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基,是雍州池阳人。年轻的时候,靠着祖上的功劳,在隋朝当了个右勋侍。隋朝大业快结束的时候,他跟着军队去征讨辽东,结果没钱了。走到汾阴的时候,眼看就要因为延误军期而被杀头,于是他就跟手下的人杀牛吃肉,故意触犯法令,让官吏把他抓起来。关了一年多,要赎罪的时候,他干脆逃跑了,偷马维持生活。
到了太原,他暗中投靠了李渊(高祖)。后来,他又观察到李世民(太宗)的能力和气度非常人所能及,就更加坚定地投靠了他。因此,李世民对他非常亲近,经常一起骑马出行,有时候甚至能进入他的内室。等到起兵的时候,刘弘基招募士兵,一下子就得到了两千人。王威等人反对李世民的大事,刘弘基就和长孙顺德躲在阁楼后面,指挥左右的人把他们抓了起来。
在攻打西河的战役中,宋老生战败,丢下马匹跳进壕沟,刘弘基砍下了他的脑袋,被封为右光禄大夫。军队到达蒲州后,刘弘基带兵率先渡过黄河,攻下了冯翊。他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殷开山担任副将。向西攻打扶风,军队发展到六万人,然后渡过渭水,到达长安故城,在金光门列阵。隋将卫文升前来抵抗,刘弘基主动出击,俘虏了上千名士兵和数百匹战马。当时其他军队还没赶到,刘弘基就取得了首胜。李渊很高兴,赏赐了他二十匹马。京师平定后,因为他的功劳最大,被授予右骁卫大将军的职位。
讨伐薛举的时候,在浅水原之战中,八个总管的军队都全军覆没,只有刘弘基的军队还在战斗,直到箭射光了,才被敌人俘虏。李渊因为刘弘基临危不惧,所以优待了他的家人。薛仁杲战败后,刘弘基才得以返回,官职恢复原状。刘武周攻打太原的时候,刘弘基驻守在平阳,又打败了敌人。不久后,他又主动撤军回来,被授予左一总管的职位。跟随秦王李世民驻扎在柏壁,率领两千精兵从隰州前往西河,追击敌人的退路。敌人非常凶猛,刘弘基就坚守营垒,保存实力。等到宋金刚逃走,刘弘基就率领骑兵追击到介休,与王军一起合力大败敌人。后来,他被封为任国公。
之后,他又参加了讨伐刘黑闼的战争,回来后被任命为井钺将军。正赶上突厥侵扰边境,刘弘基就督率一万步骑兵防守边塞,从豳州北面一直到东面的子午岭,西面到达临泾,修筑工事阻挡敌人。
贞观初期,李孝常等人密谋造反,因为牵连到他,李孝常被革职为平民。一年多后,他又被任命为易州刺史,并恢复了爵位。后来被朝廷召回,担任卫尉卿,并改封为夔国公。年纪大了,李孝常请求退休,被授予辅国大将军的职位,朝廷每逢朔望(初一、十五)都会给他发放与在职官员相同的俸禄和赏赐。唐太宗征讨辽国时,召他担任前军大总管,在跸山之战中立下战功,多次加封,最终拥有了一千一百户的封地。李孝常去世后,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的官职,并将他陪葬在昭陵,谥号为襄。
李弘基生病的时候,把自己的奴婢每人分给儿子十五个,每人分给田地五顷,并对亲近的人说:“如果儿子贤能,当然不需要很多钱财;如果儿子不贤能,守着这些也能免受饥寒。”其他的财产,他都分给了亲戚朋友。他的儿子李仁实继承了他的爵位。
殷开山,名峤,大家都用他的字称呼他,世代居住在江南。他的祖上殷不害,在陈朝做司农卿。陈朝灭亡后,殷家搬到了京兆,成了鄠县人。殷开山博览群书,擅长写信函,曾经做过隋朝的大谷县令。唐高祖起兵时,他被召入朝廷,担任大将军掾,跟随唐高祖攻打西河。后来又担任渭北道元帅长史。当时关中地区的盗贼非常嚣张,不服从朝廷管辖,朝廷就命令殷开山去招抚他们,结果都归顺了。他和刘弘基一起驻守在故城,打败了卫文升的军队,被赐爵陈郡公,之后升迁为丞相府掾。
他担任吏部侍郎时,跟随秦王李世民讨伐薛举。当时秦王李世民病得很重,躺在军营里,把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并告诫说:“敌人现在很强大,要争取速战速决。你们不要和他争斗,等他们的粮草耗尽,士兵疲惫,再进行进攻。”殷开山却很有主见,他劝说刘文静说:“秦王现在生病,担心您不能成功,所以才不愿意打仗。现在应该采取策略,牵制敌人,不要把敌人逼到绝路,让秦王担心。请求您下令军队,用气势吓唬他们。”结果他们贸然出战,在折墌被薛举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殷开山因此被判处死刑,后来因为朝廷特赦而免死,被革职为平民。不久之后,他又参与平定了仁杲的叛乱,恢复了爵位,担任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后来又升迁为吏部尚书。他还参与了讨伐王世充的战争,因为战功被晋封为郧国公。
话说,要征讨刘黑闼的时候,李靖半路病死了,唐太宗李世民为此悲痛万分,还追封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号“节”。到了贞观十四年,李靖跟淮安王李神通、河间王李孝恭、民部尚书刘政会一起,都被配享太祖李渊的庙堂。永徽年间,又追赠李靖为司空。
刘政会是滑州胙县人。隋朝大业年间,他在太原鹰扬府当司马,后来把军队归顺了李渊。当时王威等人叛乱,秦王李世民想先下手为强,就派刘政会写信告诉他们王威等人要造反。当时招募的士兵已经集结完毕,刘政会就抓住王威等人,把他们关了起来,然后才起兵,这可是刘政会的大功劳啊!后来大将军府建立后,刘政会当了户曹参军,后来又升迁为丞相府掾。武德初年,他被任命为卫尉少卿,留守太原,负责整顿军务,远近百姓都很拥护他。结果刘武周攻打并州,晋阳的豪杰们都响应号召,刘政会却被刘武周俘虏了,但他一直暗中向朝廷汇报敌人的情况。等并州平定后,刘政会恢复了官职爵位,后来又升任光禄卿,被封为邢国公。贞观初年,他被调任洪州都督,后来去世了。唐太宗亲自下诏书说:“刘政会当年参与义举,有特殊功劳,他的葬礼规格应该与众不同。”于是追赠他为民部尚书,谥号“襄”,后来又追封他为渝国公。
他的儿子刘玄意继承了爵位,还娶了南平公主。高宗时期,刘玄意当上了汝州刺史。刘政会的另一个儿子刘奇,在长寿年间当上了天官侍郎。他推荐张鷟和司马锽做监察御史,这两个人因为之前得罪过申屠玚,想向申屠玚道谢,结果刘奇正色道:“推荐贤才本来就没有私心,为什么要谢他?”听到这话的人都肃然起敬。后来,刘奇因为被酷吏陷害而被杀害了。
崔崇望,是崔氏家族的第七代孙子,字希徒。他考中了进士,后来被宣歙王凝看中,做了转运巡官。之后,崔安潜担任许州和剑南节度使,崇望和他的几个兄弟都在崔安潜手下做事,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们很有才华。崔安潜后来当上了吏部尚书,崇望也升任员外郎,负责南曹的选事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唐僖宗曾经到山南去,王重荣因为怨恨宦官,不肯好好做事。朝廷派高选当使者,到河中去劝说王重荣改过自新。这时候,崇望被任命为谏议大夫,拿着皇帝的令牌去河中。到了河中之后,崇望跟王重荣讲了君臣之间的大道理,感动了王重荣,王重荣就听话了,还请求朝廷处死朱玫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崇望回朝后,皇帝很满意,就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
唐昭宗即位后,崇望又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张浚攻打太原,崇望坚决反对,结果张浚打败了。之后,崇望被调任门下侍郎,负责度支事务。玉山都将杨守信造反,晚上带兵包围了皇宫。皇帝在延喜门摆开阵势,让崇望守卫度支库。第二天早上,含光门还没开,禁军士兵们都站在那里,准备洗劫长安城。
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叫“宰相来了”,门开了,崇望骑着马,疲惫地问士兵们:“皇上现在正在中营指挥作战,你们是禁军,不应该冲到皇帝面前杀敌立功,却想着去抢劫,留下恶名吗?”士兵们都连连答应。到了长乐门,叛军看到朝廷军队来了,就逃跑了,军队里的人都高呼“万岁”。那天,京师没有发生动乱,这都是崇望的功劳。后来,崇望被升任尚书左仆射。
朱全忠想夺取徐州和泗州,上奏朝廷,请求用大臣代替时溥,于是朝廷任命崇望为武宁军节度使。时溥不肯听命,崇望就又回到了太常卿的职位。后来王珂和王珙争夺河中,朝廷任命崔胤为河中节度使。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太原的官吏薛志勤说:“崔公镇守河中,不如光德坊的刘公对您最有利。”光德坊是崇望住的地方。后来李茂贞和王行瑜入朝诛杀执政大臣,崇望因此被贬到昭州做司马。王行瑜被杀后,李克用为崇望申冤,把他召回朝廷,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后来王抟辅佐朝廷,崇望被调到兵部。王建想吞并东川,朝廷任命崇望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崇望还没到任,王建就派王宗涤做了留后,崇望只好又回到兵部尚书的职位上。最后,崇望去世了,朝廷追赠他司空的头衔。
我哥,叫崇龟,字子长。他考中了进士,官越做越大,最后做到清海军节度使这么高的位置。
那时候,有个大商人,跟一个妓女约好晚上一起聚会。结果,有人杀了那个妓女,还把刀扔在了现场就跑了。商人到了妓女家,踩到血才发现出事了,赶紧乘船逃跑了。官府追查,找到了妓女和商人的约定书,但并没有杀商人。
我哥当时正在军营里举行大型宴会,所有军官都到齐了,一直到天黑才散会。他偷偷地把凶器换成了一把普通的刀。第二天早上,军官们都去厨房拿刀,只有一个军官没动,说:“这不是我的刀!”一问,才知道刀的主人是谁。去他家一看,人已经跑了。我哥抓到其他人,把那人杀了,对外宣称是那个商人干的,然后把尸体在集市上示众。那个逃跑的军官回家后,被抓住了,他招供了。我哥的聪明才智就是这样。
有些亲戚朋友想用钱财来贿赂他,他一概不收,只画一幅《荔支图》送给他们。但是,他管不住家里的下人,他死后,家里的人竟然卖他的珍珠、翡翠和羽毛,所以他的名声受到了损害。
我弟弟崇鲁,字郊文,也是考中了进士,后来升迁做了补阙和翰林学士。僖宗皇帝逃难到山南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嗣襄王(王室成员)的史馆修撰,因此躲过了一劫,没被杀头。景福年间,他又升任水部郎中,兼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书。他和崔昭纬关系很好。
皇上重用韦昭度和李磎辅佐朝政,而崔昭纬却暗中依靠邠州和岐州的军队作为后盾,想长期把持权力。所以皇上对李磎非常优待,崔昭纬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夺走,就和李磎一起合谋,想办法打压李磎。等到李磎的罪状被揭发出来的时候,崇鲁竟然当着皇上的面,一把抓起李磎的罪状,大声哭了起来。皇上问他为什么,崇鲁说:“现在虽然人才缺乏,但也不能用奸邪的人当宰相啊!李磎是因为和杨复恭、西门重有私交才得到重用,怎么能这样用人呢?前些日子杜让能因为贪污受辱被杀还没多久,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 因为崇鲁的这一番话,李磎最终没能当上宰相。
李磎也上奏弹劾崇鲁的罪行,还自己解释说:“是因为山南节度使杨守亮中伤我,所以才不能和杨复恭来往。” 他又说:“崇鲁的哥哥崇望想当宰相,让他的手下每天都去拜见左军,和杨复恭关系密切。崇鲁自己呢,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简陋的腰带,都不敢进宫;却在殿前哭喊,咒骂上天,简直就像个妖孽一样!而且他父亲是因为受贿喝药自杀的。崇鲁在朱玫手下当史官的时候,还写过劝进表。他在太原府当使者的时候,去西川见田令孜,卑躬屈膝,丢尽了脸面,破坏朝纲,都是从崇鲁开始的!”李磎对崇鲁的辱骂和攻击,粗俗不堪,就像市井小民吵架一样。崇鲁的哥哥崇龟听说崇鲁在殿前哭诉的事,气得几天没吃饭,说:“我们兄弟俩从来没因为贪图名利而败坏名声,没想到竟然生出这么个儿子!”后来王行瑜、崔昭纬相继被杀,崇鲁也被贬到崖州当司户参军,最后官至水部员外郎。
许绍,字嗣宗,是湖北安陆人。他爸爸许法光,在隋朝的时候做过楚州刺史。隋炀帝当安州总管的时候,许绍还是个孩子,他和唐高祖李渊是同学,关系特别好。隋朝快完蛋的时候,许绍被任命为夷陵县令。正好碰上盗贼四起,只有他管辖的地区安然无恙。当时有几十万流民涌来,他打开粮仓赈济他们。隋炀帝死了,消息传到夷陵,许绍带着官吏们三天就赶到了,把自己的辖区归顺了越王杨侗。后来王世充篡权自立,许绍就派使者把黔安、武陵、澧阳三郡献给唐朝,被封为峡州刺史,安陆郡公。唐高祖还给他写信,说咱们是老朋友了,安慰鼓励他一番。
萧铣的手下董景珍投降了唐朝,唐朝就让许绍带兵去迎接。因为在打败萧铣的战役中立了大功,许绍的儿子许智仁被提升为温州刺史。萧铣又派杨道生来围攻峡州,许绍把他们打跑了。萧铣的将领陈普环带着很多大船逆江而上,想和开州的贼寇萧阇一起攻打巴蜀地区。许绍派儿子许智仁、女婿张玄靖和幕僚李弘节去西陵追击,结果全歼了陈普环的部队,缴获了所有战船。长江南岸有座安蜀城,地处夷陵正对面,东边是荆门城,都是地势险要的地方。萧铣派兵驻守在那里,许绍派许智仁他们攻打荆门,很快就拿下了。朝廷下诏书褒奖他,还给了他很大的权力。许绍的辖区跟王世充和萧铣接壤,那些经常抢劫的贼寇都被杀掉了,但许绍抓到敌人的时候,却只给他们些钱财就放了,两边都很感激他的仁义,于是抢劫的事情就停止了。后来许绍被晋升为谯国公,赏赐他一千匹丝绸。
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取代了萧铣,朝廷又下令让许绍带兵去攻打荆州。可惜他这时病了,在军中去世了,唐太宗为此还流下了眼泪。贞观年间,追封他为荆州都督。许绍的儿子许智仁,因为父亲的功劳被封为孝昌县公,许绍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来官至凉州都督。许绍还有一个儿子叫许圉师。
圉师这个人啊,能力强,又喜欢读书学习,考中了进士。后来一步步升官,当上了给事中、黄门侍郎,最后做到同中书门下三品。龙朔年间,他当上了宰相。高宗皇帝自己写诏书赐给辽东的将领们,然后对许敬宗说:“圉师喜欢看书,你可以给他看看。” 结果没多久,他儿子打猎的时候闯进了别人的田地,跟人家起了冲突,圉师生气了,竟然还射了人家。这事儿有人告到皇帝那儿去了。
皇帝责问他:“你是宰相,竟然欺负老百姓,这不是仗势欺人吗?” 圉师赶紧解释说:“仗势欺人的,是那些手握重兵、镇守要地的将军,他们才敢违抗皇上的法令呢!我一个文官,哪敢那样啊!” 皇帝说:“难道你心里就一点儿不害怕吗?”许敬宗抓住这个机会弹劾圉师,结果圉师被罢官了。过了很久,他被任命为虔州刺史,后来又升迁到相州。他在相州当官,治理地方非常宽厚,老百姓还刻石歌颂他呢! 他手下有官员受贿,圉师不愿意严厉处罚,只是送给他一本《清白箴》,那人自己都觉得羞愧了,后来改过自新,成了个清廉的官员。之后,圉师又升任户部尚书。他死后,被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简”,陪葬在恭陵。绍初年间,被追封为谯国公,因为他的儿子智仁自己有爵位了,所以皇帝就让力士继承了谯国公的爵位,最后力士当上了洛州长史。
他儿子钦寂继承了爵位。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入侵,朝廷任命他为陇山军讨击副使,结果在崇州打仗的时候战败被俘虏了。当时契丹人正包围安东,逼迫钦寂去劝降那些还没投降的城池。钦寂对安东都护裴玄珪说:“敌人很快就会被消灭,您一定要坚持住!” 契丹人很生气,就把钦寂杀了。武则天颁布诏书表彰钦寂的忠义,追赠他为蕲州刺史,谥号“忠”。他的儿子辅乾,因为父亲战死,被授予左监门卫中候的官职,后来又担任海东慰劳使,负责把父亲的灵柩迎回安葬。
钦寂的弟弟钦明,凭借军功升到了左玉钤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盐山郡公这么高的职位。后来被派去担任凉州都督。有一次,他轻装简从,骑着马去各地视察工作。结果碰上了突厥默啜的军队突然杀到,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敌人把他押解到灵州,想劝他投降。钦明到了灵州城下,竟然喊了起来:“我饿了,有没有好吃的酱?有没有大米?顺便再给我一支笔!”当时敌人的营地四面都被水包围着,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城。钦明心里盘算着,想选拔一些精兵强将,趁着夜黑风高偷袭敌人。可是灵州城里的人,谁也没看出他这瘦弱的身躯里藏着雄心壮志,最终他被敌人杀害了。
兄弟俩都为国捐躯了,后世都称赞他们的忠义。
程咬金,原名叫程知节,是济州东阿人,特别擅长骑马打仗,用长矛更是厉害得很。隋朝末年,到处都是土匪,程知节就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保护家乡。后来,他跟着李密混,李密手下有八千精兵,分成四支骑兵,作为自己的贴身卫队,叫“内军”,李密还经常吹牛说:“这支军队抵得上百万大军!”程知节就管着一支骑兵,李密对他特别好。
王世充跟李密打仗的时候,程知节带着骑兵驻扎在北邙山,单雄信带着骑兵驻扎在偃师。王世充偷袭单雄信,李密就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去帮忙。结果裴行俨被流矢射中,从马上掉了下来,程知节赶紧冲过去救他,杀了好几个人,才把追兵给打退了,然后抱着裴行俨上了马,继续跑。追兵用长矛戳他,程知节把长矛给弄断了,还把追兵给砍了,这才逃过一劫。后来李密战败被王世充抓了,王世充很讨厌程知节这个人,所以程知节和秦琼就一起投奔了李世民。
李世民封他当了秦王府左三统军。跟着李世民打败了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还当上了左一马军总管,好多次都是他冲锋陷阵,第一个登上敌人的城墙,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为宿国公。过了七年,有人在李世民太子面前说他坏话,他就外放当了康州刺史,他还跟李世民说:“大王您这是把左右手都给弄丢了,您还想长久地保住自己的地位吗?就算我程咬金死了,也不敢离开您!”事情平息后,他又被任命为太子右卫率。没多久,又升迁为右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贞观年间,他先后担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还被改封为卢国公。显庆二年,他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总管,去讨伐贺鲁。军队到了怛笃城,几千个胡人投降了,程知节竟然把全城的人都杀了,贺鲁因此逃跑了。战争结束后,因为这事儿,他被免职了。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后来退休了。死后,被追封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在昭陵。他的儿子程处亮还娶了清河公主。
柴绍,字嗣昌,是山西临汾人。从小就性格刚烈,武力超群,仗义疏财的名声远播。后来他做了隋朝太子的侍卫。唐高祖李渊娶了平阳公主,准备起兵造反的时候,柴绍就抄小路去拜见他。当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从河东赶来,半路上碰见了。李建成说:“追兵的文书催得很急,恐怕官兵要抓我们,不如咱们躲进山贼的队伍里,说不定能保住性命。”柴绍说:“不行!山贼知道你们是唐朝的公子,一定会抓住你们邀功请赏,那不等于送死吗?咱们还是赶紧逃到太原去!”
到了雀鼠谷,他们听说义军已经起兵了,觉得柴绍很有计谋,都向他道贺。后来柴绍被任命为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统领骑兵,从晋阳出发。他先赶到霍邑城下侦察地形,回来报告说:“宋老生这个人就像一个能抵挡千军万马的猛将,咱们的军队一到,他一定会出来作战,到那时就能把他俘虏了!”大军到了之后,宋老生果然带兵出战,柴绍奋勇作战,立下了大功。之后,他们攻下了临汾和绛郡,隋将桑显和前来迎战,柴绍带领军队绕到他背后,和史大柰一起夹击,打败了桑显和,最终平定了京城。柴绍被封为右光禄大夫,临汾郡公。
唐高祖李渊登基后,任命柴绍为左翊卫大将军,多次跟随他出征,屡立战功,因此被封为霍国公,后来又升任右骁卫大将军。吐谷浑和党项部落入侵边境,朝廷命令柴绍去讨伐他们。敌军占据高地,向柴绍的军队射箭,士兵们都害怕了。柴绍却泰然自若地坐在那里,让人演奏胡琵琶,让两个女子跳舞。敌人疑惑不解,停止了射击,观看起来。柴绍抓住时机,带领精锐骑兵从后面发起攻击,敌军大败,斩首五百级。贞观二年,柴绍平定了梁师都的叛乱,被升为左卫大将军。
后来他出任华州刺史,加封镇军大将军,又调任谯国。柴绍生病后,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柴绍去世后,被追赠为荆州都督,谥号襄。他有两个儿子:柴哲威和柴令武。柴哲威做了右屯卫将军,继承了爵位。后来因为弟弟谋反被牵连,免于死罪,被流放到邵州。后来又被起用,做了交州都督,最终去世。柴令武娶了巴陵公主,后来官至太仆少卿、卫州刺史,被封为襄阳郡公。但他后来和房遗爱一起谋反,被贬到岚州刺史,最后自杀。巴陵公主也被赐死。
任瑰,字玮,是合肥人。他爸爸任七宝是陈将陈忠的弟弟,当过陈朝定远太守。任瑰很小就没了爸爸,陈忠对他特别好,经常说:“我虽然有很多儿子,但都算不上什么可靠的人。只有任瑰才能继承我的家业!”十九岁的时候,任瑰当上了灵溪县令。后来升迁到衡州当司马,当时的都督王勇把所有州里的事情都交给任瑰处理。陈朝灭亡后,任瑰劝王勇占据岭南地区,建立陈朝的残余势力,但是王勇没听,投降了隋朝,任瑰就辞官离开了。
仁寿年间,任瑰被调到韩城当尉,没多久就被免职了。后来隋朝皇帝杨广讨伐起义军,任瑰去军营拜见杨广,被任命为河东县户曹。杨广去晋阳的时候,把隐太子托付给任瑰。义军起义后,任瑰来到龙门请求面见杨广。杨广问他:“隋朝统治不行,天下大乱,我作为外戚掌握重权,实在看不下去。晋阳是天下兵家必争之地,兵强马壮,我现在率领军队,准备平定天下。你是将门之后,聪明睿智,你觉得我的计划怎么样?”
任瑰回答说:“现在皇帝暴政,不断征兵,天下百姓都盼望有人能拯救他们,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您天生神勇,顺应民心起兵,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关中起义的人很多,都等着您呢!您现在拥护正义,顺应民意,怎么会失败呢!我在冯翊待过很久,很了解当地的情况,我愿意做您的使者,进入关中宣扬您的威名,以收服关中。从梁山渡过黄河,直奔韩城,逼近郃阳,再攻打朝邑。那些文官们肯定会自动投降。然后招降那些土匪,再挥师前进,占据永丰囤积粮食,即使不能马上攻下京城,关中也一定能拿下。”杨广说:“这正合我意!”于是任命任瑰为银青光禄大夫。然后派陈演寿、史大柰率领六千骑兵前往梁山,任命任瑰和薛献为招抚大使。杨广对陈演寿说:“战场上的事情都和任瑰商量。”
后来,贼寇孙华、白玄度等人果然投降,并且在河边准备船只帮助军队渡河。任瑰成功劝降韩城,和诸将一起进攻饮马泉,取得了胜利。任瑰被任命为左光禄大夫,驻守永丰仓。杨广称帝后,任瑰被任命为谷州刺史。王世充多次攻打新安,都被任瑰击退。因为功劳,任瑰被封为管国公。秦王李世民东征时,任瑰跟随他到了邙山,负责水路运输军粮。关东平定后,任瑰被任命为河南安抚大使。王世辩率领徐州投降任瑰,任瑰到达宋州后,遇到徐圆朗叛乱,副使柳浚劝他退回汴州,任瑰笑着说:“你干嘛这么胆小?我这个老将长期在边疆,自有办法。”
很快,贼寇攻陷楚丘,准备包围虞城,任瑰派崔枢、张公谨从鄢陵带了一百多名各州豪强子弟去守卫虞城。柳浚说:“崔枢等人以前是王世充的将领,而且这些州豪强子弟的父母兄弟都叛变了,怎么能让他们守城呢?”任瑰没回答。崔枢到达后,就把这些子弟和当地百姓编成队伍,敌人靠近时,有些子弟叛变,崔枢就杀了他们的队长。城里的人害怕地说:“这些人都是贼寇的子弟,怎么能和他们一起守城呢?”崔枢于是听从各队士兵的意见,杀了那些叛变的子弟,把他们的头颅挂在城门外。任瑰假装生气地说:“那些投降的人应该招抚,怎么能杀他们呢?”然后对柳浚说:“我早就知道崔枢能办好这件事。城里杀了贼寇的子弟,怨气已经很大了,现在大家都会自己作战了。”徐圆朗攻打虞城,没能攻下。叛乱平定后,任瑰升任徐州总管,仍然担任大使。
辅公祏叛乱,朝廷命令任瑰率领军队从扬子津渡江讨伐他。辅公祏平定后,任瑰被任命为邗州都督,后来又调任陕州。任瑰的弟弟任璨是隐太子的典膳监,太子被废后,任璨获罪,任瑰也被贬为通州都督。贞观四年,任瑰去世。任瑰一生功勋卓著,但是他提拔官员多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收受贿赂,任瑰知道,却不太管,世人因此批评他。任瑰死后,有关部门没有按照惯例上奏,唐太宗很生气,说:“以前杜如晦去世,我不能处理政务好几天。现在任瑰去世了,有关部门不向我报告,难道是我的意思吗?如果我的子弟不幸去世,难道不应该向我报告吗?”从此以后,大臣去世,就不再举行对仗仪式上奏了。
丘和,是河南洛阳人,后来搬到郿县去了。年轻的时候,他性格豪爽,喜欢骑马射箭,长大后才收敛性子,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前途。他做过周朝的开府仪同三司。
隋朝建立后,他当上了右武卫将军,被封为平城郡公,还先后担任过资州、梁州、蒲州刺史,因为为人宽厚仁慈而闻名。后来汉王谅造反,派士兵穿着女装偷袭蒲州,丘和挺身而出,化解了危机,但后来因为这件事被免职,成了老百姓。
宇文述当时很受隋炀帝宠信,丘和就巴结他。不久,因为宇文述揭发武陵郡守元胄的罪行,丘和又重新被任命为代州刺史。隋炀帝北巡的时候,丘和送上了很多珍贵的礼物,到了朔州,刺史杨廓却没什么好东西献上,炀帝很不高兴。宇文述极力夸赞丘和的好处,炀帝就让他当了博陵太守,还下令让杨廓向丘和学习。后来炀帝路过博陵,丘和又准备了更加丰盛的饭菜,炀帝更加高兴了。从那以后,各地官员都争着献上珍奇的礼物,这都是从丘和开始的。
不过,丘和善待属下,很得人心。后来他又升迁为天水郡守,之后又当上了左御卫将军。隋朝大业年间快结束的时候,海南地区因为官吏的压迫,经常发生叛乱。隋炀帝听说丘和在任上治理得很好,黄门侍郎裴矩也推荐了他,于是任命他为交址太守。丘和尽心尽力地安抚百姓,使当地安定下来。
隋炀帝死了,丘和还不知道。这时,鸿胪卿宁长真率领郁林地区归附萧铣,冯盎率领珠崖、番禺地区归附林士弘,他们都派人来招降丘和,都被他拒绝了。林邑以及西边的几个国家,经常送给他珍珠、犀牛角、金银财宝等礼物,所以丘和富得像个国王一样。萧铣听说后,起了贪婪之心,命令宁长真率领南粤蛮兵攻打交址,丘和派长史高士廉率兵打败了他们,并在当地刻石记功。
后来,隋朝的精锐部队从江都来到交址,丘和这才知道隋朝灭亡了,于是就表示愿意归顺朝廷。但是岭南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他就暂时归顺了萧铣。萧铣被平定后,丘和终于回到了朝廷。朝廷任命李道裕为交州大总管,封丘和为谭国公。丘和派高士廉上表请求进京,朝廷派他的儿子丘师利迎接他。进京后,唐高祖非常高兴,把他带进卧室,聊起了往事,非常开心,还奏响九部乐器款待他,并任命他为左武候大将军。丘和当时已经年纪大了,考虑到稷州是他的家乡,朝廷就让他在那里当刺史,安享晚年。后来他又被任命为特进。贞观十一年,丘和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总管,谥号襄,陪葬献陵。他生了十五个儿子,很多都做了大官,其中丘行恭尤其有名。
行恭这个人啊,又勇敢又厉害,骑马射箭都是一把好手。隋朝快完的时候,他和师利带着一万人马守卫郿城,老百姓都跟着他,那些土匪强盗都不敢靠近。后来,原州的奴隶造反,包围了扶风,太守窦琎死守城池。反贼没吃的,也没东西抢了,人渐渐散了,都跑到行恭那里去了。行恭就派了个头头去跟反贼说,让他们一起投降高祖。然后,他自己带着五百人,扛着粮食,带着牛酒,跑到反贼营地里去了。那个奴隶头子还给行恭行了个大礼,行恭二话不说,直接一刀砍了那个头子,然后跟大家说:“你们一个个都是好汉,干嘛跟着个奴隶造反?让天下人都叫你们‘奴隶贼’?”那些反贼一听,都跪下了,说:“我们愿意跟着您!”行恭就带着这些人,跟师利一起,去渭北拜见秦王,被封为光禄大夫。
后来,他跟着打仗,立了很多功劳,升官到左一府骠骑,皇上赏赐的东西可多了。太子李建成被杀后,因为他的功劳,他又升了左卫将军。到了贞观年间,因为跟哥哥争着给生母下葬的地方,被贬为平民。后来,他跟着侯君集平定了高昌,被封为天水郡公,又升了右武候将军。高宗当皇帝后,他又升了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最后退休了。他八十岁去世,追封荆州刺史,谥号襄,陪葬昭陵。行恭这个人啊,管事儿特别严格,手下的官员都很怕他。他好几次因为一些事情被免职,但唐太宗念着他有功劳,没过多久就又把他重新启用。
一开始,他跟着打王世充,在邙山打仗。唐太宗想试探一下敌人的虚实,就带着几十个骑兵冲出阵后,杀了不少敌人。结果,他被困在长堤边,跟自己的骑兵走散了,只有行恭跟着他。敌人的骑兵追上来了,流矢射中了唐太宗的马,行恭赶紧回头射箭,箭箭都射中了目标,敌人不敢上前。唐太宗就下了马,拔出箭,骑上行恭的马,行恭拿着长刀,大喊着为唐太宗开路,砍死了好几个人,冲出重围。贞观年间,皇上还下令在昭陵阙前刻石雕像,雕刻行恭救驾的场景,以表彰他的军功。他的儿子行神勣,在《酷吏传》里有记载。
话说啊,帝王将要兴盛起来的时候,他那种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气场,都能感染到动物,更别说人了!所以,天下英雄豪杰,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投奔过来,就像屋顶的椽子、梁柱一样,共同建成一座宏伟的大厦。而且,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发挥自己的作用,一点人才都不浪费,这简直就是将帅们的典范啊! 赞曰: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你看,那些将领们,个个都能遵守法度,完善自我,真是太厉害了! 这就像盖房子,各种材料都用上了,而且用得恰到好处,没有一点浪费,最终建成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这不正象征着帝王兴盛的大业吗? 这充分说明,一个成功的帝王,不仅自身要具备非凡的气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和团结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其效力,共同成就一番伟业。