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初年的时候,突厥那边连续三个月都能看到月亮。
仪凤二年正月初一,月亮出现在西方,这叫“朓”。古书上说,出现“朓”的征兆,预示着诸侯王要安逸享乐了。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有两个月,过了望(农历十五)之后,月亮还是圆的,没有亏损。
天宝三年正月某一天,月亮上出现红色的气体,像一条垂下来的丝带一样。
肃宗元年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某一天晚上,月亮遮掩了昴宿,并且周围有光晕,颜色是白色的,还有一道白气从北方贯穿而过。昴宿代表着胡人,白气代表着兵灾丧亡。 建辰月(农历十二月)某一天,月亮上出现黄白相间的冠状光晕,光晕连接着东井、五诸侯、两河以及舆鬼星宿。东井星宿代表着京师。
大历十年九月某一天,月亮周围的光晕笼罩着荧惑、毕宿、昴宿、参宿,一直延伸到五车星宿,光晕里还有黑气,忽聚忽散。十二月某一天,月亮从东方升起,上面有十多道白气,像匹练一样,贯穿了五车、毕宿、觜觿、参宿、东井、舆鬼、柳宿、轩辕等星宿,到半夜才散去。占卜的人说:“这是女主(指皇帝)要遭灾的预兆。” 白气代表兵灾丧亡,五车星宿主管军需,轩辕星宿代表后宫,这些星宿也代表着晋地和京师。
元和十一年某一天早上,太阳已经升起,却有一道彩虹贯穿月亮,一直延伸到营室星宿。
开成四年闰正月初一,第二天,月亮在营室星宿,月亮的形状很完整,而且出现得比较早。占卜的人说,这是臣下专权的征兆。五年正月初一,某一天,月亮昏暗,而且在月中出现,还没到弦月就到了中天,出现得也比较早。占卜结果和上次一样。
景福二年十一月,出现一道环状的白气,贯穿月亮,穿过北斗星,一直延伸到太微星。
天复二年十二月某一天晚上,月亮周围出现了三个光晕,里面是白色的,中间是赤黄色的,外面是绿色的。
天祐二年二月某一天,月亮周围的光晕笼罩着荧惑星。
武德九年二月某一天,一颗星在胃宿和昴宿之间出现,几天后,又出现在卷舌星附近。 这颗星和彗星一样,都是不祥之兆,而且比彗星的灾难更大。
贞观八年八月某一天,一颗星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出现,然后经过玄枵星,几天后就消失了。十三年三月某一天,一颗星在毕宿和昴宿之间出现。十五年六月某一天,一颗星在太微星附近出现,犯了郎位星宿,七月某一天就消失了。
龙朔三年八月某一天,一颗彗星出现在左摄提星附近,长有两尺多,几天后就消失了。摄提星代表着建时节气,也象征着大臣。
乾封二年四月丙辰这天,东北方向出现了一颗彗星,位置在五车、毕、昴星宿之间,到了乙亥日就消失了。
上元二年十二月壬午,角宿和亢宿的南边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五尺。三年七月丁亥,东井星宿那里又出现了一颗彗星,指向北河星宿,一开始长三尺多;后来它向东北方向移动,光芒越来越盛,长度达到三丈,扫过中台星宿,指向文昌星宿。九月乙酉,这颗彗星消失了。东井代表京城,中台和文昌代表将相的职位,两河指的是皇宫。
开耀元年九月丙申,天市星宿中间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五丈,后来逐渐变小,向东移动到河鼓星宿,癸丑日消失了。天市是买卖交易的地方,代表着衣食住行;也有人说,这预示着皇帝要迁都。河鼓星宿代表着将军。
永淳二年三月丙午,五车星宿的北边出现了一颗彗星,到了四月辛未就消失了。
文明元年七月辛未的晚上,西方出现了一颗彗星,长一丈多,八月甲辰就消失了。这颗彗星被称为“天搀”。
光宅元年九月丁丑,西方出现了一颗星,形状像半个月亮。月亮是阴气最盛的象征,这颗星像月亮,说明阴气达到了极点。
景龙元年十月壬午,西方出现了一颗彗星,十一月甲寅就消失了。二年七月丁酉,胃宿和昴宿之间出现了一颗孛星。“胡分”也。三年八月壬辰,紫宫出现了一颗孛星。
延和元年六月,一颗彗星从轩辕星宿进入太微星宿,到达大角星宿后消失了。
开元十八年六月甲子,五车星宿出现了一颗彗星。癸酉日,毕宿和昴宿之间出现了一颗孛星。二十六年三月丙子,紫宫垣出现了一颗孛星,它穿过北斗魁星,十多天后,因为云彩遮挡而消失了。
乾元三年四月丁巳,东方出现了一颗彗星,位于娄宿和胃宿之间,颜色发白,长四尺,它快速地向东移动,依次经过昴宿、毕宿、觜觿宿、参宿、东井宿、舆鬼宿、柳宿、轩辕宿,最后到达右执法星宿的西边,一共五旬多才消失。闰月辛酉朔,西方又出现了一颗彗星,长几丈,到了五月才消失。娄宿代表鲁国,胃宿、昴宿、毕宿代表赵国,觜觿宿、参宿代表唐朝,东井宿、舆鬼宿代表京城,柳宿的一半代表周朝。两次彗星相继出现,预示着将有灾祸。另外,娄宿和胃宿之间是天仓。
公元766年12月某一天,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位置在匏瓜星附近,大概有一尺多长,过了二十天就消失了,它还“犯”了代表官员的星宿。
过了几年,公元770年4月某天,又出现了一颗彗星,这次在五车星附近,光芒四射,足足有三丈长! 五月某天,彗星出现在北方,颜色是白色的。过了几天,它往东边移动,靠近了八谷星;六月,它又靠近了三公星,然后在某天就消失了。当时的人们占卜说:“白色的彗星,是太白金星产生的。” 同年12月某天,在参宿星下面出现了一颗很长的星,这星长到贯穿了整个天空!这其实也是彗星的一种,而参宿,是代表唐朝的星宿。
公元815年3月,一颗长长的星出现在太微星附近,它的尾巴甚至延伸到了轩辕星。两年后的公元817年1月某天,毕宿附近又出现了一颗彗星。
公元821年1月某天,一颗星在翼宿附近出现异常,几天后,又出现在太微星西上将星附近。六月,在昴宿出现了一颗彗星,大概一丈长,持续了十天就看不见了。
公元827年7月某天,一颗彗星出现在右摄提星的南边,大约两尺长。公元828年10月,一颗客星出现在水位星附近。公元830年9月某天,太微星附近又出现了一颗彗星,长度超过一丈,它向西北方向移动,越过了郎位星,然后在某天消失了。
开成二年二月丙午那一天,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位置在危宿,长度超过七尺,尾巴指向西南方,对着南斗。戊申日,彗星还在危宿的西南方,光芒更加耀眼了。癸丑日,彗星跑到虚宿去了。辛酉日,彗星长度超过一丈,往西边稍微偏南一点的方向移动。壬戌日,彗星在婺女星附近,长度超过两丈,宽度有三尺。癸亥日,彗星变得更长更宽了。三月甲子日,彗星跑到南斗星附近了。乙丑日,彗星长度达到五丈,尾巴分成了两叉,一叉指向氐宿,一叉遮住了房宿。丙寅日,彗星长度六丈,尾巴没分叉,指向北方,位置在亢宿七度的地方。丁卯日,彗星往西北方向移动,尾巴指向东方。己巳日,彗星长度超过八丈,位置在张宿。癸未日,彗星长度缩短到三尺,在轩辕星的右边,看不清了。一般来说,彗星早上出现尾巴指西,晚上出现尾巴指东,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这次彗星,竟然指向了各个方向,如此凌乱,真是罕见啊!甲申日,一颗客星出现在东井星的下面。戊子日,另一颗客星出现在端门星的里面,靠近屏星。四月丙午日,东井星下的客星消失了。五月癸酉日,端门星里的客星也消失了。壬午日,一颗像扫帚星一样的客星,出现在南斗星天龠的旁边。八月丁酉日,虚宿和危宿出现了彗星,虚宿和危宿合称玄枵,枵就是耗损的意思。
三年十月乙巳日,一颗彗星出现在轸宿和魁宿之间,长度超过两丈,而且还在变长,尾巴指向西方。十一月乙卯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东方,位置在尾宿和箕宿之间,横跨整个天空。十二月壬辰日,这颗彗星看不到了。四年正月癸酉日,一颗彗星出现在羽林星附近,羽林是卫分。闰月丙午日,一颗彗星出现在卷舌星的西北方向;二月己卯日,这颗彗星消失了。五年二月庚申日,一颗彗星出现在营室和东壁星之间,二十天后消失了。十一月戊寅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东方,燕分。
会昌元年七月,一颗彗星出现在羽林、营室、东壁星之间。十一月壬寅日,一颗彗星出现在北落师门星附近,位置在营室星,进入了紫宫,十二月辛卯日消失了,并州分。
大中六年三月,一颗彗星出现在觜宿和参宿之间,参宿是唐星。十一月九月乙未日,一颗彗星出现在房宿,长度三尺。
咸通五年五月己亥日,夜里漏刻还没走完一刻钟,一颗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颜色黄白,长度三尺,位置在娄宿,徐州分。九年正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娄宿和胃宿之间。十年八月,一颗彗星出现在大陵星附近,尾巴指向东北方向。占卜的结果是外夷入侵和水灾。
乾符四年五月,出现了一颗彗星。
公元881年,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在积水和积薪星宿之间。第二年五月丙戌日,又有一颗星,也就是彗星,出现在尾宿和箕宿之间,然后穿过北斗星和摄提星。占卜的人说:“会有高级官员被杀。”
公元885年四月庚辰日,一颗彗星出现在三台星附近,然后向东移动,进入太微垣,扫过大角星和天市垣,彗星长达十丈多,到了五月甲戌日才消失。宦官陈匡懂些天文,上奏说:“宫里将会有乱臣贼子作乱。” 这里的三台星,是太一神的三个台阶;太微垣和大角星,是皇帝的宫廷;天市垣,是都市。
公元888年五月,出现了蚩尤旗的景象,一开始是一颗白色的彗星,形状像头发,长约两尺,过了几天,它变得像匹布一样,从天上垂下来,像蛇一样一直延伸到地面。六月,孙儒攻打杨行密于宣州,当时出现了一团像山的黑云,慢慢降落,落到孙儒的军营上,形状像破屋子,占卜的人说:“这是营头星啊!” 十一月,一颗星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出现,占卜的人说:“越地将会有自立为王的人。” 十二月丙子日,天搀星出现在西南方;己卯日,它变成云雾消失了。第二年三月,天气一直阴沉,直到四月乙酉日的晚上,云彩稍微散开,又出现了一颗彗星在上台星附近,长十多丈,向东移动进入太微垣,扫过大角星,进入天市垣,持续了三十七天,而且越来越长,最后长到二十多丈,后来因为云层遮挡而看不见了。
公元890年正月,一颗星在鹑首星附近出现。鹑首,是秦国的分野。同时,西南方向还有星星坠落,发出像雷鸣般的声音。七月,出现了一颗妖星,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孛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当时的人们称它为妖星,也有人叫它恶星。三年十月,出现了三颗客星,一颗大,两颗小,位于虚宿和危宿之间,时而靠近时而远离,一起向东移动,形状像北斗星,过了三天,两颗小星消失了,大星随后也消失了。虚宿和危宿,是齐国的分野。
公元896年正月,一颗客星出现在中垣宦官的旁边,它像桃子一样大,光芒照射到宦官那里,但宦官却看不到它。
天复元年五月,哎,那可是不得了,天上出现了三颗红色的星星,每颗都闪闪发光,在南方出现。没过多久,西边、北边、东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星星,紧接着,每边又多了一颗,一共十六颗!过了一小会儿,最先出现的北方的星星就消失了。占卜的人说:“这是‘濛星’啊,出现的话,诸侯之间就要打仗了!”
第二年正月,天上出现一颗像桃子一样的星星,在紫宫华盖下面,慢慢地移到了御女星附近。丁卯日,一颗流星从文昌星飞起,直奔那颗桃子星,可那桃子星纹丝不动;己巳日,那颗桃子星到了杠星的位置,停在那里,一直到第二年都没走。占卜的人说:“这是将相要带兵打仗的预兆!”五月晚上,有一颗星星在箕宿下面,像燃烧的火炬一样,熊熊燃烧,直冲云霄,一开始人们还以为是有人在放火呢,足足有一丈多高才掉下来。占卜的人说:“这是‘机星’啊,地上要有乱子了!”
天祐元年四月,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形状像人,脑袋是红的,身子是黑的,在北斗星下面紫微星的附近。占卜的人说:“这是‘天冲’啊!‘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冤’。” 三天后,就刮起了黑风,天昏地暗。第二年四月庚子日晚上,西北角出现一颗像太白星一样的星星,上面有像彗星一样的光芒,长三四丈,颜色像赭石;辛丑日晚上,颜色又变成了白色。有人说是五车星的水星,也有人说是启明星。甲辰日,北河星出现一颗彗星,穿过文昌星,长三丈多,掠过中台星和下台星;五月乙丑日晚上,从轩辕星的左角一直到天市西垣,光芒猛烈,长长的光芒贯穿天空;丙寅日阴天,直到辛未日才稍微放晴,彗星就看不见了。两河星是天上的宫阙,在东井星之间,而北河星,是中国所经过的地方。文昌星,是天上的六个官署。天市星,是天上的都市。
武德三年十月己未日,一颗星星掉在了东都城里,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声音。
贞观二年,天狗星掉在了夏州城里。十四年八月,一颗星星掉在了高昌城里。十六年六月甲辰日,西方出现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流星,向西南方向飞了三丈才消失。占卜的人说:“这么大的星星,代表着人主(皇帝)啊!”十八年五月,流星从东壁星飞出来,声音像雷一样响。占卜的人说:“声音像雷,这是不好的征兆!”十九年四月己酉日,一颗流星朝着北斗星的杓宿飞去,然后消失了。
永徽三年十月,一颗流星穿过北极星。四年十月,睦州女子陈硕真造反,婺州刺史崔义玄去讨伐她,这时候,一颗星星掉在了叛军的营地里。
乾封元年正月癸酉日,一颗星星从太微星出现,向东飞去,声音像雷一样响。
公元670年11月,西方天空出现流星,声音像打雷一样响。
公元679年11月戊寅日,流星落入北斗魁星之中;乙巳日,流星照亮地面,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使星啊!
公元683年3月丙辰日,流星的声音像倒塌的城墙一样轰鸣,光芒照亮天地。
公元684年2月癸未日,一颗巨大的星星坠落在西南方向,声音像打雷一样,野鸡都吓得鸣叫起来。
公元685年8月己未日,一颗流星从五车星宿出现,一直飞到上台星宿才消失。9月甲申日,一颗流星从中台星宿出现,一直飞到相星宿才消失。
公元686年1月辛卯日,一颗流星从太微星宿出现,一直飞到相星宿才消失。
公元689年6月,幽州都督孙佺讨伐奚族和契丹,出兵的那天晚上,营地里出现一颗巨大的流星坠落。
公元714年5月乙卯月最后一天,西北方向有星星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有的像水瓮那么大,有的像斗那么大,穿过北极星,小的数都数不清,天上的星星都摇晃起来,直到天亮才停止。占卜说:“星星是百姓的象征;流星,是百姓失去了依靠。”《汉书》上说:“星星摇晃,百姓劳苦。”公元724年10月壬辰日,流星像桃子一样大,颜色赤黄,光芒照亮地面。占卜说:“红色的流星代表将军的使者。”
公元731年闰二月辛亥日,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坠落在东南方向,坠落后发出巨大的声响。
公元757年,叛军将领武令珣包围南阳,4月甲辰日夜里,一颗巨大的赤黄色流星,长达几十丈,光芒照亮大地,坠落在叛军营地里。11月壬戌日,一颗像斗一样大的流星,从东北方向飞过,长达几丈,像蛇一样蜿蜒曲折,还有碎光迸射出来。占卜说:“这是所谓的‘枉矢’(意为不正直)。”
公元767年6月丁卯日,一颗妖星坠落在汾州。12月丙寅日,从乙夜到天亮,流星像雨一样纷纷落下。
大历二年九月乙丑那天,白天突然出现一颗星星,就像个升米用的器具那么大,颜色是黄色的,拖着长长的尾巴,足足有六丈多长!这星星从南方升起,最后消失在东北方向。东北方向在中国指的是幽州地区。
三年后的九月乙亥,又出现了一颗星星,这次可大了,跟斗一样大!它从北边飞过,光芒闪耀,照亮了地面。据说这是贵人将要出生的征兆。六年九月甲辰,天上又出现一颗星星,从西边飞过,也跟斗一样大,光芒也照亮了地面,而且它也有尾巴,迸射出像珍珠一样的光芒,尾巴长达五丈,从婺女星宿出现,最后消失在天市南垣。
大历八年六月戊辰,一颗流星像升米器具那么大,带着三丈多长的尾巴,飞进了太微星宿。同年十二月壬申,又出现一颗流星,跟升米器具一样大,尾巴长两丈多,从紫微星宿飞入浊星宿。十年三月戊戌,西方出现一颗流星,像两个升米器具那么大,带着两丈长的尾巴,最后也飞进了浊星宿。十二年二月辛亥,一颗流星像个桃子一样,尾巴长达十丈,从匏瓜星宿飞入太微星宿。
建中四年八月庚申,一颗星星坠落在京城。
兴元元年六月戊午,好几颗星星,有时十颗,有时五颗一起坠落。
贞元三年闰五月戊寅,一颗星像弯曲的箭一样坠落在了虚宿和危宿。十四年闰五月辛亥,一颗星星坠落在东北方向,光芒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响亮。
公元807年12月某一天,西北方向出现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尾巴散开,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占卜的人说:“会有贵人出使。”
两年后,公元809年8月某一天,西北方向又出现一颗大星,它向东南方向飞去,声音如同雷鼓一般震耳欲聋。
再过两年,公元811年3月某一天的下午,天气阴沉寒冷。天上出现一颗像一斛斗那么大的星星,坠落在兖州和郓州之间,巨大的声响传了几百里远,野鸡都吓得叫了起来。坠落的地方,出现了一股红色的气体,像一条竖立着的蛇,长有一丈多,直到傍晚才消失。当时占卜的人认为,太阳在戌位,那是鲁地的分野,不出十年,鲁地的首领会被杀,土地也会被分割。
公元812年正月,出现一颗像半张席子那么大的星星,从地平线升起,光芒照亮大地,许多小星星跟随着它一起出现。同年四月某一天,又出现一颗巨大的流星,尾巴长达五丈多,光芒照亮大地,最后在右摄提星的西边消失了。
公元814年9月某一天夜里,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出现,头部像个大瓮,尾巴像两百斛的船,长十多丈,声音像一群鸭子飞过一样,明亮得像火炬一样,它从月亮下方向西飞去,一会儿,就传来“唰唰”的声音,坠落到地面,发出像房屋倒塌一样巨大的响声,足足三次,发生在陈州和蔡州之间。
公元816年5月某一天,一颗巨大的流星从北斗七星的北斗魁星附近出现,长达两丈多,向南飞到轩辕十四星附近才消失。占卜的人说:“会有大赦,赦免的范围取决于星星的大小。”
公元817年7月某一天,一颗大星从钩陈星附近出现,向南飞到娄宿星附近才消失。
话说长庆元年正月丙辰这天,天上出现一颗大星星,在狼星北边,红彤彤的,拖着长长的尾巴,足有三丈多长,光芒直射地面,从东北方向划过,最后在七星的南边消失了。四月,又有一颗大星星掉到吴地,声音像飞羽一样嗖嗖的。十月乙巳,一颗巨大的流星从参宿的西北方向出现,黄色的,也拖着尾巴,长达六七丈,光芒耀眼,最后在羽林的位置消失了。 八月辛巳,东北方向,一颗大星星从云彩里冒出来,白色的,光芒直射地面,前面尖尖的,后面宽大,长有两丈多,往西北方向飞去,最后消失在云彩里。
第二年四月辛亥,一颗流星从天市出现,光芒直射地面,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声音,最后在郎位消失了。这天市啊,是些小人们聚会的地方;郎位呢,是在天庭里,负责宿卫的。六月丁酉,一颗小星星坠落在房宿和心宿之间,戊戌那天也有一颗,己亥那天也有一颗。闰十月丙申,一颗流星,大得像个斗一样,直冲向中台上星。第三年八月丁酉的晚上,出现一颗巨大的流星,像好几个斗那么大,从西北方向出现,经过奎宿和娄宿,往东南方向飞去,离月亮很近,光芒四射,最后坠落地面,发出巨大的声响。第四年四月,紫微垣里,好多星星都陨落了。七月乙卯,一颗巨大的流星从天船星出现,撞上斗魁枢星后消失了。占卜的人说:“会有跟船只有关的事情发生。”丙子这天,一颗巨大的流星从天将军星的东北方向出现,然后消失了。
宝历元年正月乙卯,一颗流星从北斗枢星出现,光芒直射地面,然后消失了。占卜的人说:“会有大赦令颁布。”第二年五月癸巳,西北方向出现一颗流星,长三丈多,光芒直射地面,最后在天市消失。占卜的人说:“会有处决(诛杀)的事情发生。”七月丙戌,太阳刚下山,东南方向出现一颗流星,朝南飞去,然后消失了。根据日影推算,它是在箕宿和斗宿之间。八月丙申,一颗巨大的流星从王良星出现,长四丈多,最后在北斗杓星消失。这王良啊,是负责驾车的官员。
公元828年6月某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好多流星,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根本数不清。有人占卜说:这是因为老百姓失去了安居乐业的地方,统治者也失去了正确的道路,社会秩序混乱才会这样。还有一种说法是:流星出现在天空的野外,象征着百姓;出现在朝堂,则象征着官员。
公元830年6月某天晚上,从傍晚到天亮,四面八方都有流星,大小不一,横七竖八的,足足有一百多颗。公元831年6月某天晚上,夜空中有一颗流星从河鼓星(牛郎星)附近飞过,是红色的,拖着长长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大地,像散开的珍珠一样,向北飞,快到天棓(一种兵器)的时候消失了,声音像雷一样响。河鼓星代表将军,天棓代表皇帝的武器。公元832年6月某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出现了二十多颗流星,在天上乱飞,很多都靠近银河。
公元840年9月某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像斗一样大的星星,长五丈,从室宿、壁宿西北方向飞来,落入大角星下面消失了,飞行的轨迹像一支弯曲的箭,在天上发出巨大的声音,还有几百颗小星星跟着它一起飞。同年11月某天晚上,一颗大星星掉在了兴元府衙门的寝室上面,光芒照亮了整个院子。公元841年5月某天晚上,一颗大星星从柳宿、张宿附近出现,尾巴长五丈多,出现又消失了好几次。公元842年2月某天晚上,从深夜到第二天凌晨,四面八方天空中出现了大约二百多颗流星,大小不一,都往西边飞,都拖着尾巴,长两丈到五丈。同年8月某天晚上,流星从羽林(天上的军队)方向出现,拖着八丈多长的尾巴,声音像雷一样响。同年12月某天晚上,出现了蚩尤旗的景象。(蚩尤旗,此处指一种异常天象)
公元844年6月某天晚上,从傍晚到深夜,出现了数十颗小流星,在天上乱飞。有人占卜说:小流星象征着百姓。同年7月某天晚上,北方出现一颗星星,光芒照亮了大地,向东北方向飞过王良星(星名),声音像雷一样响。同年11月某天晚上,一颗大星星从东北方向飞过,光芒照亮了大地,声音像雷一样响。公元847年8月某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像火把一样大的星星,光芒照亮了天地,从奎宿、娄宿扫过西方七宿后坠落。公元849年2月某天晚上,夜空中出现一颗红色的流星,像桃子一样,光芒照亮了大地,拖着长长的尾巴,穿过紫微垣落入浊星(星名)。
唐朝咸通六年七月乙酉那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巨大的流星,足有几丈长,光芒像闪电一样耀眼,还有很多小星星跟着它一起,从南边飞到北边。有人说,这预示着南方会有叛乱,叛军会向北方进发。九年十一月丁酉,又出现了一颗像匹练一样的星,横亘天空,最后变成云彩消失了,出现在楚地。这叫长庚星,出现就意味着会有战争。十三年春天,有两颗星从天边升起,一起飞到中天,形状像旌旗,然后坠落了。九月,又出现了蚩尤旗的异象。
乾符二年冬天,出现了两颗星,一颗红色,一颗白色,都像斗那么大,一起向东南方向飞去,照亮大地就像月亮一样,而且越来越大,光芒越来越猛烈。三年,白天出现了一颗像火炬一样的星,像五升的器皿那么大,从东北方向出现,慢慢移动,最后坠落在西北方向。四年七月,出现了一颗像盆子一样大的流星,从虚宿、危宿,穿过天市,最后落入羽林消失。占卜的人说,这是外敌入侵的预兆。
中和元年,一颗奇怪的星星出现在舆鬼星宿,占卜的人认为这是凶星。八月己丑那天晚上,星星像雨一样坠落,有的像杯子,有的像碗,像织布一样连绵不断,庚寅夜也是这样,一直到丁酉才结束。三年十一月晚上,星星像雨一样坠落在西北方向。
光启二年九月,一颗大星星坠落在扬州府署延和阁前面,声音像雷一样响,光芒照亮了大地。十月壬戌,西方出现一颗白色的星,长一丈五尺,弯弯曲曲地坠落。占卜的人说:“这是长庚星,坠落就意味着流血。”三年五月,秦宗权在汴州北郊屯兵,白天一颗大星星坠落在他的营地里,声音像雷一样响,这就是所谓的“营头”。之后,他的军队溃败,将领被杀。
乾宁元年夏天,一颗星星坠落在越州,后来出现光芒,长一丈多,形状像蛇。有人说这是枉矢星。三年六月,天降暴雨,雷电交加,出现一颗像碗一样大的星星,从西南方向升起,坠落在东北方向,颜色像鹤的羽毛,声音像一群鸭子飞过。占卜的人说,这是奸邪阴谋的预兆。
光化元年九月丙子,一颗大星星坠落在北方。三年三月丙午,出现一颗像二十斛船一样大的星星,颜色是黄色的,前面尖,后面大,向西南方向移动。十一月,中天出现一颗大星星,从东方慢慢移动,像带子一样弯弯曲曲,光芒凝固在天空中,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枉矢星。
天复三年二月,皇帝从凤翔回来,第二天,出现一颗像月亮一样大的星星,从东方地平线飞向西方,声音像雷一样响,尾巴的痕迹横贯中天,三天后才消失。
天祐元年五月戊寅那天晚上,下着雨,天特别黑。突然,东方出现一颗长达二十丈的星星,朝着西南方向延伸,它的头部是黑色的,尾巴是红色的,中间是白色的,形状像一支弯曲的箭,也有人说它是一颗长星。
第二年三月乙丑那天晚上,天空中出现一颗巨大的星星,形状像古代盛酒的五斗器,它从天中央流泻到西北方向,距离地面大约十丈左右才停下来。这颗大星光芒四射,像火一样又红又黄,长度大约有十五丈,它像蛇一样蜿蜒移动,同时,周围的小星星都跟着它往东南方向移动,然后像下雨一样纷纷坠落,一会儿就消失了。之后,出现了一股苍白色的气体,像竹子一样笔直地冲向天空,颜色朦胧不清。占卜的人说:“这也是一支弯曲的箭。”
第三年十二月傍晚,东方出现一颗像太白金星一样明亮的星星,它慢慢地从地面上升起,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到达天空中央时,形状像上弦月,然后弯弯曲曲地移动。过了一会儿,它竟然分裂成了两颗。占卜的人说:“有大灾难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