷摧毁了山体,山涧变成了池塘,可以灌溉两百顷田地。这里还有银矿。);龙丘县(级别紧要,原本是太末县,武德四年设立龙丘县,同时设立谷州和白石县,八年后谷州被撤销,太末县和白石县并入信安县。贞观八年,从信安县和金华县分出来,重新设立龙丘县,隶属婺州。如意元年,又从龙丘县分出来盈川县。证圣二年设立武安县,后来又撤销了武安县。元和七年,盈川县并入信安县。龙丘县境内有岑山。);须江县(级别上等,武德四年从信安县分出来,八年后撤销,永昌元年又重新设立。);常山县(级别上等,咸亨五年从信安县分出来,隶属婺州,垂拱二年归属信安郡,乾元元年又隶属信州,后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归属。)

处州缙云郡,级别是上等郡。它原本是括州永嘉郡,天宝元年改了郡名,大历十四年又改了州名。土贡是棉花、蜂蜡和黄连。户籍登记在册的户数是四万二千九百三十六户,人口总数是二十五万八千二百四十八口。下辖六个县:丽水县(级别上等,原本是括苍县,武德八年丽水县并入括苍县,大历十四年改名为丽水县。丽水县有铜矿,产自豫章山和孝义山;县城东边十里有个恶溪,有很多水怪,宣宗年间刺史段成式治理有方,水怪就消失了,老百姓称它为好溪;境内还有括苍山。);松阳县(级别上等,武德年间以县设立松州,八年后州被撤销,松阳县归属处州。境内有银矿,产自马鞍山。);缙云县(级别上等,圣历元年从括苍县和婺州的永康县分出来设立。境内有缙云山。);青田县(级别中等,景云二年从括苍县分出来。);遂昌县(级别上等,武德八年并入松阳县,景云二年又重新设立。);龙泉县(级别中等,乾元二年从遂昌县和松阳县分出来设立。)

话说啊,婺州东阳郡,那是上等郡,贡品可多了:棉花、葛麻、纻布、藤纸、漆器、赤松涧米、香粳米、葛粉、黄连。这郡里啊,户口十四万四千八十六户,人口七十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口。底下管着七个县:金华县,(是望县,武德八年的时候把长山县并进来了,垂拱四年改名叫金山县,神龙元年又改回金华了。这儿有百沙山、金华山,还有铜矿。)义乌县,(是紧县,原来叫乌伤,武德四年的时候设了绸州,因为有个绸岩,所以就叫这名儿,还分出来个华川县。七年州撤了,华川县并回乌伤,改名叫义乌,归东阳郡管。)永康县,(是望县,原来叫缙云,武德四年设了丽州,八年州撤了,改名叫永康,归东阳郡管。)东阳县,(是望县,垂拱二年从义乌分出来建的县。这儿有个歌山。)兰溪县,(是紧县,咸亨五年从金华分出来建的。这儿有望云山、大家山。)武成县,(是上等县,原来叫武义,天授二年从永康分出来建县,改名叫武成,天祐年间又改回武义了。)浦阳县。(是上等县,天宝十三载从义乌、兰溪和杭州的富阳分出来建的。)

接下来是温州永嘉郡,也是上等郡,高宗上元元年的时候,从括州的永嘉、安固两个县分出来建的。这儿的贡品有:布匹、柑橘、甘蔗、蛟皮。还有个永嘉监盐官。户口四万二千八百一十四户,人口二十四万一千六百九十口。管着四个县:永嘉县,(是上等县,武德五年的时候以县设东嘉州,还分出来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个县。贞观元年州撤了,横阳、永宁两个县被并掉了,永嘉、安固两个县归括州管。)安固县,(是上等县,有铜矿。)横阳县,(是上等县,大足元年从安固分出来建的。)乐成县。(是上等县,武德七年并入永嘉县,载初元年又分出来了。)

话说啊,咱们今天聊聊台州临海郡。这临海郡啊,地位很高,是上州。它原本是海州,到了唐朝武德四年,才从永嘉郡分出来,正式设立的临海郡。这地方呢,特产可不少,像金漆、乳柑、干姜、甲香、蛟革、飞生鸟这些,都是贡品。当时,临海郡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八万三千八百六十八户,人口总数达到了四十八万九千一百十五人,下辖五个县。

这五个县分别是:临海县,地位也很高,是望县。它也是在武德四年从临海郡分出来的,不过到了八年的时候又给撤销了,据说这儿有铁矿。还有唐兴县,地位也是上县,它原本叫始丰县,也是武德四年从临海分出来的,八年后撤销,到了贞观八年又重新设立,高宗上元二年才改名叫唐兴县。这唐兴县啊,山多,有土墙山、鼻山、天台山。再有就是黄岩县,也是上县,以前叫永宁县,高宗上元二年从临海分出来,天授元年才改名黄岩。这黄岩县啊,也有铁矿和盐场。还有乐安县,也是上县,武德四年从临海分出来,八年后撤销,高宗上元二年又重新设立。最后一个是宁海县,也是上县,武德四年从临海分出来,七年的时候并入章安县,到了永昌元年才重新设立,这宁海县也有铁矿和盐场。

话说福建长乐郡,是中都督府管辖的地方,以前是泉州建安郡的一部分。唐武德六年才单独设立,景云二年改名叫闽州,开元十三年又改了州名,到了天宝元年,郡名也变了。这地方主要上贡蕉布、海蛤、文扇、茶叶和橄榄。当时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三万四千八十四户,人口七万五千八百七十六人。下辖十个县,其中还有经略军和宁海军,不过宁海军是至德二年设立的,元和六年就撤销了。

咱们先说说闽县。它是个比较重要的县城,东边五里地有个海堤,是大和三年李茸大人下令修建的。以前啊,每到六月涨潮,海水又咸又苦,庄稼都死掉了。海堤建成后,河水灌溉稻田,三百户人家都种上了好田。再来说说候官县,它位置比较紧要。武德六年设立,八年后撤销了,长安二年又从闽县分出来重新设立,元和三年又撤销,五年后又恢复了。这县里还有盐场。西南七里有个洪塘浦,从石{巳山}江一直向东,经过甓渎到柳桥,可以通航,这是贞元十一年观察使王翃开通的。

长乐县,地位比较高。它以前叫新宁,武德六年从闽县分出来,后来改了名字。元和三年并入福唐县,五年后又重新设立,这里也有盐场。东边十里有个海堤,大和七年李茸大人又下令修建了,还建了十斗门用来挡潮水,旱季可以引水灌溉,雨季可以排水,所以也变成了良田。福唐县地位也比较高,以前叫万安,圣历二年从长乐县分出来,天宝元年改了名字,这儿产铁。连江县地位也比较高,以前叫温麻,武德六年从闽县分出来,后来改了名字,这儿也有盐场。东北十八里有个材塘,是贞观元年修建的。

长溪县,地位中等偏下。武德六年设立,后来并入连江县,长安二年又重新设立,这儿也有盐场。古田县,地位中等偏下,永泰二年从候官县和尤溪县分出来设立的。梅溪县,地位中等,贞观元年从候官县分出来设立的。永泰县,地位中等,咸通二年从连江县和闽县分出来设立的。最后是尤溪县,地位中等偏下,开元二十九年开山凿洞才设立的,这儿产银、铜和铁。

话说建州建安郡啊,地位很高。这郡是武德四年才设立的。它那边的特产呢,就是香蕉、花布和竹席。当时户口数是两万两千七百七十户,人口十四万两千七百七十四人。郡里一共五个县:建安县,地位很高,盛产银子和铜;邵武县,地位中等偏下,本来属于抚州,武德四年从建州里分出来个绥城县,邵武县也归建州管,七年后邵武县才正式划归建州。贞观三年的时候,绥城县被撤销,并入了邵武县。邵武县也有铜和铁矿。

浦城县,位置比较偏远,本来是属于吴兴郡的,武德四年改名叫唐兴县,后来被撤销并入建安县,载初元年又重新设立,天授二年改名叫武宁县,神龙元年又改回唐兴县,天宝元年最终改名叫浦城县。建阳县,地位很高,武德四年设立,八年后被撤销并入建安县,垂拱四年又重新设立。这儿有著名的武夷山。将乐县,地位中等偏下,武德五年从邵武县分出来,归抚州管,七年后被撤销,垂拱四年又从邵武县和原来的绥城县的地盘上重新设立。元和三年又撤销,五年后再次设立。将乐县的金泉地区盛产黄金,还有银子和铁矿。

泉州,原来叫清源郡,是上州。它本来是武荣州,圣历二年的时候,从泉州的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分出来设立的,治所在南安,后来迁到晋江。三年后,州被撤销了,这几个县又归属泉州。到久视元年又重新设立了这个州,景云二年又改了名字。泉州的土贡是棉花、丝绸、香蕉和葛麻。户口数是两万三千八百六户,人口是十六万两千九十五人。泉州管辖四个县:从州治往东走,坐船两天到高华屿,再走两天到濆屿,再走一天就到流求国了。

晋江县,是上县。开元八年从南安县分出来设立的。县城北边一里地有条晋江,开元二十九年,别驾赵颐贞开凿河道,让船只可以通到城下;东边一里地有尚书塘,灌溉田地三百多顷,贞元五年刺史赵昌开凿的,当时叫常稔塘,后来赵昌当了尚书,老百姓都记得他,所以就改了名字;县城西南一里地有天水塘,灌溉田地一百八十顷,大和二年刺史赵棨开凿的;晋江县还有盐场。

南安县,是紧县(紧县指紧靠州治的县)。武德五年的时候,以南安县设立丰州,同时从南安县分出来设立莆田县,贞观元年丰州被撤销了,这两个县又归属泉州。南安县有盐场和铁矿。

莆田县,是上县。武德五年从南安县分出来设立的。县城西边一里地有诸泉塘,南边五里地有沥浔塘,西南两里地有永丰塘,南边二十里地有横塘,东北四十里地有颉洋塘,东南二十里地有国清塘,这些水塘一共灌溉田地一千二百顷,都是贞观年间开凿的;北边七里地有延寿陂,灌溉田地四百多顷,建中年间开凿的。

仙游县,是中县。本来叫清源县,圣历二年从莆田县分出来设立的,天宝元年改名为仙游县。

汀州,是临汀郡,下州。开元二十四年,在开福州和抚州的山区设立的,治所在新罗,大历四年迁到白石,都在长汀县的境内。汀州的土贡是蜡烛。户口数是四千六百八十户,人口是万三千七百二人。汀州管辖三个县:长汀县,是中下县,有铜矿和铁矿;宁化县,是中下县,本来叫黄连县,天宝元年改名。宁化县有银矿和铁矿;沙县,是中下县,本来属于建州,武德四年设立,后来被撤销并入建安县,永徽六年又重新设立,大历十二年才归属汀州。沙县有铜矿和铁矿。

话说啊,漳州漳浦郡,是个中等偏下的郡。唐高宗垂拱二年的时候,从福州的西南地区划出来,设立了这个郡。因为这地方南边有条漳水,所以就叫漳州了。一开始,漳州下面管着漳浦县和怀恩县两个县,县衙先设在漳浦。后来,开元四年搬到了李澳川,乾元二年又搬到了龙溪。这漳州啊,主要进贡的是甲香和鲛鱼皮。当时,全郡有5846户人家,人口大约17940人。 漳州下面还有三个县:龙溪县,也是个中等偏下的县,以前是泉州管的,后来归武荣州管,开元二十九年才划到漳州来;龙岩县,也是中等偏下,开元二十四年才设立,归汀州管,大历十二年才归漳州管;还有漳浦县,也是中等偏下,开元二十九年把怀恩县并进来了,这县里头还有座梁山。

再说说东道采访使,他的衙门设在苏州。

宣州宣城郡啊,是个望县。这地方的土特产可不少呢:银子、铜器、丝绸、白布、丝线织成的红色地毯、兔毛衣服、竹席、纸张、毛笔、署预(一种香料)、黄连、碌青(一种青色石头)。这里还有一个铅矿。全郡户口总数是十二万一千二百四户,人口是八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五人。郡下辖八个县:其中有个采石军,是乾元二年设立的,元和六年又撤销了。

宣城县,也是个望县。武德三年从怀安县析置出来,六年又撤销了。县城东面十六里有个德政陂,是引水灌溉农田的,能灌溉二百顷土地,这是大历二年观察使陈少游修建的。宣城还有个著名的敬亭山。当涂县,是个紧县(紧县指重要的县)。武德三年以县置南豫州,八年州又废了,当涂县就归属宣州。贞观元年,丹杨县被并入当涂。乾元元年隶属升州,上元二年又重新归属宣州。当涂县有神武山、采石戍,还有铜矿和铁矿。泾县,也是个紧县。武德三年以县置南徐州,后来改名为猷州,同时还设立了南阳县和安吴县。八年州废,南阳、安吴两县也被撤销,泾县就归属宣州了。

广德县,是个紧县。它原名叫绥安县。武德三年以县置桃州,同时设立了桐陈县和怀德县。七年州废,桐陈、怀德两县也被撤销,绥安县就归属宣州了。到了至德二年,绥安县改名为广德县。广德县有横山。南陵县,是个望县。武德四年隶属池州,池州废除后就归属宣州了。后来又从南陵县析置义安县,义安县后来又废除,改成了铜官冶。南陵的利国山有铜矿和铁矿,凤凰山有银矿。南陵还有个大农陂,能灌溉千顷田地,这是元和四年宁国令范某修建的,他利用废弃的陂塘,修建了三百步长的石堰,灌溉范围达到了六十里。此外,还有个永丰陂,位于青弋江中,是咸通五年修建的。南陵还有鹊头镇兵。南陵还有梅根监和宛陵监两个钱官(管理钱币的机构)。太平县,是个上县(上县指级别较高的县)。天宝十一载从当涂县和泾县析置,大历年间被撤销,永泰年间又恢复设立。宁国县,是个紧县。武德三年从宣城县析置,六年被撤销,天宝三年又从宣城县和当涂县析置出来。宁国县有银矿。旌德县,是个上县。宝应二年从太平县析置。

歙州,就是现在的安徽歙县那一带,属于上等州。这地方主要产白布、竹席、纸和黄连。当时户籍登记显示,有38320户人家,人口总数达到269190人。歙州下辖六个县:歙县,(等级上等,紧邻州治。东南方向十二里处有个吕公滩,以前叫车轮滩,水流湍急,经常翻船,后来刺史吕季重拿出自己的俸禄雇人开凿,才变得安全了。这里还有个主簿山。)休宁县,(等级上等,永泰元年的时候,盗贼方清攻陷了歙州,当地百姓依托山险抵抗,两年后贼寇平定,就从歙州分出来设立了归德县,大历四年又把归德县撤销了。)黝县,(等级上等。)绩溪县,(等级中下,本来是北野地区,永徽五年从歙州分出来设立,后来改了名字。这里出产银子和铅。)婺源县,(等级上等,开元二十八年从休宁县分出来设立。)祈门县,(等级中下,永泰二年方清叛乱平定后,利用他的营垒,从黝县和饶州的浮梁县分出来设立的。西边四十里有个武陵岭,元和年间县令路旻凿石修建了盘山道。西南十三里有个阊门滩,也经常翻船,路旻又开凿了斗门来疏通水流,人们称这条河为路公溪,后来斗门废弃了。咸通三年,县令陈甘节又拿出自己的俸禄雇人凿石垒木,架设横梁,并开凿山渠,把多余的水引到乾溪,这样船只通行就安全多了。)

池州,也属于上等州。武德四年的时候,用宣州的秋浦县和南陵县设立了池州,贞观元年池州被撤销,这两个县又划回了宣州。永泰元年又重新设立池州,这次是把宣州的秋浦县、青阳县和饶州的至德县合并设立的。池州主要产纸和铁,还发现了一个铅矿。池州下辖四个县:秋浦县,(等级上等,紧邻州治。这里有座乌石山,广德初年被盗贼陈庄、方清占据过。这里出产银子和铜。)青阳县,(等级上等,天宝元年从泾县、南陵县、秋浦县分出来设立。这里出产铜和银。)至德县,(等级中等,至德二年从鄱阳县、秋浦县分出来设立,当时隶属于寻阳郡,乾元元年划归饶州。)石埭县,(等级中等,永泰二年从青阳县、秋浦县分出来设立。)

洪州,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是当时的上都督府。这地方产葛、丝布、梅子酱和一种叫乳柑的水果。还有一个铜矿。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五万五千五百三十户,人口总数是三十五万三千二百三十一人。洪州下辖七个县,其中南昌县比较特殊,它曾经是南昌军,乾元二年设立,元和六年又取消了。

南昌,是州府所在地,以前叫豫章。武德五年,从豫章分出来设立了钟陵县和南昌县,还设立了南昌州,但八年后州被撤销了,南昌县和钟陵县也合并了。宝应元年,豫章改名为钟陵,贞元年间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南昌县城南边有个东湖,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在南塘开了一个闸门来控制江水,还修建了水塘来灌溉农田。

丰城县,是比较重要的县城,天祐年间曾叫吴皋。高安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以前叫建城,武德五年改名,还曾经设立过靖州,以及望蔡、华阳、宜丰、阳乐四个县。后来靖州改名米州,又改名筠州,八年后州被撤销,望蔡、华阳、宜丰、阳乐四个县也被撤销,只留下高安县。高安县有个米山。

建昌县,位置比较靠近州府。武德五年,设立了南昌州,又分出来龙安、永脩、新吴三个县。八年后州被撤销,龙安、永脩、新吴三个县也被撤销,只留下建昌县。建昌县南边一里地的地方有一条捍水堤,会昌六年,代理县令何易主持修筑;西边两里地的地方也有一条堤,咸通二年,县令孙永主持修筑。

新吴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永淳二年从建昌县分出来重新设立的。武宁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长安四年从建昌县分出来设立,景云元年改名为豫宁,宝应元年又改回武宁。分宁县,也是个重要的县城,贞元十五年从武宁县分出来设立的。

江州,以前叫九江郡,唐天宝元年改名叫江州。这地方出产葛、纸、碌石和生石斛。户口总数是19025户,人口105744人。江州下辖三个县,还有湖口、湓城两个军事据点。说一下浔阳县,它以前叫湓城,武德四年改名,后来又分出来重新设立了湓城县,五年后又从湓城分出来一个楚城县,八年后楚城县被撤销,贞观八年湓城县也被撤销了。浔阳县南边有个甘棠湖,是长庆二年刺史李渤修建的,还修了个水闸控制水位;东边有个秋水堤,大和三年刺史韦珩修建的;西边有个断洪堤,会昌二年刺史张又新修建的,都是为了防止水灾。浔阳县还有银矿、铜矿,还有著名的庐山,以及彭蠡湖,也叫宫亭湖。

彭泽县也是江州管辖的,武德五年的时候,曾设立浩州,还分出来都昌、乐城两个县。八年后浩州被撤销,乐城县也被撤销,彭泽、都昌两县就归江州管了。彭泽县有铜矿。都昌县也是江州管辖的,县南边一里地有个陈令塘,是咸通元年县令陈可夫修建的,用来阻挡洪水。

鄂州江夏郡,地势险要。这地方出产银、碌石和赀布,还有凤山监的钱币铸造厂。户口总数是19190户,人口84563人。江夏郡下辖七个县,元和元年还设立了武昌军。江夏县是重要的郡治所在地,有铁矿。永兴县地势险要,有铜矿和铁矿,北边有个长乐堰,是贞元十三年修建的。武昌县地势险要,有樊山,还有银矿、铜矿和铁矿。浦圻县和唐年县都是江州管辖的。汉阳县,以前是沔州汉阳郡,武德四年的时候,用沔阳郡的汉阳、汊川两个县设立了汉阳县。宝应二年,又把安州的孝昌县划归汉阳县管辖。建中二年汉阳县被撤销,四年后又恢复。元和三年孝昌县被撤销。宝历二年汉阳县再次被撤销,两个县又重新归属江州。汊川县是武德四年从汉阳县分出来的。

好家伙,先说岳州巴陵郡,这地方在中间位置,以前叫巴州,唐高宗武德六年改名叫巴陵郡。这地方主要产纻布和鳖甲,户口呢,一万七千四百户,人口五万两千九十八。下面有五个县:巴陵县,位置靠上,这儿有铁矿,还有个洞庭山,在洞庭湖里;华容县,位置也靠上,唐高宗垂拱二年改名叫容城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又改回华容县了;桥江县,位置在中间,以前叫沅江县,唐僖宗乾宁年间改名;湘阴县,位置在中下游,唐高宗武德八年把罗县并进来了;昌江县,位置也在中下游,唐中宗神龙三年从湘阴县分出来建的。

接下来是饶州鄱阳郡,这郡地位很高。土特产有麸金、银子、竹席和茶叶。这儿还有个永平监钱官,负责钱币的铸造,还有三个铜矿。户口四万八千九十九户,人口二十四万四千三百五十。下面有四个县:鄱阳县,地位很高,武德五年分出来个广晋县,归浩州管,八年浩州没了,广晋县就并回鄱阳县了。县东边有邵父堤,东北三里有个李公堤,是建中元年刺史李复修建的,用来抵御江水;东北四里有个马塘,北边六里有个土湖,都是刺史马植修建的;余干县,地位也很高,武德四年设立了玉亭县和长城县,七年玉亭县并入长城县,八年长城县又并入余干县,这儿有个神山;乐平县,地位很高,武德四年设立,九年撤销,后来又恢复了,这儿有金矿、银矿、铜矿和铁矿;浮梁县,地位很高,以前叫新平县,武德四年从鄱阳县分出来,八年撤销,开元四年又恢复,改名叫新昌县,天宝元年又改名叫浮梁县。

话说啊,虔州南康郡,那是上等郡,贡品可多了:丝布、纻布、竹綀、石蜜、梅子、桂花和斑竹。这郡里啊,户数有37647户,人口275410人。下辖七个县:

首先是赣县,也是上等县,还有个口镇兵和百丈戍;虔化县,也是上等县,有座梅岭山;南康县,也是上等县,盛产锡,还有座大庾山;雩都县,也是上等县,出产金子,天祐元年还设立了瑞金监,这县里还有君山和般固山;信丰县,也是上等县,本来是南安郡的一部分,永淳元年从南康郡分出来,天宝元年改名叫信丰;大庾县,中等县,神龙元年从南康郡分出来,出产铅和锡,还有个横浦关;最后是安远县,中等县,贞元四年从雩都县分出来,出产铁和锡。

接下来是吉州庐陵郡,也是上等郡,贡品有丝葛、纻布、陟厘和斑竹。户数37752户,人口33732人。下辖五个县:庐陵县,紧要的县城;太和县,上等县,武德五年的时候曾设过南平州,还设了永新、广兴、东昌三个县,八年后州府撤销了,永新、广兴、东昌三个县也并入太和县,归庐陵郡管辖,这太和县里还有座王山;安福县,上等县,武德五年曾设过颍州,七年后州府撤销,归庐陵郡管辖;新淦县,上等县;永新县,上等县,显庆二年从太和县分出来。

最后是袁州宜春郡,也是上等郡,贡品是白纻,还出产铜,只有一个铜矿。户数27993户,人口14496人。下辖三个县:宜春县,上等县,这儿有宜春泉,酿的酒还能进贡朝廷呢!西南十里还有个李渠,是引仰山的水进城的,刺史李将顺开凿的;这县里还出产铁;苹乡县,上等县;新喻县,上等县,以前叫“渝”,天宝年后才改叫“喻”。

话说信州,级别是上等州。乾元元年,从饶州的弋阳县,衢州的常山县、玉山县,还有建州、抚州的一部分地区划出来,设立了信州。信州的特产是葛粉。这里有个玉山监钱官,负责管理钱币,还有个铜矿和一个铅矿。信州下辖四个县:上饶县(级别上等,武德四年设立,归属饶州,七年被并入弋阳县,乾元元年又重新设立,同时设立永丰县,元和七年永丰县又被并入上饶县。上饶县盛产金、铜、铁、铅);弋阳县(级别上等,盛产银);贵溪县(级别中等,永泰元年从弋阳县分出来);玉山县(级别上等,证圣二年从常山县、须江县和弋阳县分出来,盛产银)。

接下来是抚州临川郡,级别也是上等州。它的特产是金丝布、葛、竹箭和朱橘。户数三万六千五百户,人口十七万六千三百九十四人。抚州下辖四个县:临川县(级别上等,盛产金银);南城县(级别上等,武德五年分出来永城县和东兴县,七年又给并了);崇仁县(级别上等,武德五年分出来宜黄县,八年又给并了);南丰县(级别上等,景云二年从南城县分出来,先天二年被撤销,开元八年又重新设立)。

最后是潭州长沙郡,是中等的都督府。特产是丝葛、丝布和木瓜。户数三万二千二百七十二户,人口十九万二千六百五十七人。长沙郡下辖六个县:(有一个府,叫长沙府;还有渌口、花石两个戍,以及桥口镇兵。)长沙县(级别望,盛产金);湘潭县(级别紧,原本属于衡州,元和年间才划归长沙郡,有衡山);湘乡县(级别紧,武德四年从衡山县分出来);益阳县(级别上等,武德四年分出来新康县,七年又给并了。永泰元年,都督翟灌从望浮驿开辟了一条新路,经过浮丘到达湘乡);醴陵县(级别中等,武德四年从长沙县分出来,有王乔山);浏阳县(级别中等,景龙二年从长沙县分出来)。

衡州,也就是现在的衡阳,以前叫衡山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叫衡州。这地方产麸金和绵纸。户口总数是三万三千六百八十八户,人口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八人。衡州下辖六个县:有戎分、洞口、平阳三个军事据点。衡阳县,位置重要,以前叫临烝县,唐高祖武德四年设立,七年的时候把重安、新城两个县并入衡阳县。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改名为衡阳县。衡阳县境内有座西母山。衡山县,位置重要,以前属于潭州,唐中宗神龙三年才划归衡州。衡山县有南岳衡山祠。常宁县,位置一般,以前叫新宁县,天宝元年改名。攸县,位置中等,武德四年设立南云州,又从南云州分出来茶陵、安乐、阴山、新兴、建宁五个县。贞观元年南云州撤销,茶陵、安乐、阴山、新兴、建宁五个县也跟着被撤销,只留下攸县隶属衡州。茶陵县,位置中等,圣历元年从攸县分出来,因为某些原因又重新设立。耒阳县,位置重要,以前叫耒阴县,武德四年改名。

永州,也就是现在的零陵郡,位置中等。这地方出产葛、笴、零陵香、石蜜、石燕。户口总数是二万七千四百九十四户,人口十七万六千一百六十八人。永州下辖四个县:有麻田镇兵,还有雷石、卢洪两个军事据点。零陵县,位置重要。祁阳县,位置重要,武德四年从零陵县分出来,贞观元年撤销,四年后又重新设立,这儿产铁。湘源县,位置重要,这儿产金,也产铁。灌阳县,位置中等,萧铣(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从湘源县分出来设立灌阳县,武德七年撤销,唐玄宗上元二年又重新设立。

道州,江华郡,属于中等州。它原本是营州,武德四年的时候,用零陵郡的营道、永阳两县设立了营州,五年改名为南营州,贞观八年又改名,十七年州被撤销,并入永州,上元二年又重新设立。道州的土贡是白纻、零陵香和犀角。户数是两万两千五百五十一户,人口是十三万九千六十三人。道州下辖五个县:弘道县(上等县,原本是营道县,天宝元年改名);延唐县(上等县,原本是梁兴县,萧铣把营道县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立了梁兴县,萧铣被平定后,改名为唐兴县,长寿二年改名为武盛县,神龙元年又改回唐兴县,天宝元年再次改名,延唐县出产铁);江华县(中等县,武德四年从贺州的冯乘县划出来设立,文明元年改名为云汉县,神龙元年又改回江华县,江华县出产锡);永明县(中等县,原本是永阳县,贞观八年并入营道县,天授二年又重新设立,天宝元年改名,永明县出产银和铁);大历县(中等县,大历二年从延唐县划出来设立)。

郴州,桂阳郡,属于上等州。它的土贡是赤钱、纻布和丝布,还有桂阳监钱官。户数是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五户。郴州下辖八个县:郴县(上等县,有马岭山);义章县(中下等县,萧铣从郴县划地出来设立,武德七年撤销,八年又重新设立,义章县出产银、铜和铅);平阳县(上等县);资兴县(上等县,原本是晋兴县,贞观八年撤销,咸亨三年又重新设立并改名);高亭县(中下等县,原本是安陵县,开元十三年从郴县划出来设立,天宝元年改名);义昌县(中下等县);临武县(中下等县,如意元年改名为隆武县,神龙元年又改回原来的名字);蓝山县(上等县,原本是南平县,咸亨二年设立,天宝元年改名)。

邵州,邵阳郡,属于下等州。它原本是南梁州,武德四年从潭州的邵阳县划地出来设立,同时设立了邵陵县和建兴县,贞观十年改名。邵州的土贡是银和犀角。户数是一万七千七十三户,人口是七万一千六百四十四人。邵州下辖两个县:邵阳县(上等县,武德七年邵陵县并入邵阳县,邵阳县有文斤山);武冈县(中等县,原本是武攸县,武德四年改名,七年建兴县并入武冈县)。

右西道采访使,治所在洪州。

黔州,也就是现在的黔中郡,归属下都督府管辖。以前叫黔安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的名字。这地方主要产犀角、光明丹沙和蜡,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四千二百七十户,人口总数是二万四千二百四口。黔州下辖六个县:彭水县(上等县);武德元年的时候,从彭水县分出来都上县和石城县;第二年又分出来盈隆县、洪杜县、相永县、万资县。贞观四年,相永县和万资县合并成了费州,都上县变成了夷州。贞观十年,思州的高富县划归黔州管辖,十一年后又把高富县划给了夷州。彭水县还有盐场。黔江县(中下等县),以前叫石城县,天宝元年改名。洪杜县(中下等县)。洋水县(中下等县),以前叫盈隆县,先天元年改名叫盈川县,天宝元年又改名叫洋水县。信宁县(中下等县),以前叫信安县,武德二年改名,归义州管辖,贞观十一年义州撤销,信宁县就归黔州管了。都濡县(中下等县),是贞观二十年从盈隆县分出来的。

辰州,也就是卢溪郡,归属中都督府管辖。以前叫沅陵郡,天宝元年改的名字。这地方主要产光明丹沙、犀角、黄连和黄牙,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四千二百四十一户,人口总数是二万八千五百五十四口。辰州下辖五个县:沅陵县(上等县);卢溪县(中下等县),武德三年从沅陵县分出来的,这儿有座武山。溆浦县(上等县),武德五年从辰溪县分出来的。麻阳县(中下等县),武德三年从沅陵县和辰溪县分出来的,垂拱四年又从麻阳县分出了龙门县,后来龙门县又并回去了。麻阳县还有丹穴。辰溪县(中等县)。

锦州,也就是卢阳郡,属于下都督府管辖。垂拱二年,用辰州麻阳县的一部分土地和开山洞设立的。这地方主要产光明丹砂和犀角,户籍登记在册的有二千八百七十二户,人口总数是一万四千三百七十四口。锦州下辖五个县:卢阳县(中下等县);招谕县(中下等县);渭阳县(中下等县);常丰县(中下等县),以前叫万安县,天宝元年改名。洛浦县(中下等县),以前属于溪州管辖,天授二年从辰州的大乡分出来,长安四年划归锦州管辖。

施州,原来的名字叫清江郡,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叫清化郡,是个下等郡。这地方产麸金、犀角、黄连、蜂蜡和药材。户数三千七百二十户,人口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四人。它下面有两个县:清江县,也是个下等县,唐高宗义宁元年设立的开夷县,唐高宗麟德元年并入清江县了;建始县,也是个下等县,唐高宗义宁二年的时候,这里设立了叶州,唐太宗贞观八年叶州撤销了,建始县就归施州管了。

叙州,原来的名字叫巫州,唐太宗贞观八年,用辰州的龙标县设立了巫州,唐中宗天授二年改名叫沅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因为“沅”和“原”读音相近,又改回巫州,唐代宗大历五年,最终改名叫潭阳郡,也是个下等郡。这地方产麸金和犀角。户数五千三百六十八户,人口二万二千七百三十八人。它下面有三个县:龙标县,是个上等县,唐高祖武德七年设立的,贞观八年又从龙标县分出来夜郎、朗溪、思微三个县,九年后思微县被撤销了;朗溪县,是个中等偏下县;潭阳县,也是个中等偏下县,唐睿宗先天二年从龙标县分出来设立的。

奖州,原来的名字叫舞州,唐高宗永徽四年,用沅州的夜郎县和渭溪县设立了舞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因为“舞”和“武”读音相近,改名叫鹤州,二十年又改名叫业州,唐代宗大历五年最终改名叫龙溪郡,也是个下等郡。这地方产麸金、犀角和蜂蜡。户数一千六百七十二户,人口一千二百八十四人。它下面有三个县:峨山县,是个中等偏下县,原来叫夜郎县,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渭溪县,也是个中等偏下县,唐中宗天授二年从夜郎县分出来设立的;梓姜县,也是个中等偏下县,原来属于充州,唐玄宗天宝三年充州被废除成为羁縻州,梓姜县就归奖州管了。

老话说,夷州,现在叫义泉郡,位置比较偏下。这地方啊,本来是隋朝明阳郡的地盘,到了唐朝武德四年,用思州的宁夷县给它立了个州,叫夷州。结果贞观元年,州给撤了,四年后又用黔州的都上县,重新在南蛮之地设立了夷州。十一年的时候,州治又搬到了绥阳。这地方主要产犀牛角和蜡烛,户口数一千二百八十四户,人口七千一百一十三人。下辖五个县:绥阳县,情况一般,有个绥阳山;都上县,情况也一般;义泉县,情况也一般,以前是明阳郡的,武德二年的时候,用信安、义泉、绥阳三个县设立了义州,还新设了都牢、洋川两个县,五年后改名叫智州。贞观四年,都牢县撤了。五年后,又把原来废州的乐安、宜林、芙蓉、瑘川四个县划到义州来,后来又把废夷州的绥养县也划过来了。十一年改名叫牢州,州治搬到了义泉。十六年,州又撤了,绥养、乐安、宜林三个县也撤了,绥阳、义泉、洋川三个县就归属到别的州去了,芙蓉、瑘川归播州管。

洋川县,情况也一般;宁夷县,情况也一般。武德四年的时候,从宁夷县分出来十二个县:夜郎、神泉、丰乐、绥养、鸡翁、伏远、明阳、高富、思义、丹川、宣慈、慈岳。六年的时候,鸡翁县撤了。夷州撤销后,夜郎、神泉、丰乐三个县也撤了,宁夷、伏远、明阳、高富、思义、丹川归务州管,宣慈、慈岳归涪州管,绥养归智州管。贞观六年又重新设立了鸡翁县,归夷州管。十一年又把高富县划到夷州。永徽年间以后,鸡翁、高富两个县又撤了。开元二十五年,又把宁夷县划到夷州管辖。

播州播川郡,是个下等郡。它原来是郎州,贞观九年的时候,从隋朝的牂柯郡的牂柯县设立了郎州,贞观十一年又撤销了,贞观十三年又重新设立,并且改了名字。这里进贡的东西是斑竹。户数是四百九十户,人口是两千一百六十八人。郎州下辖三个县:遵义县(中等偏下,原来叫恭水县,贞观元年的时候,从牂柯地区设立了恭水县,同时还设立了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五个县。郎州撤销后,这些县也跟着撤销了。十三年郎州重新设立,这些县也跟着重新设立。十四年,恭水改名叫罗蒙,高山改名叫舍月,贡山改名叫湖江,柯盈改名叫带水,邪施改名叫罗为,释燕改名叫胡刀。十六年,罗蒙又改名叫遵义。显庆五年,舍月、湖江、罗为三个县被撤销了),芙蓉县(中等偏下,贞观五年设立,归属亏阝州,十一年并入瑘川县,归属牢州。开元二十六年,瑘川县和胡刀县被撤销,并入芙蓉县),带水县(中等偏下)。

思州宁夷郡,也是个下等郡。它原来是务州,武德四年的时候,从隋朝的巴东郡的务川县和扶阳县设立了务州,贞观四年改了名字。这里进贡的东西是蜡。户数是一千五百九十九户,人口是一万二千二十一人。它下辖三个县:务川县(中等偏下,武德元年设立。贞观元年,把废除的夷州的宁夷、伏远、思义、明阳、高富、丹川六县,以及废除的思州的丹阳、城乐、感化、思王、多田五县都划归务州管辖,随后思义、明阳、丹川三县被撤销,第二年丹阳县被撤销,第八年感化县被撤销,第十年高富县划归黔州管辖,十一年伏远县被撤销),思王县(中等偏下,武德三年设立),思邛县(中等偏下,开元四年为了安抚当地生獠而设立)。

费州涪川郡,也是个下等郡。贞观四年的时候,从思州的涪川县和扶阳县分出来,设立了费州,是为了管理南蛮地区。这里进贡的东西是蜡。户数是四百二十九户,人口是两千六百九十人。它下辖四个县:涪川县(中等偏下,武德四年从务川县分出来设立。贞观四年,黔州的相永县和万资县划归费州管辖,十一年涪川县被撤销),扶阳县(中等偏下),多田县(中等偏下,武德四年设立,隶属思州,贞观元年划归务州管辖,八年又回到费州),城乐县(中等偏下,武德四年招抚当地生獠而设立,隶属思州,贞观元年划归务州管辖,八年又回到费州)。

南州在南川郡,级别属于下等郡。武德二年的时候,朝廷开辟了南蛮地区,设立了南州,三年后改名为僰州,四年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南州。这地方的土特产是斑布。户数有四百四十三户,人口两千四百四十三人。南州下辖两个县:南川县(级别属于中下等,原本叫隆阳县,武德二年设立南川县的同时,还设立了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四个县。到了贞观十一年,扶化、隆巫、灵水三个县被撤销了。到了先天元年,隆阳县改名为南川县。)和三溪县(级别属于中下等,贞观五年设立,七年后又设立了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个县,八年后这四个县又被撤销了)。

溪州在灵溪郡,级别属于下等郡。天授二年的时候,从辰州分出来设立了溪州。这地方的土特产是丹砂、犀牛角和茶叶梗。户数有二千一百八十四户,人口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二人。溪州下辖两个县:大乡县(级别属于上等)和三亭县(级别属于中下等,贞观九年从大乡县分出来设立,这里有座大酉山)。

溱州在溱溪郡,级别属于下等郡。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在山洞地区开辟了溱州。这地方的土特产是文龟、斑布和丹砂。户数有八百七十九户,人口五千四十五人。溱州下辖五个县:荣懿县(级别属于中下等,贞观十六年设立,同时还设立了扶欢、乐来两个县,到了咸亨元年,乐来县被撤销了)、扶欢县(级别属于中下等)、夜郎县(级别属于中下等,贞观十六年在开辟山洞地区设立珍州的时候,同时设立了夜郎、丽皋、乐源三个县,后来夜郎县升格为夜郎郡。元和三年珍州被撤销,夜郎县的管辖范围就归属到溱州了)、丽皋县(级别属于中下等)和乐源县(级别属于中下等)。

黔中采访使的治所设在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